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学位论文中期答辩
硕士中期答辩进展情况汇报

硕士中期答辩进展情况汇报尊敬的评委老师们,大家好!
我是XXX,现在给大家汇报一下我的硕士中期答辩进展情况。
首先,我在过去的几个月里,主要进行了文献综述和实验设计的工作。
在文献综述方面,我对相关领域内的经典文献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总结了目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并且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思考。
在实验设计方面,我根据文献综述的结果和自己的研究方向,设计了一系列的实验方案,并进行了初步的实验验证,初步获得了一些实验数据。
其次,我在实验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
比如,在实验设计阶段,我曾经因为实验条件的限制和设备故障等原因,导致实验进展缓慢,甚至出现了一些数据异常的情况。
但是,我通过不断地调整实验方案和改进实验方法,最终克服了这些困难,取得了一些积极的实验结果。
最后,我对接下来的工作进行了展望和规划。
我将继续深入分析实验数据,进一步完善实验结果,同时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
深入的探讨和分析。
同时,我还将继续进行文献的查找和综述,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为后续的研究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的来说,我的硕士中期答辩进展情况还是比较顺利的。
虽然在实验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但是我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坚持,最终取得了一些积极的研究成果。
我相信,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会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研究水平,为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做出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毕业论文中期答辩模板范本

源程序代码proteus软件仿真系统总体方案结构图控制按钮at89c52显示部分报警部分硬件设计at89c52引脚图at89c52压高性能cmos位单片机片内含8kbytes的可反复擦写flash只读程序存256bytesram器件采atmel公司的高密度非易失性存储技术生产兼容标准mcs51指令系统片内置通用位中央处理器和flash存储单元at89c52单片机在电子行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解决。
◎后期工作安排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首先应解决以上提到的重点问题, 对于还未发现或已经发现的一些无关紧要的细节问题,通 过不断的学习和参考相关资料来解决并不断的对论文进行 修改。大致安排如下:
第9--12周:完成程序源代码的编写,通过Proteus 来仿真,做到论文预期的效果。
第13--14周:完成论文全部撰写内容,提交指导老 师进行检查指导并修改,确定最终论文内容,准备后期答 辩。
毕业论文中期答辩
题目:篮球计时计分器设计
答辩提纲
1
选题背景及意义
2
课题思路
3
论文进度及问题
4
后期工作安排
◎选题背景
单片机又称单片微控制器,它不是完成某一个逻辑功能 的芯片,而是把一个计算机系统集成到一个芯片上。单片机 内部也有和电脑功能类似的模块,比如CPU,内存,并行 总线,还有和硬盘作用相同的存储器件,因此用它来做一 些控制电器中不是很复杂的环节足矣了。自20世纪70年代 问世以来,单片机不仅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和使用方 便,还凭借着自身的集成度高,功能强,通用性好,特别 是它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能耗低,价格便宜等一系列特 点,使单片机迅速得到了推广应用,目前已经成为测量、 控制应用系统中的优选机种和新电子产品的关键部位。
中期答辩意见范文(通用6篇)

中期答辩意见范文(通用6篇)【篇1】中期答辩意见尊敬的各位评委教师:大家好!我是来自里仁学院旅游管理专业20xx级(5)班的学生**。
我的毕业论文题目是《河北省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对策》。
我当时之所以选择研究河北省红色旅游是因为发展红色旅游,对河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表此刻:发展红色旅游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需要;红色旅游是加强和改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形式之一;红色旅游能促进革命老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红色旅游能促进我省旅游龙型经济和支柱产业的建设,几个方面。
