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造林技术

合集下载

杨树造林技术要点分析

杨树造林技术要点分析

杨树造林技术要点分析杨树是我国常见的造林树种之一,其树形优美、耐寒、生长快,是适宜于大面积造林的重要树种。

杨树造林技术可分为选址、土地准备、育苗、造林、管护和保护等环节。

一、选址选址是杨树造林的第一步,需要从土地质量、气候条件、水源、地形地势、地力等多个方面考虑,选择适宜的地点进行杨树造林。

一般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适宜树木生长的地块进行造林工作。

二、土地准备土地准备是杨树造林的第二步,需要从除草、松土、施肥、排灌等角度进行准备。

地块上需要彻底清除杂草、留下一定的保护地皮,使得土壤层表露。

之后对土壤进行锄地、松土等处理,促进土壤的通透性,有利于杨树根系的生长。

施肥可以增加土壤肥力,提高基质质量,为杨树的健康生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排灌是确保地块内水源充足,保证整块地区的生态湿度的重要手段之一。

三、育苗育苗是从外部引入杨树苗木,并在特定条件下培育其生长,使其达到成树的程度。

育苗是管护的前置工作,其质量和成活率直接关系到后续造林成果。

一般来说,杨树育苗需要选择土层深厚,阳光充足,排水能力好,有适度气温和湿度地区进行。

在育苗过程中,要注意做好灌浇、施肥、剪伐等工作,不仅要控制苗木的生长速度,还要保持适当的营养状况和稳定的菌根微生态环境,以增加其成活率和成长率。

四、造林造林是将杨树苗木移植到预定的地块中进行安放,是造林的关键步骤。

在进行杨树造林之前,需要根据地块实际情况,制定好不同生态区域的种植密度和间距,并参考树木管理的需求设定轮廓线。

重要的是要注意树种组合的合理性,以及种植方式的正确性。

通常,杨树地植栽距为2m×2m或1.5m×1.5m,但不可盲目密植,乱塞乱插,要注意杨树单株栽直度、根系周围的土壤、盆土在根系周围的填充、补根等操作。

五、管护在杨树造林之后,还要进行相应的管护。

管护是保证树木生长的关键,只有做好这个工作,才能保证杨树的长势和生存率。

管护包括杨树的病虫害防治、修剪和补根等环节。

杨树造林与抚育管理技术

杨树造林与抚育管理技术

杨树造林与抚育管理技术杨树造林与抚育管理技术在林业建设和森林资源保护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杨树是一种生长速度快、木材产量高的树种,被广泛应用于人工造林和森林经营中。

下面将介绍一些关于杨树造林与抚育管理技术的内容。

杨树的适生条件和选种要点是进行杨树造林的重要前提。

杨树喜光,对土壤要求不严格,最适宜的生境是河滩、湿地和低洼湿润地。

选择合适的杨树品种是造林成功的关键。

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和土壤条件,要选用抗逆性强、病虫害抗性好的品种。

还可以通过人工育苗和选优良幼苗的方式来提高造林的质量。

杨树造林的技术主要包括地面准备、间距设计、树种配置和造林技术等方面。

地面准备是为了改良土壤环境,提高杨树的生长条件。

可以通过翻耕、改良土壤结构和施用有机肥料等方式来达到这一目的。

间距设计是指合理确定杨树的栽植密度和行距,以确保每棵树都能得到充分的光照和养分供应。

树种配置是为了提高杨树林的抗逆能力和经济效益,可以将不同性状的杨树品种进行混交栽植。

造林技术包括栽植、定植和固定等操作,要保证幼苗的成活率和生长质量。

杨树的抚育管理技术对于杨树林的健康生长和高产稳产起着重要的作用。

常见的抚育管理技术包括修剪、肥料施用、病虫害防治和灌溉等方面。

修剪是通过去除枝条和调整枝冠结构,促进杨树生长和形成质优材的技术。

肥料施用是为了提供充足的养分供应,可以根据杨树的生长阶段和土壤养分情况进行合理施肥。

病虫害防治是为了保护杨树免受病害和虫害的侵害,可以通过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的方式进行。

灌溉是在干旱地区和干旱季节为杨树提供水分的技术,可以采用滴灌和喷灌等方式。

杨树造林与抚育管理技术在提高杨树林质量和产量,保护森林生态环境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对于林业建设和森林资源保护来说,应加强杨树造林和抚育管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推动杨树产业的发展和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杨树造林技术要点

