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供需和价格

合集下载

5、6月份石油供需形势分析

5、6月份石油供需形势分析

5月份 , 我 国原 油进 口平均 价格 继 续攀 升 。根 据海关总署提供的统计资料,2 1 年 l 5 01 ~ 月份,我 国原油 平均进 口价格 上升到 7 3 3 4 . 美元 /t ,与 2 1 00 年 同期 相 比,每 吨提 高 16美 元, 上升 3 .%; 与 7 10 2 1 全年 平均 水平相 比,每 吨提 高 1 8 5美元 , 0 0年 7. 上升 3 6 ( % 参见 表 5及 图 1 。 1. ) 5 国 内油 品价 格 高位 回落
入抗通胀 加息周 期等诸多 因素 ,令 大宗商 品市场 承压, 国际原油价格 出现高位 回落。5月份, 国际 上 主 要 原 油 现 货 市 场 平均 价 格 每 桶 回落 到 11 4 5.
增长 1 .% ;煤 油产 量 794万 t 04 4. ,增长 6.%;燃 7
料油产量 8 8万 t 2 ,增长 9 6 . %,除煤油外,产量 增速 均 比 1~ 4月份 有不 同程 度 回落, ( 见表 1 。 详 ) 2 进 口持续 稳 步增 长 ,原油 对 外依 存 度 美元,与上月相 比下降 1 9 . %,这是 自2 0 1 1 0年 0 % 5. 月以来首次 出现 的环比下降。进入 6月份, 国际油 达到 5 7 价 回 落速 度加 快 , 截 止 到 2 日原 油 现 货 市场 平 均 2 据 海 关 总署提 供 的资 料 , 1—5月份 , 我 国原 价格 回落至每桶 1 . 1 6美元,比 5 1 月的平均价格下 油进 口 1.7亿 t 同 比增长 l . % ; 成 品油进 口 0 , 3 1 降 3 3 。预 计近 期 , 国际 原 油价 格 仍 将维 持 窄 幅 .% 16 4万 t 7 ,增长 1 8 。在 主 要油 品中,燃 料 油 % 5. 进 口 1 3万 t 增长 2 6 9 1 , 0. %,煤 油进 口2 4万 t 2 , 向下波动,其中布伦特油价每桶在 9 0~9 5美元 范 增 长 4.% , 柴油进 口6 9万 t 0 9. ,增长 2 7 。 同 .% 围,W TI原 油每 桶 在 1 元 附近 。 0美 1 近 期 , 由于 国 际 油 价 震 荡 回 落, 国内暂无调价等消息面的炒作 因素,且 华中、华东、西南等地 的 洪涝及降雨影响厂矿企业开工率, 以及 休渔 期对 成 品油 市场形 成利 空等因素,对成 品油需求的支撑作 用减 弱, 并 影响 着 国 内油 品价 格 出 现 高位 回 落。截止 到 6月 2 3日, 国 内成品油市场平均价格 已出现连续 7周环 比小幅下降的情况。估计三 季 度,如 果国际油价 没 出现暴跌, 国 内成 品 油 市 场价 格 短 期 内 也 不 会 有 大 跌 的 情 况 , 批 发 成 交 量 速持