在着手准备论文写作的时候,我针对红色旅游这个命题,很多阅读相关方面的各种资料。
对我国宏色旅游的概况有了大致了解,缕清思路的基础上确定研究方向,然后与教师商讨,确定论文大致思路和研究方向。
然后,为了完成论文,本人收集了很多的文献资料,其中主要来自网上的论文期刊、图书馆的书目、学习教材的理论资料和河北红色旅游网,中国红色旅游网的二手数据资料。
在李树峰导师的耐心指导和帮忙下从中选取了主要的参考资料,经过阅读主要参考资料,拟定提纲,写开题报告初稿,毕业论文初稿,修改等一系列程序,于2xxx年6月正式定稿。
具体来说,我的论文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概述了红色旅游,再定义的阐释上,引用了《20xx-20xx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中的权威定义,使论文更具有准确性和可信性。
之后,又从红色旅游的资料、意义、特点和发展历程等四个方应对红色旅游的界定进行了深入的阐释,既是对红色旅游概念的补充的完善,也为下文进行深入论述打下了基础。
第二部分,是在对河北省红色旅游现状进行了详细论述的基础上,运用SWOT分析法对河北省红色旅游进行了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四个方面的基本的分析和确定,既是对河北省红色旅游的深入挖掘,也是对文章理论体系的完善。
第三部分,运用SWOT分析法对河北省红色旅游进行了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四个方面的基本的分析和确定,既是对河北省红色旅游的深入挖掘,也是对文章理论体系的完善。
硕士论文中期答辩发言材料

硕士论文中期答辩发言材料尊敬的导师、评委老师,大家好!首先,我想感谢导师和评委老师们的关心指导,让我能够顺利进行硕士论文的中期答辩。
在这里,我将就我的研究主题、研究目的和方法,以及我当前的研究进展进行汇报。
我的研究主题是“XXX”。
在当今社会,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我们正处于一个海量数据的时代。
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分支,数据挖掘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本研究旨在探索在XXX领域中的数据挖掘方法与应用,以实现XXX方面的目标。
首先,我明确了我研究的目的,即XXX。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提出了基于XXX的研究方法。
具体而言,我采用了XXX方法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以揭示其中的规律和趋势。
同时,我还结合了XXX方法,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和特征选择,以提高模型的准确度和可解释性。
接下来,我将对我的研究进展进行介绍。
在研究的初期阶段,我进行了大量的文献调研和综述,对XXX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全面了解。
在研究方法的选择上,我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和比较,最终选择了XXX方法,因为它能够更好地满足我的研究目的和需求。
目前,我已经完成了数据的采集和预处理工作,并初步搭建了XXX模型。
通过对模型的训练和优化,我已经获得了一些初步的研究结果。
然而,我也意识到目前的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
首先,由于数据量较大,我在数据预处理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挑战。
虽然我已经采用了一些方法对数据进行了清洗和归一化处理,但仍然存在一些噪声和异常值。
这些问题对我的研究结果和模型的准确性和可信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其次,由于XXX领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我还需进一步改进和扩展我的研究模型。
目前的模型在预测和分析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然有待提升。
我计划引入XXX方法对模型进行优化,并使用更多的数据进行验证和测试,以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和稳定性。
最后,我希望借此机会向各位导师和评委老师请教一些问题,以解决我在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硕士论文中期答辩

1、开题报告相关调整及论文进度
(2)论文进度
