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2020年江苏省连云港市岗埠职业中学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2020年江苏省连云港市岗埠职业中学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航天燃料从液态变为固态,是一项技术突破。
铍是高效率的火箭材料,燃烧时放出巨大的能量,每千克的铍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62 700 kJ。
则铍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Be+O2===BeO;ΔH=-564.3 kJ/molB.Be(s)+O2(g)===BeO(s);ΔH=+564.3 kJ/molC.Be(s)+O2(g)===BeO(s);ΔH=-564.3 kJ/molD.Be(s)+O2(g)===BeO(g);ΔH=-564.3 kJ参考答案:C2. 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措施不能使氢气生成速率加大的是A.加热 B.加入硝酸钠固体C.滴加少量CuSO4溶液 D.不用铁片,改用铁屑参考答案:B略3. 在某电解质溶液里,用M和N作电极,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M极质量减小,N极质量增大,符合这一情况的是()A. 电解质溶液是稀硫酸B. 金属M是阳极,金属N是阴极C. M和N都是石墨电极D. M是阴极,N是阳极参考答案:B略4. 下列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中,其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是A.1s22s22p63s23p63d64s2 B.1s22s22p63s23p64s1C.1s22s22p63s23p63d54s1 D.1s22s22p63s23p63d 104s1参考答案:C略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烷和乙醇都属烃类化合物 B.有机化合物一定含有碳元素C.丙烷和丁烷都有同分异构体 D. 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化合物参考答案:B乙醇不属烃类化合物,丙烷无同分异构体,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化合物(如CO 等)。
6. 在一定温度下,向a L密闭容器中加入1 mol X和2 mol Y,发生如下反应:X(s)+2Y(g)2Z(g),此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A.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B.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不随时间变化C.容器内Y、Z的浓度之比为1:1D.单位时间消耗0.1 mol X同时生成0.2 mol Z参考答案:B略7. 乙醇分子结构中各种化学键如右图所示,关于乙醇在各种反应中断裂键的说明不正确的是A.和金属钠反应是键①断裂B.和浓硫酸共热到170℃时断键②和⑤C.和浓硫酸共热到140℃时断键②,其它键不断D.和浓氢溴酸混合加热时断键②参考答案:C略8. 下列有机物发生的反应属于加成反应的是A. 乙烯使KMnO4溶液褪色B. 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C. 甲烷和氯气混合光照D. 乙醇、乙酸与浓H2SO4混合加热参考答案:B略9. 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有①常温下,42gNaHCO3晶体中含有的阳离子数目为N A②标准状况下,22.4L CH3CH2OH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N A③1mol苯分子中含有的碳碳双键数为3N A④标准状况下,44.8L NO与22.4L O2混合后的气体中分子总数为2N A⑤标准状况下,将56gFe与22.4L的Cl2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A.④⑤B.①④C. ①②D.⑤参考答案:D略10. 在一定条件下,对于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P(g)+Q(g)?R(g)+S (s)下列说法中可以充分说明这一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A.P、Q、R、S的浓度相等B.P、Q、R、S在密闭容器中共存C.P、Q、R、S的浓度不再变化D.用P的浓度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与用Q的浓度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相等参考答案:C考点: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不变,由此衍生的一些物理量不变,注意该反应中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之和前后相等的特点.解答:解:A.反应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取决于起始物质的量浓度以及反应转化的程度,不能作为判断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的依据,故A错误;B.反应为可逆反应,无论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四种物质都共存,不能作为判断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的依据,故B错误;C.