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的预防-ppt课件
合集下载
脑卒中预防ppt

减轻社会负担。
03 脑卒中预防的方法
控制危险因素
高血压
保持血压在正常范围内 ,遵循医生建议的降压 药物和非药物治疗措施
。
糖尿病
控制血糖水平,定期监 测,遵循医生的药物治 疗和非药物治疗措施。
高血脂
通过饮食调整、增加运 动和控制体重等措施降
低血脂水平。
戒烟限酒
戒烟和限制酒精摄入量 ,以降低脑卒中的风险
脑卒中预防
汇报人:XXX 202X-XX-XX
目录
• 脑卒中概述 • 脑卒中预防的重要性 • 脑卒中预防的方法 • 脑卒中预防的宣传和教育 • 脑卒中预防的未来展望
01 脑卒中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脑卒中(Stroke)是指由于脑部 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 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 损伤的一组疾病。
跨国研究合作
推动全球范围内的脑卒中研究合作,共享研究成 果和经验。
学术交流平台
建立国际性的学术交流平台,促进各国在脑卒中 预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政策对话与合作
加强各国政府间的政策对话与合作,共同制定和 实施脑卒中预防策略。
提高预防脑卒中的社会支持力度
公众教育
01
加强脑卒中预防知识的普及和教育,提高公众对脑卒中的认识
。
健康的生活方式
合理饮食
遵循低盐、低脂、低糖、高纤 维的饮食原则,增加蔬菜、水
果和全谷物的摄入。
适量运动
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 度有氧运动,如快走、骑车或 游泳等。
控制体重
保持健康的体重范围,避免肥 胖。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学会调节情绪,减轻压力和焦 虑,保持乐观的心态。
定期进行体检和筛查
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
03 脑卒中预防的方法
控制危险因素
高血压
保持血压在正常范围内 ,遵循医生建议的降压 药物和非药物治疗措施
。
糖尿病
控制血糖水平,定期监 测,遵循医生的药物治 疗和非药物治疗措施。
高血脂
通过饮食调整、增加运 动和控制体重等措施降
低血脂水平。
戒烟限酒
戒烟和限制酒精摄入量 ,以降低脑卒中的风险
脑卒中预防
汇报人:XXX 202X-XX-XX
目录
• 脑卒中概述 • 脑卒中预防的重要性 • 脑卒中预防的方法 • 脑卒中预防的宣传和教育 • 脑卒中预防的未来展望
01 脑卒中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脑卒中(Stroke)是指由于脑部 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 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 损伤的一组疾病。
跨国研究合作
推动全球范围内的脑卒中研究合作,共享研究成 果和经验。
学术交流平台
建立国际性的学术交流平台,促进各国在脑卒中 预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政策对话与合作
加强各国政府间的政策对话与合作,共同制定和 实施脑卒中预防策略。
提高预防脑卒中的社会支持力度
公众教育
01
加强脑卒中预防知识的普及和教育,提高公众对脑卒中的认识
。
健康的生活方式
合理饮食
遵循低盐、低脂、低糖、高纤 维的饮食原则,增加蔬菜、水
果和全谷物的摄入。
适量运动
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 度有氧运动,如快走、骑车或 游泳等。
控制体重
保持健康的体重范围,避免肥 胖。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学会调节情绪,减轻压力和焦 虑,保持乐观的心态。
定期进行体检和筛查
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
脑卒中的识别与预防PPT课件

药物预防
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可降低血栓形成风险
降压药物:如利血平、卡托普利等,可降低高血压引起的脑卒中风险
降脂药物:如他汀类药物,可降低胆固醇水平,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抗凝药物:如华法林、肝素等,可预防血栓形成,降低脑卒中风险
控制血糖药物:如二甲双胍、胰岛素等,可降低糖尿病引起的脑卒中风险
缺血性脑卒中:由于脑部供血不足,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进而导致脑细胞死亡。
01
出血性脑卒中:由于脑部血管破裂,导致血液流入脑组织,压迫脑组织,导致脑细胞死亡。
02
蛛网膜下腔出血:由于脑部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导致脑组织受压,进而导致脑细胞死亡。
03
脑干卒中:由于脑干血管破裂,导致脑干组织缺血、缺氧,进而导致脑细胞死亡。
04
脑室出血:由于脑室血管破裂,导致脑室积血,压迫脑组织,进而导致脑细胞死亡。
05
脑卒中的危害
01
