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要点PPT课件

合集下载

散文阅读题型及答题技巧ppt课件

散文阅读题型及答题技巧ppt课件

4
文学作品阅 读专题之一
如何快速读懂散文
5
散文是内心的独白,是对读者朋友的倾诉, 写散文就是要顽强地表现自己。(张守仁) 散文是作者与读者在艰辛的人生长途上小 憩时的悄声对话和共同思索。(余秋雨)
开拓自己的生命空间······使每个
生命表述得更彻底,更有诗意。
6
散文的显著特点:
形散而神不散 这是散文的重要特点。所谓 “ 形 散 ” ,主要指散文的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 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形散还指它的表现方法不拘 一格。组织材料,结构成篇也比较自由。所谓 “ 神不散 ” ,主要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 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散 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无不为 更好的表达主题服务。
13
文章主旨如何表述
用了什么手法
本文通过写什么,表现什么, 赞扬什么,反对什么……
14
另外,我们不能忽略的是文 章的开头、结尾,文章的文眼, 作品的背景、作者等,这些都是 尤其需要注意的关键部位。
15
散文阅读题的答题如何规范,有一 定的答题模式吗?经过摸索,探究历年 高考试题的参考答案,总结出常见的几 种答题模式,供同学们参考仿用。
19
(1)那情景仿佛护着累世的家产。 1、即使是普通的油灯,在贫困的年代里也是很宝
贵的;2、灯下的温馨和苦读,是更值得珍惜的人生 宝贵财富。
(2)喃喃自语的我在无边的夜里迷失在灯与灯之间。 1、曾经拥有的灯下温馨已经逝去,"我"有一种不
知身在何处的惆怅;2、社会进步的同时,也不免失 去了一些美好的东西。
二 标题
、 结
段意层意、归纳主题
构 结构思路、谋篇布局


、 形象内涵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散文阅读指导课件(共40张PPT).ppt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散文阅读指导课件(共40张PPT).ppt
线条之美 梁衡
①我第一次对线条感兴趣,是有人送我一个细长的瓶子,里面 装着一种很名贵的牡丹油。但我“买椟还珠”,目不见油,竟被 这个瓶子惊呆了。它的设计非常简洁,并没有常见的鼓肚、细腰、 高脚、束口等扭扭捏捏的俗套。如果把瓶盖去掉,就剩下左右两 条对称的弧线。但这线条的干净,让你觉得是窗前的月光,空明 如水;或是草原深处的歌声,直飘来你的心底。我神魂颠倒,在手 中把玩、摩挲不停。工作时置于案头,常会忍不住抬头看两眼。
近年高考散文常见题型梳理
5、语句语段作用分析题
2020年新高考I《建水记》 8. 本文记建水城时,在饮食描写上花费了大量笔墨,对此你如何理解? 8. ①写饮食,就是写建水城独具特色的地方风物及其历史传承;②写 饮食,就是写人的日常生活和城的烟火气息,这是文章所要表现的建 水古城的城市品格。
近年高考散文常见题型梳理
6.人物形象、形象特征归纳,人物作用分析
2019年高考天津卷 《萨丽娃姐姐的春天》 《五年真题》18 1.文中的老祖母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你认为这一形象对萨丽娃有什么 影响?(6分)(全国卷) 1.形象:老祖母是一位勤劳、坚忍、慈爱、敬畏自然的传统牧民形象; 影响:老祖母传授给萨丽娃养羊的技能,给萨丽娃的心灵打上草原文化 的烙印,召唤她回归草原;老祖母的优秀品质对萨丽娃影响深远,传统 美德得以传承。
近年高考散文常见题型梳理
2、理解词语、概念的含义
2017年全国II卷高考题 林徽因《窗子以外》 5. 结合全文,说明文中“窗子”的含意。(5分) 5.答案:①指具体的窗子,如铁纱窗、玻璃窗,分隔了 不同的生活场景;②指“无形的窗子”,即心态与观念 的限制,造成了自我与外部世界的隔膜。
近年高考散文常见题型梳理
人的神经,几千年来书不完、变无穷、说不够、赏不尽。再如舞蹈,一个舞 蹈家的表演实际上是无数条曲线在空间做着力与势、虚与实、有与无的曼 妙组合,不停地在我们的脑海里形成视觉的叠加。正如纸上绝不会有两幅 相同的草书,台上也绝不会有两个相同的舞姿。这永不休止的奇幻变化,怎 么能不教你的神经止不住地兴奋呢。至于音乐,那是声音加时间的艺术,是 不同声音的线条在不同时间段上的游走,轻轻地按摩着我们的神经,形成听 觉上的驻留。所谓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其实那梁上绕着的是些乐谱的彩 色线条。

