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试题4

合集下载

《中医诊断学》试题及答案(四)

《中医诊断学》试题及答案(四)

《中医诊断学》试题及答案八纲辨证A型题1.下列对“辨证”的认识哪项不对:A是对疾病全过程特点的认识 B是通过现象对疾病本质的认识C是医生的主观对客观的认识 D是对疾病当前病理本质的认识E是对病因、病性与病位的认识2.“八纲”名称的正式提出为:A《黄帝内经》 B《伤寒正脉》 C《伤寒质难》 D《景岳全书》 E《伤寒六书》3.八纲辨证的内容在《景岳全书》称为:A治病八字 B八种纲要 C治病大法 D二纲六变 E二纲六要4.表证的特点不包括下述哪项A感受外邪所致 B起病一般较急 C必发展成里证 D病较轻病程短 E恶寒发热并见5.表证的转归,下列哪项不可能出现:A经治疗而愈B“自然”痊愈 C演变成半表半里证D演变成里证 E恶化而死亡6.关于表证与里证的区别点,错误的是:A表证一般脉浮,里证一般脉沉 B表证病程较短,里证病程较长C表证病情较轻,里证病情较重 D表证恶寒为主,里证发热为主E表证苔薄,里证舌苔多有变化7.关于里证的特点,错误的是:A病情一般较重 B无表证特征证候 C都是慢性起病D病程一般较长 E以脏腑证候为主8.下列类似于半表半里证概念的是:A肝胆病证 B少阳病证 C气分病证 D中焦病证 E厥阴病证9.形成寒证的原因不包括下列哪项:A阳气亏虚 B阴液不足 C阴寒内盛 D阴邪致病 E阴气偏盛10.热证的临床表现一般不包括下列哪项:A便溏臭秽 B口干口苦 C面红尿清 D舌苔黄腻 E脉细而数11.寒证与热证的鉴别要点,错误的是:A寒证恶寒喜热,热证恶热喜冷 B寒证口渴喜冷,热证口和不渴C寒证大便泻泄,热证大便秘结 D寒证舌苔白润,热证舌苔黄干E寒证脉迟或紧,热证脉数或洪12.下列哪项不属实证范畴:A虫积 B痰湿 C血瘀 D内燥 E气逆13.“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的主要含义是:A营血相对亏虚 B正气必定亏虚 C正气相对亏虚D阴液必定亏虚 E经络相对亏虚14.下述哪项最应归属于阳证:A表实寒证 B里虚寒证 C肾阴虚证 D表实热证 E里实热证15.与( )中内容相对而言,下述哪项不属阴证A久(新)病 B血(气)分证 C三阴(三阳)病 D脏(腑)病 E 燥(湿)证16.下列哪项是实寒证与虚寒证最主要的区别点:A病程长与短 B怕冷之症新与久 C脉象有力与无力D病势缓与急 E疼痛喜按与拒按17.阴虚的兼并证,下列哪证最少见:A阴虚阳亢证 B阴虚内燥证 C阴津亏虚证 D阴虚里寒证 E阴虚内热证18.导致亡阳的病因病机,错误的是:A阳气由虚而衰而欲脱 B阴寒极盛而暴伤阳气C阴血消亡阳随阴脱 D气机阻滞而血行不畅E剧毒、严重外伤刺激19.亡阳亡阴的共同之处,错误的是:A见于病久体弱患者 B出现在病情危重之时C病变趋势极其危急D以出现“绝汗”为特征E对方亦可随之而亡20.下述哪项不能称为八纲证候之间的关系:A证候相兼 B证候错杂 C证候独立 D证候真假 E 证候转化21.狭义的证候相兼与证候错杂的共同点是:A表里不同病 B表里同病 C寒热相反 D寒热一致 E 虚实夹杂22.确认真热假寒证的最主要依据是:A脉数而沉 B面红目赤 C咽干口渴 D神昏谵语 E身灼肢厥23.下述哪项不属内真寒外假热证:A真寒假热证 B阴盛格阳证 C戴阳证 D虚阳偏亢证 E虚阳浮越证24.证候真假的所谓“真”,最主要是指:A病人真实的临床表现 B临床上常见的证候C与病理本质相符的症 D本病或者久病之症E病人的病情完全真实25.对证候真假的所谓“假”,哪项解释最正确:A所有症征都是现象,皆为假 B病人提供的临床资料有假C不合常规认识的某些症征 D这些症与疾病本质相对立E诊断错误,未认识疾病本质26.下列哪项是辨别真实假虚的主要依据:A默默不语,语则声高 B形体赢瘦,腹满拒按C倦怠懒动,动之觉舒 D稀便少许,气臭不爽E脉象沉细,按之有力27.下列哪项可视为“里邪出表”:A久咳久喘,今咳血量多色鲜红 B肝病胁痛五年,腹壁青筋显露C胃脘疼痛,昨恶寒发热脉浮紧 D麻疹发热三天,疹出烦热渐退E饮食不慎,腹痛腹泻大便臭秽28.寒证与热证的相互转化,关键的因素是:A邪气的性质 B邪气的进退 C邪正的对比 D阴液的盈亏 E阳气的盛衰29.下列哪项不是辨证所应明确的内容:A病位 B病势 C病名 D病因 E病性30.“八纲”之名出自:A《内经》 B《伤寒论》 C《伤寒六书》 D《景岳全书》 E 《伤寒质疑》31.下列哪项不属里证的范畴:A太阳病证 B阳明病证 C太阴病证 D少阴病证 E厥阴病证32.下列哪项不属于实证范畴:A食积 B内燥 C气滞 D水停 E虫积33.下列哪项不是导致虚证的常见原因:A先天禀赋不足 B病中耗损过多 C房事劳倦太过D情志失于调摄 E后天生化不足34.下列哪项一般不能归属于阳证:A面红目赤 B疼痛喜按 C心烦不宁 D脉数有力 E发热口苦35.下述哪一项最应归属阴证:A里虚寒证 B里虚热证 C表虚寒证 D表虚热证 E里实寒证36.诊断阳虚证的最主要症状是:A面色淡白 B口淡不渴 C大便稀溏 D无汗或少汗 E常畏寒喜冷37.实寒证与虚寒证最主要的区别点是:A病程长短 B病情缓急 C脉之有有力无力D怕冷的新久 E肢体痛与不痛38.下列哪项不是亡阳证的典型表现:A冷汗质稀 B肢厥肤冷 C呼吸气微 D面赤如妆 E脉微欲绝39.下列哪项不是亡阴证的证候特点:A汗黏如油 B身灼肢厥 C皮皱唇燥 D小便极少 E脉细数疾40.证候真假的“假”是指:A病人提供假情况 B属于疾病现象 C临床不常见的症D新病标病症状 E与病理本质不符的症41.确认真热假寒证的最主要依据是:A脉数而沉 B面色赤 C身灼肢厥 D咽干口渴 E胸腹灼热42.所谓“因虚致实”,主要体现哪种辨证关系:A对立关系 B统一关系 C邪正关系 D因果关系 E真假关系43.下列哪项不是导致真实假虚的病因病机:A湿热内蕴 B气化无力 C瘀血阻滞 D热结胃肠 E痰食停滞B型题A舌淡红苔薄白 B口渴但不多饮 C新起恶寒发热D鼻塞或为喷嚏 E咳嗽吐清稀痰1.诊断表证最主要的症状为:2.表证具有特征性的表现为:3.表证的一般性(非特异性)表现为:A寒热错杂证 B真热假寒证 C真寒假热证D表里实寒证 E表寒里热证4.烦热欲去衣被,胸腹温,尿清长,头晕咽干,面浮红如妆,下肢厥冷,舌淡脉弱。