杨树造林技术要点

杨树造林技术要点杨树是我国一种优良的速生树种,杨树造林不仅可以提高生态环境质量,还可以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支持。

杨树造林技术是关键,下面是杨树造林技术要点:一、选址与土壤选址要考虑地理位置、气候条件、水文特征、土壤质量等因素。

杨树耐寒、喜温,适宜生长温度在10℃~28℃之间。

杨树喜温、耐旱能力较强,但对土壤要求较高,一般要求土层较深、土壤疏松、含水性强、PH值6.5~8.5之间。

二、育苗与移栽杨树依靠营养生长快速,树干直径和冠幅大,因此要求苗木品质优良。

要选择树冠整齐、树干直立、根系发达的苗木,且根颈处不得受损。

育苗方式可以使用自然繁殖或人为繁殖。

移栽时间要在秋季或春季,避开高温和寒冷时期。

三、地面准备与设计地面准备要求排除杂草,放平地面。

同时,要进行地面设计,包括行列距离、栽植留白、密度等。

行列距离可以根据地形、经济成本等情况进行统筹安排,一般为2米到4.5米。

杨树栽植密度一般为2,500株/公顷到5000株/公顷,根据树种、土壤条件和它们的预期用途而变化。

四、施肥与基本管理在杨树生长和成林阶段,施肥是很重要的。

要根据杨树生长时期、土壤类型和水源情况合理地施肥。

一般情况下,初期施肥以有机肥为主,并逐步增加磷、钾肥的施用量。

基本管理包括灌溉、清理杂草、修剪枝条、预防病虫害等。

五、采收与加工杨树一般在3年到7年就可以开始采收,采收时要注意树皮的完整性,避免对树木造成太大损害。

采收后,杨树需要进行加工处理,包括清洗、去皮、切割、压缩等,制成杨木板材、纸浆等产品。

总之,杨树造林技术要点是多方面的,需要从苗木选育到加工处理等环节层层把握,格外注意土壤的环境,合理地施肥和管理。

在杨树造林过程中,还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情况等具体情况进行选择,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杨树造林技术要点

杨树造林技术要点

杨树造林技术要点杨树是一种生长迅速、适应性强的乔木,具有优良的生态和经济效益。

杨树造林技术是指在不同的土壤和气候条件下,通过选用合适的杨树种苗,科学施肥、密植、修剪、病虫害防治等一系列措施,促进杨树种苗的健康生长和成活,达到快速形成林地的目的。

下面就杨树造林技术的要点进行详细介绍。

一、选用合适的杨树种苗选用优质的杨树种苗是杨树造林的第一步,对于种苗的选择要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分布。

一般来说,我们应该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类型进行合理的选择。

对于干旱和贫瘠的土壤,可以选择杨树中的刺槐等抗旱品种;而对于富含水分的土壤,可以选择胡杨等耐盐碱品种。

要关注种苗的健壮程度和生长周期,尽量选择成活率高、生长快、病虫害抵抗力强的优良种苗。

二、科学施肥杨树的生长快速,对营养需求量大。

在进行杨树造林时,科学合理的施肥是至关重要的。

通常,施肥时应结合土壤肥力、品种特性和生长期进行施肥方案的制定。

在种植初期,可以适量施入磷、钾肥以促进根系的生长和发育;而在生长旺盛期,则可以适量施入氮肥以促进树木的叶绿素合成和光合作用,增加树木的生长速度。

还应根据土壤的酸碱度进行钙、镁等微量元素的追肥,从而保证杨树的健康生长。

三、合理密植在杨树的造林过程中,密植是一种有效的栽培方式。

合理的密植可以更好地利用土地资源,提高杨树的生长速度,同时增加林地的产量和收益。

一般来说,杨树造林密度的选择要根据土壤肥力、光照条件、品种特性等进行科学合理的确定。

对于肥沃的土壤,可以适量增加密度以提高产量;而对于贫瘠的土壤,可以适当减少密度以降低树木间的竞争。

密植后的树木应及时进行修剪和疏伐,保证树冠的通风透光,促进树木的健康生长。

四、及时修剪及时的修剪是杨树造林中的重要工作之一。

通过修剪可以调整杨树的冠形结构,促进树木的健康生长,防止树冠交错挤压,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一般来说,修剪时间应在树木生长旺盛期的春季进行,主要包括清除枯树枝、剪除交叉重叠的树枝、整理树冠等。