高考散文考点及答题技巧ppt

高考散文考点及答题技巧ppt

第二步:分析线索作用——从结构和内 容两方面分析 结构方面 ①组织材料,贯穿全文;②使结构清晰, 情节集中;③使行文富于变化。 内容方面 ①表达某种情感或思想;②揭示主题; ③呈现某种情景或状态。 特别提示:要注意区分不同性质的线索 的不同作用,如物象线索有象征、呼应 作用,情感线索有使情感浓厚、不断深 化的作用等。
②对主要物象方面:对比、衬托、类比、虚实 相生,使主要物象更加鲜明突出。
③艺术构思方面:开头结尾的策划,详略主次 的安排,行文线索的贯穿,过渡照应的勾连, 伏笔悬念的设置。
高考散文的基本特征
1、散文基本特征:
(1)情感浓烈,选材广泛(富有抒情性,
形散神聚);
(2)真实自然,富于美感(写真人真事,
可以艺术加工,表达方式多样);
①线索清晰,文脉突出。 ②结构严谨,层层深入。 ③选材丰富,现实与回忆交织,虚 实结合,详略得当,形散神聚。 ④手法:对比、照应、伏笔、以小 见大等
文章的整体构思
文章的局部构思
构思特点
高考散文考点题型
题型三:线索作用分析题
【解题思路】
第一步:找出线索——“4看”定线索 看标题 看议论 抒情 文中的议论、抒情句子中蕴含的“情” 往往就是文章的线索。如《记念刘和珍 君》中表达作者悲愤情感的议论抒情句, 表明了文章的线索是悲愤之情。
高考散文考点题型
题型五:形象特点概括分析题 【解题思路】
➢ 概括型,直接用一些表现人物思想、 性格的语言回答即可。
➢ 分析型,应结合作品中的材料分析概 括人物的思想性格。可用“分析+ 概括”式或“概括+分析”式。
题型七:标题的作用
【解题思路】
①贯穿全文线索。 ②交代文章内容或表明写作对象或关联主要事件。 ③手法,如象征、比喻、双关等。 ④透露情感或奠定情感基调 ⑤表明文章主旨。 ⑥引起读者兴趣、制造悬念。……

(散文阅读)课件--(共38张PPT)

(散文阅读)课件--(共38张PPT)
窗子以外 林徽因 话从哪里说起?等到你要说话,什么话都是那样渺茫地找不 到个源头。 此刻,就在我眼帘底下坐着,是四个乡下人的背影:一个头 上包着黯黑的白布,两个褪色的蓝布,又一个光头。他们支 起膝盖,半蹲半坐的,在溪沿的短墙上休息。每人手里一件 简单的东西:一个是白木棒,一个篮子,那两个在树荫底下 我看不清楚。无疑地他们已经走了许多路,再过一刻,抽完 一筒旱烟以后,是还要走许多路的。兰花烟的香味频频随着 微风,袭到我官觉上来,模糊中还有几段山西梆子的声调, 虽然他们坐的地方是在我廊子的铁纱窗以外。 永远是窗子以外,不是铁纱窗就是玻璃窗,总而言之,窗子 以外!
文学类文本阅读 散文阅读
清单1:散文构件的作用
1.题目 ①对象;②体裁;③线索、象征等。
2.开头 ⑴点题;⑵总领;⑶引出;⑷烘托渲染 3.主体部分
⑴过渡段:承上启下(过渡); ⑵段落总括句:总结上文;引出下文;观点态度 4.结尾 ⑴卒章显志 画龙点睛 ⑵ 首尾呼应(开头题目)
清单2:人称选用的效果
题型六:探究评价题解题思路
1.答题原则:
言之成理,持之有据,根在文本,走 出文本 ①观点鲜明。 ②分析辩证有分寸 评价人物事件,要考虑内因外因、主 客观因素、个人与时代等的关系
题型六:探究评价题解题思路
2.答题步骤
⑴审读题目,明确方向 ⑵紧扣文本,寻找解释 ⑶联系实际,发表见解 ⑷确定要点,规范答题
①文化视角 ②人文情怀 ③思想意蕴
二、散文读写基本规律
1.散文写作基本类型: ⑴缘情(志、理)择景(物、事) ⑵借景(物、事)抒情(志、理)
2.散文阅读基本要领: ⑴写景状物叙事是手段是依凭,抒情言志析 理才是归宿。 ⑵对景事物的理解要归结至情志理
三、散文写作技巧

