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标准体系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中国环境保护体系课件(PPT 69张)

中国环境保护体系课件(PPT 69张)

新环保法亮点
亮点三,监管模式开始转型


老《环保法》环境监管是以点源为基准,一个个企业 去监管,而我们现在的环境污染是区域性、流域性的 ,包括农村的面源污染。新《环保法》引入了环境许 可证管理,包括农村农药化肥施用也有选择和规定, 大气雾霾,水流域污染专门做出了规定,明确水和大 气的联防联控机制。 亮点四,监管手段出硬招 增加了环保查封、扣押权,改变以前环保监管部门没 有执法硬招的时候遇到的尴尬境地。新《环保法》对 违法排污这些设备,规定了可以掌控可以查收,这些 措施有利于查封违法行为,也可以对污染企业采取行
2、环境保护单行法
污染防治法:
• • • •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2、环境保护单行法
环境资源法:
• • • • •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 矿产资源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 草原法、渔业法、水土保持法 . . . . . .
举例: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的分类和标准分级 4.1 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类 一类区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它需要特殊保 护的地区。 二类区为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 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 三类区为特定工业区。 4.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分级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分为三级 一类区执行一级标准 二类区执行二级标准 三类区执行三级标准
• 环境质量与污染物排放标准为强制性标准

2024环境保护版ppt全新(2024)

2024环境保护版ppt全新(2024)
志愿者环保行动
志愿者通过参与环保志愿服务、开展环保宣传教育等方式,为环保 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企业环保合作项目
企业与环保组织合作开展环保项目,共同推动环保事业发展,实现 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30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1/29
31
17
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
物种保护
加强珍稀濒危物种保护 ,建立物种保护基地和
种质资源库。
2024/1/29
生态系统保护
保护典型生态系统,划 定生态保护红线,加强 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

遗传资源保护
生物安全
加强遗传资源保护和利 用,推进生物遗传资源
收集、保存和共享。
18
加强生物安全管理,防 范生物入侵和生物恐怖
2024/1/29
污染治理
大气、水、土壤污染治理 取得积极进展,环境质量 有所改善。
生态保护
实施重点生态工程,加强 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 生态保护红线制度逐步落 实。
5
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
01
02
03
04
治理任务繁重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依然 突出,治理难度和成本加大。
经济发展压力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存在 一定矛盾,需要寻找平衡点。
绿色出行
鼓励使用公共交通、骑行或步行等低碳出行方式,减少私家车使用。
垃圾分类
推广垃圾分类制度,提高垃圾处理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低碳生活宣传
加强低碳生活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和行动力。
2024/1/29
22
06
科技创新助力环保事业
2024/1/29
23
环保科技创新成果展示

2023环境保护标准培训ppt完整版

2023环境保护标准培训ppt完整版

企业环保责任与经济效益 的关系
企业环保责任的法律要求
企业环保责任的具体实践
企业环保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制定环保政策和规定 加强环保宣传和教育 建立环保管理机构和制度 实施环保审计和监测
企业环保投入和成本效益分析
环保投入的定义和类型 企业环保投入的必要性 环保投入与成本效益的关系 环保成本的控制和优化
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节约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 改善生活质量,提高健康水平 培养环保意识,推动社会进步
低碳生活方式的推广和实践
减少碳排放:采取节能减排措施,使用环保产品 节约能源:合理使用水、电、气等资源,减少浪费 绿色出行:选择公共交通、骑行、步行等低碳出行方式 推广宣传:通过多种渠道宣传低碳生活方式,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企业环保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
违反环保法规的行政处罚:包括罚款、停产整顿、吊销营业执照等 刑事责任:企业或个人因违反环保法规而构成犯罪的,将承担刑事责任 民事责任:企业因污染环境造成损害的,需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 环保监管部门的监管措施:包括现场检查、限期整改、行政约谈等
个人环保行动的意义和作用
续发展
节能减排的方 法:采用高效 节能技术和设 备,优化能源 利用结构,推
广清洁能源
减排措施:加 强工业废气、 废水、废渣的 治理和回收利 用,减少交通
拥堵和排放
政府与企业责 任:政府制定 相关政策和标 准,企业积极 响应并采取行

绿色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定义: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代替传统的化石能源,实现节能减排 目的:减少污染,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类型: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等 应用领域:电力、交通、建筑等
环境教育和公众参与
环境教育的重要 性:提高公众环 保意识,培养环 保行为习惯