各物质的浓度不变,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C正确;D.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用P的浓度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与用Q的浓度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相等,不能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题目难度不大,本题注意反应可逆的特点,注意正逆反应速率是否相等的判断.11. 下图为农夫山泉矿泉水瓶上的部分说明文字,列出了饮用天然水理化指标,这里的钙、钾、钠是指A.原子B.分子C.单质D.元素参考答案:D略12. 已知反应:①101kPa时,C(s)+O2(g)═CO(g)△H1=﹣110.5kJ/mol②稀溶液中,H+(aq)+OH﹣(aq)═H2O(l)△H2=﹣57.3kJ/mol.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若碳的燃烧热用△H3来表示,则△H3<△H1B.若碳的燃烧热用△H3来表示,则△H3>△H1C.浓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57.3kJ/molD.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57.3kJ热量参考答案:A解:A、碳的燃烧热:完全燃烧1molC生成最稳定氧化物二氧化碳所释放的热量,碳完全燃烧放热比不完全燃烧放热多,即△H3<△H1,故A正确;B、碳的燃烧热:完全燃烧1molC生成最稳定氧化物二氧化碳所释放的热量,碳完全燃烧放热比不完全燃烧放热多,即△H3<△H1,故B错误;C、浓硫酸的稀释过程是放热的,浓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大于57.3kJ/mol,故C错误;D、醋酸的电离过程是吸热的,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量小于57.3kJ,故D错误.故选A.13. 1840年,俄国化学家盖斯(G·H·Hess)从大量的实验事实中总结出了盖斯定律。
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2020-2021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江苏省射阳县盘湾中学、陈洋中学2021-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考试时间:75分钟分值:120分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门捷列夫的突出贡献是( )A. 提出原子学说B. 提出分子学说C. 发觉元素周期律D. 发觉能量守恒定律【答案】C【解析】门捷列夫的突出贡献是发觉了元素周期律,答案选C。
2. 近几年,国际上提出了“预防污染”这一概念,绿色化学是“预防污染”的根本手段。
针对“吸烟”而言,下列活动属于实施绿色化学活动的是( )A. 处理废弃物——烟灰、烟蒂B. 治理污染点——通风,排解烟雾C. 削减有毒物——使用过滤嘴、低焦油烟D. 杜绝污染物——禁烟、戒烟【答案】D【解析】A.处理废弃物—烟灰、烟蒂,不能从根本上实施绿色化学活动,属于治标不治本,A错误;B.治理污染点—通风、排解烟雾,不能从根本上实施绿色化学活动,属于治标不治本,B错误;C.削减有毒物—使用过滤嘴、低焦油烟,仍旧会对其他人造成污染,C错误;D.杜绝污染物—禁烟、戒烟,可从源头上削减污染物的排放,属于实施绿色化学活动,D正确;答案选D。
点睛:本题考查化学与生活,留意环境爱护与污染的处理,明确从源头上削减污染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 核电是一种高效能源,也是一种高危能源。
例如会泄露出,当达肯定浓度时,会对人体有损害。
中质子数比中子数少:A. 131B. 53C. 25D. 78【答案】C【解析】依据可知质子数53,质量数是131,又由于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则中子数=131-53=78,所以质子数比中子数少78-53=25,答案选C。
4. 下列各组中的两种微粒,互为同位素的是A. H2O和H2O2B. D2和T2C. 12C和14CD. O2和O3【答案】C 【解析】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互为同位素,答案为C;其中A选项均为氢的氧化物,B选项为同种物质,D选项为同素异形体5. 以下能级符号不正确的是()A. 3sB. 3pC. 3dD. 3f【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能层等于能级数,即第三能层有三个能级,有s、p、d,没有f能级,故选项D正确。
2019_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实验班含解析

1.化学与生活密切联系,下列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 )
A。用NaHCO3粉末作灭火剂
B。实验室盛放Na2SiO3溶液的试剂瓶应用橡皮塞,而不能用玻璃塞
C.实验室配制FeCl3溶液时,应先将其溶解在盐酸中,而后加水稀释
答案选C。
【点睛】本题考查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断。题中应该注意燃烧热和中和热的含义。在25℃、101 kPa时,1 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液态水时所释放的热量叫做中和热;注意两个1mol,前者是1mol可燃物,后者是1mol水.只有正确理解好含义才能对热化学方程式进行判断解答。
C。温度不变,在水中加入适量NH4Cl固体,溶液由中性变为酸性,而C点也显中性,故溶液不能由A变为C点,故C错误;
D。加热浓缩A点溶液,由于A点溶液显中性,故加热浓缩后仍显中性,且升高温度,Kw增大,故可以到达B点,故D正确;
故选D.