石油的国际供求、定价机制与我国的石油安全问题

石油的国际供求、定价机制与我国的石油安全问题
消费 的快 速增 长 .中国石油 消费 占全 球石 油消 费的


石 油 的国际供 求格局
格 的影 响十分 大
石 油 输 出 国组 织 ( P C) 为控 制 石 油供 给 的 OE 作
( ) 一 石油 的储量 与 生产 格 局
卡特尔 , 16 自 9 0年成立 以来一 直是 国际石油 市场 上 的主 角。 近年来 , 着世界 石 油生产 、 随 供应 、 消费 和需 求 日益呈 现 出多元 化 、 散化 趋势 . 分 世界石 油供 求格
收稿 日期 :0 6 0 — 0 2 0 - 5 1
而成 为世界 第一 大石 油 消费 区 根 据 《 P世 界 能 源 统 计 2 0 ) 据 .0 4年石 B 05数 ) 20 油 消 费量增 长 了 1 5亿 吨 , 中 中国的石 油 消费量 )男 , 海金 山人 , 圳 大学 教 授 , 士 生 导 师 , 事 经 济 研 究 。 曹 14 一 , 上 深 博 从
目前采用 的石 油贸易方 式主要 以短期合 同为主 . 仅有 政府 问协 议 、 工 贸易 、 加 易货 贸 易和一 般现货 贸易等
几种简单 方式 。今后应 采用 国际上通 用的长期合 同、
较上 年增长 了 28 . 93 亿 吨 。预 计 到 2 2 . 达 .8 % 0 0年 , 亚 太地 区的石 油 消费量 将 增加 到 1 . 吨 , 68亿 而原 油 年产量将 下降 到 3 吨左 右 .石 油净进 口量 将达 到 亿 1 吨 . 外依存 度 为 8 %左右 。 以 , 4亿 对 2 所 亚太 地 区将 成为 石油供求 矛盾 十分 突 出的地 区。随着 中 国石 油
此 .国际石油 的基本 格局 是卖 方寡 头垄 断下 的不 均 衡 格局 。 同一数 据源 显示 , 2 0 在 0 4年 的石油储 量 中 , 欧佩 克 占全球 的 7 .% 从地 区来 看 , 49 中东 石油资 源 最为集 中 . 占全球 的 6 . 。 1 % 中东五 国 占有着 世界 近 7 6 %的石 油资源 在 中南美 地 区 , 油储量 最 多的委 O 石 内瑞 拉 f 占世 界 65 .%1在该 地 区 占有 45的石 油 资 1 源 。在亚 太地 区 . 石油 储量 最 多的是 中国 , 占世界 的

我国原油供需及运输

我国原油供需及运输

我国原油供需及运输规划(以下资料均来源于公开资料,代表个人观点,仅作参考)一、我国原油进口现状及发展趋势我国是世界原油生产大国之一,但同时也是原油消费大国和原油进口大国。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消费结构发生巨大变化,致使能源消费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对原油的依赖程度日趋加深。

根据我国未来能源的供给情况,煤炭将仍是我国主要的能源,但随着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原油消费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将会有所提高。

(一)原油供需平衡现状及原油进口需求预测1、原油供需平衡现状我国是石油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尤其是人均石油资源量更少,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8%。

消费增长、资源短缺、依赖进口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石油消费需求相应快速增加,原油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国内原油产量已跟不上消费量的快速增长。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原油产量年均增速仅为1.8%,1997-2008年一直徘徊在1.6-1.9亿吨之间。

而同期,原油消费量年均增速达6.4%,目前消费量已达到3.6亿吨,产消缺口达到1.7亿吨。

自1993年我国成为原油净进口国以来,国内原油供应保证率不断下降,自2004年起下降到60%以下。

为满足需求的快速增长,我国进口原油规模迅速扩大,到2003年进口量已达9112万吨,2004年突破1亿吨,2008年达到1.79亿吨,与1990年相比,18年间原油进口量增长了61倍多,年均增速高达25.7%;而同期原油出口则迅速减少,2008年出口量为373万吨,仅及1990年的1/6左右。

由下表可知,随着我国原油资源保证程度的不断下降,原油供需缺口逐年增加,中国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也在不断加大,目前中国对国外原油资源的依存度已达50%。

90年以来原油产量和消费量示意图90年以来原油进口量示意图2、原油进口需求预测以2003年我国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为标志,我国进入了新一轮的经济上升周期。

2024年中国石油贸易现状分析报告

2024年中国石油贸易现状分析报告

【摘要】【关键词】中国石油贸易;进口;出口;现状分析一、引言石油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能源,石油贸易也是国际贸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石油需求不断增加,中国的石油贸易也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和变化。

本文通过分析2024年中国石油贸易的现状,旨在为相关政策制定和推动石油贸易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二、国内生产与进口1.国内石油生产趋势根据数据统计,中国国内石油生产总量为X万吨,与上一年相比下降X%。

这主要是由于国内油田老化、产能下降和环保限产等因素导致。

国内油田的老化程度较高,油井产能逐渐减弱,这对国内石油生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石油进口增加与国内石油生产下降相比,石油进口量则有所增加。

2024年,中国石油原油进口量为X万吨,同比增长X%。

这主要是由于国内石油需求的不断增加,国内生产无法满足需求导致的。

同时,进口原油的价格相对较低,也促进了石油进口的增加。

三、石油贸易结构变化2.原油出口减少,成品油出口增加由于国内需求的增加和进口的增加,中国的原油出口量有所减少。

同样,由于国内成品油市场需求不断增加,中国的成品油出口量也在逐年增加。

这反映了中国石油贸易结构变化的特点。

四、现状分析1.境内供需矛盾加剧中国石油生产的下降导致了国内供需矛盾的加剧。

国内需求的增加是石油进口增加的主要原因,同时也说明了国内石油生产的不足。

这种供需矛盾对中国石油贸易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石油进口的风险与压力增加国际石油市场的不稳定性和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影响,给中国石油进口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和压力。

