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并发症
冠状动脉造影和冠脉介入常见并发症及处理(冠心病)

冠心病知识
12
•血栓形成和栓塞主要发生在肱动脉切 开途径时,现已弃用。而经股动脉途 径时,则主要是穿刺部位的出血,表 现为出血或血肿、腹膜后出血或血肿、 假性动脉瘤和动静脉瘘;多由于穿刺 部位过高或过低、血管损伤、过度抗 凝和压迫止血不当所致。只有在股动 脉细小又插入大的鞘管和导管留置时 间过长时,才会容易产生血栓或栓塞 的并发症。
关健是术前充分准备,稳定病人病
情,控制心绞痛发作和术中使用肝
素,注意细致操作,避免导管尖端 直接损伤LM和LAD起始部,并避免 冠脉栓塞和压力嵌顿等。
冠心病知识
5
•3、脑血管栓塞 为一少见的并发症, 发生率约为0.05%~0.38%,主要是由于 升主动脉根部粥样斑块脱落、破裂、 夹层等栓塞所致。
•4、主动脉夹层 常见原因为主动脉自 身病变包括粥样弥漫病变硬化、中层 弹力纤维囊性坏死、溃疡等。在导管 操作中,导管进入冠状动脉开口时尖 端力量较大,
冠心病知识
6
•导致冠状动脉开口病变逆行撕裂;另 外导管开口部骑跨、顶壁、同轴性差
时、推注造影剂过猛、在主动脉内无
引导钢丝时粗暴进行器械推送导致的 主动脉内膜撕裂。
冠心病知识
7
•5、心律失常 冠脉造影过程中出现心
律失常和传导阻滞很常见,多数呈一 过性,不产生临床后果;有些如AF或 Af会产生血流动力学异常,需积极处
冠心病知识
13
•目前按ACC-NCDC2005股动脉途径登记 严重出血并发症:血红蛋白下降>3克/ 分升者1.1%,腹膜后血肿0.2%~0.3%, 死亡率0%~0.09%.强调以股骨头为中心, 上以腹股沟韧带为界,下以股骨头下缘 水平为界,作为正确的穿刺点,是预防 严重股动脉途径并发症最重要方法.
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概况

广 西 灵 山 县人 民 医 院 ,广 西 灵山 5 50 3 40
【 关键词 】 冠心病 ;介入治疗 ; 并发症 【 中图分类号 】R4. 514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10 — 57 (02 0—06— 3 07 81 2 1)2 08 0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 ( C )是心内科 治疗 冠心病 PI 的有效方法之 一 ,具有创 伤小 、安全 、成 功率 高 、患 者容
使动脉壁得不到修 复 。④压 迫方法 不 当。拔 管时 压迫者
手法不 当,只压 迫 在 皮肤 穿 刺 点 上 ,未 能 压 住 血 管 穿刺 点 』 。同时穿刺点 过于偏 上或偏 下 ,均不 易压 迫止血 ,容
眠等 。多 由于 紧急手术 术前 未充分 准备或 排尿不 尽 、术 中
紧张 、应用较 多造影剂 、术 后长 时 间的强迫 体位 、包 扎过 紧使皮下血液循环 差 、以及 支架 植入对 血管 内皮 的损伤及
血 困难 ;刺破动脉后壁形成血肿等 。②术侧 肢体制动 不利 ,
导致穿刺部位 出血 或血肿 形成 』 。③ 大量使 用抗凝 剂 。因 刚修复 的皮 肤 及动 脉壁 血痂 不 牢 固 ,抗 凝 剂溶 解 了血 痂 ,
士来帮助 ,心理上 难 以接 受 隐私暴露 引起 的排尿 障碍 。③ 镇静药物 的应用 ( 如苯 巴比妥 钠或 阿托 品术 前 肌 内注射 ) 会使部分患者增加排尿 困难的几率。 14 其他不 良反应 . 主要表现为腹 胀 、腰 背酸 胀 、心前 区疼痛 、烦躁 、失
察 能 力 、预 见 能 力 及 操 作 管 理 能 力 有 关 。 1 3 尿 潴 留 .
