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县长给日本军官的一封信,让所有中国人都不敢忘记这段历史!

合集下载

初中议论文作文:给日本官员的一封信

初中议论文作文:给日本官员的一封信

给日本官员的一封信
给日本官员的一封信
敬爱的日本官员:
你好!
近年来,你们的右翼势力不顾亚洲二战期间的受害国的强烈反对,失声竭力的叫唤,要将你们中学生有的历史课本对亚洲各国的“侵略”一词改为“进入”更不能容忍的是,你们的前任首相小泉纯一郎敢冒天下之反对公然参拜二战战犯鬼魂的地方——日本靖国神社。

你们不见当年的日本的判决书吗?它虽长达一千二
百多页,也只是你们军队的罪行的一斑而以。

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纪念馆”入口处花岗岩的墙面上刻着300000那滴血的数字,还不触目惊心吗?
你们睁大眼睛看看这带血的历史吧!强占、践踏了别国的领土,制造了惨无人性的大屠杀,奸淫掠夺、杀人放火,范县这样的滔天大罪难道不是侵略吗?当年你们军队带血
的刺刀,那道能用“进入”这个中性词来洗净?这带血的历史难道能用你们的谎言来掩盖?
日本官员你们该清醒了,面对你们的子孙后代应该以史为戒,保卫世界和平。

不要在玩弄战争之火。

祝:你们早日改邪归正,重返正道!
一位爱国的中学生
09年1月15日
指导老师:田久沛。

给日本联军的一封信

给日本联军的一封信

给日本联军的一封信日本军.国.主.义者,你们好!我是中国的一名普通的民众,我们中国和你们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居。

中国有句俗话叫做远亲不如近邻,意思是说好的邻居胜过亲戚。

可是为何你们一次又一次地伤害了我们。

与你为邻,怎能如此忘恩负义?你们原本没有文字,就是取用了我们的文字,才有了你们今天的文字;你们原本没有完善的政治制度,就是在效仿我国唐朝制度进行大化改新,然后才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封建制度;你们原本没有合理的教育制度,就是在仿效我国唐朝的教育制度,以儒家经典为教科书,在中央设太学,地方设国学,然后才有了完善的教育制度;你们原本没有豆腐、酱油、榨糖、缝纫等等,就是在学习我们的之后,才有你们国家的制豆腐、酱油、榨糖、缝纫等等。

为了向你国传播文化,我们的僧人鉴真六度你国,历尽挫折矢志不渝。

正如你们国家的汉学家内藤湖南先生曾说过:“日本文化是豆浆,中国文化就是使它凝结成豆腐的盐卤。

”如今的你们难道忘记了吗?饮水思源,请记住中国是你们的父辈之国。

对于父辈之国作为正常人岂能轻易忘记?与你为邻,怎能如此灭绝人性?我国自古以来就热爱和平,礼仪之邦,你为何欺人太甚?你们从1874年起就开始武.装入侵台.湾,要求中国赔款;1894至1895年发动中日甲.午战.争强迫清政府订立《马.关条约》,割去我领土台.湾和澎湖列岛,并掠去赔款两亿三千万两白银;1900年伙同八.国.联.军侵略我国,火烧圆明园,迫使清政府赔款四亿五千万两白银;1904年在我国发动日俄战争,取代俄国成为我国东北南部霸主;1911年至1916年间,在我国东北策划“满.蒙.独.立”;1914年派兵侵占我国青岛胶济铁路,取代德国夺得在山东的特权;1915年迫使袁世.凯政府签订旨在灭亡我国的“二.十.一.条”;1931年制造“九、一.八"事.变,侵占我国东北全境; 1937年7月7日,你们故伎重演,发动了卢沟桥事.变,在长达八年的时间里共计出动陆军一百万,在中华大地上横行霸道、烧.杀.奸.掠.光是我国平民,伤亡达高达一千八百多万,财产损失达六百多亿美元。

写给日本人的一封信

写给日本人的一封信

写给⽇本⼈的⼀封信 书信就好⽐桥梁,沟通了两个全然不同的世界。

那么,写给⽇本⼈的⼀封信要怎么写呢?下⾯店铺整理了写给⽇本⼈的⼀封信范⽂,供您参阅! 写给⽇本⼈的⼀封信范⽂⼀ ⽇本⼈: 您好!我是中国的某⼀⼩镇的⼀位学⽣,我想对您说⼏句话。

