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西方情人节看中西方的文化差异
中国与外国七夕节区别 跨文化对比训练

中国与外国七夕节区别跨文化对比训练中国与外国七夕节区别跨文化对比训练中国和外国的七夕节虽然都是传统的情人节,但是由于文化背景和习俗的不同,两者在庆祝方式、节日内涵以及活动特色上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进行跨文化对比,分析中国与外国七夕节的异同。
一、庆祝方式在中国,七夕节被称为“中国情人节”,主要的庆祝方式是男女间的浪漫交流。
传统的习俗是以佳人织女和牛郎相会为主题,许多人会喜欢在这一天赠送礼物或者举办浪漫的约会。
而在外国,尤其是西方国家,情人节通常是一个更为宽泛的概念,并没有严格的日期限制。
许多国家将情人节定在2月14日,这一天的庆祝方式更为多样化,除了浪漫相会外,也包括互赠贺卡、送花和赏月等等。
二、节日内涵七夕节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浪漫的传说,在文化上具有独特的内涵。
传说中,七夕是牛郎织女天河鹊桥相会的日子,因此被视为中国的情人节。
人们常常用这个节日表达爱意和美好的祝福,加深感情。
而在外国,情人节并没有太多的历史和传说故事,更多的是商业推波助澜。
外国人通常将这一天视为表达爱意和情感的好机会,通过送礼物、赠送花束或者举行浪漫的晚餐来表达爱意。
三、活动特色七夕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的浪漫佳节,人们在这一天经常会赏月、挂灯笼、放烟花、写信贴在树上等等。
此外,七夕节还有一个重要的习俗是女孩们在这天乞巧,既可以练习手艺,还可以表达爱意。
而在外国,在情人节这天,人们通常会送对方一些特别的礼物,例如巧克力、鲜花或者珠宝等。
很多地方会举办特别的活动,如音乐会、烛光晚餐或者夜间浪漫游览等,营造浪漫的氛围。
综上所述,中国与外国的七夕节在庆祝方式、节日内涵以及活动特色上存在较大的差异。
中外文化在情人节的传统习俗和庆祝方式上有着明显的差异,这也反映了两个国家在情感表达方式和价值观念上的差异。
不同的节日风俗,既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又展示了不同文化的魅力。
我们应该在尊重和理解他人的同时,欣赏和推崇各自的文化传统,促进跨文化交流与对比的学习,增进友谊与互信。
情人节中国与西方的异同

情人节中国与西方的异同情人节作为世界上最为重要的节日之一,被许多国家和地区所庆祝。
中国和西方在庆祝情人节方面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异同。
本文将重点探讨中国与西方在情人节的庆祝方式、文化背景和商业化程度上的差异。
一、庆祝方式的差异中国的情人节主要是在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庆祝。
七夕节起源于古代传说,讲述了牛郎织女相爱却被天河分隔,只有在每年七月初七的夜晚,他们才能相会。
在这一天,中国年轻人会给自己的另一半送去花束、礼物或者一起赏月,表达爱意。
而在西方国家,情人节通常是在2月14日庆祝。
西方情人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期。
在这一天,情侣们会互相赠送巧克力、鲜花、贺卡和礼物,用以表达爱意。
此外,西方情人节还有风俗就是公开示爱,男生会在这一天向心仪的女生表白或者了结对方,这在中国是很少见的。
二、文化背景的差异中国情人节与七夕节有着悠久的文化背景。
七夕节是中国古代文人雅士庆祝的一个传统节日,流传下来的七夕诗歌和传说使得这一节日充满了浪漫和文化意义。
尤其在南京的秦淮河边,每年的七夕节都有灯会和花车巡游,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赏,展示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
相比之下,西方情人节缺乏这种深厚的文化背景。
尽管情人节起源于古罗马时期的基督教传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已经演变成商业化的节日。
现代的西方情人节更多地侧重于商业宣传和消费,人们更多地注重赠送昂贵的礼物和参加浪漫的晚餐。
因此,尽管有浪漫的氛围,但西方情人节的文化意义相对较低。
三、商业化程度的差异中国和西方在情人节的商业化程度上存在明显的差异。
在中国,七夕节的商业化程度相对较低。
尽管现代商业将七夕节与产品推销结合在一起,但这一节日的商业宣传相对较少。
七夕节更多地被人们视为一种浪漫的象征,更加强调情侣之间的关系和感情。
与此相反,西方情人节的商业化程度极高。
商家们利用这个时机推销各种礼品、巧克力、红酒、鲜花等产品。
商场和网店也推出各种打折优惠活动,吸引消费者购买。
因此,西方情人节被认为是一个商机,商家们纷纷推出促销活动,推动经济发展。
从中西方情人节看中西方的文化差异

从中西方情人节看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作者:栗旭阳来源:《卷宗》2014年第03期摘要:节日是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能够反映一个民族传统的文化现象,随着中西方的不断交流,很多西方国家节日为中国人接受,本文通过对西方情人节与传统七夕节的而对比透视出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关键词:情人节;七夕节;文化差异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额总和。
英国人类学家泰勒把文化定义为:“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所获得的能力和习惯的复合整体。
