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高考数学全国一卷试题和答案

合集下载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Ⅰ数学文科试题及答案(河北、河南、山西、广西).doc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Ⅰ数学文科试题及答案(河北、河南、山西、广西).doc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Ⅰ:河北、河南、山西、广西)文科数学(必修+选修Ⅰ)第Ⅰ卷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并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3.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参考公式: 如果事件A B ,互斥,那么 球的表面积公式()()()P A B P A P B +=+24πS R =如果事件A B ,相互独立,那么 其中R 表示球的半径()()()P A B P A P B =球的体积公式如果事件A 在一次试验中发生的概率是P ,那么34π3V R =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事件A 恰好发生k 次的概率其中R 表示球的半径()(1)(01,2)k k n kn n P k C P P k n -=-=,,,一、选择题1.函数y = ) A .{|1}x x ≤B .{|0}x x ≥C .{|10}x x x ≥或≤D .{|01}x x ≤≤2.汽车经过启动、加速行驶、匀速行驶、减速行驶之后停车,若把这一过程中汽车的行驶路程s 看作时间t 的函数,其图像可能是( )A .B .C .D .3.512x ⎛⎫+ ⎪⎝⎭的展开式中2x 的系数为( )A .10B .5C .52D .14.曲线324y x x =-+在点(13),处的切线的倾斜角为( ) A .30°B .45°C .60°D .120°5.在ABC △中,AB c =,AC b =.若点D 满足2BD DC =,则AD =( ) A .2133b c + B .5233c b -C .2133b c - D .1233b c +6.2(sin cos )1y x x =--是( ) A .最小正周期为2π的偶函数 B .最小正周期为2π的奇函数 C .最小正周期为π的偶函数D .最小正周期为π的奇函数7.已知等比数列{}n a 满足122336a a a a +=+=,,则7a =( ) A .64B .81C .128D .2438.若函数()y f x =的图象与函数1y =的图象关于直线y x =对称,则()f x =( ) A .22ex -B .2e xC .21ex +D .2+2ex9.为得到函数πcos 3y x ⎛⎫=+ ⎪⎝⎭的图象,只需将函数sin y x =的图像( ) A .向左平移π6个长度单位 B .向右平移π6个长度单位 C .向左平移5π6个长度单位 D .向右平移5π6个长度单位10.若直线1x y a b+=与圆221x y +=有公共点,则( )A .221a b +≤B .221a b +≥ C .22111a b+≤D .2211a b +≥1 11.已知三棱柱111ABC A B C -的侧棱与底面边长都相等,1A 在底面ABC 内的射影为ABC △的中心,则1AB 与底面ABC 所成角的正弦值等于( )A .13B C D .2312.将1,2,3填入33⨯的方格中,要求每行、每列都没有重复数字,下面是一种填法,则不同的填写方法共有( )A .6种B .12种C .24种D .48种第Ⅱ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在答题卡上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然后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2.第Ⅱ卷共7页,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本卷共10小题,共9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13.若x y ,满足约束条件03003x y x y x ⎧+⎪-+⎨⎪⎩,,,≥≥≤≤则2z x y =-的最大值为 .14.已知抛物线21y ax =-的焦点是坐标原点,则以抛物线与两坐标轴的三个交点为顶点的三角形面积为 . 15.在ABC △中,90A ∠=,3tan 4B =.若以A B ,为焦点的椭圆经过点C ,则该椭圆的离心率e = .16.已知菱形ABCD 中,2AB =,120A ∠=,沿对角线BD 将ABD △折起,使二面角A BD C --为120,则点A 到BCD △所在平面的距离等于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2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设ABC △的内角A B C ,,所对的边长分别为a b c ,,,且cos 3a B =,sin 4b A =. (Ⅰ)求边长a ;(Ⅱ)若ABC △的面积10S =,求ABC △的周长l .(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四棱锥A BCDE -中,底面BCDE 为矩形,侧面ABC ⊥底面BCDE ,2BC =,CD =AB AC =.(Ⅰ)证明:AD CE ⊥;(Ⅱ)设侧面ABC 为等边三角形,求二面角C AD E --的大小.19.(本小题满分12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在数列{}n a 中,11a =,122n n n a a +=+. (Ⅰ)设12nn n a b -=.证明:数列{}n b 是等差数列; (Ⅱ)求数列{}n a 的前n 项和n S . 20.(本小题满分12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已知5只动物中有1只患有某种疾病,需要通过化验血液来确定患病的动物.血液化验结果呈阳性的即为患病动物,呈阴性即没患病.下面是两种化验方案: 方案甲:逐个化验,直到能确定患病动物为止.方案乙:先任取3只,将它们的血液混在一起化验.若结果呈阳性则表明患病动物为这3只中的1只,然后再逐个化验,直到能确定患病动物为止;若结果呈阴性则在另外2只中任取1只化验.求依方案甲所需化验次数不少于依方案乙所需化验次数的概率.CDE AB(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已知函数32()1f x x ax x =+++,a ∈R . (Ⅰ)讨论函数()f x 的单调区间;(Ⅱ)设函数()f x 在区间2133⎛⎫-- ⎪⎝⎭,内是减函数,求a 的取值范围. 22.(本小题满分12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双曲线的中心为原点O ,焦点在x 轴上,两条渐近线分别为12l l ,,经过右焦点F 垂直于1l 的直线分别交12l l ,于A B ,两点.已知OA AB OB 、、成等差数列,且BF 与FA 同向. (Ⅰ)求双曲线的离心率;(Ⅱ)设AB 被双曲线所截得的线段的长为4,求双曲线的方程.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Ⅰ:河北、河南、山西、广西)文科数学(必修+选修Ⅰ)参考答案一、1.D 2.A 3.C 4.B 5.A 6.D 7.A 8.A 9.C 10.D 11.B 12.B二、13.9 14.12 15.12 16 三、17.解:(1)由cos 3a B =与sin 4b A =两式相除,有:3cos cos cos cot 4sin sin sin a B a B b BB b A A b B b ==== 又通过cos 3a B =知:cos 0B >,则3cos 5B =,4sin 5B =,则5a =.(2)由1sin 2S ac B =,得到5c =.由222cos 2a c b B ac+-=,解得:b =最后10l =+18.解:(1)取BC 中点F ,连接DF 交CE 于点O , AB AC =,∴AF BC ⊥,又面ABC ⊥面BCDE , ∴AF ⊥面BCDE , ∴AF CE ⊥.tan tan 2CED FDC ∠=∠=, ∴90OED ODE ∠+∠=,90DOE ∴∠=,即CE DF ⊥,CE ∴⊥面ADF , CE AD ∴⊥.(2)在面ACD 内过C 点做AD 的垂线,垂足为G . CG AD ⊥,CE AD ⊥,AD ∴⊥面CEG , EG AD ∴⊥,则CGE ∠即为所求二面角.233AC CD CG AD ==,DG =,EG==,CE =则222cos 2CG GE CE CGE CG GE +-∠== πarccos CGE ∴∠=-⎝⎭.19.解:(1)122n n n a a +=+,11122n nn n a a +-=+, 11n n b b +=+,则n b 为等差数列,11b =,n b n =,12n n a n -=.(2)01211222(1)22n n n S n n --=+++-+12121222(1)22n n n S n n -=+++-+两式相减,得01121222221n n n n n S n n -=---=-+.20.解:依方案甲所需化验次数ξ为:1、2、3、4; P(ξ=1)=15; P(ξ=2)=142515A A =;P(ξ=3)=243515A A =;P(ξ=4)=32155-=(第4次是,结束,不是时,就是最后的哪一个,也结束); 依方案乙所需化验次数η为:2、3.P(η=2)=32114411331553315C C C A C C A ⨯⨯+⨯=;(3只血液混在一起化验结果呈阴性,另两只再化验一次就可以了,或者3只血液混在一起化验结果呈阳性, 再逐个化验时的第一次查出)P(η=3)=21141131532(1)5C C A C A ⨯⨯-= (3只血液混在一起化验结果呈阳性, 再逐个化验时的第一次没有查出,第二次是,结束,不是时,就是最后的哪一个,也结束)依方案甲所需化验次数不少于依方案乙所需化验次数的概率:P(ξ≥η)=P(ξ=2) ×P(η=2) +[P(ξ=3)+ P(ξ=4)][ P(η=2)+ P(η=3)]=33255+. 1825==0.72(由于标准答案不好看懂,我特用用此法与提供的标准答案的方法不一致,但结论是一致的!――――王新敞)21.解:(1)32()1f x x ax x =+++ 求导:2()321f x x ax '=++ 当23a≤时,0∆≤,()0f x '≥()f x 在R 上递增当23a >,()0f x '=求得两根为3a x -±=即()f x在⎛-∞ ⎝⎭递增,⎝⎭递减,⎫+∞⎪⎪⎝⎭递增 (2)23133a -⎨-+⎪-⎪⎩,且23a >解得:74a ≥22.解:(1)设OA m d =-,AB m =,OB m d =+ 由勾股定理可得:222()()m d m m d -+=+ 得:14d m =,tan b AOF a ∠=,4tan tan 23AB AOB AOF OA ∠=∠== 由倍角公式∴22431ba b a =⎛⎫- ⎪⎝⎭,解得12b a =则离心率2e =(2)过F 直线方程为()ay x c b=-- 与双曲线方程22221x y a b-=联立将2a b =,c =代入,化简有22152104x x b+=124x =-=将数值代入,有4=解得3b =最后求得双曲线方程为:221369x y -=. 点评:本次高考题目难度适中,第12道选择题是2007年北京市海淀区第二次模拟考试题,新东方在2008年寒假强化班教材的220页33题选用此题进行过详细讲解,在2008年春季冲刺班教材30页33题也选用此题,新东方的老师曾在多种场合下对此题做过多次讲解.第19道计算题也是一个非常典型的题型,在2007年12月31日,新东方在石家庄的讲座上曾经讲过这类问题的解法,在2008年的讲课中也多次提过此题型是重点.其他的题型也都很固定,没有出现偏题怪题,应该说,本次高考题的难度,区分度都非常恰当.。