您那时到中国⼤陆开会,您反驳说:“虽然南京⼤屠杀是事实,但是请不要忘记:我们也有⼴岛⼦弹,也有⼀⽚沉寂。

”当您说出这句话时,您难道不会觉得对不起⾃⼰的良⼼吗?您难道不知道这些战争都是由你们引起的,我们中国从来都没有想去侵略任何国家,更没有想要屠杀⽇本的⽼百姓,这全是由你们发动战争,我们只能奋起反抗,保卫我们的国家。

您可知道中国并不希望与任何⼀个国家为敌,并不是因为我们胆⼩,⽽是因为我们真⼼希望能与各国和谐相处。

但是⽇本却贪婪地想要我们中国这些得来不易的财宝,那是我们靠⾃⼰的双⼿赚来的,可是却被你们抢⾛了。

你们以为中国是很好欺负吗?要不是因为当时奸⼈当道,个个领导者贪⽣怕死,都不敢派兵攻打,怕惹⽕了你们,否则,要是我们奋起反抗,我想你们也得不到什么好处。

您有想过你们侵略中国是对的吗?您这样做就不怕被后代⼦孙耻笑吗?哦,你们当然不怕,因为你们随意更改历史,硬是把侵略两个字改成进攻。

您可想到这样欺骗您的⼦孙是对的吗?我只想跟您说⼀声:“不要再⾃欺欺⼈了。

”如果你们能真诚地向中国道歉,我想我们会原谅你们的,毕竟你们已经知错了。

我是真⼼希望中国和⽇本能够真诚相待,⽽不是⾃相残杀。

我希望您能够早⽇悔过,勇于承认⾃⼰的过错。

只要⽇本真⼼悔过,中国就会把⽇本当成永远的好朋友。

祝您 ⾝体健康! XXX 20XX年XX⽉XX⽇ 写给⽇本⼈的⼀封信范⽂⼆ 尊敬的⽇本朋友: 你们好! 据说,你们的⽇本⾸相跟我国闹得很别扭,你们⾸相想买我国的钓鱼岛,想买?绝对买不到的。

借了别⼈的东西,规矩上是有借有还的,可你们借了那么久啦,我们还没向你们有费⽤呢是时候还东西了吧。

你们呢,也和其他国家⼀样,也包括我国,都在这个世界上⽣活,这个地球⽣活,那么,在这个世界上、地球上⽣活是要讲信⽤的,你们不讲信⽤,那么不要脸,⽼耍赖⽪的,玩奸诈,怎么在这个世界上、地球上⽴⾜呢? 我们国家呢是先礼后兵的,我国与贵国讲的道理呢是⾮常清楚啦,劝贵国还是不要打钓鱼岛的注意啦。

关于抗战胜利纪念书信

关于抗战胜利纪念书信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关于抗战胜利纪念书信篇一:致抗日英雄的一封信致抗日英雄的一封信敬爱的抗日英雄们: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快到了,勾起了我对抗日战争历史的回忆,我知道了你们的英雄事迹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非常佩服你们的勇敢、你们的无畏。

遥想当年中国军队,特别是八路军、新四军将士们在抗日前线抛头颅、洒热血,视死如归,英勇奋战,谱写了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史上最辉煌的篇章,你们浴血奋战,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中华民族的幸福生活,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安宁生活,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你们。

今天,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少年儿童,虽然看不到当年战争的硝烟,听不到当年战场上的嘶杀声,但我们不能忘记过去,要居安思危,饮水思源,要加倍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要更加热爱我们可爱的祖国,要努力学习,学好本领,为把祖国建设得更富强,更美好奉献自己的一份力。

最后,向所有的抗日英雄致以最崇高的敬意!祝愿我们的祖国越来越美丽!此致敬礼佩服抗日英雄的学生四?班钟嘉晟20XX-6-15篇二:中华脊梁--致抗战老兵的一封信中华脊梁---致抗战老兵的一封信八年抗战,击退日寇,保卫祖国。

你们不愧是这片中华大地上最坚实的脊梁!----题记致敬爱的抗战老兵:你们好!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今年已经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第七十个年头了。

看着那气势恢宏的抗战胜利日阅兵,我不禁又想起了你们—抗战老兵。

如果七十年前没有你们,我们或许还要眼睁睁地看着在敌人铁蹄下的中国一步步被人掠夺;我们或许还要看着敌人残杀我们的同胞却无能为力;我们或许还要忍受种种的耻辱却又不得不忍气吞声。