”而节日是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能够反映出一个民族传统的文化现象。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东西方文化的日益交流,越来越多的西方国家节日被中国人接受,变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例如现在中国人非常热衷的圣诞节,而情人节也逐渐地渗透到年轻人的生活当中,成为中国传统节日之外的一个重要节日。
与此同时,我们也会想到与之相对的中国传统情人节即七夕节,二者虽然同属于情人节,但是仍旧存在一定的差异。
1 中西情人节的起源及发展1.1 西方情人节西方情人节又叫圣·瓦伦丁节,是西方最典型的一个节日,而且流传到世界各地。
关于它的起源有很多说法,但是广为流传的并且被多数人接受的说法是为了纪念一位叫做瓦伦丁的基督教殉难者。
据说公元三世纪时,古罗马的暴君下令禁止结婚,甚至不允许谈情说爱,并且强迫年轻男子入伍。
瓦伦丁冒着被处死的危险替爱侣秘密主持婚礼。
后来瓦伦丁的行为被发现并被处以死刑。
世人为了纪念他的英勇行为奉他为情侣的守护神,并将他的殉难日2月14日定为“圣·瓦伦丁日”,经过许多年的流传,逐渐变成今天所说的情人节。
1.2 中国情人节中国的情人节又叫七夕节、乞巧节、女儿节。
它起源于一个关于牛郎织女的动人传说。
织女原本是一个美丽聪明并且心灵手巧的仙女,由于私自下凡爱上牛郎与之成亲,并且育有一子一女,违背了天条,触怒了王母,于是王母下令将织女捉回天庭,牛郎披上牛皮带上子女追赶其后。
你认为浓情蜜意在不同文化中有何差异?

你认为浓情蜜意在不同文化中有何差异?一、言语表达的方式不同在西方文化中,人们经常使用直接的、浪漫的言语来表达情感,比如用“我爱你”来表达浓情蜜意。
而在东方文化中,人们更多地通过间接的方式表达,比如通过一些细节来展示关心和温暖,或者用其他诗意的方式表达情感。
1. 西方文化:言不轻传,毋负深情在西方文化中,人们更倾向于直接地表达情感,他们会在生活中时刻表达爱意,在情人节送花和礼物,用大胆直接的措辞告诉对方“我爱你”,以及在公共场合亲密的举动。
因为西方文化注重个人独立和受欢迎的价值观念,人们更愿意公开表达浓情蜜意,以展示自己的爱意和幸福感。
2. 东方文化:情深义重,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相对于西方,东方文化更加强调克制和含蓄。
在东方文化中,人们更愿意通过微妙的细节表达浓情蜜意,比如为对方准备一杯茶、亲自烹饪一份美食,或者默默地关注对方的需要和情绪。
在东方文化中,人们常常用“爱你在心口难开”来形容这种表达方式。
二、身体接触和亲密行为的不同身体接触和亲密行为在不同文化中也存在一些差异。
在某些文化中,亲密行为常常被视为表示浓情蜜意的方式,而在其他文化中被认为是不适宜的。
1. 北美文化:拥抱与亲吻在北美文化中,拥抱和亲吻是常见的表示浓情蜜意的方式。
夫妻之间、恋人之间、朋友之间,甚至是陌生人之间,在适当的场合下,这种身体接触被认为是一种表达关爱和温暖的方式。
2. 亚洲文化:传统与现代的差异相比之下,亚洲文化中,特别是传统文化中,人们对身体接触和亲密行为持更加保守的态度。
尽管如今在某些亚洲城市中,年轻一代的观念发生了变化,但在不少地方,身体接触和亲密行为仍被视为私密和保守的事情。
三、节日和庆祝活动的差异不同文化中的节日和庆祝活动也是表达浓情蜜意的重要渠道。
不同的传统和文化习俗使得全球各地的庆祝方式截然不同。
1. 情人节:西方的浓情之夜在西方文化中,情人节是表达浓情蜜意的重要时刻。
人们会通过赠送鲜花、巧克力、贺卡等方式来向心爱的人表达热爱和浓情蜜意。
中西方情人节的差异英语作文

中西方情人节的差异英语作文英文回答:Differences Between Western and Chinese Valentine's Day.Valentine's Day, a day celebrated worldwide, hasdistinct cultural variations between the West and China. While both cultures share the sentiment of love and romance, the traditions and customs surrounding the holiday differ significantly.1. Origins and Legends.In the West, Valentine's Day is rooted in the legend of Saint Valentine, a priest who defied Roman Emperor Claudius II by secretly performing marriages for young couples. When his actions were discovered, he was martyred on February14th. In China, Valentine's Day emerged as a modern-day festival inspired by the West in the 1990s. It is not tiedto any specific historical figure or event.2. Date.Valentine's Day is celebrated on February 14th in the West. However, in China, it is celebrated on August 20th, coinciding with the Chinese Qixi Festival. Qixi originated from a folk tale about a cowherd and a weaver girl who could only meet once