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散文阅读专题复习ppt

合集下载

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散文阅读专题二:构思特色题 课件(共36张PPT)

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散文阅读专题二:构思特色题 课件(共36张PPT)

构思=谋篇布局:在动笔行文之前,对文章的内容情感技巧的总体设计基 本Fra bibliotek构思技巧
考 虑
整体构思
技 巧
谋篇布局
写什么:内容方面/选材方面 为什么写:情感主旨方面
这两方面一般嵌入技巧里答
①线索
②层层深入
组材方式
③抑扬 ④虚实 ⑤对比 ⑥叙述安排(同小说)
怎么写
原则:优先
⑦情景关系如借景抒情 ⑧详略(答得少)
突出事物的特征,揭露事物的本 质,富于讽刺意义,增强批判性
举出实例,说明用意, 分析好处
和说服力,令人轻松愉快、忍俊
不禁
续表
特点
释义
艺术效果
赏析方法
语言平实沉
①采用典范书面语,拒绝俚词、俗语; ②常用古语、成语;③多用专有名词、
举出实例,说明成
庄重典雅 稳,严肃庄重 术语;④多用长句、复句;⑤庄重严肃,
说明,多采用平实的陈述性语句。
描写
描写是用色彩鲜明、立体感强、生动形象的文字语言把表述对象的状 态生动、具体地描绘出来,给人以栩栩如生、身临其境之感。
抒情是作者在行文过程中表达对其所记人物、事物的主观感受和思想 抒情 感情的句子,是散文中最根本,也是最突出的表达方式,往往与叙述、
描写、议论配合运用。
语言活灵活 写逼真,绘声绘色,惟妙惟肖;③运 举出实例,分析其生动 生动形象
现,具体形象 用多种修辞手法,生动活泼;④注意 形象的成因或表现
词语选用,注意句式变换
语言自然质 朴素自然
朴,少雕饰
①发自内心,出于至诚,感情真挚; ②清新自然,不堆砌,少修饰,不做 作;③真切平实,通俗易懂
举出实例,说明表现(白 描、口语、大众化),概 说好处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散文阅读指导课件(共40张PPT).ppt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散文阅读指导课件(共40张PPT).ppt
线条之美 梁衡
①我第一次对线条感兴趣,是有人送我一个细长的瓶子,里面 装着一种很名贵的牡丹油。但我“买椟还珠”,目不见油,竟被 这个瓶子惊呆了。它的设计非常简洁,并没有常见的鼓肚、细腰、 高脚、束口等扭扭捏捏的俗套。如果把瓶盖去掉,就剩下左右两 条对称的弧线。但这线条的干净,让你觉得是窗前的月光,空明 如水;或是草原深处的歌声,直飘来你的心底。我神魂颠倒,在手 中把玩、摩挲不停。工作时置于案头,常会忍不住抬头看两眼。
近年高考散文常见题型梳理
5、语句语段作用分析题
2020年新高考I《建水记》 8. 本文记建水城时,在饮食描写上花费了大量笔墨,对此你如何理解? 8. ①写饮食,就是写建水城独具特色的地方风物及其历史传承;②写 饮食,就是写人的日常生活和城的烟火气息,这是文章所要表现的建 水古城的城市品格。
近年高考散文常见题型梳理
6.人物形象、形象特征归纳,人物作用分析
2019年高考天津卷 《萨丽娃姐姐的春天》 《五年真题》18 1.文中的老祖母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你认为这一形象对萨丽娃有什么 影响?(6分)(全国卷) 1.形象:老祖母是一位勤劳、坚忍、慈爱、敬畏自然的传统牧民形象; 影响:老祖母传授给萨丽娃养羊的技能,给萨丽娃的心灵打上草原文化 的烙印,召唤她回归草原;老祖母的优秀品质对萨丽娃影响深远,传统 美德得以传承。
近年高考散文常见题型梳理
2、理解词语、概念的含义
2017年全国II卷高考题 林徽因《窗子以外》 5. 结合全文,说明文中“窗子”的含意。(5分) 5.答案:①指具体的窗子,如铁纱窗、玻璃窗,分隔了 不同的生活场景;②指“无形的窗子”,即心态与观念 的限制,造成了自我与外部世界的隔膜。
近年高考散文常见题型梳理
人的神经,几千年来书不完、变无穷、说不够、赏不尽。再如舞蹈,一个舞 蹈家的表演实际上是无数条曲线在空间做着力与势、虚与实、有与无的曼 妙组合,不停地在我们的脑海里形成视觉的叠加。正如纸上绝不会有两幅 相同的草书,台上也绝不会有两个相同的舞姿。这永不休止的奇幻变化,怎 么能不教你的神经止不住地兴奋呢。至于音乐,那是声音加时间的艺术,是 不同声音的线条在不同时间段上的游走,轻轻地按摩着我们的神经,形成听 觉上的驻留。所谓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其实那梁上绕着的是些乐谱的彩 色线条。

