生态环境需水计算方法概述
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方法的探讨

境 需水 计算 包括 植 被 、 湖泊 和沼 泽湿 地等 方面 的研 究 ; 道 河
内生 态环境需水 主要包括 生态基 流 、 防止泥 沙淤积 和水 面蒸 发生 态环境需水 量 。 目前 , 植被 生态环 境需水 量 的计算方 法
需水 的比例 , 国民经济 与生 态环境 共 同发展具 有十 分重 保证
Dic si n o Cac lto M eh dso oogc lEnvr n e tW a e q r m e t s u so n lua in t o fEc l ia io m n t rRe uie n
L U n -i ta ( ot hn ntueo trC nev nya dHy reetcP w rZ e gh u,H n n4 0 1 ) I Ze gjne l N r C iaIstt f h i Wae o sra c n do lcr o e , h nz o i e a 5 0 1
的实际应用价值 。
1 生态环境 需水量 的概 念及分类
1 1 概念 .
生态 环境 需水量 是指在 特定 的 区域 、 流域 内 , 在
防止生态 系统功 能衰 退最 关 键 的 因素。水 又是 最 重要 的生
态环境 因子。生态 系统 在水 资 源短 缺 的情 况下 会 导致植 被 的迅速退化 。因此 , 只有充 分保 证 植被 生 态 系统用 水 量 , 才 能使 植被生 态系统趋 于稳定 。
生态需水计算的蒙大拿法及其应用

生态需水计算的蒙大拿法及其应用生态需水计算的蒙大拿法及其应用一、引言生态需水计算是指用于评估和预测生态系统对水资源需求的一种方法。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随着对水资源的日益紧张和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生态需水计算成为了保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介绍一种被广泛应用的生态需水计算方法——蒙大拿法,并探讨其在实践中的应用和意义。
二、蒙大拿法的背景与原理蒙大拿法(Montana Method)是一种常用于生态需水计算的方法,最早由美国蒙大拿大学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
该方法通过考虑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和水资源的关系,综合考虑多个指标来估算生态需水量。
这些指标包括湿地面积、流域植被覆盖率、水资源质量等。
蒙大拿法的基本原理是建立一个生态需水量的计算模型,通过对生态系统的关键指标进行测量和分析,得到不同生态系统的需水量。
该方法注重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的健康,并通过计算需水量来指导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规划。
三、蒙大拿法的应用案例蒙大拿法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水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领域。
以下是蒙大拿法在不同地区和生态系统中的应用案例:案例一:纳米比亚沙漠生态系统的生态需水计算纳米比亚沙漠是一个极端干旱的生态系统,而且水资源十分稀缺。
通过应用蒙大拿法,科研人员可以评估该地区各个生态系统的需水量,并制定相应的保护和管理策略。
结果表明,保护植被和湿地是保障生态系统健康的关键,需要优先配置水资源。
案例二:美国马里兰州切萨皮克湾流域的生态需水计算切萨皮克湾流域是美国东部最大的流域之一,也是一个重要的渔业和旅游资源区。
蒙大拿法的应用使得地方政府和环境保护组织能够更好地规划和管理该地区的水资源。
研究发现,增加湿地面积和改善水质是保护生态系统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四、蒙大拿法的意义与展望蒙大拿法作为一种灵活且适用范围广泛的生态需水计算方法,在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综合考虑生态系统和水资源的关系,可以更好地保护生态系统、合理利用水资源,并促进可持续发展。
河湖生态环境需水计算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指导性技术文件SL XXX 河湖生态环境需水计算规范(征采建议稿)Regulation for River and Lake Eco-Environmental Water DemandComputation201X-XX-XX 公布201X-XX-XX实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前言依据水利部水利水电技术标准制定计划安排,依照《水利技术标准编写规定》(SL 1)要求,编制《河湖生态环境需水计算规范》。