正是因为有了你们,我们才得以保全了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土地,才得以挺胸抬头骄傲的活下去。

我们永远都不会忘记——那卢沟桥事变!面对日军的无礼要求,你们严辞拒绝;面对敌军的猛烈炮火,你们奋起反击,誓死保卫城池;面对漫天的敌机炸弹,你们毫不畏惧,喊出了:“卢沟桥就是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的悲壮口号。

抗日县长张问德

抗日县长张问德

腾冲抗日县长:张问德张问德(公元1881年一1956年),字崇仁,云南腾冲城人。

1942年夏,日军铁蹄近腾,城中军政官吏闻风丧胆,弃城而逃,遂使边地名城不战而陷敌手。

时张问德已年过花甲,临危受命出任“县已不县”的腾冲县长,不顾一切地投入保家卫国的艰苦征程,在界头、曲石一带组建起了战时县政府和腾西北抗日前方根据地,“抗日县长”之名不胫而走。

事迹危急关头1942年年初,入缅作战的中国远征军失利,被骄横的日军尾追着向国内溃败,国门洞开,日军直逼滇西要道上的名城腾冲。

此时,驻守腾冲一带的中国地方武装由龙云的儿子龙绳武负责。

龙绳武得到日军进逼的消息后,竟秘而不宣,加紧抢运亲眷和财产,向昆明逃之夭夭。

第二天夜晚,县长邱天培也带上自卫队和警察潜逃。

群龙无首,兵丁四散,只剩下手无寸铁的百姓,腾冲人纷纷舍家逃难,留下了一座空城。

三天后,区区292名日本兵没费一枪一弹就长驱直入占领了腾冲,占领了这座屹立了500年的“极边第一城”。

!临危受命当时有一位赋闲在家的名士张问德,他62岁临危受命做了抗日县长,当着一百多名围观的老百姓,张问德宣誓就职。

沦陷期间,张问德随身携带一面中国国旗,他发动群众,经历了四次反扫荡。

他手拄一根藤条拐杖,六渡怒江,八越高黎贡山,把抗日的县政府一直牢牢钉在敌后。

正气凛然尤其应当载入史册的是,在最困苦的1943年,当占领军的行政首领田岛煞费苦心地派人送来诱降书信的时候,张问德以他的大智大勇回书一封,给后人留下一篇浩气长存的传世檄文。

当时,驻守腾冲的日本行政长官田岛发现,逃跑的县长和扶持的伪县长都没有在城外抗日的张问德影响大。

于是,田岛给张问德写了一封信,借口要就腾冲人民的生活进行“坦诚的商谈”,实质是想收买张县长。

张问德看信后大笑,三天后回敬了一封《答田岛书》,历数日寇侵入腾冲所犯下的罪行,最后凛然指出:“余拒绝阁下所要求择地会晤以作长谈,而将从事于人类之尊严、生命更为有益之事。

痛苦之腾冲人民,将深切明了彼等应如何动作,以解除其自身所遭受之痛苦。

条据书信 写给革命先烈的一封信

条据书信 写给革命先烈的一封信

写给革命先烈的一封信致抗战期间逝去的革命先烈的一封信敬爱的革命烈士们:你们好!我是河南城建学院的一名大三学子。

对我而说,今年是特殊的一年、是具有重要转折意义的一年。

对你们而言,今年也是特殊的一年、也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

今年的我要决定考研或找寻工作,这项决定可能会关乎我今后之命运。

同样地,特殊的今年也是我们祖国母亲取得伟大胜利的第70个年头。

你们知道吗?现在是科技高度发达、各国联系日益紧密的21世纪。

日本不再向以前一样敢在我们领土上叫嚣了,我们祖国母亲不再向以前一样总是受人欺辱了,我们现在已经在世界这个舞台上求得自己的一席之地。

政治上,我们与美国等强国建交,不断增强自己国防实力;经济上,我们在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的基础上加大与各国的经济贸易往来,就在前不久,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宣布,将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篮子,xx年10月1日正式生效,成为可自由使用的货币。

这标志着人民币成为第一个被纳入SDR篮子的新兴市场国家货币;文化上,我国家近些年在国际上兴起了一股“孔子热”,各国友人都极其推崇我们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甚至有些外国友人慕名来到中国生活。