易接受等优点 。但介入 治疗 毕竟是一 种创 伤性治疗措施 ,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发症PPT课件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危害程度得到了有效控制。多 项研究成果为预防和治疗并发症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望
未来研究方向
技术创新与应用
培训与教育
针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发症的研究 仍需深入开展,尤其是在并发症的早 期诊断、预防和治疗方面。未来的研 究应关注新型诊疗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以提高并发症的防治效果。
并发症分类
根据发生时间,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发症可分为急性并发症和晚期 并发症。
预防和处理
了解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和机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及时发现并处 理并发症,是提高手术效果和患者康复的关键。
急性并发症
急性并发症定义
急性并发症是指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手术后24小时内发生的并发症,如心 肌梗死、心律失常等。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发症是指在冠状 动脉介入治疗过程中或治疗后发生的 意外情况或不良反应。
分类
根据并发症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可以 分为轻微并发症、中度并发症和严重 并发症。
02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发症类型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发症概述
并发症定义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发症是指在手术过程中或手术后发生的与手术 相关的不良事件,可能导致患者病情加重或影响治疗效果。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诊疗 技术和方法将不断涌现。未来应加强 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将最新的研究 成果应用于临床实践,以提高冠状动 脉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针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发症的培训 和教育对于提高医护人员的诊疗水平 和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应加强相关培训和教育工作,提 高医护人员对并发症的认识和处理能 力,同时加强患者教育,提高患者的 自我保护意识。
冠心病患者冠脉介入术后并发症的护理体会

冠心病患者冠脉介入术后并发症的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冠脉介入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体会。
方法总结分析行冠脉介入术的冠心病患者100例中,术后出现并发症9例资料。
结果并发症主要为尿潴留、穿刺部位血肿、假性动脉瘤、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等。
结论护理人员术后应严密观察,及早发现,并采取必要的护理措施,防止严重并发症的出现。
【关键词】冠脉介入;并发症;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440—02冠脉介入是冠心病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手段。
因其具有创伤小、效果迅速、安全、成功率高的优点,已被越来越多的冠心病患者所接受[1]。
但同时作为一种有创性诊疗手段,在术中、术后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多种并发症。
因此,对接受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进行严密观察,尽早发现及时处理尤显重要,也成为临床护理工作的一个重点。
现将我科2009年1月至2010年10月100例接受冠脉介入治疗患者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9年1月至2010年10月接受冠脉介入治疗患者100例,男性52例,女性48例,年龄38-75岁,平均年龄56岁,其中心绞痛60例,心肌梗死40例。
1.2 并发症情况术后尿潴留3例,股动脉穿刺部位血肿2例,假性动脉瘤1例,血管迷走反射3例,低血压2例。
2 原因分析及护理预防2.1 尿潴留2.1.1 原因手术前未行卧床排尿训练;部分患者合并前列腺增生;术后情绪紧张。
2.1.2 护理和预防术前指导患者加强床上排尿训练;术后给予热敷和按摩腹部;同时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解除紧张、羞涩情绪[2];诱导排尿无效时行导尿术。
2.2 出血、血肿及假性动脉瘤形成2.2.1 原因术中反复穿刺;穿刺点过高;穿刺使血管受到严重损伤造成局部渗血[3];拔管后局部压迫止血时间过短;压迫部位不准确;术后患者肢体过早屈曲活动;老年患者血管脆性增加;患者自身凝血机制障碍或抗凝剂的应用等。