环境标准体系ppt课件

环境标准体系ppt课件
调发展,促进可持续发展。
国际合作与交流
环境标准体系是国际合作与交流 的重要领域,通过制定和执行国 际通用的环境标准,可以促进各 国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
全球环境问题。
环境标准体系的框架与构成
框架
环境标准体系通常包括基础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质量标准和样品方法 标准等。
构成
环境标准体系由一系列环境标准组成,包括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行业标准等 。这些标准相互协调、补充和完善,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环境标准体系。
生活污染物排放标准
规定生活污水、垃圾等污染物的排放浓度和排放量,提高环 境质量。
环境基础标准
环境术语标准
定义环境保护领域的基本术语,统一环境标准的语言。
环境分类与代码标准
对环境要素进行分类和编码,方便环境信息的处理和共享。
环境方法标准
环境监测方法标准
规定环境监测过程中使用的采样方法 、分析方法、数据处理方法等,确保 环境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05
环境标准体系的优化与建议
强化环境标准的制定与更新
制定严格的环境质量标准
根据不同地区的环境特点和生态保护需求,制定相应的环 境质量标准,并定期进行修订和完善。
完善环境标准体系
在现有环境标准体系的基础上,针对新型污染源、新工艺 和新技术等制定相应的环境标准,确保环境标准体系全面 覆盖。
加强环境标准的宣传与培训
加强监督力度
加大对环境标准的监督力度,确保各项标准得到 有效执行。
3
开展检查工作
定期对企业的环保工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 整改。
环境标准的评估与改进
建立评估体系
建立科学的环境标准评估体系,明确评估指标和评估 方法。
定期评估

环境标准体系 PPT

环境标准体系 PPT

二、环境标准体系
二、环境标准体系
分级: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两级。
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分为跨行业综合 性排放标准(如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大气 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等)和行业性排放标 准(如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造纸 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等)。综合性排放 标准与行业性排放标准不交叉执行。即: 有行业性排放标准的执行行业性排放标准, 没有行业性排放标准的执行综合性排放标 准。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二〇〇〇年一月六日
③ 内容:指标准体系中有三项指标。
通过排气筒排放的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排 放浓度。
通过排气筒排放的大气污染物,按排气筒 高度规定的最高允许排放速率。
以无组织方式排放的大气污染物,规定无 组织排放的监控点及相应的监控浓度限值。
Q Q1 Q2
H
第二阶段(1973至今): 环保工作由宣传、 教育、普及到法治的阶段;是由零星颁布 到自觉朝着逐渐建立一套我国完整的环保 标准体系的发展阶段。
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
a.
关于发布《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修改单的通知
环发[2000]1 号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修改单
国家环境质量标准 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 国家环境监测方法标准 国家环境标准样品标准
国家环境基础标准
地方环境质量标准 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我国环境标准标号的含义
GB-国家强制标准 HJ/T 国家环保总局推荐标准 HJ/Z国家环保总局指导性技术文件 GHZB —国家环境质量标准 GWPB —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 GWKB —国家污染物控制标准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二、环境标准体系

环境保护体系介绍ppt

环境保护体系介绍ppt

技术支持模块
环保技术研发
加强环保技术研发,包括污染 治理技术、节能减排技术、生 态保护技术等,提高环保工作
的科技水平。
环保产业培育
培育环保产业,推广环保产品 和服务,促进环保产业的发展
和壮大。
环境监测与评估
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与评估体 系,及时掌握环境状况,为采 取有效保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社会参与模块
环保宣传教育
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和参与度,引导人们形成绿色消费和绿色生产的生活方式。
环保社会组织建设
鼓励和支持环保社会组织的建设和发展,发挥其在环保宣传、监督和维权等方面的作用。
信息公开与舆论监督
加强环境信息公开,引入舆论监督机制,促进社会各界参与环保工作,形成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行动。
结果
垃圾分类得到广大市民积极响应,垃圾产 生量明显减少,资源得到回收再利用。
05
环保体系发展展望
当前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要点一
环境污染严重
要点二
资源短缺与能源消耗
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 严重,空气、水、土壤等受到不同程 度的污染。
我国资源有限,能源消耗量大,需要 解决资源短缺和能源消耗的问题。
环保体系的概念与内涵
环保体系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 内,以政府为主导,以法律为
保障,以技术为支撑
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政策措 施、标准和规范等,对环境进
行全面保护、治理和管理
环保体系的内涵包括政策体系 、技术体系、管理体系、法律
体系等方面
环保体系的发展历程
国际环保体系的发展历程 我国环保体系的发展历程
03
环保体系运行机制
政策制度运行机制
总结词