导致残疾:脑卒中可能导致肢体瘫痪、语言障碍等残疾
03
增加死亡风险:脑卒中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02
影响生活质量:脑卒中可能导致生活不能自理,需要长期护理
04
增加家庭负担:脑卒中需要长期治疗和康复,给家庭带来经济和精神压力
不要随意移动患者,保持患者平躺
不要给患者喂水或食物
02
不要给患者服用药物,除非医生建议
不要给患者做按摩或热敷
不要给患者做心肺复苏,除非患者没有呼吸或心跳停止
05
告知患者所在地址,以便急救人员迅速到达现场
确保患者处于安全的环境,避免二次伤害
听从急救人员的指示,配合进行急救处理
3
2
1
4
5
保持呼吸道通畅
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可降低血栓形成风险
降压药物:如利血平、卡托普利等,可降低高血压引起的脑卒中风险
降脂药物:如他汀类药物,可降低胆固醇水平,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抗凝药物:如华法林、肝素等,可预防血栓形成,降低脑卒中风险
控制血糖药物:如二甲双胍、胰岛素等,可降低糖尿病引起的脑卒中风险
缺血性脑卒中:由于脑部供血不足,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进而导致脑细胞死亡。
01
出血性脑卒中:由于脑部血管破裂,导致血液流入脑组织,压迫脑组织,导致脑细胞死亡。
02
蛛网膜下腔出血:由于脑部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导致脑组织受压,进而导致脑细胞死亡。
03
脑干卒中:由于脑干血管破裂,导致脑干组织缺血、缺氧,进而导致脑细胞死亡。
04
脑室出血:由于脑室血管破裂,导致脑室积血,压迫脑组织,进而导致脑细胞死亡。
05
脑卒中的危害
01
导致残疾:脑卒中可能导致肢体瘫痪、语言障碍等残疾
03
增加死亡风险:脑卒中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02
影响生活质量:脑卒中可能导致生活不能自理,需要长期护理
04
增加家庭负担:脑卒中需要长期治疗和康复,给家庭带来经济和精神压力
不要随意移动患者,保持患者平躺
不要给患者喂水或食物
02
不要给患者服用药物,除非医生建议
不要给患者做按摩或热敷
不要给患者做心肺复苏,除非患者没有呼吸或心跳停止
05
告知患者所在地址,以便急救人员迅速到达现场
确保患者处于安全的环境,避免二次伤害
听从急救人员的指示,配合进行急救处理
3
2
1
4
5
保持呼吸道通畅
脑卒中的预防及康复(完美版)ppt

第三页,共三十八页。
脑卒中的(De)现状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脑卒中高死亡率的重 灾区。在我国,脑卒中每年的新发病例(Li) 为250万例,而每年死于脑卒中的病例为 150万例。 —— 2012年中国脑卒中大会
第四页,共三十八页。
脑卒中的(De)现状
脑卒中是致残率很 高的疾病。据统计 ,在存(Cun)活的脑卒 中患者中,约有四 分之三不同程度地 丧失劳动能力,其 中重度致残者约占 40%。
脑卒中发病率随年龄增加,55岁后每10 年增加1倍。所有卒中大多数发生于65岁 以上。卒中发生率:老年人>中年人>青 年人
男性比女性的卒中发生率大约高30%。在 每个年龄组的发病率:男性>女性。 男子汉有先天的不足,雌激素少,情感压 (Ya)抑或暴躁。
第十页,共三十八页。
高 血压 (Gao)
老年人收缩压≥ 160mmHg,舒张压<90mmHg是脑
物
第七页,共三十八页。
临 床表现 (Lin)
以猝然昏扑、不省人事或突然发生口眼歪 斜、半身不遂(Sui)、舌强言蹇、智力障碍为 主要特征
第八页,共三十八页。
危险因素及干(Gan)预
1、年龄 2、性别 3、高血压 4、糖尿病 5、心脏疾病 6、吸烟与(Yu)酗酒 7、肥胖
第九页,共三十八页。
年龄 、性别 (Ling)
640ml(一瓶),葡萄酒<200ml(四两)
第十八页,共三十八页。
肥 胖 (Fei)
最近的研究证据支持(Chi):男性腹部肥胖, 女性肥胖或超重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第十九页,共三十八页。
预 防 (Yu)
1、饮食清淡 2、适当运(Yun)动 3、心情愉快 4、作息规律
第二十页,共三十八页。
脑卒中的(De)现状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脑卒中高死亡率的重 灾区。在我国,脑卒中每年的新发病例(Li) 为250万例,而每年死于脑卒中的病例为 150万例。 —— 2012年中国脑卒中大会
第四页,共三十八页。
脑卒中的(De)现状
脑卒中是致残率很 高的疾病。据统计 ,在存(Cun)活的脑卒 中患者中,约有四 分之三不同程度地 丧失劳动能力,其 中重度致残者约占 40%。
脑卒中发病率随年龄增加,55岁后每10 年增加1倍。所有卒中大多数发生于65岁 以上。卒中发生率:老年人>中年人>青 年人
男性比女性的卒中发生率大约高30%。在 每个年龄组的发病率:男性>女性。 男子汉有先天的不足,雌激素少,情感压 (Ya)抑或暴躁。
第十页,共三十八页。
高 血压 (Gao)
老年人收缩压≥ 160mmHg,舒张压<90mmHg是脑
物
第七页,共三十八页。
临 床表现 (Lin)
以猝然昏扑、不省人事或突然发生口眼歪 斜、半身不遂(Sui)、舌强言蹇、智力障碍为 主要特征
第八页,共三十八页。
危险因素及干(Gan)预
1、年龄 2、性别 3、高血压 4、糖尿病 5、心脏疾病 6、吸烟与(Yu)酗酒 7、肥胖