2008年高考新课标全国I卷数学(理)试题精解精析(解析版)

2008年高考新课标全国I卷数学(理)试题精解精析(解析版)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统一考试数学(理科)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1.B 2.B 3.D 4.C 5.A 6.B 7.C 8.D 9.A10.D11.A12.C二、填空题 13.314.321515.43π 16.1.乙品种棉花的纤维平均长度大于甲品种棉花的纤维平均长度(或:乙品种棉花的纤维长度普遍大于甲品种棉花的纤维长度).2.甲品种棉花的纤维长度较乙品种棉花的纤维长度更分散.(或:乙品种棉花的纤维长度较甲品种棉花的纤维长度更集中(稳定).甲品种棉花的纤维长度的分散程度比乙品种棉花的纤维长度的分散程度更大).3.甲品种棉花的纤维长度的中位数为307mm,乙品种棉花的纤维长度的中位数为318mm . 4.乙品种棉花的纤维长度基本上是对称的,而且大多集中在中间(均值附近).甲品种棉花的纤维长度除一个特殊值(352)外,也大致对称,其分布较均匀.三、解答题 17.解:(Ⅰ)设{}n a 的公差为d ,由已知条件,11145a d a d +=⎧⎨+=-⎩,解出13a =,2d =-.所以1(1)25n a a n d n =+-=-+. (Ⅱ)21(1)42n n n S na d n n -=+=-+24(2)n =--. 所以2n =时,n S 取到最大值4. 18.解:如图,以D 为原点,DA则(100)DA =,,uu u r ,(001)CC '=,,u u u r .连结BD ,B D ''.在平面BB D D ''中,延长DP 交B D ''于H . 设(1)(0)DH m m m =>,,u u u r,由已知60DH DA <>=,o uuu r uu u r, 由cos DA DH DA DH DADH =<>,uu u r uuu r uu u r uuu r uu u r uuu rg可得2m解得2m =,所以1DH ⎫=⎪⎪⎝⎭uuu r .(Ⅰ)因为0011cos 2DH CC +⨯+⨯'<>==,uuu r uuu r 所以45DH CC '<>=,o uuu r uuu r. 即DP 与CC '所成的角为45.(Ⅱ)平面AA D D ''的一个法向量是(010)DC =,,u u u r.因为01101cos 2DH DC ⨯+⨯+⨯<>==,uuu r uuu r , 所以60DH DC <>=,o uuu r uuu r. 可得DP 与平面AA D D ''所成的角为30. 19.解:(Ⅰ)由题设可知1Y 和2Y 的分布列分别为150.8100.26EY =⨯+⨯=,221(56)0.8(106)0.24DY =-⨯+-⨯=,220.280.5120.38EY =⨯+⨯+⨯=,2222(28)0.2(88)0.5(128)0.312DY =-⨯+-⨯+-⨯=.(Ⅱ)12100()100100x x f x D Y D Y -⎛⎫⎛⎫=+⎪ ⎪⎝⎭⎝⎭2212100100100x x DY DY -⎛⎫⎛⎫=+ ⎪ ⎪⎝⎭⎝⎭22243(100)100x x ⎡⎤=+-⎣⎦ 2224(46003100)100x x =-+⨯, 当6007524x ==⨯时,()3f x =为最小值.20.解:(Ⅰ)由2C :24y x =知2(10)F ,. 设11()M x y ,,M 在2C 上,因为253MF =,所以1513x +=, 得123x =,13y =.M 在1C 上,且椭圆1C 的半焦距1c =,于是 222248193 1.a bb a ⎧+=⎪⎨⎪=-⎩, 消去2b 并整理得 4293740a a -+=,解得2a =(13a =不合题意,舍去). 故椭圆1C 的方程为22143x y +=. (Ⅱ)由12MF MF MN +=u u u r u u u u r u u u r知四边形12MF NF 是平行四边形,其中心为坐标原点O , 因为l MN ∥,所以l 与OM 的斜率相同,故l的斜率323k ==.设l的方程为)y x m =-.由223412)x y y x m ⎧+=⎪⎨=-⎪⎩,,消去y 并化简得 22916840x mx m -+-=.设11()A x y ,,22()B x y ,,12169mx x +=,212849m x x -=. 因为OA OB ⊥uu r uu u r,所以12120x x y y +=. 121212126()()x x y y x x x m x m +=+-- 2121276()6x x m x x m =-++22841676699m m m m -=-+g g21(1428)09m =-=.所以m =.此时22(16)49(84)0m m ∆=-⨯->, 故所求直线l的方程为y =-,或y =+.21.解: (Ⅰ)21()()f x a x b '=-+, 于是2123210(2)a b a b ⎧+=⎪+⎪⎨⎪-=+⎪⎩,, 解得11a b =⎧⎨=-⎩,, 或948.3a b ⎧=⎪⎪⎨⎪=-⎪⎩,因a b ∈Z ,,故1()1f x x x =+-. (Ⅱ)证明:已知函数1y x =,21y x=都是奇函数. 所以函数1()g x x x=+也是奇函数,其图像是以原点为中心的中心对称图形. 而1()111f x x x =-++-. 可知,函数()g x 的图像按向量(11)=,a 平移,即得到函数()f x 的图像,故函数()f x 的图像是以点(11),为中心的中心对称图形. (Ⅲ)证明:在曲线上任取一点00011x x x ⎛⎫+⎪-⎝⎭,.由0201()1(1)f x x '=--知,过此点的切线方程为2000200111()1(1)x x y x x x x ⎡⎤-+-=--⎢⎥--⎣⎦. 令1x =得0011x y x +=-,切线与直线1x =交点为00111x x ⎛⎫+ ⎪-⎝⎭,. 令y x =得021y x =-,切线与直线y x =交点为00(2121)x x --,. 直线1x =与直线y x =的交点为(11),.从而所围三角形的面积为00000111212112222121x x x x x +---=-=--.所以,所围三角形的面积为定值2.22.解:(Ⅰ)证明:因为MA 是圆O 的切线,所以OA AM ⊥. 又因为AP OM ⊥.在Rt OAM △中,由射影定理知,2OA OM OP =g .(Ⅱ)证明:因为BK 是圆O 的切线,BN OK ⊥.同(Ⅰ),有2OB ON OK =g,又OB OA =, 所以OP OM ON OK =g g ,即ON OMOP OK=. 又NOP MOK =∠∠,所以ONP OMK △∽△,故90OKM OPN ==∠∠. 23.解:(Ⅰ)1C 是圆,2C 是直线.1C 的普通方程为221x y +=,圆心1(00)C ,,半径1r =. 2C的普通方程为0x y -+=.因为圆心1C到直线0x y -=的距离为1, 所以2C 与1C 只有一个公共点. (Ⅱ)压缩后的参数方程分别为1C ':cos 1sin 2x y θθ=⎧⎪⎨=⎪⎩,(θ为参数); 2C ':24x y t ⎧=-⎪⎪⎨⎪=⎪⎩(t 为参数). 化为普通方程为:1C ':2241x y +=,2C ':12y x =,联立消元得2210x ++=,其判别式24210∆=-⨯⨯=,所以压缩后的直线2C '与椭圆1C '仍然只有一个公共点,和1C 与2C 公共点个数相同. 24.解:(Ⅰ)44()2124848.x f x x x x ⎧⎪=-+<⎨⎪->⎩, ≤,, ≤,图像如下:(Ⅱ)不等式842x x --->,即()2f x >, 由2122x -+=得5x =.由函数()f x 图像可知,原不等式的解集为(5)-∞,.2019高中教师读书心得体会作为教师,在教授知识的提示,也应该利用空暇时刻渐渐品读一些好书,吸收书中的精华。

