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快乐读书吧公开课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快乐读书吧(优质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快乐读书吧(优质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快乐读书吧(优质教案)快乐读书——《小故事大道理》教学目标:1.鼓励学生阅读寓言故事,体验阅读的乐趣,并分享阅读感受。

2.创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独立进行课外阅读的良好惯。

3.扩充阅读空间,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发展思维,提高语文素养。

重点难点:重点:创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分享阅读感受。

难点:培养学生独立进行课外阅读的良好惯。

教学过程:一、谈论寓言,激发情感1.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寓言故事。

2.强调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多读书可以带来更多的快乐。

二、阅读寓言,交流道理1.介绍《中国古代寓言大全》,并阅读其中的故事。

2.分组讨论故事的寓意。

3.引导学生总结这则寓言的道理,即要预防可能发生的事故,消除产生事故的因素。

三、图文结合,阅读交流1.展示《伊索寓言》的多幅图片。

2.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内容并想象故事情节。

以上就是对原文的改写和格式修正。

在森林里,有一棵巨大的树,树上有只乌鸦住着,而树下则有一只狐狸。

有一天,乌鸦叼着一块肉,站在树上休息,被狐狸看到了。

狐狸非常想得到那块肉,但却无法在树下得到。

于是,它开始和乌鸦说话,称赞乌鸦的美丽和嗓音,请求乌鸦唱歌。

乌鸦听了狐狸的奉承,高兴地唱起歌来,但当它张开嘴巴时,肉掉到了地上,被狐狸抢走了。

这个故事讽刺了那些虚荣心强、自以为是、喜欢的人。

另一幅插图是关于《狼和小羊》的。

狼来到小溪边,看见小羊在那里喝水。

狼想吃小羊,就故意找茬,说小羊弄脏了它的水。

小羊解释说水是从狼那里流下来的,但狼不相信,还说小羊去年说它的坏话。

小羊辩解说去年它还没出生,但狼不愿再争辩,最终扑向小羊。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些人总是找借口去欺负别人。

XXX的寓言题材广泛,寓意深刻,托物言事,借古讽今。

他把简单的训诫意义的寓言变成了雅俗共赏的讽刺文学作品。

俄国的大文学评论家别XXX曾评价道,XXX的寓言不仅仅是简单的寓言,更是小说、喜剧、幽默的特写和辛辣的讽刺文学作品。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教案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教案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快乐读书吧——小故事大道理》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次“快乐读书吧”以“小故事大道理”为主题,引导同学阅读中外寓言故事,从中汲取智慧,学会分辨生活中的是与非,懂得为人处事的道理。

教材由导语,“你读过这本书”、小贴士和“相信你可以读更多”四部分组成。

导语用简练的语言点出了寓言的特点:小贴士提示了读寓言的方法,“你读过这本书吗”和“相信你可以读更多”,通过展示精彩片断,列举经典篇目,推荐阅读三本寓言集:《中国古代寓言》《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

教学目标1、能产生阅读《中国古代寓言》《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的兴趣,自主阅读这3本寓言作品,了解故事的内容。

2、能够掌握一定的阅读寓言故事的方法,体会故事中的道理,并联系生活中的人和事深入理解。

3、初步培养学生独立进行课外阅读寓言故事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创设阅读环境,掌握一定的阅读寓言的方法,培养独立阅读寓言的习惯。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你们喜欢读寓言故事吗?最近读了什么寓言故事书?书中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快来给大家讲一讲。

(学生代表讲自己喜欢的寓言故事。

)2、从同学们津津乐道的话语中可以看出,读寓言故事书真的给你们带来了许多快乐!所以,我们要多阅读课本以外的书籍,让课外阅读带给我们更多的快乐!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本单元的快乐读书吧。

(板书:小故事大道理)二、明确寓言特点:1、我们已经读了好多寓言故事,我们从本单元的学习中也了解到了寓言故事的特点。

(1)寓言会讲一个短小的故事。

(2)寓言会藏着深刻的道理。

(3)本单元的每篇寓言故事读后,都会让我们想到生活中的许多事和人。

2、著名儿童文学家严文井曾说,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得多的东西。

3、本次“快乐读书吧”向大家推荐了《中国古代寓言》、《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这些古今中外的寓言故事书。

