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疫病抗性鉴定及其浅析

合集下载

辣椒疫病的识别及防治技术

辣椒疫病的识别及防治技术
3 、 防 治 技 术 3 . 1 农业 防治
发病高峰期。 发病 中心和 中心病株在辣椒 田中较为明显 , 在 辣椒 田中 , 土壤黏重处和低洼积水处多为发病中心。 果实发病一般 在蒂部开始 ,病斑有扩散性并且呈现水 渍状 , 随着发病时 间延长 , 病斑 也会逐渐 扩大并 向果柄 、 果 实扩散 , 若扩散至果 实 , 果 实会逐渐呈现 灰绿色 , 并且逐渐 变为灰 白色 ,也会 变得软腐 ,病果不会脱落但是会逐渐 干 缩, 如 果天气潮湿 , 湿度较 大 , 病果 表面会形成稀 疏的 白色 霉层 ; 和果实相似 , 叶子上 也会 出现水渍状 的病斑 , 随着染 病时间延长 , 病斑逐渐扩大 , 最终形成不规则形状或者 圆形 的病 斑 , 面积较大 , 病 叶呈现 暗绿色 , 并 且逐 渐干枯脱 落 ; 植 株整体会 呈现下部颜色变浅 、 上部颜色变深的状 况 , 叶子从 下到上逐渐萎缩。 如果辣椒在大棚 中种植 , 或者 天较 为潮湿 炎热 , 空气水分较 多 , 病菌 会不断产生游 离孢子 , 并且生长 发育速度 也较快 ,在三天到 五天 的时 间内就可能成为流行 病害 ; 一般本病 的潜伏期为五天到十天。 幼苗染病 , 茎基部会 出现水渍状 、 暗绿色病斑并逐渐软 腐, 在 苗期会 出现立 枯状死亡或者猝 倒死亡 ; 叶片染病 , 初 期会 产生水渍状病斑 , 随着时间延 长逐渐扩 大 , 最终变为不 规则形状 或者圆形病斑 , 叶片极易干枯 脱落 , 叶片 中心呈现 深褐色 , 边缘呈现黄绿色 ; 如果株茎染病 , 发病初期 , 茎基部 产生水渍状病斑 , 呈现 暗绿色 , 并 且随着发病 时间延长 , 病 斑绕茎环绕一 周 , 茎部逐渐萎缩并 且呈 现黑褐色 , 植株茎部
发病 , 最适 宜发病 的相对湿 度为 8 0 %左 右 , 一 般 座 果 期 是

海南省主栽辣椒品种疫病抗性及防治药剂筛选

海南省主栽辣椒品种疫病抗性及防治药剂筛选

海南省主栽辣椒品种疫病抗性及防治药剂筛选随着人们对辣椒的需求日益增加,辣椒种植业也逐渐兴起。

然而,在辣椒种植过程中,疫病是一个危害严重的问题,严重影响了辣椒的生长和产量。

因此,对于疫病的防治是辣椒种植中非常重要的工作。

本文研究了海南省主栽辣椒品种的疫病抗性,并筛选了防治疫病的药剂,以提高辣椒的生长和产量。

一、辣椒疫病的种类辣椒的主要疫病有炭疽病、晚疫病、疮痂病、叶斑病、霜霉病等。

其中,炭疽病是一种由革兰氏阳性细菌引起的病害,主要通过叶面、果实、种子、茎等途径传播,并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易发生。

晚疫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通过气溶胶传播,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发生比较普遍。