第九页,共三十八页。
年龄 、性别 (Ling)
640ml(一瓶),葡萄酒<200ml(四两)
第十八页,共三十八页。
肥 胖 (Fei)
最近的研究证据支持(Chi):男性腹部肥胖, 女性肥胖或超重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第十九页,共三十八页。
预 防 (Yu)
1、饮食清淡 2、适当运(Yun)动 3、心情愉快 4、作息规律
第二十页,共三十八页。
脑卒中的预防PPT课件

及时就医有助于医生对病情进 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提高治 愈率和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及时就医还能为患者争取到更 多的康复机会,提高生活质量。
脑卒中急救措施
01
02
03
04
保持冷静,拨打急救电话,并 尽快将患者送往医院。
避免随意搬动患者,以免加重 病情。
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避免窒 息和误吸。
如果患者有高血压、糖尿病等 基础疾病,应同时控制好血压
照顾和心理支持。
加强防治网络之间的协作与信息 共享,实现脑卒中防治工作的全
面覆盖和有效管理。
05
脑卒中预防的未来展望
新药研发与治疗技术进展
新型抗血小板药物
研发更高效、副作用更小的抗血 小板药物,用于预防脑卒中的发
生。
新型溶栓药物
开发新型溶栓药物,提高溶栓治疗 的成功率,降低脑卒中患者的死亡 率。
糖尿病
血糖控制不佳可引 起血管病变。
血脂异常
高胆固醇、高甘油 三酯等可加速动脉 硬化。
高血压
长期高血压导致动 脉粥样硬化和血栓 形成。
吸烟
吸烟可损伤血管内 膜,增加血栓形成 风险。
缺乏运动
长期缺乏运动导致 血液循环不畅。
脑卒中的症状与后果
症状
突然出现的肢体麻木、无力、言语不 清、视力模糊等。
后果
脑卒中可能导致瘫痪、失语、认知障 碍等严重后遗症。
和血糖水平。
04
脑卒中预防的社区参与
提高公众对脑卒中的认识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 公众对脑卒中的认识不足,缺乏有效的预防措施和应对方法。
提高公众对脑卒中的认识,有助于提高预防意识和能力,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
2024年度-脑卒中的预防ppt课件(手工精品图文)

鼓励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 、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
24
06
脑卒中的预防教育与宣传
CHAPTER
25
提高公众认知度和重视程度
1 2 3
普及脑卒中相关知识
通过宣传册、海报、公益广告等多种形式,向公 众普及脑卒中的定义、症状、危害及预防方法等 相关知识。
强调脑卒中的危害
通过案例分析、数据统计等方式,让公众了解脑 卒中对个人和家庭带来的巨大危害,引起足够的 重视。
提高公众急救意识
宣传脑卒中急救知识,让公众了解如何进行紧急 处理,降低脑卒中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
26
加强健康教育和宣传工作
开展健康讲座和义诊活动
01
组织专家学者、医生等开展脑卒中预防健康讲座和义诊活动,
为公众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咨询。
制作宣传资料
02
制作脑卒中预防宣传册、海报、视频等宣传资料,通过线上线
普及脑卒中的预防知 识和方法
4
脑卒中的定义和分类
定义
脑卒中,又称“中风”,是由于脑部血管阻塞或破裂导致脑 部血液循环障碍,从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
分类
根据病理生理机制,脑卒中可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 卒中两大类。缺血性脑卒中包括脑梗塞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出血性脑卒中包括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
下多种渠道进行传播。
利用媒体宣传
03
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定期发布脑卒中预防相
关知识和信息,提高公众的知晓率。
27
推广健康生活方式和理念
合理饮食
适量运动
倡导低盐、低脂、低糖的健康饮食习惯, 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类等健康食品的摄 入。
推荐适量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 游泳等,提高身体素质和免疫力。
24
06
脑卒中的预防教育与宣传
CHAPTER
25
提高公众认知度和重视程度
1 2 3
普及脑卒中相关知识
通过宣传册、海报、公益广告等多种形式,向公 众普及脑卒中的定义、症状、危害及预防方法等 相关知识。
强调脑卒中的危害
通过案例分析、数据统计等方式,让公众了解脑 卒中对个人和家庭带来的巨大危害,引起足够的 重视。
提高公众急救意识
宣传脑卒中急救知识,让公众了解如何进行紧急 处理,降低脑卒中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
26
加强健康教育和宣传工作
开展健康讲座和义诊活动