这节课让我们继续去寓言王国里畅游一番。

部编版小学语文快乐读书吧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快乐读书吧教案

《快乐读书吧》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次“快乐读书吧”由4幅场景图和4段提示音构成,内容分别指向阅读的方式——和爸爸妈妈一起读、和同伴读、自己读;阅读的途径——书店、图书馆、阅览室;阅读的成效——了解很多故事内容,能讲故事给同学听;阅读的期待——学了拼音,就可以认更多的字,读更多的书了。

教学目标:1、了解课外阅读的方式和基本途径。

2、体会阅读的快乐,产生阅读的期待,乐于和大家分享课外阅读成果。

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好一项课外阅读成果展示,如:讲一个故事,背一首儿歌,展示认识的一个字。

2、准备“故事大王”、“儿歌大王”等荣誉卡片。

3、做好家庭亲子阅读调查。

4、PPT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聊聊“我”的课余生活。

师生谈话,交流平时在家里做的事。

二、“我”这样和爸爸妈妈一起读1、出示情境图一,读懂图画和文字的内容。

(1)、引导学生说说图上画着谁,在干什么。

(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说说从哪些地方看出读故事书很有意思。

2、请经常和家人一起阅读的小朋友说说自己课外阅读情况。

(1)、爸爸妈妈每天都陪你读书吗?(2)你们一般在什么时候一起读书?(3)爸爸妈妈陪你读书,你的心情怎么样?(4)你和爸爸妈妈一起读了哪些书?从书中你知道了哪些知识,哪些有趣的事?(设计意图:通过情境图走进班级学生真实的生活,再通过“采访”的形式,交流亲子阅读带来的快乐与收获,有效地激发学生阅读的愿望。

)三、交流读书的好处1、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读书有什么好处。

学生展示阅读的收获,根据学生的表现,适时肯定和鼓励,颁发“故事大王”、“儿歌大王”等荣誉奖状。

2、出示情境图二,观察图画,听老师朗读文字,明白情境图的意思。

小结:读很多书,会讲很多故事,成为:“故事大王”,就能交到很多朋友了!(设计意图:本环节立足学生真实的生活,让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阅读收获,体验阅读的成就。

)四、交流书从哪里来1、出示情境图三,讨论图中的小姑娘是怎么做的。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快乐读书吧》教案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快乐读书吧》教案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快乐读书吧》教案本教案是针对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快乐读书吧》编写的。

通过本教案的引导,学生将会对课文有更深入的理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一、教材分析《快乐读书吧》是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的一本课文阅读教材,共分为八个单元。

每个单元配备有多篇文章和生字词,倡导阅读、书写、或对读书的讨论。

主题分为“阅读的乐趣”、“动物世界”、“红色记忆”、“传统文化”、“人与自然”、“从身边小动物谈品德”、“描绘人生”、“自然景观”,内容多样,包含多种文学体裁。

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增强学生阅读欣赏能力。

3.让学生感受到读书的快乐,学会把快乐分享给身边的人。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熟练掌握生字词的读音和意义;(2)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掌握文章的主旨、要点和细节。

2.教学难点(1)让学生熟练掌握生字词的读音和意义;(2)提高学生对文章的深入理解和把握,分析文章的结构和意义。

四、教学内容与安排(一)阅读1.《快乐读书吧》中每篇文章的阅读时间不宜过长,一般25分钟左右,每次阅读的篇目以两篇为宜。

2.阅读时,每一学生都应读两遍,第一遍为了了解含意,第二遍为了找出关键词和生字词。

3.针对每个单元设置不同的阅读方式,将学法由“讲解式”转向“学习式”:-“动手做”:运用纸芝士、手抄报、画画、刻意练习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

-“合作探究”:小组合作,共同解答提出的问题。

-“阅读理解”的小游戏:教师设置游戏环节,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讨论能力。

(二)生字词掌握1.要想掌握生字词,需要对生字词的发音和意义进行掌握。

因此,掌握生字时应采用区别方式思考,并将区别练习转化为真实的语境练习。

2.朗读生词时,首先应该独立朗读词语,然后听教师读,或听其他同学读,最后与同学一同朗读。

三年级语文下册:快乐读书吧小故事大道理【教案】

三年级语文下册:快乐读书吧小故事大道理【教案】

三年级语文下册:快乐读书吧小故事大道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小故事,学生能够理解故事内容,把握故事主题,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分享读书心得,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热爱读书、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感悟故事中的大道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流畅地朗读故事,理解故事内容,把握故事主题。

