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第一单元 童声中国娃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第一单元童声中国娃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第一单元童声中国娃教案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第一单元童声中国娃第1课时教学目标:1、欣赏歌曲《草原小姐妹》,了解XXX和XXX小姐妹在暴风雪中奋勇保护羊群的英雄事迹。
2、了解乐理知识,什么是协奏曲。
3、研究新歌《草原赞歌》,进一步体会小姐妹奋不顾身,战胜暴风雪保护羊群的精神。
体会歌曲中欢乐的情绪,自豪的感情。
4、研究几个蒙古族舞蹈的典型动作,再根据《草原小姐妹》主题音乐的特点,随音乐舞动起来。
教学重点:研究新歌《草原赞歌》,进一步体会小姐妹奋不顾身,战胜暴风雪保护羊群的精神。
体会歌曲中欢乐的情绪,自豪的感情。
教学难点:研究几个蒙古族舞蹈的典型动作,再根据《草原小姐妹》主题音乐的特点,随音乐舞动起来。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等等。
预要求:欣赏歌曲《草原小姐妹》和《草原赞歌》,了解草原小姐妹的豪杰古迹。
讲授过程:一、导入新课1、师生问好。
2、出示课本第一单元的儿歌。
别笑我们土,脚下踩着文明的高坡;别笑我们小,口中唱着英雄的赞歌;童声里的中国娃,是祖国未来的寄托。
3、引导学生读一读这首儿歌,初步了解这首儿歌的内容。
4、教师指导:同学们,本日这节课我们就来进修第一单元——童声中国娃。
二、组织讲授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1、“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人人知道这首诗描述的是那里的风景吗?(草原)本日就让我们一起去草原看一看。
2、欣赏《草原小姐妹》1)请学生闭上眼睛,然后播放《草原小姐妹》插曲片段。
问:这段音乐熟悉吗?是什么乐器演奏的?2)引见主奏乐器:琵琶3)简要引见XXX和XXX小姐妹在狂风暴雪中奋勇保护羊群的豪杰古迹。
(4)完全欣赏。
重点欣赏第1段。
问:除了琵琶,还有什么乐器参与吹奏?5)引见协奏曲。
协奏曲是指某件独奏乐器和管弦乐器或民族乐队协同吹奏的乐曲形式。
3、新授歌曲《草原赞歌》1)小姐妹为什么能奋不顾身、战胜狂风雪,保护羊群?他们的气力从那里来?(来自对家乡、对草原的爱和对幸福生活的神往)下面就来学唱他们心中的歌,赞美家乡的《草原赞歌》。
《中国娃》教案

中文儿歌《中国娃》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文儿歌《中国娃》歌曲的基本信息。
2.能够朗读整首歌曲,并理解词汇的意义。
3.能够简单介绍中国的文化、历史和风俗。
4.培养学生对中国的认同感和表达技能。
二、教学内容1. 歌曲介绍《中国娃》是一首经典的中文儿歌,具有朗朗上口的旋律和亲切的歌词。
整首歌曲以中国为主题,歌颂了中国的文化、历史和风俗,表达了对中国祖国的爱和崇敬之情。
2. 歌词学习中国娃你长大了会不会忘记故乡的月亮中国娃你要知道世界上最美的风景是中国的大好河山中国娃你长大了是否还爱唱我们的红歌中国娃你要知道我们的歌声传遍了五洲四海中国娃你长大了学会了走路学会了跑中国娃你要知道走遍天下各个角落中国娃你长大了会不会忘记我们的家乡中国娃你要知道祖国是我们的母亲3. 词汇解释•故乡:指自己的家乡。
•河山:指国土,指代大地•红歌:指具有革命主题和时代价值的歌曲。
•五洲四海:指全世界各个地方。
•家乡:指自己的故乡。
•祖国:指祖辈所生活的土地。
4. 文化发掘在歌曲中我们可以发掘到很多中国的文化和历史元素。
例如,在《中国娃》歌曲里提到了“大好河山”和“红歌”等,这些都是反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元素。
5. 学生表达为了强化学生对《中国娃》的理解和表达技巧,我们在课堂上为学生创造了表达环节。
每个学生受到指示,表达他或她在歌曲中所发掘到的新元素或对歌曲的感情反应。
三、教学过程1. 歌曲的听歌和学唱1.先播放歌曲让学生听一遍,并摸索歌曲的主要元素和氛围。
2.然后,教唱歌曲的歌词,逐句开口跟读,重点学习词汇的读音和词义。
3.练习唱完整首歌曲,加强学生的歌唱技巧和感情表达。
2. 歌曲的讲解和认知1.分别解释每一句话,讲解歌曲内容和意义。
2.让学生理解这首歌曲的出处和背景。
3.引导学生于课堂发掘歌曲所蕴涵的中国文化和历史。
3. 学生表达1.让每个学生表达自己在歌曲中所发掘到的新元素或对歌曲的感情反应。
2.让学生欣赏不同的表达形式,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24页精品】苏教小学音乐五年级下册教案

(二)学习歌曲《银色的桦树林》《绿色的祖国》
1.导入用“啦”边跳边哼唱歌曲主歌部分旋律。
2.学生模仿,解决切分节奏
3.听了歌曲你感受到了什么?