2008年高考全国卷1(理科数学)

2008年高考全国卷1(理科数学)
已知 只动物中有 只患有某种疾病,需要通过化验血液来确定患病的动物.血液化验结果呈阳性的即为患病动物,呈阴性的即没患病.下面是两种化验方法:
方案甲:逐个化验,直到能确定患病动物为止.
方案乙:先任取 只,将它们的血液混在一起化验.若结果呈阳性则表明患病动物为这 只中的 只,然后再逐个化验,直到能确定患病动物为止;若结果呈阴性则在另外 只中任取 只化验.
(Ⅰ)求 的值;
(Ⅱ)求 的最大值.
18.(本小题满分 分)
四棱锥 中,底面 为矩形,侧面 底面 , , , .
(Ⅰ)证明: ;
(Ⅱ)设 与平面 所成的角为 ,求二面角 的大小.
19.(本小题满分 分)
已知函数 , .
(Ⅰ)讨论函数 的单调区间;
(Ⅱ)设函数 在区间 内是减函数,求 的取值范围.
20.(本小题满分 分)
15.在 中, , .若以 , 为焦点的椭圆经过点 ,则该椭圆的离心率 .
16.等边三角形 与正方形 有一公共边 ,二面角 的余弦值为 , , 分别是 , 的中点,则 , 所成角的余弦值等于.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 分)
设 中, , , 所对的边分别为 , , .且 .
(Ⅱ)设 被双曲线所截得的线段的长为 ,求双曲线的方程.
22.(本小题满分 分)
设函数 .数列 满足 , .
(Ⅰ)证明:函数 在区间 是增函数;
(Ⅱ)证明: ;
(Ⅲ)设 ,整数 .证明: .
(Ⅰ)求依方案甲所需化验次数不少于依方案乙所需化验次数的概率;
(Ⅱ) 表示依方案乙所需化验次数,求 的期望.
21.(本小题满分 分)
双曲线的中心为原点 ,焦点在 轴上,两条渐近线分别为 , ,经过右焦点 垂直于 的直线分别交 , 于 , 两点.已知 , , 成等差数列,且 与 同向.

全国卷Ⅰ2008年全国各地高考文科数学试题及参考答案及参考答案

全国卷Ⅰ2008年全国各地高考文科数学试题及参考答案及参考答案

绝密★启用前2008年全国各地高考试题文科数学(必修1+选修Ⅰ)本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2页。

第Ⅱ卷3至9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考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

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参考公式:如果事件A、B互斥,那么球的表面积公式P(A+B)=P(A)+P(B) S=4ΠR2如果事件A、B相互独立,那么其中R表示球的半径P(A+B)=P(A)+P(B) S=4ΠR2P(A·B)=P(A)·P(B) 球的体积公式ΠR3如果事件A在一次试验中发生的概率是P,那么V=43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事件A恰好发生k次的概率其中R表示球的半径P n(k)=C k n P k(1-p)n-k(k=0,1,2,…,n)一、选择题(1)函数y(A){x|x≤1}(B) {x|x≥1}(C){x|x≥1或x≤0}(D) {x|0≤x≤1}(2)汽车经过启动、加速行驶、匀速行驶、减速行驶之后停车,若把这一过程中汽车的行驶路程s看作时间t的函数,其图像可能是(3)(1+2x )5的展开式中x 2的系数 (A)10(B)5 (C)52 (D)1(4)曲线y =x 3-2x +4在点(1,3)处的切线的倾斜角为 (A)30°(B)45°(C)60°(D)12°(5)在△ABC 中,AB =c ,AC =b .若点D 满足BC =2DC ,则AD = (A)c b 3132+ (B)b c 3235- (C)c b 3132- (D)c b 3231+ (6)y =(sin x -cos x )2-1是(A)最小正周期为2π的偶像函数(B)最小正周期为2π的奇函数(C)最小正周期为π的偶函数(D)最小正周期为π的奇函数(7)已知等比数列{a n }满足a 1+a 2=3,a 2+ a 3=6,则a 1= (A)64(B)81(C)128(D)243(8)若函数y =f (x )的图像与函数y =1n 1+x 的图像关于直线y =x 对称,则f (x )= (A)22e-x(B) x2e(C) 12e+x(D) 22e+x(9)为得到函数y =cos(x +3π)的图像,只需将函数y =sin x 的图像 (A)向左平移6π个长度单位 (B)向右平移6π个长度单位(C)向左平移65π 个长度单位 (D)向右平移65π个长度单位(10)若直线bya x +=1与图122=+y x 有公共点,则(A)122≤+b a (B) 122≥+b a (C)11122≤+b a (D) 11122≥+ba(11)已知三棱柱ABC -111C B A 的侧棱与底面边长都相等,1A 在底面ABC 内的射影为△ABC 的中心,则A 1B 与底面ABC 所成角的正弦值等于(A)31(B)32 (C)33 (D)32 (12)将1,2,3填入3×3的方格中,要求每行、第列都没有重复数字,下面是一种填法,则不同的填写方法共有 (A)6种 (B)12种 (C)24种 (D)48种2008年全国各地高考试题文科数学(必修+选修1)第Ⅱ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在答题卡上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然后贴好条形码。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卷全国Ⅰ文含详解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卷全国Ⅰ文含详解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数学(必修+选修Ⅰ)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 卷1至2页,第II 卷3至9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并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3.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参考公式: 如果事件A B ,互斥,那么 球的表面积公式()()()P A B P A P B +=+24πS R =如果事件A B ,相互独立,那么 其中R 表示球的半径()()()P A B P A P B =球的体积公式如果事件A 在一次试验中发生的概率是P ,那么34π3V R =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事件A 恰好发生k 次的概率其中R 表示球的半径()(1)(01,2)k kn k n n P k C P P k n -=-=,,,一、选择题1.函数y = )A .{|1}x x ≤B .{|0}x x ≥C .{|10}x x x ≥或≤D .{|01}x x ≤≤2.汽车经过启动、加速行驶、匀速行驶、减速行驶之后停车,若把这一过程中汽车的行驶路程s 看作时间t 的函数,其图像可能是( )3.512x ⎛⎫+ ⎪⎝⎭的展开式中2x 的系数为( )A .10B .5C .52D .14.曲线324y x x =-+在点(13),处的切线的倾斜角为( ) A .30°B .45°C .60°D .120°5.在ABC △中,AB c =,AC b =.若点D 满足2BD DC =,则AD =( ) A .2133b c + B .5233c b -C .2133b c - D .1233b c +6.2(sin cos )1y x x =--是( ) A .最小正周期为2π的偶函数 B .最小正周期为2π的奇函数 C .最小正周期为π的偶函数D .最小正周期为π的奇函数7.已知等比数列{}n a 满足122336a a a a +=+=,,则7a =( ) A .64B .81C .128D .2438.若函数()y f x =的图象与函数1y =的图象关于直线y x =对称,则()f x =( ) A .22ex -B .2e xC .21ex +D .2+2ex9.为得到函数πcos 3y x ⎛⎫=+ ⎪⎝⎭的图象,只需将函数sin y x =的图像( ) A .向左平移π6个长度单位 B .向右平移π6个长度单位 C .向左平移5π6个长度单位 D .向右平移5π6个长度单位10.若直线1x y a b+=与圆221x y +=有公共点,则( )A .221a b +≤B .221a b +≥ C .22111a b+≤D .2211a b +≥1 11.已知三棱柱111ABC A B C -的侧棱与底面边长都相等,1A 在底面ABC 内的射影为ABC △的中心,则1AB 与底面ABC 所成角的正弦值等于( )A .B .C .D .A .13BCD .2312.将1,2,3填入33⨯的方格中,要求每行、每列都没有重复数字,下面是一种填法,则不同的填写方法共有( ) A .6种 B .12种 C .24种 D .48种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数学(必修+选修Ⅰ)第Ⅱ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在答题卡上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然后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2.第Ⅱ卷共7页,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本卷共10小题,共9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13.若x y ,满足约束条件03003x y x y x ⎧+⎪-+⎨⎪⎩,,,≥≥≤≤则2z x y =-的最大值为 .14.已知抛物线21y ax =-的焦点是坐标原点,则以抛物线与两坐标轴的三个交点为顶点的三角形面积为 . 15.在ABC △中,90A ∠=,3tan 4B =.若以A B ,为焦点的椭圆经过点C ,则该椭圆的离心率e = .16.已知菱形ABCD 中,2AB =,120A ∠=,沿对角线BD 将ABD △折起,使二面角A BD C --为120,则点A 到BCD △所在平面的距离等于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本小题满分12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设ABC △的内角A B C ,,所对的边长分别为a b c ,,,且cos 3a B =,sin 4b A =. (Ⅰ)求边长a ;(Ⅱ)若ABC △的面积10S =,求ABC △的周长l .18.(本小题满分12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四棱锥A BCDE -中,底面BCDE 为矩形,侧面ABC ⊥底面BCDE ,2BC =,CD =AB AC =.(Ⅰ)证明:AD CE ⊥;(Ⅱ)设侧面ABC 为等边三角形,求二面角C AD E --的大小.19.(本小题满分12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在数列{}n a 中,11a =,122nn n a a +=+.(Ⅰ)设12nn n a b -=.证明:数列{}n b 是等差数列; (Ⅱ)求数列{}n a 的前n 项和n S . 20.(本小题满分12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已知5只动物中有1只患有某种疾病,需要通过化验血液来确定患病的动物.血液化验结果呈阳性的即为患病动物,呈阴性即没患病.下面是两种化验方案: 方案甲:逐个化验,直到能确定患病动物为止.方案乙:先任取3只,将它们的血液混在一起化验.若结果呈阳性则表明患病动物为这3只中的1只,然后再逐个化验,直到能确定患病动物为止;若结果呈阴性则在另外2只中任CDE AB取1只化验.求依方案甲所需化验次数不少于依方案乙所需化验次数的概率. 21.(本小题满分12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已知函数32()1f x x ax x =+++,a ∈R . (Ⅰ)讨论函数()f x 的单调区间;(Ⅱ)设函数()f x 在区间2133⎛⎫-- ⎪⎝⎭,内是减函数,求a 的取值范围. 22.(本小题满分12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双曲线的中心为原点O ,焦点在x 轴上,两条渐近线分别为12l l ,,经过右焦点F 垂直于1l 的直线分别交12l l ,于A B ,两点.已知OA AB OB 、、成等差数列,且BF 与FA 同向. (Ⅰ)求双曲线的离心率;(Ⅱ)设AB 被双曲线所截得的线段的长为4,求双曲线的方程.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数学(必修+选修Ⅰ)参考答案一、1.D 2.A 3.C 4.B 5.A 6.D 7.A 8.A 9.C 10.D 11.B 12.B二、13.9 14.12 15.1216.2三、17.解:(1)由cos 3a B =与sin 4b A =两式相除,有:3cos cos cos cot 4sin sin sin a B a B b BB b A A b B b ==== 又通过cos 3a B =知:cos 0B >,则3cos 5B =,4sin 5B =,则5a =.(2)由1sin 2S ac B =,得到5c =.由222cos 2a c b B ac+-=,解得:b =最后10l =+.18.解:(1)取BC 中点F ,连接DF 交CE 于点O , AB AC =,∴AF BC ⊥,又面ABC ⊥面BCDE , ∴AF ⊥面BCDE , ∴AF CE ⊥.tan tan 2CED FDC ∠=∠=, ∴90OED ODE ∠+∠=,90DOE ∴∠=,即CE DF ⊥,CE ∴⊥面ADF , CE AD ∴⊥.(2)在面ACD 内过C 点做AD 的垂线,垂足为G . CG AD ⊥,CE AD ⊥, AD ∴⊥面CEG , EG AD ∴⊥,则CGE ∠即为所求二面角.233AC CD CG AD ==,3DG =,EG ==CE =则222cos 2CG GE CE CGE CG GE +-∠==,πarccos CGE ∴∠=-⎝⎭.19.解:(1)122nn n a a +=+,11122n nn n a a +-=+, 11n n b b +=+,则n b 为等差数列,11b =,n b n =,12n n a n -=.(2)01211222(1)22n n n S n n --=+++-+12121222(1)22n n n S n n -=+++-+两式相减,得01121222221n n n n n S n n -=---=-+.20.解:设1A 、2A 分别表示依方案甲需化验1次、2次。