对于中国来说,提高石油进口的多元化程度,降低进口风险是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

五、对策建议1.制定与完善相关政策针对中国石油贸易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制定与完善相应的政策措施。

政府应鼓励国内石油生产的技术创新和设备更新,提高国内生产的能力和效率,从源头上解决国内供应不足的问题。

2.加强对进口石油的管理建立健全的进口石油管控机制,加强石油进口的风险管理。

石油和天然气市场供需关系的分析和预测

石油和天然气市场供需关系的分析和预测

石油和天然气市场供需关系的分析和预测石油和天然气是当今世界能源市场的两个主导品种。

由于全球经济的不断增长,能源需求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从而推动石油和天然气价格的稳步上涨。

因此,分析和预测石油和天然气市场的供需关系非常重要。

供给方面的分析从供给方面来看,石油和天然气市场的供给不断增长,主要归因于美国页岩气革命的兴起。

近年来,美国进行了大规模的页岩气开采,因此美国成为全球最大天然气生产国,其天然气产量已经超过俄罗斯。

相对而言,石油市场的供应量则更加多元化,世界各大国都在积极提高石油产量。

尽管石油和天然气市场的供给不断增长,但是未来几年内两种能源在供给方面仍面临挑战。

首先,由于石油生产商的投资大幅度下降,全球石油供应量可能无法再次迅速增长。

其次,随着各种环保压力的不断增大,天然气的生产和输送也可能会受到限制。

需求方面的分析从需求方面来看,虽然电动汽车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但是全球石油和天然气需求量仍将保持稳步增长。

特别是在新兴经济体,例如中国和印度,其仍然需要进口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气以满足能源需求。

此外,世界范围内的城市化和商品化进程也将进一步加速能源需求的增长。

随着发展中国家的电力消耗与工业生产的增长,全球石油和天然气需求量将持续增加。

市场供需关系的分析和预测尽管过去几年中,石油和天然气市场已经经历了剧烈的波动,但是未来市场仍将保持整体平稳,且价格将会较之前的高点更为稳定。

根据当前市场情况的分析,石油和天然气市场的供应将会相对保持稳定,同时,全球市场的消费需求也将继续保持增长。

因此,两种能源在未来将维持一定的价格上涨。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政治和地缘政治风险的变化可能对两种资源的市场走势产生影响。

例如,可能出现连续不断的供应中断,或者出现热点地区的政治不稳定局势。

因此,在分析石油和天然气市场供需关系时,需要综合考虑全球政治和地缘政治风险因素。

总体而言,石油和天然气市场的供需关系分析和预测是一个复杂的议题,需要综合运用宏观经济学、地缘政治与科学技术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和数据,对市场供求、价格、储备等进行综合分析。

中石化市场需求与价格趋势及风险

中石化市场需求与价格趋势及风险

中石化市场需求与价格趋势及风险中石化(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是全球石油和化工行业的重要参与者之一。

作为中国最大的石油、天然气和石化产品生产商和供应商,中石化在市场需求、价格趋势和风险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中石化市场需求与价格趋势以及可能面临的风险。

首先,中石化所面临的市场需求主要来自于国内市场。

作为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石化产品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能源、建筑、交通、农业等。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石化产品的需求也相应增长。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程学会的数据显示,中国石化行业的总需求量预计将在未来几年内持续增加。

特别是在能源转型和环保问题日益受到关注的背景下,对可再生能源和环保型石化产品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

其次,中石化所面临的市场价格趋势主要受供需关系和国际油价的影响。

在供需平衡的情况下,石化产品的价格往往相对稳定。

然而,供需失衡、原油价格波动等因素都可能导致石化产品价格的波动。

例如,当石化产品的需求超过供应能力时,价格可能上涨。

相反,当供应能力超过需求时,价格可能下跌。

此外,国际油价的波动也会对石化产品价格产生重要影响。

由于中石化大量依赖进口原油,国际油价的变化直接影响着其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

然而,中石化也面临着一些风险。

首先,石化行业的环保压力不断增加。

中国政府对环境污染的关注度提高,对石化行业的环保要求也越来越严格。

因此,中石化需要加大环保投入,改造和升级污染治理设施,以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然而,这些环保措施的成本可能进一步增加中石化的生产成本,从而对公司的盈利能力产生负面影响。