本规范共 9 章 15 节 93 条和 2 个附录,主要包含以下内容:——资料采集与检查剖析;——河流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湖泊、沼泽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河流水系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河流外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流域生态环境需水综合剖析。
本标准同意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本标准主持机构:水利部水资源司本标准解说单位:水利部水资源司本标准主编单位: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本标准主要草拟人:本标准审察会议技术负责人:本标准体例格式审察人:目次1.总则 ..................................错误 !不决义书签。
2.术语 ..................................错误 !不决义书签。
3.基本规定 ..............................错误 !不决义书签。
4.资料采集与检查剖析 ....................错误 !不决义书签。
5.河流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 ................错误 !不决义书签。
基本要求 ........................错误 !不决义书签。
生态环境状况与保护目标剖析 ......错误 !不决义书签。
河流控制断面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 错误 !不决义书签。
河口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错误 !不决义书签。
6.湖泊、沼泽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错误 !不决义书签。
人工湿地生态环境需水计算规范(征求意见稿)

人工湿地生态环境需水计算规范(征求意
见稿)
人工湿地生态环境需水计算规范(征求意见稿)
引言
本文档是关于人工湿地生态环境需水计算规范的征求意见稿。
旨在确保人工湿地的生态环境得到合理的水资源供给,以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湿地生态环境需水计算原则
1. 确定需水量应遵循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原则,充分考虑湿地类型、植被、降水量和蒸发量等因素。
2. 需水计算应根据不同类型的湿地进行分类,以确保计算结果更为准确和有针对性。
3. 人工湿地的需水量计算应基于长期观测和科学分析,避免过度供水或缺水现象的发生。
湿地生态环境需水计算方法
1. 确定基础水量:基于湿地类型和地理位置等因素,确定湿地
的基础水量需求。
2. 考虑自然补给量:考虑湿地所在地的降水量和自然补给能力,以计算其自然水源补给量。
3. 考虑引水补给量:如有必要,可以考虑通过引水的方式补给
湿地所需的水量。
4. 考虑人工补给量:如果自然补给量无法满足需求,可以考虑
通过人工补给的方式满足湿地的水需求。
征求意见
请各界专家、学者和相关机构对本规范的内容提出宝贵意见和
建议。
我们期待您的参与和指导。
河湖生态环境需水计算规范(征求意见稿)

河湖生态环境需水计算规范(征求意见稿)中华人民共与国水利行业指导性技术文件 SL XXX河湖生态环境需水计算规范就是指为保护河道内生态环境,需要保留在河流、湖泊、沼泽内得水量及过程。
2.0.2 河道外生态环境需水就是指流域、区域范围内,实现给定得城乡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目标需要人工供给得水量。
2.0.3 河道内基本生态环境需水量量就是指为维系河流、湖泊、沼泽得基本生态环境功能,需要保留在河道内得水量及过程。
2.0.4 河道内目标生态环境需水量量就是指河道内生态环境实际用水量少于生态环境需水量得亏缺水量。
3.基本规定 3.0.1 河湖生态环境需水包括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水与河道外生态环境需水,以及流域、区域生态环境需水综合分析^p 。