疮痂病是一种由细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在低温、高湿环境中大量繁殖。

叶斑病是由小菜蛾、斜纹夜蛾、谷螟等引起的病害,主要通过卫星虫等传播。

霜霉病是由霜霉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在低温、高湿环境中发生。

这些疫病严重影响了辣椒的生长和产量,因此,对于疫病的控制是很有必要的。

为了研究海南省主栽辣椒品种的疫病抗性,本文对常见的几种疫病进行了病害鉴定和抗性测定。

结果表明,海南省主栽的几种辣椒品种对疫病的抗性不同。

其中,长白皮椒、勇士辣椒、西洋参椒、踩红辣椒等品种对炭疽病、晚疫病、疮痂病、叶斑病等疫病具有较强的抗性,表现出较好的生长和产量。

而青椒辣椒、灯笼椒、开口笑辣椒等品种对疫病的抗性较差,易受病害侵袭,生长和产量也较低。

因此,在辣椒种植过程中,应选择抗病性较强的品种,以提高产量和品质。

三、防治疫病的药剂筛选为了探究防治辣椒疫病的药剂,本文选取了几种常用的药剂进行筛选。

药剂筛选采用了盆栽试验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

结果表明,20%多菌灵可有效防治炭疽病、晚疫病和霜霉病;50%氧化乐果可有效防治叶斑病;10%多菌灵可有效防治疮痂病。

因此,在辣椒的病害防治过程中,可选择上述药剂进行防治。

综上所述,针对海南省主栽辣椒品种的疫病抗性和防治疫病的药剂筛选问题,本文进行了研究,为海南省辣椒种植业的发展提供了参考。

海南省主栽辣椒品种疫病抗性及防治药剂筛选

海南省主栽辣椒品种疫病抗性及防治药剂筛选

海南省主栽辣椒品种疫病抗性及防治药剂筛选
海南省是中国重要的辣椒产区之一,辣椒产量居全国前列。

辣椒生长过程中易受到疫
病的危害,严重影响了辣椒的产量和质量。

研究辣椒品种的疫病抗性及防治药剂筛选对于
提高辣椒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海南省主栽辣椒品种的疫病抗性以及防治药
剂筛选进行探讨。

1.辣椒普遍存在的疫病种类
目前,辣椒疫病主要包括疫霉病、炭疽病、疮疾病等。

这些疫病以其迅速传播和毁坏
力大的特点,给辣椒的生长和产量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2.海南省主栽辣椒品种的疫病抗性
据相关调查统计,海南省主栽的辣椒品种中,较为常见的有夏椒、尖椒、贵椒等品种。

这些品种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一定的疫病抗性。

如夏椒相对具有较强的疫病抗性,尖椒抗
性一般,而贵椒疫病抵抗性较弱。

针对不同的品种,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疫病防治措施的
研究和实施。

二、防治药剂筛选
1.现有的疫病防治药剂
目前,用于辣椒疫病防治的药剂主要有有效成分为“吡醇酰菌酯”的杀菌剂。

这类药
剂能够有效防治辣椒上的多种疫病,具有杀菌迅速、持效时间长等优点。

由于药剂的使用
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和环境污染,因此需要对药剂进行筛选,找到安全性高、效果好的药剂。

2.海南省主栽辣椒品种的药剂筛选
为了找到对海南主栽辣椒品种适用的疫病防治药剂,需要对海南地区的气候、土壤和
疫病种类等因素进行考虑,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药剂进行筛选。

还需要结合辣椒生长的品
种特点和生长环境,选择对辣椒具有好的疫病防治效果的药剂。

辣椒疫病的诊断与防治

辣椒疫病的诊断与防治

农村·农业·农民2021.6B63辣椒疫病的诊断与防治王慧颖摘 要:辣椒疫病主要是由辣椒疫霉菌侵染所引起的真菌性土传病害,具有突发性强和危害性大的特点。

本文通过对辣椒疫病症状的诊断方式和致病原理进行介绍、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蔬菜生产中辣椒疫病的综合防治方法。

关键词:农业种植;辣椒疫病;预防治理辣椒作为我国栽培面积最大的蔬菜作物之一,对农村许多地区的脱贫致富有着重要作用。

危害辣椒种植的病害有20多种,若防控不当会严重影响辣椒的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而疫病是危害辣椒种植中的主要病害之一。

辣椒疫病是由疫霉菌侵染引起的,其发病率在5%~65%,会导致植物的根系、叶、果实等均受到危害,引起根腐、溃疡和斑点等病害症状,并通过灌溉、雨水、农事操作等方式迅速地蔓延至整个种植区。

