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高铁发展史

合集下载

世界高速铁路发展概况

世界高速铁路发展概况
台湾高铁采用日本新干线系统作为总体基础;不过在 部分细部设计以及信号 机电系统方面则采用部分欧洲 规格; 轨道方面比照一般高速铁路新线标准;全线以 1435mm的标准轨铺设;信号系统则采用相容于单线双 向运行的数字自动行车控制系统ATC; 营运列车由JR东 海与JR西日本设计;川崎重工 日本车辆 日立制造所生产; 列车型号为台湾高铁700T型;由日本新干线700系列改 良而成;
第三阶段:为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现在;研究 修建高速铁路的国家又迅速扩展;有人称其为 第三次浪潮;正在修建和规划修建高速铁路的 国家和地区达20多个;北美 澳洲 亚洲及整个 欧洲出现铁路复兴运动;美国 加拿大 印度 俄 罗斯 捷克等国都积极筹建高速铁路;有些国家 和地区已形成高速铁路网; 1998年10月在德国 召开的第三次世界高速铁路大会上学者预言; 高速地面交通系统有全球化的趋势;21世纪将 成为高速铁路大发展的世纪;
世界高速铁 路发展概况
1 高速铁路的定义
国际上根据铁路线路允许运行的 最高时速作以下划分:
普通铁路 100~160km/h 快速铁路 160~200km/h 高速铁路 >200km/h既有线改造
>250km/h新建线
2 世界高速铁路的发展阶段
1964年;日本建成世界上第一条高速铁路东海道 新干线;至今已有30余年的历史; 据近年统计;目前 世界上已有6个国家建成高速铁路4600 km;正在建 设高速铁路的国家和地区11个;共15条线路;总延长 3500 km;规化修建高速铁路的国家和地区有12个; 共31条线路;总延长近8000km; 日本是高速铁路发 展最早 最快和里程最多的国家;
西班牙高速路网
西班牙已建成546km的 高速铁路;主要有:
马德里塞维利亚; 沙拉哥沙莱利特 于1992年4月投入运 营; 采用AVE高速动车 组;Talgo摆式车体列车 共线运行; 高速铁路作为 国家路网的一部分;实现 了与既有铁路兼容和一 体化;

国外高速铁路发展概况

国外高速铁路发展概况

国外高速铁路发展概况
1.1 日本新干线
1 日本高速铁路线路概况
日本高速铁路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三阶段
(1990年至今)在满足舒适、快捷、安 全、节能、环保要求的同时,在均衡开 发国土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的 作用。这一阶段不仅要提高既有线和新 干线的速度,还要通过建设越海隧道和 大桥,用铁路把四岛连接起来,形成高 速铁路网。
国外高速铁路发展概况
1.1 日本新干线
2 日本高速铁路运输组织的特点及模式
(2)日本高速铁路运输组织的模式
秋田小型新干线的小町号列车(E3系)在至盛冈前, 与山谷回声号合并运行,从盛冈开始(一部分从仙台开始 )单独驶入秋田。山形小型新干线的翼号列车(400系)在开 始一段与山谷回声号合并运行,从福岛(一部分从上野) 开始单独驶入山形。日本东北新干线列车开行方案如图1-1 所示。
1.2德国高速铁路
1.德国高速铁路概况
德国高速铁路即城际高速铁路(inter city express, ICE),它是连接城市,解决人员、货物运输的交通工具, 它将德国国内130多个大小城市连为一体,对人员和信息 的往来与交流,以及经济建设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目前,高速铁路采用的技术有磁悬浮技术和传统的 轮轨技术。
国外高速铁路发展概况
1.1 日本新干线
2 日本高速铁路运输组织的特点及模式
(1)日本高速铁路运输组织的特点
① 密度高
② 速度快
③ 距离近
④ 运量大
⑤ 衔接紧、 换乘好
国外高速铁路发展概况
1.1 日本新干线
2 日本高速铁路运输组织的特点及模式
(2)日本高速铁路运输组织的模式
日本新干线全部是新建的高速铁路,是仅开行高速旅 客列车的客运专线,与既有线走向分开(既有线为窄轨铁 路,其客货列车不能上线运行),采用全高速或全高速-换 乘模式,跨线旅客需要换乘;白天行京为支点, 向其他城市辐射。 ②新干线旅客列车原则上安排在6:00~23:00运行, 其余为夜间施工维修时间。

