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及其化合物(最新课件PPT)

合集下载

高一化学氮及其化合物ppt课件.ppt

高一化学氮及其化合物ppt课件.ppt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氮气
1、氮元素的存在及单质的物理性质
存 游离态形式存在于空气中 在 化合态形式存在于多种无机物及有机物中
物 理 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 性 难溶于水,1体积水溶解0.02体积的氮气。
思考题
1、1molMg在足量的氮气、空气、纯氧气、二
氧化碳气体中燃烧生成 的固体质量由大到小的 排列次序是_二__氧__化__碳__>__氧__气___>_空__气__>__氮__气_____.
点燃
2Mg + O2 →2MgO
点燃
3Mg + N2 → Mg3N2
(40g) (100/3g)
2Mg + CO2 →点燃2MgO +C (46g)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工业上怎样制取氮气?利用氮气的什么性质?
空气
液化
先气化 液态空气
氮气 b.p -195.8℃
后气化
氧气 b.p -183℃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氮的固定------把大气中的游离态氮转化为氮的化合物 1生物固氮
豆科作物根瘤中的固氮菌常温下将空气中的氮 气转化为硝酸盐。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氮及其化合物PPT课件

氮及其化合物PPT课件
铜,用下图中的装置可以实现该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1)A 中加入的物质是固体NH4Cl和Ca(OH),2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是 2NH4Cl+Ca(OH)2 ; CaCl2+2NH3↑+2H2O
(2)B 中加入的物质是碱石灰,其作除用去是NH3气流中;的水蒸气
(3)实验时在 C 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黑色粉末逐渐变为红色,发生
第7页/共22页
考点突破
氨气的性质
综合考察氨气的性质,如氨气和酸的反应、 氨气的还原性、氨水的性质等。
第8页/共22页
【例2】如下图,利用培养皿探究氨气的性质。实验时 向 NaOH 固体上滴几滴浓氨水,立即用另一表面皿扣在上面。 下表中对实验现象所做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
选项
实验现象
解释
A
浓盐酸附近产生白烟
(2)化学性质:
第1页/共22页
二.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 (1)物理性质:
颜色
气味 毒性 密度
水溶性
NO 无色
无味 有毒 比空气稍大 不溶于水
NO 红棕色
有毒
刺激性气味
2
易溶于水、 比空气大
与水反应
第2页/共22页
(2)化学性质: ①NO与O2反应: 2NO+O2===2NO ; ②NO2与H2O反应:3NO2+H2O===2HNO3+NO 。
第22页/共22页
分子,氨气易溶于水可用 相似相溶
原理和氨分子与水
分子间形成了 氢键 来解释。
第5页/共22页
考点突破
喷泉实验
1.形成喷泉的原理
形成喷泉最根本的原因是瓶内
外存在压强差。
2.喷泉实验成功的关键
①盛气体的烧瓶必须干燥。 ②气体要充满烧瓶; ③烧瓶不能漏气(实验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④所用气体能大量溶于所用液体或气体与液体快速反应。

氮及其化合物ppt课件

氮及其化合物ppt课件
无论是单一气体 ( NO2 ),还是 NO、NO2、O2 中的两者或三者的混合气 体溶于水,若有气体剩余只能是 NO 或 O2 ,不可能是NO2。
二、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
4. 氮氧化物对环境的污染 (1)NOx在紫外线作用下与碳氢化合物发生 一系列光化学反应,产生光化学烟雾。 (2)NOx排入大气中后,与水反应生成HNO3 和HNO2,随雨雪降到地面形成酸雨。 (3)破坏臭氧层:NO2可使平流层中的臭氧减 少,导致地面紫外线辐射量增加。 (4)NO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
硝酸的酸性比磷酸强
化合价: -3、 0、 +2、 +3、 +4、 +5
一、氮气及氮的固定
1.氮气的物理性质
颜色 无色
气味 无味
状态 气体
液氮
密度 密度比空气稍小
水溶解 难溶
一、氮气及氮的固定
2.氮气的化学性质
化学式
N2
电子式
N
N
结构式
NN
共价三键、键能大,性质稳定,难与其他物质反应
N2 表现氧化性
课堂导入
“死亡谷”之谜 青藏高原上的那棱格勒峡谷,每当牧民和牲畜进入后,风和
日丽的晴天顷刻电闪雷鸣,狂风大作,人畜常遭雷击而倒毙。奇 怪的是这里牧草茂盛,水草肥美,被当地牧民称为“死亡谷”。
考察队测定后发现,这里的磁场强度非常高。这里的地层, 除了分布着大面积的三叠纪火山喷发的强磁性玄武岩外,还有大 大小小30多个磁铁矿脉及石英闪长岩体。正是这些岩体和磁铁矿 产生了强大的地磁异常带。夏季,它使因昆仑山的阻挡而沿山谷 东西分布的雷、雨、云中的电荷常常在此汇集,形成超强磁场。 一旦遇到异物,便会发生尖端放电即产生雷击现象,使人和畜瞬 间死亡。巨大的磁力还导致了指南针失灵,仪器不准。

