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患者腹腔念珠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

合集下载

念珠菌病治疗方法

念珠菌病治疗方法

经验性治疗:是指有念珠菌病高危因素患者,已出现感染临床特征而采取的抗真菌治疗。

推荐选用棘白菌素类药物或伏立康唑或两性霉素B脂质体(中等级,强推荐)。

诊断驱动治疗(又称抢先治疗):是指有念珠菌病高危因素患者出现感染的临床特征,并有病原学非确诊检查阳性结果时给予的抗真菌治疗(中等级,强推荐)。

①对于有念珠菌病高危因素,病情危重患者推荐棘白菌素类药物治疗(中等级,强推荐);病情相对稳定、近期未使用过唑类药物或已知氟康唑敏感菌株,可予以足量氟康唑治疗(中等级,强推荐);
②如为耐药菌株,可选用伏立康唑或两性霉素B治疗(中等级,强推荐);抗真菌治疗5 d左右应进行初步疗效评估(低等级,强推荐)。

ICU内真菌感染的诊治

ICU内真菌感染的诊治

血清学检测
通过检测患者血清中的真菌特异性抗 体,有助于诊断深部真菌感染,尤其 在临床症状不典型时。
新型治疗方法
1 2
抗真菌药物
新型抗真菌药物如棘白菌素类、三唑类等,能够 更有效地杀灭或抑制真菌生长,提高治愈率。
免疫治疗
通过调节患者的免疫系统,增强其对真菌的抵抗 力,如使用免疫调节剂或激活NK细胞等。
预防措施
针对该病例,应采取哪些预防措施以降低icu内真菌感染的发生率。
06 结论和展望
研究结论
通过对ICU内真菌感染的诊治研 究,发现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对 于提高治愈率和降低死亡率至关
重要。
血液和呼吸道是真菌感染的主要 部位,而白色念珠菌是最常见的
病原体。
针对不同病原体和感染部位,选 择合适的抗真菌药物进行治疗,
对ICU内的环境进行定期 消毒,减少空气中的真菌 含量,防止患者吸入感染。
05 案例分析和经验分享
典型病例介绍
患者基本信息
患者年龄、性别、基础疾 病等。
症状表现
患者入院时的症状、体征 及实验室检查异常。
诊断过程
如何确诊为真菌感染的过 程,包括微生物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等。
诊治过程和效果
治疗措施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传播途径
ICU内真菌感染主要通过接触传播, 如医务人员手部、医疗器械等。
临床表现和诊断
临床表现
ICU内真菌感染的临床表现多样,与感染部位和病原体类型有 关,常见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
诊断方法
确诊ICU内真菌感染需要进行病原学检查,包括血液、痰液、 尿液等标本的真菌培养和鉴定。同时,还需排除其他可能的 感染源,结合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诊断。

念珠菌病 病情说明指导书

念珠菌病 病情说明指导书

念珠菌病病情说明指导书一、念珠菌病概述念珠菌病(candidiasis)是由各种致病性念珠菌引起的局部或全身感染性疾病。

好发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

可侵犯皮肤、黏膜及全身各组织、器官,临床表现各异,轻重不一。

近年来念珠菌病发病率逐渐上升,已成为目前最常见的深部真菌病。

该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预后较好,延误治疗或播散性感染则预后不佳。

英文名称:candidiasis其它名称:无相关中医疾病:暂无资料。

ICD 疾病编码:暂无编码。

疾病分类:感染性疾病是否纳入医保: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不会遗传发病部位:全身常见症状:皮疹、黏膜糜烂、发热、咳嗽、咳痰、腹泻、腹胀、尿频、尿急、头痛、谵妄主要病因:各种致病性念珠菌感染所致检查项目:体格检查、直接镜检、培养检查、念珠菌抗原检测、念珠菌特异抗检测、分子生物学检查、病理检查、X 线、B 超、CT、MRI重要提醒:念珠感染科引起机体多个组织、器官、系统病变,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感染情况给予相应治疗。