日本高速铁路(新干线)的发展

日本高速铁路(新干线)的发展
新干线开业至今没有发生过旅客伤亡事故。此 外,在每天发送285列高密度的列车运行情况下,东 海道新干线平均每列车的晚点时间仅为0.4 rain(包 括因台风、地震原因造成的列车晚点),为1995年列 车平均晚点时间的1/5。
3 新干线的技术发展
3.1 环境对策 日本新干线沿线除了山区隧道区间外,线路的近
就这样,1964年10月东海道新干线正式开业。
3.4 注重加大软件的投入 总体来说,我国铁路信息系统的软件开发水平与
国外水平相比有较大的差距,重技术轻管理,重硬件 投入轻软件投入,这是目前我国铁路信息系统建设中 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尽管近年来有了较大改进,但 问题仍然存在。比如在编制国家铁路概预算办法中, 对软件的计费没有行之有效的办法等,这些都应引起 我们的足够重视。
用。
2.1.2
新干线与既有线直通运转
除了根据上述整备法修建的新干线外,在东北地
区省府所在地等重要城市将既有窄轨实施标准轨改造 或铺设第3轨,与既有所谓新干线与既有线直通运转方
式,获得了好评。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既有线区间存在 着小半径曲线和道口,列车最高运行速度只达130 km/h左右,但是,只要允许实施改造工程,速度还可
新干线电动车要求有很高的可靠性,因此采用电 气制动优先的完全双重制动系统。备有电指令式空气
2000年第2期
日本高速铁路(新干线)的发展圃田宏
制动和车轮侧盘形制动。为降低维修费用,尽可能多 用电制动,少用机械制动。就制动的控制而言,由0系 的分级制动,发展到按粘着曲线进行控制和按旅客重 量进行控制等方式;最近,附加了对应高减速度的陶 瓷颗粒喷射设备和为减轻车头负担的控制方式,以达 到更高的性能和更佳的舒适度。 3.3.4轻量化
在车辆方面,减少了受电弓的数量,设置了受电 弓罩,开发了新型受电弓;在车体方面,使车体表面平 滑,车体轻量化,改进车头的外形,采用新车架结构, 进一步减轻转向架重量。

日本铁路发展脉络讲解

日本铁路发展脉络讲解
日本铁发展脉络
1、萌芽(德川幕府末期) 2、诞生(1872年) 3、缓慢发展时期(1872年—1881年) 4、建设高潮(1881年—1936年) 5、二战时期 6、“新干线”时代(1964年至今)
萌芽(德川幕府末期)
• 1825年英国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条铁路,19 世纪30年代英国兴起了修筑铁路的热潮, 德国、法国、美国、俄国等国也开始铺设 铁路,19世纪40年代,铁路知识传人闭关 锁国状态下的日本。
准轨(轨距1.435米),窄轨可节省30%的 费用; 2、日本地形复杂,山地、丘陵约占总面积的 4/5,平原狭小分散,修建宽轨铁路技术难 度大。
诞生(1872年)
• 京滨铁路选线理由:
1、京滨两地间地形平坦,容易修筑铁路,且可节省建筑费用; 2、两地间距离长短适宜,能充分发挥铁路的效力; 3、横滨位于通往京都及西部的大道上,以后延展京滨铁路,改线可作为
“新干线”时代
• 日本于1964年10月1日,世界上第一条高 速铁路——东海道新干线(东京至新大阪, 全长515.4公里)通车运营 ,这标志着日本 是世界上第一个建成实用高速铁路的国家。
• 1964年10月10日,第18届夏季奥运会在日 本东京举办,借着奥运会,日本新干线给 全世界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建设高潮
建设高潮
私营铁路建设高潮
国营铁路建设高潮
(1881年—1905年) (1906年—1936年)
建设高潮
私营铁路建设高潮
• 1881年12月,日本第一家私营铁路公司— —日本铁道公司成立。随后,越来越多的 私营公司加入到铁路建设中,截至1905年, 日本铁路总长度达4800英里,私营铁路与 国营铁路的营业里程之比约为2:1
建设高潮
国营铁路建设高潮