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水系按维护河湖生态环境各项功能要求分析^p 计算,河道外生态环境需水系按城乡生态环境各项建设要求分析^p 计算、河湖生态环境需水概念见图3。
0.1。
3.0.2 河湖生态环境需水计算应将河流水系作为整体,按照水资、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得要求,综合考虑水资条件、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开发利用现状及需求,统筹协调河湖生态环境功能与社会服务功能得关系,合理确定生态环境保护目标;选择合适得方法,进行生态环境需水计算。
3.0.3 河湖生态环境需水计算体系见图3.0.3。
图 3.0.1河湖生态环境需水概念图河湖生态环境需水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水河道外生态环境需水生态林草需水环境卫生需水城镇绿地需水河湖湿地补水基本自净功能需水水生生物需水输沙需水景观需水压咸需水河湖基本形态需水生物基本栖息地需水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水过程(外包)河道外生态环境需水过程(相加)流域、区域生态环境需水综合分析^p 内陆河沿河植被需水生物多样性需水其他功能需水调蓄功能需水3.0.4 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水按水文年进行计算,应反映水文过程与生态环境功能与生态环境状况得相互关系与变化规律、 3.0.5 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水计算包括节点与河流水系得生态环境需水计算、应合理选择河流控制断面、河口、湖泊、沼泽作为节点,计算节点生态环境需水量;进而计算河流水系得生态环境需水量。
生态环境需水预测演示稿

5. 对于因水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导致生态功能 退化,且根据当地生态保护、修复和建设目标需要 人工补水的湖泊沼泽湿地,应进行生态环境补水量 计算。需要进行人工补水的河道(河段)、湖泊、 沼泽湿地,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流域共同提 出名录,经与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工作组共同 协商确定。 6. 生态环境需水量可采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各 流域、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根据资料条件、 实际水文生态情势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目标,选 取一种计算方法为主,并用其它方法进行校核检查, 确保成果的合理性。
根据Tennant法,维持河道一定功能需水量计算式如下:
式中:WR(m3)为多年平均条件下维持河道一定功能的需水量, Mi(天)为第i月天数,Qi (m3/s)为i月多年平均流量,Pi为第i 月生态环境需水百分比。 Tennant法将一年分为2个计算时段,4-9月为多水期,10-3月 为少水期,不同时期流量百分比有所不同。计算时,年内时段可 按下法划分:将天然情况下多年平均月径流量从小到大排序,前6 个月为少水期,后6个月为多水期。 用Tennant法计算维持河道一定功能的生态环境需水量,关键 在于选取合理的流量百分比。不同的河流水系其河道内生态环境 功能不同,同一河流的不同河段也有差异,要根据实际情况选取 合理的河流生态环境目标来确定流量百分比。 少水期通常选取多年平均流量的10%~20%作为河道生态环境 需水量、多水期选取多年平均流量的30~40%,要根据各河流水系 的实际情况而定。 泥沙含量较高或有国家级保护物种的特殊河流(河段),维持 河道一定功能的需水应分单项计算,并对成果进行合理性分析检 查。
式中:Ws(m3)为年输沙需水量,Sl(kg)为多年平 均输沙量,Scw(kg/m3)为多年平均汛期含沙量。
基岩河床的河流或河床比降较大的山区河流, 一般情况下水流处于非饱和输沙状态,可用多年最 大月平均含沙量代表水流对泥沙的输送能力,输沙 需水量计算式为:
城市河流、湖泊生态需水计算方法

附录A 城市河流生态需水计算方法A.1 水文学法A.1.1Q p法。
又称不同频率最枯月平均值法,以节点长系列(≥30年)天然月平均流量、月平均水位或径流量(Q)为基础,用每年的最枯月排频,选择不同频率下的最枯月平均流量、月平均水位或径流量作为节点基本生态环境需水量的最小值。
频率P根据河湖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规模、来水等实际情况确定,宜取90%或95%。
A.1.2Ternnant法。