氮及其化合物(最新课件ppt)

氮及其化合物(最新课件ppt)

不用KI淀粉试纸鉴别NO2与溴蒸气。
(3)因在常温常压下发生反应2NO2 N2O4,所以通 常“纯净”的NO2或N2O4并不纯.由于此可逆反应的发 生,通常实验测得NO2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它的实际 值。
2.氮的氧化物溶于水的计算 (1)方程式法 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 3NO2+H2O===2HNO3+NO① 4NO2+O2+2H2O=4HNO3② 4NO+3O2+2H2O===4HNO3③ 2NO+O2===2NO2④
3.氮的氧化物对大气的污染与防治 (1)
(2)
(3)
①无色
②无味
③不
④小
⑤N2+O2
放电 =====
2NO
⑥N2+3H2
高温高压 催化剂
2NH3
⑦N2+3Mg
点燃 =====
Mg3N2

合成氨 ⑨自然固氮 ⑩无 ⑪红棕色 ⑫无 ⑬刺激性
⑭ 有 ⑮ 有 ⑯ 大 ⑰ 大 ⑱ 不 溶 ⑲ 2NO+ O2===
一、氮气及氧化物
1.氮气
(1)物理性质
颜色 气味
溶解性
密度
①____ ②____ ③____溶于水 比空气④____
(2)化学性质
注意 (1)不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N2, (2)N2化学性质不活泼,但N元素为活泼非金属元 素。
(3)氮的固定
2.氮的常见氧化物
思考1 如何鉴别NO2与溴蒸气? 【提示】 由于NO2和Br2在性质上有不少相似性: ①均具有氧化性;②溶于水均有酸生成;③均可与碱反 应;④均为红棕色等。所以不能用淀粉-KI试纸、pH 试纸、NaOH溶液来鉴别,但二者性质又有差别,可以 用下列方法鉴别:①AgNO3溶液;②CCl4;③用水洗 法。
A.NO2:17mL;O2:13mL B.NO2:27mL;O2:3mL C.NO2:15mL;O2:15mL D.NO2:25mL;O2:5mL

氮及其氮的化合物课件

氮及其氮的化合物课件

03
硝酸盐的种类
硝酸盐是一类无机化合物 的总称,包括硝酸钠、硝 酸钾、硝酸钙等。
硝酸盐的性质
硝酸盐易溶于水,具有较 高的稳定性,在自然界中 广泛存在。
硝酸盐的应用
硝酸盐是重要的工业原料 ,可用于制造化肥、炸药 、烟火等。
铵盐
铵盐的种类
铵盐是一类含氮的离子化 合物,常见的有氯化铵、 硫酸铵、硝酸铵等。
铵盐的性质
铵盐易溶于水,具有刺激 性气味,在加热时易分解 。
铵盐的应用
铵盐是重要的氮肥,也可 用于制造其他含氮化合物 和药物。
氰化物
氰化物的种类
氰化物是一类含碳和氮的化合物,常见的有氰化钠、氰化钾、氢 氰酸等。
氰化物的性质
氰化物具有剧毒,易溶于水,可在生物体内分解。
氰化物的作用与危害
氰化物在工业上用于电镀、金属热处理等,但如果不慎摄入或接触 ,会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甚至致命。
氮气是一种非极性分子,不溶于水, 但可以溶于乙醇和乙醚等有机溶剂。
氮气的化学性质
氮气是一种惰性气体,化学性质不活 泼,常温下很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
氮气是一种重要的工业气体,广泛应 用于化工、电子、航空航天等领域。
在高温或放电条件下,氮气可以与氧 气、氢气等物质发生反应,生成一氧 化氮、二氧化氮、氨气等化合物。
氮及其氮的化合物课件
目录
• 氮气 • 氮的氧化物 • 含氮无机化合物 • 氮的有机化合物 • 氮肥 • 总结与展望
01
氮气
氮气的物理性质
氮气的分子式为N2,是一种无色、 无味、无毒的气体。
氮气是一种双原子气体,其化学键是 共价键,分子之间是单键结合。
氮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0134,是 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约占空气的 78%。

