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河道治理及水体生态修复35页
水体生态修复技术在黑臭河道治理中的应用

水体生态修复技术在黑臭河道治理中的应用摘要:目前是社会发展的重要阶段,在此阶段中,人们生活水平提升,同时对于周边环境的污染却在逐渐的增加,当前的环境污染中,水体污染问题严重,尤其是相关的河道上,已经出现黑臭问题,对于河道污染处理来说,需要保持谨慎和全面性,首先河道污染然无法使用较为强列的化学方式进行处理,会对周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其次是使用物理方式处理会需要投入较高的成本,所以在目前的河道处理过程中,可以使用水体生态修复技术,达到技术可行性和经济有效性,对城市的整体发展奠定基础,促进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城市水体生态修复技术;水质状况;污染成因城市水体污染的特点是水体营养化严重,其中氮磷含量严重超标,导致较多的微生物和相关的细菌滋生,同时由于氮磷含量过高,使得水低植物大面积生长,导致水体滞流,有厌氧的情况发生,最为严重的是淤积严重同时透明度较低。
最后使得河道出现黑臭的情况。
由于水流无法流通,就会让其内部的生态系统出现问题,自我净化能力和内部的相关生态系统同时得到破坏,水体污染带来的问题是较为严重的,首先其破会了周围环境,无论是生态环境还是居住环境,都会受到影响,其次是无法对促进生态系统的发展,因此在当前的城市建设过程中,需要使用相关技术对水污染进行合理的处理,使用水体修复技术,保证城市水体污染情况得带改变。
1我国城市水体的水质状况及其污染成因1.1点源污染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大量的人口涌向城市,城市内的厂矿企业急速增加,大量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道,河道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据统计,长江流域劣于Ⅲ类水河长占总评价河长的22.5%。
劣于Ⅲ类的水体主要集中在城市江河段和部分支流。
主要超标项目为:氨氮、高锰酸钾指数、化学需氧量、5日生化需氧量、总磷、石油类等。
长江流域的污废水排放量,2003年达到270×108t以上(其中不含火电厂直流式冷却水和矿坑排水230.9×108t),其中生活污水81.3×108t,工业废水192.1×108t,较5年前增长了35%。
水污染治理及生态修复ppt

举例一:稻田生态拦截沟渠技术系统
进水样(mg /L) 出水样(mg /L) 去除率(%) 河水样 (mg/L)
2003 年
TN
TP
1.69
0.22
0.82
0.10
51.5
54.6
1.31
0.20
2004 年
TN
TP
12.9
0.65
4.74
0.14
63.3
78.5
3.57
0.28
2005 年
3) 行业总量控制
从总量控制方案技术、经济评价出发,制定排放口总 量控制负荷指标。以能源、资源合理利用为控制基点, 从最佳生产工艺和实用处理技术两方面进行总量控制负 荷分配。
(4) 湖泊富营养化与蓝藻治理的总体思路
1、维持水的自然循环,保证清水来源
云与水汽
水汽输送
山体
2、规范水的社会循环,优化流域产业结 构,减少人为污染,源头削减氮磷
污染类型 与程度
水体 纳污能力
再诊断
对策措施
控源 治理
技术措施
管理措施
污染物 3种 总量控制 控制
方法
经济手段 行政手段 法律手段 公众参与
(1) 水功能区划
水功能区 指根据流域或区域的水资源条 件、水环境状况等自然属性,以及水资源开 发利用现状、社会经济发展对水质和水量的 要求等社会属性,将一定范围的水域划定为 具有特定功能并有保护目标的区域。
谢 谢!
