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孔陶瓷膜支撑体的研究现状及发展

合集下载

多孔碳化硅陶瓷膜分离技术的应用研究进展

多孔碳化硅陶瓷膜分离技术的应用研究进展

various organic fouling substances [J ].Desalination ,2012,296:81-86.[43]王鹤宁.阴离子交换膜酸传质对丙烯酸丁酯废水双极膜电渗析膜污染的影响[D ].兰州:兰州交通大学,2017.[44]Park J S ,Lee H J ,Choi S J ,et al.Fouling mitigation of anion excha ⁃nge membrane by zeta potential control [J ].Journal of Colloid andInterface Science ,2003,259(2):293-300.[45]Vaselbehagh M ,Karkhanechi H ,Mulyati S ,et al.Tmproved anti ⁃fouling of anion ⁃exchange membrane by polydopamine coating in electrodialysis process [J ].Desalination ,2014,332(1):126-133.[46]Berkessa Y W ,Lang Qiaolin ,Yan Binghua ,et al.Anion exchangemembrane organic fouling and mitigation in salt valorization pro ⁃cess from high salinity textile wastewater by bipolar membrane ele ⁃ctrodialysis [J ].Desalination ,2019,465:94-103.[47]刘小菏,李秋花,葛亮,等.水-乙醇体系对双极膜中间界面层的影响[J ].化工学报,2016,67(1):309-314.[48]焦扬,杨鹏波,丛威.双极膜电渗析质子渗漏相关因素的分析[J ].膜科学与技术,2011,31(6):64-68.[49]黄灏宇,叶春松.双极膜电渗析技术在高盐废水处理中的应用[J ].水处理技术,2020,46(6):4-8.———————————[作者简介]孙文文(1996—),硕士。

多孔陶瓷膜制备技术研究进展

多孔陶瓷膜制备技术研究进展
4卷 第1期 第6 0 1 3年1月 2
化 工 学 报 I E S C J o u r n a l C
o l . 6 4 N o . 1 V a n u a r 0 1 3 J 2 y
檭檭殐
檭檭檭檭檭檭檭檭殐
:P A b s t r a c t o r o u s c e r a m i c m e m b r a n e h a s b e e n w i d e l u s e d i n a n d c h e m i c a l i n d u s t r i e s d u e t o i t s e t r o l e u m y p ,m , , s t a b i l i t e c h a n i c a l s t r e n t h, r e s i s t a n c e t o a c i d a n d a l k a l i t h e r m a l s t a b i l i t a n d s o o n . T h e c h e m i c a l y g y r e a r a t i o n t e c h n i u e s o f c e r a m i c m e m b r a n e a r e t h e e s s e n t i a l o f i t s c o mm e r c i a l i z a t i o n . A o r o u s a r t s p p q p p i n t e c h n i u e s o f c e r a m i c m e m b r a n e s c a n b e a c h i e v e d b b r e a k t h r o u h r e a r a t i o n o r o u s r e c i s e l q y g p p p p y , h e i c r o s t r u c t u r e w h i c h s r i t i c a l n m r o v i n v e r a l l f e r a m i c e r f o r m a n c e c o n t r o l l i n m i c i i p o c p g g t o m e m b r a n e s . T h e a d v a n c e i n t h e a s t t e n e a r s i n t h e t e c h n i u e s t o l o w e r t h e c o s t o f c e r a m i c m e m b r a n e s a n d p y q , e r m e a b i l i t r e a r e m e m b r a n e s w i t h h i h i h s e l e c t i v i t i s r e v i e w e d . T h e t r e n d o f f u t u r e d e v e l o m e n t p y h p p g g y p a n d t h e b o t t l e n e c k r o b l e m o f c e r a m i c m e m b r a n e s a r e a l s o d i s c u s s e d . p : ; ;m K e w o r d s r e v i e w; c e r a m i c m e m b r a n e s r e a r a t i o n t e c h n i u e s i c r o s t r u c t u r e p p q y

