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往来在区域之间》教学课件PPT模板

合集下载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 乡村与城市 (共17张PPT)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 乡村与城市 (共17张PPT)
不 完 的 架 ,等 等诸多 的抱怨 。在这 里,粗浅 的谈谈 如何做 好一个 领班。 作 为 一 个 领 班,你必 须掌握 一定的 专业知 识和专 业能力 ,随着你 的管理职位的不断提
升 ,专 业 能 力 的重要 性将逐 渐减少 。作为 基层的 主管,个
乡村与城市
目录 01 乡村聚落
02 城市聚落 03 往来在区域之间
04 信息
报刊、电视、网络
05 技术
科技下乡
03 文化
京剧、川菜
06 人才
教师支教、外来务
农村 渔村
牧村 林场
02 城市聚落
起源
城市聚落是由乡村聚落发展而来的
当村落逐渐出现商业,居民中增加许多从事农业以外 职业的人,城市聚落就出现了。
村落
市井
集市
城市
景观
城市主要有哪些景观?有哪些配套设施?
功能
政治
经济
文化
地区 内容
乡村
城市
自然景观
以自然景观为主
以人造景观为主
建筑物(数量、 密集度、高度)
少、低、矮
公共设施(类 型、数量、便 利程度)
医院、学校、道路 等少,不便利
人口(数量、 人口少,密度小, 密度、职业等) 以农业生产为主
多、密、高
医院、学校、道路等 多,十分便利
人口多,密度大,以 工商业和服务业为主
03
往来区域之间
超市里面有什么?
分类
01 物产
货物流通、南水北调
02 经济
异地投资、开设工厂

领 班 虽 然 不 算什么 大领导 ,但也管 着一堆 人,是领 导信任 才让我 担此重 任,因 此,在工 作 中 ,我 总 是 对他们 严格要 求,无论 是谁,有 了违 纪,决不 姑息迁 就,正是 因为我 能严于 律 已 ,大 胆 管 理,在生 活中又 能无微 不至的 关怀下 面的员 工.工 作中,常 听到周 围的一 些 主 管 抱 怨 工作的 繁忙,总 有忙不 完的事 ,总有加 不完的 班,总 有挨不 完的骂 ,总有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教学课件1.2.3往来在区域之间(共19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教学课件1.2.3往来在区域之间(共19张ppt)
帮助别人抢收小麦。
——请?
经济、文化、信息、技术、 人才等。
练一练
下面四人的谈话,分别表示出区域之间哪些方 面的联系:
(1)“下个月我们艺术团要去新疆演出。”文化
(2)“喂,陈老板吗?我们这里需要20吨山东苹果,
请问什么时候到货?” 物质 (议在3)这“儿喂,,我是想北预京订王一府个井房大间饭。店信”吗息?我们有一个会
(4)“今年上半年,我要到四川的一个贫困县去支
教了。”人才
往来在区域之间
主题: 区域差异与联系
我们生活在各种各样的社区中。 不同的社区,不仅范围大小不同, 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特点也不同。 正是这些差异的存在,人们才需 要沟通、交流与联系。
想一想:
1、你经常逛超市吗?你最喜 欢买什么商品?这些商品是哪里出 产的呢?
2、我们在超市里能买到各地 生产的商品,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 问题?
山 东 花 生
山 西 陈 醋
杭 州 茶 叶
由于各地区的自然条件不 同,物产也不同。为了满足人 们物质生活多样化的需求,各 区域之间就会发生联系,实现 优势互补,促进共同发展。
利用各种通信手段,很 容易查询某一区域的信 息,从而促进不同区域 间的了解与合作。
一到夏收的季节,我们河 南的收割机要开到河北,

往来在区域之间_图文_图文

往来在区域之间_图文_图文

技术交流
文化交流
区域间的联系包括物产、经济、信 息、文化、技术、人才、教育等。
城市乡村之间的交往:
城市
乡村
经济 信息 物资 技术 文化……
交流的区域可以包括:
a城市----乡村
b乡村----乡村
c城市----城市 d国家----国家
请举三例现实生活中区域交流合作的例子 (就是完成课本P15页表格的填空)以下为参考
3、由于各地区的( 自然条件)不同,物产也不 同。为了满足人们物质多样化的需要,个地区之 间就会发生联系,实现( 优势互补 )。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乡之间的各种联系越 来越密切。小城镇不仅可以为城市提供从 乡村聚集而来的原材料、农副产品以及各 种劳务,而且可以为城市向乡村转移产品 、资金、技术、人才开辟广阔的市场。接 受城市更新换代但还有持续使用价值的技 术、设备和产品,促进大中城市产业结构 向高、精、尖、新的现代化方向发展,同 时为乡村走向现代化奠定基础。
1、越来越多的西部省份人选择到常山工作 。——人才 2、美资企业在杭州成立股份公司。—经济 3、常山胡柚节吸引各地游客前来参观。— —文化 4、面对越来越激烈的竞争,衢州各企业纷 纷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技术。 5、我们可以在家通过电视、报刊、网络等 方式了解世界各地的信息。——信息。