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从中感悟到故事中的大道理,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思考。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精选五个适合三年级学生阅读的小故事,提前阅读并熟悉故事内容。

2. 学生准备:每人准备一本自己喜欢的小故事书,课前阅读并了解故事内容。

四、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5分钟)a. 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b. 学生分享自己带来的小故事书,介绍故事内容,引发兴趣。

2. 故事阅读(15分钟)b.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阅读,理解故事内容,关注故事中的细节。

3. 故事讨论(15分钟)a.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

b. 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4. 故事感悟(10分钟)a. 教师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感悟到大道理,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b.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5. 课堂小结(5分钟)a.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故事中的大道理。

b. 学生表示自己在本节课中的收获,激发阅读兴趣。

五、课后作业2. 家长参与孩子的阅读过程,关注孩子的阅读心得,与孩子共同成长。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朗读表现、讨论交流等方面,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

3. 家长反馈: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阅读情况,评价学生在家阅读的积极性。

七、教学拓展1. 举办故事会:邀请家长参与,让学生在故事会上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安徒生童话》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安徒生童话》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安徒生童话》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安徒生童话》交流课教学设计文本解读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人文主题是:游历奇妙的童话王国。

本单元语文要素是“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

本单元还安排了“快乐读书吧”栏目,推荐阅读《安徒生童话》《稻草人》《格林童话》等经典童话集,旨在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童话的兴趣,走进更加广阔的童话世界,养成课外持续阅读童话的习惯。

2022版《语文课程标准》拓展型学习任务群“整本书阅读"第二学段的要求中就指出:阅读儿童文学作品,需感受作品传达的真善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讲述故事大意。

《安徒生童话》语言生动幽默、情节曲折离奇、引人入胜。

对于这样经典的文学作品,教师首先要带领学生深度阅读《安徒生童话》,理解其在文学史上的独特意义与价值。

童话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的文本资源与学习内容,教材童话文体在第二学段占有很大比重。

通过课内的学习,学生对童话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已初步感受到阅读童话故事的乐趣。

本册“快乐读书吧”是在二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读读童话故事以及本册“童话世界”单元基础上的提升。

教材还以小贴士的形式介绍了阅读童话的两个重要方法。

教学目标1.在阅读推进课的基础上,进一步感受童话故事的丰富多彩,在学生掌握阅读童话基本策略的基础上体验阅读的快乐,产生阅读更多童话的兴趣。

2.乐于展示阅读成果,能简要复述童话情节,与同伴交流阅读经验,分享阅读感受,提高审美能力、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能把自己融入故事中,边读边想象,感受童话想象奇妙、情节曲折的特点。

4.聚焦创编童话“小妙招",尝试自己创作童话故事。

教学重、难点1.乐于展示阅读成果,能简要复述童话情节,与同伴交流阅读经验,分享阅读感受,提高审美能力、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2.能聚焦创编童话“小妙招”,尝试自己创作童话故事。

教学过程1.同学们,老师前段时间听了一首歌,特别好听,老师今天想分享给大家。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快乐读书吧》教案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快乐读书吧》教案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快乐读书吧》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课文中的字词、句法结构、语境等,培养学生对课文的准确理解。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阅读爱好,感受读书的乐趣,提高阅读兴趣和能力,形成健康向上的阅读情感。

3.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习惯和方法,提高阅读效果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1. 全面理解课文,掌握课文中的字词、句法结构和语境。

2.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提高阅读效率和阅读常识。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对课文的深入理解。

2. 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阅读、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教学方法】1. 讲授法2. 阅读教学法3. 创设情境法4. 交际法【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先引导学生谈论读书的重要性和好处。