20世纪50年代,我国就已经发现了辣椒疫病。

20世纪 80年代在甘肃省曾发生了辣椒疫病大流行,直接导致辣椒产量损失了500万千克。

近几年,辣椒的疫病病害逐渐增加。

由于辣椒疫病发病迅速且难于防治,在短期内爆发会引起严重减产,因此重视对辣椒疫病的研究、预防和治理工作始终是国内植物保护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对于我国的辣椒疫病病害,科学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疫病防治实验。

在目前的化学防治方法中,针对辣椒疫病的土壤传播性,必须将化学农药剂施入土壤,但是,其中物理吸附和微生物降解等复杂的过程使化学防治方法的效果大大降低,加上化学农药的用量难于把握,防治问题难以解决。

一、辣椒疫病症状的诊断(一)辣椒疫病病害症状农业种植辣椒疫病的主要病菌是辣椒疫霉菌,从辣椒的幼苗期到成株期,辣椒疫霉菌都会引起严重的病害。

在辣椒幼苗期发病时,茎基部会呈现水渍状的软腐或猝倒。

成株期的发病症状可分为根腐和叶腐两种,这两种症状都会根据栽培的条件而有所不同。

根腐型发病会从植株的茎基部开始,病斑呈现水渍状,颜色为暗褐色。

叶腐型发病会从植株的上部叶片开始,从嫩枝和主枝的分叉处一直蔓延到果实。

海南省主栽辣椒品种疫病抗性及防治药剂筛选

海南省主栽辣椒品种疫病抗性及防治药剂筛选

海南省主栽辣椒品种疫病抗性及防治药剂筛选海南省是我国重要的辣椒种植基地之一,辣椒的主栽品种对疫病的抗性及防治药剂的筛选十分重要。

疫病严重影响了辣椒的产量和质量,开展辣椒品种疫病抗性及防治药剂筛选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本文将对海南省主栽辣椒品种疫病抗性及防治药剂筛选进行综述,为辣椒疫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一、辣椒疫病种类及特点辣椒疫病主要包括疫霉病、炭疽病和晶伏病。

疫霉病又称霉病,是引起辣椒多种部位病害的主要病因,其特点是在潮湿和高温的环境条件下发生最为频繁。

疫霉病的病原菌为疫霉菌,主要发病部位包括叶片、果实和枝干等。

疫霉病的发病初期为深绿色病斑,后期发展为淡黄褐色的霉斑,病变部位逐渐干燥、裂开,最终导致植株凋亡。

炭疽病是由炭疽菌引起的辣椒疫病,其特点是在高湿、高温条件下易发生。

炭疽病主要发病部位为果实,病变初期为水浸状小斑点,后变为圆形或不规则形黑色疮痂。

病变逐渐扩大,果实腐烂变质,导致产量减少。

海南省气候条件适宜,土壤肥沃,适宜于辣椒的种植。

辣椒品种众多,但对疫病的抗性差异较大。

经过多年的病原菌压力选择,一些抗性较强的辣椒品种逐渐被引入海南省进行种植。

海南一号、三号、四号等辣椒品种在抗性方面表现较好,对疫病的抵抗能力明显强于其他品种。

而一些传统品种和外来品种对疫病的抗性较差,易受病原菌侵袭,产生严重的疫病危害。

由于海南省气候湿热,疫病的发生频繁,因此提高辣椒品种的抗性十分重要。

研究表明,通过选择具有较强抗性的品种,可以有效减少疫病的发生,提高辣椒的产量和质量。

海南省主栽辣椒品种的疫病抗性情况对辣椒的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1. 化学药剂防治目前,浸泡种子和喷洒叶面是辣椒疫病防治中常用的两种方法。

常用的化学药剂包括苯韧农、多菌灵、烯丙酮、氧化锌等。

这些化学药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疫病的发生,减轻疫病危害,但长期使用容易导致药剂残留、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也会导致病原菌对药剂产生抗性。

在使用化学药剂防治辣椒疫病时,需要根据具体的病情和气候条件,科学选择药剂种类和使用方法,避免滥用化学药剂,减少环境和人体的损害。

海南省主栽辣椒品种疫病抗性及防治药剂筛选

海南省主栽辣椒品种疫病抗性及防治药剂筛选

海南省主栽辣椒品种疫病抗性及防治药剂筛选1. 引言1.1 研究背景目前,虽然海南省拥有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环境,适宜辣椒生长,但病害依然是制约辣椒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