临床分类:根据侵犯部位分类:1、皮肤念珠菌病主要包括念珠菌性间擦疹、念珠菌性甲沟炎和甲床炎、念珠菌性肉芽肿、慢性皮肤黏膜念珠菌病。

2、黏膜念珠菌病主要包括口腔念珠菌病、念珠菌性唇炎、念珠菌性口角炎、念珠菌性阴道炎、念珠菌性包皮炎。

3、系统性念珠菌病主要包括呼吸系念珠菌病、消化系念珠菌病、泌尿系念珠菌病、中枢神经系念珠菌病、念珠菌菌血症、念珠菌性心内膜炎、念珠菌所致变态反应等。

二、念珠菌病的发病特点三、念珠菌病的病因病因总述:念珠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土壤、医院环境、各种用品表面及水果、乳制品等食品上,同时也是人体的正常菌群,通常寄生于正常人的皮肤、口腔、胃肠道及阴道等部位黏膜上。

在正常情况下,机体对念珠菌有完善的防御系统,但在某些因素影响下引起菌群失调和人体免疫力低下时,念珠菌就会大量生长繁殖、扩散,并通过血液循环进一步播散至全身各器官,从而致病。

重症烧伤念珠菌病的诊断与治疗

重症烧伤念珠菌病的诊断与治疗
132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1年3月20日第11卷第2期Chin J Infect Chemother。Mar.2011,V01.11,No.2
·专家论坛·
重症烧伤念珠菌病的诊断与治疗
付洋,夏照帆
关键词: 重症烧伤; 念珠菌病; 诊断;治疗
中图分类号:R644.7;R379.4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9—7708(2011)02一叭32—03
2.经验治疗 针对疑似侵袭性念珠菌病的患 者,在未获得病原学结果之前,可考虑进行经验治 疗。关于经验治疗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持续发热 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者,首选两性霉素B含脂制 剂(每日3"---5 mg/kg),或卡泊芬净(首Et 70 mg,以 后每日50 mg),亦可以使用氟康唑[首El 800 mg (12 mg/kg),以后每El 400 mg(6mg/kg)];或伊曲 康唑[每日2次。每次200 mg(3 mg/kg)][2引。以 上药物均为静脉使用,疗程2~4周。
采用抗真菌治疗时应尽量停用不必要的抗细菌
万方数据
134
中囱感染与化疗杂志2叭1年3月20日第11卷第2期Chin J Infect Chemother,Mar·2011,Vol·11,No.2
药。如有明显细菌感染可根据情况尽量使用针对性 窄谱抗生素,
参考文献:
[1] [2] [3]
Ballard J,Edelman L,Saffle J,et a1.Positive fungal cultures in burn patients:a multicenter review[J].J Burn Care Res, 2008。29(1):213-221. Horvath EE,Murray CK,Vaughan GM,et a1.Fungal wound infection(not eolonization)is independently associated with mor- tality in burn patients[J].Ann Surg,2007,245(6):978—985. Mousa HA。Fungal infection of burn wounds in patients with open and occlusive treatment methods[J].East Mediterr Heahh J,1999,5(2):333-336.

ICU成人腹腔感染患者的流行病学与病原学特征分析

ICU成人腹腔感染患者的流行病学与病原学特征分析

ICU成人腹腔感染患者的流行病学与病原学特征分析ICU成人腹腔感染患者的流行病学与病原学特征分析引言:重症监护病房(ICU)是治疗危重病人的重要场所,其中包括大量的腹腔感染患者。

腹腔感染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腹腔内细菌感染的疾病,严重的腹腔感染可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甚至死亡。

因此,对ICU成人腹腔感染患者的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进行深入分析将有助于预防和治疗该疾病。