2. 背诵名言“开卷有益”,鼓励学生坚持读书。

二、新课讲授(30分钟)1. 集体朗读课文。

2. 梳理课文知识点。

(1)喜欢、多、看书、成为、这、身强力壮(2)打球、踢球、钓鱼、游泳、他、长大(3)列举本文中的生词:看书、愿意、赠送、都、阅读、丰富。

3. 针对课文中的生词掌握其汉语意思。

4. 遣词造句。

5. 小组合作,讨论图画,谈论内容,描述做法,丰富课文。

三、阅读及朗读(15分钟)1. 学生根据小组讨论的结果,独立阅读课文。

2. 学生读课文加拓展。

3. 练习朗读,让学生体会到课文的魅力与意境。

四、课文理解(20分钟)1. 指导学生回答课文中的问题,确保学生掌握课文内容。

2. 求同存异,分享阅读感受。

3. 让学生发挥创造力,以“如果我是那个小男孩”,谈论自己的看法。

五、巩固与拓展(5分钟)计划学生课后完成如下作业:1、朗读课文2遍,并写下自己的阅读体会。

2、预习下一篇课文《美丽的颜色》。

【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的教学,让学生了解了阅读的好处和乐趣,提高了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

通过在课堂中使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增强了学生学习阅读的兴趣和效率。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快乐读书吧》教案-人教(部编版)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快乐读书吧》教案-人教(部编版)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快乐读书吧》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一本好书让人爱不释手的情况?”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阅读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阅读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阅读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热爱阅读的好习惯。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快乐读书吧》这个单元的内容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在导入新课环节,通过提问方式引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他们积极参与,分享了自己在阅读中的有趣经历。这一点让我深感欣慰,说明孩子们已经在日常生活中体会到了阅读的乐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阅读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课本剧表演活动。这个活动将演示如何通过表演来深入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特点。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课本剧表演。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阅读的基本概念。阅读是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的一种活动。它是提升素养、丰富情感、培养审美的重要途径。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丑小鸭》。这个案例展示了阅读如何帮助我们在生活中找到自信,认识自我价值。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阅读策略和语言表达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快乐读书吧
《小故事大道理》
教学目标:
1.鼓励学生阅读寓言故事,在交流阅读感受的过程中体验阅读的乐趣。

2.创设浓厚的读书氛围,激发学生产生读寓言故事的兴趣。

3.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
4.能体会故事中的道理,联系生活中的人和事深入了解。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阅读寓言故事的兴趣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 1. 课件 2. 学习单。

学生多阅读一些寓言故事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名字中蕴含的道理
1.同学们,你们好,我叫倪慧琴,是今天给你们上课的新老师。

大家可以叫我倪老师或慧琴老师。

听说三(1)班的小朋友非常聪明,所以特别想和咱们三(1)班的小朋友交上朋友,你们愿意和慧琴老师交朋友吗?(和学生握手)
2.说到聪明,慧琴老师想考考你们。

你们知道我的爸爸为什么给我取名叫“慧琴”吗?“慧”是聪明的意思,“琴”和“勤”同音,他希望我长大又聪明又勤快。

你的名字也一定有一定的含义吧。

谁来说说?(指名一两位同学说说)哇!小小的名字都有一定的含义,我们今天学的寓言故事,更加埋藏着深刻的含义呢!
3.出示幻灯,概括寓言特点。

“故事短小,蕴含道理。


4.出示幻灯,请学生上台来做游戏,猜一猜哪些是寓言故事,哪些是童话故事?
5.师:对!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

今天老师就带大家一起阅读寓言故事,让我们体验课外阅读的快乐吧。

(板书)快乐读书吧——小故事大道理
二、读《中国古代寓言》,学阅读方法一
1.师:首先让我们一起走进我国古代的寓言故事大全——《中国古代寓言大全》吧!(板书:《中国古代寓言大全》)
2.出示---《中国古代寓言大全》,师:“翻开《中国古代寓言大全》,我们会读到许多既可笑又发人深省的故事。