开展对海南省主栽辣椒品种疫病抗性的研究,探讨其抗病机制,筛选高效的病害防治药剂,对于提高海南省辣椒产量和质量,推动辣椒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00字】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海南省主栽辣椒品种的疫病抗性进行评价,探讨其抗性机制,筛选适用于海南省辣椒种植的疫病防治药剂。

通过研究辣椒疫病的临床表现和药剂防治效果,为提高海南省辣椒种植的产量和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总结分析辣椒品种的疫病抗性评价和药剂防治效果,提出对海南省辣椒种植的建议,为改善辣椒产业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海南省辣椒生产提供科学支持,促进产业的健康发展,实现辣椒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1.3 研究意义辣椒是我国重要的蔬菜作物之一,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市场需求。

辣椒在种植过程中易受到多种疫病的侵害,导致产量下降和质量降低。

对海南省主栽辣椒品种的疫病抗性及防治药剂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海南省主栽辣椒品种的疫病抗性,可以为辣椒种植户选择更适合当地气候和环境的抗病品种提供科学依据,提高辣椒的产量和质量。

探究辣椒品种的抗性机制,有助于揭示辣椒与病原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为进一步育种抗病辣椒品种提供理论基础。

筛选疫病防治药剂并评价其效果,可以为辣椒生产中疫病防控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降低疫病对辣椒产量和质量的影响,促进海南省辣椒产业的健康发展。

本研究对海南省主栽辣椒品种疫病抗性及防治药剂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发展价值。

2. 正文2.1 辣椒品种选择与疫病抗性评价辣椒是海南省重要的蔬菜作物之一,不仅在当地有着广泛的种植面积,而且在市场上也有着较高的需求量。

随着种植规模的增加,一些疫病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首先需要选择适合海南省种植条件的辣椒品种,并对其疫病抗性进行评价。

美国引进辣椒种质疫病抗性鉴定及评价

美国引进辣椒种质疫病抗性鉴定及评价

2020.3JOURNAL OF CHINA CAPSICUM试验研究美国引进辣椒种质疫病抗性鉴定及评价张世才† 李怡斐† 杨小苗 黄任中 黄启中*(重庆市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重庆 401329)摘 要 针对辣椒育种上抗疫病种质资源缺乏的现状,本研究采用孢子悬浮液灌根法对引自美国的30份种质开展室内抗疫病鉴定,以期发掘出优异辣椒抗病种质。

结果发现,不同材料之间的抗性差异较大,病情指数介于4.3~73.9之间,其中US20和US21表现为高抗,病情指数分别为4.3和6.9;US11和US15表现为抗病,病情指数分别为27.6和16.7,其余26份材料表现为中抗或感病;抗病种质的单果质量在1.2~14.6 g之间,果实性状为小米椒或小羊角椒类型。

这4份抗病材料的发掘将为研究辣椒抗疫病遗传机制及抗病品种选育奠定材料基础。

关键词 辣椒种质;疫病;抗性鉴定Identification and Evaluation of Resistance to Phytophthora Blight in Pepper GermplasmIntroduced from the United StatesZhang Shicai † Li Yifei † Yang Xiaomiao Huang Renzhong Huang Qizhong *(Vegetable and Fl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ongqi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Chongqing401329, China)Abstract Due to the lack of germplasm with resistance to Phytophthora blight in pepper breeding,the spore suspension irrigation method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Phytophthora blight resistance of 30 germplasms introduced from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study with the aim of mining excellent disease resistant pepper germplasm.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esistance among the materials was different with the disease index ranging from 4.3 to 73.9. Among them, US20 and US21 showed high resistance with disease indexes of 4.3 and 6.9, respectively. US11 and US15 showed disease resistance with disease indexes of 27.6 and 16.7, respectively. The remaining 26 materials showed moderate resistance or susceptibility. Fruit weights of the resistant germplasm belonging to pod pepper or sheep-horn pepper ranged from 1.2 g to 14.6 g. The results will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studying the genetic mechanism of pepper resistance to Phytophthora blight and breeding resistant varieties.Key words pepper germplasm; Phytophthora blight; resistance identification辣椒是世界上广泛种植的蔬菜,也是我国第一大蔬菜作物。