现在我中国已经不是以前那个闭关自守、任人凌辱的中国了,现在的中国正在以一个崭新的面貌大步向前走去。

初次听闻你们的英雄事迹是从老人口中,他们将你们当年英勇抗敌的情景描绘得栩栩如生。

在我幼年的时光里,最激动人心、最令我们这些小孩子期待的便是看那些有关于你们的电影。

那时的中国还不是很发达,看电影对于我们这些农村的孩子来说是场奢侈的愿望,所以我和我的小伙伴们就每天祈祷周围邻居家里有喜事发生,因为我们那边农村的习俗是,每逢哪家生孩子或是结婚,都会在当天夜晚找一个空旷场地请放电影的人来放电影。

在那天,十里八乡的人都会提着自家的小板凳前来观看。

一场电影可能被放了千百遍,我们也不厌其烦地乐滋滋地观看,每到画面切换到你们英勇抗敌或是面对严刑拷打宁死不屈时,我们底下观看影片的人都会为你们的遭遇默默啜泣,看到你们的有些战友甚至被开膛破肚活活折磨而死时,旁边有些老人就会破口大骂。

【书信】给日本首相的一封信_450字

【书信】给日本首相的一封信_450字

【书信】给日本首相的一封信_450字
尊敬的日本首相:
我是一名中国的普通民众,在此发表关于日本的一些看法并表达一些心声。

首先,我想说的是日本在过去的二战中给中国带来了很大的灾难和伤害,特别是南京
大屠杀,至今仍然是中国人民难以忘记的痛楚。

在这方面,我相信您和您的政府应该有足
够的历史教育和认知,尽可能地向中国人民道歉和赔偿,并切实采取措施避免类似的悲剧
再次发生。

其次,我认为日本需要增强对于自身领土主权的尊重和维护,尤其是与中国相关的有
关钓鱼岛及其周边海域的争议。

这方面的纷争已经持续多年,但是我认为任何一方都不应
该采取激进的行动来加剧矛盾和冲突,而应该通过和平协商等方式来解决。

希望日本尊重
国际法和规则,为地区和平稳定做出应有的贡献。

最后,我也想表达一些个人的建议。

相信您已经意识到,当前全球疫情仍然在持续发展,彼此合作和互相扶持已经成为各国应对疫情的必要手段。

我希望您能够认真考虑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之间的经济与贸易合作,关注并推动医疗领域、人民往来方面的合作,促
进地区内的互惠互利与和平发展。

尊敬的日本首相,请您认真考虑并回复我的建议与看法,期待日中两国的友好关系持
续发展,在合作互惠与共存共荣的目标下,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进程。

敬祝健康与快乐!
您真诚的朋友,XXX。

【书信】给日本首相的一封信_450字

【书信】给日本首相的一封信_450字

【书信】给日本首相的一封信_450字尊敬的日本首相,我想对您表示衷心的祝福和敬意。

作为日本的首相,您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希望您能够以您的智慧和勇气,为日本人民和国家的繁荣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我是一名来自中国的普通民众,我对日本和中日两国之间的关系非常关注。

我相信,中日两国的友好关系对于亚洲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虽然我们曾经历过一些历史上的问题和矛盾,但是我相信,通过双方的努力和沟通,我们可以和平解决这些问题,建立起更加稳定和互信的关系。

我也想谈谈我对当前国际形势的担忧。

全球范围内的挑战和危机层出不穷,无论是气候变化还是恐怖主义、贸易战争等问题,都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作为世界上两个重要的经济大国,我希望中日两国能够携手合作,共同应对这些挑战。

在贸易领域,我希望中日两国能够推动自由贸易和经济合作,共同维护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体系的稳定与发展,为全球经济的繁荣做出应有的贡献。

我也希望中日两国能够加强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

文化交流是加深两国人民友谊和理解的重要方式。

通过互相了解和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对方的历史、文化和价值观,消除误解和偏见,从而进一步促进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关系。

我想再次表达我的敬意和祝福。

希望您能够以智慧和勇气,引领日本走向繁荣与稳定。

我也希望中日两国能够加强友好合作,携手应对国际挑战,为亚洲地区的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谨以此信,祝愿中日两国友谊长存。

敬祝好运!此致敬礼【此为参考模版,具体内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补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位老县长给日本军官的一封信,让所有中国人都不敢忘记这段历史!中国远征军的枪声从这里消失,迄今已经70年了。