一、流行病学特征:1. 散发和继发感染:腹腔感染可以是散发性的,也可以是继发于其他腹腔疾病或手术的感染。

散发性感染可能与个人卫生、饮食习惯和环境卫生等因素有关。

而继发感染则主要是由于手术操作不当、感染控制不力等原因引发。

2. 年龄和性别:研究发现,腹腔感染主要发生在中年和老年人中,与年龄相关性较强。

而性别方面,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可能与男性在工作和生活中更容易接触到感染源有关。

3. 患病率和病死率:ICU成人腹腔感染患者的患病率较高,且病死率也相对较高。

这可能是由于其病情较重、抵抗力较弱以及治疗难度大导致的。

二、病原学特征:1. 细菌感染:腹腔感染的主要病原体是细菌,包括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

革兰阴性菌包括大肠杆菌、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等;革兰阳性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

这些细菌可能通过消化道、血液、淋巴等途径进入腹腔。

2. 真菌感染:除了细菌感染外,真菌感染在ICU成人腹腔感染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常见的真菌包括白念珠菌、曲霉菌等。

这些真菌可能通过外源性污染、内源性扩散等途径进入腹腔。

3. 耐药菌株: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的广泛使用,耐药菌株日益增多。

其中产ESBLs、产碳青霉烯酶和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耐药菌株对治疗造成了一定困扰。

三、预防与治疗策略:1. 严格执行手卫生和消毒程序:手是细菌最主要的传播途径之一,因此医务人员应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并在操作前后进行必要的手消毒。

2. 合理使用抗生素:抗生素的滥用不仅增加了耐药菌株的出现,还可能抑制机体自身的免疫功能。

念珠菌感染怎么治疗

念珠菌感染怎么治疗

念珠菌感染怎么治疗念珠菌感染的治疗方法眼内感染念珠菌:是指念珠菌性视网膜炎、眼内炎等症。

虽然在目前不是多见,但趋势也不容乐观。

由于患者某些部位感染了念珠菌,其病原体会通过血液的循环,继发于视网膜、玻璃体等处,损害眼睛。

预防:积极治疗念珠菌病,切忌乱用抗生素,保持个人卫生,健康护眼等。

对策:对于念珠菌性眼内炎,可以口服伏立康唑,静脉滴注可以选两性霉素B。

生殖器念珠菌感染:是指女性感染和男性感染念珠菌。

主要症状是分泌物多、瘙痒等症,治疗起来相对麻烦些,如果治疗不彻底,会反复发作。

危害:影响怀孕、造成生活不便、继发其它疾病、孕妇感染念珠菌会导致胎儿患鹅口疮等预防:经常洗澡、勤换内裤、内裤要单洗、盆巾专用、不乱用洗液,不乱服抗生素等。

对策:2%的梳打水清洗外阴或用ph4的弱酸性护理液清洗外阴,注意清洁干爽。

栓剂属于局部治疗,直接接触病灶。

可以选达克宁、克霉唑、咪康唑等栓剂。

口服可以选择氟康唑、伊曲康唑等抗真菌的西药。

身体表皮感染念珠菌:最常见的是手足癣(俗称脚气);肥胖易出汗的人,特别是在夏季,腋窝、腹股沟等褶皱处以感染念珠菌;有些人的指甲甲沟也会被念珠菌所侵害,而形成甲床炎。

预防:皮肤清洁干燥很重要、日常洗具要与他人分开用、不吃或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等。