8。某酸性溶液中只有Na+、CH3COO-、H+、OH-四种离子。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图中A、B、D三点处KW间的关系:B>A〉D
B. 100℃,向pH=2的稀硫酸中逐滴加入等体积pH=10的稀氨水,溶液中c(NH4+)/c(NH3·H2O)减小,充分反应后,溶液到达B点
C.温度不变,在水中加入适量NH4Cl固体,可从A点变化到C点
D。加热浓缩A点所示溶液,可从A点变化到B点
【答案】D
D.达到平衡状态时,压强和温度成正比例关系。
【详解】A。由图可知,温度越高平衡时c(NO)越大,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由于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所以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即△H〈0,A错误;
安徽省淮南市汪庙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安徽省淮南市汪庙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A、B分别是M元素的碳酸盐和碳酸氢盐,将一定量A、B的混合物与足量盐酸反应,消耗HCl与生成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
已知M可能是元素周期表中第1列或第2列元素,则混合物中A、B的物质的量之比可能是①3∶1 ,② 2∶1 ,③1∶1 ,④1∶3 ,⑤1∶2。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参考答案:B略2. 下列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正确的是()A. 实验结束后,用嘴吹灭酒精灯B. 金属Na着火,立即用水扑灭C. 皮肤上不慎沾上浓NaOH溶液,立即用盐酸冲洗D. 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参考答案:D略3. 下列变化,是通过取代反应来实现的是A.CH3CH2OH ─→CH3CHO B.CH2=CH2 ─→ CH3-CH2Br C.乙酸─→乙酸乙酯D.氯乙烯─→聚氯乙烯参考答案:C4. 下列分子的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A 氨B 四氯化碳C 氮气D 二氧化碳参考答案:C略5. 树立健康生活理念,正确认识和使用药物。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阿司匹林(aspirin)是一种解热镇痛药物B.非处方(OTC)药安全系数大,可以长期大量服用C.常见的抑酸剂是胃舒和氢氧化铝复方制剂D.吃药期间不宜喝茶,更不宜用茶水服药参考答案:B6. 在一定条件下将1mol的CO和水蒸气放入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O(g)+H2O(g)CO2(g)+H2(g),达到平衡时测得CO2为 0.6mol,再通入4mol水蒸气,达到平衡后,CO2的物质的量为 ( )A.0.6mol B.1mol C.大于0.6mol小于1mol D.大于1mol参考答案:C略7. 水热法制备纳米颗粒Y(化合物)的反应为:3Fe2++2S2O2-3+O2+aOH-==Y+S4O2-6+2H2O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S2O2-3是还原剂 B.Y的化学式为Fe2O3C.a =4 D.每有1molO2参加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4mol参考答案:B略8. 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其最外层p能级上仅有一个未成对电子,它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根离子是()A.RO B.RO C.RO D.RO参考答案:D略9. “克隆”技术备受世界关注。
2020-2021学年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带讲解

B.断裂3NA个H-H键的同时,生成30 g的1-丙醇
C.若反应在绝热密闭容器中进行,容器中的压强已不再变化
D.若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混合气体的密度已不再改变
C
【分析】
【详解】A.2v(CO)消耗=3v(H2O)生成表示的都是反应正向进行,不能据此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A不符合题意;
D.熔融碳酸钠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够导电,是电解质,故D选;
故选D。
【点睛】明确概念是解题关键,电解质是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包括酸、碱、盐、活泼金属氧化物和水;非电解质是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包括一些非金属氧化物、氨气、大多数有机物(如蔗糖、酒精等);物质导电的条件: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或自由电子;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答案选C。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加热0.01 mol·L-1NaOH溶液,溶液的pH逐渐减小