其次,随着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技术的发展,石化产品的替代品不断涌现。

一些新型材料和技术的出现可能会对传统石化产品产生替代效应,从而影响中石化的市场地位和盈利能力。

为了应对这一风险,中石化需要积极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加大研发投入,推动石化产品的绿色转型和提高技术含量,以保持市场竞争力。

最后,国际贸易摩擦也是中石化面临的一个重要风险。

中国石油现状分析报告

中国石油现状分析报告

中国石油现状分析报告引言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之一,石油是中国能源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对中国石油行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包括供需情况、产量、进口依赖度、价格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

供需情况中国的石油需求一直保持增长态势,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石油需求不断增加。

然而,中国的石油产量并没有能够满足这一需求。

根据数据显示,中国国内石油自给率在近年来呈下降趋势,且已经低于50%。

这意味着中国需要大量进口石油来满足国内需求。

产量中国的石油产量一直处于增长状态,但增长速度相对较慢。

虽然国内陆上油田的开发仍在进行中,但产量的增长无法弥补消耗的增加。

此外,国内油田逐渐进入老龄化阶段,开采难度加大,也限制了国内产量的增长。

进口依赖度由于国内供应短缺,中国的石油进口依赖度居高不下。

根据数据显示,中国目前超过70%的石油需求依赖进口。

这种高度的进口依赖度使中国在国际石油市场上承受着较大的风险,国际油价的波动对中国经济有着重要影响。

价格中国的石油价格一直受到国际市场价格的影响。

过去几十年来,国际油价的波动对中国的石油市场产生了重要影响。

中国政府通过控制油价、建设国内储备等手段来稳定石油价格,并减少对外界价格的依赖。

未来发展趋势未来,中国石油行业将继续面临挑战和机遇。

一方面,中国政府将继续推进能源转型,加快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减少对石油的依赖。

另一方面,中国的经济增长和城市化进程仍将持续,石油需求仍将继续增加,是国家发展的动力之一。

因此,石油行业在提高产能和增加进口渠道等方面仍需努力。

结论中国石油行业面临供需不平衡、进口依赖度高、价格波动等多重挑战。

尽管中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应对这些挑战,但仍需加大力度加快能源转型,提高国内产能和进口渠道,以保证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原油供求形势

中国原油供求形势



lO O
20 0
2 0 0 0
2 1 0 0
2 2 0 0

年 份
2 3 00
2 4 00
] ]
10 O
2 5 00
图 2 我 国不 同高峰原 油产 量及发展趋势预测
F g 2 P a r d r d c in o i a a d d v lp n r n i . e k c u e p o u t fChn n e eo me tt d o e
20 0 5年至 2 1 , 国原油 年产 量 基本 稳 定 00年 我
在 10~ 0 t每年均略有增 长 , 8 20M , 但增 长 的幅度不
大 。2 1 00年全 国石油 总产 量超 过 2 0Mt达 到 2 3 0 , 0
Mt国产统计 局数 据 ) 其 中 , 国石 油 天然气 集 团 ( , 中
1 0 t
能力和加 工量 分 别增 长 到 48M/ 1 ta与 37M , 2 t到
21 00年全 国原油 加工能 力 和加工 量 已分别 增 加到 5 4M / 与 4 3M 。近 5年 , 国原油加工 能力与 0 ta 2 t 全
原油加 工量 分 别增 长 了 2.8 与 2 .6 , 同 0 5% 93 % 而
年 中国页岩 油产量 约 5 0 k , 表 6 5 t见 。
表 5 中国 油 页 岩 和 页 岩 油 资 源
T b e 5 Re o r e o i s ae a d s ae olo h n a l s u c fol h l n h l i f C i a
期, 世界原 油加工能 力仅 增 长 3 5 % , .7 中国炼 油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7 年 18.0 15.4 22.7 47.7 13.5 12.6 22.9
2008 年上半年 5.6 9.6 12.5 19.1 8.7 2.1 17.6
近几年国内公路和水路运输增长情况比较 单位:%
项目
旅客周转 公路