对策:切记有病乱投医,或乱用抗生素。

对于表皮感染初期,可以先使用达克宁等抗真菌的药膏,可以很快见效,一定要疗程治疗,千万不要见好就收。

当心反复。

治愈后,记得上面预防的建议。

口腔感染念珠菌:是指咽喉、舌头等处感染了念珠菌;其中鹅口疮是最常见的一种疾病,此病多见于儿童。

先天免疫力功能低下的人、患糖尿病的人以及长期大量吸烟的人均容易被念珠菌感染。

预防:注意口腔卫生、经常饮用温开水、冬天外出一定要戴口罩、平时要防止口唇干裂,营养均衡等。

对策:经常用3%的梳打水漱口,可以干扰念珠菌的生长。

酮康唑等真菌药口服可以治疗口腔念珠菌。

还可以适当补充维生素A等营养素。

内脏感染念珠菌:是指身体内部脏器感染念珠菌。

多学科会诊(MDT)病例分享1例ICU多重耐药菌腹腔感染案例

多学科会诊(MDT)病例分享1例ICU多重耐药菌腹腔感染案例

多学科会诊(MDT)病例分享----1例ICU多重耐药菌腹腔感染案例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抗感染MDT团队抗感染MDT成员1.病例介绍病史◆患者约1月前出现右上腹不适,伴皮肤巩膜发黄,腹部CT示“胆囊增大并密度增高,胆总管及肝内胆管局部扩张,胆石症考虑。

”◆2015.1.14于外院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中病理报告“十二指肠乳头组织腺癌”。

◆基本信息:患者,性别:男性 年龄:75岁 体重:56kg病史◆术后8小时患者出现发热、气急、休克、少尿因呼吸衰竭气管插管后转入ICU治疗◆入ICU后予机械通气、大量液体复苏、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维持血压,无尿、肌酐375umol/L,行CRRT◆考虑腹腔感染选择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3.375g q8h,入院情况◆T:38.0℃ P:108次/分 R:18次/分 BP:117/55mmHg(去甲肾上腺素微泵维持)◆正压通气,氧合指数<150mmHg◆皮肤巩膜中度黄染,腹胀,手术切口未见红肿,肠鸣音未闻及。

◆躯干和双下肢重度凹陷性水肿◆APACHEII评分32,死亡率预测85%入院第2日-检验指标◆PCT: 25.5ng/ml◆CRP:235.1mg/L◆血常规:WBC 12.9 *109/L,N% 93.1%, PLT71*109/L Hb 9.0g/dL◆肝功能:Alb 23.7g/L,ALT 59U/L,AST 72U/L,TB 154μmol/L,DB 124μmol/L;◆肾功能:无尿,Cr 296μmol/L,CRRT治疗◆BNP:>9000pg/mL入院第2日-CT检查结果腹部CT检查:•1、whipple术后改变,腹盆腔大量积液,•2、左侧腹股沟区结节灶,考虑局部静脉瘤样扩张可能•3、胸腹壁皮下水肿肺部CT(入院第2日)入科诊断•1.胆管癌 Whipple术后• 2.腹腔感染(吻合口瘘?)• 3.感染性休克?心力衰竭(高容量)?• 4.急性肾功能衰竭• 5.急性肝功能不全• 6.肺炎 呼吸衰竭入科治疗◆抗感染治疗–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针 0.5g q6h –利奈唑胺针 0.6 g q12h◆其他药物治疗:护胃、化痰、退黄、降酶、营养支持等◆机械通气,控制通气◆CRRT肾脏替代治疗入科后处理◆B超引导下行小网膜囊及盆腔穿刺置管引流,引流量少,淡血性,略浑,查淀粉酶正常范围内;◆48小时CRRT液体净负10000ml,血压稳定,去甲肾上腺素逐步减量,机械通气下氧合指数上升至300mmHg。