杨树造林技术

杨树造林技术
4 5 苗 木 栽 植 .
按“ 三埋 两踩一提 苗” 的作业规范进行 栽植 。要 求 将苗木根部完全垂直植于穴中( 做到横竖成行 )不得曲 , 根; 回填表 土至地面2 c 0m时 , 将苗木 向上提 起5 8m, - c 然后踩 紧踏实 ; 再填土至地 表后踏 实 ; 并取土培成 高于 地 面5 0 m的馒头状 , ~1 c 余土就地平整 。苗木栽植应根 据天气 预报 , 尽量安排在雨 前进・
追 肥 时 间 为 造 林 后 第 2 年 的 4 下 旬 至 5 中 ~3 月 月 旬 。 结 合 幼 林 抚 育 , 幼 树 两 侧 约 距 干 基 4 ~5c 在 0 0 m处 开 挖 两 条深 2 c 、 2 c 、 5 ~8c 0m 宽 0m 长 0 0 m的 环 状 施肥 沟 , 均 匀 施 人肥 料 后 覆 土 即 可 。下 一 年 施 肥 时 须 变 换 施 肥 沟 的方位 和位置 。追施含N—P—K的复合 肥 , 造林次 年5 月上旬第 1 次追肥 , 造林第3 月上旬第2 年5 次追肥 , 每 次 均 为 4 0/ 。 0g株 5 4 修 枝 及 管护 . 栽植后对幼林进行逐株检查 , 如有苗木顶芽被损坏 或 顶梢折断 , 应及时把苗木顶部 回剪 到苗干下边第1 个 具 完整壮 芽上端lm处 。若遇有枯梢苗木 , c 应选 留苗木 上部与主干夹角最小的1 个侧枝, 将其以上部分 ( 包括枯 死部分和不宜留作主干的其他活侧枝 ) 全部剪去。发现 地上部分全部枯死 , 苗根仍未干枯, 应立即平茬 。 栽植 当年秋季落叶后剪去树干1 5 .m以下全部侧枝 及徒长枝 , 同时剪去顶部多头枝、 双干枝、 病虫枝。以后 的2 在树木落 叶之后都要进行 1 年 次整形 , 剪去树冠 中下 部 的 力 枝 ( 突 出粗 大 的 侧 枝 ) 即 。 要确 定专职或兼职护林 员, 建立护林责任制 , 防止 幼林遭受人 畜破坏 、 耕作损伤和火烧幼树 , 确保林木的 正常生长, 监测林分的异常情况并及时报告等 。

杨树造林技术要点

杨树造林技术要点

杨树造林技术要点杨树是一种生长迅速、适应性强的树种,在造林工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杨树造林技术的关键要点包括选种、繁育、育苗、土壤准备、栽植和管理等方面。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介绍杨树造林技术的要点。

一、选种选种是杨树造林技术的第一步,它决定了后续工作的成败。

在选种时,应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和地形条件来选择适合的杨树品种。

目前,国内常见的杨树品种有美国杨、毛白杨、欧洲杨等。

在选种时,还应考虑杨树的用途,比如用于生产材料、防护、观赏等不同用途的杨树品种也会有所不同。

二、繁育繁育是指通过种子、扦插或组培等方式,大规模生产杨树幼苗。

在进行杨树繁育时,应选择健康、优质的母树,收集成熟的种子,并进行筛选和处理。

选择适当的育苗基质和育苗技术,促进杨树幼苗的生长和发育。

还应注意保持种子和幼苗的湿润和通风,防止病虫害的发生。

三、育苗育苗是杨树造林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后期的造林效果。

在进行杨树育苗时,应选择合适的育苗基地,并进行基质改良和施肥,促进杨树幼苗的生长。

控制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防止杨树幼苗受冻或者干旱。

定期检查杨树幼苗的生长情况,并进行适当的管理措施,确保杨树幼苗的健康生长。

四、土壤准备土壤准备是杨树造林的关键环节之一。

在进行土壤准备时,应对土壤进行改良和施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透气性。

根据不同地区的土壤条件,选择合适的改良方法和施肥量,促进杨树根系的生长和发育。

还应对土壤进行消毒和除草处理,防止杨树幼苗受到土壤病虫害的侵害。

五、栽植栽植是杨树造林的决定性环节。

在进行杨树栽植时,应选择适宜的栽植季节和栽植时间,尽量避免高温、干旱或者寒冷的环境。

对杨树苗木进行适当的修剪和整形,促进根系的伸展和生长。

通过科学的栽植密度和栽植方式,确保杨树根系的接触和生长。

在栽植后,及时进行灌溉和管理,促进杨树根系的生长。

六、管理管理是杨树造林工程的持续进行环节。

在进行杨树管理时,应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和地形条件,选择合适的管理方法和措施。