1944年秋,历时两年的滇西战役艰难结束,中国远征军浴血奋战,终于取得抗日战争具有象征意义的胜利。

这场战役,是中国抗战史上环境最险恶、伤亡最惨烈的悲壮一页,也是取得战役上最彻底、战略上最完全胜利的英雄篇章。

这是中华民族的伟大胜利。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

1945年7月7日,为纪念在滇西抗战中英勇牺牲的中国和盟军官兵,“国殇墓园”在云南腾冲落成。

这里,不仅是爱国人士纪念反法西斯的战争高地,更是缅怀为国牺牲的民族英雄的精神圣地。

岁月如白驹过隙,70载倏忽而逝。

在纪念滇西抗战70周年的时刻,我们从腾冲出发,重返战场,重温历史,以纪念为中国革命取得卓越胜利的英勇将士和伟大人民。

一北纬25°01′69.0″—25°01′81.3″东经98°28′77.3″—98°28′89.6″出腾冲,沿高黎贡山山脉蜿蜒北行。

数十万年以前,亚欧板块和印度板块猛烈的撞击,造就了这里火山地热并存的地貌,也造就了这里高蹈轻扬的独特人文。

60公里之外,来凤山北麓、史迪威公路西侧,一座沉默的火山傲然耸立,一片蓊郁的山林肃穆寂静。

海拔仅仅1600米的小团山,在这里,安葬着中国远征军第二十集团军阵亡将士忠骸的墓冢群落。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2300年前,楚大夫屈原慷慨叹息。

楚怀王、楚顷襄王之世,任馋弃德,背约忘亲,以至天怒神怨,国蹙兵亡,徒使壮士横尸膏野,以快敌人之意。

屈原悲伤至极,乃做《九歌·国殇》,恸悼楚士。

戴震曾注释道:“殇之义二:男女未冠笄而死者,谓之殇;在外而死者,谓之殇。

殇之言伤也。

国殇,死国事,则所以别于二者之殇也。

”国殇,由是成为死国事者的民族挽歌。

1945年,在抗日战争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刻,腾冲人民春燕衔泥一般,一砖一瓦,将凝聚中国血泪和骄傲的“国殇墓园”艰难垒成。

手捧洁白的菊花花束,沿着小团山拾级而上,只听得耳边山风猎猎、松涛阵阵,历史的寒意扑面而来,岁月的悲壮重返眼前。

72行,3346块墓碑。

每一块墓碑上,都深深镌刻着烈士的姓名和军衔。

一横一竖,一撇一捺,抚摸着墓碑上那凌厉的笔锋,仿佛听得到大地深处低沉的怒吼,听得到沉睡官兵血脉贲张的心跳。

一座座墓碑,如扇形从山底拱列至山顶,恍惚间,似有无数个灵魂从碑中破石而出,由石碑幻化为列队的士兵,在晨练、在出操、在冲锋、在进攻、在诀别。

缓步行至山顶,阴云瞬间密布,高原的雨,霎时而至倾盆,凄厉的冬雨中,小团山变为70年前的战场,悲壮的呼号响彻耳畔,惨烈的厮杀犹在眼前。

知情的人说,每个墓碑下面,其实并没有遗骨,有的,是一个巨大的骨灰合葬墓穴。

当年,在战场上,数万官兵血染沙场,却只有3346位士兵的残肢断骸,更多的英雄是不足步枪高的娃娃兵,有的士兵,甚至连名字都未曾留下,只好被集体炼化。

同生的战友,死也要同穴。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纪念碑如同一把直抵天庭的长剑,凌风而立,扬眉出鞘。

这柄用民族精神铸成的利剑,挑落了骄狂的太阳旗,攻破了日本军队战无不胜的神话,铸造了中国军队的英勇精魂和中国人民的浩气长歌。

二“至未号始将东南三面城墙上之敌大部肃清,于马晨开始向城内之敌攻击。

我预二师、一九八师、三十六师、一一六师主力奋勇直前,由南面城墙下突入市区,激烈巷战于焉展开……尺寸必争,处处激战,我敌肉搏,山川震眩,声动江河,势如雷电,尸填街巷血满城沿。