中考散文阅读答题技巧精品课件(ppt)课件

中考散文阅读答题技巧精品课件(ppt)课件
形式上: (1)以个人抒情为主,把抒情、叙述、议论熔为一炉; (2)从细处落笔,小中见大; (3)从侧面暗示,发挥读者的想象力; (4)行文自由,结构灵活。
知识清点:
散文的分类
叙事散文 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散文。 根据该类散文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又可将它区分为记事散文和写人散文。 例如:《羚羊木雕》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提示:解释词语要根据该词语所在的语境来推断。
(2)词语妙用
考题形式:品评加点词语的作用(妙处)或加点词语能否删除。
解题思路:第一步,解释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第二步,分析词语的表达作用,要结合语境或主题思想来回答,要答该词语对表达作者思想感情或主题思想的作用,有时也可以考虑词语对景物描写意境的作用或人物性格等方面的作用。第三步,点出体现了词语的准确性或生动性。
散文阅读答题技巧
亲爱的同学们,记一记啊,有好处的啊
散文:四大文学体裁之一,是一种自由的、灵活的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 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按表达方式侧重点不同,一般把散文分作记叙散文、抒情散文和议论散文三类。
内容上:散文是作者把自已对生活的感悟或至深的生活经验,通过状物、记人、写景等方式表达出来。
陈述句:语气平稳,不温不火。 疑问句:吸引读者,制造悬念; 设问句:提醒注意,引发思考;如果出现在篇首或段尾,则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反问句:加强语气。 感叹句:抒情强烈。 排比句:层层深入,增强语势(气势磅礴)。 品味不同句式的表达效果,就能更好地体会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 答题句式:这是个 句, ,表达了……
(2)把握顺序
解题思路:理顺序
理顺序的方法:要注意审题,有的题是不能颠倒顺序的,有的是可以颠倒顺序的。一要善于利用题干的暗示作用;二要善于推敲材料、段落、词语之间的关系。不管能还是不能,都要谈为什么。思路是分析材料、段落、词语之间的逻辑关系。