高考复习文学类文本散文阅读优质课PPT

高考复习文学类文本散文阅读优质课PPT
❖ 结果:禁锢了思想,产生陋儒、腐儒。
❖ 3、纵观全文,说说本文采用的主要表现手法是 什么?举例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 ①对比。
❖ ②如第二段,用和老友平等谈心时的惬意,与同 “圣人”或者准“圣人”谈话时的没趣对比,
③准确表达出不平等对话的难堪,
❖ ④也为后文写“跪着读”作铺垫。
❖ 又如把汉代王充“理直气壮”的反问与后世“跪 着造反”的文人对比,有力地表现出统治者的高 压统治政策对禁锢人的思想产生的影响之大。
❖ 2、全文分为三部分,请指出第二部分止于哪一 段,并概括第三部分的大意。
❖ 第二部分:③至 ⑤ 段,写入冬时节与夏季相比
屋内东西大变相。
❖ 第三部分:

❖ 写作者对人生冬夏变化的感悟。
❖ 人生的冬夏与自然一样,教人感觉背叛,其命 令又是这般严重滑稽。
❖ 从自热引申到人生,分析事物大变相的原因。
❖ 第三部分写在不同的时间,人们对同样事物的 态度可能截然不同,推及在人生的不同时期, 人们对于人生、对于世界的看法也会不断变化。
为搜出一盒火柴而被打伤,写出他尽职尽责、 忍辱负重;
带病巡山,写出他对职责的兢兢业业;
临终嘱托,更写出他对远山的一片死而不已 的忠诚。
2、第五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试分析运用这些修辞的 作用。
比喻、排比、设问。
比喻:“雪野不时滚动白色火焰,像高粱酒般诱人。”这 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雪野”(远山)对人的诱惑力之 大。
②幼鸽的美使我产生了微妙自卑感,不敢逼视, 感到畏怯。
2、 作者为什么在第一段写老白鸽“毛色有点灰脏 有点邋遢”?
第一段写老白鸽“毛色有点灰脏有点邋遢”, 为了与幼鸽形成对比,反衬幼鸽的圣洁本真之美。
3、请指出第三自然段所使用的主要修辞手法,具 体说说运用这些修辞手法的好处。