百科知识精选日本高速铁路

百科知识精选日本高速铁路

发展历史1964年10月1日东海道新干线正式开通营业,高速列车运行速度达到210公里/小时,从东京至大坂间旅行时间由6小时30分缩短到3小时。

1971年日本国会审议并通过了《全国铁道新干线建设法》,掀起了高速铁路建设的浪潮。

1975年山阳新干线通车营业,列车最高时速270公里;1985年东北新干线通车营业,列车最高时速240公里;1982年上越新干线通车营业,列车最高时速240公里;1997年长野新干线通车营业,列车最高时速260公里。

投入运营“隼”号属于最新型E5型列车,在首都东京与北部城市青森之间每天往返两班,在东京与北部城市仙台之间每天往返一班。

这种新型列车现阶段最高时速300公里,可3小时10分钟完成东京与青森之间大约713公里行程,比现阶段使用的列车快10分钟。

作为14年来首次在新干线采用新型列车的运营商,东日本铁路公司打算2012年底将“隼”号列车的最快运行时速提高至320公里。

2011年3月6日,日本最新子弹列车“隼鸟号”(Hayabusa)首度通车上路。

这项最新高科技特快新干线时速达300公里,其豪华客舱号称可比美飞机商务舱。

这是日本14年来首次提升子弹列车。

据当地媒体报道,新型号子弹列车登场在铁路爱好者中间引起轰动,首日通车的车票在网络上被炒高至好几千美元。

车头像鹰嘴一般、车身呈流线型的隼鸟号不只速度快,内部装潢更为讲究。

它引进了飞机头等舱的概念,设有“顶级车厢”(GranClass)。

这里采用真皮座椅,整张座椅甚至能躺平,空间宽敞,还装设阅读灯,甚至有服务人员为乘客送上饮料和食物。

不过,要享受这样的服务,单程车票就要价2万6360日元(约2119元人民币)。

相关信息日本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就建立起尖端的新干线网络。

过去日本曾将新干线技术输出卖给台湾,如今日本政府希望能够凭着这项基础设施技术抢下海外市场,包括美国、巴西和越南。

不过,日本还得面对中国、法国及德国等多家高铁建造商的激烈竞争。

日本新干线动车历史走向 PPT

日本新干线动车历史走向 PPT

路线图
新干线的线路图 中央新干线和北海道 新干线之外,以上的8 路线(纯规格6线,迷你 2线)开业。全国铁路 新干线整备法》基础 基本计划线几乎 6000公里。
日本动 车发展
营运用列车 0系动车组-800系动车组
E1系-E6系
海外输出列车 700T型—台湾 CRH2型—中国(E2)
结束
电气轨道综合实验车
电动机 电动机输出功率达285kW(W2-W9编 组为275kW),每节均载有4台电动机, 令全车总输出功率达18,240kW(约 25,000hp、W2-W9编组为17,600kW)
转向架 无摇枕转向架 (轴距 2 500 mm )
制动系统 全车均设有回生制动装置,在16节编组列 车中,第1、8、9及16号车更装设氧化铝 喷洒制动装置。
电动机 电动机功率300kW 三相鼠笼异步电动机 控 制装置VVVF逆变器(GTO) 牵引功率 12,000kW
转向架 无摇枕转向架 (轴距 2 500 mm )
制动系统 电气指令式制动(再生制动并用)无动力车: 涡电流制动
400系动车组
400系
主要参数 列车编组6M1T营运最高速度新干线段: 240km/h在来线段:130 km/h设计最高速度 345 km/h 先头列车:22,825mm其他: 20,500 mm 车辆宽度 2,950 mm 车辆高 度 3,970 mm 轨距1,435 mm 编组总重量 318 t 行驶于山形新干线的迷你新干线列车 东京至福岛新干线路段营运最高时速为240公 里/小时,而行走在来线福岛至新庄营运最高 时速为130公里/小时。JR东日本已决定400 系于2009年夏季退出营运服务 电动机 电动机功率210kW 牵引功率5,040kW三相 鼠笼异步电动机 控制装置VVVF逆变器