感谢阅读
• 感谢阅读
• 感谢阅读
TN
TP
20.0
0.61
9.16
0.28
54.3
54.1
5.78
城市河道生态治理及环境修复方案

实施策略 [J]. 绿色环保建材 ,2019(12):35-36. [4] 戴畅 .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 节能减排实施
对策 [J]. 建材与装饰 ,2019(18):165-166. [5] 邓亚蒙 , 李要磊 , 殷睿 , 等 . 建筑工程技
【关键词】城市河道;生态治理;环境修复 方案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 22.135
对城市河道生态开展治理工作,实施环境修 复方案,按照流域综合治理、分阶段、分梯次、 分片区开发逐步转向科学治理、系统治理、精准 治理的可持续发展规划的战略方针,首要是根据 国家、地方有关政策 管理部门和机构有关要求 做好流域总体规划,以现代科技为手段,进行系 统分析,找准方向,精准定位,明确生态开发建 设和整治任务目标,其次是有条不紊积极地实施 生态开发建设,推行把文旅产业和地方特色科技 产业与生态开发建设有机结合互补,助推全流域 可持续战略发展。对河道生态治理 环境修复工 程建设是社会向前发展的趋势,是人类社会进步 的象征,是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群众生存 发展的需要,符合大自然发展的规律,是推进农 业发展的需要,更是减少水土流失、保护和改善 生态环境的需要,是推进全国乃至全球高质量发 展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
城市河道生态治理 环境修复方案的建设对 于改善主城区内的水环境质量是必要且迫切的, 将在很大程度上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
同时也为附近居民提供一处融入大自然、韵味文 旅、舒展心灵、健康体魄的城市休闲空间。城市 河道生态治理 环境修复建设势在必行,社会效 益、生态效益于民于国均意义重大。
河道整治工程中的水体生态修复技术

Equipment technology装备技术159 河道整治工程中的水体生态修复技术李明亮1李明超2柳洪方3(1.北京中交通达路桥工程有限公司,北京100102;2.北京市城远市政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北京100071)(3.嘉兴市环境保护监测站,浙江嘉兴314000)中图分类号:K9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6344(2019)05-0159-01摘要: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明显标志之一,而随着城镇人口数量的增加及工业化的加快,城市水污染的程度愈加严重,范围也越来越广,这一变化使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严重受阻。
基于此,文章结合实例,详细地分析和研究了生态修复技术在河道治理项目中的实际运用,并取得了良好的处治效果。
关键词:河道整治;水污染;生态修复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城市人数数量激增,但人民保护环境、爱护资源的观念尚且不足,使国内水资源出现浪费及严重受污染等不良现象。
城市水资源的恶化使城市可持续发展受到阻碍,因而必须对河道进行治理。
而在诸多水污染的治理技术中,生态修复技术以其经济实用、安全及效益高等优点备受相关施工人员青睐。
基于此,文章以实际工程为例,对河道整治工程中的水体生态修复技术展开了详细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使河道水质得到了改善,让河道水体生态平衡得到保持。
1 工程概况以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槐古圩片区河道治理工程为研究案例,片区涵盖清名桥、南禅寺、惠山及北大街等八个街道,共包含了18条河道。
在2016年~2017年间,已对该片区涵盖的12条河道进行了整治施工,剩余6条河道待整治,以改善片区的水资源,增强片区的水系统功能。
2 前期工程2.1水体除杂所谓的水体除杂,即在施工前需完成河内垃圾、杂草及生物的清除,主要作用有以下两点:(1)水体内的垃圾及有害生物会破坏水系统功能,因此需事先进行清除;(2)清理河道内的杂草,有助于水资源的改善。
2.2基底改良依据实际情况,对水底沉积的淤泥进行消毒处理,同时进行淤泥活化作业。
河道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解决方案

*
常用菌种:光合细菌、芽孢杆菌、枯草杆菌、放线菌、酵母菌等。 优点:见效快,针对性强。 缺点:适用范围狭窄,生境条件要求比较苛刻。
微生物净水技术是针对特定的水污染源投放微生物分解污染物质,达到削减污染负荷并保护水体的目的。
河道生态治理技术
微生物技术
*
综合技术的需求
污染反复 治标不治本 二次污染 成本昂贵 破坏水生态系统
河道为什么会污染?