a year on the seventh day of the seventh lunar month (which typically falls in August).3. Gender Roles.In the West, Valentine's Day is traditionally a day when men express their love and affection to women. They typically send flowers, chocolates, and gifts. In China, gender roles are more balanced. Both men and women give and receive gifts on Valentine's Day.4. Gift-Giving.In the West, popular Valentine's Day gifts include flowers, chocolates, jewelry, and heartfelt cardsexpressing romantic sentiments. In China, gifts are often more practical and tangible, such as clothing, electronics, or home appliances.5. Commercialization.Valentine's Day has become a highly commercialized holiday in the West. Businesses capitalize on the occasion by selling a wide range of romantic merchandise. In China, while the holiday has also gained commercial popularity, it is not as pervasive as in the West.6. Romantic Gestures.In the West, Valentine's Day is a day for grand gestures of love, such as candlelit dinners, serenades, and marriage proposals. In China, romantic expressions tend to be more subtle and indirect. Couples may go on dates, exchange small gifts, or share romantic messages oversocial media.7. Societal Significance.Valentine's Day holds a different level of societal significance in the West and China. In the West, it is considered a major romantic holiday, celebrated with great enthusiasm. In China, it is more of a secular occasion, not as deeply ingrained in the cultural fabric.8. Cultural Impact.Valentine's Day has had a significant cultural impact in both the West and China. It has influenced music, literature, film, and art. In particular, it has popularized the idea of romantic love and the pursuit of a significant other.中文回答:西方情人节与中国情人节的差异。
中西方情人节差异有哪些

Modern marriage is not a product of emotions, but more of the crystallization of competition. Choosing a spouse is actually a competition in disguise for employment, and Xiaosan is the original partner's biggest competitor.同学互助一起进步(页眉可删)中西方情人节差异有哪些中西方情人节差异有哪些?,每年都有一个情人节,中国的情人节是农历的七月初七,西方的情人节是新历的2月14,那么中西方情人节差异在哪里?请看下面:中西方情人节差异有哪些【1】从中西情人节对比中窥探中西文化差异西方情人节西方情人节,又叫圣瓦伦丁节或圣华伦泰节(St.Valentine"sDay),即每年的2月14日,是西方的传统节日之一。
历史说法不一,但更广为传播的版本是:公元3世纪,罗马帝国皇帝克劳迪乌斯二世在首都罗马宣布废弃所有的婚姻承诺,当时是出于战争的考虑,使更多无所牵挂的男人可以走上争战的疆场。
一名叫瓦仑廷(SanctusValentinus)的神父没有遵照这个旨意而继续为相爱的年轻人举行教堂婚礼。
事情被告发后,瓦仑廷神父先是被鞭打,然后被石头掷打,最后在公元270年2月14日这天被送上了绞架被绞死。
14世纪以后,人们就开始纪念这个日子。
现在,中文译为“情人节”的这个日子,在西方国家里就被称为Valentines Day,用以纪念那位为情人做主而牺牲的神父。
中国情人节中国情人节,是人们俗称的七夕节,也有人称之为“乞巧节”或“女儿节”,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
相传地上的`牛郎和天上的仙女相恋,被被天庭的玉帝和王母娘娘知道后,他们勃然大怒,并命令天神下界抓回织女。
从中西传统节日看中西文化差异

.