环境保护标准概论PPT课件

环境保护标准概论PPT课件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2项 ➢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10项 ➢移动源污染物排放标准18项 ➢重点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21项
第23页/共70页
二、我国环境保护标准发展现状
5、我省环境保护标准概况
已颁布地方环境标准5项
《浙江省造纸工业(废纸类)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蚕桑区桑叶氟化物含量控制标准》 《浙江省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安全标准》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在用点燃式发动机轻型汽车简易瞬态工况法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
环境标准样品:是为保证环境监测数 据的准 确、可 靠,对 用于量 值传递 或质量 控制的 材料、 实物样 品,而 制定的 标准物 质。( 标准样 品在环 境管理 中起着 甄别的 作用, 可用来 评价分 析仪器 、鉴别 其灵敏 度;评 价分析 者的技 术,使 操作技 术规范 化。)
第12页/共70页
一、环境保护标准内涵及其作用
第22页/共70页
二、我国环境保护标准发展现状
4、地方环境保护标准现状
截止目前:已依法在国家备案的地方环 境保护 标准共60余项 ,其中 现行标 准51项 ,废止 或被代 替的标 准9项。 主要涉 及北京 (15) 、山东 (10) 、广东 (7) 、上海 (7)等 11个省 、自治 区和直 辖市。 主要包 括以下 4个类 型:
制订中地方环境标准3项
《工业企业废水氮、磷间接排放限值》 《在用压燃式发动机汽车加载减速法排气烟度排放限值》 《酸洗行业污水总铁排放标准》
第24页/共70页
二、我国环境保护标准发展现状
6、国家标准与地方标准的关系
环境质量 标准: 《环境 保护法 》规定 ,
➢省、自治 区、直 辖市人 民政府 对国家 环境质 量标准 中未作 规定的 项目, 可以制 定地方 环境标 准,并 报国务 院环境 保护行 政主管 部门备 案。 ➢即地方环 境质量 标准是 国家环 境质量 标准的 补充