杨树造林技术要点

杨树造林技术要点

杨树造林技术要点杨树是一种优良的造林树种,其生长速度快、耐寒耐旱、适应性强,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被广泛应用于中国的造林工程中。

以下是杨树造林技术的一些要点:1. 树种选择:杨树有多个品种,可根据地理位置、土壤条件和气候环境等因素选择适合的杨树品种。

常用的杨树品种有毛白杨、湘杨、皱皮杨等。

2. 土壤准备:在选址前需对土壤进行勘察,了解其质地、肥力状况和排水情况。

对于土壤质量较差的地区,应进行土壤改良和肥料施用,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透气性。

3. 树苗选择:选择健壮、生长良好、根系完整的杨树苗进行造林。

树苗的高度一般应在50-120厘米之间,年龄为1-2年生。

4. 播种或移植:树苗可以通过播种或移植的方式进行造林。

播种适合于较大的造林面积,而移植适合于小块地区或特定场合。

在移植过程中,应保持根系完整,并保持适当的湿度。

5. 密度和排列方式:杨树的密度和排列方式对于树木的生长和发育具有重要影响。

一般来说,杨树的栽植密度为600-1200株/公顷,可以根据土地的大小和需求进行调整。

常见的排列方式包括等行距、交错排列和行切式等。

6. 培土和修剪:在杨树苗木栽植后,应及时进行培土和修剪。

培土可以增加土壤的肥力和保持土壤湿润度,修剪可以促进树木的根系发育和枝条分枝。

7. 施肥和病虫害防治:杨树的生长需要充足的营养,因此在栽植后应适时进行施肥。

对于杨树常见的病虫害,如锯尺蛾、杨小食心虫等,应进行定期的防治措施,以防止其对杨树的危害。

8. 灌溉和保护:在干旱地区或干旱季节,应适时进行灌溉,以保持土壤湿润度。

在杨树栽植初期,还需要进行杀虎挂和设置护树圈等保护措施,以防止动物的破坏。

9. 日常管理:杨树造林后的日常管理包括病虫害监测、草药控制、植株调整、枝条修剪等,以保持树木的健康生长和发育。

10. 病虫害防治:杨树种植中最常见的病虫害有锯尺蛾、蓟马、白粉病等,应及时进行防治措施,以避免病虫害对杨树的危害。

杨树造林技术的核心要点是选择适合的树种、做好土壤准备、选用健壮的树苗、合理安排密度和排列方式,以及注重栽植后的培土、修剪、施肥、病虫害防治和日常管理等。

杨树造林技术

杨树造林技术
▪ (3)造林
▪ 造林所需苗木应当为经人工选育,通过严格试验和鉴定,证明在适生 区域内,在产量和质量以及其他主要性状方面明显优于其他品种或品 系的栽培品种,以当地自产苗为主,不足部分可在同一栽培区就近调 运。有条件的地区应当选择经国家或地方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认定 的优良品种、优良家系、优良无性系。
3.栽培技术
▪ (1)采种
▪ 杨树种子一般4~6月成熟,种子发育期短,从开花到种子成熟 一般为21~35d,长的可达65d。
▪ 从种子成熟到飞絮只有2~3d,因此,采种前,应仔细观察种实 的成熟情况,做到适时采种。
▪ 刚采下的果穗,含水量大,如处理不当,会使种子发热变霉, 从而丧失发芽能力。因此,采后应先将蒴果放飞花室内摊开阴 干,待有1/3蒴果开裂,即可取种。蒴果脱粒后,应立即播种。 如准备翌春播种或远途运输时,必须进行适当处理,使含水量 保持5%~ 6%。
▪ b.埋条:
▪ 杨树中的白杨派,尤其是毛白杨,插条成活率低,可采用埋条法育苗。 主要埋条法有垄床埋条和点状埋条两种方法。
▪ c.分蘖:
▪ 分蘖法用于根蘖能力强的杨树,如毛白杨、银白杨、山杨、河北杨。
▪ d.组织培养繁殖育苗:
▪ 近年我国利用组织培养法繁殖杨树,已获成功。稀有的珍贵品种可用 此法。
3.栽培技术
▪ 杨树根系特别复杂,存在明显的基因型效应,不同种或同一种 的不同无性系在根的数量、大小、分布深度、结构和分布方向 都存在差异。
▪ 杨树的生长速度,比其他乔木树种快,但寿命不长。 ▪ 杨树造林后,能迅速郁闭,不耐庇荫,营造速生丰产林,应当
加大株行距,使其迅速生长。
▪ 杨树的萌芽和荫蘖能力都很强,容易形成不定根和不定芽。无 性繁殖十分容易。
▪ 短轮伐期经营模式速生丰产林采用6m x7m、7m x7m、8mx8m株 行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杨树造林技术
摘要介绍了杨树造林技术,包括地块选择、种苗选择、机械整地、栽植、抚育管理等内容,以期为杨树造林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杨树;种苗选择;机械整地;栽植;抚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s792.11.0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1-0070-02
杨树为杨柳科杨属植物落叶乔木的通称。