多孔陶瓷材料及其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探讨

多孔陶瓷材料及其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探讨

多孔陶瓷材料及其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探讨摘要:本文将从当前多孔陶瓷材料的概况出发,对环境工程运用多孔陶瓷材料的策略进行分析与探究,希望为相关人员提供一些帮助和建议,更好地应用多孔陶瓷材料。

关键词:环境工程;陶瓷材料;多孔陶瓷引言多孔陶瓷由固相孔隙与固相共同构成,是一个复合体,与常规密实材料有很大区别,其孔隙具备多种用途。

换句话说,对多孔陶瓷材料进行利用的场合全都发挥了孔隙应有的功能,对孔隙本身加以充分利用。

近些年,环境工程也开始运用多孔陶瓷材料,因此,研究环境工程运用多孔陶瓷材料的策略具有现实意义。

一、当前多孔陶瓷材料的概况所谓多孔材料,指的是孔隙较多的一种材料,这种材料的力学性能、物理性能较为优异,被当作工程材料广泛用于各种工程,加上多孔材料具备结构与功能双重的属性,因此有极大的发展空间与潜力。

根据不同的构成材质,可以把多孔材料分成泡沫塑料、多孔陶瓷材料以及多孔金属材料等。

多孔陶瓷材料属于全新的陶瓷材料,最早出现在上个世纪的五十年代末期。

伴随制备技术与工艺水平逐渐提升和不同类型高性能材料大量涌现,多孔陶瓷应用的范围与领域也在进一步扩大。

从功能上看,多孔陶瓷材料耐腐蚀、耐高温、硬度高、密度低且透过性强,因此得到医药、食品、生物、能源、环境等各个领域的应用。

其中,多孔陶瓷材料已经在环境工程中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推动了世界的环保事业。

二、环境工程运用多孔陶瓷材料的策略(一)运用多孔陶瓷材料处理废气在运用多孔陶瓷材料处理废气时,可以把多孔陶瓷材料当成一个催化剂的载体。

伴随中国汽车行业飞速发展,国内汽车尾气大量排放并变成主要环境污染源之一。

而泡沫陶瓷由于密度低、不易中毒、热稳定性好等优点,被人们用来当成汽车尾气净化器的一个载体。

把具备多孔陶瓷材料的净化器设置于汽车排气管以后,能够让有害气体成功向无毒气体转化,综合转化率超过了百分之九十五。

把多孔陶瓷材料使用到柴油车中,能够让炭粒净化率高达百分之五十。

若炭粒已经完全充满泡沫陶瓷,则可借助电控燃烧法、催化氧化法等方式将沉积炭粒消除,让长期使用、再生使用目的得以实现。

多孔陶瓷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多孔陶瓷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透器、差压计等)
该法主要适用于无机超滤复 合膜或非对称膜及改性膜孔
径分布的测定研究
孔径分布利用脱附过程。
3 应用情况[5,6,10,11]
多孔陶瓷材料由于其独特的多孔结构而具有热导率低、体积密度小、比表面积高,独特物化性能的表
面结构等优点,加之陶瓷材料本身特有的耐高温、化学稳定性好、强度高等特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环保、
力计等)
该法最佳测试范围是 0.1-10nm,对于孔径在 30nm 以下的纳米材料,常用气体
吸附法来测定其孔径分布
当易凝蒸气与多孔介质接触,相对
蒸气 渗透法
蒸气压由 0 增加到 1 的过程中,在 介质的表面和孔中依次出现单层吸 附、多层吸附和毛细管冷凝,测定
蒸气渗透法测试装置(气体 瓶、蒸发器、压力表、膜及渗
目前,应用造孔剂成孔法制备多孔氧化铝陶瓷是比较普遍,且制得的多孔陶瓷孔结构好,力学性能相 对来讲也较理想。
在众多造孔剂中,淀粉由于其廉价、无毒、环境友好、易烧蚀等特性,成为使用较为广泛的造孔剂之 一。Živcová Z 等[12]人,利用土豆、小麦、玉米及大米等不同种类的淀粉做造孔剂,制备了多孔氧化铝陶 瓷,并对其热导率进行测试。研究表明,相对热导率与孔隙率满足一定的关系:kr=exp(−1.5ф/(1−ф)), 其中 kr-相对热导率,ф-气孔率。Prabhakaran K 等[13]人,将面粉颗粒作为胶凝剂和造孔剂置于氧化铝浆 料中,将得到的干凝胶经过 1600℃高温烧结,制备出具有 200-800μm 的大孔和小于 20μm 小孔、孔隙率 达到 67–76.7%,压缩强度为 2.01–5.9 MPa 的多孔氧化铝陶瓷。
化工、石油、冶炼、食品、制药、生物医学等多个科学领域。
3.1 绝热材料