2020高三一轮复习散文阅读实用优秀ppt课件

2020高三一轮复习散文阅读实用优秀ppt课件
如果喜欢历史文化感厚重的,余秋雨当然是不二人选。我记 得当初看他的《藏书忧》一文,共鸣颇多,不知你是否看过 ,是否也会有同样的感觉。
如果喜欢文笔优雅清新的,建议读读简嫃,她的《水问》一 辑不论文笔还是意境都很是优美,我反复品味了很久。
如果喜欢静心禅意的,当然就是林清玄了,《心的菩提》《 情的菩提》都是很味道清淡悠远的散文集。
四、散文的表达技巧和语言艺术
修辞
比喻、比拟、排比、借代
手法
记叙角度: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记叙 记叙详略:详写、略写
表 达 表达 技 方式 巧
记叙方法:顺叙、倒叙、补叙、插叙
描写角度:感官角度、空间角度
描写
描写手法:工笔、白描、动静、虚实、正侧
抒情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
议论
散文中的议论是在记叙过程中融入的倾向和 评价,形成夹叙夹议的特色
表现 手法
对比、象征、衬托、抑扬等
行文 技巧
设置线索、开门见山、卒章显志、照应题目、 首尾呼应、前后照应、伏笔、铺垫
经营者提 供商品 或者服 务有欺 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20
经营者提 供商品 或者服 务有欺 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考查词句含意的往往是: 1、生动、形象、含蓄的句子; 2、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 3、在文中起关键作用的句子。 解题时要先从词句的表层含意理解,再联系前后
15
经营者提 供商品 或者服 务有欺 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高考复习之散文阅读ppt课件

高考复习之散文阅读ppt课件
25
[2015山东卷Z132 例2]
简析第②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
【答案】(1)承接上文“如花似锦的猜想”,引起下文对四堡雕 版的介绍。 (2)写建安雕版文化的历史传承和富有民间气质的审美品格,表 达作者对它的喜爱和敬意,为介绍四堡雕版提供历史和文化背景。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 【应考思路】首先,要分析相关段落的内容与文章主体内容的关系。 其次,要从相关段落所在的位置出发,分析其结构上的作用。
11
[2013·上海卷]例2
请结合上下文赏析画线句子。(4分)
【参考答案】“飞溅”一词化静为动,表现 了银河耀眼夺目、闪烁生辉的美感。
12
[ 例 3]
文中一会儿说草木生命“顽强”,一会儿又说草木“脆弱和
不堪”“卑微和无语”,这样写是否矛盾?请你联系全文谈
谈你对此的理解。
【参考答案】不矛盾。(1)“脆弱和不堪”“卑微和无语”的确 是草木的普遍生存状态,这是草木与生俱来的生命特质。(2) 但是,就是这样卑微和脆弱的草木,却又是顽强的。一方面, 草木即使身处绝境也依然坚韧生存;一方面,草木生命哪怕 结束后还能够在合适的条件下获得重生。(3)所以,无论脆弱 或顽强,都是草木的本色,而作者认为人的生存状态与草木 一样,草木生命就是人生百态的缩影,表达的是作者对草木 的尊重和对生命的严肃思考。
9
10
[[2015·广东卷Z127]例1]
请结合上下文赏析画线句子。(4分)
【参考答案】 “凝固”一词生动形象的写出乡下人想抱小狗而小狗 跑掉的的尴尬之态,反映出老人的心理;“迟迟疑疑”一词写出小 狗和乡下人保持提防的心理,两个词语写出了乡下人和城里的小狗 之间的隔阂。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赏析词语的含义的题目,注意词语在文章中表 达的“人物”的心理特征,以及背后的深意。

2022届高考语文复习 散文鉴赏与分析 课件(27张ppt)