中医诊断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中医诊断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中医诊断学试题及参考答案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是四诊的内容?A. 望诊B. 闻诊C. 问诊D. 切诊2. 下列哪项不是八纲辨证的内容?A. 表证B. 里证C. 寒证D. 实证3. 下列哪项不是脏腑辨证的内容?A. 肝病辨证B. 心病辨证C. 脾病辨证D. 肺病辨证4. 下列哪项不是经络辨证的内容?A. 太阳经证B. 阳明经证C. 少阳经证D. 厥阴经证5. 下列哪项不是气血津液辨证的内容?A. 气虚证B. 血瘀证C. 津液不足证D. 湿热证6. 下列哪项不是脏腑兼证的内容?A. 肝郁脾虚证B. 肺热胃实证C. 心肾不交证D. 肝风内动证7. 下列哪项不是六经辨证的内容?A. 太阳经证B. 阳明经证C. 少阳经证D. 太阴经证8. 下列哪项不是卫气营血辨证的内容?A. 卫分证B. 气分证C. 营分证D. 血分证9. 下列哪项不是三焦辨证的内容?A. 上焦证B. 中焦证C. 下焦证D. 表里不分证10. 下列哪项不是病因辨证的内容?A. 风寒证B. 湿热证C. 痰湿证D. 食积证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包括______和______两个方面。