氮及其化合物ppt课件

氮及其化合物ppt课件

1.物理性质
气味 __刺__激__性__
颜色 __无__色__
硝酸
挥发性 _易__挥__发____
溶解性 与水互溶
2.化学性质
(1)酸的通性(HNO3与金属反应时不产生H2)。
(2)不稳定性:浓HNO3不稳定, 见光或受热 易分解,
化学方程式为
4HNO3(浓)=光 或==照 △==4NO2↑+O2↑+。2H2O
NH+ 4 ―强―△碱→ 无色气体 ―石湿―蕊润―试红―纸色→ 试纸变 蓝
溶于
NH3 极易溶于水:NH3+H2O
NH3·H2O
______N__H_4+_+__OH- (氨溶于水显碱性)。
NH3 与 HCl 气体反应:NH3+HCl===NH4Cl (产生大 量 白烟 )。
_A__l3_+_+__3_N_H__3_·H__2O__=_=_=_A__l(_O_H__)_3↓__+___3_]H。__3+__5_O__2催_=_=化△_=_=剂_=_4__N_O__+__6_H_2_O___(氨的催化氧化)。
2.铵盐 (1)不稳定性: NH4Cl==△===NH3↑+HCl↑ 、 N__H_4_H__C_O__3=__=△_=_=_=_N_H__3_↑__+__H_2_O__↑__+__C_O__2↑_____。
(2)与强碱反应:NH4Cl+NaOH==△=== __N_H__3_↑__+__N_a_C__l+__H__2_O_____。应用于 NH4+的检验:
1.了解氮单质及其主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 应用。 2.了解氮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 影响。 3.掌握氨气的实验室制法(包括所用试剂、 仪器、反应原理和收集方法)。
氮气及其氧化物
1.氮在自然界中的存在与转化 (1)氮元素的存在与氮的固定:

人教版《氮及其化合物》公开课课件PPT

人教版《氮及其化合物》公开课课件PPT
慢反应生成__N_O__气 体
铜与浓硝酸常温下剧烈反 应生成_N__O_2_气体
Cu+4HNO3(浓) === Cu(NO3)2+2NO2↑+2H2O 3Cu+8HNO3(稀) === 3Cu(NO3)2+2NO↑+4H2O
硝酸的浓度不同,与金属反应的产物也不同。 浓硝酸的还原产物为NO2,稀硝酸的还原产物为NO
在酸性条件下NO3-不能与Fe2+、I-、SO32- 、S2-、Br-等还原性较强的离子大量共存。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有志者能使石头长出青草来。
Ⅰ、实验证明:浓、稀硝酸都有很强的氧化性,几乎能与所有金属(除Pt、Au等少数金属外)反应,如:Mg、Al、Zn、Fe、Cu等,但不产生氢气。
反应缓慢,有少量气泡产生,__________,试管口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不要志气高成大,倒因要俯:就卑主微的人要。不是要自大以为聪气明。中的SO2与NOx溶于水形成的。
硫酸型酸雨:S 男儿不展同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
人生不得行胸怀,虽寿百岁犹为无也。 人无志向,和迷途的盲人一样。
SO2
H2SO3
H2SO4
硝酸型酸雨:NO HNO 壮志与毅力是事业的双翼。
2 一个人如果胸无大志,既使再有壮丽的举动也称不上是伟人。
N2
微信NH3公众号:NO杨sir化学NO2
HNO3
为了吸收更充分,往往同时通入O2
➢ 硝酸的物理性质
颜色 无色
气味 刺激性
状态 液体
挥发性 易挥发,在空气中形成白雾
质量分数98%以上的浓HNO3在空气中产 生“发烟”现象,叫“发烟硝酸”。
➢ 硝酸的化学性质 (1) HNO3的不稳定性 ①浓硝酸见光或受热时发生反应 △ 4HNO3(浓) 或==光==照4NO2↑+O2↑+2H2O ② 贮存 一般将浓硝酸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并避光放置于阴凉处