2022届高考语文复习 散文鉴赏与分析 课件(27张ppt)
①在全文主旨的观照下,选择角度,寻找感悟触发点,写出自己的感悟。 ②选择角度要注意大处着眼,小处落笔。 ③评点要善于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
评点方法有:
练习具体事例进行阐释; 抓住关键词语进行阐释; 溯本求源,挖掘语言背后的东西。
以上“研习文本 方法点评”环节:这一环节
的设计意图是:
先让孩子从定义上对文本点评有一个认知; 其次老师进行评点示范不仅可以使轩昂获得必要的直接感受,还可以使他在 脑海中快速建立起文本评点的思路; 再次师生合作点评,提高了轩昂评点能力; 再次孩子自主点评,可以检测轩昂的掌握情况,完善评点思路; 最后,老师总结文本评点的知识,让孩子总体把握。
1、准备 2、新颖 3、条理 4、自信
3.师生共同点评
接下来,我先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寻找与问题有关 的句子,让他自己阐释句子、写出评点,我再和他进 行交流。
人类有家以后离家远行的原因有哪些?
1.外面世界的诱惑 2.出自无奈 3.前方的召唤
人类有家以后离家远行的原因有哪些?
每个人都会经过这个阶段,见 到一座 ,就想知道 后面是什 么。我很想告诉他,可能翻 过 后面,你会发现没什么特 提别示。1:回前望方之的下召,唤 可能会觉得 这一边更好。
• 照片是一位印度摄影师所拍,画面上是一辆破旧简陋的汽车和一群在旅 途上的人们,给人最突出印象的是画面上靠近车窗的一位男子,手托下 巴,两眼望着窗外,眼神里布满了对前方艰难旅途的惶惑和茫然。
• 该问题设计意在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 问题2:作者由摄影作品主要想到了哪些? 问题3:如何安排写作思路?(虚)
分析目的:充分了解学生 确定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基本情况: 1、知识能力方面:他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想北平》、《我心归去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散文专题复习 课件21张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散文专题复习 课件21张
6.排比:节奏鲜明,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 条分缕析;长于抒情。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 性
7.反复:写景抒情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分清层次;多 次强调,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8.对比:使所表现的事物特征或所阐述的道理观点更鲜 明、更突出。答题格式:强调了……突出了……
9.设问:自问自答,提出问题,引发读者的思考。答题 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5.请以第几段为例,从……加以赏析。
6.“……”这句话抒发了作者怎样的
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解读型
7.作者说“……”,结合全文评价
作者的观点。
• 文学类阅读答题模式 • (一)句意理解型
提问方式: 1.理解下面几句话在文中的含义。 2.解释句子在文中的含意。 3.结合“……”,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 ⑴ 以事物的形象为线索,⑵ 以感情的发展为线索, ⑶ 以时间顺序为线索,⑷ 以空间顺序为线索,⑸ 以人物活动为线索, ⑹以事理为线索。
理解B
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3.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4.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学 类
分析综合 C
5.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6.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
10.反问:强调语气,语气强烈,强化情感。答题格式: 强调,加强语气等。
• 知识储备:文学作品各种人称的作用

识记所使用的人称和不同的人称在行文中起
到的不同作用或效果,并结合文章内容作答。

1. 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
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2. 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