E歌曲结构不规整,节奏多变,采用分句教唱法学唱。
F、采用多种形式唱熟歌曲,表达出海娃对大海的不可割舍的情感。
4.课堂小结
第二单元绿海林涛里
一、单元目标:
1.通过欣赏和歌唱,感受春天的美好景象,体验不同音乐体裁所描绘的春景,了解中外不同地域的音乐风格和特点。
2.用恰当的情绪,甜美的歌声演唱《银色的桦树林》、《绿色的祖国》等,表达心中对春天的赞美,对祖国的热爱。
D接龙唱谱。
E用“LU”模唱旋律。
F熟悉歌词,演唱歌曲。
G歌曲处理。
H完整演唱。
4.表演《草原赞歌》A学习简单蒙古舞动作。弹舌、扬鞭、耸肩、骑马B师生互动。
5.课堂小结:高唱赞歌,学习英雄,当无愧于“中国娃”称号的新时代的好儿童。
第2课时
1.欣赏《草原放牧》
A交流《草原放牧》的故事。
B听音乐,感受作品的谐略风格。
A听范唱,感受歌曲表达的海娃对大海不可割舍的依恋和赞美。
B分析歌曲。给歌曲分句,在谱中标上分句记号,做到心中有数。
C将歌曲中分句节奏写在“海螺”“海星”“贝壳”等图片后,藏在教室里,让学生在《好一个土娃子》音乐声中寻找。音乐停,大家分享赶海的“收获”;练读卡片上的节奏。
D将两句衬词的越剧比喻成“海浪的声音”、“海风的声音”,让学生听辨并模唱,常准大三度音程与小三度音程。
苏教小学音乐五下《1第一单元中国娃》word教案 (2)

苏教版小学音乐中国娃教学内容:1.欣赏《草原小姐妹》2.唱《草原赞歌》3.唱《中国娃》教学目标:1.聆听琵琶协奏曲,能展开想象,受到感动。
感受琵琶与管弦乐队对话的魅力。
2.能用朴素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草原赞歌》,体验歌曲自豪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1.在听、唱、动等音乐活动中,体验蒙古族民歌的风格,感受小英雄对家乡、对幸福生活的热爱之情。
2.附点节奏后十六分音符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大家知道这首诗描述的是哪里的风景吗?(草原)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草原看一看。
1.欣赏《草原英雄小姐妹》(请学生闭上眼睛,然后播放《草原小姐妹》插曲片段。
)A问:这段音乐熟悉吗?是什么乐器演奏的?B介绍主奏乐器:琵琶C简要介绍龙梅和玉容小姐妹在狂风暴雪中奋勇保护羊群的英雄事迹。
D完整欣赏。
E重点欣赏第1段。
问:除了琵琶,还有什么乐器参与演奏?介绍协奏曲:协奏曲是指某件独奏乐器和管弦乐器或民族乐队协同演奏的乐曲形式。
2.新授歌曲《草原赞歌》师:小姐妹为什么能奋不顾身、战胜暴风雪,保护羊群?他们的力量从哪里来?(来自对家乡、对草原的爱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下面就来学唱他们心中的歌,赞美家乡的《草原赞歌》。
A学生听赏歌曲范唱师:从歌曲中,大家感受到了什么?(欢乐的情绪,自豪的感情)B视谱,随琴哼唱两遍歌谱。
师:歌曲中有几个不同的音?说出歌曲中的最低音以及歌曲中的最高音。
师:全曲可分为几句?有没有相同的乐句?C接龙唱谱。
D用“LU”模唱旋律。
E熟悉歌词,演唱歌曲。
F歌曲处理。
G完整演唱。
3.新授歌曲《中国娃》A欣赏解晓东的MTV《中国娃》,感受歌曲的风格与特点。
B讨论:装饰音在歌曲中起到了什么作用?↘(下滑音)﹋(波音)616(装饰音)C讲解各装饰音的名称,并要求记熟。
D分别演唱以上装饰音,体验各装饰音的唱法。
(学生了解装饰音的运用更增加了歌曲的地域性风味。
)E跟随录音哼唱歌曲。
(反复练唱)F师生合作,生生合作,以领唱、齐唱、一领众合等形式演唱。
苏教小学音乐五下《1第一单元中国娃》word教案 (2)

中国娃教学内容:1.欣赏《草原小姐妹》2.唱《草原赞歌》3.唱《中国娃》教学目标:1.聆听琵琶协奏曲,能展开想象,受到感动。
感受琵琶与管弦乐队对话的魅力。
