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最大的房地产商

合集下载

香港大型房地产发展商

香港大型房地产发展商

香港大型发展商(排名不分前后): 和记黄埔和长江实业(意向长白) 新鸿基(意向金廊)恒基兆业(北站,国际金融中心) 恒隆(市府广场南,恒隆市府广场) 瑞安(新上海广场)瑞宝(南金廊,瑞宝五星酒店)太古裕景兴业()保利达和九龙建业()嘉里建设新世界()东方海外香港兴业嘉华尖沙嘴置业信和置业香港大型发展商,主要业务在内地的香港上市公司:华润新恒基世茂茂业中信泰富另:香港地产巨贾三甲为:1、长江实业和和记黄铺李嘉诚2、新鸿基郭炳湘、郭炳江及郭炳联兄弟3、恒基兆业李兆基中国十大房地产企业排名名次公司名称1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2新鸿基地产发展有限公司3恒基兆业地产有限公司4城市发展有限公司5新世界发展有限公司6淘大置业有限公司7信和置业有限公司8嘉里建设有限公司9希慎兴业有限公司10恒隆有限公司中国十大房地产企业品牌中国十大房地产企业品牌十佳企业家企业名称1新鸿基郭炳湘香港新鸿基地产地址:香港港湾道30号新鸿基中心46楼香港新鸿基地产2恒基兆业李兆基香港恒基兆业集团地址:香港中环金融街8号国际金融中心二期72-76楼香港恒基兆业集团3长江实业李嘉诚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地址:香港皇后大道中2号长江集团中心7楼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4会德丰吴光正香港会德丰地产有限公司地址:香港中环毕打街20号会德丰大厦23楼香港会德丰地产有限公司5恒隆陈启宗香港恒隆地产有限公司地址:香港中环德辅道中四号渣打银行大厦二十八楼香港恒隆地产有限公司6新世界郑裕彤香港新世界中国地产有限公司地址:香港中环皇后大道中十八号新世界大厦32楼香港新世界中国地产有限公司7香港南丰陈廷骅香港南丰集团8霖园蔡宏图台湾霖园集团9中海地产郝建民中海地产股份有限公司地址:深圳市福田区福华路399号中海大厦12楼中海地产股份有限公司邮编:518048 10万科郁亮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香港十大名人豪宅

香港十大名人豪宅

许晋亨的豪宅,港岛大浪湾道10号。

许晋亨是香港名家中建企业集团主席许世勋的儿子,其家族主要从事据地产投资及中建企业,据估计许家的总资产达180亿港元。

许家的豪宅被评为香港的第一豪宅,估值7亿。

李泽楷的豪宅,港岛大浪湾道12号。

属于电讯盈科主席李泽楷的名下,花了八年耗资两亿兴建的石澳道12号豪宅,占地2万平方尺,由于装修材料以美国红木为主,被外界称为(超级木屋)。

现估值:5.2亿港元。

郑裕彤的豪宅,港岛浅水湾道6-12号。

属于新世界主席郑裕彤的名下,估值:4.9亿元。

米高嘉道理(Michael Kadoorie)的豪宅,位于港岛深水湾道68号。

估值:2.3亿元。

罗氏针织港岛布力径7号。

地盘面积:约23,000平方尺估值:1.85亿元。

陈圣泽的豪宅,港岛深水湾道75号。

归入恒和珠宝集团主席陈圣泽的名下, 估值:1.7亿元。

赌王何鸿燊的其中一个家。

赌王身下名产颇多,在豪宅方面,何氏持有位于布力径6号(96年1.2亿元购入),浅水层道4号(1.8亿元购入)、浅水湾道3号、浅水湾道1号、渣甸山、谷柏道、香岛道2号、梅道1号等大宅。

2003年8月以9,900万元购入干德道18号地盘,拟与贴邻屋地盘重建。

在加拿大拥有Lagoon Drive豪宅,亦在葡萄牙、多伦多等地拥有豪宅。

李锦记家族的毫宅。

估值:1.6亿元。

杨海成的豪宅,位于港岛浅水湾道50号。

杨海成(澳门实锝有限公司主席)的豪宅,估值:1.5亿元。

梁刘柔芬的豪宅,位于港岛浅水湾道16号。

终于来了位女将, 属于丰盛纱厂董事梁刘柔芬,估值:1.3亿元。

关于四大房地产央企是哪四大企业?