12. 四诊中,望诊主要观察病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舌象等方面。

13. 八纲辨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14. 脏腑辨证主要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的病变。

15. 经络辨证主要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的病变。

16. 气血津液辨证主要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的病变。

中医诊断学试题及答案

中医诊断学试题及答案

中医诊断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原则是()A. 四诊合参B. 辨证论治C. 整体观念D. 阴阳平衡答案:A2. 下列哪项属于中医四诊之一()A. 望诊B. 听诊C. 问诊D. 切诊答案:A、C、D3. 以下哪项是望诊中的主要内容()A. 望神B. 望色C. 望舌D. 望形态答案:A、B、C、D4. 以下哪项属于问诊的内容()A. 疼痛B. 睡眠C. 饮食D. 二便答案:A、B、C、D5. 以下哪项属于切诊的内容()A. 脉象B. 腹部C. 肌肤D. 骨度答案:A、B、C二、填空题6. 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望诊、闻诊、问诊、切诊7. 中医诊断疾病的八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阴、阳、表、里、寒、热、虚、实8. 下列脉象中,属于实证的是________,属于虚证的是________。

答案:滑脉、弦脉;濡脉、弱脉9. 下列症状中,属于寒证的是________,属于热证的是________。

答案:恶寒、四肢冷;发热、口渴10. 根据五行相生相克原理,木克________,火克________,土克________,金克________,水克________。

答案:土、金、木、火、木三、判断题11. 中医诊断疾病时,四诊合参是最基本的原则。

()答案:正确12. 问诊时,患者的主诉是诊断疾病的关键。

()答案:错误13. 望诊时,舌象是反映病情的重要指标。

()答案:正确14. 切诊时,脉象是判断疾病虚实的重要依据。

()答案:正确15. 中医诊断疾病时,八纲辨证是核心内容。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6. 简述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过程。

答案: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收集病情资料:通过四诊(望、闻、问、切)全面收集患者的病情资料。

中医诊断学试题及答案

中医诊断学试题及答案

中医诊断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则是:A. 望、闻、问、切B. 辨证论治C. 阴阳五行D. 脏腑经络2. “望而知之谓之神”指的是中医四诊中的哪一项?A. 望B. 闻C. 问D. 切3. 在中医诊断中,面色苍白多属于:A. 寒证B. 热证C. 虚证D. 实证4.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闻诊的内容?A. 闻气味B. 闻语言C. 闻呼吸D. 闻脉象5. 中医问诊中,询问患者的二便情况主要了解的是:A. 脏腑功能C. 阴阳平衡D. 经络通畅6. 脉象中的“弦脉”通常表示的是:A. 肝气郁结B. 脾胃虚弱C. 肾精不足D. 肺气虚弱7. 中医诊断中的“五心烦热”是指:A. 五个手指发热B. 心烦意乱,伴有手足心热C. 五脏功能亢进D. 五种热性疾病8.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诊断时的常见舌象?A. 舌淡苔白B. 舌红苔黄C. 舌绛苔少D. 舌黑苔厚9. 在中医理论中,舌体胖大多见于:A. 水湿内停B. 气血两虚C. 阴虚火旺D. 肝阳上亢10. 中医诊断中,手足心出汗多属于:A. 阴虚内热B. 阳虚外寒D. 气血瘀滞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中医诊断时,观察患者的舌象可以了解以下哪些信息?()A. 气血状况B. 脏腑功能C. 阴阳平衡D. 经络通畅12. 下列哪些症状属于中医的“实证”?()A. 腹胀满痛B. 便秘C. 口苦咽干D. 脉象洪大13. 在中医诊断中,以下哪些因素可以影响脉象的判断?()A. 患者的情绪B. 患者的姿势C. 医生的手法D. 环境的温度14. 中医诊断时,以下哪些属于“望诊”的内容?()A. 观察面色B. 观察舌象C. 闻及体味D. 询问病史15. 下列哪些是中医诊断时的“切诊”方法?()A. 切脉B. 切肤C. 切经络D. 切骨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6. 中医诊断中的“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可以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