2008年高考理科数学试题及参考答案(全国卷Ⅰ)

2008年高考理科数学试题及参考答案(全国卷Ⅰ)

1.Amdahl提出的计算机系统机构的经典定义是:计算机系统结构是程序员看到的计算机属性,即概念性结构和功能特性。

2.计算机系统中的提高并行性的措施很多,但就其基本思想而言,可以归为3类技术途径,这就是时间重叠、资源重复和资源共享。

3.MIPS的数据寻址方式有立即数寻址和偏移量寻址两种,但通过把0作为偏移量可实现寄存器间接寻址,而把 RO作为基址寄存器可实现16位绝对寻址方式。

4.交叉访问存储器通常有两种地址映像方式:顺序交叉和取模交叉,其中取模交叉方式不仅可以减少体冲突而且可以使用位选择方法来代替在确定体内地址时使用的除法运算。

5.互联网络从拓扑结构上可分为静态互连网络和动态…。

6.根据存储器的分布方式,多处理器计算机有两种基本结构,就是集中式共享存储结构和具有分布的物理存储器结构。

7.在多处理器系统中并行性遇到的挑战,一个是程序中的并行性有限,另一个是相对较高的通信开销。

1.系列机软件必须保证( C )A.向前兼容,并向上兼容B.向前兼容,并向下兼容C.向后兼容,力争向上兼容D.向后兼容,力争向下兼容2.计算机系统结构不包括( C )A.数据表示 B.机器工作状态的定义和切换C.主存速度 D.信息保护3.字串位并是指同时对一个字的所有位进行处理,其并行等级( D )A.不存在并行性 B.较高的并行性C.最高一级的并行性D.已经开始出现并行性4.RISC计算机的指令系统集类型是(C )A.堆栈型 B.累加器型C.寄存器—寄存器型 D.寄存器-存储器型5.关于“一次重叠”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仅“执行K”与“分析K+1”重叠B. 应尽量使“分析K+1”与“执行K”时间相等C. “分析K”完后立即开始“执行K”D. 只需一套指令分析部件和一套执行部件6.在Cache存储器中常用的地址映象方式是( C )A.全相联映 B.页表法映象C.组相联映象 D.段页表映象7.块冲突概率最高的Cache地址映象方式是( A )A.直接 B.组相联 C.段相联 D.全相联8.设8个处理器编号分别为0,1,2,…,7用Cube2 (交换函数中的C2)互联函数时,第3号处理机与第( D )号处理机相联。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数学试卷及答案-全国卷1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数学试卷及答案-全国卷1