当外界污染超过河流自净能力或污染负荷承载力时,就会发生的水污染现象。
河道治理的任务
(1)控制外源污染: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快雨污分流进度进程,提高污水收集处理能力,逐步增强缓冲区截污、纳污、消污功能。 (2)消除底泥污染:合理利用生态疏浚,底层曝气,微生物菌剂,水生植物修复,环境友好型药剂治理,消减底泥中的污染物。 (3)改善水质,消除黑臭:通过底泥理化调理技术、生态浮床构建技术、生态溢流坝构建技术、土著微生物消泥技术、超磁分离技术、水下森林打造技术等作用改善水质。 (4)打造生态驳岸,提高自然化率:在满足防洪的基础上,开展生态河岸建设,打通水陆的物质循环通道,提高生物生境多样性。 (5)加强水生态系统修复:恢复河道的自然形态、恢复水生动物栖息场所、恢复沿岸带湿地植物、逐步恢复全系列水生植物与生物多样性。
*
2、水动力学物理模型----流体动力学
*
*
3、环境-生物数据相关性分析
项目
轴
1
2
3
4
特征值
0.397
0.369
0.310
0.148
种类-环境相关性
1.000
0.998
0.998
1.000
物种数据累积变化百分率
28.4
水环境(河道)治理与修复解决方案

水环境、水环境(河道)治理与修复解决方案一、企业介绍二、河道水环境与生态环境现状随着社会化进程的加快,人类工业的高速发展和全球人口的急剧增加,自然水源补给越来越缺乏,污水厂再生水或雨污集水成为主要水源,加之多源径流污染,从而导致水环境面临着氮磷营养盐超标、生态系统破坏、水体自净能力丧失等问题,于是频繁出现水体污染浑浊黑臭、富营养化、藻类爆发等现象。
目前存在的问题如下:1.河道水环境现状(1)粗放式发展导致生态环境恶化、水体污染、;由于传统的粗放式发展方式未彻底改变,中国并没有完全绕开“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这是造成环境污染的根本原因。
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发展问题,是发展的成本。
如果说生态破坏与中国历史上农业过度开发有关,环境污染则是工业化的直接结果。
在粗发发展过程中,人与自然冲突最激烈、生态风险最严重、问题发展最迅速。
在这里,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上下游之间诉求的矛盾、水资源利用及与水环境之间的矛盾以及不同资源开发之间的冲突、资源产地与资源利益获得者的冲突加剧。
造成生态环境极度恶化。
(2)水量不足,环境负荷承载力下降;快速发展城市化工业化,使水资源日趋紧张、枯竭;径流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海水倒灌,土壤盐碱化加剧,水质变差;来水来沙的减少,使沿岸土地肥力下降,河口附近海域渔业资源减少;海水入侵,海岸线侵蚀加剧;湿地减少、影响动植物的生长与栖息;蒸发旺盛,气候更加干旱,大陆性增强;荒漠化加剧,生态环境趋向恶化。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环境污染负荷逐年加重。
尤其是在控制污染,防止环境质量恶化方面,面临的任务仍较繁重,主要表现在:重化工业快速发展造成的能耗和尾水排放污染问题,水体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区域性水土流失加剧,原始森林和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
(3)规划建设不科学,雨季内涝严重,平时缺水;在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由于城市道路、硬质景观、建筑屋面等大量非渗透性表面的扩大,以及对河湖等自然水体的填埋、河道大量采取硬质化处理等,原有的生态系统受到了极大的扰动。
浅析淮安市淮安区新泗河整治及生态修复

2020.1浅析淮安市淮安区新泗河整治及生态修复朱 宏 杜 磊 董育武 陈德忠一、前言淮安市淮安区地势低洼,城区内部河湖较多,随着城市发展越来越快,内部河道污染严重,沿线不通畅,亟需治理。
目前,淮安区确定新一支大沟、老渔滨河、新路斗渠及头河、文渠、萧湖、新泗河、荷湖、清安河等18条河流为黑臭水体。
按照国务院、省政府要求,淮安市市政府提出防治黑臭水体总体目标,明确指出到2020年,基本消除建成区的黑臭水体问题。
二、河道污染原状1.点源污染(1)乌沙干渠至楚州大道段河道全线沿岸雨污水排水管道众多。
沿线踏勘共计查明晴天出水的排口15处,包含了7个污水排放口,其余8个为合流制排放口。