国外高速铁路发展概况

国外高速铁路发展概况

国外高速铁路发展概况
1.1 日本新干线
2 日本高速铁路运输组织的特点及模式
(2)日本高速铁路运输组织的模式
秋田小型新干线的小町号列车(E3系)在至盛冈前, 与山谷回声号合并运行,从盛冈开始(一部分从仙台开始 )单独驶入秋田。山形小型新干线的翼号列车(400系)在开 始一段与山谷回声号合并运行,从福岛(一部分从上野) 开始单独驶入山形。日本东北新干线列车开行方案如图1-1 所示。
国外高速铁路发展概况
1.1 日本新干线
2 日本高速铁路运输组织的特点及模式
(2)日本高速铁路运输组织的模式
新干线列车运行速度不断提高,如从1964年刚建成时 的210 km/h,到1975年山阳新干线通车营业时的270 km/h; 从1985年东北新干线通车营业时的240 km/h,到1997年长野 新干线通车营业时的260 km/h。列车追踪间隔时间最小可达 3 min,因而通过能力大,平行运行图通过能力可达400~ 600列/天。
国外高速铁路发展概况
1.1 日本新干线
1 日本高速铁路线路概况
日本高速铁路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1964—1983 年)在人口稠密的地区修建高 速铁路,如东海道新干线和山阳新干线等。
(1983—1990年)以开发沿线地区经济为目的, 在人口较少的地区修建高速铁路。高速铁路的 功能从简单地缓和运输紧张扩展到拉动地区的 经济发展,如东北新干线和上越新干线。
1.2德国高速铁路
(1)高优先级铁路 网络(10 000 km)
(3)区域间的铁路 网络(16 500 km)
3.德国铁路网的组成
(2)高性能铁路网 络(10 000 km)
国外高速铁路发展概况

国内外高速铁路发展概述_2023年学习资料

国内外高速铁路发展概述_2023年学习资料

高速铁路-项目-国内外高速铁路发展概述1.1国外高速铁路概况-1.世界高速铁路的发展建设高潮-自日本东海道新干线开通以来,法国、德国日本、西班牙、意大利、比利时、英国、瑞典、丹-麦和韩国等国家都已拥有高速铁路,还有多个国家正在建高速铁路。

回顾世界高速铁路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到高速铁路经历了3次主要的建设高潮。

1.1国外高速铁路概况-1.世界高速铁路的发展建设高潮-1第一次建设高潮1964一1990年。

964年10月,日本东海道新千线正式通车,该线从-东京起始,途经名古屋、京都等地终至(新)大阪全长515.4km,运营速度高达210km/h。

-东海道新干线高速铁路建设成就显著,在技术、商、财政以及运行效益和社会效益上都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日本于1971年通过了新干线建设法,并对全的高速铁路网建设做出规划,开始向-全国普及发展。

日本于1972年又修建了山阳、东北和上越新干线1.1国外高速铁路概况-1.世界高速铁路的发展建设高潮-日本新干线的成功建设给欧洲国家以巨大冲,各国纷纷修建高速铁路。

1981年,法国高速铁路-TGV在巴黎和里昂之间开通,如今已形成以巴黎中心、辐射法国各城市及周边国家的铁路-网络。

此后,德国开发了高速铁路系统,意大利修建了罗马一佛伦萨线。

1986年,意大利政府-批准了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纲要,计划修建横连东西、纵贯南北、长达130k的T形高速铁路网1.1国外高速铁路概况-1.世界高速铁路的发展建设高潮-为赶超日本,法国和德国先后着手开展高速路试验。

1981年,法国TGV列车的最高试验速度达-到380km/h;1988年,德国LCE列的最高试验速度达到406.9km/h;1990年,法国TGV列车-又创造了515.3km/h的界纪录。

欧洲国家高速铁路技术的进展反过来又"刺激”了日本,使之-加强了技术研究和新型车辆的开发山阳新干线和东海道新干线的运行速度分别提高到275k/h-和300k/h。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高铁发展史
内容提要:作为世界上第一条载客运营的高速铁路系统,日本东海道新干线已经安全行驶了近半个世纪。