中医诊断学试题及答案

中医诊断学试题及答案

中医诊断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原则是()A. 四诊合参B. 辨证论治C. 望闻问切D. 症候分析答案:A. 四诊合参解析: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原则是四诊合参,即通过望、闻、问、切四种诊法,全面收集病情资料,综合分析,得出正确的诊断。

2. 以下哪项不是中医四诊中的内容()A. 望诊B. 闻诊C. 切诊D. 听诊答案:D. 听诊解析:中医四诊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听诊不是中医四诊的内容。

3. 在中医诊断中,以下哪项症状属于实证()A. 脉弱无力B. 舌质淡白C. 腹部胀满疼痛D. 面色苍白答案:C. 腹部胀满疼痛解析:实证是指邪气盛实,正气未虚的病证。

腹部胀满疼痛多为实证表现,而脉弱无力、舌质淡白、面色苍白多为虚证表现。

二、填空题4. 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望诊、闻诊、问诊、切诊解析: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方法是望诊、闻诊、问诊、切诊,简称四诊。

5. 中医诊断中的“辨证”是指____,“论治”是指____。

答案:辨证——分析辨别病因、病机和证候;论治——根据辨证结果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解析:辨证是中医诊断的核心,是指分析辨别病因、病机和证候。

论治是根据辨证结果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三、判断题6. 中医诊断疾病时,四诊必须依次进行,不能同时进行。

()答案:错误解析:中医诊断疾病时,四诊可以同时进行,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7. 舌质红绛、苔黄燥属于热证表现。

()答案:正确解析:舌质红绛、苔黄燥是热证的表现,常见于实热或阴虚火旺的病证。

四、论述题8. 请阐述中医诊断中的“证”与“症”的区别。

答案:中医诊断中的“症”是指患者表现出来的各种具体症状,如咳嗽、发热、头痛等。

而“证”是指通过对症状的综合分析,得出的病因、病机和证候的总体概念,如风寒感冒、湿热黄疸等。

区别在于:“症”是疾病的外在表现,是具体的、个别的,而“证”是对疾病内在本质的概括,是综合的、整体的。

中医诊断学试题及答案

中医诊断学试题及答案

中医诊断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中医诊断疾病的主要方法是()A. 望、闻、问、切B. 望、闻、问、切、推C. 望、闻、问、切、脉D. 望、闻、问、切、神答案:A2. 以下哪项不属于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A. 整体观念B. 辨证论治C. 症候并重D. 病因分析答案:D3. 在中医诊断中,以下哪项是“望”的内容()A. 舌象B. 脉象C. 面色D. 问诊答案:C4. 在中医诊断中,以下哪项是“闻”的内容()A. 声音B. 气味C. 舌象D. 脉象答案:B5. 以下哪种脉象属于实证()A. 弦脉B. 细脉C. 滑脉D. 弱脉答案:C二、填空题6. 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望、闻、问、切7. 中医诊断学中的“症”指的是________,“证”指的是________。

答案:症状、证候8. 在中医诊断中,面色苍白多见于________证,面色潮红多见于________证。

答案:气血虚弱、实热9. 舌质红绛多见于________证,舌质淡白多见于________证。

答案:实热、气血虚弱10. 脉象弦硬多见于________证,脉象细弱多见于________证。

答案:实证、虚证三、判断题11. 中医诊断疾病时,必须四诊合参,不能偏废其中任何一种诊断方法。

()答案:正确12. 在中医诊断中,面色苍白、脉象细弱均为虚证的表现。

()答案:正确13. 舌质红绛、脉象弦硬均为实证的表现。

()答案:正确14. 望、闻、问、切四种诊断方法可以相互代替,不需要同时使用。

()答案:错误15. 中医诊断疾病时,以脉象为主,其他诊断方法为辅。

()答案:错误四、简答题16. 简述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原则。

答案: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原则包括: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症候并重、病因分析。

整体观念强调在诊断疾病时要全面观察患者,将患者视为一个整体;辨证论治是根据患者的症状和脉象,分析病因、病性和病位,从而确定治疗方法;症候并重是指症状和脉象在诊断中具有同等重要性;病因分析是寻找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为治疗提供依据。