(2)楚州大道至铁云路段河道全线沿岸雨污水排水管道众多。
沿线调查共计发现4处为污水排口以及37处为雨水排口。
调查发现楚州大道至梁红玉路南侧为施工现场,有4处软管排放废水,1处洗漱池向河道排放污废水。
梁红玉路至沈坤路段南侧分布有餐饮店、1处垃圾中转站及施工现场,有油污直排入河道。
2.面源污染(1)乌沙干渠至楚州大道段该段河道处于淮安区主干道北侧,周围主要是商业用地,环境较好,因此不存在面源污染风险。
(2)楚州大道至铁云路段河道临近楚州大道处有少量蔬菜种植,灌溉施肥均采用农家肥,雨季冲刷,造成一定量面源污染风险。
河道两侧存在居民肆意分散堆放垃圾,河道中分布有零散垃圾,存在面源污染风险。
3.内源污染(1)乌沙干渠至楚州大道段新泗河翔宇大道段水草丛生,部分植物体腐败河内,暂未实施清理,河道整体呈现黑褐色,河道内漂浮着少量的生活垃圾,存在底泥上泛和淤积现象,底泥淤积深度约0.9m。
(2)楚州大道至铁云路段新泗河沈坤路以东段为自然边坡,水中长有大量绿色植物,芦苇丛生,部分植物体腐败河内,暂未实施清理,河道大体上呈黑褐色,垃圾被随意倾倒在河道内,随处可见生活、生产垃圾上浮在水面上,杂草丛生,底泥上泛、底泥淤积及水华现象特别严重,底泥平均淤积深度为0.9m。
河岸带生态恢复技术PPT课件

4. 河岸带的功能
• 4.6 休闲娱乐功能
• 河岸带作为极易创造亲水环境的地区,1个优秀的生态河岸带,它的建筑、 人文景观、休闲娱乐设施等景观斑块均具有线条、质地和土地利用的和谐 性等景观美学意义,它是景观适宜性的区域,同时又是人与水和谐共处的过 渡平台,具有休闲、旅游、娱乐功能和观赏价值。
第16页/共35页
网片,是根据工程设计要求,裁剪、制作、组装成箱笼并装入块石等填充 料后连接成一体的结构,用作堤防、路基防护工程。由于边坡生态系统较 为复杂,利用生态网格技术对边坡进行防护。坡上可植绿,增添景观、绿 化效果。亦可用作护底工程。既保护了堤坡,又可增添绿化景观,具有较 理想的生态建设和生态恢复功能,较好的耐久、耐腐蚀和稳定功能,良好 的景观效果和透水功能。并且抗冲刷和抗风浪袭击能力较强,工程造价低 廉,在软基上使用可以节省大量的地基处理费用。
第10页/共35页
4. 河岸带的功能
• 4.1 自然缓冲,减少洪涝危害
• 河水的冲刷和侵蚀,对岸边的结构具有一定的破坏性,特别是洪涝灾害到来 之际,能否把损害降到最低,植物的根、茎都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由此可 见,生态河岸带对岸边的保护功能主要通过河岸带植物的护坡机理来实现。 河岸带植被可以减缓地表径流,减轻水流的冲刷作用。植被的枝杆和根系 与土壤相互作用,增加土层的机械强度,有的还可以直接加固土壤,起到固 土护坡的作用。
第14页/共35页
4. 河岸带的功能
• 4.5 调节局地微气候
• 主要是通过植物的花、叶、茎等对水体形成的阴影,减少阳光直射,调节河 岸带水体温度,使其更适宜动植物生长。同时,河岸带丰富的植物景观,也 形成了1个天然的氧吧,能改善周边空气湿度,提供更多的氧气,使这一地区 的气候更加宜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污水处理的相关图片
污水处理的常用方法
• 微电解法用于工业水的处理 • 农业污水因为分布面广而分散,难于收集也难于治理,所以只能利用生物的
作用将污染物去除,譬如将高密度的高效去污菌,直接投入污染水体,以达 到净水的目的。 • 医院污水处理,通常包括一级处理和二级处理 • 农村生活污水→化粪池→厌氧池→人工湿地 • 将城市生活污水输送到城市周围的农村,利用农村广阔的土地来净化城市生 活污水
蓝白配+线条+墨迹模版
xx江位于宁波市xx区,全长1186m,平均宽为28m,工程面积33066m2 , 水深0.8~1.35m,总蓄水量2.6~4.5万m3,上游工业污水、农业污染、沿 河城乡居民生活污水直排河道。工程实施前,虽然xx江航道在前几年清过淤 (1999年清淤),但因xx江水域长期受上游污水及两岸生活污水影响,故仍有 较多的有机污染物在河床底部淤积,通过与上覆水体的反复交换,不断向上释放 高浓度污染,成为对该河污染贡献率较大的内源性污染源。沿河大部分居民的生 活污水因未接入规划的市政管道,未经处理就直排入河。沿河几家蔬菜、水果、 水产批发市场污水直排河道,沿河宾馆、单位日常生活废水、餐饮废水直排河道。 成为治理河段主要点源污染。河流两岸均已进行驳坎,水生植物绝迹,水体只有 低等水生动物。水体水量、水质受季节性影响较大,丰水期水质一般,枯水期水 质发黑发臭。经委托xx对该河段水体进行监测,根据监测的数据分析水质已劣 于五类水质指标,水体生态链严重受损,自净功能丧失,对周边区域的居民之生 活、工作及生存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河道底泥的处理方法:
• 传统处理技术:传统的污
泥处理主要着重在减量化 上做文章,即减少最终处 理(处置)污泥的容积。 污泥浓缩的主要方式有重 力浓缩、气浮浓缩、离心 浓缩。通过浓缩一般可使 污泥体积减少50%~ 70%。
新兴处理技术利用污泥制建筑材料——水泥
xx研究开发中心于1999.12完成了 “利用水泥窑处置污水处理厂污 泥的技术研究”课题,该课题利 用湿法水泥厂或湿磨干烧水泥厂 的生产线处理污水处理厂污泥。 首先在污泥厂污泥中掺入生石灰, 去除有毒气味,然后,从污泥驳 入淘泥机开始,采用用水或焦化 厂黑液拌和稀释、用泵输送,使 污泥基本处于封闭状态,直至送 入水泥窑。既不污染厂内环境, 也不直接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
从工程实践经验知道,河道是可以被治理好的,人与自然 可以实现和谐相处。下面我们的组员将主要从两个方面进 行讲解。 1。要实现河道治理及生态修复要注意的问题 2。目前几个主要的整治方向与技术
城市河道不仅要发挥防洪、排涝、蓄水、航行等基本功能, 还需要具有 生态、景观、休闲、旅游等功能。因此, 搞好城市河道整治、实现水生 态景观目标, 必然要妥善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河道中底泥的处理
河道底泥(sludge ):河道底泥是城 市市政排水系统的副产品,主要来源于 城市排水系统,包括排水管道、泵站和 污水处理厂。一般地,以无机物为主要 成分的称为“沉渣”,呈大颗粒,易脱 水,不腐化且流动性差。以有机物为主 要成分的称为“污泥”, 如污水处理 厂的剩余污泥等。根据不同的处理方法 和稳定化程度,污泥还可分为生物泥、 熟污泥、化学污泥等。不同种类的污泥, 其性状特点有着较大的差异,采取的最 终处理处置措施也应具有针对性。
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分析结论,录入结论
河流湿地与河道整治的关系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但随着城市人口、工商业、建筑 群的高度集中, 相应带来了用地紧张、环境恶化问题。大量的 交通路网、公用设施、地块改造使部分河道被蚕食、填堵, 加 上生活污水、工业废水进入河道, 造成城市河道水质下降、水 功能萎缩, 原有的湿地生态也被破坏。因此, 为了实现经济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 必须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 充分重视保护和 恢复城市河流的湿地系统。特别要在河道整治中, 通过规划, 确定科学、合理的水面率, 为城市河流内水生物的生息、水生 态的恢复创造条件。
\ 1.微生物技术:以产品菌介入工艺实施水体生物修复,原位 降解底泥的有机污染,迅速重建严重受损的底端生物链—— 腐食食物链,为上行生物链的梯次恢复奠定基础,加速底泥 的矿化进程
2.水体复氧技术:在xx江进行曝气, 改善局部水域生态环境,恢复好氧微 生物群落,确保浮游动物、鱼类生存
3.生物围网 生物围网工程的关键是利用生物治污原理,植物系吸收水中营养 物质,植物根茎附着大量微生物,形成生物膜,利用这一原理净 化水质。在以围网为框架控制植物生长区域,避免漂浮植物在水 域内狂长形成二次污染,失去控制。
污水治理遇到的难题
• (一)人口增加,污水增多 • (二)加快发展,急需资金 • (三)处理资金,来源困难 • 针对以上的问题当然有相对较好的解决措施:加大财政拨款力度,增加
企业自筹强度,试行优先股票发行
谢谢谢谢观观赏赏
OfficeΒιβλιοθήκη Make Presentation much more fun
@WPS官方微博 @kingsoftwps
河道黑臭
河道黑臭的修复
• 目前河道黑臭修复主要有以下三个方法: • 1、物理修复 • 2、化学修复 • 3、生物-生态修复
生物-生态修复
利用特定的生物(植物、微生物或原生动物)吸收、 转化、清除或降解水环境污染物,实现水环境净化、生 态效应恢复的措施。
1、水体修复生物制剂技术 2、生态浮岛与漂浮式人工湿地技术 3、生物栅与人工水草净水技术
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分析结论,录入结论
护坡护岸与河道整治的关系