试论多孔陶瓷制作工艺及其发展趋势

试论多孔陶瓷制作工艺及其发展趋势
料 。因此,主要从 多孔 陶瓷的制作工 艺及 其发展趋势进 行论述。
关 键 词 : 多 L 陶瓷 ; 工 艺 :趋 势
中图分类号:J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 号:1 7 —7 9 2 1 )0 1 1 9 1 5 6 1 5 7( 0 0 4 0 2 —0
多孔 陶 瓷是 一 种 新型 陶 瓷 材料 , 目前 其应 用 己遍 及环 保 、节 能 、化 工、石 油 、冶 炼 、食 品、 制药 、生 物 医学 等 多个科 学 领域 , 引起 了全 球材
料 学科 的高度 关注 。
指标 ,在 满足 其 它 强度 的情 况 下 ,适 当提 高材 料 的气孔 率 ,可 以大幅度 提 高材 料 的透 气性 能 ,降 低单 位 面积 材料 的 流体 透过 阻 力 ,提高 过 滤效 率 。 为此 , 可 以通 过 在 多孔 陶瓷 基 体 中引入 陶 瓷纤 维 ,或通 过 采用 编 制陶 瓷纤 维 利 用化 学气 相 沉积 技 术来 制 备高 强 、高 空隙 率 的陶 瓷纤 维复 合 多孔 陶瓷 材料。 3 2 降低 材料 成本 ,制 备 大尺 寸多 孔陶 瓷制 品 。 目前 ,多孔 陶瓷用 做 . 过 滤 材料 ,其 综 合成 本 虽然 要 比粉 末冶 金 过滤 材料 要低 的 多 ,但 同其它 过 滤 材 料相 比,价 格仍 显 偏高 ,这 也 是影 响 多孔 陶瓷 材料 大 面积 推广 应用 的
膜 、生 物反应 膜 等,这 对扩 大 多孔 陶瓷材 料 的应用 范 围有重 要意 义。 3 5 加 强 多孔陶 瓷材 料 的应 用技 术研 究 ,提 高产业 化 水平 。 1 国内 . 1前 从 事 多孔 陶瓷 材料 研 究工 作者 大 多数 只注 重 于材 料本 身性 能 的研 究 ,而缺 乏 对 材 料应 用 性 能 的 研 究 。事 实 上 ,多 孔 陶 瓷 的应 用 技 术 ,包 括 过 滤技 术 、材 料 的清 洗再 生技 术 、过 滤 系统 的优 化等 是 一 门很深 的学 问, 多孔 陶

多孔陶瓷材料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多孔陶瓷材料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多孔陶瓷材料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研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环境问题备受关注。

而多孔陶瓷材料的特殊性质给环境工程带来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本文将围绕多孔陶瓷材料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研究进行浅谈。