了现实,并逐渐被人们遗忘。而西方的情人节却充满了现代人文 收获 ,有着密切的联系。作为中国最重要的节 日,春节的起源可 主义和浪漫色彩 ,营造出一个美好丰富多彩的传说 和传统 。 同之处反映出了中国人与西方人的性格差异 :中国人羞于表达情 2 、西方传统节 日的起源 。在西方国家 ,宗教是文化和社会的中 感,而西方人则大胆又不拘小节 ,强调方式的简洁与浪漫 ,而非
天 ,同样有许多庆祝的活动。在圣诞节交换礼物 、赠送圣诞贺卡 日是我们 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独具特 色而丰富多彩的活动 保存 了国家文化 中最精妙、最具代表性的一面。尽管中西文化 中 给亲朋好友是全世界庆祝圣诞的习俗 。 存在着许多差异 ,它们却都代表 了爱与 自由。因此 ,我们能从一 三、中国和西方节日的文化差异
动使得节 日更具有地方性色彩。春节与一些农业活动 ,如种植、
心。人们的思想可以通过宗教来反应。与此同时 ,宗教通过人类 吃吃喝喝 。显然比起接受中国传统节 日,来 自不同国家的人们都 要容易得多。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西方 对上帝或精神的信 仰控 制着他们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宗教存 觉得接受西方节 日 在于各行各业。因此 ,节 H与基督教有着密切的联系,除了圣诞 节 日用的是世界通用的公历 ,而 中国传统节 H用的是中国特有的 农历,因此其他国家的人就很难与我们同步 。除此之外 ,西方文 节 ,复活节也与宗教有关。 化还展现出对人权的尊敬和对个人发展的重视。可以从西方节 日 二 、庆祝中国传统节 日 西方节 日 的方式 1 、庆祝中国节 日的方式 。春节对每一个 中国人以及海外华人 中看出这一 点,再次举出情人节的例子 ,它已成为全世界的节 来说都是最重要的节 H。它的庆祝活动丰富而且隆重 。节 日活动 日,并已不再仅仅为恋人们而设。在情人节 当天,人们可以向所 丰富多彩 。林语堂,著名的华人学者 ,曾经对春节做 了一个很好 爱之人毫无保留地倾述爱意。这是人类的天性 ,不论他或她来 自 的描述道 ,古老的中国农历新年 ,对 中国人民来说是一年 中最大 何方 ,他和她都需要爱。情人节因此能为全世界所接受,并在这 特定的文化中成形 。而笼罩在封建主义的阴影下 ,中国人很难 穿着最好的衣服 ,关闭商店,打锣,放鞭炮 ,等等。这是好运的 在除非是夫妻男女才能接触彼此的时代发展这样一个节 日。由于 天 ,每个人都期待着一个更美好和更繁荣的一年,每个人都开 大部分中国传统节 H都是在封建统治下发展的 ,外 国人很也难接 心地增加一 岁,并准备对他的邻居说带来好运的吉祥话。2 、庆 受这些思想。
情人节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庆祝方式

情人节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庆祝方式情人节是一个以表达爱情和情感为主题的节日,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庆祝情人节的方式也各有不同。
本文将介绍几种主要的庆祝方式。
1. 西方传统庆祝方式在西方,情人节通常被视为爱情和浪漫的象征。
人们会互送情人节卡片,表达对爱人的深情厚意。
情人节卡片上常常写有浪漫的情诗以及对另一半的爱慕之情。
此外,情人节还是情侣们约会的重要时刻,他们会一起享受浪漫的晚餐、观看电影或者参与一些特别的活动。
在商业方面,西方国家的商家也会推出各种浪漫礼品,如鲜花、巧克力、珠宝等,供人们选择赠送给自己的爱人。
2. 亚洲国家的庆祝方式在亚洲国家,尤其是东亚的一些国家,情人节的庆祝方式也有独特的风格。
比如在日本,情人节的主要角色是女性。
在这一天,女性会主动向男性赠送巧克力,表达她们的爱意。
而到了3月14日的“白色情人节”,则是男性回赠礼物的日子。
除了巧克力,一些女性还会亲手制作特别的巧克力,以显示她们对对方的情感。
在韩国,情人节同样由女性主动赠送礼物,但他们会在其他日子进行庆祝,如4月14日的“黑色情人节”,是男性回馈的日子。
3. 印度的庆祝方式在印度,情人节通常被称为“费布鲁瑟七日”。
这一庆祝活动从2月7日开始,持续至2月14日,每一天都有特定的主题。
比如2月7日是“玫瑰日”,情侣们会互赠玫瑰花;2月9日是“巧克力日”,他们会互送巧克力;2月12日是“拥抱日”,情侣们会拥抱彼此表达爱意。
整个庆祝过程非常浪漫,逐渐激发了印度年轻人对情人节的热情。
4. 非洲的庆祝方式在非洲一些国家,情人节被视为一个重要的社交活动。
人们会举办各种聚会、音乐会和舞会来庆祝这一节日。
他们会穿着传统服装,跳起传统舞蹈,在音乐的伴奏下度过一个愉快的夜晚。
此外,一些非洲国家还会组织一些慈善活动,以表达对弱势群体的爱和关怀。
总之,情人节庆祝方式的多样性反映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爱情观和价值观的差异。
无论是西方的浪漫礼物,亚洲的巧克力回赠,印度的费布鲁瑟七日,还是非洲的社交聚会,每一种方式都代表了人们对爱情的热爱和追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艺术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额总和。