B.相同温度下,pH相等的醋酸和硫酸中所含的n(OH-)也一定相同
C.常温下,分别中和等体积、等浓度的KOH溶液和氨水,所需HCl的物质的量相同D.300 mL0.2 mol·L-1NH4Cl溶液和200 mL0.3 mol·L-1NH4Cl溶液中的n( )不同
4.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因水解而呈酸性的是
A.KHSO4B.NaHSO3C.H2SO4D.NH4Cl
D
【分析】
【详解】A.KHSO4不水解,电离出氢离子而显酸性,A错误;
B.NaHSO3溶于水后,亚硫酸氢根离子的电离程度大于其水解程度,溶液显酸性,B错误;
C.H2SO4是二元强酸,电离出氢离子显酸性,C错误;
D.NH4Cl溶于水铵根水解,溶液显酸性,D正确,
2020年浙江省宁波市庄桥中学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2020年浙江省宁波市庄桥中学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下列各组离子可大量共存于溶液中的是A. 、、Cl -、NO3-B. 、、OH-、Cl-C. 、、CO32-、SO42-D. 、、SO42-、Cl-参考答案:D2. 1 mol某烃在氧气中充分燃烧,需要消耗氧气179.2 L (标准状况下)。
它在光照的条件下与氯气反应能生成三种不同的一氯取代物。
该烃的结构简式是()参考答案:B略3. 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热效应表示为:H+(aq)+OH﹣(aq)═H2O(l)△H=﹣57.3KJ?mol﹣1分别向1L 0.5mol?L﹣1的Ba(OH)2的溶液中加入①浓硫酸;②稀硝酸;③稀醋酸,恰好完全反应的热效应分别为△H1、△H2、△H3,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H1>△H2>△H3 B.△H1<△H2<△H3C.△H1>△H2=△H3 D.△H1=△H2<△H3参考答案:B考点:反应热的大小比较.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根据中和热是在稀溶液中强酸与强碱生成1molH2O放出的热量,注意弱电解质的电离吸热,浓硫酸溶于水放热来解答.解答:解: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热效应表示为:H+(aq)+OH﹣(aq)═H2O(l)△H=﹣57.3KJ?mol﹣1,分别向1L 0.5mol/L的NaOH溶液中加入①浓硫酸;②稀硝酸;③稀醋酸,因浓硫酸溶于水放热,醋酸的电离吸热,则恰好完全反应时的放出的热量为:①>②>③,所以△H1<△H2<△H3;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中和热,明确中和热的概念及弱电解质的电离、浓硫酸溶于水的热效应即可解答,需要注意的是放出的能量多,△H反而小.4. 能在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A. H+、I―、NO3―、SiO32-B. Ag+、Fe3+、Cl―、SO42―C.K+、SO42-、Cu2+、NO3―D.NH4+、OH-、Cl-、HCO3-参考答案:C略5. 下列有机物发生的反应属于加成反应的是A. 乙烯使KMnO4溶液褪色B. 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C. 甲烷和氯气混合光照D. 乙醇、乙酸与浓H2SO4混合加热参考答案:B略6. 某学生想利用右图装置(烧瓶位置不能移动)收集下列气体:①H2、②Cl2、③CH4、④HCl、⑤NH3、⑥NO、⑦NO2、⑧SO2,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来源:ht tp:/// /]A.烧瓶是干燥的,由A进气收集①③⑤B.烧瓶是干燥的,由B进气收集②④⑥⑦⑧C.在烧瓶中充满水,由A进气收集①③⑤⑦D.在烧瓶中充满水,由B进气收集②①参考答案:A略7. 下列实验中,反应速率加快是由催化剂引起的是()A.在炭粉中加入KCl03,点燃时燃烧更为剧烈B.H2O2中加入少量FeCl3,即可迅速放出气体C.将炭块粉碎成粉末状,可使燃烧更加充分D.锌与稀硫酸反应中加入少量硫酸铜,产生氢气速率加快。
山东省烟台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诊断高二化学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S32Fe56Pb207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p能级均含有3个相互垂直的纺锤形原子轨道B.3d2表示3d能级有两个轨道C.每一个电子层中都含有s、p、d、f能级D.同一原子中可能存在两个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电子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H4分子的球棍模型为B.铍原子最外层的电子云图为C.基态Fe原子的价电子轨道表示式为D.,该轨道表示式违背了泡利不相容原理3.下列有机物的系统命名中正确的是A.3-甲基-4-乙基戊烷B.3,3-二甲基-4-乙基己烷C.3,4,4-三甲基己烷D.3,6-二甲基庚烷4.下列关于物质性质或结构的比较错误的是A.硬度: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B.熔点:CI4>CBr4>CCl4>CF4C.沸点:H2O>H2S>H2Se D.键角:NH4+>H3O+>H2O5.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下。