2.能用朴素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草原赞歌》,体验歌曲自豪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1.在听、唱、动等音乐活动中,体验蒙古族民歌的风格,感受小英雄对家乡、对幸福生活的热爱之情。
2.附点节奏后十六分音符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大家知道这首诗描述的是哪里的风景吗?(草原)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草原看一看。
1.欣赏《草原英雄小姐妹》(请学生闭上眼睛,然后播放《草原小姐妹》插曲片段。
)A问:这段音乐熟悉吗?是什么乐器演奏的?B介绍主奏乐器:琵琶C简要介绍龙梅和玉容小姐妹在狂风暴雪中奋勇保护羊群的英雄事迹。
D完整欣赏。
E重点欣赏第1段。
问:除了琵琶,还有什么乐器参与演奏?介绍协奏曲:协奏曲是指某件独奏乐器和管弦乐器或民族乐队协同演奏的乐曲形式。
2.新授歌曲《草原赞歌》师:小姐妹为什么能奋不顾身、战胜暴风雪,保护羊群?他们的力量从哪里来?(来自对家乡、对草原的爱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下面就来学唱他们心中的歌,赞美家乡的《草原赞歌》。
A学生听赏歌曲范唱师:从歌曲中,大家感受到了什么?(欢乐的情绪,自豪的感情)B视谱,随琴哼唱两遍歌谱。
师:歌曲中有几个不同的音?说出歌曲中的最低音以及歌曲中的最高音。
师:全曲可分为几句?有没有相同的乐句?C接龙唱谱。
D用“”模唱旋律。
E熟悉歌词,演唱歌曲。
F歌曲处理。
G完整演唱。
3.新授歌曲《中国娃》A欣赏解晓东的《中国娃》,感受歌曲的风格与特点。
B讨论:装饰音在歌曲中起到了什么作用?↘(下滑音)﹋(波音)616(装饰音)C讲解各装饰音的名称,并要求记熟。
D分别演唱以上装饰音,体验各装饰音的唱法。
(学生了解装饰音的运用更增加了歌曲的地域性风味。
)E跟随录音哼唱歌曲。
(反复练唱)F师生合作,生生合作,以领唱、齐唱、一领众合等形式演唱。
苏教小学音乐五下《1第一单元中国娃》word教案 (2)

中国娃教学内容:1.欣赏《草原小姐妹》2.唱《草原赞歌》3.唱《中国娃》教学目标:1.聆听琵琶协奏曲,能展开想象,受到感动。
感受琵琶与管弦乐队对话的魅力。
2.能用朴素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草原赞歌》,体验歌曲自豪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1.在听、唱、动等音乐活动中,体验蒙古族民歌的风格,感受小英雄对家乡、对幸福生活的热爱之情。
2.附点节奏后十六分音符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大家知道这首诗描述的是哪里的风景吗?(草原)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草原看一看。
1.欣赏《草原英雄小姐妹》(请学生闭上眼睛,然后播放《草原小姐妹》插曲片段。
)A问:这段音乐熟悉吗?是什么乐器演奏的?B介绍主奏乐器:琵琶C简要介绍龙梅和玉容小姐妹在狂风暴雪中奋勇保护羊群的英雄事迹。
D完整欣赏。
E重点欣赏第1段。
问:除了琵琶,还有什么乐器参与演奏?介绍协奏曲:协奏曲是指某件独奏乐器和管弦乐器或民族乐队协同演奏的乐曲形式。
2.新授歌曲《草原赞歌》师:小姐妹为什么能奋不顾身、战胜暴风雪,保护羊群?他们的力量从哪里来?(来自对家乡、对草原的爱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下面就来学唱他们心中的歌,赞美家乡的《草原赞歌》。
A学生听赏歌曲范唱师:从歌曲中,大家感受到了什么?(欢乐的情绪,自豪的感情)B视谱,随琴哼唱两遍歌谱。
师:歌曲中有几个不同的音?说出歌曲中的最低音以及歌曲中的最高音。