高考散文阅读题型及答题技巧PPT课件

高考散文阅读题型及答题技巧PPT课件

24. 文章第四段运用了多种手法,表达了作者对老 腔的感受。请结合具体语句加以赏析。
• 这是发自雄浑的关中大地深处的声响,抑 或是渭水波浪的涛声,也像是骤雨拍击无 边秋禾的啸响,亦不无知时节的好雨润泽 秦川初春返青麦苗的细近于无的柔声,甚 至让我想到柴烟弥漫的村巷里牛哞马叫的 声音……
16
24. 文章第四段运用了多种手法,表达了作者 对老腔的感受。请结合具体语句加以赏析。
6
• 4.文中的五个问句,意蕴丰富,设置巧妙。请 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认识。《(四6堡分雕)版》P28页
解析:首先可以对问句进行分类,然后分析问句背 后隐藏的情感,最后从文章结构的角度来分析这些问句 的作用。
参考答案:①第一个问句,表明作者对四堡雕版儒 雅景象的期待和进行实地考察的愿望;中间三个问句, 表现作者在面对四堡雕版现实窘境时的痛心、无奈与不 甘;最后一个问句,表现作者对四堡雕版前途的担忧, 强烈呼吁对这种文化遗产进行拯救。②五个问句,相互 关联,层层递进,表现了作者对四堡雕版文化历史兴衰 和未来命运的反复思考与追问,形成文章内在有机的文 脉,串起全文。
13
•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语句表现手法和表达 效果的赏析。
参考答案: (1)对比、比喻。将对四堡雕版文化繁盛状况的美好想象 比喻为“花”“锦”,又将美好想象的破灭比喻为“灰 飞烟灭”,二者对比,突出对四堡雕版现状的失望。 (2)拟人。化抽象为具象,生动地表现时间过去久远,四 堡雕版印刷业盛况不再,寄寓了作者的惋惜和对当地雕 版文化的追怀。
24
拓展迁移:语言特色
语言特点赏析角度:
1.从修辞的角度鉴赏
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引用、对偶、借 代等,这些修辞手法本身具有典型的作用。如比 喻的作用是化此为彼,形象生动,想象力丰富; 拟人的作用是化物为人,亲切自然,人格化等。 (形象生动、亲切自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构上 a. 文首:开篇点题;照应题目;总领全文;渲染气氛, 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辅垫。 b. 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呼应前文。 c. 文末:点明中心;升华感情,深化主题;照应开头, 结构严谨;画龙点睛;言有尽而意无穷
行文段落类
开头段 统摄全篇,提纲挈领,领起下文,渲染气氛,奠定基 调,或为后文做铺垫、埋下伏笔。
刻儿,而与朋丰友依富依不的舍感,“触劝君,更尽给一杯后酒,人西留出阳下关无了故人”, 哲思和诗情。 道尽多少离愁别绪和万般无奈。然而,最初在阳关道上留下足印
的并不是哲学家与诗人,而是戍守边关的将军和士兵。这阳关古
道对他们来说,无异于是一道生死关,归乡的路成了夜晚奢侈的
梦,像阳关上的那弯月,清冷而高远。他们在这条原本传播文明
(3)这些走过生死之劫的将军和士兵,便成了哲学家与诗人。
阳关,昔日丝绸之路上的一个关隘,原本不过是一道关,却
被⑶赋予出了生许多入哲思死和诗的情。人哲学生家经站在历这儿,宣称使,即戍使人守生从同 边关的将军和士兵对生活有着深 一起点出发,也有不同的道路。“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
木桥”,抽象的对立概念如此生动地写在阳关之下。诗人站在这
过渡段 承上启下(或启下) 结尾段 总结全文,呼应前文,深化升华主旨,卒章显志,言 (1)确认指有定段尽落而在行意文无中的穷位,置。回味深长 中(2心)明句确段点落的明作中用,心明、确答揭题示的方主向旨(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入手)。如下表: 点睛句 点明全文中心,统领全文;句子含义深刻,耐人寻味,
的古道,冲冲杀杀…… 于是,这些走进生死之劫的将军和士兵, 便成了哲学家与诗人,他们留下的点滴感慨,震撼着无数人的心
灵。
二、语句或语段的作用题
• 解题思路:考查行文思路结构。
• 把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结合回答。
• 解题提示: 答“用意”可从三方面考虑:内容上, 为表达某种意思;结构上,为铺垫照应、推动行 文发展;艺术手法上,为更加强烈突出,富于表 现力。