一、多孔陶瓷材料的特点1.1 多孔性多孔陶瓷材料具有较大的孔隙度和孔径分布,其多孔性使其在物质传输和污染物控制方面具有优异的性能。

1.2 稳定性多孔陶瓷材料具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和耐高温性,能够承受不同的化学环境和高温气氛,能够保证环境工程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

1.3 可再生性多孔陶瓷材料由于性能稳定、结构可控,并且采用低能耗制造,能够有效地延长其使用寿命并降低运营成本,具有良好的可再生性。

二、多孔陶瓷材料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2.1 空气净化多孔陶瓷材料在空气净化领域中广泛应用,包括汽车尾气净化、大气污染物吸附、室内空气净化等。

例如,可将多孔陶瓷材料加工成悬浮体或填充体,在汽车尾气排放口中使用,有效地去除有毒有害气体,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2.2 水资源处理多孔陶瓷材料在水资源处理方面,可以应用于地下水、饮用水的净化和废水的处理。

例如,可将多孔陶瓷材料制成滤芯,在净水器中使用,通过物理过滤和吸附作用去除水中的杂质和有害物质。

2.3 固体废物处理多孔陶瓷材料可用于固体废物的深度处理和无害化处理。

例如,可将多孔陶瓷材料制成载体,在垃圾焚烧炉内使用,对废气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吸附和转化,达到净化废气的目的。

2.4 新能源领域多孔陶瓷材料在新能源领域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如太阳能电池、储能电池等都离不开多孔陶瓷材料的应用。

例如,可以将多孔陶瓷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的隔板,具有优异的耐化学腐蚀性、稳定性和较高的导电性能。

三、多孔陶瓷材料在环境工程中的研究进展多孔陶瓷材料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研究日益深入。

研究者们在材料制备、性能评估和应用开发等方面取得了诸多有意义的研究成果,如以下几个方面:3.1 多孔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近年来,多孔陶瓷材料制备的方法越来越多样化。

陶瓷分离膜支撑体制备技术研究进展

陶瓷分离膜支撑体制备技术研究进展

料 颗 粒 和 一 定 比例 的粘 合 剂 、 孔 剂 、 化 剂 等 混 成 矿
合 均 匀后 , 适 当 压 力下 干压 ( 干压 ) 型 , 经 在 半 成 并
干燥 、 烧后 , 焙 即可制 得 支撑体 材 料 。曹 力 等通过 此 法 制得 了具 有较 高强 度 、 孔隙 率 为 4 %- 0 4 6 %的平 板
目前 国 内 只有 少 数 几 家 单 位 掌 握 了支 撑 体 的 制 备
技术 , 与世 界 先进水 平 尚有一 定 差距 。
1 支 撑体 的 制 备 方 法
目前 , 于 支撑 体 的制 备 方 法 较 多 , 于 不 同 关 对 的构 型采 用 不 同的成 型方 法 。
11 干压 ( 干压 ) 型法 . 半 成 干压 ( 干 压 ) 型 法 是 在 金 属 模 具 中 加 人 骨 半 成
陶瓷分 离膜支 撑体 制备技术研究进展
李 鹏 刘有智 章德玉 康荣灿
( 中北 大 学化 学工程技 术研 究 中心 , 太原 0 0 5 ) 3 0 1
摘要 介 绍 了几 种 无 机 陶 瓷 支撑 体 的 制 备 方 法 , 评述 了这 些方 法 的优 缺 点 。探 讨 了制 备 过
程 中的 几 个主 要 因素 对 支撑 体 的孔 径 大 小及 其分 布 、 隙 率 、 空 机械 强度 等 重 要 参 数 的 影 响 。
人们 的广 泛关 注 。 陶瓷分 离膜 是 由起 分 离作 用 的顶 膜 和起 支撑 作用 的 支撑体 所组 成 。顶 层 分离 膜 的性 能 不仅 取 决 于涂 膜 液 的质 量 和 涂 膜过 程 的控 制 , 还 与 支撑 体 的 表 面质 量 以及 微 观 结 构参 数 ( 径 大 小 孔 及 其分 布 、 空隙率 等 ) 密切 相关 0。 外 , ]此 支撑 体 还必 须 具 备一 定 的机 械 强 度 ,以满 足 膜分 离 器 的 组装 、 操 作方 面 的要求 。Beh u e P M 等 认 为制 备 高性 i ev l s