第五章第二节氮及其化合物(第一课时)课件 高一化学下学期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第五章第二节氮及其化合物(第一课时)课件 高一化学下学期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是 1:3

3、将等体积NO2和O2充入试管,并倒立于水槽中,最后试管中剩余气体

O2
,剩余气体体积为原气体体积的 3/8 。
变式3:现有NO2、O2的混合气体12 mL,通入足量水中,充分反应后剩余气体 2 mL(同温同压下),则原混合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可能是__4__m_L_或__1_._2_m__L__。
是什么? 4NO+3O2+2H2O===4HNO3
当V(NO):V(O2)=4:3时,恰好完全反应,无气体剩余; 当V(NO):V(O2)>4:3时,NO过量,剩余气体为NO; 当V(NO):V(O2)<4:3时,O2过量,剩余气体为O2。
【课堂练习】
1.将盛有60 mL NO2气体的试管倒立于水中,经过足够长的时间
后,试管内气体的体积缩小。则反应后剩余气体的体积
是 20 mL

2.现有NO2、N2的混合气体12 mL,通入足量水中,充分反应后剩余气体6 mL(同温
同压下),则原混合气体中氮气的体积是__3_m__L____,NO的体积是 9 mL

变式2:现有NO2、N2的混合气体,通入足量水中,充分反应后剩余气体的体积缩 小 为 原 来 的 一 半 ( 同 温 同 压 下 ) , 则 原 混 合 气 体 中 氮 气 与 NO 的 体 积 比
2.结合实验探究,了解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二氧化氮与水反应,感受化学 变化的奇妙。掌握NO、NO2的性质,掌握NO、NO2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培 养学生“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核心素养。
任务一:氮气与氮的固定 1.氮在自然界中的存在
游离态的氮以N2形式存在于空气中,约占空气体积的78%
(78%) 氮气
放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O2 色气体
气味
无色 NH3 气体
刺激性 气味
比空
硝酸型酸
有毒
与水反应
气大

比空 有毒
气小
极易溶于 水:1∶
700
氮肥工业 原料
2.氮的单质及氧化物的化学性质 (1)氮气 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常温时不易发生化学反应,在一定条件下 可与 O2、H2 等物质反应。 ①与 O2 反应: N2+O2或==放=高=电=温==2NO ②与 H2 反应: N2+3H2高温催、化高剂压 2NH3 (2)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 ①NO 与 O2 反应:2NO+O2===2NO2 ②NO2 与 H2O 反应:3NO2+H2O===2HNO3+NO
2.化学性质 (1)强酸性:具有酸的通性。 (2)强氧化性 ①与金属反应 a.与除 Au、Pt 外的大部分金属反应(如 Cu)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 b.常温下浓 HNO3 使 Fe、Al 钝化 。 ②与非金属(如木炭)反应 C+4HNO3(浓)==△===CO2↑+4NO2↑+2H2O。 ③与某些还原性化合物(如 Fe2+、SO23-等)反应。,
二、氨和铵盐 1.氨 (1)化学性质
(2)制法
①实验室制法
2NH4Cl+Ca(OH)2==△===CaCl2+2H2O+2NH3↑。
高温、高压
②工业制法:N2+3H2 催化剂 2NH3

(3)用途:制 HNO3、铵盐、纯碱、尿素、制冷剂等。
2.铵盐 (1)物理性质:都是白色或无色晶体,都易溶于水。 (2)化学性质 ①不稳定性 NH4Cl、NH4HCO3 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NH4Cl==△===NH3↑+HCl↑; NH4HCO3==△===NH3↑+H2O↑+CO2↑。
② 使氨气被催化氧化,红热状态的铂铑合金丝更加红热