关于四大房地产央企是哪四大企业?

关于四大房地产央企是哪四大企业?关于央企四大房地产央企四大房地产公司为:保利地产、中海地产、华润置地、招商蛇口。

1、保利地产成立于1992年,总部位于广州,是中国保利集团产业业务的主要运营平台,而保利集团是一家国有独资企业,由中央政府监管。

保利地产在佛山,北京,武汉,上海和重庆等许多城市都有战略要地布局。

2、中海房地产中海房地产于2002年注册成立。

它是中国海外集团有限公司的子公司,也属于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所以它也是中央管理的央企四大地产之一。

它是中国第一家开发商品房并与物业管理公司打交道的房地产企业。

3、华润置地华润置地是华润集团主要的产业责任企业,也是中国利润最丰厚的房地产企业之一。

母公司华润集团是中央监控和管理的企业。

4、招商蛇口招商房地产成立于1984年,2015年并入招商蛇口,成为中国十大房地产企业之一,隶属于招商局集团,是央企四大地产企业之一,专注于家庭精品住宅的开发和建立,开发健康地产、医疗地产、旅游地产等多个项目。

中国四大房地产股票公司都是哪些?恒大地产集团有限公司:恒大集团是集民生住宅、文化旅游、快消、农业、乳业、畜牧业及体育产业为一体的企业集团。

总资产4600亿,员工8万人。

2013年销售额1004亿;2014年前八个月销售900亿,纳税119亿;2015年有望跻身世界500强。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4年5月,是目前中国最大的专业住宅开发企业,也是股市里的代表性地产蓝筹股。

总部设在广东深圳,至2009年,已在20多个城市设立分公司。

2010年公司完成新开工面积1248万平方米,实现销售面积897.7万平方米,销售金额1081.6亿元。

房地产十大名牌排名房地产十大名牌排名:万科/VANKE、恒大地产、碧桂园/GARDEN、华润、富力地产、融创/SUNAC、保利地产、中海地产、龙湖地产/LongFor、绿地地产。

1、万科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始于1984年,国内十大最受关注股票企业,上市公司,国内大型专业住宅开发企业,专注于房地产开发及物业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

恒大企业资料

恒大企业资料
第一章、恒大地产简介1.1恒大地产概况
恒大地产官方网站
恒大地产集团(香港联合交易所股票代码:3333)是集房地产规划设计、开发建设、物业管理于一体的现代化大型房地产综合企业。公司于2009年11月5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是中国标准化运营的精品地产领导者,连续七年荣登中国房地产企业10强。集团拥有中国一级资质的房地产开发公司、中国甲级资质的建筑设计规划研究院、中国一级资质的建筑施工公司、中国一级资质的建筑监理公司、中国一级资质的物业管理公司。
合肥区域:合肥恒大华府(未售)
长沙区域:长沙恒大华府(在售)
、长沙恒大名都(未售)
南宁区域:南宁恒大华府(未售)
洛阳区域:洛阳恒大绿洲(未售)
鄂州区域:鄂州恒大金碧天下(在售)
彭山区域:彭山恒大金碧天下(未售)
清远区域:清远恒大金碧天下(在售)
佛山区域:佛山恒大名都(未售)
1.3恒大地产核心优势
规模优势
1.2
恒大地产在中国的发展
广州区域:恒大山水城(在售)
、广州恒大华府(未售)
、广州恒大绿洲(未售)
、恒大御景半岛(在售)
、金碧新城(在售)
、金碧骏鸿花园(在售)
、金碧世纪花园(在售)
、金碧翡翠华庭(已售)
、金碧华府(已售)
、金碧湾(已售)
、金碧都市广场(已售)
、第三金碧花园(已售)
、第二金碧花园(已售)
恒大地产集团旗下住宅建筑设计院,拥有中国甲级设计资质。具有规划、建筑、结构、
设备、
园林景观、
室内设计和建筑经济等专业设计人员
200
余人,
其中多数为一级注册建筑
师及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
专业配备齐全,
设备先进。