出于对行洪、排涝的考虑, 大多数城市河道的护坡护岸采用浆砌 块石、现浇混凝土和预制混凝土板块等形式, 由于其坚硬的结构, 不仅破坏了河岸植被赖于生存的基础, 而且也隔断了生物和微生 物的整体生物链, 破坏了水生态循环系统的平衡, 致使河道天然 的自净能力遭到破坏。因此在新的城市河道整治中,应尽可能地 避免河道人工化、渠道化, 大力推广生态型护坡。
生物栅与人工水草净水技术
• 技术内容: • 水生植被的恢复与重建是提高和改善富营养水体环境质量
的重要手段之一,但由于较高营养水平导致水体透明度过 低,光补偿点不能正常维持光合作用,是制约水生植被重 建的关键因子。在较高营养水平条件下,寻求一种较快提 高水体透明度,以至提高光补偿点的技术,对水生植被的 重建和改善水体景观质量有着十分重要意义。生物栅和人 工水草正是基于此种目的研发的一种原位水质改善技术。 生物栅和人工水草多孔材料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环境安 全性好,适合富营养水质的改善。生物栅和人工水草是对 现有的多孔高分子材料进行改性、比选、优化而成。
新兴技术的优点分析
• 建一个日处理1000吨垃圾的焚烧厂要投资 6.7亿元,单单就在长江边建一个污泥焚烧厂 也要投资8.78万元,每吨污泥处置费高达近 50 元,而上海水泥厂的污泥处置每吨加生石 灰除臭、加校正原料、人工费、管理费等等 加在一起,也不过60元左右,二者近10 倍差距!并且将污泥作为水泥的有成分,节 约原材料的增值量不在计算之列。 由此可见, 污泥作水泥原料潜力极大,同时排污河道底 泥本身的特性,决定了其以建材资源化途径 为处置方案的优越性。污泥回用于建材,能 够彻底达到污泥稳定化、无害化,不但可以 消纳污泥,保护自然资源,利废增效,节约 耕地,同时还能完善建筑材料的革新。
\ 4. 植物浮岛
“浮岛” 原本是指由于湖岸的植物附着泥碳 层向上浮起,漂浮在水面上的一种自然现象。 本工程的浮岛是一种象筏子的人工浮体,在上 边栽培一些芦苇之类的水生植物, 漂浮在水面。
它具有附着生物多、直接吸收水中N、P成 分等特点,在对浮游植物的抑制、提高水的透 视度等方面效果比较显著。研究结果表明人工 浮岛在抑制浮游植物,降低COD方面效果突 出。专家普遍认为,它的主要作用体现为:净 化水质、创造生物(鸟类、鱼类)的生息空间、 改善景观。
1 截污治污与河道整治的关系
要整治城市河道, 恢复河道的自然生态, 恢复其生物的多样性, 首要 的任务是截污、治污。截污、治污要从源头抓起, 从长远来看, 要通 过政治、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多管齐下, 实施长效管理; 要通过 制定水资源保护规划, 划分水功能区域, 确定纳污总量, 进行排污总 量控制; 要通过创建节水型城市, 倡导节约用水, 减少污水产出量; 要通过技术投入, 加大污水处理回用力度, 提高污水利用率, 改善城 市水环境
河道垃圾分类: 一、生活垃 二、建筑垃圾 三、工业固体废物。
河道垃圾的危害: 第一、影响河道景观,特别是城市的景观。 第二、洪水爆发,这些垃圾不但堵塞河道,影响行洪,污染环境,还 会导致有毒有害物质随着洪水进入水体,使一些病原体大量繁殖,威 胁着人和动物的健康。
河道垃圾的处理:
• 首先、对于保护一条河流免受污染来说,这是一个长久的过程,所以 我们有必要成立一个组织机构(专门的清洁人员、资金的协调人员、 清洁督察小组等)。
特点与效果 生物栅和人工水草-藻菌生物膜技术是一种可以应用于富营养水
体水质改善的原位净化技术,不需要任何动力和能源,具较好的生态 安全性;可以明显抑制水体中藻类的生长,遏制或者消除水华,从而 迅速提高水体的透明度,改善水体景观质量;该技术可以在不降低水 体营养水平的情况下,在较短的时间内显著提高富营养水体透明度, 为富营养水体水生植被恢复与重建营造一个适宜的理化环境。
对富营养水体进行的小、中试结果表明:水质改善效果显著,见
效时间短,布放一周左右,水体透明度显著提高,水体叶绿素水平显 著降低,水体景观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小型试验表明经治理后叶绿素 下降40-80%;CODMn降低20~50%;TP降低20~40%;TN降低 20~40%。
人工水草
生物栅
河道垃圾处理
• 其次、定期对河面垃圾进行打捞以及对河道进行疏通。以此来确保水 面清洁和河道的畅通。
• 最后、我们可以在河流周边的居民区、建设工地以及工厂搞环保方面 的宣传。倡导他们不要胡乱倾倒。
河道污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