01
组织专家学者、医生等开展脑卒中预防健康讲座和义诊活动,
为公众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咨询。
制作宣传资料
02
制作脑卒中预防宣传册、海报、视频等宣传资料,通过线上线
普及脑卒中的预防知 识和方法
4
脑卒中的定义和分类
定义
脑卒中,又称“中风”,是由于脑部血管阻塞或破裂导致脑 部血液循环障碍,从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
分类
根据病理生理机制,脑卒中可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 卒中两大类。缺血性脑卒中包括脑梗塞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出血性脑卒中包括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
下多种渠道进行传播。
利用媒体宣传
03
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定期发布脑卒中预防相
关知识和信息,提高公众的知晓率。
27
推广健康生活方式和理念
合理饮食
适量运动
倡导低盐、低脂、低糖的健康饮食习惯, 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类等健康食品的摄 入。
推荐适量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 游泳等,提高身体素质和免疫力。
脑卒中的预防ppt

<27 <26
差
>7.0 >10.0 >7.5 ≥140/90
≥27 ≥26
糖尿病
建 议:
1、有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者应定期测定血糖,必 要时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
2、糖尿病患者应通过控制饮食、加强体育锻炼活 动,2~3个月血糖控制仍不佳,应使用药物治疗。
3、患者同时积极控制血压、体重和降低血脂水平。
2、调脂药:目前研究最多的是他汀类,也就是我们常用 的辛伐他汀及阿托伐他汀等,它们除了可以调脂,还可以 稳定血管内的斑块,从而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
除了上述两类药物,目前还没有证实其他的药物有预防脑 卒中的作用。
四、脑卒中的早期症状及识别
1、肢体乏力:单侧肢体短暂无力,活动肢体时感到力不从心、 走路不稳似醉酒样、肢体动作不协调、或突然失去控制数分 钟,同时伴有肢体感觉减退和麻木。
18000
1.8亿
15000
12000 9000 6000 3000
3000万
6000万
9000万
0 1959年
1979年
1991年
2002年
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4)
类别
收缩压 (mmHg)舒张压 (mmHg)
正常血压 正常高值 高血压 1级高血压(“轻度”) 2级高血压(“中度”) 3级高血压(“重度”)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未标题-2.lnk
一、中国脑卒中的流行现状
• 发病率: 120~180/10万人口 每年新发病例: >200万
• 死亡率: 80~130/10万人口 每年死亡病例: >150万
• 患病率: 400~700/10万人口 全国脑卒中患者: 600~700万
差
>7.0 >10.0 >7.5 ≥140/90
≥27 ≥26
糖尿病
建 议:
1、有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者应定期测定血糖,必 要时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
2、糖尿病患者应通过控制饮食、加强体育锻炼活 动,2~3个月血糖控制仍不佳,应使用药物治疗。
3、患者同时积极控制血压、体重和降低血脂水平。
2、调脂药:目前研究最多的是他汀类,也就是我们常用 的辛伐他汀及阿托伐他汀等,它们除了可以调脂,还可以 稳定血管内的斑块,从而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
除了上述两类药物,目前还没有证实其他的药物有预防脑 卒中的作用。
四、脑卒中的早期症状及识别
1、肢体乏力:单侧肢体短暂无力,活动肢体时感到力不从心、 走路不稳似醉酒样、肢体动作不协调、或突然失去控制数分 钟,同时伴有肢体感觉减退和麻木。
18000
1.8亿
15000
12000 9000 6000 3000
3000万
6000万
9000万
0 1959年
1979年
1991年
2002年
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4)
类别
收缩压 (mmHg)舒张压 (mmHg)
正常血压 正常高值 高血压 1级高血压(“轻度”) 2级高血压(“中度”) 3级高血压(“重度”)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未标题-2.lnk
一、中国脑卒中的流行现状
• 发病率: 120~180/10万人口 每年新发病例: >200万
• 死亡率: 80~130/10万人口 每年死亡病例: >150万
• 患病率: 400~700/10万人口 全国脑卒中患者: 600~700万
脑卒中的识别与预防ppt课件

保持乐观 心理平衡
谢谢您的聆听!