结:
大多数社区有一个共同点,这 就是他们总是与一定的地理区域相 联系。
6、区域之间的交流自古有之,如沟通东西
方路上通道的( 丝绸之路 ),茶马古道

பைடு நூலகம்聚落
7、乡村和城市统称为(
)。
8、劳乡动村生和产城方市式的景观有较大的差异,是由
于(

新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全单元PPT课件

新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全单元PPT课件
比例尺(缩尺) 地图的 “语言” 图例和注记

思考:
这两幅图画的是同一地区吗? 试着向同学描述图 中景物的相对位置,看同学能否明白?它们有什么不同? 怎样修改一下,才能使这两幅图趋于一致?
方向
地图上方向的表示方法(图册P5): 1、指向标定向法 2、经纬网定向法 3、一般定向法
指向标定向法:箭头一般指向北方
二、在社区中生活
请同学们想想 以下图片反映了社区 的什么功能?
政治功能、 管理功能
经济功能
文化功能
在社区中,我们不仅能感受到 社区的各种功能,也能享受丰 富多彩的社区生活。 1.节日生活 2.经济生活 3.文化生活 4.体育生活
第二课 乡村与城市
聚落的两种类型
74
【目录】
1 2 3
乡村聚落 城市聚落
1、人口 2、一定的地域即生活空间 3、一定的生产服务设施 4、一定的组 织管理机构 5、社区意识
1、方向不同
(方向) -----要有统一的方向
2、图幅有大有小 -----要有统一的大小(比例尺) 3、符号的形状、大小和颜色有异 -----要有统一的符号 (图例和注记)
地 图 的 三 要 素
方向
指向标判断方向三步骤: 1.根据题意定中心。 2.以中心为基点平移指向 标。 3.在中心点根据指向标判 断方向。
N
W S
E
中山陵在南 京站 东南面
金陵饭店在南 京站 西南面
题目
电影院
N
学校
小明家
商场
西 学校在小明家的————方向; 西南 电影院在小明家的————方向; 南 商场在学校的————方向; 东北 小明家在商场的————方向; 西南
1、行政区划图 2、地形图(地图册P20页) 3、交通图 4、电子地图等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1.2乡村与城市(共39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1.2乡村与城市(共39张PPT)
信息联系
的是(

A、浙江余姚的杨梅销往上海
B、浙江温州的居民到四川投资建厂
C、北京某大学生在网上查询有关人才市场
的信息
D、内地青少年代表到香港参加文艺演出
3、下列不同地域之间的联系中,属于文化交流
的是(