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及其护理进展

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及其护理进展摘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即冠心病,发病原因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或者功能性改变,致使血管阻塞而引起心肌坏死。
1979年WHO将之分为五型:无症状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肌病;猝死;近年来根据发病特点及治疗原则分为两大类:1、慢性冠脉病也称慢性心肌缺血综合征,包括稳定型心绞痛、缺血性心肌病和隐匿性冠心病等;2、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冠心病猝死。
冠心病的治疗目的是防止患者出现心肌梗死及缓解患者心绞痛的症状,目前多采用药物治疗、介入治疗(PCI)和心外科搭桥手术治疗方法。
在上个世纪70年代以前,多采取药物治疗,常作为一种基本的治疗手段终生维持。
药物治疗虽然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对某些病人无效,不能够改善病人的心肌缺血状况。
心外科搭桥手术虽然疗效显著,但对人体创伤大。
冠心病介入治疗是指经皮穿刺周围动脉,向心脏方向送入球囊导管和支架至冠状动脉,对堵塞血管进行疏通的治疗技术。
介入治疗创伤小,不需要外科手术,恢复时间短,风险小且疗效满意。
【关键词】冠心病;介入治疗;护理;进展【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9753(2018)08-0120-011.冠心病发病机理的新认识随着科技的进步,冠状动脉内超声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冠心病的发病机理有了新的认识。
冠状动脉内超声技术可以提供管壁、管腔横截面图像,从而准确地反映斑块的大小、分布及组分。
冠心病的动脉粥样硬化是一个非线性的过程,在稳定期与非稳定期之间相互交替,而决定这一进程的是斑块的易损性[1]。
冠状动脉斑块的易损性会引起各种急性心血管事件,易损斑块的破裂、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导致冠状动脉阻塞是引起冠心病的根源,因此治疗冠心病应注意重视稳定易损斑块,从而减少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2.介入治疗的发展在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初期,常采用加压扩张球囊来打开血管,但是容易引起血管回缩及平滑肌细胞增生导致血管再狭窄,6个月内的再狭窄率高达50%。
冠脉介入治疗并发腹膜后血肿该怎么做

冠脉介入治疗并发腹膜后血肿该怎么做患者们在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或者是相关介入性治疗时,均会由于其创伤性而引起一系列相关并发症的出现。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导致的并发症,可以按照其发生部位分为进入通道局部并发症、冠状动脉并发症、大血管损伤和造影剂并发症等等。
腹膜后出血或血肿问题即属于介入通路局部并发症。
以上所提及的这几大类并发症,有一部分发病情况较急,而有一部分发病较为严重,有一些并发症能够在刚出现时就被观察到,而有一些并发症却难以第一时间发现。
从整体上来看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引起的相关并发症在临床上是比较常见的,尽管患者的并发症病情并不是非常的危重,但也应该要引起临床医生和护士的重视。
1关于临床冠脉介入治疗并发腹膜后血肿患者的情况介绍首先简单介绍临床上由于冠脉介入治疗并发腹膜后水肿的一位患者的具体情况,根据情况介绍来简单了解此类患者会表现出的显著症状和病情指标变化。
某位70岁左右的男性患者,由于自身间歇性胸骨后闷痛症状持续了两个月左右而入院接受治疗,在入院检查过程中,并未发现该患者有心肺处的异常情况,心电图当中显示出有窦性心律ST-T改变。
临床医生对于该位患者的病情诊断结果为冠心病以及不稳定型的心绞痛症状。
入院之后的第2天,即在导管室经右侧桡动脉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手术。
手术操作完两天之后,在家属的要求下进行了PCI手术,从股动脉处完成穿刺操作,并与左主干开口处植入4毫米乘以12毫米的乐普雷帕霉素洗脱支架,两枚,在手术之后,保持12小时的右下肢制动,并同时给予强化抗栓治疗。
第3天即为患者解除了制动,但患者在上厕所的过程中出现了右侧大腿后处的疼痛感,并且触及右足背动脉搏动情况较弱,相较于左侧足背动脉没有明显的差别,血压测量结果为110/70毫米汞柱,心率每分钟70次。
三个小时之后,患者主动告诉临床医师有右下腹的疼痛,出汗情况较为严重,此时生理指标显示血压100/60毫米汞柱,每分钟心率60次,右下腹部存在膨胀的情况,压痛感较为明显。
冠心病介入诊疗术后患者血管并发症原因及护理对策

疗 成 功 的基 础 和保 证 。通过 对 本 组 资 料 的 总结 , 我
们 也体 会 到 , 护 理工作 是 医院 工作 的基础 平 台 , 护理
3 . 3 . 5 其 他 护 理 ( 1 ) 发热 护理 : 患 者 发 热 多 为 中枢 性 高 热 , 应 给予 物 理 降温 , 如 头 置 冰 袋 或 冰
作用 。
效观察[ J ] . 中国实用护理 , 2 o l o , 2 6 ( 6 ) : 2 4 8 .