半个世纪来,新干线极大地改变了日本人的生活模式和城市发展模式,其自身也成为外国人赴日旅行的必到之地,被称为日本的“名片”。

作为世界上第一条载客运营的高速铁路系统,日本东海道新干线已经安全行驶了近半个世纪。

1964年10月1日东京奥运会举办前夕,这条凝聚着一代日本铁路工作者心血的高速铁路正式通车,并在运营的第二年达到了令世人艳羡的210公里时速。

东海道新干线把京滨、中京、阪神城市群结成一个“4小时经济圈”,创造了沿线城市经济快速增长的奇迹。

半个世纪来,新干线极大地改变了日本人的生活模式和城市发展模式,其自身也成为外国人赴日旅行的必到之地,被称为日本的“名片”。

然而,任何一种新鲜事物诞生之初皆会遭受误解。

作为耗资巨大的国家基建工程,东海道新干线从筹备、建设到通车,一直饱受来自民间与官方的双重质疑。

打开尘封的历史,半个世纪前围绕新干线展开的那场争议,对于现代的启示依旧深远。

落后国的追击
日本的铁路网初建于明治时代,由于历史局限性,其轨道比国际通行的标准轨略窄。

此后数十年,在战争的影响下,修建较宽轨道的计划一再被搁置。

列车在窄轨上的运行速度严重受限,直到上世纪50年代,日本的铁路列车运行时速仍被限制在100公里以下。

而欧美国家普遍的火车时速已超过120公里,其中英国伦敦-爱丁堡间运行的特急列车“飞翔的苏格兰人”用蒸汽机车牵引,以160公里/小时以上的最高速度运行;德国国铁列车以150公里/小时以上的最高速度运行;美国铁路甚至达到了180公里/小时的高速。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迅速恢复。

特别是京滨、中京、阪神地区,成为带动整个日本经济发展的火车头。

连接这些地区的东海道铁路线虽只占日本铁路总长的3%,却承担着全国客运总量的24%和货运总量的23%。

1957年,日本运输省设立了由专家学者组成的“日本国有铁路干线调查会”,就如何增强东海道铁路线运输能力问题进行探讨。

1958年12月,日本内阁会议批准了修建东海道新干线的设想。

调查会当时提出三种方案:一是将已经复线化的原有窄轨铁路线再复线化;二是铺设窄轨新线;三是修建标准轨新线。

从理论上来讲,自然是方案三为最优。

修建标准轨新线既可全面采用当时国际上最先进
的铁路技术,保证更快的速度与更大的载客量,又可以对铁路线进行重新规划,减少其对城市的分割,降低建设成本。

然而,上世纪50年代正值航空与汽车行业蓬勃发展,铁路早已被视为落后于时代的运输手段。

欧美国家讥笑落后的日本人竟要重拾已经被自己淘汰的运输方式,日本国内的反对之声骤起,著名作家阿川弘之把新干线计划称为“战舰大和第二”,认为高铁与二战时耗费巨资修建却毁于自杀式进攻的大和号军舰一样,劳民伤财且意义不大。