小枝具顶芽,芽鳞2枚以上。

单叶互生,卵形或近圆形。

柔荑花序,雌雄异株。

蒴果,种子小,具冠毛。

杨树喜光喜水,要求温带气候,具有一定的耐寒能力。

杨树可广泛用于生态防护林、三北防护林、农林防护林和工业用材林。

中国是森林资源贫乏的国家,每年国家进口大量木材才能满足经济建设的需要。

国内外的经验证明,大力营造用材林,用丰产栽培方式种植速生树种,是在短期内解决国家木材短缺的重要途径。

现将杨树造林技术总结如下。

1地块选择
根据当地自然条件,选择适宜杨树生长的地块。

大致可分为2类:第1类为a级地,此地类为滩地潮土或平地潮土、平地黄红壤或水稻土,质地砂壤土至中壤土;土层厚度1.5m以上、保水保肥能力好、有机质含量较高、坡度1km,苗、肥需要转运2次才能到达林地。

2种苗选择
目前栽植比较广泛的有107、108、中林46、2000系列等。

苗木的规格需是1年根1年干或2年根1年干的优质苗。

ⅰ级苗为苗高
/地径≥4.0m/3.0cm,ⅱ级苗为苗高/地径≥3.5m/2.5cm。

无论ⅰ级、ⅱ级苗都必须是根幅≥30cm、干形通直、无病虫、无枯梢、无机械损伤且充分木质化的新鲜苗木(起苗、运苗到造林现场不超过48h)。

如果土壤很干,应在起苗前2~3d进行灌溉。

一般不宜在大风天起苗。

3机械整地
造林前进行1次全面的翻耕松土,松土深度30cm以上,翻耕后用旋耕机将杂草和土块打碎。

撂荒地土壤板结、杂草丛生,造林前进行1次全面翻耕松土,松土深度50cm以上,耕地可直接放样挖穴,不需整地。

机械整地时要求犁沟水平成直线,不得有带状或局部地块漏耕或浅耕现象。

定点放样要求行列整齐,到边到界,株间配置呈“品”字行,并在栽植点上以实物或石灰作标记。

平地和缓坡地的行向应取南北向。

林农间作林地应考虑行向与耕作带一致,若因株距较窄或林缘有障碍等影响耕作机械转向的情况,可在林缘的定植行内适当预留4m宽的机械转向空间。

人工挖穴70cm×70cm×70cm,机械挖穴80cm×80cm×70cm。

要求穴的上下口通直,不得挖成锅底状。

在挖好的穴内,均匀施入有机质30%以上的专用有机肥
(2-3-1.2)1.0~1.5kg,并与底部回填的表土拌匀,施肥量a级地
1.0kg/穴、b级地1.5kg/穴,然后再回填表土10~20cm厚,使苗根不与肥料直接接触,踏实后放入苗木栽植。

4栽植
苗木运到造林现场后,分品种就近在水沟或池塘里浸水2~3d。

要求从根部至苗干1m以上必须全部浸入水中,并派专人管护。

栽植前
要剪去侧枝,对断根、伤根、过长根进行短截处理。

造林时间一般选择在3月中下旬栽植比较适宜。

如造林的任务比较大,也可在秋、冬季及早春造林。

a级地的株行距为3m×5m、2.5m×6.0m,栽植660株/hm2;b级地的株行距为3m×4m、2m×6m,栽植840株/hm2。

栽植深度应达50cm以上。

不同品种的苗木应该分开进行栽植,回填表土距地表20cm时,将苗木轻微上提一下,然后踏实苗木根部土壤,并覆土至地表后再次踏实,折损的苗木和小苗、细苗、病苗等均不得栽植,连同栽植后剩余的苗木,一并集中妥善保管。