58
❖ 误区四:长时间服药而不定期复查
由于一些患者工作繁忙、就诊困难或者嫌麻烦,不能定期测量血压,一味 “坚持”服药,形成了“盲目治疗”,也会使血压忽高忽低,或者产生不适 感,并且也容易引起副作用和耐药性。正确的做法是:应该定期测量血压, 按血压的高低与身体情况决定药物的种类和剂量。
中风合并糖尿病患者必须严格控制血糖
每年死亡人约有150万;
高致残率
高复发率
约有3/4人丧失劳动能力, 有40%的人重度残疾2 ;
经抢救治疗的存活者5年内
有20%-47%的复发率3。
每年脑卒中的医疗费用高达200亿,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2
脑卒中患者还时刻面临着高复发风险
与普通人群相比风险增高
心肌梗死
脑卒中(中风)
脑卒中患者
出院后也不 可以掉以轻 心,这是因
为…
37
卒中为高复发疾病,一旦复 发,病情更凶险
一年内,
每6个卒中患者中就有1人复发1
与首次卒中者相比,卒中复发者的 死亡率为其2.67倍2
2.67倍
1. Meng X, et al. Stroke. 2011 Dec;42(12):3619-20 2. Ann Neurol. 2006 Oct;60(4):469-75
脑卒中发生时症状是怎样的?
卒中快速识别——简易FSAT原则
Face Drooping
面瘫,口角歪斜
Arm weakness
肢体无力
Speech difficulty
言语不清
Time to call 120
迅速求助
14
卒中快速识别——中风120
15
脑卒中的预防ppt

优化医疗资源配置
通过预防脑卒中,可以减少医疗资源的消耗,优化医疗资源配置, 提高医疗效率。
减轻医护人员负担
脑卒中患者需要医护人员的长期照顾和关注,预防脑卒中可以减轻医 护人员的工作负担,让他们有更多的精力去关注其他疾病的患者。
03
脑卒中的一级预防
控制基础疾病
高血压
定期监测血压,遵循医生 建议,合理使用降压药物 ,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 内。
健康饮食
遵循低盐、低脂、低糖、高纤维的 饮食原则,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 物的摄入。
合理饮食与营养
01
02
03
04
控制总热量摄入
保持能量摄入与消耗平衡,避 免肥胖和超重。
控制钠盐摄入
减少盐的摄入,每日钠盐摄入 量不超过6克。
增加钾的摄入
适量摄入富含钾的食物,如香 蕉、土豆、蘑菇等。
补充叶酸
适量补充叶酸,降低脑卒中的 风险。
吸烟和过量饮酒都是脑卒中的危险因 素,戒烟限酒可以有效降低脑卒中的 发病率。
控制危险因素
针对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危险 因素,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如合理 饮食、适量运动、规律作息等,以降 低脑卒中的发病率。
提高生活质量
预防并发症
脑卒中可能导致偏瘫、失语等严 重并发症,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通过预防脑卒中,可以减少这 些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
适量运动
1 2
有氧运动
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 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或75分钟的高强度有氧运动 。
力量训练
进行适量的力量训练,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
3
平衡训练
进行平衡训练,提高身体平衡能力,降低跌倒风 险。
04
脑卒中的二级预防
通过预防脑卒中,可以减少医疗资源的消耗,优化医疗资源配置, 提高医疗效率。
减轻医护人员负担
脑卒中患者需要医护人员的长期照顾和关注,预防脑卒中可以减轻医 护人员的工作负担,让他们有更多的精力去关注其他疾病的患者。
03
脑卒中的一级预防
控制基础疾病
高血压
定期监测血压,遵循医生 建议,合理使用降压药物 ,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 内。
健康饮食
遵循低盐、低脂、低糖、高纤维的 饮食原则,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 物的摄入。
合理饮食与营养
01
02
03
04
控制总热量摄入
保持能量摄入与消耗平衡,避 免肥胖和超重。
控制钠盐摄入
减少盐的摄入,每日钠盐摄入 量不超过6克。
增加钾的摄入
适量摄入富含钾的食物,如香 蕉、土豆、蘑菇等。
补充叶酸
适量补充叶酸,降低脑卒中的 风险。
吸烟和过量饮酒都是脑卒中的危险因 素,戒烟限酒可以有效降低脑卒中的 发病率。
控制危险因素
针对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危险 因素,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如合理 饮食、适量运动、规律作息等,以降 低脑卒中的发病率。