有语言标志的词语,借助它们分清层 次结构、理清线索、弄清作者立意构 思,谋篇布局的技巧; 三是修辞句、描写句、关键词,便于
作答方式 结合上下文
例 根据上下文,解释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全国 Ⅰ(6分) (l)就好像突然闯进了绿色的海洋。 (2)好像这凄冷的阳关古城也有几分暖意了。 (3)这些走过生死之劫的将军和士兵,便成了哲学家 与诗人。
自己、现实谈谈对……认识)
一、考查重要语句的丰富含义题
• 1、以把握主旨为前提,结合上下文的语境。 • 2、找准关键词。 • 3、还原修辞句的本义;揭示警策句的哲理;转化
深奥含蓄句的意思;揭示句子的双关意……
• 如2009年北京卷《司马祠》中“仰望中的登攀” (关键词:仰望、登攀)
关注三类句子: 一是文章的中心句,抒情句,议论句; 二是过渡句、首尾句、独立成段句、
2011年散文阅读
09年高考试卷考查到散文的试卷有:全国卷1、2等 12套 。
2009年文学类文本阅读中散文的选文中,主要以底蕴 深厚、文情并茂、内涵丰富的文化散文和哲理散文 为主。选文中自然现象山水风光题材长盛不衰,名 家学者散文备受青睐,对传统文化现代文明的追寻 反思锋芒不减。
阅读重点
• 1、整体感知文章的主旨 • 散文的最大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神”,指文章的
一千⑵多城年前砖,它磨曾制是湖的水碧阳清关、林砚草丰,美蕴的地含方,着只历是由史于种种 天文灾人化祸,气才息成了,连天使的我荒漠对。如阳今关,古古阳关城已的被流感沙掩觉埋也,当 变得温暖了一些。 年筑城用过的石头也已经风化为红尘,只有在沙丘之间暴露出的
板结地面。山下南面从东到西自然排列成二十余座大沙梁。沙梁 之间,为砾石平地。汉唐陶片,铁砖瓦块,俯拾皆是。如果看到 颜色乌黑、质地细腻、坚硬如石的阳关砖,千万莫要小瞧它,昔 日有名的“阳关砚”就是用这种砖磨制的。用阳关砚磨的墨冬不 结冰,夏不缩水,用来写毛笔字十分方便。听着旅伴的介绍,我 不由感慨起来,好像这凄冷的阳关古城也有几分暖意了。
主旨,即贯穿文章始终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散文的材料虽 散,但万变不离其宗,它必须围绕作者的思想感情展开。 • 2、深入分析文章的思路 • 高考试题常常通过对作品的结构进行设题,考查学生对作 品的思路的把握能力。阅读散文,要善于捕捉文中体现时 间、空间、人物、事件、感情的语句,更要把握文章的脉 络。 • 3、仔细品味散文的语言 • 高考散文阅读命题有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对散文中负载信 息量大、内容含蓄、意义深刻、表现力强的语言进行鉴赏。 鉴赏散文的语言,只有联系文章的主旨,根据上下文的具 体语境,细加品味、揣摩,才能正确理解其中的含义。
⑴宽广的绿色林带与沙漠戈壁的反差巨大, 使我突然产生了惊喜之感。
(2)好林带,向荒丘起伏的墩墩山上的一座烽火台 驶去。我们登上烽火台,但见南边有一块铁牌,上面写着四个工 整的字“阳关古城”。然而,向四面看,却只见红沙渺渺,不见 古城的一砖一瓦。阳关古城,以雪山为屏,原也有过美丽的环境,
(l)就好像突然闯进了绿色的海洋。
在去阳关古城的路上,只见沿途平沙千里、 荒无人烟,戈壁滩与蓝天相互对峙,偶尔有岌岌 草、骆驼刺等沙生植物零星地点缀在远处,把广 裘的戈壁滩映衬得更为荒凉。车轮飞转,发出沙 沙的声响,远方地平线,隐隐约约出现了一线锯 齿形的屏障。那屏障原是一条林带。我们的汽车 驶进林带,就好像突然闯进了绿色的海洋。这水 渠交错、万木争春的景象,仿佛就是可爱的江南 水乡。
• 4、正确鉴赏散文的表达技巧
• 散文的写作,一般都很讲究表现手法的恰 当运用,如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 志、欲扬先抑、烘托对比、虚实相生、象 征手法、修辞技法等等,这些手法的巧妙 运用,常使作品的思想感情表达得更加鲜 明突出。
• 5、分析探究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情感态 度
散文的设题
• 诠释重要词句的丰富含意题 • 体会语句(或语段)的作用题 • 鉴赏作品的艺术手法题 • 筛选信息题(情感、特点……) • 把握主旨题(中心句的含意、标题的含意) • 探究作品的思想、价值题。(启示、结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