陶瓷膜---一种前景广阔的新材料

陶瓷膜---一种前景广阔的新材料

陶瓷膜---一种前景广阔的新材料【摘要】陶瓷膜是一种具有前景广阔的新材料,具有许多独特的特点。

本文首先介绍了陶瓷膜的定义和特点,包括其高温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和机械强度等特点。

然后详细描述了陶瓷膜的制备方法,涵盖了溶胶-凝胶法、脉冲激光沉积、喷雾热解等多种方法。

接着探讨了陶瓷膜在电子行业、生物医学领域和能源领域的广泛应用,包括其在电子器件、生物传感器和能量转换器件中的应用。

结合当前发展趋势,展望了陶瓷膜的未来发展前景和市场潜力,总结了其重要性和价值。

陶瓷膜作为新材料,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将在未来取得更多的突破和发展。

【关键词】陶瓷膜、新材料、定义、特点、制备方法、电子行业、生物医学、能源领域、发展前景、市场潜力、重要性、价值。

1. 引言1.1 陶瓷膜---一种前景广阔的新材料随着对新材料需求的不断增长,陶瓷膜的制备方法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

通过不同的制备方法,可以得到具有不同性能和应用特点的陶瓷膜,从而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在电子行业、生物医学领域和能源领域,陶瓷膜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为这些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未来,随着对新材料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不断提升,陶瓷膜将会在更多领域展现其重要性和价值,成为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重要力量。

2. 正文2.1 陶瓷膜的定义和特点陶瓷膜是一种新型材料,具有许多独特的特点。

陶瓷膜具有非常高的硬度和耐磨性,能够抵抗外部环境的侵蚀和摩擦,具有很强的耐用性。

陶瓷膜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不易受到化学品的影响,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下使用。

陶瓷膜还具有优异的导热性和绝缘性能,能够有效地传导热量和电压,适合用于各种高温和高压环境下。

陶瓷膜还具有多样化的颜色和纹路选择,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其制备工艺也比较灵活,可以通过溶胶-凝胶法、物理蒸发法、离子注入法等多种方法来制备不同种类和形状的陶瓷膜。

陶瓷膜的材料来源也比较广泛,可以使用氧化铝、氮化硅、氧化锆等多种材料来制备。

陶瓷膜的定义和特点包括高硬度、耐磨性、化学稳定性、导热性、绝缘性能、个性化选择、制备灵活等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孔陶瓷膜支撑体的研究及发展化学与化工学院材料学严李2012021290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陶瓷膜支撑体的制备方法和影响支撑体各方面性能的主要因素,指出了现在制备陶瓷膜支撑体存在的问题和以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陶瓷膜支撑体;成型方法;粒径;成孔剂;添加剂陶瓷膜的优良性能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陶瓷分离膜是由起分离作用的顶膜和起支撑作用的支撑体所组成。

顶层分离膜的性能不仅取决于涂膜液的质量和涂膜过程的控制,还与支撑体的表面质量以及微观结构参数(孔径大小及其分布、空隙率等)密切相关此外。

支撑体还必须具备一定的机械强度,以满足膜分离器的组装、操作方面的要求。

以及可控的微观结构方面的要求。

另外,复合陶瓷膜的研究还要考虑支撑体的热胀系数与其担载的无机膜相一致,以保证陶瓷膜制备过程中支撑体与膜良好的热匹配性能,防止烧结及使用过程中膜层的脱裂。

1 支撑体的制备方法目前,关于支撑体的制备方法较多,对于不同的构型采用不同的成型方法。

1.1干压(半干压)成型法干压(半干压)成型法就是一种金属粉末和陶瓷粉末的成型方法,就是将干粉坯料填充入金属模腔中,施以压力使其成为致密坯体。

首先,通过加入一定量的表面活性剂,改变粉体表面性质,包括改变颗粒表面吸附性能,改变粉体颗粒形状,从而减少超细粉的团聚效应,使之均匀分布;加入润滑剂减少颗粒之间及颗粒与模具表面的摩擦;加入黏合剂增强粉料的粘结强度。