第1章 绪论(已完成)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意义 1.2文献综述 1.3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3、存在的问题及拟解决方案
(1)研究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理论知识不足。绿色供应链是近两年兴起的新的研究 方向,相关的文献知识比较少,且对绿色供应链视角下 的供应商评估与选择研究更少,加上专业内容不是非常 对口,也导致在这方面显得更为不足。 模型的应用试验需要反复进行,进行的工作量较大。
3、存在的问题及拟解决方案
1.1.3 广泛意义
2 、已完成的内容和阶段性研究成果
(1)已完成的内容
2 、已完成的内容和阶段性研究成果
(2)阶段性研究成果 通过查阅文献,对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及选择模型有了 初步了解 在实践实习过程中,取得一手资料,为最优化方案提供 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通过导师刘中艳教授的指导,突出了各章节的重点,使 文章脉络更加清晰。
1.1.3 广泛意义
1、开题报告相关调整及论文进度
第4章 绿色供应链视角下供应商评估与选择模型的建立 (进行中)
4.1建立绿色供应链视角下的供应商开发与选择的指标体系 4.2建立绿色供应链视角下的供应商评估模型
1.1.3 广泛意义
1、开题报告相关调整及论文进度
第5章 模型在G公司供应商选择与评估的应用(未完成) 5.1 模型实施的具体步骤 5.2模型实施效果的验证
(2)拟解决方案
理论是研究的基础,为做好课题的研究,在课题的完成过程中,还是 需要通过网络等方式了解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同时到图书馆查阅相 关的理论知识,尽量满足课题研究的需要。 为解决工作量大这一问题,一方面需要在岗位实践中,熟悉现场的实 际情况,收集第一手资料,并对系统进行调试。;另一方面,具体问题 具体分析的时候需要更多的与老师及身边的工程师沟通,听取他们的意 见和建议,进一步完善相关的研究。
博士硕士中期考核答辩PPT没思路的看过来

在答辩时穿着整洁、得体的服装,展现出专业和 认真的形象。
注意言行举止
在答辩过程中,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保持礼貌 和尊重。
尊重评委和观众
尊重评委的提问和观众的提问,认真回答并感谢 他们的关注和建议。
06
总结与展望
回顾本次答辩的收获与不足
收获 对研究方向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提高了PPT制作和演讲能力;
研究方法
详细介绍本研究采用的研 究方法和技术手段,包括 实验设计、数据采集、分 析方法等。
研究过程
按照时间顺序描述研究过 程,包括实验步骤、数据 分析流程等,体现研究的 逻辑性和严谨性。
技术路线
通过流程图或示意图展示 技术路线和研究过程,使 观众更加直观地了解研究 方法和过程。
研究成果与亮点
研究成果
重点展示本研究取得的研究成果和发 现,包括实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模型验证等。
图表展示
通过图表、图片等形式直观地展示研 究成果和亮点,使观众更加易于理解 和接受。
研究亮点
突出本研究的创新点和特色,以及与 前人研究的差异和优势,体现研究的 独特性和价值。
未来研究计划与展望
未来研究计划
阐述未来研究的方向和目标,提 出具体的研究计划和实施方案。
研究内容。
在制作PPT时,应注意标题与副 标题的字体、大小和颜色等视觉 元素的搭配,使其更加醒目和易
读。
合理运用图表与数据可视化
图表是展示数据和结果的有效 方式,应根据数据类型和研究 目的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
在制作图表时,应注意数据的 准确性和完整性,避免误导观 众。
数据可视化可以提高观众对数 据的理解和记忆,可使用颜色 、形状、大小等视觉元素来突 出重要数据。
硕士中期答辩ppt课件

13
①发动机位姿校正模型 发动机安装后,首先需要校正发动机模型的位姿,通过调整发动机试验件的俯 仰与偏航,保证发动机试验件轴线与三维移动机构y轴平行,这样,羽流测量装置 沿y轴方向移动过程中,数据点不会漂移,能够准确实现各个工况物理量的测量。
arc tan d l
d2
l2
s in θi 1
arc tan d l
sinθi
arc tan d l
xBB l1 cos d sin yBB l sin d 1 cos
xiB,i1B l cosi1 cosi d sini sini1 yiB,i1B l sini1 sini d cosi1 cosi
18
⒍学分完成及论文发表情况 ⑴⑵学论分文完发成 表情况
⑴ 侯晓林,张建华,王文龙,蔡国飙,大型羽流试验舱设计及有限元分析[J]. 北京航 空航天大学第九届研究生学术论坛, 2012: 第201-213页.(已发表) ⑵ 侯晓林,张建华,凌桂龙,贺碧蛟,蔡国飙,真空羽流效应试验中火箭发动机 模型的几何测量误差校准分析研究[C].中国宇航学会固体火箭推进专业委员会第 三十届学术年会暨中国航天第三专业信息网第三十四届信息交流会/北京航空航天 大学第十届研究生学术论坛(已投稿)
时间节点
主要任务
成果及考核指标
2013.6 2013.7~2013.9