香港富豪

香港富豪
20蔡志明
净资产:21亿美元
财富来源:房地产
年龄:64
婚姻状况:已婚,育有3名子女
旭日国际集团主席,早年依靠玩具起家,现为香港房地产大亨。腕表收藏爱好者,拥有超过200枚名表;9月,收购腕表零售商喜运佳钟表90%的股份。好友包括成龙、杨受成(第31位)等。
21苏海文
净资产:20.5亿美元
行业:船运
年龄:71岁
年龄:81
婚姻状况:已婚,育有5名子女
澳门博彩业的复苏令其名下的银河娱乐集团有限公司获得赢利和股价双双上升。2001年上半年,众人期待已久的澳门路氹半岛上的度假酒店开张后,其资产将再次水涨船高;该酒店拥有2,200间房间、几百张风水极佳的博彩桌,依旧全球最大的屋顶波浪泳池。家族还拥有香港洲际酒店,外加香港的三家仕德福酒店,其余酒店均在美国。
18伍步刚、伍步高
净资产:22亿美元
财富来源:银行
年龄:73/72
婚姻状况:未知
2008年,这对表兄弟及其家族以三倍于账面价值的价格将其名下的永隆银行出售给中国招商银行。
19罗康瑞
净资产:21.5亿美元
财富来源:房地产
年龄:62
婚姻状况:已婚,育有2名子女
因地标性质的新天地项目和其推广上海的努力,享有“上海先生”的美名;现在,他在上海又有新规划。9月,其名下的瑞安地产斥资4.77亿美元购入位于上海西郊虹桥交通枢纽附近的一块土地。12月,公司出售了价值4.39亿美元的债务,部分原因是为新项目筹集资金。混凝土制造商瑞安建业有限公司也隶属其名下。
4.郑裕彤
90亿美元/多元化产业
85岁,已婚,4名子女
最初令郑裕彤发家致富的周大福珠宝公司去年11月在北京开设了第1000家门店。他的新世界发展公司(New World Development)的业绩不太理想,部分原因是该地产公司所涉足的住宅物业遭到香港房地产交易增税政策的打击。郑裕彤去年购买了造船企业中国熔盛重工(Rongsheng Heavy)及新疆金风科技(Xinjiang Goldwin、陈乐宗兄弟

中国十大连锁商业地产公司简介

中国十大连锁商业地产公司简介

三、中粮集团
三、中粮集团
中 粮 集 团 介 绍
集团业务
商业地产
北 京 西 单 大 悦 城 介 绍
楼 层 平 面 图
四、百盛集团
四、百盛集团
全国百盛商场网络
北京复兴门百盛购物中心
推荐专柜
上海百盛购物中心淮海店
楼层介绍
五、王府井百货集团
公司简介
全国百货网店
中国十大连锁商业集团简介
一、远东集团
远 东 企 集 业 团 介 绍
核 心 经 营 团 队
立 业 精 神
经 营 宗 旨
重 点 企 业 成 立 年 表
集 团 实 业 版 图
百 货 零 售 事 业
北 京 西 单 太 平 洋 百 货 有 限 公 司
北 京 太 平 洋 百 货 盈 科 店
大商新玛特(抚顺店) 大商新玛特(阜新店) 大商新玛特(葫芦岛店) 大商新玛特(营口店) 大商新玛特(牡丹江店) 抚顺百货大楼 抚顺商贸大厦 抚顺商业城 阜新千盛 吉林百货大楼 佳木斯百货大楼 佳木斯华联商厦 锦州百货大楼 锦州锦华商场牡 丹江百货大楼 盘锦辽河商业城 七台河新玛特 新玛特(鸡西店) 新玛特(盘锦店) 新玛特(沈阳铁西店) 新玛特旅顺店 伊春百货大楼
千盛百货简介
千盛百货连锁集团作为大商集团旗下未来重点推出的百货主力品牌连锁集团之一,是大 商集团的又一新商号 。 品牌定位于流行百货店,倡导时尚新概念。单店面积一般在3-5万平米。千盛百货连锁集 团致力于打造中高档的流行时尚百货公司。“引领时尚潮流”是千盛百货永恒不变的经营理念。 千盛百货集团成立以来,以强力的增长态势,先进的经营管理模式高速扩张,繁荣和推动了中国商 业的发展。未来,千盛百货将在大商集团的领导下稳步前行,为实现大商集团创建成为享誉世界 大公司的企业美好愿景而不懈努力。 现已在东北、华北、华中、西南、地区开设多家店铺。 2006年1月组建千盛百货连锁集团,与新玛特连锁、麦凯乐连锁共同构成了大商集团百货 业态现在和未来发展的主要架构,现已开设大连千盛百货、阜新千盛百货、成都千盛百货等19 家店。 大连 2006年1月26日上午,大商集团千盛百货正式入住和平广场,并举行了挂牌仪式。 2006年伊始,原本就已群雄并立、争奇斗艳的大连零售商业界又起波澜,大连银泰百货被 大商集团收购一事,成为人们关注的主题。2005年的最后一天,大商集团与北京银泰正式签署 股权转让协议,正式接手大连银泰百货的股份,组建大连千盛百货有限公司。千盛百货连锁集 团在大连的第一个百货店入住和平广场。 千盛百货是一间定位于中高档,集都市流行和时尚魅力于一体的现代化百货店。千盛百货 秉承大商集团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经营理念,依托大商集团强大的品牌资源优势,带动许多国内 外知名的流行时尚品牌和时尚名品进驻,使千盛百货的品牌结构更趋合理化和多元化。 大商集团旗下的千盛百货连锁集团,目前已拥有大连、沈阳等三个店,并且正在积极推进, 即将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和壮大。