将粉体进行上述预处理后装入模具,用压机或专用干压成型机以一定压力和压制方式使粉料成为致密坯体。

干压成型的优点是生产效率高,人工少、废品率低,生产周期短,生产的制品密度大、强度高,适合大批量工业化生产;缺点是成型产品的形状有较大限制,模具造价高,坯体强度低,坯体内部致密性不一致,组织结构的均匀性相对较差等。

1.2 注浆成型法是基于多孔石膏模具能够吸收水分的物理特性,将陶瓷粉料配成具有流动性的泥浆,然后注入多孔模具内(主要为石膏模),水分在被模具(石膏)吸入后便形成了具有一定厚度的均匀泥层,脱水干燥过程中同时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坯体,此种方式被称为注浆成型。

其完成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1. 泥浆注入模具后,在石膏模毛细管力的作用下吸收泥浆中的水,靠近模壁的泥浆中的水分首先被吸收,泥浆中的颗粒开始靠近,形成最初的薄泥层。

2. 水分进一步被吸收,其扩散动力为水分的压力差和浓度差,薄泥层逐渐变厚,泥层内部水分向外部扩散,当泥层厚度达到注件厚度时,就形成雏坯。

3. 石膏模继续吸收水分,雏坯开始收缩,表面的水分开始蒸发,待雏坯干燥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生坯后,脱模即完成注浆成型。

注浆成型的特点:优点:(1)适用性强,不需复杂的机械设备,只要简单的石膏模就可成型;(2)能制出任意复杂外形和大型薄壁注件;(3)成型技术容易掌握,生产成本低。

(4)坯体结构均匀。

缺点:(1)劳动强度大,操作工序多,生产效率低;(2)生产周期长,石膏模占用场地面积大;(3)注件含水量高,密度小,收缩大,烧成时容易变形。

(4)模具损耗大。

(5)不适合连续化、自动化、机械化生产。

1.3挤压成型法挤压成型法是支撑体制备的一种重要方法,制出的支撑体微孔分布均匀,适宜于工业规模的生产。

利用该法能制备管状、多通道微孔陶瓷支撑体,目前已经能制作出单管、7通道、19通道、37通道和43通道的微孔陶瓷支撑体。

此法的制备方法如图所示,将粉体骨料与一定量的添加剂(如粘结剂、分散剂、增塑剂、润滑剂、成孔剂等)均匀混合、真空炼泥、陈化,制得泥料。

将所得泥料加入真空挤出机,在一定压力下挤出成型,经干燥烧结后,制得支撑体。

物料的性能是制备高质量支撑体的关键因素之一。

例如氧化铝无塑性,只有添加一定量的增塑剂,如聚乙烯醇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等,才能达到挤出成型的目的。

支撑体的制备工艺(如原料粉与添加剂的混合方式、炼泥方式、陈化过程和干燥方式)对支撑体的性能也有重要的影响。

另外,成型模具对支撑体的制备也有一定的影响。

由于塑性泥料具有一定的流变性,在压力下经过不同成型模具时具有不同的流动特性。

而泥料流动速率的变化会影响到挤出管的质量。

因此,制得合适的挤压成型模具也能提高支撑体的性能。

2支撑体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对陶瓷支撑体性能,一般从宏观和微观方面进行考察。