依据观测资料建立的流量和河流生态环境状况之间的经验关系,用历史流量资料就可以确定年内不同时段的生态环境需水量,使用简单、方便。
不同河道内生态环境状况对应的流量百分比见表A.1.1。
表A.1.2 不同河道内生态环境状况对应的流置百分比(%)不同流量百分比对应河道内生态环境状况占同时段多年年均天然流量百分比(年内较枯时段)占同时段多年年均天然流量百分比(年内较丰时段)最大200 200最佳60~100 60~100极好40 50非常好30 50好20 40中10 30差10 10极差0~10 0~10A.1.3频率曲线法。
用长系列水文资料的月平均流量、月平均水位或径流量的历史资料构建各月水文频率曲线,将95%频率相应的月平均流量、月平均水位或径流量作为对应月份的节点基本生态环境需水量,组成年内不同时段值,用汛期、非汛期各月的平均值复核汛期、非汛期的基本生态环境需水量。
A.1.4流量历时曲线法、7Q10法、近10年最枯月平均流量(水位)法等其他水文学法计算方法可参考SL/Z 712。
A.2.1 湿周法。
水力学法中最常用的方法,利用湿周作为水生生物栖息地指标,通过收集水生生物栖息地的河道尺寸及对应的流量数据,分析湿周与流量之间的关系,建立湿周—流量的关系曲线。
将曲线中拐点对应流量作为基本生态环境需水量,即维持生物栖息地功能不丧失的水量。
A.2.2R2CROSS法。
以曼宁方程为基础的计算方法。
首先根据研究河段控制断面的河顶宽度,查表A.2.1得到环境流量所需的水力学参数:平均水深、湿周率和平均流速。
生态需水概念与计算方法

指水 域生 态系统维 持正 常的生 态和环 境功 能所必 需消 耗 的水 量 。根 据西 部地 区水 域 生态 系 统 的 特点 , 为 认
生态 环境需水 量包 括 以下 几 个 方面 : 护 天 然植 被 需 维
水量 , 维护合理的生态地下水位需水量 , 维持水体定量
或耗水量 。它是 一 个 工 程 学 的 概 念 , “ 态 环境 需 与 生
( ) 用 水量 ” 的含 义 和计 算方 法 应 当是 一 致 的 。计 算 生 态需水量 实质 定 和可再 生地维 持栖息 地 的环 境需水 量 , 生 态环境 即“
Ab ta t E oo ia ae e n a n fte fe rs ac c s b t t e r n ac a o to sw r o efc . h o c p d s c : c lgc l trd ma d w go e o h i e e r h f u , u s t o y a d c u t n me d ee n t r tT e c n e t r w o o i h l l i h p e n a meh d e ed su s d.l sp p rp itd o t h t c lgc o lso l e n i o n a d w trq e r h ud b k n i t eo lt hl h to sw r ic se qa a e one u a oo i g a h ud b a e d w n ae u y s o e t e no a C t i te i t e l a l d l a n w e
e oo a o c p a ul u . h ac l t n me o f e in le oo ia e n o d b o r n ee rh dr t n. cl c lc n e tw s b i p T e c ua o t d o go a c lgc d ma d w u a i t l i h r l l e n mp t trsa c i i a c e o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口滨海区生态环网络计算模型, 借助 J,-8,K 工具箱, 快速实
[##] ; 拾兵、 李希宁等还针 现数据的预处理、 网络的训练和仿真
。#$4% 年, 美国渔业与野生动
物保护组织规定了维护河流的最小生态流量, 后来随着河流 污染问题的出现, 河流生态恢复保护和水资源管理的需求, 5" 类别、 生态需 26*,78 和 9" :" ;8*7<= 等人对生态需水的概念、
!"#"$%&’ (")"*+,-"./ $.0 1%+#,"&/ +2 3&+*+45&$* 3.)5%+.-"./$* 6$/"% ("-$.0
GH?I J(,/?-K 281,:803;,GHIL M83,518,N?-K O18,P8 ( !"#$%&$’ (’)*+,-.,)&- /$*0#)1*.%,!"#$%&$’, BB$BAB ,2"*$&) 78#/%$&/: ?* @.1413*,*+1 Q0*1. 61R036 (5 *+1 17(:(;870: 13S8.(3R13* +04 T113 R(.1 036 R(.1 .1410.7+16> J)* *+1 17(:(;870: 13S8.(3R13*0: Q0*1. .1P)8.1, R13*U4 615838*8(34 036 70:7):0*8(3 R1*+(64 0.1 68551.13*> V3 *+84 @0@1.,8* 6147.8T14 *+1 684*837*8(3 T1*Q113 S0.8()4 615838*8(34 (5 *+1 68551.13* *<@14 (5 17(, 036 41@0.0*1:< 83*.