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该分子不会产生顺反异构现象B.分子中的碳原子均为sp2杂化C.分子中共平面的碳原子至少为8个D.该有机物中含有的官能团为羟基、碳碳双键和酰胺基6.下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与其某种常见化合价的关系图,若用原子序数代表所对应的元素,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电负性:a>f B.第一电离能:d>c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f>e D.a和b形成的化合物可能含有共价键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σ键和π键都属于共价键,均有方向性B.气体单质中,一定有σ键,可能有π键C.苯分子中每个碳原子的2sp杂化轨道中的其中一个形成大π键D.等物质的量的[Cu(H2O)4]2+与[Ag(NH3)2]+中所含的σ键数之比为3:28.根据杂化轨道理论和价电子对互斥理论模型判断,下列分子或离子的中心原子杂化方式及空间构型正确的是选项分子或离子中心原子杂化方式价电子对互斥理论模型分子或离子的空间构型A NO2-sp3四面体形V形B BF3sp2平面三角形三角锥形C SOCl2sp3四面体形三角锥形D ClO3-sp2平面三角形平面三角形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稳定是因为水中含有大量的氢键B.邻羟基苯甲醛的熔、沸点比对羟基苯甲醛的熔、沸点高C.可燃冰(CH4·8H2O)的形成是由于甲烷分子与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D.氨气极易溶于水,原因之一是氨分子与水分子之间形成了氢键10.已知CuCl2溶液中存在:[Cu(H2O)4]2+(蓝色)+4Cl-[Cu(Cl)4]2-(黄绿色)+4H2O。
重庆市部分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重庆市部分区【最新】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A .催化剂 B .反应物的性质 C .温度D .压强2.下列溶液一定呈碱性的是( ) A .c(H +)<c(OH -) B .pH >7 的溶液 C .甲基橙显黄色的溶液D .酚酞显无色的溶液 3.下列物质中,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 ) A .CO 2B .NaOH 溶液C .NH 3·H 2OD .HCl4.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使用时对环境污染很小,可以再生。
在①天然气②太阳能③风能④生物质能⑤氢能等能源中, 属于未来新能源的是( )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②④⑤D .③④⑤5.下列反应不能用于原电池的是( ) A .Fe+CuSO 4 = FeSO 4+Cu B .CH 4+2O 2CO 2+2H 2OC .4Al+3O 2+6H 2O = 4Al(OH) 3D .Fe 2O 3+6HCl= 2FeCl 3+3H 2O6.在下列溶液中,BaSO 4的溶解度最大的是( ) A .0.1mol/L 稀硫酸 B .纯水C .0.3mol/LBaCl 2溶液D .0.2mol/LNa 2SO 4 溶液7.《本草蒙筌》 有关明矾[KAl(SO 4)2·12H 2O]的记载如下:“禁便泻, 塞齿疼,洗脱肛涩肠,敷脓疮收水。
”下列有关明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明矾的水溶液呈中性B .“敷脓疮收水” 说明明矾可让疮水聚沉结痂C .+4NH 、2-3CO 、-4MnO 可与明矾溶液大量共存D .明矾溶液中滴加过量Ba(OH)2溶液的离子反应为: Al 3++4OH - =-2AlO +2H 2O 8.常温下三种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如下表所示:则表中难溶盐的饱和溶液中,Ag+的物质的量浓度大小顺序正确的是()A.AgCl>AgI>AgBr B.AgBr>AgI>AgClC.AgBr>AgCl>AgI D.AgCl>AgBr>AgI9.已知人体体液中存在如下平衡:CO 2+ H2O H2CO3H++HCO3-,以维持体液pH的相对稳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最新】精选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高二化学试卷说明:1、本份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答案请写到答题卷的相应位置,写在试卷上不得分。
2、共20题:Ⅰ卷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Ⅱ卷共4大题,共52分。