我是一个经历高考的人,尤记当年的艰苦时光。

三点一线,但我挺过来了。

现在把历年的高考试卷,传于网上,有答案。

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最后祝各位同仁高考考出好的成绩。

考上理想的大学,不辜负家长的期望,你的理想,努力吧,奋斗吧,拼搏吧,永远支持你!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数学(必修+选修Ⅰ)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 卷1至2页,第II 卷3至9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并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3.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参考公式: 如果事件A B ,互斥,那么 球的表面积公式()()()P A B P A P B +=+24πS R =如果事件A B ,相互独立,那么 其中R 表示球的半径()()()P A B P A P B =球的体积公式如果事件A 在一次试验中发生的概率是P ,那么34π3V R =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事件A 恰好发生k 次的概率其中R 表示球的半径()(1)(01,2)k k n kn n P k C P P k n -=-=,,,一、选择题1.函数y =A .{|1}x x ≤B .{|0}x x ≥C .{|10}x x x ≥或≤D .{|01}x x ≤≤2.汽车经过启动、加速行驶、匀速行驶、减速行驶之后停车,若把这一过程中汽车的行驶路程s 看作时间t 的函数,其图像可能是3.512x ⎛⎫+ ⎪⎝⎭的展开式中2x 的系数为A .10B .5C .52D .14.曲线324y x x =-+在点(13),处的切线的倾斜角为 A .30°B .45°C .60°D .120°5.在ABC △中,=c ,=b .若点D 满足2BD DC =,则AD =A .32b +31c B .35c-32bC .32b-31c D .31b+32c6.2(sin cos )1y x x =--是A .最小正周期为2π的偶函数B .最小正周期为2π的奇函数C .最小正周期为π的偶函数D .最小正周期为π的奇函数7.已知等比数列{}n a 满足122336a a a a +=+=,,则7a =A .64B .81C .128D .2438.若函数()y f x =的图象与函数1y =的图象关于直线y x =对称,则()f x =A .e 2x-2B .e 2xC .e 2x+1D . e 2x+29.为得到函数πcos 3y x ⎛⎫=+⎪⎝⎭的图象,只需将函数y=sinx 的图像 A .向左平移π6个长度单位 B .向右平移π6个长度单位 C .向左平移5π6个长度单位D .向右平移5π6个长度单位A .B .C .D .10.若直线1x ya b+=与圆x 2+y 2=1有公共点,则 A .a 2+b 2≤1 B .a 2+b 2≥1 C .22111a b+≤D .2211a b+≥1 11.已知三棱柱ABC - A 1B 1C 1的侧棱与底面边长都相等,A 1在底面ABC 内的射影为ABC △的中心,则1AB 与底面ABC 所成角的正弦值等于A .13BCD .2312.将1,2,3填入33⨯的方格中,要求每行、每列都没有重复数字,下面是一种填法,则不同的填写方法共有A .6种B .12种C .24种D .48种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数学(必修+选修Ⅰ)第Ⅱ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在答题卡上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然后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2.第Ⅱ卷共7页,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3.本卷共10小题,共9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13.若x y ,满足约束条件03003x y x y x ⎧+⎪-+⎨⎪⎩,,,≥≥≤≤则2z x y =-的最大值为 .14.已知抛物线y=ax 2-1的焦点是坐标原点,则以抛物线与两坐标轴的三个交点为顶点的三角形面积为 .15.在ABC △中,90A ∠=,3tan 4B =.若以A B ,为焦点的椭圆经过点C ,则该椭圆的离心率e = .16.已知菱形ABCD 中,2AB =,120A ∠=,沿对角线BD 将ABD △折起,使二面角A BD C --为120,则点A 到BCD △所在平面的距离等于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0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设ABC △的内角A 、B 、C 所对的边长分别为a 、b 、c ,且a cos B =3,b sin A =4.(Ⅰ)求边长a ;(Ⅱ)若ABC △的面积10S =,求ABC △的周长l . 18.(本小题满分12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四棱锥A - BCDE 中,底面BCDE 为矩形,侧面ABC ⊥底面BCDE ,BC =2,CD =AB AC =.(Ⅰ)证明:AD ⊥CE ;(Ⅱ)设侧面ABC 为等边三角形,求二面角C - AD - E 的大小.19.(本小题满分12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在数列{a n }中,a 1=1, a n+1=2a n +2n . (Ⅰ)设12nn n a b -=.证明:数列{}n b 是等差数列; (Ⅱ)求数列{}n a 的前n 项和n S . 20.(本小题满分12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已知5只动物中有1只患有某种疾病,需要通过化验血液来确定患病的动物.血液化验结果呈阳性的即为患病动物,呈阴性的即没患病.下面是两种化验方案:方案甲:逐个化验,直到能确定患病动物为止.方案乙:先任取3只,将它们的血液混在一起化验.若结果呈阳性则表明患病动物为这3只中的1只,然后再逐个化验,直到能确定患病动物为止;若结果呈阴性则在另外2只中任取1只化验.DE AB求依方案甲所需化验次数不少于依方案乙所需化验次数的概率. 21.(本小题满分12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已知函数32()1f x x ax x =+++,a ∈R . (Ⅰ)讨论函数()f x 的单调区间;(Ⅱ)设函数()f x 在区间2133⎛⎫-- ⎪⎝⎭,内是减函数,求a 的取值范围. 22.(本小题满分12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双曲线的中心为原点O ,焦点在x 轴上,两条渐近线分别为12l l ,,经过右焦点F 垂直于1l 的直线分别交12l l ,于A B ,两点.已知OA AB OB 、、成等差数列,且BF 与FA 同向. (Ⅰ)求双曲线的离心率;(Ⅱ)设AB 被双曲线所截得的线段的长为4,求双曲线的方程.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数学参考答案(I )依题设得 43sin cos =A b B a 由正弦定理得 B Ab a sin sin =所以43s i n c o s =B B )cos 1(169sin 169cos 222B B B -==即 259cos 2=B 依题设知 a 2cos 2B=9 所以 a 2=25,得a=5 (II )因为S=,2sin 21c A bc = 所以,由S=10得c=5 应用余弦定理得b=52cos 222=-+B ac c a故△ABC 的周长l =a+b+c=2(5+5)18.解法一:(I)作AO ⊥BC ,垂足为O ,连接OD ,由题设知,AO ⊥底面BCDE ,且O 为BC 中点, 由21==DE CD CD OC 知,Rt △OCD ∽Rt △CDE , 从而∠ODC=∠CED ,于是CE ⊥OD , 由三垂线定理知,AD ⊥CE(II )作CG ⊥AD ,垂足为G ,连接GE 。