中国十大房地产开发商有哪些?买房子要注意什么?

中国十大房地产开发商有哪些?买房子要注意什么?

中国十大房地产开发商有哪些?买房子要注意什么?导读:本文介绍在房屋卖房,房源委托注意事项的一些知识事项,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如今绝大多数的人都会购买房屋,特别是因为工作的原因需要长期在外地生活的人,在外地购买房屋才算是拥有了一个家。

买房子要注意什么?买房子要找有口碑的房地产商合作,这样买到的房屋质量有保障,就算将来房屋出现质量问题,售后服务也可以解决一切。

中国十大房地产开发商有哪些?中国十大房地产开发商有哪些?1.万科,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4年5月,是目前中国较大的专业住宅开发企业。

2010年公司完成新开工面积1248万平方米,实现销售面积897.7万平方米,销售金额1081.6亿元。

营业收入507.1亿元,净利润72.8亿元。

2.保利,保利房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是中国保利集团控股的大型国有房地产企业,也是中国保利集团房地产业务的主要运作平台,国家一级房地产开发资质企业,国有房地产企业综合实力榜首。

3.恒大地产,恒大集团(3333.hk)是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以住宅产业为主,集商业物业、旅游综合体、体育及文化产业于一体的特大型企业集团。

4.中海地产,中国海外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海外发展”或“本公司”)于一九七九年在香港注册成立,是中国较大建筑联合企业——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在香港的控股子公司。

5.绿地地产,绿地集团的品牌标识以“绿地”的英文缩写“g”作为造型依据,设计成房屋和绿树的图样。

表明绿地集团以房地产业为主营业务,同时热心公益投资城市绿化的发展格局。

绿地集团房地产主业开发规模、产品类型、品质品牌均处于全国领先地位,特别在超高层、大型城市综合体、高铁站商务区及产业园开发领域走在前面。

6.龙湖地产,龙湖地产有限公司(香港联交所股份代码:960),创建于1994年,成长于重庆,发展于全国,是一家追求较好、专注品质和细节的专业地产公司。

7.绿城地产,绿城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城)是中国知名的住宅物业开发商之一,以优秀的房产品质量占据行业内的领先地位。

香港置地内部职级体系-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香港置地内部职级体系-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香港置地内部职级体系-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香港置地是一家知名的房地产开发和投资公司,总部位于香港。

该公司拥有多个子公司和合作伙伴,在香港和其他国际城市都有着广泛的业务覆盖。

作为一家大型企业,香港置地内部职级体系起着重要的作用,对员工的职业发展和公司的组织管理有着深远的影响。

香港置地内部职级体系是一套详细的职位等级划分和晋升规则,旨在确保公司内部人员的合理岗位安排和晋升机制。

公司根据员工的能力、经验和业绩等因素,将员工分为不同的职级。

每个职级都对应着一定的职责和权责范围,职级越高,责任越大。

香港置地内部职级体系的设计不仅能够为公司提供明确的职能层级,还能为员工的职业发展提供明确的方向和晋升机会。

通过良好的职级体系,员工可以清晰地了解自己在公司中的地位和职责,有助于员工的个人成长和自我管理。

此外,香港置地内部职级体系还能为公司的组织管理提供有效的支持。

公司可以通过职级体系来制定合理的人力资源策略,包括员工的培训、激励和福利等方面。

同时,职级体系也为公司的内部晋升和人才选拔提供了客观的依据,能够更好地发掘和留住优秀的人才。

总之,香港置地内部职级体系在公司的运营和管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有助于员工的职业发展,提供晋升机会,还为公司的组织管理提供了系统性的支持。