提高生活质量
预防并发症
脑卒中可能导致偏瘫、失语等严 重并发症,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通过预防脑卒中,可以减少这 些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
适量运动
1 2
有氧运动
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 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或75分钟的高强度有氧运动 。
力量训练
进行适量的力量训练,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
3
平衡训练
进行平衡训练,提高身体平衡能力,降低跌倒风 险。
04
脑卒中的二级预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预测中国脑卒中死亡病例增加数,1990~2030
6000000
5000000
1%/年增加
4000000 3000000
无变化
2000000
2%/年减少
1000000
0 1990 95 2000 5 2010 15 2020 25 2030
5
二、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及干预
危险因素: • 年龄 • 性别 • 高血压 • 心脏病 • 糖尿病 • 肥胖 等
收缩压 (mmHg)
<120 120~139 ≥140 140~159 160~179 ≥180 ≥140
舒张压 (mmHg)
<80 80~89 ≥90 90~99 100~109 ≥110 <90
10
降压目标
一般成人 伴有糖尿病 伴有肾脏疾病
<140/90mmHg <130/80mmHg <125/75mmHg
*原则:应注意降压不要过急过快
11
防治高血压的非膳食限盐
减少膳食脂肪
增加及保持适当的 体力活动 保持乐观心态和提 高应激能力
戒烟、限酒
减少热量,膳食平衡,增加运动,BMI保持在20~40。 北方首先将每人每日平均食盐量降至8g,以后再降至6g; 南方可控制在6g以下。 总脂肪<总热量的30%,饱和脂肪<10%,增加新鲜蔬菜每 日400~500g,水果100g,肉类50~100g,鱼虾类50g, 蛋类每周3~4个,奶类每日250g,每日食油20~25g,少 吃糖类和甜食。
(日本)研究证明, 吸烟对卒中的相对危险 度平均为2.5(1.8~3.5)
另有几项研究结果,报告其相对危险度为 2.5~5.7
吸烟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肯定危险因素,其 相对危险度为2.5~3.5
18
吸烟
建 议:
1、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劝吸烟者戒 烟; 2、尽快制定合理的公共场所吸烟法规; 3、动员全社会参与,加强人群干预力
• 此外, 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还有种族和家族遗传性。
• 可干预的一些主要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 吸烟、酗酒、血脂异常、颈动脉狭窄等。现分述如下
7
高血压
• 国内外几乎所有研究均证实,高血压是脑 出血和脑梗死最重要的危险因素。脑卒中 发病率、死亡率的上升与血压升高有着十 分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是一种直接的、 持续的、并且是独立的。近年研究表明, 老年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收缩压≥ 160mmHg,舒张压<90mmHg)是脑卒中 的重要危险因素。国内有研究显示:在控 制了其他危险因素后,收缩压每升高 10mmHg,脑卒中发病的相对危险增加 8
16
吸烟
• 吸烟是脑卒中独立的危险因素,尤其是对 缺血性卒中更是确定的危险因素 (RR 2.5~5.6)
• 加速动脉硬化,升高纤维蛋白原水平,促 进血小板聚集,降低 HDL-C 等
• 被动吸烟同样有害(RR=1.82)
17
吸烟与脑卒中
(美国)吸烟导致发生脑梗死的相对危险度 男性为1.6,女性为1.9
我国高血压患者的增长速度
18000 15000 12000
9000 6000
3000万
3000 0 1959年
6000万
1979年
9000万
1991年
1.8亿
2002年
9
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
类别
正常血压 正常高值 高血压 1级高血压(“轻度” ) 2级高血压(“中度” ) 3级高血压(“重度” )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不良反应,可加用另一类药物合并治疗 4、如有明显不良反应,改用另一类药物或加用其
他类药物合并治疗 5、各类患者都应强化改善生活方式
13
心脏病与脑卒中