师:全曲可分为几句?有没有相同的乐句?C接龙唱谱。
D用“LU”模唱旋律。
E熟悉歌词,演唱歌曲。
F歌曲处理。
G完整演唱。
3.新授歌曲《中国娃》A欣赏解晓东的MTV《中国娃》,感受歌曲的风格与特点。
B讨论:装饰音在歌曲中起到了什么作用?↘(下滑音)﹋(波音)616(装饰音)C讲解各装饰音的名称,并要求记熟。
D分别演唱以上装饰音,体验各装饰音的唱法。
(学生了解装饰音的运用更增加了歌曲的地域性风味。
)E跟随录音哼唱歌曲。
(反复练唱)F师生合作,生生合作,以领唱、齐唱、一领众合等形式演唱。
《中国娃》教学设计-优质教案

《中国娃》教学设计-优质教案教学目标引导幼儿了解和欣赏《中国娃》这首儿歌。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和音乐感知能力。
通过歌曲演唱和互动活动,提高幼儿的表演和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教具:教案、《中国娃》儿歌、音乐播放器等。
材料:教室环境布置、音乐等。
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中国娃》的话题教师向幼儿介绍《中国娃》这首儿歌的背景和内容,让他们了解歌曲的主题和情节。
教师可以通过简单的描述和动作,引发幼儿对《中国娃》的兴趣和好奇心。
步骤二:歌曲演唱教师与幼儿一起演唱《中国娃》这首儿歌,让幼儿跟随节奏和歌词一起唱。
教师可以适当调整歌曲的速度和音调,引导幼儿感受歌曲的韵律和情感。
步骤三:理解《中国娃》教师与幼儿一起分析和理解《中国娃》这首儿歌的内容和意义。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观察歌曲中的描述和情节,让他们尝试解读歌曲的故事和情感。
步骤四:互动活动教师组织幼儿进行互动活动,例如模仿《中国娃》中的动作、编排简单的舞蹈等。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中国娃》的理解和感受,或者让幼儿用绘画、手工等形式表达对歌曲的想象和表达。
步骤五:总结回顾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回顾《中国娃》的学习和活动,让他们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
通过总结回顾,巩固幼儿的语言表达和音乐感知能力,并提醒他们继续发展表演和合作能力。
教学反思通过幼儿参与《中国娃》的学习和活动,他们对歌曲的内容和意义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语言表达和音乐感知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幼儿观察和实验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歌曲的韵律和情感。
同时,我也注意到了幼儿在互动活动中的积极参与,他们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和表达方式表达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并通过绘画和手工等形式加深了对歌曲的想象和表达。
苏教小学音乐五下《1第一单元中国娃》word教案 (2)

中国娃教学内容:1.欣赏《草原小姐妹》2.唱《草原赞歌》3.唱《中国娃》教学目标:1.聆听琵琶协奏曲,能展开想象,受到感动。
感受琵琶与管弦乐队对话的魅力。
2.能用朴素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草原赞歌》,体验歌曲自豪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1.在听、唱、动等音乐活动中,体验蒙古族民歌的风格,感受小英雄对家乡、对幸福生活的热爱之情。