《中医诊断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中医诊断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中医诊断学》考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原则是()A. 四诊合参B. 辨证论治C. 辨证求因D. 辨证施治答案:A2. 以下哪项不属于中医四诊内容()A. 望诊B. 闻诊C. 问诊D. 切诊答案:D3. 下列哪项是面色苍白的表现()A. 黄色B. 白色C. 青色D. 黑色答案:B4. 舌质淡白,舌苔薄白,脉象细弱,属于()A. 阳虚B. 阴虚C. 气虚D. 血虚答案:D5. 下列哪项是里寒证的表现()A. 腹痛喜按B. 腹痛拒按C. 腹部冷痛D. 腹部热痛答案:C二、填空题6. 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方法是四诊,包括()、()、()和()。

答案:望诊、闻诊、问诊、切诊7. 根据舌象可以判断人体的()、()、()和()。

答案:寒热、虚实、气血、脏腑8. 脉象包括()、()、()、()等。

答案:浮、沉、缓、弦9. 下列属于实证的是()、()、()。

答案:寒邪、湿邪、火邪三、判断题10. 望诊包括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象、体态等。

()答案:正确11. 问诊时,应详细询问患者的病情、病史、生活习惯等。

()答案:正确12. 切诊时,脉象有力表示邪气旺盛,脉象无力表示正气虚弱。

()答案:正确13. 舌质红,舌苔黄,脉象弦数,属于热证。

()答案:正确14. 腹痛喜按,得温则减,属于里寒证。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5. 简述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原则。

答案: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原则是四诊合参。

四诊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

通过四诊全面收集患者的病情资料,综合分析,得出正确的诊断。

16. 简述舌象在中医诊断中的意义。

答案:舌象是中医诊断中的重要依据,通过观察舌质、舌苔、舌态等,可以判断人体的寒热、虚实、气血、脏腑等情况,为辨证论治提供重要依据。

17. 简述脉象在中医诊断中的意义。

答案:脉象是中医诊断中的重要依据之一,通过切诊了解脉象的变化,可以判断邪气的盛衰、正气的强弱,以及病变的部位和性质,为辨证论治提供依据。

中医诊断学试题及答案

中医诊断学试题及答案

中医诊断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中医诊断学中的“四诊”指的是()。

A. 望、闻、问、切B. 望、闻、问、药C. 望、闻、切、药D. 望、问、切、治答案:A2.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望诊的范畴?()。

A. 望面色B. 望舌质C. 望舌苔D. 望脉搏答案:D3. 闻诊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A. 闻声B. 闻气味C. 闻患者的呼吸声D. 闻患者的体香E. 以上都是答案:E4. 问诊时,医生通常会询问患者的哪些信息?()。

A. 起病原因B. 病程经过C. 症状变化D. 个人生活习惯E. 以上都是答案:E5. 切诊主要是通过什么方式进行的?()。

A. 观察B. 闻C. 问D. 摸脉E. 听答案:D二、判断题1. 中医诊断学中的“辨证论治”是指根据患者的症状来确定治疗方法。

()答案:正确2. 望舌是中医望诊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可以通过观察舌质、舌苔等来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

()答案:正确3. 问诊时,医生不需要了解患者的家族病史。

()答案:错误4. 切诊只能通过摸脉来进行,不能通过其他方式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

()答案:错误三、简答题1. 简述中医望诊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答:中医望诊主要包括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质、舌苔等外在表现。

通过望诊,医生可以初步了解患者的气血阴阳状况,判断病因病机,为后续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2. 描述中医闻诊的操作步骤及其在诊断中的作用。