(6)714 *+1 70:7):0*8(3 R1*+(6 (5 17(:(;870: 13S8.(3R13, :(;870: 13S8.(3R13*0: Q0*1.,4)R4 )@ *+1 R1*+(64 5(. 70:7):0*83; Q0*1. 61R036, *0: Q0*1. 61R036 (5 Q+87+ 17(:(;870: 4<4*1R 83 *+1 78*<,:0W1 ,Q1*:036 036 6.0830;1 0.10> 9": ;+%0#: 17(:(;870: 13S8.(3R13*0: Q0*1. 61R036;615838*8(3;70:7):0*8(3 R1*+(6
[ #% ] 等级系数的方法 ; 张长春、 王光谦、 魏加华等利用遥感技术
重点对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需水量中的蒸散量进行了
[’] 计算 ; 张远、 杨志峰等从黄淮海地区林地生态系统的水量平
衡出发, 在 ;I2 支持下计算研究区的林地最小生态环境需水
[3] 量 ; 拾兵、 李希宁等利用人工神经网络的最新技术, 建立了
>= 生态环境需水量的概念
尽管国内外对生态需水这一类问题的研究很多, 但到目 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得到学术界公认的特别准确的概念, 甚至 没有一个统一的名称, 分别有生态用水、 环境用水、 生态需 水、 环境需水、 生态环境用水和生态环境需水, 不同的名称对
收稿日期: #$$A,B#,B!" " 修回日期: #$$%,$C,BA 基金项目: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教技发中心函 [ #$$A ] ##A 号; 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 辽教发 [ #$$A ] B#& 号 作者简介: 赵" 博 ( BDEC,) , 女, 辽宁抚顺人, 硕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生态环境方面的研究。
<= 前= 言
水是地球 生 物 赖 以 生 存 的 源 泉, 是 生 命 系 统 的 基 础。 BDEE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 L-X’I) 和世界气象组织 ( /YI) 定义水资源是 “ 作为资源的水应当是可供利用或可能被利 用, 具有足够数量和可靠质量, 并可为满足某地的水资源需
[B] 求而能长期供应的水源。 ” 过去人们只注重生活用水, 生产
大利亚把 “ 低地河流系统环境需水量” 作为 #$$3 —#$$’ 年研 究与发展计划项目; 英国环境部 /%%# 年 《 面向未来的水资 源》 报告中, 对未来 /> 年英国的环境用水和社会用水需要进 行了分析, 提出了 !% 个行动方案措施。预计在未来的几十
[’] 年中, 全世界范围内的生态环境用水量将明显增加 。
" " !# 国内研究现状
在我国, 从 /% 世纪 &% 年代开始就有人对环境用水给出 了定义: 环境用水是改善水质、 协调生态和美化环境用水等。 #$$> 年, 汤奇成以新疆地区为背景, 论述了生态环境用水的
[&] 主要用途: 对一些重要的湖泊进行补水和人工植被用水 ,
% " $# 城市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
[4]
看国内外生态用水研究已取得了较大进展, 生态用水的概念 已相对明确, 核算方法也趋于完善。各国学者依据不同的案 例进行了大量研究, 特别是我国不仅研究了河流的生态用
[$] 水, 对林地、 绿洲、 湿地等生态用水也进行了研究 。
目前新型的技术、 计算手段使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在原 有理论、 技术的基础上有了很多新的突破, !2 技术, 神经网络 技术等令生态环境需水量的研究呈现出新的姿态。崔保山、 胡波、 杨志峰在西南纵向岭谷区河道生态需水量的计算中提 出了生态径流—需水系数综合计算河道生态需水量模型, 构 建了河道生态需水评估体系, 又根据河流水文情势的周期性 变化, 提出异变系数与生态特征指数综合设定河道生态需水
第 ! 卷" 第 # 期 #$$% 年 & 月
南 水 北 调 与 水 利 科 技 ’()*+,*(,-(.*+ /0*1. 2.03451.4 036 /0*1. ’781371 9 217+3(:(;<
=(:>! -(># ?@. #$$%
生态环境需水计算方法概述
赵" 博, 王铁良, 周林飞, 杨培奇
[/] 量” 。我国从保护生态环境的目标出发对黄河、 淮河、 海河
! " "# 生态环境需水