阅读文献,搜集资料,调研 设备器材
硕士学位论文中期答辩
实验室设备购置、安装及调 构建试验台架测量系统,期待 试,试验工装设计、加工及
装配调试
毕业论文中期答辩

当前进度
请在此输入文字 请在此输入文字 请在此输入文字
请在此输入文字 请在此输入文字 请在此输入文字
请在此输入文字 请在此输入文字 请在此输入文字
请在此输入文字 请在此输入文字 请在此输入文字
请在此输入文字 请在此输入文字 请在此输入文字
叁
匯 報
成果展示
请在此输入正文内容。建议正文字号为14-18,正文内容不宜过长,对重要信息进行概括,2-3句即可。请在此输入正文内容。建议正 文字号为14-18,正文内容不宜过长,对重要信息进行概括,2-3句即可。请在此输入正文内容。建议正文字号为14-18,正文内容不宜 过长,对重要信息进行概括,2-3句即可。请在此输入正文内容。建议正文字号为14-18,正文内容不宜过长,对重要信息进行概括, 2-3句即可。请在此输入正文内容。建议正文字号为14-18,正文内容不宜过长,对重要信息进行概括,2-3句即可。请在此输入正文内 容。建议正文字号为14-18,正文内容不宜过长,对重要信息进行概括,2-3句即可。
文内容不宜过长。
请在此输入正文内容。建 议正文字号为14-18,正
文内容不宜过长。
解决方案
请在此输入正文内容,正文内容 不宜过长,对重要信息进行概括 ,2-3句即可。请在此输入正文内
容,正文内容不宜过长。
请在此输入正文内容,正文内容 不宜过长,对重要信息进行概括 ,2-3句即可。请在此输入正文内
容,正文内容不宜过长。
匯 報
总进度表
请在此输入总进度表正文内容 。建议正文字号为14-18,正文 内容不宜过长,对重要信息进 行概括即可。请在此输入总进 度表正文内容。建议正文字号 为14-18。
请在此输入总进度表正文内容 。建议正文字号为14-18,正文 内容不宜过长,对重要信息进 行概括即可。请在此输入总进 度表正文内容。建议正文字号 为14-1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员工个 人特点
劳动力市场 外因
内因 对工作期望 (激励因 素):工作挑 战性、责任、 成就、认可、 个人成长
离职 意向
离职 行为
非工作因 素:家庭、 地域、生 活习惯
Back
文字总结工作的进度及质量
按照开题报告的要求,完成以下内容: 绪论 理论部分 建立静态及无限重复静态博弈模型,对国
企人才流失问题进行初步分析 针对静态博弈模型分析,提出减少人才流 失的措施
主要参考文献阅读总结
1、人才流失理论方面
谢晋宁,王英,张再生.企业雇员流失与控制[M].经济管理出版 社,1999。 张德.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第二版)[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 姜秀丽,石岩.员工流动管理[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 王端旭.企业间人才争夺:理论与实践[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张德.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第二版)[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顾琴轩.组织行为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孟凌.人才的流失与管理[J].北京工商管理,2001(9) 杨巍.核心员工与企业核心竞争力[J].煤炭经济研究,2001(11)。
造成成本增加; 对工作绩效的 干扰 ;技术的 流失或商业秘 密的泄露 ;对 企业职员士气 的影响等
使国家的长远 利益受到损失 ; 加大企业、地 区间差距;影 响企业或事业 的发展
论文研究方案理论分析
2、博弈论理论
博弈论的含义; 博弈论的基本要素:参与人、行动、信息、 战略、次序、支付、结果和均衡; 博弈论的分类
研究内容
人才流失因素
Muchinsky Morrow Iverson Alfonso
人才流失过程
PriceMueller
主要参考文献阅读总结
国内相关课题的研究总结
研究内容 人才流失因素 代表人物 王忠民 王凌洪 雷莉 研究成果 列举和分析了影响人才流失的九大组织 因素 分析了民营企业人才流失率高的主要原 因 认为当前国内企业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 在于薪酬、培训、绩效管理等方面存 在不足 运用博弈论知识分析了企业员工流失的 原因和应采取的策略,并利用动力学 方法定性研究了演化博弈均衡的稳定 性 通过结合博弈论的方法和行为理论的观 点, 从员工行为的角度入手进行分析
系统科学与行为科学相结合
论文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对我国国企人才流失的现状进行分析; 分析人才流失的影响因素(见图1); 静态博弈、重复博弈模型的初步建立与分
析; 在对上述模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 应的解决措施。
论文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人才流失基本影响因素(图1)
对现在工 作满意程 度(保健因 素):报酬、 人际关系、 工作条件、 管理风格