最全面的散文阅读复习答题技巧ppt课件

最全面的散文阅读复习答题技巧ppt课件

④几百年来,赏雪吟诗的文人们来去匆匆,唯有张岱手中的笔,极简极淡。他似乎信手在西湖的舟中拨洒一幅水墨丹青,寥寥数笔,清淡、素净之极。好文字
原来正是这样,不是花满枝丫,不是姹紫嫣红开遍,而是风尘俱静,素雅纯粹。那些文字有画意,有诗情,有韵味。
⑤读季羡林先生暮年的文字,也是满目素洁和干净。不唱高调,至情至性,质朴无华。好文字原是清新自然,素面相见。他放下枝头所有的繁华,沉浸在文字
(一)记叙散文
以记叙人物、事件、景物为主的散文,称为记叙散文。 记叙散文叙事较完整,写人人物形象鲜明,描写景物倾注 作者的情感。这类散文善于通过某些生活片断、场景和细 节描写以及人物最突出的性格特征,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 ,揭示事件的审美意义。
如朱自清的《背影》
第3页,共10页。
㈡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是注重表现作者的思想感受,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散 文。这类散文有对具体事物的记叙和描绘,但通常没有贯穿全篇的情 节,其突出的特点是强烈的抒情性。它或直抒胸臆,或触景生情,洋 溢着浓烈的诗情画意,即使描写的是自然风物,也赋予了深刻的社会 内容和思想感情。其基本特征是寓情于景,寓情于物,借物抒情,托 物言志.
例2:县城一条小街镶嵌着一家书店。店面不大,书摆放得螯整齐齐。店主是五十岁上下的和蔼老人。在店门前,有老人一手端着茶壶,一手翻着书,坐在
躺椅上,一种悠然的韵味从时光中飘过。老人看得书只有固定的几本——《孙子兵法》《论语》和《三国演义》。 老人喝茶用的壶是固定一把,灰褐色,很陈旧。 有一天,老人安静地坐在书店前举着紫砂壶一边喝茶,一边翻看着《论语》。有风吹过,卷动他的发丝,像秋天的芦苇般飘扬,一朵朵洁白的芦絮起伏。风
“大伯,这茶壶卖不卖?”文物贩子看完壶后,轻轻放下,轻声问道。 老人抬眼疑惑地望着文物贩子,摇摇头,没有吱声。 “大伯,我给您五万,可以吗?” 文物贩子见老人摇头,开了价。 老人依旧摇头。 “十万可以吗?”文物贩子提高了声音。 “我喝茶的工具,祖上留下来的。不卖!”老人发了语,不再理会文物 贩子,喝着茶,翻开了书。 文物贩子悻倖离去,走了十几步后,还不住地回头看老人手边的茶壶。 没过几天,那个文物贩子再次登门,进门就开了价:“老伯伯, 茶壶卖给我吧,三十万。这可是天价啊!” 老人浸润在日光下,捧着壶,微闭着眼睛。

高考语文-散文阅读答题技巧课件(共36张PPT)

高考语文-散文阅读答题技巧课件(共36张PPT)

10
A.第一人称: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心理描 写以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小说除外——小说中“我” 未必就是作者本人,一些散文也是如此),加强见 闻和感受的真实性。
B.第二人称:以对面交流的形式,加强了互动 效果,亲切(有亲和力),强化了抒情作用,还能起 拟人化的作用;
C.第三人称:作者从旁叙述,增强了客观性, 显得客观冷静,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
3
19. 作者为什么说“扬州的繁华还在,但唐代的风流 不再?”请联系全文作简要分析。(5分)
(湖北卷《烟花三月下扬州》)
【试题分析】理解“繁华”、“唐代的风流”、“不 【参考答案】(1)今日的扬州依然繁华。(2)“唐 再”的含义和句子表达的情感。 代的风流”代表古时扬州的人文风气和山水风光, 【高考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不再”一词表明这种情境在今日的扬州已难觅踪迹。 【易错提醒】笼统答题,如“唐代的风流”看不出借 (3)它的消逝令人感怀和惋惜,表达了作者怅然若失 代,分析不具体。 的感受。 【备考提示】理解分析句子从本质上说是理解句子中 形象、抽象的词,兼顾句子的情感、在文中的作用。
3.从语言风格的角度鉴赏 如:书面语与口语、普通用语与专业术 语等(典雅 含蓄蕴藉 富有文采 质 朴平实 严谨 精确准确 )
清新,平淡,质朴,淡雅,明快,华丽,委婉,富 有哲理,幽默诙谐,情韵悠长,引人回味等等。
题型八:引文的作用 答题格式(要点) ①对当前语段的内容作用,②对全文的内容作用,③ 增加权威性、文学性、历史性、文化性等(视文体和功能而 定,不要完全罗列) 引用: ①引用传说故事:增强文章的传奇性、事物的神秘性, 丰富(充实)文章的内容; ②引用诗词:丰富(充实)文章内容,结合描写的景物, 可增强文章的诗情画意,使文章具有意境美。 ③引用名言: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

中考语文散文阅读复习 课件(共24张PPT)