答:中医闻诊主要是通过听患者的声音和闻患者的气味来进行。

医生会注意患者的声音变化,如语声的强弱、高低、清浊等,以及患者的呼吸声、咳嗽声等。

此外,还会闻患者的体香、口臭等。

闻诊有助于了解患者的内脏功能状态和病理变化,为诊断提供重要信息。

3. 阐述中医问诊的主要内容及其在诊断中的重要性。

答:中医问诊主要是通过询问患者或其家属来了解患者的病情。

内容包括起病原因、病程经过、症状变化、个人生活习惯、家族病史等。

问诊是获取患者病情信息的重要手段,有助于医生全面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为准确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打下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0年上半年北京市高教自考中医诊断学试卷
一.A型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24分)
1.患者咳嗽、喘促、痰多色黄、苔黄腻,脉滑数,应辨为()
A.燥邪犯肺
B.风热犯肺
C.肺阴虚
D.热邪壅肺
E.痰湿阻肺
2.下列哪一项是肾阳虚、肾阴虚、肾气不固、肾不纳气的共同症状()
A.眩晕耳鸣
B.精神疲倦
C.腰膝痠软
D.舌淡苔白
E.脉象细弱
3.神识下清,语言重复,时断时续,声音低微者,称为()
A.谵语
B.郑声
C.独语
D.错语
E.夺气
4.以下哪项不是得神的表现()
A.形丰色荣
B.语言动作如常
D.颧红如状
E.呼吸调匀
5.处方的内容不应包括()
A.针灸、按摩等治疗方法
B.煎法
C.服法
D.立法
E.药量
6.脉来缓而时有一止,止无定数,此脉是()A.动脉
B.疾脉
C.结脉
D.促脉
E.代脉
7.因肾不纳气而引起的喘促,其主要特征为()A.咳喘胸憋
B.喘而喉间有痰鸣声
C.喘而鼻翼煸动
D.喘促而痰涎涌盛
E.动则气喘,吸少呼多
8.系统论述三焦辨证的医著为()
A.《广瘟疫论》
B.《外感温热篇》
D.《疫疹一得》
E.《温病条辨》
9.头痛、眩晕、便秘、呕血多由___________所致。

()A.脾胃气虚
B.肝火上炎
C.肝脾不和
D.肝气郁滞
E.胃热炽盛
10.大便稀溏如黄糜,泻下不爽者,属于()
A.脾阳不振
B.寒湿困脾
C.湿热蕴结大肠
D.肝脾不调
E.食积肠胃
11.舌质红绛,苔焦黄,多属()
A.湿遏热伏
B.气营两燔
C.胃肠结热
D.阴虚火旺
E.邪热人营
12.主死的恶色,有哪一项是错误的()
A.白如豕膏
B.黄如枳实
C.赤如血
D.青如草兹
E.黑如炱
13.患者二十天前出现高热,大汗淋漓等症,经治疗后,现自觉虚赢少气,不欲饮食,舌光红无苔,脉细数无力,为()
A.真虚假实
B.实证转虚
C.实证夹虚
D.虚实并重
E.真实假虚
14.心血虚、心阴虚、心气虚、心阳虚四证的共同表现为()
A.怔忡
B.心痛
C.心烦
D.失眠
E.健忘
15.观察舌苔辨别病邪的性质主要是依据()
A.舌苔的润燥
B.舌苔的颜色
C.舌苔的厚薄
D.舌苔的有无
E.舌苔的有根无根
16.以下哪项不正确?()
A.阳盛则为热证
B.阴盛格阳则为真热假寒证
C.邪气盛则为实证
D.本有热证,复感风赛,则为寒热错杂证
E.六淫经皮毛浸入,卫气与之抗争则为表证
17.足太阳脾经的病证可见()
A.嗌痛,颔肿不可以顾,耳聋目黄
B.饥不欲食,面如漆柴,咳唾有血
C.口苦,善太息,胁痛不能转侧
D.胸胁支满,心烦
18.病发作时,恐水、畏光、畏声音及全身抽搐者为()
A.骨陷伤脑
B.蛇伤
C.破伤风
D.狂犬咬伤
E.蜂、蝎螫伤
19.症见身热夜甚,烦躁不眠,衄血,舌红绛,脉细数,月经先期量多,属于()
A.阴虚证
B.瘀热博结证
C.血热证
D.湿热证
E.气虚发热证
20.患者咳嗽日久,气短而喘,动则更甚,痰多稀白,食纳减少,腹胀便溏,舌淡,脉细弱,应辨为()A.痰湿阻肺
B.肺气虚
C.寒邪客肺
D.肺脾气虚
E.肺肾气虚
21.脾气虚弱与寒湿困脾的鉴别要点是()
A.不思饮思
B.口淡不渴
C.腹胀便溏
D.苔白厚腻
E.脉缓
22.带下质稀量多,腰膝痠软者,多属()
A.脾虚湿注
B.湿热不注
C.肝经郁热
D.肾气不固
E.寒湿困脾
23.患者三来,出现头胀而痛,微恶风寒,胸闷,口不渴,肢痠身重,发热体倦,舌苔白滑,脉缓,应辨为()
A.伤湿
B.伤暑
C.伤寒
D.冒湿
E.中暑
24.素体痰盛而又感外邪者,其脉象应为()
A.浮数
B.滑数
C.弦滑
D.浮缓
E.浮滑
二、B型题(用字母标明的是备选答案,用数字标明的是试题。