下面让我们来读读其中的一则故事----曲突徙薪。


3.生拿出学习单,自读:《曲突徙薪》
4.(课件出示故事)指名生读,其他同学做评委。

有一个人到别人家里做客,看到他家灶上的烟囱砌得很直旁边还堆着许多柴草。

客人劝告主人:“你要把那个烟囱改成弯曲的,把柴草移到远处,不然会失火的!”主人装作没有听见。

过了几天,这家果然失火了,街坊邻居一起帮忙,终于把火扑灭了。

于是,主人杀牛设宴,答谢街坊邻居,唯独没有邀请那位曾经提醒过的客人。

假如这位主人早听了那位客人的建议,他家的房子根本不会失火,也就不必破费请客了。

5.小评委评价。

6.师:同学们,阅读时遇到不懂的字词,怎么办?(生:想办法把它弄懂,如查字典,问老师,查电脑等)
7.接下来,小组讨论,解决故事中不懂得地方。

8.检查合作学习效果。

出示课件,理解:曲,徙,薪,烟囱,破费,及题“曲突徙薪”的意思。

9.出示图片,认识烟囱
10.读了这个故事,你有弄不懂的地方吗?(生:为什么要把烟囱弄弯、把柴草搬走就不容易着火了呢?)这则寓言的题目是《曲突徙薪》,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11.这则寓言的题目是《曲突徙薪》,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指名生回答)师小结:比喻事先采取措施,才能防止灾祸。

(板书:《曲突徙薪》)
12阅读方法指导:读寓言,先要读懂故事内容,再体会故事中的道理。

三、读《伊索寓言》,学阅读方法二
1.导入:刚才我们欣赏了中国古代寓言,接下来让我们再来做一个游戏,你能猜出这些故事的名字吗?(课件出示)伊索寓言的多幅图片。

2.指名生上台做游戏,猜故事。

3.我们来阅读其中的一个故事---吃不到葡萄的狐狸
4.开火车读故事,读后评价。

一个炎热的夏日,狐狸走过一个果园,他停在一大串熟透而多汁的葡萄前。

狐狸想:“我正口渴呢。

”于是他后退了几步,向前一冲,跳起来,却无法够到葡萄。

狐狸后退又试。

一次,两次,三次,但是都没有得到葡萄。

狐狸试了一次又一次,都没有成功。

最后,他决定放弃,他昂起头,边走边说:“葡萄还没有成熟,我敢肯定它是酸的。


5.师生一起再读故事,边读边指名学生演故事。

6.读懂故事中的内容。

7.听了这个故事,你想对狐狸说什么?指名生回答。

联系实际:
A课堂上,数学老师问还有没有听不懂的,请举手。

小刚明明没听懂,却装作懂了,不举手。

结果考试时题目不会做了,考了不理想的成绩。

B小红想和圆圆交朋友,可是圆圆不想和小红交朋友,因为小红总是爱欺骗人。

小红见圆圆不想和她交朋友,就在背地里说圆圆的坏话。

小红这样做对不对?你想对小红说…
8.师小结道理:那些因为爱面子而掩饰自己的缺点,自欺欺人的人,最终只会受到他人的嘲笑。

9.阅读方法指导:联系生活中的人和事,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故事中的道理。

10.教师小结:《伊索寓言》及其主要作者伊索。

2
介绍《伊索寓言》---师拿着书:《伊索寓言》这本书搜集整理了很多古希腊的民间故事。

它就像一个奇妙的动物王国,漫步其中,我们会看到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的狐狸,还会遇到咬死救命恩人的蛇,知恩图报的小蚂蚁……是古希腊人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的集体创作。

(课件出示:简介作者伊索)
伊索,弗里吉亚人,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与克雷洛夫、拉·封丹和莱辛并称世界四大寓言家。

他是一个丑陋无比又智慧无穷、非常善于讲述各种动物故事的寓言大师。

伊索环游世界,为人们讲述他的极富哲理的寓言故事,是《伊索寓言》的主要作者。

(板书:伊索《伊索寓言》)
四、交流感受,总结方法
1.交流感受,谈收获
上完了这一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呢?(生自由谈)
2.总结方法
(1)读寓言,先要读懂故事内容,再体会故事中的道理。

(2)联系生活中的人和事,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故事中的道理。

师:寓言就像一个魔术师,不仅读起来有趣,还能收获很多做人的道理。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多读读寓言故事,尽情地遨游在寓言故事的海洋里,体会阅读的快乐吧!
【板书设计】
小故事大道理
《中国古代寓言大全》
《曲突徙薪》读懂内容体会道理
伊索《伊索寓言》联系生活理解道理
《吃不到葡萄的狐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