在这种舆论背景下,人们纷纷猜测运输省可能将选择成本较低的第一种方案,仅在原有铁路线基础上进行优化。

然而一位铁路界领袖却以他的坚定与自信,执行了修建标准轨新线的第三种方案,这个人就是刚刚走马上任的日本国铁总裁十河信二。

铁路人的创举
十河信二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法律系,曾在日本铁路局任职多年。

日军发动侵华战争前夕,他来到中国东北,担任南满铁路理事。

在广袤的中国黑土地上,十河信二意识到铁路运输系统对经济的影响之重,将远远超出人们的预料,这种感受是他那些身处狭小日本国土的同行们永远难以体会的。

1955年,十河信二成为日本国家铁路公司(JNR)的第四任总裁,立刻开始锐意进取的新干线计划。

十河信二任命跟自己志同道合的岛秀雄为新干线计划总工程师。

岛秀雄是一位天才的铁路技术专家,曾一度在日本国铁担任要职,为提高列车载客量和运行速度作出过很多重要创新。

1951年,他被指责在一场死亡上百人的铁路事故中负有责任,被迫辞职。

十河信二力排众议重新启用岛秀雄,因为后者跟自己一样,坚信铁路交通并未走上末路。

岛秀雄认为火车完全可以获得与飞机相媲美的速度,只要他多年的梦想可以付诸实施,那就是多动力分散牵引模式。

在铁路发展的前一百年历史中,用机车牵引客车的“动力集中模式”已经植根于人们的观念里。

虽然各车厢单独拥有动力的电力车已经小范围试验成功,但在那个蒸汽机为主的年代,大规模应用电力车无异于天方夜谭。

即便在日本国铁内部,倡导“动力集中模式”的顽固派也占了绝对上风。

然而正是十河信二与岛秀雄等少数异类,利用手中暂时掌握的权力,做出了史无前例的创举。

在岛秀雄的领导下,日本国铁开始自行研发“动力分散模式”的新型电气列车。

1957年,他们在尚未改造的东海道窄轨上实现145公里/小时的速度,打破了窄轨列车时速的世界纪录。

1959年,他们又将这个记录刷新到163公里/小时。

这证明了动力分散模式的优异性能,成为新干线车辆采用电力车的强有力的根据。

除此之外,日本国铁还率先研发出高铁上使用
的交流电供电模式,与当时国际电力车常用的直流电模式相比,交流电无疑更加高效。

另一方面,十河信二的主要工作是为修建标准轨新线争取支持。

在他的老朋友、时任财政部长的佐藤荣作帮助下,新干线项目从世界银行获得了8000万美元的贷款。

事后证明,这8000万美元在耗资巨大的新干线计划中只占不到15%,人们猜测十河信二此举的目的,是将国家的主权信用拖入新干线融资中,迫使政府无法轻易停止铁路的修建。

史料显示,为了促使日本政府和世界银行批准融资计划,十河信二刻意瞒报了大部分新干线项目预算,在实际建设过程中通过挪用其他铁路项目的资金来补齐。

这种现在看来很明显的渎职行为,在当时却并不违法,因为日本国铁总裁具有“自由分配资金”的权力。

十河信二还声称新干线的最高时速只有200公里/小时,以此证明他不是在修建一条全新的铁路,而只是对原有线路的“延伸”。

1963年,当新干线项目已成定局,十河信二提出对之前的隐瞒行为负全责,并宣布辞职。

一年后,东海道新干线在一片赞叹声中建成通车,之前的一切争议很快烟消云散。

争议的消弭
东海道新干线通车后,日本两大城市东京和大阪之间实现了当日往返,并可在其中空出数小时的停留时间,从而极大地改变了日本人的休闲与商业习惯,并引发了修建高铁的热潮。

1967年山阳新干线开工,日本高铁开始向西延伸,1972年到达冈山,1975年到达博多。

在东北方向,1971年东北新干线和上越新干线相继开工,1974年成田新干线开工。

1970年日本制定《全国新干线铁路扩建法》,预计到2015年,日本四岛将被新干线全部连接到一起,遍布全国的高铁线路将成为落后地区发展的原动力。

1987年,日本对国有铁路公司进行了彻底改革,将其分割为六家客运公司和一家货运公司,实行民营化管理。

新干线遭受抨击的最后一个原因——严重亏损,也得到了解决。

1 998年,日本全国铁路公司宣布盈利2200亿日元,缴纳税金约600亿日元。

当年被斥作劳民伤财的基建项目,如今成为赚钱大户,历史的发展又怎能轻言预料。

在铁路尚未开通的19世纪80年代,从东京到大阪需要两周时间,旅费相当于当时人均半年的收入。

铁路开通后的19世纪90年代,从东京到大阪需要18个小时,旅费相当于当时人均一个月的收入。

现在乘坐新干线只需2个小时,旅费仅为人均一天的收入。

与此同时,新干线在日本落后地区的经济振兴、促进区域平衡发展等方面发挥的作用,更难以用金钱来衡量。

今日今时,谈到当年力主修建新干线的“少数派”们,日本民众已是心怀敬意。

1963年,岛秀雄追随十河信二从日本国铁辞职,从此离开了他前半生为之奋斗的铁路行业。

1969年他成为日本国家航空发展中心(NASDA)负责人,在日本航天航空领域,特别是火箭动力系统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他被认为是日本战后最杰出的工程师之一,曾获代表工程学至高荣誉的美国斯佩里奖和英国詹姆斯·瓦特金奖,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十河信二逝世于1981年,在有生之年他亲眼见证了新干线的繁荣发展。

虽然大部分新干线工程在他离任后才开始修建,他本人也未能出现在1964年东海道新干线的竣工典礼上,十河信二还是被视为“新干线之父”,得到日本民众的广泛纪念。

他的雕像矗立在新干线东京站第19号站台的最南端,时刻提醒人们勿忘那段富于传奇色彩的历史,以及那些曾为日本高铁奇迹而奋斗的人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