[ 2 ] 李 秀举 , 李恩 山 , 马爱 青 , 等. 蓝色橡皮一 大疱 性 痣 综 合 征 的 围手 术 期 护理 [ J ] . 中华 护 理杂 志 , 2 0 1 2 , 4 ( 5 ) : 3 9 8 — 3 9 9 . E 3 ] 王悦 , 赵 丽静 , 尚尔杰. 4 2例 手
青 岛 医药 卫 生 2 0 1 3年 第 4 5卷 第 6期
1 0 ~1 5 c m 以维 持 脑 脊 液 的正 常 压 力 。引流 液 正 常
呈暗红色 , 如 发 现异 常 或 有 凝 血块 时 可 用 尿 激 酶 1
~
4 讨 论
随着 生 活 节 奏 和生 活 方式 的改 变 , 当前 高 血 压
疗过 程之 中, 会 大量使 用抗 凝剂 , 如 乙二胺 四 乙酸 二
钠, 这种药 物是 患者 出现 血 肿 的一 个 十 分重 要 的原 因, 再加 上老 年患者 血 管 脆 性 比较 大 以及凝 血 功 能 显著 降低 等方 面 的原 因 , 也 在较 大 程 度 上增 加 了 出 血 的可 能性 。( 3 ) 拔 管之后 不正 确地压 迫 , 压迫止 血
[ 2 ] 庞丽华. 静脉 留置针在神 经外科 的临床 应用E J ] . 中 国 当 代 医
冠心病介入治疗操作要点和并发症防治北大

8F鞘管 球囊远端置于降主动脉起始部 充分排气 根据情况以心电和血压触发 调整充放气时间
病人术前、术中和术后处理要点
1.术前准备
301-IGC
03
04
02
01
*
*
术中用药
肝素
硝酸甘油
阿托品
多巴胺
低分子右旋糖苷
3.术后处理
1小时后静脉肝素,维持PTT2倍
停用肝素4小时 静滴低分子右旋糖苷 测定PTT 穿刺点利多卡因局麻 心电血压监测下拔除鞘管 充分压迫止血后加压包扎
充分估计血管和病变的通过性
2
用于开口病变、弹性回缩病变、管状病变、部分钙化病变、再狭窄病变
3
球囊与血管直径比例为1.01.1:1.0
4
缓慢逐步加压
最满意膨胀的低压扩张
多方向扩张
在狭窄病变透视下扩张防止移位
8
五、支架导管操作要点
301-IGC
*
*
1.根据病变特征选择支架
301-IGC
大血管、主支、开口、管状病变 管状支架
04
证实导丝远端位置后才通过病变
05
2.预扩张球囊导管操作要点
301-IGC
01
对复杂病变尽量采用0.8:1.0的球囊预扩张
03
预扩张应尽量充分到足以顺利通过支架
05
对分叉病变预扩张判断斑块移位
02
尽量减少预扩张次数
04
严格判断“支架样扩张”效果
06
对左主干病变、钙化病变应充分预扩张
*
*
3.对吻扩张球囊导管的操作要点
遗留小血管病变
高再狭窄率
二、指引导管操作要点
301-IG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种A穿刺置管术的并发症
C. 肱动脉: (1)皮下血肿; (2)局部动脉瘤; (3)腋下血肿; (4)前臂、上ຫໍສະໝຸດ 肿胀。股动脉穿刺注意事项(一)
1、股动脉穿刺点的选择:
⑴ 应选择腹股沟韧带下动脉搏动最强处进