将正确答案的标号写在题后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8分)
A.胀闷疼痛
B.血色鲜红
C.内脏下垂
D.呃逆嗳气
E.肌肤甲错
1.气逆证的表现为()
2.血瘀证的表现为()
A.肾不纳气
B.肾阳虚
C.肾气不固
D.肾精不足
E.肾阴亏损
3.男子精少不育,女子闭经不孕见于()
4.男子滑精早泄,女子胎动易滑见于()
A.肾阴虚证
B.肾阳虚证
C.肾气不固证
D.肾精不足证
E.肾不纳气证
5.男子阳痿,多见于()
6.小便失禁,多见于()
A.水湿停留
B.内热食积
C.风痰
D.风痹疼痛
E.太阳中风
7.浮缓脉主()
8.浮滑脉主()
三、C型题(用字母标明的是备选答案,用数字标明的是试题。

将正确答案的标号写在题后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6分)
A.肝阳亢于上
B.肾阴亏于下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
1.肝阳上亢证的病理机制为()
2.肾阴虚证的病理机制为()
A.口甜
B.口咸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
3.脾胃湿热可见()
4.脾胃气虚可见()
A.热入营血
B.瘀血内停
C.两者均是
D.两者均非
5.绛舌的主病为()
6.舌有紫色斑点主()
四、K型题(请按以下五种组合回答:A(1)+(2)+(3);B=(1)+(3);C=(2)+(4);D=(4);E=(1)+(2)+(3)+(4)。

将正确答案的标号写在题后括号内。

第小题1分,共12分)
1.腻苔的主病为()
(1)食积
(2)湿热
(3)痰饮
(4)内痈
2.营分证的特点有()
(1)身热夜甚
(2)心烦不寐
(3)舌质红绛
(4)斑疹透露
3.泄泻可见于()
(1)脾气虚
(2)肾阳不足
(2)脾气下陷
(4)胃阴虚
4.小肠实热证的临床表现有()(1)口舌糜烂疼痛
(2)尿血
(3)心烦
(4)脉数
5.阴水的辨证要点是()
(1)发病较缓
(2)常伴有外邪侵袭的表现(3)足部先肿,腰以下肿甚(4)舌红,苔白滑
6.舌体痿软的主病为()
(1)心脾有热
(2)气血俱虚
(3)痰湿内阻
(4)热灼津伤
7.虚寒证的主要特征为()
(1)全身战栗
(2)畏寒肢冷
(3)腹部疼痛
(4)喜暖喜按
8.假虚证可见()
(1)大便溏泄,得利反快
(2)腹满按之痛剧
(3)倦怠稍则舒
(4)身热喜加衣被
9.痰证可见()
(1)倚息不得平卧
(2)下肢浮肿
(3)泛吐清水
(4)半身不遂
10.心火亢盛证可见()
(1)心烦失眠
(2)狂躁谵语
(3)不便短赤涩痛
(4)潮热盗汗
11.手足心汗其原因多与哪些脏腑有关()(1)心
(2)脾
(3)肾
(4)胃
12.下焦病证的临床表现可有()
(1)身热颧赤
(2)口干舌燥
(3)手足心热甚干手足背
(4)神倦耳聋
五、名词解释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目
2.散脉
3.瘿瘤
4.战汗
5.半表半里证
六、论述题(25分)
1.简述按胸腹的主要内容和临床意义。

(10分)
2.肝风内动有哪几个类型?各自的临床表现是什么?(15分)
七、病案题(15分)
潘某,女,39岁。

前年入冬,咳嗽气喘,反复发作,盗汗,手足心发热,服药无效,后在某医院胸透,诊为"两上肺浸润型结核",给予"抗痨药"治疗一年半,胸透复查,病情如前。

近半年来,出现咯血,遇寒更甚,伴胸闷、心悸、气短、动则汗出,难寐多梦,体瘦神疲,纳差,便溏,舌淡胖嫩,边见齿印,苔薄白,脉缓。

请作出诊断,并进行病机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