栽植后应立即浇足定根水,每穴不少于15kg。

浇水后对倾斜的苗木及时扶正。

5抚育管理
5.1除草松土
人工穴抚,以植株为中心,在半径为50cm范围内除草松土,松土深度5~10cm,外深内浅,翻出的草皮和土块要移至外缘。

同时把倾斜植株扶正踏实。

在造林后的前1~3年,提倡在行间种植农作物,要求农作物不得种植在树行两侧50cm范围内,并在1m宽的营养带内进行带状除草,保证树行内无杂草,耕作时不得伤及树木。

禁止种植影响林木正常生长的高杆作物(如高粱、玉米、芝麻)、藤本攀缘作物。

每年4月中旬至5月初,草灌萌生初期,可对林地全面喷施除草剂(草甘膦类),以抑制草灌生长。

针对多年未进行耕作的幼林,造林后的1~3年可采取机械垦复,在树干基部两侧50cm以外,采用机械作全面翻耕松土,要求松土深度25cm以上。

5.2肥水管理
栽植当年可不追施肥料,追肥时间在造林后第2年起每年的4月上旬至6月上旬结合抚育同时进行为宜。

追肥为有机质15%以上的有机无机复混肥(15-7-8)。

具体用量:二年生幼林为500g/株;三年生幼林为800g/株;四年生及以上幼林为1kg/株。

采用两侧沟状施肥法,即距干基40~50cm处开挖深20cm、宽20cm、长50~80cm的施肥沟,均匀施入肥料后覆土即可。

翌年施肥应变换施肥沟的方位。

如栽后10~15d未下雨,要及时浇水保苗。

浇水前在树盘内围1个蓄水圈,然后每株浇水20kg。

5.3修枝抹芽
栽植后第1年5~6月及时抹去主梢旁能够形成主梢竞争枝的嫩芽或嫩枝,若主干不明显或断梢,在背阴方向处留1个健壮芽并在其上方1cm 处进行短截。

栽植后第1~3年秋冬季,剪去影响主枝生长的竞争枝及树干1/3树高以下部位的枝条,避免形成多头植株。

在前3年整形清干的基础上,当最下部侧枝着生部位树干直径达到10cm时,应于秋季落叶后将这一轮侧枝及其与上一轮侧枝之间的零星小侧
枝全部齐基部修去。

以后每年随树干上端直径增长,凡树干直径达到8~10cm处的侧枝即修去1轮,在修剪时应注意冠干比(即树冠高度与树干高度之比),2~4年冠干比保持在3∶2的范围;5~7年冠干比从1∶1逐步过渡到2∶3;采伐前保持在1∶2左右。

修枝伤口应与侧枝垂直,以最小创伤面为宜,同时不可伤及侧枝周围树皮,以防感染。

如此,一轮一轮向上修剪,直至枝下高达8m时止。

5.4病虫害防治
在杨树溃疡病防治上,加强病害检疫,切忌带病苗木栽植,加强水肥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能力,苗木浸泡时间、栽植浇水量及深度应严格按规范要求操作。

整株发病死亡的及时拔除并集中烧毁。

食叶害虫主要有杨扇舟蛾和杨小舟蛾,以幼虫群聚取食树叶。

在幼虫群集取食时,及时摘除虫苞,对降低后期危害作用很大。

可用3%高渗苯氧威3 000~4 000倍液或25%灭幼脲ⅲ号2 000倍液树冠喷杀。

蛀干害虫主要有桑天牛、光肩星天牛、云斑天牛,以幼虫蛀食杨树枝干。

可结合修枝剪除有天牛卵和幼虫的枝条集中烧毁;虫孔注药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在杨树主干基部蛀孔内注药,以孔洞注满流液为准,并用泥封孔;还可使用毒签,用吡虫啉毒签无药的一端探明蛀孔的方向、深度、大小,后将有药的一端插入蛀孔内,深4~6cm,每蛀孔插1支,毒签插入后,用黄泥封口,以防漏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