行单壁穿刺。
⑵ 尤其是在急性心肌梗死已溶栓的患者应 尽量不要扎穿动脉后壁。
股动脉穿刺注意事项(二)
⑶ 但应注意的是,对于肥胖的患者穿刺位
置不能太低,容易穿进股动脉的分支里,
穿刺喷血很好,但J型头的钢丝却放不进去。
⑷ 一般的患者又不能穿得太高,将来拔管 时不易压迫。
股动脉穿刺注意事项(三)
2、股动脉穿刺要点:
⑴ 穿刺成功后,将导引钢丝经穿刺针推送进
血管。
⑵ 如遇阻力不要加力,可在X线监视下调整
导丝的方向,直到导丝顺利通过髂总动脉。
桡动脉穿刺注意事项(五)
⑻ 最后,在鞘管中注入适量的肝素(3000
~5000IU)与0.2~0.3mg硝酸甘油,或使用 2.5~5mg异搏定(维拉帕米)以防止桡动脉痉 挛。
⑼ 经鞘管放置造影导管时动作一定要轻柔,更 换导管时需保留长导丝,以免导管来回刺激血 管痉挛。
桡动脉穿刺注意事项(六)
⑽ 有时依然会出现血管痉挛情况,表现为导 管推送或拉出困难,甚至无法从血管中拔出, 稍一用力,患者会感觉疼痛。此时,可经鞘 管注入些许利多卡因、维拉帕米或硝酸甘油, 一般稍后即可缓解,顺利将导管拉出。少数 情况可能需静候一段时间,其间尽量不要强 行向外拉导管刺激血管。
偏瘫等 呼吸系统——喷嚏、咳嗽、呼吸困难、喉头水肿、 痉挛 胃肠道——恶心、呕吐、腹泻 泌尿系统——一过性血尿、蛋白尿 心血管系统——心律失常、过敏性休克、急性肺水 肿、心脏骤停
穿刺过程(一)
穿刺过程(二)
三种A穿刺置管术的并发症
A. 股动脉: (1)局部血肿; (2)腹膜后巨大血肿; (3)股静脉损伤; (4)股动脉-静脉瘘; (5)血管迷走反射; (6)低血压; (7)股神经损伤;(8)腹腔内脏损伤 (9)股部皮肤坏死、溃疡;
三种A穿刺置管术的并发症
B. 桡动脉: (1)皮下小血肿; (2)局部小动脉瘤; (3)桡动脉波动减弱、消失; (4)前臂或腋下血肿
⑸ 如出现血肿,压迫后再穿的点要较上一 次更近心端。
桡动脉穿刺注意事项(四)
⑹ 穿刺成功后,推送导丝动作需更加轻柔, 若导丝不能进入,与股动脉处理相似。必 要时可辅助少量血管扩张剂。借助X线将导 丝推至尺骨鹰嘴以上。 ⑺ 导丝到位后,退出穿刺针,在导丝周围 加注少量麻药,将刀尖向上划开皮肤,沿 导丝轻柔送入鞘管。
股动脉穿刺注意事项(七)
⑻ 为了方便以后的导管操作,此时可选用长 鞘将过于迂曲的髂动脉拉直。 ⑼ 如果导丝依然无法通过,可进行逆向髂动 脉造影,观察髂动脉走行路径,的确过于迂曲 者,建议改经另一侧股动脉入路。
股动脉穿刺注意事项(八)
3、推送鞘管时,也要注意有阻力时要找到原
因。特别是多次手术穿刺过的患者,有硬结,
左冠状动脉的造影技巧(三)
右冠状动脉造影(LAO)
冠状动脉造影术的并发症 及处理
心律失常
• 造影剂对血管或迷走神经、或因窦房结
支和房室结支缺血心动过缓、传导阻 滞——无须处理;用力咳嗽;iv阿托品 • 导管堵塞冠脉口或严重冠脉病变加上注 射造影剂心肌缺血,心电不稳定室速、 室颤——立即抢救;除颤 • 严密监测动脉血压