英国人类学家泰勒把文化定义为:“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所获得的能力和习惯的复合整体。
”而节日是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能够反映出一个民族传统的文化现象。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东西方文化的日益交流,越来越多的西方国家节日被中国人接受,变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例如现在中国人非常热衷的圣诞节,而情人节也逐渐地渗透到年轻人的生活当中,成为中国传统节日之外的一个重要节日。
与此同时,我们也会想到与之相对的中国传统情人节即七夕节,二者虽然同属于情人节,但是仍旧存在一定的差异。
1 中西情人节的起源及发展
1.1 西方情人节
西方情人节又叫圣·瓦伦丁节,是西方最典型的一个节日,而且流传到世界各地。
关于它的起源有很多说法,但是广为流传的并且被多数人接受的说法是为了纪念一位叫做瓦伦丁的基督教殉难者。
据说公元三世纪时,古罗马的暴君下令禁止结婚,甚至不允许谈情说爱,并且强迫年轻男子入伍。
瓦伦丁冒着被处死的危险替爱侣秘密主持婚礼。
后来瓦伦丁的行为被发现并被处以死刑。
世人为了纪念他的英勇行为奉他为情侣的守护神,并将他的殉难日2月14日定为“圣·瓦伦丁日”,经过许多年的流传,逐渐变成今天所说的情人节。
1.2 中国情人节
中国的情人节又叫七夕节、乞巧节、女儿节。
它起源于一个关于牛郎织女的动人传说。
织女原本是一个美丽聪明并且心灵手巧的仙女,由于私自下凡爱上牛郎与之成亲,并且育有一子一女,违背了天条,触怒了王母,于是王母下令将织女捉回天庭,牛郎披上牛皮带上子女追赶其后。
王母情急之下就用头上的金钗在牛郎面前划出一条银河,夫妻二人隔河相望,以泪洗面。
王母不忍,最终决定让他们二人在每年的七月初七相见,受感动的喜鹊搭成了鹊桥使他们在桥上见面。
随着时间的发展,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逐渐变成了“七夕节”。
2 中西方情人节之间的差异
中国的七夕节和圣·瓦伦丁节都是表达爱的节日,都被称为情人节。
二者同样有着凄美的爱情故事,但是二者之间仍旧存在着差异,西方情人节与传统七夕节主要有四方面的不同:
2.1 发端不同
西方情人节反映了西方人对基督教的信仰和西方世界自文艺复兴后对人性的回归,而传统七夕节作为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反映了我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农耕文明的主要地位。
我国在历史上是一个以农耕为主的国家,因此传统节日大多跟岁时相关,同我国的农业生产息息相关。
传统的七夕节正是我国古代崇尚自然文化的体现。
2.2 参与者不同
西方情人节尽管起源于宗教但是确是情侣们的节日,在西方国家节日当天情侣们都会彼此赠送礼物,男士会为自己的女友或者妻子送上一束玫瑰,而女士会为男友或丈夫送上象征甜蜜爱情的巧克力。
在我国古代七夕节主要是未婚女子的节日,男性并未直接参与该节日。
女孩子在这一天会举行乞巧活动,祭拜织女星以祈求自己有精湛的女红手艺,并希望有美满的姻缘,因此七夕节又被称为乞巧节。
2.3 文化底蕴不同
西方情人节主要体现了西方的人本主义想,是作为独立个体的人的情感表达和宣泄,体现出西方文化的开放,比较注重个性的张扬和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的传递,而且以情人门户送礼物,直接表达内心的情感和爱意为主要活动。
而传统七夕节是儒家精神的体现,折射出民族文化的光辉。
传统七夕节主要是未婚女子的节日,乞巧,乞姻缘,是古代女孩子对没好爱情的想往,由于在封建时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决定所有年轻人的命运,封建时代的男耕女织的家庭经济模式导致女子渴望拥有精湛的女红技巧,因为这样的女子才能配得如意郎君,这也是乞巧风俗的根源。
2.4 人们对两个节日的心理认同有所差异
西方情人节的传说是以瓦伦丁殉难而成就了很多渴望爱情的年轻男女为结局,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传统七夕节是以牛郎织女被天河相隔每年只能相见一次,有情人天各一方的凄美结局,至今我们还喜欢吧相隔遥远的夫妻或情侣比作“牛郎织女”,因此从节日的发源本身来看要把七夕节作为类似情人节来过并不会得到大多受中国人的心理认同。
而当今很多商家和媒体把七夕节称作中国的情人节是把二者的而历史渊源和文化层面上的混淆。
3 中西方情人节中透视出的文化差异
3.1 不同的信仰
中华民族一直是多神论,任何宗教都可以一起存在,中国人的宗教信仰不在于神是否存在,而是在于要请神来净化人们的思想,帮助人们实现愿望。