2008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文科)(全国卷一)及答案

2008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文科)(全国卷一)及答案

2008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文科)(全国卷Ⅰ)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60分)1.(5分)函数y=的定义域为()A.{x|x≤1}B.{x|x≥1}C.{x|x≥1或x≤0}D.{x|0≤x≤1} 2.(5分)掷一个骰子,向上一面的点数大于2且小于5的概率为p1,拋两枚硬币,正面均朝上的概率为p2,则()A.p1<p2B.p1>p2C.p1=p2D.不能确定3.(5分)(1+)5的展开式中x2的系数()A.10 B.5 C.D.14.(5分)曲线y=x3﹣2x+4在点(1,3)处的切线的倾斜角为()A.30°B.45°C.60°D.120°5.(5分)在△ABC中,=,=.若点D满足=2,则=()A. B.C.D.6.(5分)y=(sinx﹣cosx)2﹣1是()A.最小正周期为2π的偶函数B.最小正周期为2π的奇函数C.最小正周期为π的偶函数D.最小正周期为π的奇函数7.(5分)已知等比数列{a n}满足a1+a2=3,a2+a3=6,则a7=()A.64 B.81 C.128 D.2438.(5分)若函数y=f(x)的图象与函数y=ln的图象关于直线y=x对称,则f(x)=()A.e2x﹣2B.e2x C.e2x+1 D.e2x+29.(5分)为得到函数的图象,只需将函数y=sin2x的图象()A.向左平移个长度单位B.向右平移个长度单位C.向左平移个长度单位D.向右平移个长度单位10.(5分)若直线=1与圆x2+y2=1有公共点,则()A.a2+b2≤1 B.a2+b2≥1 C.D.11.(5分)已知三棱柱ABC﹣A1B1C1的侧棱与底面边长都相等,A1在底面ABC 内的射影为△ABC的中心,则AB1与底面ABC所成角的正弦值等于()A.B.C.D.12.(5分)将1,2,3填入3×3的方格中,要求每行、每列都没有重复数字,下面是一种填法,则不同的填写方法共有()A.6种 B.12种C.24种D.48种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0分)13.(5分)若x,y满足约束条件,则z=2x﹣y的最大值为.14.(5分)已知抛物线y=ax2﹣1的焦点是坐标原点,则以抛物线与两坐标轴的三个交点为顶点的三角形面积为.15.(5分)在△ABC中,∠A=90°,tanB=.若以A、B为焦点的椭圆经过点C,则该椭圆的离心率e=.16.(5分)已知菱形ABCD中,AB=2,∠A=120°,沿对角线BD将△ABD折起,使二面角A﹣BD﹣C为120°,则点A到△BCD所在平面的距离等于.三、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70分)17.(10分)设△ABC的内角A、B、C所对的边长分别为a、b、c,且acosB=3,bsinA=4.(Ⅰ)求边长a;(Ⅱ)若△ABC的面积S=10,求△ABC的周长l.18.(12分)四棱锥A﹣BCDE中,底面BCDE为矩形,侧面ABC⊥底面BCDE,BC=2,,AB=AC.(Ⅰ)证明:AD⊥CE;(Ⅱ)设CE与平面ABE所成的角为45°,求二面角C﹣AD﹣E的大小.19.(12分)在数列{a n}中,a1=1,a n+1=2a n+2n.(Ⅰ)设b n=.证明:数列{b n}是等差数列;(Ⅱ)求数列{a n}的前n项和S n.20.(12分)已知5只动物中有1只患有某种疾病,需要通过化验血液来确定患病的动物.血液化验结果呈阳性的即为患病动物,呈阴性即没患病.下面是两种化验方案:方案甲:逐个化验,直到能确定患病动物为止.方案乙:先任取3只,将它们的血液混在一起化验.若结果呈阳性则表明患病动物为这3只中的1只,然后再逐个化验,直到能确定患病动物为止;若结果呈阴性则在另外2只中任取1只化验.求依方案甲所需化验次数不少于依方案乙所需化验次数的概率.21.(12分)已知函数f(x)=﹣x2+ax+1﹣lnx.(Ⅰ)当a=3时,求函数f(x)的单调递增区间;(Ⅱ)若f(x)在区间(0,)上是减函数,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22.(12分)双曲线的中心为原点O,焦点在x轴上,两条渐近线分别为l1,l2,经过右焦点F垂直于l1的直线分别交l1,l2于A,B两点.已知||、||、||成等差数列,且与同向.(Ⅰ)求双曲线的离心率;(Ⅱ)设AB被双曲线所截得的线段的长为4,求双曲线的方程.2008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文科)(全国卷Ⅰ)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60分)1.(5分)(2008•全国卷Ⅰ)函数y=的定义域为()A.{x|x≤1}B.{x|x≥1}C.{x|x≥1或x≤0}D.{x|0≤x≤1}【分析】根据根式有意义的条件求函数的定义域.【解答】解:∵函数y=,∴1﹣x≥0,x≥0,∴0≤x≤1,故选D.2.(5分)(2008•全国卷Ⅰ)掷一个骰子,向上一面的点数大于2且小于5的概率为p1,拋两枚硬币,正面均朝上的概率为p2,则()A.p1<p2B.p1>p2C.p1=p2D.不能确定【分析】计算出各种情况的概率,然后比较即可.【解答】解:大于2小于5的数有2个数,∴p1==;投掷一次正面朝上的概率为,两次正面朝上的概率为p2=×=,∵>,∴p1>p2.故选B.3.(5分)(2008•全国卷Ⅰ)(1+)5的展开式中x2的系数()A.10 B.5 C.D.1【分析】利用二项展开式的通项公式求出展开式中x2的系数【解答】解:,故选项为为C.4.(5分)(2008•全国卷Ⅰ)曲线y=x3﹣2x+4在点(1,3)处的切线的倾斜角为()A.30°B.45°C.60°D.120°【分析】欲求在点(1,3)处的切线倾斜角,先根据导数的几何意义可知k=y′|x=1,再结合正切函数的值求出角α的值即可.【解答】解:y/=3x2﹣2,切线的斜率k=3×12﹣2=1.故倾斜角为45°.故选B.5.(5分)(2008•全国卷Ⅰ)在△ABC中,=,=.若点D满足=2,则=()A. B.C.D.【分析】把向量用一组向量来表示,做法是从要求向量的起点出发,尽量沿着已知向量,走到要求向量的终点,把整个过程写下来,即为所求.本题也可以根据D点把BC分成一比二的两部分入手.【解答】解:∵由,∴,∴.故选A6.(5分)(2008•全国卷Ⅰ)y=(sinx﹣cosx)2﹣1是()A.最小正周期为2π的偶函数B.最小正周期为2π的奇函数C.最小正周期为π的偶函数D.最小正周期为π的奇函数【分析】把三角函数式整理,平方展开,合并同类项,逆用正弦的二倍角公式,得到y=Asin(ωx+φ)的形式,这样就可以进行三角函数性质的运算.【解答】解:∵y=(sinx﹣cosx)2﹣1=1﹣2sinxcosx﹣1=﹣sin2x,∴T=π且为奇函数,故选D7.(5分)(2008•全国卷Ⅰ)已知等比数列{a n}满足a1+a2=3,a2+a3=6,则a7=()A.64 B.81 C.128 D.243【分析】由a1+a2=3,a2+a3=6的关系求得q,进而求得a1,再由等比数列通项公式求解.【解答】解:由a2+a3=q(a1+a2)=3q=6,∴q=2,∴a1(1+q)=3,∴a1=1,∴a7=26=64.故选A.8.(5分)(2008•全国卷Ⅰ)若函数y=f(x)的图象与函数y=ln的图象关于直线y=x对称,则f(x)=()A.e2x﹣2B.e2x C.e2x+1 D.e2x+2【分析】由函数y=f(x)的图象与函数y=ln的图象关于直线y=x对称知这两个函数互为反函数,故只要求出函数y=f(x)的反函数即可,欲求原函数的反函数,即从原函数y=ln中反解出x,后再进行x,y互换,即得反函数的解析式.【解答】解:∵,∴,∴x=(e y﹣1)2=e2y﹣2,改写为:y=e2x ﹣2∴答案为A.9.(5分)(2008•全国卷Ⅰ)为得到函数的图象,只需将函数y=sin2x的图象()A.向左平移个长度单位B.向右平移个长度单位C.向左平移个长度单位D.向右平移个长度单位【分析】先根据诱导公式将函数化为正弦的形式,再根据左加右减的原则进行平移即可得到答案.【解答】解:∵,只需将函数y=sin2x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得到函数的图象.故选A.10.(5分)(2008•全国卷Ⅰ)若直线=1与圆x2+y2=1有公共点,则()A.a2+b2≤1 B.a2+b2≥1 C.D.【分析】用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小于或等于半径,可以得到结果.【解答】解:直线与圆有公共点,即直线与圆相切或相交得:d≤r,∴故选D.11.(5分)(2008•全国卷Ⅰ)已知三棱柱ABC﹣A1B1C1的侧棱与底面边长都相等,A1在底面ABC内的射影为△ABC的中心,则AB1与底面ABC所成角的正弦值等于()A.B.C.D.【分析】法一:由题意可知三棱锥A1﹣ABC为正四面体,设棱长为2,求出AB1及三棱锥的高,由线面角的定义可求出答案;法二:先求出点A1到底面的距离A1D的长度,即知点B1到底面的距离B1E的长度,再求出AE的长度,在直角三角形AEB1中求AB1与底面ABC所成角的正切,再由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求出其正弦.【解答】解:(法一)因为三棱柱ABC﹣A1B1C1的侧棱与底面边长都相等,A1在底面ABC内的射影为△ABC的中心,设为D,所以三棱锥A1﹣ABC为正四面体,设棱长为2,则△AA1B1是顶角为120°等腰三角形,所以AB1=2×2×sin60°=2,A1D==,所以AB1与底面ABC所成角的正弦值为==;(法二)由题意不妨令棱长为2,点B1到底面的距离是B1E,如图,A1在底面ABC内的射影为△ABC的中心,设为D,故DA=,由勾股定理得A1D==故B1E=,如图作A1S⊥AB于中点S,易得A1S=,所以AB1==2,所以AB1与底面ABC所成角的正弦值sin∠B1AE==.故选B.12.(5分)(2008•全国卷Ⅰ)将1,2,3填入3×3的方格中,要求每行、每列都没有重复数字,下面是一种填法,则不同的填写方法共有()A.6种 B.12种C.24种D.48种【分析】填好第一行和第一列,其他的行和列就确定,因此只要选好第一行的顺序再确定第一列的顺序,就可以得到符合要求的排列.【解答】解:填好第一行和第一列,其他的行和列就确定,∴A33A22=12,故选B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0分)13.(5分)(2008•全国卷Ⅰ)若x,y满足约束条件,则z=2x﹣y的最大值为9.【分析】首先作出可行域,再作出直线l0:y=2x,将l0平移与可行域有公共点,直线y=2x﹣z在y轴上的截距最小时,z有最大值,求出此时直线y=2x﹣z经过的可行域内的点的坐标,代入z=2x﹣y中即可.【解答】解:如图,作出可行域,作出直线l0:y=2x,将l0平移至过点A处时,函数z=2x﹣y有最大值9.14.(5分)(2008•全国卷Ⅰ)已知抛物线y=ax2﹣1的焦点是坐标原点,则以抛物线与两坐标轴的三个交点为顶点的三角形面积为2.【分析】先根据抛物线y=ax2﹣1的焦点坐标为坐标原点,求得a,得到抛物线方程,进而可知与坐标轴的交点的坐标,进而可得答案.【解答】解:由抛物线y=ax2﹣1的焦点坐标为坐标原点得,,则与坐标轴的交点为(0,﹣1),(﹣2,0),(2,0),则以这三点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故答案为215.(5分)(2008•全国卷Ⅰ)在△ABC中,∠A=90°,tanB=.若以A、B为焦点的椭圆经过点C,则该椭圆的离心率e=.【分析】令AB=4,椭圆的c可得,AC=3,BC=5依据椭圆定义求得a,则离心率可得.【解答】解:令AB=4,则AC=3,BC=5则2c=4,∴c=2,2a=3+5=8∴a=4,∴e=故答案为.16.(5分)(2008•全国卷Ⅰ)已知菱形ABCD中,AB=2,∠A=120°,沿对角线BD将△ABD折起,使二面角A﹣BD﹣C为120°,则点A到△BCD所在平面的距离等于.【分析】本题考查了立体几何中的折叠问题,及定义法求二面角和点到平面的距离,我们由已知菱形ABCD中,AB=2,∠A=120°,沿对角线BD将△ABD折起,使二面角A﹣BD﹣C为120°,及菱形的性质:对角线互相垂直,我们易得∴∠AOC 即为二面角A﹣BD﹣C的平面角,解△AOC后,OC边的高即为A点到平面BCD 的距离.【解答】解:已知如下图所示:设AC∩BD=O,则AO⊥BD,CO⊥BD,∴∠AOC即为二面角A﹣BD﹣C的平面角∴∠AOC=120°,且AO=1,∴d=1×sin60°=故答案为:三、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70分)17.(10分)(2008•全国卷Ⅰ)设△ABC的内角A、B、C所对的边长分别为a、b、c,且acosB=3,bsinA=4.(Ⅰ)求边长a;(Ⅱ)若△ABC的面积S=10,求△ABC的周长l.【分析】(I)由图及已知作CD垂直于AB,在直角三角形BDC中求BC的长.(II)由面积公式解出边长c,再由余弦定理解出边长b,求三边的和即周长.【解答】解:(I)过C作CD⊥AB于D,则由CD=bsinA=4,BD=acosB=3∴在Rt△BCD中,a=BC==5(II)由面积公式得S=×AB×CD=×AB×4=10得AB=5又acosB=3,得cosB=由余弦定理得:b===2△ABC的周长l=5+5+2=10+2答:(I)a=5;(II)l=10+218.(12分)(2008•全国卷Ⅰ)四棱锥A﹣BCDE中,底面BCDE为矩形,侧面ABC ⊥底面BCDE,BC=2,,AB=AC.(Ⅰ)证明:AD⊥CE;(Ⅱ)设CE与平面ABE所成的角为45°,求二面角C﹣AD﹣E的大小.【分析】(1)取BC中点F,证明CE⊥面ADF,通过证明线面垂直来达到证明线线垂直的目的.(2)在面AED内过点E作AD的垂线,垂足为G,由(1)知,CE⊥AD,则∠CGE 即为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CGE中,使用余弦定理求出此角的大小.【解答】解:(1)取BC中点F,连接DF交CE于点O,∵AB=AC,∴AF⊥BC.又面ABC⊥面BCDE,∴AF⊥面BCDE,∴AF⊥CE.再根据,可得∠CED=∠FDC.又∠CDE=90°,∴∠OED+∠ODE=90°,∴∠DOE=90°,即CE⊥DF,∴CE⊥面ADF,∴CE⊥AD.(2)在面ACD内过C点作AD的垂线,垂足为G.∵CG⊥AD,CE⊥AD,∴AD⊥面CEG,∴EG⊥AD,则∠CGE即为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作CH⊥AB,H为垂足.