中考语文散文阅读复习 课件(共24张PPT)
例2:概述故事情节?(4分) 答:文物贩子看上老人的壶,多次登门高价购买,老人屡
次拒絶出售,最后在儿子抢夺时壶碎。——《老人与壶》 (2016聊城中考)
注意:套用公式即可,语言要凝练。
2、概括特点=方面1+方面2+方面3…… 例:作者围绕“素颜如雪”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 容?(4分) 答:栀子花开的素洁清香;张岱、季羡林文字的 素雅自然;林风眠、吴冠中画作的纯洁静美;钱 钟书等暮年爱情的素净如雪;唐诗宋词中意境的 清澄素洁。 说明:本题4分,答出其中四点,即 得满分。
例:第⑤段对风的描写有何作用?(2分)
(5)有风吹过,卷动他的发丝,像秋天的芦苇般 飘扬,一朵朵洁白的芦絮起伏。风动处,喧嚣 声跟着起伏,人声、车声和着风声飘荡。
答:环境描写。衬托老人的壶,安静(或为老 人的平静生活被打扰埋下伏笔)。说明:本题2 分。
——《老人与壶》(2016聊城中考)
散文中的表达技巧
①动词:准确传神 ②形容词:形象具体 ③成语:为文章增色 ④叠词:增强语言的感染力,更加生动形象 ⑤大词小用:突出渲染,强化读者印象
例:赏析下面语段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 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 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 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注意:记牢五字口诀,对号入座。结合上下文简 要分析,不能点到即可。
2、内容作用=写出了……表达了……
例1:文章第7、8段插叙了童年时关于棉花的回忆,有什么作用? (3分) 答:补充联想内容,为后文做铺垫。写出了对美好童年的回忆,赞美 秋天带来的收获和对母亲的怀念。
——《秋天的黄昏》(2014济宁中考)
——《素颜如雪》(2015聊城中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0
• (4)(喻体、景物)与形象之间联系,找到 特征,多角度思考
• P9:他们一夜之间成为山峦
• P19:为什么要用烟雨作为牛鹭的活动场景 ?
.
11
三、表达特色及效果
1、 “表达特色” :“表达特色”(有时题干表述为 “表达技巧”)的内涵十分广阔。
“表达特色”包括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以 及人称运用等等。
运用排比、比喻、反复的手法(1分),列举生 活细节(1分),抒发了亲人逝去的感伤情怀(1分), 奠定了全文情感的基调(1分)。
.
4
2、中间段落 (1)过渡(承上启下、引出下文)。 (2)与前后文对比映衬。 (3)拓展文章思想内涵,深化主题。 P7(3)
.
5
3、结尾段落
(1)总结上文;卒章显志;深化主题。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
6
二、关键句的理解
1、理解关键句,重点是抓关键词。
有人在渴望它的改变,有人在期待它的延 续——一切都在两难之中。
(《一幅烟雨牛鹭图》)P18
(6分)既渴望改变贫穷落后的物质生活, (+2);又期待延续纯净的环境、淳朴的民风 和闲适的情调,(+2);作者感到两难(或矛 盾或很难)(+2)。
(4分)内容上点题,营造寂寞苦闷的氛围, 奠定伤感的感情基调;结构上引起下文,与下 文中的“风雨”相呼应。(内容、结构各2分)
.
3
(3)用连续发问、连续感叹、铺陈反复的语言 形式,则有引人思考、强化抒情的作用。
生死之间P24
①突然有一天,你发现那一个把你带到这 个世界上来的人走了,有了,就像水被蒸发了, 永远地永远地从你的身边消失了,消失了。那 叫你乳名时亲切柔软的声音;那抚摸你面颊时, 一双枯瘦的手;那在你出门远行时,久久注视 着你,充满关爱和嘱咐的目光,都消失了。
等。 (补:色彩,正侧,细节、白描、虚实、动静)
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说明等。
语言特点:通俗朴实或生动形象,句式整齐或长短句结合 等等。(补:叠词、诗情画意、富有韵味、地方特色)
补充:选取典型景物、场景;. 立足点,俯仰