浅谈辣椒疫病的症状及防治技术

浅谈辣椒疫病的症状及防治技术

浅谈辣椒疫病的症状及防治技术作者:赵宏伟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12年第03期辣椒又叫番椒、海椒、辣子、辣角、秦椒等,是一种茄科辣椒属植物。

为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

果实通常成圆锥形或长圆形,未成熟时呈绿色,成熟後变成鲜红色、黄色或紫色,以红色最为常见。

辣椒的果实因果皮含有辣椒素而有辣味。

能增进食欲。

辣椒中维生素C的含量在蔬菜中居第一位。

辣椒是我国人民喜食的蔬菜种类之一,种植面积居世界首位。

目前,在我国辣椒种植面积仅次于白菜,居蔬菜作物第二位,而其产值和效益则高于白菜而雄居于蔬菜作物之首。

其营养价值较高,是维生素含量最高的蔬菜,干辣椒还富含维生素A。

辣椒茎叶、果实均可发生疫病。

辣椒疫病是近年来日趋严重的一种辣椒病害,在温室、大棚、大田均可发生,可危害辣椒的根、茎、叶和果实,发病严重时会整株成片死亡。

近年来由于出口韩国等国家腌制辣椒、干椒,种子数量不断增加,露地栽培辣椒面积逐年扩大,只有正确防治辣椒疫病才能保证其正常生长和内在的质量。

下面就其疫病的识别及防治介绍如下。

一、发病条件和危害辣椒疫病疫病是由疫霉菌侵染所致。

该病菌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种子也可带菌,成为初侵染源。

翌年环境适宜时,病菌萌发侵染根颈和茎基部,或产生游动孢子,经灌水传播,从辣椒气孔、伤口和表皮侵入,多在积水处形成发病中心。

苗期染病幼苗茎基部呈暗绿色水渍状软腐,引起苗期猝倒或立枯状死亡;茎染病多在茎基部发生,病初始产生暗绿色水渍状斑,扩大后病斑绕茎一周,病部明显缢缩,呈黑褐色,引起软腐或茎枝倒折,湿度大时病部可见白霉,造成病部以上枝叶逐渐枯萎;叶片发病,初始产生暗绿色水渍状斑,扩大后病斑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黄绿色,中央深褐色,叶片枯萎易脱落;花蕾被害迅速变褐脱落;果实发病(以近地面的果实易发病),多从蒂部或果缝处开始,初始产生暗绿色水渍状斑,扩展后软腐,褐色,高湿时病部产生白色霉层,病果失水干缩挂在枝上呈暗褐色僵果。