”在《第二十集团军腾冲会战概要》中,第二十集团军总司令霍揆彰这样写道。

“每天,我从空中可以真真切切、清清楚楚地看到腐物在腾冲城这个巨大的尸体上蠕动蔓延。

一间房屋一间房屋,一个坑道一个坑道,中国士兵在搜寻、毁灭、杀戮。

凄绝人寰的战斗结束了,而消亡则刚刚苏醒。

每一幢建筑、每一个生物都遭到了空前彻底的毁灭。

死亡的波涛冲刷洗礼着这座古城,拍打着城北、城西的墙垣。

”在《死亡的日本人和牵牛花——腾冲挽歌》中,美国陆军航空队布威尔·里维斯中校回忆。

这场战役,就是滇西抗战中最著名的腾冲之战。

位于滇缅边境的腾冲古城,最早在《史记》中被记载为“乘象国”,亦称“滇越”,据说“滇”字的古音也读作“腾”。

腾冲,西汉属益州郡,东汉属永昌郡,唐宋时期由南诏大理国治理,元代改为腾冲府。

明代王骥三征麓川,平定后留数万兵建筑腾冲石城,以为边防。

此后数百年间,明清两朝相继于此设立府、司、卫、所、州、道、厅。

民国时期,腾冲始设县治。

腾冲,以其独特的地理优势,被史地学家誉为“极边第一城”,徐霞客称其为“迤西所无”。

自昆明经永昌、腾冲而至缅甸、印度乃至中东地区的贸易路线历史悠久,腾冲作为中国茶马古道的藩篱重镇不可小觑。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腾冲也历来是兵家重地,元、明、清三朝八百多年间,这里陆续修筑了八关、九隘、七十七碉,腾冲要塞,有“三宣门户,八关锁钥”之称。

方志学家在史书中记载,腾冲东界高黎贡山,西至高良工山,南起龙陵,北迄片马的“崇山峻岭之间的区域”,历年来绝少兵祸。

然而,70余年前,这“崇山峻岭之间”的“绝少兵祸”之地,却遭遇了中国历史上最惨重的兵燹之灾。

那一天,腾冲死了。

我们沿着岁月的河道缓缓追溯,血和泪的寂寥比时间更沉重。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

日本觊觎中国,以40万兵力入侵东南亚六国,从泰国攻陷缅甸,沿滇缅路长驱直入滇西,试图从这里打开缺口,宁静的西南西南极边转眼之间变为战争最前沿。

1942年3月,为了防止日军从西南大后方入侵,十万精锐之师第一次出国远征,旨在御敌于国门之外。

至此,滇缅抗战正式拉开序幕。

然而,由于各方原因,中国远征军在缅甸作战失利,不得不退守怒江。

1942年4月,缅甸全境沦陷,使中国丧失了仅余的一条陆上国际运输通过滇缅公路。

同年5月3日,日军自缅甸入侵我国滇西,怒江以西的大部分领土沦入敌手。

5月7日,昆明行营第二旅少将旅长兼腾龙边区行政监督龙绳武率军弃城而走,县长邱天培携印出逃。

5月10日,腾冲沦陷。

日军冲入腾冲县城,犹如一群凶残的野兽,烧、杀、淫、掠,无恶不作,无所不用其极。

在这块不足6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4500多名村民失去生命,45个村寨和9个集市燃起冲天大火,24000幢房屋被夷为平地……当天,为了配合驻印军缅北反攻作战,中国远征军第二十集团军的第五十三军、第五十四军的五个师,一个重迫炮团共计四万余人渡过怒江,仰攻高黎贡山,腾冲战役就此打响。

腾冲地处高黎贡山西麓,是连接中印公路北段的交通要塞。

腾冲城墙诠释巨石垒砌,高而且厚,日军在此驻守两年,苦心经营,筑造了坚固的军事工事。

腾冲城墙堡垒环列,城墙四角更有大型堡垒侧防,是滇西最坚固的城池,兼有来凤山、飞凤山作为屏障,易守难攻。

远征军火焰喷射器射手,正在焚烧腾冲城南城墙下的一处路障第二十集团军渡江后仰攻高黎贡山,攻占山顶之南、北斋公房,又经过十余日激战,攻占腾北马面关以及日军中心据点桥头、界头、瓦甸、江苴等地。