A、浙江西湖藕粉销往海外
B、江苏某医院专家与美国同行进行网上会

C、山东省派干部支援西部大开发
D、内地青少年代表到香港参加文艺演出
历史文化 积淀厚重 (巴黎)
北京市的功能区
三、往来在区域之间
比一比:
1.农村与城市相比有哪些物资上 的优势和劣势?
2.城市比农村有哪些物资上的优 势和劣势?
3.怎样能够让双方的人们生活的 更美好?
城市农村之间的往来:
城市
农村
物资 经济 文化 信息 技术 人才……
物资联系
图1-30 不同区域的物资流动
第二课乡村与城市
依山傍水,有大面积的农田和 旱地,生长着许多农作物
高楼大厦密集分布,交通网 络纵横交错。。。。。。
请同学们谈谈两幅图各自的景观差异。
小结:乡村景观与城市景观的主要差异
乡村
城市
景观
建筑物(高度、 密度等) 公共实施(类 型、数量、便 利程度等)
人口(人口数 量、人口密度、 职业等)
❖乡村聚落
农村 林场 牧村 渔村
请同学们总结:
• 乡村聚落与自然环境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乡村聚落的很多方面受自然环境的影响
城市聚落
城市的形成
①灌溉农业发达地区
③出现劳动分工,集市开始出现
②农业技术得以创新
④集市逐渐演变为城市城市特色源自政治活动为主 (首都北京)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全套PPT课件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全套PPT课件
政治功能、 管理功能
21
上面的图片反映 的是社区的什么 功能呢?
经济功能
22
接下来这些照片又反 映了社区的什么功能 呢?
文化功能
23
请同学们结合上面内容概括地说一说 社区有哪些功能?
• 政治功能 • 经济功能 • 文化功能 • 管理功能
24
乡村与城市
25
乡村聚落
26
乡村聚落
• 乡村聚落:即村落,是乡村地 区人民的居住场所,也是人们 进行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
5
1、两图方向不同
——要有统一的方(向 方向)
2、图幅有大有小
——要有统一的大(小 比例尺)
3、符号的形状、大小和颜色有异
——要有统一的符号 (图例和注记)
6
1、方向:
常用的定向方法有三种: ①一般定向法 ②指向标定向法 ③经纬网定向法
7
一般定向法:
(N)
(W)
(E) (S) 8
指向标定向法:
集 度 建 多 多 多 田 园 塘 的大
度 情少少少


乡村
分 散
低 矮
差、
不方 少
便

少有有 有

城市
密高 集大
好 方 便
多 多多 无无无

51
作业布置
52
往来在区域之间
无论是乡村还是城市,它们总是与一定的区域相联系。
53
说一说
你看到的商品来 自哪里?
想一想
不同区域间的联系,除了物产方面还 包括哪些方面呢?
城市的多种功能
• 找出高科技园区、商业街和住宅区。 • 这些区域有什么特点? • 功能不同,但都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1.2.3往来在区域之间教案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1.2.3往来在区域之间教案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1.2.3 往来在区域之间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生活的世界”的第二课时“往来在区域之间”。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涵盖以下几个方面:1. 了解区域间往来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2. 掌握区域间往来的主要途径和方式。

3. 分析区域间往来对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4. 通过对区域间往来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和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区域间往来的主要途径和方式,以及对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区域间往来对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深远影响。

二、核心素养目标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历史理解能力、批判思维能力以及综合分析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 时空观念:使学生能够理解区域间往来的历史背景,认识到不同历史时期区域间往来的特点和意义。

2. 历史理解能力:通过分析区域间往来的主要途径和方式,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解读能力。

3. 批判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对区域间往来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

4. 综合分析能力:通过研究区域间往来,培养学生从多个角度和层面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学情分析基于对学生前期的观察和了解,以及对课程内容的分析,我认为学生在以下方面存在一定的学情特点:1. 知识层面: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关于历史和社会的知识,对于区域间往来的概念和意义有一定的认知基础。

然而,对于具体的区域间往来的途径、方式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部分学生可能还缺乏深入的理解。

2. 能力层面:学生在分析问题、批判性思维以及综合分析能力方面存在差异。

部分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较强,能够从多个角度和层面分析问题;而部分学生可能还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才能逐渐培养这些能力。

3. 素质层面: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行为习惯在学习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高,能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但也有部分学生可能存在学习被动、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