∵平面ABC⊥平面BCDE,矩形BCDE中,BE⊥BC,故BE⊥平面ABC,CH⊂平面ABC,故BE⊥CH,而AB∩BE=B,故CH⊥平面ABE,∴∠CEH=45°为CE与平面ABE所成的角.∵CE=,∴CH=EH=.直角三角形CBH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得BH===1,∴AH=AB﹣BH=AC﹣1;直角三角形ACH中,由勾股定理求得AC2=CH2+AH2=3+(AC﹣1)2,∴AB=AC=2.由面ABC⊥面BCDE,矩形BCDE中CD⊥CB,可得CD⊥面ABC,故△ACD为直角三角形,AD===,故CG===,DG==,,又,则,∴,即二面角C﹣AD﹣E的大小.19.(12分)(2008•全国卷Ⅰ)在数列{a n}中,a1=1,a n+1=2a n+2n.(Ⅰ)设b n=.证明:数列{b n}是等差数列;(Ⅱ)求数列{a n}的前n项和S n.=2a n+2n构造可得即数列{b n}为等差数列【分析】(1)由a n+1(2)由(1)可求=n,从而可得a n=n•2n﹣1利用错位相减求数列{a n}的和=2a n+2n.两边同除以2n得【解答】解:由a n+1﹣b n=1∴,即b n+1∴{b n}以1为首项,1为公差的等差数列(2)由(1)得∴a n=n•2n﹣1S n=20+2×21+3×22+…+n•2n﹣12S n=21+2×22+…+(n﹣1)•2n﹣1+n•2n∴﹣S n=20+21+22+…+2n﹣1﹣n•2n=∴S n=(n﹣1)•2n+120.(12分)(2008•全国卷Ⅰ)已知5只动物中有1只患有某种疾病,需要通过化验血液来确定患病的动物.血液化验结果呈阳性的即为患病动物,呈阴性即没患病.下面是两种化验方案:方案甲:逐个化验,直到能确定患病动物为止.方案乙:先任取3只,将它们的血液混在一起化验.若结果呈阳性则表明患病动物为这3只中的1只,然后再逐个化验,直到能确定患病动物为止;若结果呈阴性则在另外2只中任取1只化验.求依方案甲所需化验次数不少于依方案乙所需化验次数的概率.【分析】(解法一)主要依乙所验的次数分类,并求出每种情况下被验中的概率,再求甲种方案的次数不少于乙种次数的概率;(解法二)先求所求事件的对立事件即甲的次数小于乙的次数,再求出它包含的两个事件“甲进行的一次即验出了和甲进行了两次,乙进行了3次”的概率,再代入对立事件的概率公式求解.【解答】解:(解法一):主要依乙所验的次数分类:若乙验两次时,有两种可能:①先验三只结果为阳性,再从中逐个验时,恰好一次验中概率为:(也可以用)②先验三只结果为阴性,再从其它两只中验出阳性(无论第二次验中没有,均可以在第二次结束)()∴乙只用两次的概率为.若乙验三次时,只有一种可能:先验三只结果为阳性,再从中逐个验时,恰好二次验中概率为:∴在三次验出时概率为∴甲种方案的次数不少于乙种次数的概率为:(解法二):设A为甲的次数不小于乙的次数,则表示甲的次数小于乙的次数,则只有两种情况,甲进行的一次即验出了和甲进行了两次,乙进行了3次.则设A1,A2分别表示甲在第一次、二次验出,并设乙在三次验出为B∴∴21.(12分)(2010•大纲版Ⅱ)已知函数f(x)=﹣x2+ax+1﹣lnx.(Ⅰ)当a=3时,求函数f(x)的单调递增区间;(Ⅱ)若f(x)在区间(0,)上是减函数,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分析】(1)求单调区间,先求导,令导函数大于等于0即可.(2)已知f(x)在区间(0,)上是减函数,即f′(x)≤0在区间(0,)上恒成立,然后用分离参数求最值即可.【解答】解:(Ⅰ)当a=3时,f(x)=﹣x2+3x+1﹣lnx∴解f′(x)>0,即:2x2﹣3x+1<0函数f(x)的单调递增区间是.(Ⅱ)f′(x)=﹣2x+a﹣,∵f(x)在上为减函数,∴x∈时﹣2x+a﹣≤0恒成立.即a≤2x+恒成立.设,则∵x∈时,>4,∴g′(x)<0,∴g(x)在上递减,∴g(x)>g()=3,∴a≤3.22.(12分)(2008•全国卷Ⅰ)双曲线的中心为原点O,焦点在x轴上,两条渐近线分别为l1,l2,经过右焦点F垂直于l1的直线分别交l1,l2于A,B两点.已知||、||、||成等差数列,且与同向.(Ⅰ)求双曲线的离心率;(Ⅱ)设AB被双曲线所截得的线段的长为4,求双曲线的方程.【分析】(1)由2个向量同向,得到渐近线的夹角范围,求出离心率的范围,再用勾股定理得出直角三角形的2个直角边的长度比,联想到渐近线的夹角,求出渐近线的斜率,进而求出离心率.(2)利用第(1)的结论,设出双曲线的方程,将AB方程代入,运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及弦长公式,求出待定系数,即可求出双曲线方程.【解答】解:(1)设双曲线方程为,由,同向,∴渐近线的倾斜角为(0,),∴渐近线斜率为:,∴.∵||、||、||成等差数列,∴|OB|+|OA|=2|AB|,∴|AB|2=(|OB|﹣|OA|)(|OB|+|OA|)=(|OB|﹣|OA|)•2|AB|,∴,∴,可得:,而在直角三角形OAB中,注意到三角形OAF也为直角三角形,即tan∠AOB=,而由对称性可知:OA的斜率为k=tan,∴,∴2k2+3k﹣2=0,∴;∴,∴,∴.(2)由第(1)知,a=2b,可设双曲线方程为﹣=1,∴c=b.由于AB的倾斜角为+∠AOB,故AB的斜率为tan(+∠AOB )=﹣cot (∠AOB)=﹣2,∴AB的直线方程为y=﹣2(x﹣b),代入双曲线方程得:15x2﹣32bx+84b2=0,∴x1+x2=,x1•x2=,∴4=•=•,即16=﹣112b2,∴b2=9,所求双曲线方程为:﹣=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年高考数学全国一卷试题和答案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数学理工农医类(全国Ⅰ)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 卷1至2页,第II 卷3至9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并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参考公式:如果事件A B ,互斥,那么 球的表面积公式()()()P A B P A P B +=+24πS R =如果事件A B ,相互独立,那么 其中R表示球的半径 ()()()P A B P A P B =g g 球的体积公式如果事件A 在一次试验中发生的概率是P ,那么 34π3V R =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恰好发生k 次的概率其中R 表示球的半径()(1)(01,2)k kn k n n P k C P P k n -=-=L ,,,一、选择题 1.函数(1)y x x x- )A .{}|0x x ≥B .{}|1x x ≥C .{}{}|10x x U ≥D .{}|01x x ≤≤2.汽车经过启动、加速行驶、匀速行驶、减速行驶之后停车,若把这一过程中汽车的行驶路程s看作时间t 的函数,其图像可能是( )3.在ABC △中,AB =u u u r c ,AC =u u u r b .若点D 满足2BD DC =u u u r u u u r,则AD =u u u r ( )s OA s t Os t Os OB C DA .2133+b cB .5233-c bC .2133-b c D .1233+b c 4.设a ∈R ,且2()a i i +为正实数,则a =( )A .2B .1C .0D .1- 5.已知等差数列{}na 满足244aa +=,3510aa +=,则它的前10项的和10S =( )A .138B .135C .95D .23 6.若函数(1)y f x =-的图像与函数1y x =的图像关于直线y x =对称,则()f x =( ) A .21x e - B .2xe C .21x e + D .22x e +7.设曲线11x y x +=-在点(32),处的切线与直线10ax y ++=垂直,则a =( )A .2B .12C .12- D .2- 8.为得到函数πcos 23y x ⎛⎫=+ ⎪⎝⎭的图像,只需将函数sin 2y x=的图像( )A .向左平移5π12个长度单位 B .向右平移5π12个长度单位C .向左平移5π6个长度单位D .向右平移5π6个长度单位9.设奇函数()f x 在(0)+∞,上为增函数,且(1)0f =,则不等式()()0f x f x x --<的解集为( ) A .(10)(1)-+∞U ,, B .(1)(01)-∞-U ,, C .(1)(1)-∞-+∞U ,, D .(10)(01)-U ,,10.若直线1x y a b+=通过点(cos sin )M αα,,则( ) A .221ab +≤ B .221ab +≥ C .22111a b +≤D .22111a b +≥11.已知三棱柱111ABC A B C -的侧棱与底面边长都相等,1A 在底面ABC 内的射影为ABC △的中心,则1AB 与底面ABC 所成角的正弦值等于( ) A .13B 2C 3D .2312.如图,一环形花坛分成A B C D ,,,四块,现有4种不同的花供选种,要求在每块里种1种花,且相邻的2块种不同的花,则不同的种法总数为( )A .96B .84C .60D .48DB CA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数学(必修+选修Ⅱ)第Ⅱ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在答题卡上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然后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2.第Ⅱ卷共7页,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3.本卷共10小题,共9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13.若x y,满足约束条件3003x yx yx⎧+⎪-+⎨⎪⎩,,,≥≥≤≤则2z x y=-的最大值为 . 14.已知抛物线21y ax=-的焦点是坐标原点,则以抛物线与两坐标轴的三个交点为顶点的三角形面积为 .15.在ABC △中,AB BC =,7cos 18B =-.若以A B ,为焦点的椭圆经过点C,则该椭圆的离心率e =.16.等边三角形ABC 与正方形ABDE 有一公共边AB ,二面角C AB D --的余弦值为3,M N ,分别是AC BC ,的中点,则EM AN ,所成角的余弦值等于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0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设ABC △的内角A B C ,,所对的边长分别为a b c ,,,且3cos cos 5a Bb A c-=.(Ⅰ)求tan cot A B 的值; (Ⅱ)求tan()A B -的最大值.(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四棱锥A BCDE -中,底面BCDE 为矩形,侧面ABC ⊥底面BCDE ,2BC =,2CD =AB AC =. (Ⅰ)证明:AD CE ⊥;(Ⅱ)设CE 与平面ABE 所成的角为45o,求二面角C AD E--的大小.19.(本小题满分12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已知函数32()1f x xax x =+++,a ∈R .(Ⅰ)讨论函数()f x 的单调区间;(Ⅱ)设函数()f x 在区间2133⎛⎫--⎪⎝⎭,内是减函数,求a 的取值范围.CDE A B(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已知5只动物中有1只患有某种疾病,需要通过化验血液来确定患病的动物.血液化验结果呈阳性的即为患病动物,呈阴性即没患病.下面是两种化验方法:方案甲:逐个化验,直到能确定患病动物为止. 方案乙:先任取3只,将它们的血液混在一起化验.若结果呈阳性则表明患病动物为这3只中的1只,然后再逐个化验,直到能确定患病动物为止;若结果呈阴性则在另外2只中任取1只化验. (Ⅰ)求依方案甲所需化验次数不少于依方案乙所需化验次数的概率;(Ⅱ)ξ表示依方案乙所需化验次数,求ξ的期望.21.(本小题满分12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双曲线的中心为原点O ,焦点在x 轴上,两条渐近线分别为12l l ,,经过右焦点F 垂直于1l 的直线分别交12l l ,于A B ,两点.已知OA AB OB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成等差数列,且BFu u u r与FAu u u r同向.(Ⅰ)求双曲线的离心率;(Ⅱ)设AB 被双曲线所截得的线段的长为4,求双曲线的方程.22.(本小题满分12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设函数()ln f x x x x =-.数列{}na 满足101a <<,1()n n af a +=.(Ⅰ)证明:函数()f x 在区间(01),是增函数; (Ⅱ)证明:11nn aa +<<;(Ⅲ)设1(1)b a ∈,,整数11ln a bk a b-≥.证明:1k a b+>.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数学(必修+选修Ⅱ)参考答案1.C.2.A.3.A.4.D.5.C.6.B.7.D.8.A.9.D .10.D .11.B12.B.13.答案:9.14. 答案:2.15.答案:38.16.答案:16. 三、17.解:(Ⅰ)由正弦定理得 ,sin sin ,sin sin CB c bC A c a == c A CBB C A A b B a )cos sin sin cos sin sin (cos cos ⋅-⋅=-,1cot tan )1cot (tan sin cos cos sin sin cos cos sin )sin(cos sin cos sin +-=⋅+-=⋅+-=B A c B A c B A B A B A B A cB A AB B A依题设得:.4cot tan .531cot tan )1cot (tan ==+-B A c B A c B A 解得(Ⅱ)由(Ⅰ)得tanA=4tanB,故A 、B 都是锐角,于是tanB>0.,43tan 41tan 3tan tan 1tan tan )tan(2≤+=+-=-B B BA B A B A且当tanB=21时,上式取等号。