通过科学合理地管理内部职级体系,香港置地能够更好地实现公司的发展目标并保持竞争优势。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本文将首先对香港置地公司进行简要介绍,包括其背景和主要业务。

然后,将重点介绍香港置地内部职级体系,包括职级的划分和晋升规则。

最后,将对香港置地内部职级体系的意义和影响进行讨论和总结。

正文部分将分为两个主要部分:(一)香港置地公司简介在本节中,将介绍香港置地公司的基本情况,包括公司成立的背景和历史,以及其在房地产开发和投资方面的主要业务。

同时,还将涵盖公司的规模和业绩等方面的信息,以便读者对香港置地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香港最大的房地产商篇一:香港大型房地产发展商香港大型发展商(排名不分前后):和记黄埔和长江实业(意向长白)新鸿基(意向金廊)恒基兆业(北站,国际金融中心)恒隆(市府广场南,恒隆市府广场)瑞安(新上海广场)瑞宝(南金廊,瑞宝五星酒店)太古裕景兴业()保利达和九龙建业()嘉里建设新世界()东方海外香港兴业嘉华尖沙嘴置业信和置业香港大型发展商,主要业务在内地的香港上市公司: 华润新恒基世茂茂业中信泰富另:香港地产巨贾三甲为:1、长江实业和和记黄铺2、新鸿基3、恒基兆业李嘉诚郭炳湘、郭炳江及郭炳联兄弟李兆基中国十大房地产企业排名名次公司名称1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2新鸿基地产发展有限公司3恒基兆业地产有限公司4城市发展有限公司5新世界发展有限公司6淘大置业有限公司7信和置业有限公司8嘉里建设有限公司9希慎兴业有限公司10恒隆有限公司中国十大房地产企业品牌中国十大房地产企业品牌十佳企业家企业名称1新鸿基郭炳湘香港新鸿基地产地址:香港港湾道30号新鸿基中心46楼香港新鸿基地产2恒基兆业李兆基香港恒基兆业集团地址:香港中环金融街8号国际金融中心二期72-76楼香港恒基兆业集团3长江实业李嘉诚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地址:香港皇后大道中2号长江集团中心7楼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4会德丰吴光正香港会德丰地产有限公司地址:香港中环毕打街20号会德丰大厦23楼香港会德丰地产有限公司5恒隆陈启宗香港恒隆地产有限公司地址:香港中环德辅道中四号渣打银行大厦二十八楼香港恒隆地产有限公司6新世界郑裕彤香港新世界中国地产有限公司地址:香港中环皇后大道中十八号新世界大厦32楼香港新世界中国地产有限公司7香港南丰陈廷骅香港南丰集团8霖园蔡宏图台湾霖园集团9中海地产郝建民中海地产股份有限公司地址:深圳市福田区福华路399号中海大厦12楼中海地产股份有限公司邮编:51804810万科郁亮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篇二:香港房地产的历史回顾香港房地产的历史回顾2007-10-19周期性盛衰循环相伴战后香港地产香港房地产业虽然几经起伏,但一直是香港经济的支柱之一,占GDP的比重在20%以上,是香港经济的“晴雨表”。

战后至现在,香港房地产业呈现明显的周期性盛衰循环。

第一个周期是1946年至1959年;第二个周期是1959年至1969年;第三个周期是1969年至1975年;第四个周期是1976年至1985年;第五个周期是1985年底至现在。