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并发症 及处理
西电集团医院心脏中心 徐晓辉
冠脉造影术
冠脉造影术的入路及方法
选择入路是冠脉造影术能否顺利完成
的关键步骤。常用的入路主要有:
1、股动脉
2、桡动脉
3、肱动脉
冠状动脉造影术最常使用的入路是经股动 脉入路。大多数导管设计也比较适用于股动 脉入路。而桡动脉入路方便患者,术后可以 下床活动,减少卧床时间,血肿并发症少, 也是较好的选择。肱动脉现在较少使用,仅 在以上两种入路不便时使用。
– 避免将栓子带入冠脉
• 严禁将纱布线头带入冠脉 • 所有导管系统中严禁有气泡
栓
• 原因:
– – – –
塞
导管和导丝表面形成血栓 动脉粥样斑块脱落 注入气泡 左室造影时附壁血栓脱落
• 处理
– 溶栓、扩血管治疗等
造影剂反应(一)
• 临床表现:
– 皮肤反应——皮疹、潮红、血管神经性水肿等 – 神经系统——头疼、头晕、肌肉抽搐、失明、失语 – – – –
⑹ 有时导丝推送到一定的位置遇到阻力, 可能是髂动脉血管迂曲原因,可在X线监视 下,调整导丝的方向。
股动脉穿刺注意事项(六)
⑺ 如果仍然无法向前推送,可改用超滑的泥
鳅导丝调整推送,往往可以成功将导丝推送 到胸主动脉。此时要牢记,在更换造影导管 时,要保留长导丝进行更换,以免出现下一 根导管无法通过髂动脉的情况。
心肌梗死(一)
• 常见原因: – 导管或造影剂刺激冠脉痉挛 – 导管损伤冠脉口引起内膜撕裂 – 急性血管闭塞 – 栓塞:气栓或血栓
心肌梗死(二)
• 预防措施
– 导管操作应轻巧,导管尖端切忌插入过深或
顶在血管壁上,以减少冠脉口内膜损伤。 – 避免形成栓子
• 术前肝素化;导管和导丝应常用肝素盐水冲洗
股动脉穿刺注意事项(四)
⑶ 也可能是穿刺针贴壁原因,可在X线监视
下将导丝拉回穿刺针内,一边转动穿刺针的
方向,一边向前推送导丝。
⑷ 有时穿刺针的穿刺口一半在血管内一半在 外,强行推送导丝可能引起夹层等严重血管 损伤。
股动脉穿刺注意事项(五)
⑸ 盲目调整穿刺针可能仍不能进入血管内, 应果断拔出穿刺针,压迫止血后重新穿刺。 以免造成更多的血管损伤,影响穿刺的质 量。
桡动脉穿刺注意事项(二)
2、桡动脉穿刺要点:
⑴ 先摸清桡动脉搏动及走行,选择搏动最强
处、走行最直处进针。
⑵ 用4.5号小针头注射麻药。仅需少量1%利
多卡因在穿刺点上方浸润麻醉,太多会影响
桡动脉的触诊。
桡动脉穿刺注意事项(三)
⑶ 穿刺时应将进针方向与桡动脉走行方向
一致,角度为30 °~60°
⑷ 尽量一针见血,反复试穿会引起痉挛。
可用文氏钳轻柔扩张后继续推送。如果仍然
不易推送,可先用血管扩张器先反复沿导丝 来回预扩张后,再继续推送。
桡动脉穿刺注意事项(一)
1、桡动脉穿刺点选择:
⑴ 所有患者均须先行ALLEN试验,阳性方可
进行。
⑵ 一般选用右侧,先用托架将右上肢放成
45°,将腕部托起以利穿刺。
⑶ 取腕横纹近端3厘米左右处为穿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