3、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 O-16 Na-23 S-32 Ag-108 Cu-64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16小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明矾水解形成的Al(OH)3胶体能杀菌消毒,可用于水的净化B.镀锡的铁制品比镀锌的铁制品耐腐蚀C.pH=6的某溶液一定呈酸性D.二次电池充电时,电池上标有“+”的电极应与外接电源的正极相连2.下列用来表示物质变化的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A.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的正极反应式:Fe-2e-===Fe2+B.HS-的水解方程式:HS-+H2OS2-+H3O+C.CO32-的水解方程式:CO32-+H2OHCO3-+OH-D.AlCl3溶液与Na2CO3溶液混合:2Al3++3CO32-===Al2(CO3)3↓3.由反应物 X 分别转化为 Y 和 Z 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 X→Z 反应的ΔH > 0B.由 X→Y 反应的ΔH=E5 -E2C.升高温度有利于提高 Z 的产率D.降低压强有利于提高 Y 的产率4.如图所示,将铁棒和石墨棒插入1 L 1 mol·L-1食盐水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电键K与N连接,铁被保护不会腐蚀B.若电键K与N连接,正极反应式是4OH--4e-===2H2O+O2↑C.若电键K与M连接,铁棒上有黄绿色气体产生D.若电键K与M连接,当两极共产生28 L(标准状况)气体时,生成了1 mol NaOH5.下列叙述与图象对应符合的是A.对于达到平衡状态的N2(g)+3H2(g) 2NH3(g) 在t0时刻充入了一定量的NH3,平衡逆向移动B.对于反应2A(g)+B(g)C(g)+D(g) ΔH < 0, p2 > p1,T1 > T2C.该图象表示的化学方程式为:2A===B+3CD.对于反应2X(g)+3Y(g) 2Z(g) ΔH < 0,y可以表示Y的百分含量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CH2Cl2和CCl4均是四面体构型的非极性分子B.NH3是极性分子,分子中N原子是在3个H原子所组成的三角形的中心C.CO2是非极性分子,分子中C原子不处在2个O原子所连成的直线的中央D.H2O是极性分子,分子中O原子不处在2个H原子所连成的直线的中央7.下列各组比较项目包含的数据关系中,前者比后者大的是A.氨水与氯水中微粒种数 B.C2H2与C6H6分子中碳碳键键长C.NH4+离子与P4分子中的键角 D.H2O2与O2分子中氧氧键键能8.25℃时,水的电离可达到平衡:H2OH++OH-△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硫酸氢钠,c(H+)增大,Kw不变B. 向水中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动,c(OH-)降低C. 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CH3COONa,平衡逆向移动,c(H+)降低D. 将水加热,Kw增大,pH不变9.如图所示,关闭活塞,向甲、乙两刚性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1 mol A、2 mol B,此时甲、乙的容积均为2 L(连通管体积忽略不计)。
在T℃时,两容器中均发生下述反应:A(g)+2B(g)2C(g)+3D(g) △H < 0。
达平衡时,乙的体积为2.6 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中反应的平衡常数小于乙B.若打开活塞K,达平衡时乙容器的体积为3.2 LC.当乙中A与B的体积分数之比为1:2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D.平衡时甲容器中A的物质的量小于0.55 mol10.铅蓄电池的电极材料分别为Pb和PbO2,电解质溶液为30% H2SO4。
下图是处于工作状态的铅蓄电池示意图,若两电极的质量都增加且a极增加得更多。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为铅蓄电池的正极B.b电极发生的反应为PbO2+4H++SO42-+2e-=PbSO4+2H2OC.该铅蓄电池正在充电D.工作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不断减小11.电渗析法是一种利用离子交换膜进行海水淡化的方法,其原理如下图所示。
已知海水中含Na+、Cl-、Ca2+、Mg2+、SO42-等离子,电极为惰性电极。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A膜是阳离子交换膜B .通电后,海水中阴离子往b 电极处运动C .通电后,a 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4OH --4e -=== O2↑+2H2OD .通电后,b 电极上产生无色气体,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12.根据如表提供的数据可知,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微粒组是A .H2CO3 、HCO3-、CH3COO -、CN -B .CO32-、 HCO3-、CH3COOH 、CN -C .HCO3-、CH3COO -、CN -、HCND .HCN 、HCO3-、CN -、CO32-13.在1L 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X(g)和Y(g),发生反应X(g)+Y(g) M(g)+N(s),所得实验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 正反应为放热反应B . 