13
1、效果
修辞手法:
比喻、比拟——生动形象
借代、夸张——使特点鲜明突出
对偶——表情达意高度凝炼,句式整齐富有音乐美
排比、反复——强化语势、强化抒情
满满地盛入簸箕,扬高、倾倒,但闻“刷” 的一声延音,粒粒粮食如疾雨般欢快地滑入缸 底;接续,慢慢堆积;留在簸箕里的顽皮颗粒, 跳跃、滚动,拨动着喜悦的心弦。
但那将是多么滑稽的一页呀!
①喻指拥有众多鸟兽的茂密而美丽的森林,表达 了作者对森林变成荒原的忧虑。(+3)②对想象中的 情景发出感慨:人类滥伐森林又复制树木的行为是极 其荒唐可笑的。(+3)
.
9
• P27
• 风雨已停,朦朦的月亮浮在西边的山头上 ,明天将有一个晴天。
• 这是象征的手法。作者告诉人们阴霾终将 散去,历史必将还萧红一个清白,给萧红 一个公正。(2分)
.
12
三、表达特色及效果
1、 “表达特色” :“表达特色”(有时题干表述为 “表达技巧”)的内涵十分广阔。
“表达特色”包括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以 及人称运用等等。
就该语段分析,有什么就讲什么。不要生搬硬套。
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 反问、反复等。
表现手法:视觉听觉嗅觉相结合多角度描写、象征、对比、 托物言志、映衬烘托、欲抑先扬、明贬实褒、想象联想
(2)照应文题;呼应开头。
(3)如果是场面或景物描写,则考虑:委婉含 蓄、有何言外之意。
南山雨
(尾段)申先生看看我,看看那本破旧的小 册子,微微点了点头,转身踽踽走进晨曦里的 小巷。
①与前文送我诗集相照应;②申先生点头的细节,
表明他理解了我交还诗集的用意,暗示了我与申先生
情感上的默契;③营造了一种感伤的氛围,耐人寻味。
就该语段分析,有什么就讲什么。不要生搬硬套。
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 反问、反复等。
表现手法:视觉听觉嗅觉相结合多角度描写、象征、对比、 托物言志、映衬烘托、欲抑先扬、明贬实褒、想象联想 等。
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说明等。
语言特点:通俗朴实或生动形象,句式整齐或长短句结合 等等。
因为泥泞是浑然天成的,无法人为制造(+2); 而且泥泞象征着苦难与屈辱,没必要在未来的路上人 为地设置逆境和挫折(+2);但是泥泞可以使人警醒, 给人力量,可以促使人们重温历史,所以当我们在顺 境中茫然和麻木时,我们会渴望在“泥泞”中再跋涉 一回。(+2)
.
8
(3)关键词句如果使用比喻、借代修辞手法,则要准 确捕捉到其丰富内涵。
(4分)点题:缸与农家相伴日月。(2分)
总领全文:缸见证岁月流年。(2分)
.
2
(2)如果是以描写为主的开头,还要考虑是否 有渲染某种氛围、奠定某种情感基调的作用。
风雨中忆萧红P26
①一块肮脏的云成天盖在头上,微微地下 着一点看不见的细雨,打湿了地面,那轻柔的 柳絮和蒲公英都飘舞不起而沾在泥土上了。本 来就没有什么地方可去,一下雨便更觉得闷在 窑洞里的日子太长。
散文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要点
.
1
一、段落的作用
总体上,应从“内容上”和“结构上”两个 方面思考。
1、开头段落
(1)点题或统领全文
缸中日月P21
①缸,或泥或陶,或大或小,或精致或粗 糙,或年轻或老迈,皆如农家一员,静坐屋里 屋外,角角落落。承载着农人的辛勤与汗水, 存储着季节的收获与更迭,与数辈几代相伴日 月,见证千滋百味的岁月流年。
.
7
(2)关键词应放在全文背景下和具体语境中来理解其 深层义、语境义。
泥泞
P20
我们不会永远回头重温历史,我们也不会 刻意制造一种泥泞让它出现在未来的道路上, 但是,当我们在被细雨洗刷过的青石板路上走 倦了,当我们面对着无边的落叶茫然不知所措 时,当我们的笔面对白纸不再有激情而苍白无 力时,我们是否渴望着在泥泞中跋涉一回呢?
后来的人,谁还忽然想到,当地球上砍伐掉最后一棵的时候, 人类肯定是更发达、更神奇了。但是那时人类将用什 么办法复制一棵树呢?复制一棵真正的树——会增长 年轮的、会发芽、开花、结果、叶子变成金币自动飘
落的树——假如有谁可以做到,那无疑会成为科学史 上的崭新一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