院内真菌感染的治疗

院内真菌感染的治疗

根据其在组织及培养基中的繁殖方式和菌落形态,深部真菌可分为:酵母菌、类酵母菌、双相真菌及霉菌。
深部真菌分类
根据其在组织及培养基中的繁殖方式和菌落形态,深部真菌可分为:酵母菌、类酵母菌、双相真菌及霉菌。 (1) 酵母菌(yeasts):在组织和培养基中由母细胞以出芽方式繁殖,不产生菌丝,菌落形态与细菌菌落相似的一类真菌,如隐球菌属; (2) 类酵母菌:在组织和培养基中也是母细胞以出芽方式繁殖,但有由不脱离母细胞的延长芽体组成的假菌丝(pseudohypha),它们的菌落形态与酵母菌的菌落相似,但在菌落表面除有生芽细胞外,还有伸长的生芽细胞所组成的假菌丝伸入培养基中,如假丝酵母属(念珠菌属); (3) 双相型真菌(dimorphic fungus):指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可生长成酵母状或菌丝体状两种形态,这种形态可随生长条件改变而相互变更的一类真菌。大多数致病性真菌均属双相型真菌,如组织胞浆菌、球孢子菌、副球孢子菌、皮炎芽生菌、孢子丝菌; 霉菌(mold):指在组织和培养基中均呈菌丝型生长的一类真菌,如曲霉、毛霉菌等。
04
次要: CNS其它病原体的培养,镜检或找肿瘤
05
细胞阴性
06
局灶神经症状和体征(包括局灶性癫痫,
07
偏瘫和颅神经瘫痪)
08
神志改变
09
脑膜刺激征
10
CNS生化和细胞数异常
临床标准
无法解释的丘疹或结节样皮肤损害
血源性真菌感染引起脉络膜视网膜病或内眼炎
慢性播散性念珠菌病
CT或MRI扫描示肝和/或脾内小的边缘的靶样脓肿
毛霉菌病
根霉菌属 毛霉菌属
rhizopus mucor
条致病菌
青霉菌病
马尼菲青霉菌
penicillium marneffei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APACHE-II评分(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 ➢ 严重脓毒症或 MODS
• 评估IC危险因素的多少和风险程度
➢ 多部位定植、CVC、机械通气、糖尿病、尿毒症、粒缺、激素等 ➢ 念珠菌评分(Candida score)
• 所在科室分离出念珠菌的流行病学现状和药敏特点
真菌细菌混合感染的死亡率更高
➢ 增强CT为诊断胰腺坏死的最有效方法 ,B超及腹腔穿刺对诊断有一定帮助
• 重症急性胰腺炎中坏死性胰腺炎占20%2 • 重症胰腺炎真菌感染问题的重要性在增加3
➢ 1980s-1990s期间: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真菌感染发生率:10% ➢ 随着抗生素的常规应用,现在真菌感染发生率达24-37% ➢ 胰腺炎真菌感染几乎全部由念珠菌引起 ➢ 真菌感染是否增加重症急性胰腺炎死亡率目前研究结果尚不一致
➢ 亚组分析证实,有真菌定植的 院内腹膜炎患者死亡率显著升 高(48%vs.28%,P<0.01)
➢ 念珠菌定植是院内腹膜炎死亡 的独立危险因素
Philippe Montravers et al. Candida as a risk factor for mortality in peritonitis. Crit Care Med. 2006;34(3):646-52
腹腔真菌感染诊断存在的困难
首先,真菌感染的诊断存在一定的困难,因为:其临床表现以及影像学 表现均缺乏特异性;真菌生长需特殊培养基,耗费时间长;许多情况下 获取合格的深部组织标本在技术上要求较高
其次,胃肠道为念珠菌定植部位,由穿孔或胰腺炎合并的腹腔感染往往 难以区分定植和感染,这就使得腹腔真菌感染的诊断更为困难
应用抗茵药物防治外科感染的指导意见 【 草案】 Ⅲ 外科学(七年制) 第一版
发生率(%)
念珠菌是腹腔感染的主要致病真菌
社区获得性与院内获得性腹腔感染的微生物种类
肠球菌 金黄色 凝固酶阴性 链球菌属 大肠杆菌 肠球菌属 假单孢菌属 拟杆菌属 念珠菌属
葡萄球菌 葡萄球菌
67名术后伴发腹膜炎的院内感染患者与68名