生态环境质量标准PPT课件

生态环境质量标准PPT课件
作用
为环境管理、环境规划、环境评 价等提供科学依据,促进环境保 护工作的有效开展。
国内外发展现状
国内发展现状
我国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生态环境质量标准体系,包括大气 、水、土壤等多个领域。同时,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环保 法规的完善,生态环境质量标准也在不断修订和完善。
国外发展现状
许多发达国家在生态环境质量标准方面起步较早,建立了较 为完善的标准体系,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推动标准的 更新和完善。同时,一些国际组织也在推动全球性的生态环 境质量标准制定和实施。
协作机制
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加强生态环境质量标准实 施与监管的统筹协调,形成工作合力。
企业参与和社会监督途径探讨
01
企业参与
鼓励企业自愿采用更严格的标准,加强内部管理,提高治污水平;同时,
企业可参与标准制定过程,提出意见和建议。
02 03
社会监督
公众可通过举报电话、网络平台等途径参与生态环境监督,对违法排污 行为进行举报;媒体可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对生态环境问题进行曝光和 追踪报道。
加强科技创新,提高治理水平
加强生态环境科技研发
加大生态环境科技研发投入,推动生 态环境保护领域的技术创新,提高生 态环境治理的科技含量。
推广先进适用技术
积极推广生态环境治理领域的先进适 用技术,提高生态环境治理的效率和 水平。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降低污染排放
调整产业结构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推动高污染、高耗能产业向绿色低碳方向转型。
信息公开
政府和企业应依法公开生态环境质量、污染物排放等信息,接受社会监 督。
05
生态环境质量标准提升策略 及建议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加大执法力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保护标准体系
余杭区环境监测站 陈瑛
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 环境标准体系的基本概念 第二部分 现有主要环境标准 第三部分 目前标准体系存在的问题 第四部分 标准的使用和查询
2
第一部分 环境标准体系的基本概念 一、环境标准的概念及特点 二、环境标准体系的组成 三、环境标准之间的关系 四、环境标准体系的发展
日发布。 ❖ 3、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 ❖ 4、土壤环境标准 GB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1996年3月1日发布。
10
二、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 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1997年1月1日发 布;
❖ 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1996年10月4日发布, 1998年1月1日修改单;
❖ (二)环境保护标准属于技术性文件,有确定的适用范围。 ❖ (三)标准与科学研究活动密切相关,制订工作以科学研究成果
和技术发展水平为基础和依据。如行业型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排放 控制要求的确定,是以生产工艺排放水平和可行的排放控制技术 为依据的,而这需要对行业的工艺、技术水平、承受能力等做深 入的研究。
5
二、环境标准体系的组成
6
三、环境标准之间的关系
❖ 1、国家环境标准与地方环境标准的关系:地方环境标 准严于国家环境标准;地方环境标准优先于国家环境标 准执行。
❖ 2、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之间的关系:综合型排放标准 与行业型排放标准不交叉执行,行业型排放标准优先执 行。即:由行业型排放标准的执行行业排放标准,没有 行业排放标准的执行综合排放标准。
第二部分 现有主要环境标准
一、环境质量标准 二、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三、行业标准 四、浙江省地方环境保护标准
9
一、环境质量标准
❖ 1、水环境质量标准 GB/T 14848-1993 《地下水质量标准》1993年12月30日发布; GB3838-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1997年12月3日发布; GB5084-1992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2002年4月28日发布; GB11607-1989 《渔业水质标准》1989年8月12日发布。 ❖ 2、气环境质量标准 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2012年2月29日发布; GB/T 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2002年11月19日发布; GB9137-1988《保护农作物的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1988年4月30
11
三、行业标准(目前已有62个)
❖ 1、常用30个 ❖ GB 27632-2011 《橡胶制品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2011年10月27日 ❖ GB 27631-2011 《发酵酒精和白酒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2011年
10月27日 ❖ GB 26877-2011 《汽车维修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2011年7月29日 ❖ GB 15580-2011 《磷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2011年4月2日 ❖ GB 25465-2010 《铝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2010年9月27日 ❖ GB 25464-2010 《陶瓷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2010年9月27日 ❖ GB 25463-2010 《油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2010年9月27日 ❖ GB 18918-2002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2002年12月24 ❖ GB 4287-1992 《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1992年5月18日 ❖ GB 13457-1992 《肉类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1992年5月18
4
一、环境标准的概念及特点
❖ 2.环境标准的特点
❖ (一)制定环境保护标准的目的是保护公共利益,环境保护标准 本质上属于公益性标准。环境保护标准与实施国家环境保护法律 法规有密切关系。如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是 依法具有强制力的环保技术法规,其强制力来源于国家环境保护 法律中对于达到标准义务和违反标准责任的规定。
❖ G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排放标准》2008年10月1 日实施
❖ GB 22337-2008《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2008年10月1 日实施
❖ 综合排放标准中规定,没有行业性国家排放标准的其他一切污染源均 执行综合排放标准,将一些本来属于重污染行业的污染源都纳入综合 排放标准。而2000年4月29日修订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在法律制度 方面规定了“超标违法”法律制度,要求污染源必须达标排放,因此 综合排放标准针对一行业性的污染源,可执行性很差,如何控制这些 行业污染排放仍然是需要尽快解决的难题。
3
一、环境标准的概念及特点
❖ 1、环境标准的概念
❖ 环境标准是为了防止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保护人群健 康,对环境保护工作中需要统一和各项技术规范和技术要求 所作的规定(具体讲,环境标准是国家为了保护人民健康, 促进生态良性循环,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目标,根据国家的环 境政策和法规,在综合考虑本国自然环境特征、社会经济条 件和科学技术水平的基础上规定环境中污染物的允许含量和 污染源排放污染物的数量、浓度、时间和速率以及其他有关 技术规范)
7
四、环境标准体系的发展
❖ 1、迄今为止,我国开展环境保护标准制订工作已经有 三十九年的历史。1973年第一个环境保护标准:《工 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编制完成并于1974年1月1 日起实施,它比我国的《环境保护法》(于1979年颁 布)还要早五年。
❖ 2、上世纪70年代初期~90年代中期,已制订国家环境 保护标准300余项,平均每年发布30余项标准。
1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三、行业标准(目前已有62个)
❖ 1、常用30个 ❖ GB 13456-1992 《钢铁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1992年5月18日 ❖ GB 19821-2005 《啤酒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2005年7月18日 ❖ GB 18466-2005 《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2005年7月27日 ❖ GB 21900-2008 《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2008年6月25日 ❖ GB 21902-2008 《合成革与人造革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2008年6
❖ 3、1998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成立后,环境保护标准进 入新的发展时期,标准数量增长速度进一步加快。
❖ 4、“十一五”期间,国家环境保护标准以每年100项 的速度递增,发布了60余项重点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开展了1050项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的制修订工作。现行 国家环境保护标准达1300项,备案的地方标准总数达 8 到67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