吸收剩余的氨气和生成的水蒸气

看到有红棕色的气体产生
(2)氨气的溶解性实验问题 ①喷泉实验的基本原理 气体在液体中溶解度很大,在短时间内产生 足够的压强差(负压),则打开止水夹后,大 气压将烧杯内的液体压入烧瓶中,在尖嘴导 管口形成喷泉。 ②形成喷泉的气体与液体组合 a.NH3、HCl、SO2、NO2 与水组合能形成喷泉。 b.酸性气体与 NaOH 溶液组合能形成喷泉。
1.氮气与氧气在放电的条件下可直接生成 NO2。
(×)
2.向未知溶液中加入烧碱溶液,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
管口未见变蓝色,不能证明溶液中不含 NH4+。
(√ )
3.实验室可用先加热氯化铵固体,再通过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
除去氯化氢的方法制备氨气。
(×)
4.向 Fe(NO3)2 溶液中滴加稀盐酸,不会有明显的变化。 (× )
(1) 浓 氨 水 中 存 在 以 下 平 衡 : NH3 +
H2
3·H2

4

OH

,加入
固态碱性物质(如 CaO、NaOH、碱石灰等),
消耗水且使 c(OH-)增大,使平衡逆向移
动。
(2)反应放热,促进 NH3·H2O 的分解。
2.氨气的性质 (1)氨气的催化氧化实验探究
装置
作用或现象

提供氨气和氧气
可用于吸收氨气(或 HCl)并能防倒吸的常用装置为:
合成氨工业对化学和国防工业具有重要意义。 (1)实验室欲用如图所示装置 (夹持固定装置略去 )制备并收集氨 气。
①请在图中烧瓶内绘出导管所缺部分。 ②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③为吸收多余的氨气,烧杯中的试剂是________。 (2)氨有很多重要性质。 ①将酚酞溶液滴加到氨水中溶液呈红色,其原因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管道工人曾经用浓氨水检验氯气管道是否泄漏,如出现白烟, 说明有氯气泄漏,同时还有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为 28 的气体生成,该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3)写出氨的两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牢记 1 条转化主线: N2―→NH3―O―→2 NO―O―→2 NO2―H―2→O HNO3―N―H→3 NH4NO3 2.理解实验室制取 NH3 的 3 个原理: (1)加热 NH4Cl 与碱石灰的混合物,(2)加热浓氨水, (3)将浓氨水滴加到 CaO 或 NaOH 等固体上。 3.掌握 3 个化学方程式: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C+4HNO3(浓)==△===CO2+4NO2↑+2H2O。
4.理解 2 个守恒在金属与硝酸反应计算中的应用: (1)原子守恒:n(HNO3)===n(NOx)+n(NO3-)溶液。 (2)电子守恒:金属失电子数=HNO3 得电子数。
考点一 氨气的实验室制法与性质 1.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1)加热固态铵盐和碱的混合物
(2)浓氨水中加固态碱性物质
装置
反应原理
氮及其化合物
[考纲展示] 1.了解氮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和应用。 2.了解氮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一、氮及其化合物
1.氮及其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及对环境的影响
颜色 气味 毒性 密度
状态
应用及对 溶解性
环境影响
无色
比空气
形成光化
NO
无味 有毒
不溶于水
气体
稍大
学烟雾
红棕 刺激性
【特别提醒】 (1)实验室用其他方法制取少量氨气时的注意事 项
①加热浓氨水法,也可以快速制取少量氨气,但纯度较低。 ② 碳酸铵或碳酸氢铵受热分解法,但需要用碱石灰除去同时产生的 CO2 和 H2O。
(2)干燥氨气不能用浓硫酸、无水氯化钙和无水硫酸铜。 (3)吸收 氨气(或 HCl)时要注意防止倒吸。
②与强碱反应 写出 NH4Cl 与 NaOH 反应并微热搅拌的离子方程式: NH4++OH-==△===NH3↑+H2O。 (3)NH4+的检验 铵盐(NH4+)―强―△碱→无色气体(NH3)―湿―石润―蕊―的―试―红纸―色→试纸 变蓝
三、硝酸
1.物理性质
气味
颜色
挥发性 溶解性
刺激性 无色,久置呈黄色 易挥发 与水互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