2.附点节奏后十六分音符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大家知道这首诗描述的是哪里的风景吗?(草原)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草原看一看。
1.欣赏《草原英雄小姐妹》(请学生闭上眼睛,然后播放《草原小姐妹》插曲片段。
)A问:这段音乐熟悉吗?是什么乐器演奏的?B介绍主奏乐器:琵琶C简要介绍龙梅和玉容小姐妹在狂风暴雪中奋勇保护羊群的英雄事迹。
D完整欣赏。
E重点欣赏第1段。
问:除了琵琶,还有什么乐器参与演奏?介绍协奏曲:协奏曲是指某件独奏乐器和管弦乐器或民族乐队协同演奏的乐曲形式。
2.新授歌曲《草原赞歌》师:小姐妹为什么能奋不顾身、战胜暴风雪,保护羊群?他们的力量从哪里来?(来自对家乡、对草原的爱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下面就来学唱他们心中的歌,赞美家乡的《草原赞歌》。
A学生听赏歌曲范唱师:从歌曲中,大家感受到了什么?(欢乐的情绪,自豪的感情)B视谱,随琴哼唱两遍歌谱。
师:歌曲中有几个不同的音?说出歌曲中的最低音以及歌曲中的最高音。
师:全曲可分为几句?有没有相同的乐句?C接龙唱谱。
D用“”模唱旋律。
E熟悉歌词,演唱歌曲。
F歌曲处理。
G完整演唱。
3.新授歌曲《中国娃》A欣赏解晓东的《中国娃》,感受歌曲的风格与特点。
B讨论:装饰音在歌曲中起到了什么作用?↘(下滑音)﹋(波音)616(装饰音)C讲解各装饰音的名称,并要求记熟。
D分别演唱以上装饰音,体验各装饰音的唱法。
(学生了解装饰音的运用更增加了歌曲的地域性风味。
)E跟随录音哼唱歌曲。
(反复练唱)F师生合作,生生合作,以领唱、齐唱、一领众合等形式演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童声中国娃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欣赏歌曲《草原小姐妹》,了解龙梅和玉荣小姐妹在暴风雪中奋勇保护羊群的英雄事迹。
2、了解乐理知识,什么是协奏曲。
3、学习新歌《草原赞歌》,进一步体会小姐妹奋不顾身,战胜暴风雪保护羊群的精神。
体会歌曲中欢乐的情绪,自豪的感情。
4、学习几个蒙古族舞蹈的典型动作,再根据《草原小姐妹》主题音乐的特点,随音乐舞动起来。
教学重点:
学习新歌《草原赞歌》,进一步体会小姐妹奋不顾身,战胜暴风雪保护羊群的精神。
体会歌曲中欢乐的情绪,自豪的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几个蒙古族舞蹈的典型动作,再根据《草原小姐妹》主题音乐的特点,随音乐舞动起来。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等等。
预习要求:
欣赏歌曲《草原小姐妹》和《草原赞歌》,了解草原小姐妹的英雄事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生问好。
2、出示课本第一单元的儿歌。
别笑我们土,脚下踩着文明的高坡;
别笑我们小,口中唱着英雄的赞歌;
童声里的中国娃,是祖国未来的寄托。
3、引导学生读一读这首儿歌,初步了解这首儿歌的内容。
4、教师引导: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一单元——童声中国娃。
二、组织教学
1、“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大家知道这首诗描述的是哪里的风景吗?(草原)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草原看一看。
2、欣赏《草原小姐妹》
(1)请学生闭上眼睛,然后播放《草原小姐妹》插曲片段。
问:这段音乐熟悉吗?是什么乐器演奏的?