实验①中,5min 达平衡,用X 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X)=0.016 mol/(L ·min)C . 实验②中,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12.5D . 实验②中,达到平衡时,a 大于0.1614.已知2SO2(g)+O2(g)2SO3(g) △H =-197 kJ ·mol -1,向同温、同体积的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气体:(甲)2 mol SO2 和1 mol O2;(乙) 1 mol SO2 和0.5 mol O2;(丙) 2 mol SO3;恒温、恒容下反应达平衡时,下列关系一定正确的是A .若c(SO2)与c(O2)之比为k ,则:k 甲=k 丙>k 乙B .反应放出或吸收热量的数值Q :Q 甲=Q 丙>2Q 乙C .容器内压强P :P 甲=P 丙>2P 乙D .SO3的质量m :m 甲=m 丙>2m 乙15.25℃时,下列有关溶液中粒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实验编号温度/℃起始时物质的量/mol平衡时物质的量/moln (X)n (Y)n (M)n (N)①8000.100.400.0800.080②8000.200.80aa③9000.100.150.060.06A.0.1 mol·L-1 Na2CO3与0.l mol·L-1 NaHCO3溶液等体积混合:2/3 c(Na+) = c(CO32-) + c(HCO3-) + c(H2CO3)B.0.1 mol·L-1 Na2C2O4与0.1 mol·L-1 HCl溶液等体积混合(H2C2O4为二元弱酸):2c(C2O42-)+c(HC2O4-)+c(OH-)=c(Na+)+c(H+)C.0.1 mol·L-1 CH3COONa与0.l mol·L-1 HCl 溶液等体积混合:c(Na+) = c(Cl-) > c(OH-) > c(CH3COO-)D.0.l mol·L-1 NH4Cl与0.l mol·L-1氨水等体积混合(pH > 7):c(NH3·H2O) > c(NH4+) > c(Cl-) > c(OH-)16.25℃时,用浓度均为0.1 mol·L-1的NaOH溶液和盐酸分别滴定体积均为20mL、浓度均为0.1 mol·L-1的HA溶液与BOH溶液。
滴定过程中溶液的pH随滴加溶液的体积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HA为弱酸,BOH为强碱B.a点时,溶液中粒子浓度存在关系:c(B+) > c(Cl-) > c(OH-) > c(BOH)C.c、d两点溶液混合后微粒之间存在关系:c(H+) = c(OH-) + c(BOH)D.b点时两种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且V=20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 填空题17.(14分)右图是一个化学过程的示意图。
(1)C(Pt)电极的名称是__________。
(2)写出通入O2的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通入CH3OH的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丙池是电解饱和食盐水溶液,则阳极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乙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当乙池中B(Ag)极的质量增加5.40 g时,甲池中理论上消耗O2_________mL(标准状况下);若丙池中饱和食盐水溶液的体枳为500 mL,电解后,溶液的pH=________。
(25℃,假设电解前后溶液的体积无变化)。
18.(14分)(1)相同温度下等物浓度的下列溶液中,A.NH4C1 B.NH4HCO3 C.NH4HSO4 D.(NH4)2SO4① pH值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用对应的字母填写)。
② NH4+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用对应的字母填写)。
(2)25℃向50 mL 0.018 mol·L-1 的 AgNO3溶液中加入50 mL 0.020 mol·L-l 的盐酸,生成沉淀。
己知该温度下AgCl的Ksp =l.0×l0-10,忽略溶液的体积变化,请计算:①完全沉淀后,溶液中c(Ag+)=_____________。
②完全沉淀后,溶液的pH=____________。
(3)弱酸及其盐在水中存在多种平衡关系。
己知NaA水溶液呈碱性,常温下将0.l mol NaA和0.05 mol HCl溶于水,得到1 L溶液。
①己知该混合溶液为弱酸性,则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向该混合物中再加0.03mol NaOH,溶液中n(A-) +n(OH-)-n(H+) =________。
(4)三氯化铁是一种重要的化合物,可以用来腐蚀电路板。
某腐蚀废液中含有0.5 mol·L-1 Fe3+和0.26 mol·L-1 Cu2+,欲使Fe3+完全沉淀[c(Fe3+) ≤ 4×l0-5 mol·L-1 ]而Cu2+不沉淀,则需控制溶液pH的范围为_________。
[KspCu(OH)2 = 2.6×l0-19;KspFe(OH)3 = 4×l0-38]19.(12分)已知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为NOx、CO、超细颗粒(PM2.5)等有害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