每个周期经历的时间长短不同,周期最短的约6-7年,最长的是第五个周期,历时19年。

香港人口1946年为60万人,1949年增至186万,到1959年超过了300万,人口的急剧增加使住房需求急增。

在港府政策推动及利益驱动下,上世纪50年代,大量资本涌入,香港出现了房地产建设热潮。

到了1958年,房地产市场开始供过于求,房价、地价下跌了70%。

1959年开始,香港经济出现转机,加上来港的外国人、国际商业机构增多,对商业楼宇、住宅的需求增加,刺激房地产业迅速回升。

由于银行对房地产业的过度贷款及其他因素,1965年春,香港爆发了银行信用危机,接着房地产价格暴跌,许多地产公司倒闭,香港房地产业陷入了战后第一次大危机之中,一直延续到1969年才有所好转。

1969年香港房地产市道逐渐复苏,港府于1972年制订了一项“十年建屋计划”,令投资者信心迅速恢复。

但1974年的石油危机导致香港股市暴跌,又带动房地产业全面调整,香港地价下跌40%,楼价下跌了30-40%。

1975年底开始,房地产市场重又回升,港府1976年开始地铁修建计划,提升了城市土地价值;1978年,又推行“居者有其屋计划”(即廉价屋计划),解决了222.5万普通市民的住房问题。

1977年香港人口超过450万人,1979年达到500万人。

需求增加,令楼宇供不应求,新兴市镇(屯门、沙田、葵涌等)逐步形成。

承接70年代后期的快速发展,1981年香港房地产市场达到高潮,但随后而来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及中英香港问题谈判,令港人出现信心危机。

1982年底,香港楼价比1981年下跌60%,1983年房地产市场全面崩溃。

直到1984年9月,“中英联合声明”签署后,市场才重新复苏。

80年代香港房地产业在70年代的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1990年,港岛区的房价比1981年上升了一倍以上。

不过,1989年之后房地产价格的急升,给香港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埋下隐患。

1 / 590年代初期,国际游资及本地炒家开始疯狂炒买香港房地产,楼价、地价飚升,严重脱离居民购买力。

从1991年到1997年房价上升4倍左右,若从1985年房地产市道复苏算起,到1997年时房价已上升了9-10倍。

1997年,香港房地产泡沫破灭,楼价一路下跌,至2003年中,下跌了70%左右,给香港经济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这一轮周期性上涨历时13年,下跌过程达6年,至2003年底才慢慢有复苏的迹象。

香港房地产业兴衰背后的动因香港总面积1078平方公里,但可以开发利用的土地还不到30%。

近60年来,香港人口由60万增长到600多万,增长了10倍,人口的急剧增长所产生的巨大住房需求是拉动香港房地产经济持续发展的最根本原因。

港府的高地价政策为香港房地产业的投机买卖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其次,当局颁布的建筑条例、“十年建屋计划”、“居者有其屋计划”和大型公共设施建设计划也有力地推动香港房地产业的发展。

香港房地产和金融业的紧密关系,房地产业靠银行的信贷支持而发展,银行业靠房地产业的发展而获利。

据统计,1981年至1987年房地产信贷规模占香港总贷款规模的比重始终在30%以上,60年代中则高达80%。

香港优越的地理位置、完善的基础设施和自由港政策吸引大量游资和资本涌入房地产业,也促使香港房地产业日益兴旺。

战后以来香港爆发的6次地产危机中,有3次直接或间接因为西方经济危机,还有两次与政治因素和香港居民移民他国、贱抛物业有关。

但就内部因素而言,主要还是因为香港房地产市场特殊的供求关系及其投机性。

香港经济属于开放型的自由市场经济,在多数行业难以形成垄断性的经济力量,但在房地产领域却具有明显的垄断色彩。

香港最大的10家家族财团几乎都与房地产业有关,近几年来大型屋村建设几乎全部被大财团所垄断,从而使房地产价格带有浓厚的垄断色彩;另一方面,“炒楼花”制度使原本紧张的房地产市场火上加油,掩盖了真正的供求关系。

在与香港市场的“五不同”处寻找借鉴土地管理制度香港有比较健全的土地法例体系,包括《香港房地产法》、《收回官地条例》、《土地征用法令》、《地契条款》、《拍卖地产条例》等等。

政府只是根据这些法例进行管理。

实行有偿、有期、有条件使用土地。

所有要使用土地的人都需要通过土地市场获得土地。

既有垄断控制,又有自由转让。

2 / 5香港对批出土地的监管非常重视,直至批租期满收回。

发现发展期内违反契约条款的,轻则罚款,重则无偿收回土地甚至控上法庭;投入使用后也会不定期地跟踪检查有没有违约增建或违约使用;如发现官地被人非法占用,则发出通知书,限令退出,否则,控上法庭,强制处理。