(2)介绍主奏乐器:琵琶
(3)简要介绍龙梅和玉容小姐妹在狂风暴雪中奋勇保护羊群的英雄事迹。
(4)完整欣赏。
重点欣赏第1段。
问:除了琵琶,还有什么乐器参与演奏?
(5)介绍协奏曲。
协奏曲是指某件独奏乐器和管弦乐器或民族乐队协同演奏的乐曲形式。
3、新授歌曲《草原赞歌》
(1)小姐妹为什么能奋不顾身、战胜暴风雪,保护羊群?他们的力量从哪里来?(来自对家乡、对草原的爱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下面就来学唱他们心中的歌,赞美家乡的《草原赞歌》。
(2)听范唱,从歌曲中,大家感受到了什么?(欢乐的情绪,自豪的感情)(3)视谱。
随琴哼唱两遍歌谱。
问:歌曲中有几个不同的音?最低音是哪个?最高音是哪个?全曲可分为几句?有没有相同的乐句?
(4)接龙唱谱。
(5)用“LU”模唱旋律。
(6)熟悉歌词,演唱歌曲。
(7)歌曲处理。
(8)完整演唱。
4、表演《草原赞歌》
(1)学习简单蒙古舞动作。
弹舌、扬鞭、耸肩、骑马
(2)师生互动。
四、课堂小结:高唱赞歌,学习英雄,当无愧于“中国娃”称号的新时代
的好儿童。
第一单元童声中国娃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欣赏琵琶协奏曲《草原放牧》,了解草原放牧的故事,感受作品的谐略风格。
2、学习歌曲《好一个土娃子》,感受歌曲的风格和特点,并能够选择合适的声音和演唱形式表现出歌曲调皮、天真的情绪。
3、试着和同学合作为歌曲《好一个土娃子》设计合适的动作,并且唱一唱,演一演。
4、了解各种装饰音的名称,体验装饰音的唱法,并且体会到装饰音的运用更增加了歌曲的地域性风味。
教学重点:学习歌曲《好一个土娃子》,感受歌曲的风格和特点。
教学难点:能够选择合适的声音和演唱形式表现出歌曲调皮、天真的情绪。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等等。
预习要求:欣赏琵琶协奏曲《草原放牧》,了解草原放牧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欣赏《草原放牧》
1、交流《草原放牧》的故事。
2、听音乐,感受作品的谐略风格。
3、介绍歌草原放牧曲创作背景。
4、跟音乐哼唱歌词,练习说唱部分。
5、表演时启发学生关注音乐的段落变化。
二、新授歌曲《好一个土娃子》
1、欣赏MTV《好一个土娃子》,感受歌曲的风格与特点。
2、反复欣赏歌曲,讨论:装饰音在歌曲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下滑音)﹋(波音) 356(装饰音)
(1)讲解各装饰音的名称,并要求记熟。
(2)分别演唱以上装饰音,体验各装饰音的唱法。
(3)装饰音的运用更增加了歌曲的地域性风味。
3、跟随录音哼唱歌曲。
4、师生合作,生生合作,以领唱、齐唱、一领众合等形式演唱。
5、配合音乐,用手绢花、红绸带做道具跳跳秧歌舞。
三、课堂小结
第一单元童声中国娃
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欣赏歌曲《童声里的中国》,体会做“国家小主人”的自豪感与使命感。
2、了解歌曲的意义。
3、能够听辨歌曲中“星部分”,并且在听到“星部分”的音乐时,和着音乐做律动。
教学重点:
欣赏歌曲《童声里的中国》,体会做“国家小主人”的自豪感与使命感。
教学难点:
能够听辨歌曲中“星部分”,并且和着音乐做律动。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等等。
预习要求:欣赏歌曲《童声里的中国》。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播放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上由林妙可演唱的歌曲《五星红旗》。
(旨在引发爱国情绪的共鸣)
二、导入
1、说一说这是在哪里举办什么活动?此时此刻,看到这个画面,说说内心的感受和情绪?