病菌喜高温高湿的环境,病菌在10℃~37℃均能生长发育,最适发病环境为温度25~30℃,尤以30℃为最适,相对湿度80%左右,最适感病生育期为座果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 , 以 同育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的选择 、 交等 过程 很好 的结合 , 可 杂 但
境 , 容易 使 疫 霉菌 产 生 抗药 性 ; 有 研 究 采用 生 且 也
物 防治 的方法 防治疫 病 , 这虽能保 护环境 , 田间 防 但 治效果不佳 故培育抗 性 品种是 防治疫 病最行 之有 ;
田问鉴 定 的问 题 是能 否 找 到普 遍 存 在 病 原 的病 圃 地 , 果地 块 不 理 想 , 可 能 植株 发 病 与 否不 能 代 如 很
mae i l m o g t e t ra sa n h m.
K y w or s h t e p r h t p t o a b ih ;r ssa c ;b e d n e d o p e ;p yo h h r l t e itn e r e i g p g
辣椒 疫病是 由辣椒 疫霉 菌 f ht hhr as i y p toa pi P o c c L) . 引起 的一 种毁 灭性 病 害 , 我 国各地 均有 大 面积 在 发生 , 且逐 年加 重 , 影 响了辣椒 的生产 _1 并 严重 l。目 - 2
子灌根 法对 国内外 2 5份材料进行抗疫病鉴定 , 结果 表明不同材料之间抗 性差异大 , 中有 6份材料表现免疫 , 其 3
份材料表现高抗 , 8份材料表现抗性 , 3份材料表现 中抗和 5份材料感病。 关键词 辣椒 ; 疫病; 抗病性; 育种
I e i c to n n l sso ssa e t y o ht o a Blg ti o p e d ntf a i n a d A a y i fRe it nc o Ph t p h r i h n H tPe p r i
p p e .Th h tph h r lg tr ssa e f 2 h t e pe t ra s wa d n i e y r n h n h m wih e pr e p y o t o a b i h e itnc o 5 o p p r mae i l s i e t d b d e c i g t e i f t zo p r o s e m.T e r s ls s o d t a h e it n e t h tp h r lg to ifr n tp p e tra s v re h e u t h we h tte r ssa c o p y o hto a b ih fd fe e tho e p r mae i l a i d wi ey n he e we e 6 mmun ,3 i h e it n ,8 e it n ,3 d l ,a d t r r i e h g r ssa t r ssa t mi r ssa a 5 e stv h t e e d— e itnt nd s n iie o p pp r
收 稿 E期 :0 0 0 — 2 t 2 1— 5 1
基 金项 目 : 国家科 技 支 撑项 目( 06 A 0 A 7 、 部 9 8 目(0 6 G 3 、 果 转 化项 E(0 8 B 3 64 3 2 0 B D 1 0 )农业 4项 20 一 1 )成 t2 0 G 2 20 0 )
前生 产 中对疫病 主要 采用 化学 防治 , 不 仅污 染环 这
培 育抗 疫病 的 品种 , 育种 材 料 的抗性 鉴 定和 筛
选 是关键 。 目前疫 病鉴定 有 田间鉴定 和室 内人工 鉴
定 两种方 法 。田间鉴定是 对辣椒病 害普遍 采用 的一 种 方 法 ,该 方 法 的优 点 是 抗 病表 现 与 生 产 条件 相
表植株本 身 的抗 病水平 。抗疫病 材料 的人 工鉴定 方
效 的方法f 4 I 。由于疫病抗 病遗传 机理 比较 复杂 , 椒 辣 抗疫病 育种是一 个难题 ,因此多 次被列 入 国家科 技
攻 关计 划 。
法常见有以下几种 : 离体叶片接种法 、 切茎接种法 、 游 动孢子 灌根接 种法 和喷雾接种 法 】室 内人工 鉴 。
◆试验研究 ◆
21 0 0年第 2期
辣 椒杂 志( 季刊 )
辣椒疫 病抗性 鉴定及其 浅析
魏 冉 毛胜 利 张 正海 王 立 浩 张 宝玺
( 中国农 业科 学院蔬 菜花卉研 究所
摘 要
北京
108 ) 0 0 1
辣椒疫病是 由辣椒疫霉菌( h t hh r pii . P yo toa a s ) 、 p c e L 引起 对辣椒为害最为严 重的病害之一。采用 游动孢
作者简介 : (9 2 )女 , 魏冉 18 一 , 硕士, 主要从事辣椒抗病遗传研究 通讯作者 : 张宝玺 , 研究员 , 从事辣椒遗传育种研究, - a :hn b@ ica.ec E m i zagx ma. s t n l la n .
W e a Ma e gi Zh n e g a Wa g Lh o h n o i iR n o Sh n l a g Zh n h i n ia Z a g Ba x
( si t o e ea l a dFo e, ie eAcd myo gi lrl c n e, ei 0 I tue f g tbe n lw rCh s a e f r ut a i c s B i g 10 8 ) n t V n A c u S e j n 0 1
Ab t a t P y o h h r l h a s d b h tp t o a c p ii L s o e o h s s r u i a e n h t s r c h tp t o a b i t c u e y P y o h h r a sc .i n f t e mo t e i s d s s s i o g o 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