因此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对宗教更多的是功利性的成分,这些功利主义态度也体现在节庆活动的祭神和禁忌等方面,就像七夕情人节人们乞巧,祈求美好姻缘一样。
西方人的传统信仰主要是基督教,它要求信仰者必须虔诚和坚定,而且信仰中不可以掺杂现实功利欲望,信仰的是永生的幸福而不是现实功利。
西方人以宗教为人生的规律人生的一切都有宗教信仰和宗教教会的指导,因此,在其节日文化中体现浓厚的基督教色彩。
3.2 不同的价值取向
从西方情人节与中国传统七夕节的差异中不难看出东西方存在着不同的价值取向:礼治和法制。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是反映华夏文明的核心,这种礼治思想从集体本位主义出发,强调个人的义务,崇尚个人服从集体,因此中国的节日注重节庆活动中的集体参与和娱乐。
西方的文化中的法是西方文化的核心。
这种法制思想是建立在个体本为行为主义基础上的,注重个人的权利,倡导人文主义,即以个人的利益为重心,把个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不希望其他人的介入,同样也不会关心别人,因而西方的节日才会注重个人感情的释放和宣泄。
3.3 不同的传统生产方式
中国位于地球的亚热带和温带,地大物博,主要生产方式是取决于天气的农业生产,在春播秋收的农业生产规律以及季节的转换中,于是产生了节日。
在传统的农业民族中,土地被作为生产的象征,人们精耕细作的习惯也影响了生活文化,。
西方国家主要位于欧洲大陆,欧洲是多面环大洋的陆地,大片的水域使得他们的主要生活生产方式是渔猎。
西方的渔猎生活,航海技术的发展和海上的扩展使人们抛弃了狭隘的乡土观念,并为其较强的挑战性和实用主义的意识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4 结语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增强,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合作与竞争日渐加强。
作为民族文化载体的传统节日同样处在相互融合和相互碰撞中。
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之一的七夕节,由于西方情人节在中国的日渐盛行,正处于濒临消亡的状态。
我国的传统节日是我们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宝藏,是祖先留给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
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深刻的文化内涵,有蕴含着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和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以及多彩多姿的精神追求,只有深刻了解节日的文化内涵,人们才愿意在实际生活中尝试节日习俗,更好地融入节日环境,借此抒发和表达自己的感情。
参考文献
[1] 杨琳.中国传统节日文化[M].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
[2] 周宪.文化表征与文化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 邓炎昌.现代美国与文化[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4] 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5] 耿卫忠.西方传统节日与文化[M].书海出版社,2006.
[6] 陆扬.文化研究概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从中西方情人节看中西方的文化差异
栗旭阳
(黑龙江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1)
摘 要:节日是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能够反映一个民族传统的文化现象,随着中西方的不断交流,很多西方国家节日为中国人接受,本文通过对西方情人节与传统七夕节的而对比透视出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关键词:情人节;七夕节;文化差异
- 490 -
从中西方情人节看中西方的文化差异
作者:栗旭阳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150081
刊名:
卷宗
英文刊名:JUANZONG
年,卷(期):2014(3)
引用本文格式:栗旭阳从中西方情人节看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期刊论文]-卷宗 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