1.2.3 往来在区域之间

1.2.3 往来在区域之间
过渡:同学们展示的很多商品的原产地不是我们平湖本地产的,这些商品来自我国各地。甚至还有一些进口商品。
设问:请同学们说说为什么这些东西本地不能生产呢?
教学方式:(1)教师提问,学生思考。
(2)教师及时捕捉学生回答中的精要内容或通过指导学生概括性回答展示主要问题。
教学预设:因为各地的自然条件不同。
片段小结:由于各地的自然条件不同,物产也有所不同。
片段小结:正是因为我们有经济和技术优势,我们可以向外地输出资金和技术,我们平湖有资源劣势,所以才接上了西部的天然气管道。只有各地间加强联系、优势互补,才能共同繁荣。
4.课堂小结:希望同学们都能做个有心人,在学习之余做一些社会调查研究,然后以文字形式写信给政府领导,提出我们的建议,为我们的社区、我们的家乡经济和社会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
片段小结:区域间联系不仅限于物产方面,还在于人员、信息、物资、技术等等。
设问3:以同桌为两人为一个单位,谈谈我们日常生活中看到、听到的区域之间在信息、经济、文化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并用具体事例加以说明。
教学方式:(1)教师提问,学生思考并讨论。
(2)教师及时捕捉学生回答中的精要内容或通过指导学生概括性回答展示主要问题。
3.教学环节二:区域的交流
过渡:由于各地的物产不同,我们可以买到海南的椰子,黑龙江的木耳,新疆的葡萄干等。
设问1:那请同学们说说为什么要调运外地商品?
教学方式:(1)教师提问,学生思考。
(2)教师及时捕捉学生回答中的精要内容或通过指导学生概括性回答展示主要问题。
教学预设:因为要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多样化的需求。
教学预设:云南彝良地震,我们平湖送去捐赠物资钱财;灾区重建之后,我们平湖的一些教师去支教;而云南的普洱茶也会运到我们平湖地区销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BAOTU.CO M
新课解读
1、你经常逛超市吗?你 最喜欢买什么商品?看 看哪些是本地生产的, 哪些是外地生产的?如 果是外地生产的,说说 它们的产地是哪里?
2、我们在超市里能买到 各地生产的商品,这个 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想一想:
一、区域联系的必要性 商店里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商品,这 说明了什么?
由于各地区的自然条件不同, 物产也有所不同。为了满足人们 物质生活多样化的需求,各区域 之间就会发生联系,实现优势互 补。
二、区域联系的表现 区域联系的表现
物产 经济 文化 信息 技术 人才……
图1-29 查询外地信息
信息联系
物产联系
图1-30 不同区域的物资流动
图1-31 不同区域的人员流动
IBAOTU.CO M
合作探究
➢宁波有哪些优势? ➢哪些劣势? ➢我们应在哪些方面加强与外 地的合作?
做生活的有心人,为社区和家乡发展献计献策!
社区小调查 区域差异产生交流的需要
区域联系的必要性
本地的优势劣势
区域间应加强联系、 优势互补、共同繁荣
区域联系的表现
物产 经济 文化 信息 技术
人才……
交流教学心得。” 信息联系
5、结合图片说一说:区域与区域之间的联系分别体现 在什么方面?
大学生在农村支教 文艺慰问演出 贸易投资洽谈会
往来在区域之间
人教新《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课件
请列举出本地与外地之间交流与合作的事例,至少列举 三个方面。
方面
事例
物产 宁波年糕销往全国
经济 文化 信息
技术
人才
宁波市组织企业参加第二十四届“哈洽会”
中国宁波—中东欧经贸文化交流周开幕 我们可以在家通过电视、报刊、网络等方式 了解世界各地的信息。 面对越来越激烈的竞争,我县各企业纷纷引 进先进的生产技术。 宁波教师支教西部
物产经济 文化交流 Nhomakorabea乡村聚落
景观 差异
信息
技术 人才
城市聚落
生产生活
区域间应加强联系、优势互补、共同繁荣
IBAOTU.CO M
拓展练习
1、山区需要从平原、盆地地区掉进粮 食、棉花等农产品;平原地区需要从 山区和丘陵地区调进大批林木产品。 这表明区域之间需要( ) A、在自然条件上保持一致 B、在经济发展上优势互补 C、在文化、信息上保持联系 D、在物产上保持一致
往来在区域之间
人教新《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课件
01
新课 导入
CONTENTS
02
新课 解读
03
合作 探究
04
拓展 练习
IBAOTU.CO M
新课导入
聚落的分类
❖乡村聚落
农 牧 渔林 村 村 村场
❖城市聚落
工业、商业、服务业
无论是乡村还是城市,它们
总是与一定的区域相联系。而不 同的区域,自然和人文环境不同 ,对社会生活所产生的影响也不 尽相同。
2、下列不同地域之间的联系中,属于经济交流的是 ()
A、浙江余姚的杨梅销往上海 B、浙江温州的居民到四川投资建厂 C、北京某大学生在网上查询有关人才市场
的信息 D、内地青少年代表到香港参加文艺演出
3、下列不同地域之间的联系中,属于文化交流的是 ()
A、浙江西湖藕粉销往海外 B、江苏某医院专家与美国同行进行网上会诊 C、山东省派干部支援西部大开发 D、内地青少年代表到香港参加文艺演出
4、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下面四个人的话分别反映了 区域之间哪些方面的联系。
(1) “下个月我们歌舞团要去澳门演出。” 文化联系
(2) “喂!陈老板吗?我们这里需要一吨山东苹果,请
问什么时候到货?” 物产联系 (3)“明年上半年,我要去新疆支教。” 人才联系
(4) “我经常通过教学网站下载教学资源。和其他老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