• 若患者有急性胰腺炎、胃肠穿孔复发、反复发作的腹 腔内感染、脓毒症、或腹膜腔与外界有广泛的交通, 均属念珠菌腹腔内感染的高危患者,创面或引流液反 复培养出同一念珠菌,应予抗真菌感染治疗
外科学(七年制) 第一版
内容提要
术语、概念篇 相关微生物学篇 腹腔念珠菌意义篇 感染几种特殊类型篇 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预防和治疗篇
腹水标本镜检假菌丝或菌丝有重要意义
• 念珠菌属于类酵母样菌,有酵母相和菌丝相
➢ 酵母相为芽生孢子,在无症状寄居及传播中起作用,不引起症状 ➢ 菌丝相为芽生孢子伸长呈假菌丝,大量繁殖,侵袭组织能力加强,出现临床症状
酵母相
菌丝相
假菌丝无隔、无分支 念珠菌多为假菌丝
• 镜检出现假菌丝或菌丝,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和危险因素高度怀疑为念珠菌感染 • 需要注意的是,念珠菌中的光滑念珠菌不能产生假菌丝/菌丝,所以,临床不能因为
• 共49例有效病例,确诊腹腔感染的纳入A组,腹水中念珠菌定植但无感染征象的纳入B组 • 结果提示:患者腹腔检出念珠菌并且合并胃肠穿孔复发、急性胰腺炎等情况时,发展为感染的风险大
大提高
患者的特征
•胃肠穿孔复发 •急性胰腺炎 •腹水念珠菌生长
➢术中
➢引流液
•首次 •念珠菌少量生长 培养 •念珠菌中量生长
“镜检念珠菌处于酵母相”就排除感染
评估患者危险因素是真菌感染的重要环节
• 在真菌领域,高质量的具有临床指导意义的病原微生物学证据的获得是非常困 难的,发生胃肠道穿孔的腹腔中检出真菌就更加难于判断到底是污染、定植、 还是感染
• 那么,评估患者的高危因素就成为临床上诊断真菌感染的重要环节
思考程序
• 分析疾病严重程度及广谱抗生素治疗效果
➢ 是指腹膜炎(主要是继发性腹膜炎)经规范治疗(包括手术和抗感染药物治疗)后腹 腔感染持续存在,或缓解后反复发作,形成临床上特别难处理的顽固性腹腔感染
➢ 常交替培养出多种微生物,包括腹腔感染时不大常见致病菌,如白念珠菌、葡萄 球菌等
应用抗茵药物防治外科感染的指导意见 【 草案】 Ⅲ 2010版美国复杂性腹腔感染诊治指南 (摘译)
重症急性胰腺炎-胰腺真菌感染几乎全部为念珠菌
胰腺真菌感染的真菌菌种分布:白念珠菌为主
, 克柔念 珠菌,
6%, 6%
, 热带念珠 菌, 6%, 6%
, 白念珠 菌, 88%,
88%
白念珠菌 克柔念珠菌 热带念珠菌
比利时的Ghent 大学医院感染疾病中心的ICU,对1995.1-2002.12入住ICU的重症急性胰 腺炎胰腺坏死感染的患者46例进行分析,分析真菌感染发生率
• 真菌存在于正常人体皮肤、口腔、胃肠道、阴道等处,真菌种类繁多,但引起人 类疾病的仅十余种:根据真菌的致病性,可分为病原性真菌和条件致病菌
• 外科真菌感染以念珠菌发生率最高,其它如隐球菌、霉菌等也可引起机会感染 • 外科所见以深部真菌感染为主,深部真菌感染多继发于细菌感染之后,或是与细
菌感染混合存在
Jan J. De Waele et al. CID 2003;37(7):208-213
内容提要
• 术语、概念篇 • 相关微生物学篇 • 腹腔念珠菌意义篇 • 感染几种特殊类型篇 • 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预防和治疗篇
腹腔念珠菌感染危险因素
• 自1983.7.1-1985.6.30的2年期间进行的研究,针对外科剖腹手术及腹腔引流术中腹腔标本分离出念 珠菌的患者,评估念珠菌性腹腔感染的诱发因素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真菌感染-概况
• 重症急性胰腺炎1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AP)是指
➢ 具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和生化改变,且具下列之一者:局部并发症 (胰腺坏死,假性囊肿,胰腺脓肿);器官衰竭;Ranson评分 ≥ 3; APACHE-Ⅱ评分(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 8;CT分级为D、E