2、作为同龄人,能感受到小歌手的爱国主义情怀吗?
3、有这样一首歌曲就能够表达同学们现在的心情,这首歌就是《童声里的中国》。
三、感受体验
1、新授《童声里的中国》
(1)播放歌曲《童声里的中国》,请学生听完后说说歌曲的情绪。
(进行曲风格,意志坚定,心系祖国)
(2)多媒体出示歌谱,请学生再听,注意歌曲的演唱顺序
(3)分段欣赏
a、欣赏主歌部分。
(节奏方整,气势磅礴,作为中国这个泱泱大国一份子的那份自豪与荣耀感油然而生。
)
b、欣赏副歌部分(旋律优美,气息悠长,气势恢宏,不由得产生作为国家小主人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
(4)听辨“星部分”(注意:着重听辨临时变化音的音色)
(5)歌曲处理讨论:用什么样的声音以及演唱方式来演唱最合适?(领唱、轮唱等)
2、律动:童声里的中国
(1)听到“星部分”的音乐时,和着音乐做下面的律动。
当乐句重复时变换动作与方向。
手 4/4 0 X 0 X | 0 X X 0 X |
脚 4/4 X X X X | X X X X |
左右左右左右左右
(2)为歌曲的第二部分音乐设计动作,随音乐律动。
四、拓展延伸
1、回顾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一道耀眼的天光,激活了“鸟巢”内古老的日晷。
日晷强光反射,又点燃了“缶阵”。
缶阵光波律动,2008个身着银衣的刚劲汉子,挥棒而下“咚咚咚咚”“咚咚咚咚”,滚雷的节奏声中,发光的缶面次第闪出60、50、40、30、20字样。
最后又梦幻般地闪现出最后10秒倒计时。
焰火升腾、群情激昂,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在高亢鼓
乐和震天欢呼声中拉开帷幕。
“传递一种光阴的概念”。
(出示“击缶而歌”视频片段)
2、随着2008名击缶勇士一起诵读: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五、课堂小结
如果再一次由中国举办奥运会,你希望在哪个城市举行?如果你是总导演,你会怎样设计开幕式?
第一单元童声中国娃
第4课时
教学目标:
1、欣赏《童声里的中国》,进一步体会做国家小主人的自豪感和使命感。
2、继续学习歌曲《好一个土娃子》,感受歌曲表达的海娃对大海不可割舍的依恋和赞美。
教学重点:继续学习歌曲《好一个土娃子》,感受歌曲表达的海娃对大海不可割舍的依恋和赞美。
教学难点:感受歌曲表达的海娃对大海不可割舍的依恋和赞美。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等等。
预习要求:欣赏《童声里的中国》和《好一个土娃子》。
教学过程:
一、欣赏《童声里的中国》
1、导入: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谈话开始导入欣赏。
2、边欣赏,边在过门处即兴加入声势。
3、扮成不同国家的小朋友,随音乐节拍模拟玩足球的姿势、动作。
二、欣赏《好一个土娃子》
1、听:丁善德钢琴组曲《快乐的节日》片段:《郊外去》《扑蝴蝶》《跳绳》《捉迷藏》,并给出相应的图片。
2、想:启发学生根据音乐形象选择标题。
3、再现童年:配合音乐表演。
感受钢琴音色,感受玩游戏时的快乐情景。
四、新授歌曲《好一个土娃子》
1、听范唱,感受歌曲表达的海娃对大海不可割舍的依恋和赞美。
2、分析歌曲。
给歌曲分句,在谱中标上分句记号,做到心中有数。
3、将歌曲中分句节奏写在“海螺”“海星”“贝壳”等图片后,藏在教室里,让学生在《好一个土娃子》音乐声中寻找。
音乐停,大家分享赶海的“收获”;练读卡片上的节奏。
4、将两句衬词的越剧比喻成“海浪的声音”、“海风的声音”,让学生听辨并模唱,常准大三度音程与小三度音程。
5、歌曲结构不规整,节奏多变,采用分句教唱法学唱。
6、采用多种形式唱熟歌曲,表达出海娃对大海的不可割舍的情感。
四、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