肃清腾北残敌,沿龙川江南下,形成合围腾冲城之势。

此时,所有由北溃逃的日寇与腾冲守城的日军合编为一个混合联队,由一四八联队长藏重康美大佐指挥,奉命死守腾冲城,以待援军。

7月26日,中国远征军在空军的掩护下首先向来凤山猛攻,血战三日攻占来凤山,旋即扫清城南之敌,对腾冲城形成四面包围之势。

8月22日,拉开腾冲攻坚战。

战斗最激烈的是通往北斋公房的冷水沟隘口,这里的战斗整整持续了一个月,中国军队的官兵仅仅凭着一腔热血,一次又一次冲锋,一个又一个死去,一个团的士兵打光了,另一个团毫不犹豫地冲上去。

尸体填满了山间,血水和着泥水流到山下,凝固成鲜艳的旗帜。

负责攻打冷水沟的第一九八师的两个团,最后只剩下不足一个营的兵力。

中国远征军浴血奋战,经历大小战斗四十多场,伤亡数万人,终于将日军六千余人全部歼灭。

9月14日,腾冲光复——这是抗战以来第一个被光复的县城,入侵腾冲的日军藏重康美大佐联队长以下全部被歼灭,创造了国民革命军在正面战场上全歼入侵之敌的辉煌战绩。

此时腾冲城内,已无一片完整的房舍和堤坝,无一片完整的围栏和草甸,城内的战斗是白刃战,一房一屋的争斗、一寸一寸的挪动,战事异常艰难,惨烈的巷战让中国远征军却付出了惨重的牺牲:伤亡军官1234人,士兵17075人,腾冲地方民众随军作战阵亡及赴义死难群众6400人,美军阵亡将士19人。

腾冲之围,历时859个日日夜夜,损失惨重,满城废墟,被后世称为“焦土之战”。

三一份长长的名单:戴安澜,陆军中将,安徽无为人,毕业于黄埔三期,去世时年仅38岁。

齐学启,陆军中将,湖南宁乡人,毕业于清华大学,去世时年仅45岁。

胡义宾,陆军少将,江西兴国人,毕业于黄埔三期,去世时年仅36岁。

凌则民,陆军少将,湖南平江人,毕业于中央军校,去世时年仅31岁。

柳树人,陆军少将,贵州安顺人,毕业于黄埔五期,去世时年仅37岁。

洪行,陆军少将,湖南宁乡人,毕业于湖南讲武堂,去世时年仅44岁。

闵季连,陆军少将,重庆奉节人,生年不详,毕业于黄埔五期。

李竹林,陆军少将,湖北长阳人,毕业于中央军校,去世时年仅37岁。

张剑虹,陆军少将,出生地不详,早年就读于上海同济大学,投笔从戎进入黄埔三期,去世时年仅42岁。

覃子斌,陆军少将,出生地不详,毕业于云南讲武堂,去世时年仅52岁。

李颐,陆军少将,湖南醴陵人,毕业于黄埔六期,去世时年仅36岁。

唐铁成,陆军少将,湖南永州人,毕业于黄埔六期,曾赴美就读南伽罗尼省陆军军官学校,去世时年仅39岁。

……名单上是在滇西战役中牺牲的将军,他们静静地安睡在“国殇墓园”。

这些牺牲的将军,来自全国各地,此生谁料啊!心在天山,身老沧州,他们为了一个目的,把日寇赶出家园。

他们的名字,就是一部生动的中国抗战史。

列于这份名单第一位的,是被日军称为“战神”的戴安澜。

戴安澜曾参加北伐,先后参加台儿庄战役、武汉保卫战、长沙保卫战、昆仑关战役。

也正是戴安澜,率军率领第二百师,作为先遣部队在缅甸同古与日军开战,在没有空军协同作战的情况下,同四倍于己、配备空军的日军苦苦战斗了十二天,掩护英军安全撤退,并歼灭日军一千余人。

5月18日,在指挥突围的一场战斗中,戴安澜不幸身负重伤,由于无医无药,他的伤口迅速发炎溃烂。

5月26日,二百师行至茅邦,戴安澜以身殉国。

蒋介石为戴安澜题写挽辞:“浩气英风”,毛泽东为其题写挽诗:“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

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

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

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

”在这份名单后面,还有仅仅存留姓名的士兵,他们叫王光明、张道德、李德贵、幸永善、刘金生、毛富有、田国华、龙子坤、杨金堂……遥想当年,他们尚在襁褓之中时,他们的父母该是对他们寄予了怎样的期待,才给他们起下了这样祈福祝愿的名字,然而,天不遂人愿,他们和他们的名字、他们的幸福就这样远离故土,静静地躺在冰冷的石碑之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