目前内地城市土地管理制度基本是仿照香港的做法,但还未形成一套比较健全的土地法律体系,对已批出土地和未批出的闲置空地的监督管理很不到位。

土地批租香港的土地批租有严格的批地程序和要求,用地要求在《批地条款》有详细的说明。

批租的形式主要有公开拍卖、公开招标、私人协议和临时租约四种,但主要是公开拍卖、公开招标两种形式。

不论何种形式取得土地,获得土地者都得与政府订立批租《土地契约》,《土地契约》里对批出土地的发展要求有各种限制性规定,如年期、用途、车位数、完成楼宇时间等。

目前内地各城市在批出土地时,土地合同中也有各种要求和条件。

批租的形式也有公开拍卖、公开招标、私人协议和临时租约四种,但目前,协议用地量太大,拍卖招标只占25%左右。

土地收回政策土地收回方面,香港政府有一条重要的政策,就是公平合理地赔偿,使受影响的人士不但可收回土地损失,也可收回商业损失。

如果当事人仍然觉得不公平的话,可以将有关事情提交土地审裁处处理。

目前内地在收回土地时补偿多欠公平,有的城市甚至官商勾结,强行拆迁,近年来在不少城市和地区引起的民怨颇多。

融资体制香港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非常畅通,既可从银行获得支持,也能很容易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融资。

而内地房地产融资体制非常单一,目前房地产开发资金的70%左右都直接或间接来源于银行信贷。

房地产企业上市融资困难,审核程序复杂,更不用说海外融资。

这种过度依赖银行信贷的房地产融资体制隐含着较大的金融风险。

市场集中度上世纪50、60年代,香港地产行业绝大多数为中小型公司。

进入70年代,市区旧楼重建已基本完成,小幅地皮大大减少,工业楼宇的兴建需要申请比较大幅的土地,加3 / 5上香港当局批租住宅用地呈现大型化发展趋势,竞投需要付巨款,而且新建楼宇无论在高度、造价方面都不断提高,超过了势单力薄的地产公司的承受能力,小型公司被逐渐淘汰。

房地产业趋向集中,逐步形成了一些较大的集团,而且大地产公司纷纷将公司股票上市,资本实力增强,并通过一系列换股、收购、合并等活动使资本进一步集中。

70年代后期,兴建大型屋村的盛行使地产公司规模越来越大。

进入80年代以来,香港房地产业已逐渐成为垄断性大集团的天下,虽然经营房地产业的公司有4000家左右,但股票上市的地产公司只100家左右,约占2.5%,在100家左右的地产上市公司中,“长江实业”、“新鸿基地产”、“新世界发展”、“恒基兆业”等最大的10家地产集团的股票市值约占地产建筑类上市公司总市值的七成。

目前最大的10家地产集团的开发量约占香港总开发量的80%左右,市场集中度相当高。

目前内地房地产公司约有3万多家,前10名地产集团的市场份额不到6%,最大的地产集团—万科的市场份额不到1%。

内地房地产市场集中度还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

产业环境类似香港上世纪70年代,内地房地产产业集中加剧目前,内地房地产市场从政策环境、地产商素质、未来政策趋向看,与香港上世纪70年代非常类似。

2002年5月9日,国土资源部签发“11号文件”,叫停了已沿用多年的协议出让土地的方式,要求从2002年7月1日起,所有经营性开发项目用地都必须通过招标、拍卖或挂牌方式进行公开交易。

2004年3月31日,国土资源部与监察部联合下发71号文件,文件严格要求各地协议出让土地中的历史遗留问题必须在2004年8月31日之前处理完毕,否则国家土地管理部门有权收回土地,纳入国家土地储备体系。

可以预见,未来经营性土地的出让将基本采取招标拍卖方式,而且单幅出让地的规模呈大型化趋势;另一方面,房地产信贷政策和房地产公司直接融资政策都向品牌地产公司倾斜,在新的土地政策、房地产信贷政策、销售政策等的共同作用下,内地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会重复香港上世纪70、80年代的发展历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