严格的讲, 生态与环境是分属两个不同学科但是在含义 上有重叠的概念, 在很多不具备分别探讨生态需水与环境需 水的条件时, 如果将生态需水和环境需水综合考虑就会自然 的提出 “ 生态环境需水量” 这一概念, 可以定义为: 生物所在 环境中的各种生态因子 ( 环境中对生物有直接作用的因子) 所构成的综合体称为生态环境, 其维持生态系统水分平衡所
万方数据
环 境 水 利
・ !C・
第 > 卷 总第 /$ 期・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年第 / 期L
[!] 明确目标的前提下环境用水才会被赋予具体的含义 。
是我国较早提出生态环境需水问题的教授。最近几年, 随着 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进步, 人们对生态环境重要性的认识不 断提高, 生态需水量的概念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中国 工程院组织专家完成的 《 /# 世纪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 研究》 认为: 广义的生态环境用水是指 “ 维持全球生物地理生 态系统水分平衡所需用的水, 包括水热平衡、 水沙平衡、 水盐 平衡等, 都是生态环境用水” 。狭义的生态环境用水是指为 “ 维护生态环境不再恶化并逐渐改善所需要消耗的水资源总
[!] 需要的水量叫做生态环境需水量 。有区域 ( 水域) 生态环
境需水; 城市生态环境需水; 植被生态环境需水量; 改善江、 河、 湖水的生态环境需水; 湿地生态环境需水……等等
的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水量进行了估算, 对内陆河流域片干旱 半干旱地区的生态环境需水、 地下水超采严重的地区的生态 环境用水进行了估算, 并对全国生态环境用水制定了 &%% H
[#] 实际消耗的水资源总量 。就其内涵和研究现状来看, 国内
用水的开发与研究, 而今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深入和生态 环境建设的需要, 生态需水研究在世界许多国家受到广泛关 注, 已经成为目前生态学、 水文学和水资源学研究的前沿问 题。因此, 做好现状和规划状态下的生态需水估算, 有利于 水利规划, 有利于生态环境调控与管理, 更有利于水资源的 优化配置。
外较为关注的是生态需水量。
> > >= 生态需水与环境需水
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及其生存环境共同组成的、 不断 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循环、 不断进行生态控制和生态调节的 动态平衡系统。为生态系统提供所需的一定质量和数量的 水以维持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完整性, 这部分所需的水即叫 做生态需水量。 环境泛指围绕某一中心— — —人类群体的生存环境的空 间及其介质, 一般, 包括自然和社会环境。环境需水实质就 是为满足自然、 社会的各种功能健康所需要的水量。只有在
[&] # %%% 亿 G! 的目标 。从生态用水研究与应用发展概况来
"# 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现状
" " $# 国外研究现状
生态环境需水量的研究工作最早是在国外开展的, 美国 早在 #$%& 年便对生态需水量进行了研究, 提出了流域管理 的概念, 认为流域水环境是一个整体, 并且先后提出了关于 河道最小生态流量核算的多种方法, 如 ’(#% 法, )*++,+- 法, 湿周法, ./0.122 法等。/% 世纪中叶的美国, 随着大量水库 的修建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不断提高, 资源管理部门开 始关注渔场的减少, 并逐步开展了一些关于鱼类生长、 繁殖 及其产量与河流流量之间的关系研究, 从而提出了河流最小 环境 ( 或生物) 流量的概念。英国从 /% 世纪 3% 年代设立水 资源局, ’% 年代进一步实行集中管理, 设立国家水理事会, 在 各流域水务局管辖范围内实行对地表水和地下水、 供水和排 水、 水质和水量的统一管理, 协调水资源在各部门之间的分 配。法国也在 /% 世纪后期也进行了相关的研究, #$$/ 年颁 布水法: 要保证河流的最低生物流量。在渔业法和乡村法中 规定了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和运用管理应当保证的河道内最 小环境流量的底限, 最小环境流量或最低生物流量即相当于 目前通常认为的生态用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