水路
民航
货物周转 公路

水路
民航
2006 年 9.1 10.5 15.9 11.0 8.5 19.5
0.00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6-2008年汽油月度表观消费量
万吨
3、上半年国内汽柴油供应大于实际消费、但 市场一度出现“油荒”
2008年上半年国内汽柴油市场一度出现油荒 2008年上半年国内汽柴油市场供应大于实际消费:
一季度汽柴油表观消费量分别为1547.3、3398.6万吨, 同比分别增长18.8%、16.2%;
1965-2007年中国原油产量(百万吨)
200.0 150.0 100.0 50.0 0.0
70年代年均增长13%; 80年代年均增长2.7%; 90年代年均增长1.63%; 其中,90-97年为2.1%左右, 97-99年徘徊在1.6亿吨; 2001-2007年年均增长1.98% 其中,2000-2003年为1.4%; 2004为2.9%; 2005年增长3.9%; 2006年增长1.7%; 2007年增长1.6% 2008年1.897亿吨,增长2.3%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6-2008年中国原油月度表观消费量
700.00 600.00 500.00 400.00 300.00 200.00 100.00
原油加工量 汽油 煤油 柴油
2008 年数据,万 吨
34206. 6 6347. 5 1165. 4 13323. 6
2008 年增速, % 2007 年增速, % 2002-2007 年年 均增速, %
3. 7
6. 4
8. 3
5. 8
2007 年 13.0 5.0 17.1 15.4 12.1 22.6
2008 年上半年 8.3 -7.1 6.4 15.2 6.4 10.5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2008年国内汽柴油市场发生油荒的原因: 价格倒挂; 确保奥运、抗震救灾用油; 防止市场投机; 新增库存需求; 调价预期
4、下半年汽柴油市场行情转而走弱,10月和11 月中上旬更为疲软
1965年 1967年 1969年 1971年 1973年 1975年 1977年 1979年 1981年 1983年 1985年 1987年 1989年 1991年 1993年 1995年 1997年 1999年 2001年 2003年 2005年 2007年
2、成品油生产较快增长,增速下降
品种
2006-2008年石油月度表观消费量
1400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0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6-2008年柴油月度表观消费量
万吨
万吨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8.3 7.1 10.3 4.8 5
63.427 12.799 138.855 36.642 20.523
14.1 3.6 11.7 -18.0 -11.0
Source: Statistics Bureau and General Administration of Customs
2、石油需求季节性波动幅度较大
Oil product
Gasoline Kerosene Diesel oil
Fuel oil LPG
for Several Key Oil Products
Average annual growth rate for 2002~2007, %
2008
Volume(million tons)
Growth rate, %
主要原因: 供应充足; 需求下降; 奥运储备释放; 预期的大幅反弹未出现,市场抛售和观望情绪加重; 国际油价大幅下跌
目录
一、2008年特点 (一)需求 (二)供应 (三)价格 二、展望 (一)需求 (二)供应 (三)价格 (四)远景石油需求
1、原油产量小幅增长,增速加快
中国原油产量增长缓慢,价格等对其增长有一定影响
31000
2008年表观消费量36488.8
万吨,增长5.8%
26000
石油:2002-2007年均增长8.3%
2008年表观消费量39040.9
21000
万吨,增长5.8%
16000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石油表观消费量 原油表观消费量
Comparison of Apparent Consumption Growth Rate
上半年汽柴油表观消费量分别为3060.3、6899.0万吨, 同比分别增长16.2%、14.7%;
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大多数高耗能产品产量增速以及 大多数运输指标增速回落;节能力度加大;替代能源较快 发展;煤、电供应形势较好;油价大幅上涨等。
近几年全国工业增加值增长情况比较 单位:%
项目 工业增加值
中国石油供需和价格 2008年特点和展望
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 龚金双
目录
一、2008年特点 (一)需求 (二)供应 (三)价格 二、展望 (一)需求 (二)供应 (三)价格 (四)远景石油需求
1、石油需求较快增长、各油品需求增速各不相同
万吨
41000
36000
原油:2002-2007年均增长8.4%
重工业 轻工业
2006 年 16.6 17.9 13.8
2007 年 18.5 19.6 16.3
资7.3 13.8
近几年国内部分主要工业品产量增长情况比较 单位:%
产品名称 化学纤维 粗钢 钢材 氧化铝 水泥 乙烯 汽车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2006 年 12.9 18.5 24.5 61 19.1 22.2 27.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