腹腔念珠菌感染常见类型
• 念珠菌腹膜炎(最常见) • 急性胰腺炎合并真菌感染 • 腹腔脓肿 • 肝脾念珠菌病
腹膜炎的微生物学
原发型 (Monomicrobial)
最常见致病菌: 革兰阴性杆菌
外科真菌感染
继发型 (Polymicrobial)
第三型 (Polymicrobial)
常常为多种菌种混合感染 常交替培养出多种微生物
1. Copyright © 2004 Massachusetts Medical Society. All rights reserved. Studd RC, et al. N Engl J Med. 2004;350:1763.
2. Printed with permission from Custom Medical Stock Photo, Inc. 3. 2010版美国复杂性腹腔感染诊治指南 (摘译)
重症监护腹腔真菌感染发生的基础
随着ICU特别是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在医院的普及,严重腹腔 感染病人多能耐受住感染的第一次打击所合并的休克、呼吸功能障 碍和肾功能障碍
然而,在这类患者治疗的过程中,手术清除感染灶、静脉导管留置、 全胃肠外营养、胃肠道菌群失调、广谱抗生素的应用、患者免疫力 的降低,都有可能导致继发性真菌感染
1. Peleg AY et al. Nat Rev Microbiol. 2010 May;8(5):340-9. 2. Carneiro HA et al. World J Surg. 2011 Dec;35(12):2650-9.
具有真菌感染高危因素的患者应早期抗真菌治疗
• 坏死性胰腺炎、腹腔脓肿、消化道瘘患者的引流液或 脓液中常可检出念珠菌
7% 3% 3% 7%
64%
16%
白念珠菌 光滑念珠菌 热带念珠菌 近平滑念珠菌 克柔念珠菌 其它念珠菌
Philippe Montravers et al. Candida as a risk factor for mortality in peritonitis. Crit Care Med. 2006;34(3):646-52
1.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07 2. Paul Georg Lankisch et al. J Clin Gastroenterol.2006;40(2):149-155 3. Jan J. De Waele et al. CID 2003;37(7):208-213
•念珠菌大量生长 •后续培养念珠菌数量增加
感染组*(n=19)
9(47%) 9(47%)
15(79%) 4(21%) 9(47%) 6 (32%) 4(21%) 15(79%)
定植组(n=30)
3(10%) 10(3%)
13(43%) 17(57%) 26(87%) 4(13%)
0(0%) 2(7%)
社区和医院获得性 IAI
• 社区获得性 IAI
➢ 社区直接获得的感染
• 医院获得性 IAI
➢ 患者在住院期间获得的感染,入院时既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 ➢ 判断标准:以时间区分(48小时或72小时),近年来时间界限逐渐
淡化
内容提要
• 术语、概念篇 • 相关微生物学篇 • 腹腔念珠菌意义篇 • 感染几种特殊类型篇 • 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预防和治疗篇
社区获得性腹膜炎患者进行统计分析
Pieracci FM et al. Curr Opin Crit Care. 2007 Aug;13(4):440-9.
腹膜炎分离念珠菌的菌种分布
• 本研究显示:腹膜炎分离出念珠菌以白念珠菌为主,占64%
• 一项多中心、回顾性个案对照研究,在教学及非教学医院的17个ICU进行 • 其中确诊院内腹膜炎的患者中,有61例腹水中分离出真菌 • 所分离真菌全部为念珠菌,且以白念珠菌为主,占6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