• 心房纤颤者发生脑卒中危险增加5 倍 • 冠心病发生卒中的相对危险性为 2.2 • 高血压性心脏病的相对危险性为 2.2 • 先天性心脏病的相对危险性为 1.7 • 风湿性心脏病容易直接导致脑栓塞
• 吸烟 • 酗酒
• 血脂异常 • 颈动脉狭窄 • TIA
6
• 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分为可干预与不可干预两种,年龄和性 别是两个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脑卒中 的危险性持续增加,55岁以后每10年卒中的危险性增加1 倍。
• 世界各国普遍存在性别之间的明显差异,从总体看,卒中 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男女之比约为 1.1~1.5∶1。
14
心脏病
• 心房纤颤是导致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 • 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每年发生脑卒中的危
险为 3%~5%,约占血栓栓塞性卒中的50%; • 口服华法令预防可使血栓栓塞性卒中的 相对
15
建议
1、成年人(≥40岁)应定期体检,早期发现心脏病 2、确诊为非瓣膜性房颤的患者,有条件的医院应在监
测INR的情况下使用华法令(2~4mg/日)抗凝治 疗(INR:2.0~3.0);年龄>75岁者,INR控制在 1.6~2.5; 或口服阿司匹林(50~300mg /日) 3、冠心病高危患者也应服用阿司匹林(50~150mg /日)
脑卒中的预防
谭冬平
1
一、 我国脑卒中的流行现状与发展趋势 二、 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及干预管理措施 三、 脑卒中的预防用药 四、 脑卒中的早期症状及识别
2
一、中国脑卒中的流行现状
• 发病率: 120~180/10万人口 每年新发病例: >200万
• 死亡率: 80~130/10万人口 每年死亡病例: >150万
• 患病率: 400~700/10万人口 全国脑卒中患者: 600~700万
3
• 脑卒中是致残率很高的疾病。据统计,在 存活的脑卒中患者中,约有四分之三不同 程度地丧失劳动能力,其中重度致残者约 占40%。
• 目前,全国每年用于治疗脑卒中的费用估 计要在100亿元以上,加上各种间接经济损 失,每年因本病支出接近 200亿元人民币, 给国家和众多家庭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
如运动后感觉自我良好,且保持理想体重,则表明运动量和 运动方式合适。
通过宣传和咨询,提高人群自我防病能力。提倡选择适合个 体的体育、绘画等文化活动,增加老年人社交能力,提高生 活质量。
不吸烟,限酒,嗜酒者男性每日饮酒精<20~30g,女性 <15~20g,孕妇不饮酒。
12
高血压患者的随访
1、高危及很高危患者:至少每3个月随访一次 2、中危及低危患者:至少每6个月随访一次 3、药物治疗3个月后为达到降压目标时,若无明显
预测中国脑卒中死亡病例增加数,1990~2030
6000000
5000000
1%/年增加
4000000 3000000
无变化
2000000
2%/年减少
1000000
0 1990 95 2000 5 2010 15 2020 25 2030
5
二、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及干预
危险因素: • 年龄 • 性别 • 高血压 • 心脏病 • 糖尿病 • 肥胖 等
收缩压 (mmHg)
<120 120~139 ≥140 140~159 160~179 ≥180 ≥140
舒张压 (mmHg)
<80 80~89 ≥90 90~99 100~109 ≥110 <90
10
降压目标
一般成人 伴有糖尿病 伴有肾脏疾病
<140/90mmHg <130/80mmHg <125/75mmHg
*原则:应注意降压不要过急过快
11
防治高血压的非膳食限盐
减少膳食脂肪
增加及保持适当的 体力活动 保持乐观心态和提 高应激能力
戒烟、限酒
减少热量,膳食平衡,增加运动,BMI保持在20~40。 北方首先将每人每日平均食盐量降至8g,以后再降至6g; 南方可控制在6g以下。 总脂肪<总热量的30%,饱和脂肪<10%,增加新鲜蔬菜每 日400~500g,水果100g,肉类50~100g,鱼虾类50g, 蛋类每周3~4个,奶类每日250g,每日食油20~25g,少 吃糖类和甜食。
(日本)研究证明, 吸烟对卒中的相对危险 度平均为2.5(1.8~3.5)
另有几项研究结果,报告其相对危险度为 2.5~5.7
吸烟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肯定危险因素,其 相对危险度为2.5~3.5
18
吸烟
建 议:
1、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劝吸烟者戒 烟; 2、尽快制定合理的公共场所吸烟法规; 3、动员全社会参与,加强人群干预力
• 此外, 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还有种族和家族遗传性。