从宏观方面主要考察其机械性能和气、液透过通量等;从微观方面则主要考察微孔大小、形状、分布及孔隙率等。

综合各个方面的情况,具体研究对支撑体性能的影响因素,以制出最佳性能的支撑体膜管。

2.1 粉料粒径及形貌对多孔陶瓷支撑体来说,不同的粉料粒径及粒径分布和粉料形貌有不同的堆积方式,对微孔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从而对支撑体的密度及孔径分布和机械强度均有影响。

丁祥金等采用球形和非球形氧化铝粉料,探讨了挤出成型中粉料颗粒形貌对多孔支撑体的性能影响,得出:初始粉料的形貌影响粉料的堆积密度;球形粉料可以按球形堆积的形式形成支撑体,使密度增大,气孔率变小,不利于制备高气孔率的支撑体,而且球形粉料颗粒间的接触面积较少,不利于支撑体的烧结和强度,但是球形粉料形成的孔形状规则,易于使支撑体整体均匀化,在高温烧结下,种形貌的粉料对透气度没有影响。

丁贯保等采用中位粒径的氧化铝粉体为原料,通过调整其粒径分布,考察了粒径分布参数对片状支撑体孔结构的影响。

研究表明,在本研究的三种中位粒径( D50)下,当δ< 4.0 时,随δ值的增大。

支撑体的孔隙率由40 %下降到30 %左右;当δ> 4.0 以后,支撑体的孔隙率基本稳定在28%。

对于采用中位粒径分别为(20 ±2)μm和(15 ±2)μm的原料制备的支撑体当δ< 3.0 时,随δ值的增大,支撑体的平均孔径分别从 3.5μm减小到 1.1μm,从2.0μm减小到1.3μm;而对D50为(10 ±2)μm的原料制备的支撑体,δ在1.5~8.0 范围内变化时,支撑体的平均孔径基本稳定在0.8μm。

采用中位粒径D50为(20 ±2)μm、(15 ±2)μm、(10 ±2)μm的三种原料制备的支撑体,随δ值的增大,其孔径分布变窄,最可几分布峰高变高,分布向小孔径方向移动。

2.2 成孔剂在分离过程中,起过滤作用的主要是顶膜,支撑体则主要起支撑顶膜作用。

这就要求支撑体具有良好的微结构,适宜的孔径大小和分布,较高的孔隙率和机械强度。

单纯靠粉料堆积形成的微孔是难以满足要求的。

因此,必须添加一定粘度和一定数量的成孔助剂,通过高温烧失形成微孔而得到孔隙率高、性能优良的陶瓷支撑体。

成孔剂的种类主要分无机和有机2类。

无机造孔剂有碳酸铵、碳酸氢铵、氯化铵等高温可分解盐类,以及其他可分解化合物如Si3N4,或无机碳如煤粉、碳粉等。

有机造孔剂主要是一些天然纤维、高分子聚合物和有机酸等,如锯末、萘、淀粉、聚乙烯醇、尿素、甲基丙烯酸甲酯、聚氯乙烯和聚苯乙烯等。

王连星等以刚玉为骨料,以碳粉为成孔剂,采用注浆成型法制备了孔径小于450μm系列多孔陶瓷孔过滤材料,考察了的成孔剂的量对多孔陶瓷孔径大小及分布的影响,得出随成孔剂量增加,孔隙率上升,强度降低。

丁祥金等用挤出成型法制备Al2O3质量分数>99%的多孔支撑管中用硬脂酸铝为成孔剂,得出合适的成孔剂加入量在5%到15%之间;王焕庭和胡嗣胜分别用碳粉和淀粉及其他有机粘结剂作为成孔剂,都得出成孔剂量的增加使支撑体孔径增大及其分布变宽的结论。

成孔剂的种类和加入量不仅影响支撑体的孔径大小和分布,而且也影响到支撑体的孔隙率。

胡嗣胜还系统的考察了以淀粉及其他有机粘结剂作为成孔剂时对多孔氧化铝支撑体孔隙率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当支撑体中成孔剂的质量分数<10%时,支撑体的孔隙率稳定在35%左右。