因此tan(A-B)的最大值为43. (18)解法一:(Ⅰ)作AO ⊥BC ,垂足为O ,连接OD ,由题设知,AO ⊥底面BCDE ,且O 为BC 中点,由21==DECDCD OC知,Rt △OCD ∽Rt △CDE ,从而∠ODC=∠CED ,于是CE ⊥OD. 由三垂线定理知,AD ∠CE.(Ⅱ)由题意,BE ⊥BC ,所以BE ⊥侧面ABC , 又BE ⊂侧面ABE ,所以侧面ABE ⊥侧面ABC. 作CF ⊥AB ,垂足为F ,连接FE ,则CF ⊥平面ABE.故∠CEF 为CE 与平面ABE 所成的角,∠CEF=45°.由CE=6,得CF=3。

又BC=2,因而∠ABC=60°。

所以△ABC 为等边三角形。

作CG ⊥AD ,垂足为G ,连接GE 。

由(Ⅰ)知,CE ⊥AD ,又CE I CG=C , 故AD ⊥平面CGE ,AD ⊥GE ,∠CGE 是二面角C-AD-E 的平面角。

).1010arccos(,10103103226310342cos ,6,310652)21(,3262222222----=⨯⨯-+=⋅-+=∠==⨯=-⨯==⨯=⨯=为所以二面角E AD C GE CG CE GE CG CGE CE AD DE AD DE GE AD CD AC CG解法二:(Ⅰ)作AO ⊥BC ,垂足为O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