• 可干预的一些主要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 吸烟、酗酒、血脂异常、颈动脉狭窄等。现分述如下
7
高血压
• 国内外几乎所有研究均证实,高血压是脑 出血和脑梗死最重要的危险因素。脑卒中 发病率、死亡率的上升与血压升高有着十 分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是一种直接的、 持续的、并且是独立的。近年研究表明, 老年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收缩压≥ 160mmHg,舒张压<90mmHg)是脑卒中 的重要危险因素。国内有研究显示:在控 制了其他危险因素后,收缩压每升高 10mmHg,脑卒中发病的相对危险增加 8
16
吸烟
• 吸烟是脑卒中独立的危险因素,尤其是对 缺血性卒中更是确定的危险因素 (RR 2.5~5.6)
• 加速动脉硬化,升高纤维蛋白原水平,促 进血小板聚集,降低 HDL-C 等
• 被动吸烟同样有害(RR=1.82)
17
吸烟与脑卒中
(美国)吸烟导致发生脑梗死的相对危险度 男性为1.6,女性为1.9
我国高血压患者的增长速度
18000 15000 12000
9000 6000
3000万
3000 0 1959年
6000万
1979年
9000万
1991年
1.8亿
2002年
9
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
类别
正常血压 正常高值 高血压 1级高血压(“轻度” ) 2级高血压(“中度” ) 3级高血压(“重度” )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不良反应,可加用另一类药物合并治疗 4、如有明显不良反应,改用另一类药物或加用其
他类药物合并治疗 5、各类患者都应强化改善生活方式
13
心脏病与脑卒中
• 心房纤颤者发生脑卒中危险增加5 倍 • 冠心病发生卒中的相对危险性为 2.2 • 高血压性心脏病的相对危险性为 2.2 • 先天性心脏病的相对危险性为 1.7 • 风湿性心脏病容易直接导致脑栓塞
• 吸烟 • 酗酒
• 血脂异常 • 颈动脉狭窄 • TIA
6
• 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分为可干预与不可干预两种,年龄和性 别是两个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脑卒中 的危险性持续增加,55岁以后每10年卒中的危险性增加1 倍。
• 世界各国普遍存在性别之间的明显差异,从总体看,卒中 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男女之比约为 1.1~1.5∶1。
14
心脏病
• 心房纤颤是导致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 • 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每年发生脑卒中的危
险为 3%~5%,约占血栓栓塞性卒中的50%; • 口服华法令预防可使血栓栓塞性卒中的 相对
15
建议
1、成年人(≥40岁)应定期体检,早期发现心脏病 2、确诊为非瓣膜性房颤的患者,有条件的医院应在监
测INR的情况下使用华法令(2~4mg/日)抗凝治 疗(INR:2.0~3.0);年龄>75岁者,INR控制在 1.6~2.5; 或口服阿司匹林(50~300mg /日) 3、冠心病高危患者也应服用阿司匹林(50~150mg /日)
脑卒中的预防
谭冬平
1
一、 我国脑卒中的流行现状与发展趋势 二、 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及干预管理措施 三、 脑卒中的预防用药 四、 脑卒中的早期症状及识别
2
一、中国脑卒中的流行现状
• 发病率: 120~180/10万人口 每年新发病例: >200万
• 死亡率: 80~130/10万人口 每年死亡病例: >150万
• 患病率: 400~700/10万人口 全国脑卒中患者: 600~700万
3
• 脑卒中是致残率很高的疾病。据统计,在 存活的脑卒中患者中,约有四分之三不同 程度地丧失劳动能力,其中重度致残者约 占40%。
• 目前,全国每年用于治疗脑卒中的费用估 计要在100亿元以上,加上各种间接经济损 失,每年因本病支出接近 200亿元人民币, 给国家和众多家庭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
如运动后感觉自我良好,且保持理想体重,则表明运动量和 运动方式合适。
通过宣传和咨询,提高人群自我防病能力。提倡选择适合个 体的体育、绘画等文化活动,增加老年人社交能力,提高生 活质量。
不吸烟,限酒,嗜酒者男性每日饮酒精<20~30g,女性 <15~20g,孕妇不饮酒。
12
高血压患者的随访
1、高危及很高危患者:至少每3个月随访一次 2、中危及低危患者:至少每6个月随访一次 3、药物治疗3个月后为达到降压目标时,若无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