当成孔剂的质量分数在10%-25%之间时,支撑体的孔隙率随成孔剂量的增大而显著增加。

当成孔剂的质量分数>25%时,在保证支撑体完整性的前提下,支撑体的孔隙率随成孔剂量的增大变化不大,稳定在45%左右。

因此可以通过调节成孔剂的添加量来控制多孔支撑体的孔隙率。

2.3 烧结添加剂目前支撑体材料主要以氧化铝为原料,而对于高纯α-Al2O3要在1700℃以上才能完全烧结,达到烧结初期也需要1600℃。

实际操作困难,对焙烧设备要求高,且能源消耗大。

因此必须选择添加剂以使烧成温度降低,同时又使烧成的制品具有良好的性能。

一般来说,添加剂可以分为2类:第一类添加剂是低温粘接剂,如高岭土,CaO ,MgO,玻璃和磷酸铝等。

它们能和其他添加剂形成二、三元或更复杂的低温共融物,形成液相,在毛细管力的作用下,液相可以在颗粒间隙流动,从而润湿并包围粉体颗粒,并将颗粒粘接起来。

第二类是能与形成固溶体的氧化物,它们多为TiO2,Cr2O3,Fe2O3,Mn2O3等变价氧化物。

这些氧化物的晶格常数和ɑ—Al2O3比较接近,能与ɑ—Al2O3形成固溶体,再加上变价作用,增加了ɑ—Al2O3的晶格缺陷、活化晶格,使坯体易于重结晶而烧结。

黄肖容发现纳米氢氧化铝可促进高纯氧化铝膜的烧结。

在高纯氧化铝粉浆料中加入5%(质量分数)的纳米氢氧化铝,能使高纯氧化铝膜的烧结温度从1580℃降到1380℃,且保持膜强度不变,膜孔径分布更均匀,氧化铝膜的纯度不变。

3结语目前,我国陶瓷膜支撑体品种单一(主要以Al2O3为主),且主要是实验室内的基础研究工业应用的研究报道较少,增加陶瓷膜支撑体品种及降低其生产成本仍需要努力。

例如可以用粉煤灰,煤矸石这些廉价原料来制备支撑体,这些工艺过程值得我们去研究和开发。

对于陶瓷多孔支撑体制备过程中各种因素对膜微观机制的影响,设计和优化合理的多孔陶瓷支撑体的制备路线,以得到高性能的无机微滤与超滤膜,这些都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和努力。

4参考文献﹝1﹞刘有智,谢五喜,张芳等.支撑体孔径大小Al2O3对微滤膜完整性的影响﹝J﹞,化工学报,2005,56(7):1372-1375.﹝2﹞胡嗣胜,漆虹,徐南平.成孔剂的量对多孔氧化铝支撑体孔结构的影响﹝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5,1(27):8-11.﹝3﹞丁祥金,张继周,李静健等.挤出成型用喷雾造粒氧化铝粉料﹝J﹞,无机材料学报,2001,11(6):1094-1100.﹝4﹞王连星,党桂彬.系列孔径多孔陶瓷的研制﹝J﹞,功能材料1997,28(2):186-191.﹝5﹞丁祥金,张继周,桂子清等.粉料形貌对多孔Al2O3支撑体的影响﹝J﹞,膜科学与技术,2001,2(21):17-21.﹝6﹞李小斌,徐晓辉,周秋生.多孔陶瓷膜支撑体制备的工艺过程和微观机制的综合评述﹝J﹞矿冶工程,2003,6(23):62-64.﹝7﹞李鹏,刘有智,章德玉,康荣灿. 氧化铝陶瓷分离膜支撑体制备技术研究进展﹝J﹞,化工生产与技术,2006,13(3):33-3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