(主要依托ERG理论、公平理论、工作满意 度理论,期望理论等)
包括人才流失的界定(给出定义,并对人才 流失及人才流动加以区分); 人才流失成因(人才自身因素、企业因素、 国家因素三方面);
论文研究方案理论分析
人才流失的影响
社会
企业 个人
失去熟悉的工 作环境、人际 关系;须付出 培训费、违约 金退还住房补 贴等
硕士学位论文中期检查
指导教师: 研究生姓名: 学科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 研究方向:企业管理理论与方法
论文题目
基于博弈论的国企人才流失问题研究
目录
论文研究方案理论分析 论文研究方法论述
论文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文字总结工作的进度及质量 主要参考文献阅读总结
论文研究方案理论分析
1、人才流失理论
运用博弈论 分析人才流失 问题
张小琴 姚洪兴
胡志仁
主要参考文献阅读总结
3、国内外相关参考文献
1)国外
Muchinsky. P M,Morrow PC. Amultidisciplinary model of voluntary turnover [J]. Journal of Vocational,1980(17)。 Roderiek D, Iverson. An event history analysis of employee turnover :the case of hospital employees in Australia [M].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Review ,1999。 Lambert, Eric G, Hogan, Nancy Lynne, Barton, Shannon M.The impact of job satisfaction on turnover intent: a test of a structural measurement model using a national sample of workers[J].Social Science Journal,2001(2)。 Alfonso, Sousa-Poza, Henneberger .Analyzing job mobility with job turnover intentions; an international comparative Study [J]. Journal of Economic Issue,Mar2004,Vol38。 Mobley W H. Griffeth WR. Hand H. H&Meglino B.M. Review and Conceptual Analysis of the Employee Turnover Process [M]. APA: Psychological Bulletin,1979。
理论研究与专家咨询相结合
模型思维与逻辑思维相结合 建立博弈模型,分析研究人才流失问题
论文研究方法论述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对所搜集的资料进行了定量与定性分析,探析了企 业的发展现状以及人才流失的影响因素 定性分析、逻辑思维、行为科学研究则是按照系统 工程的思想,进行概念、模型之间以及相应措施的 相互关联或总体研究
论文研究方案理论分析
3、博弈论与人才流失的关系
博弈论是分析人才流失问题的一种有效工具 和必要的手段; 博弈论推动了人才流失理论的发展
论文研究方法论述
文献研究法
收集国内外相关专著,并通过中国期刊网、中国知 网、等数据库充分阅读相关的文献资料,了解其相 关理论的研究现状,作为研究与分析的基础。 主要是依托人力资源管理、博弈论、经济学等学科 理论,并与专家探讨博弈论和人才流失原理
课题的研究总结
代表人物 Price 研究成果 认为雇员流出的主要因素包括:工资水平、 融合性、基础交流、正规交流,以及集 权化程度 将人才流失的影响因素分为三个因子:工相 关因素 ,经济机会因素,个人因素 人才流失影响因素分为个体变量与工作相关 的变量;外部环境变量;员工定向 在对欧洲、北美的24个国家进行的离职倾向 国际比较研究中,研究结果表明员工的 主观感受是主要的决定变量 认为模型是对人才流失外部环境和宏观、微 观因素的抽象概括,它明确指出了影响 人才流失变量类型及具体变量
主要参考文献阅读总结
2、博弈论方面
肖条军.博弈论及其应用[M],上海三联书店,2004。 于维生,朴正爱.博弈论及其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M],北京清 华大学出版社,2005。 王文举.博弈论应用与经济学发展[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出版社,2003。 谢识予.经济博弈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 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蓝虹,徐文晖.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研究[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 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