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 2013年】沪科版 八年级下册小复习课件:第十章 机械与人(共70张PPT)
合集下载
沪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十章 机械与人 10.4 做功的快慢 课件(共41张PPT)

4、变形公式: W=Pt t=W/P
5、功率的单位:瓦特(瓦)符号W千瓦(kw)
1W=1J/s,1kW=1000W,
6、1W的物理意义: 1W即1J/S,表示物体1s的时 间内做功1J。
练习
功率70W表示什么意思?
功率70W表示机械在1s内做了70J的功.
功率70W和450W功率哪个大?做功哪 个快?为什么?
-20-
-21-
4. 如图所示的是某公司新推出的新能源汽车,其质量为 1000kg,该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时的速度为20m/s。 (1)若汽车受到的阻力为车重的0.15倍,求汽车牵引力的功 率。 (2)若汽车匀速行驶时功率不变,行驶5min,求汽车牵引力 所做的功。
-22-
-23-
5. 如图,为迎宾路高架桥的部分路段示意图,水平路面AB =200m、斜坡BC=120m、坡高CD=6m。搭载乘客后总重 为G=1.5×105N的公交车,轮胎与水平路面总接触面积为 0.4m2.当它以恒定功率P1匀速通过AB段时,用时t1=20s ;以恒定功率P2匀速通过BC段时,用时t2=16s。公交车在 AB段和BC段行驶时受到的阻力始终是车总重的0.01倍。请 完成下列问题: (1)求出公交车静止在水平地面时对地面的压强,以及通过 BC段时的速度。 (2)公交车通过AB段时,牵引力的功率P1是多少瓦特? (3)公交车通过BC段时,牵引力的大小为多少牛顿?
-27-
-28-
7. 2007年4月28日,新型高速列车“和谐”号动车组开始驰骋 在主要铁路线上,从而拉开了全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的序幕 。CRH2型动车组由5节车厢组成,车组最大牵引功率为 4800kW.当列车以最大速度在平直轨道上行驶时,匀速行 驶10s通过的路程为800m。问: (1)最大速度是多少? (2)当列车以最大速度行驶时,所受的阻力是多少?
沪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10章 机械与人(杠杆的应用))PPT教学课件

知2-练
2 【中考· 葫芦岛】如图甲所示为不锈钢折叠指甲剪 的平面图,它使用时相当于两个杠杆,在图乙杠 杆简化图中B、C两点确定支点,并用O标出,画 出最小动力F1和阻力臂l2。
1
知识小结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1. 杠杆的分类: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等臂杠杆; 2. 杠杆的应用:判断三种杠杆,利用杠杆平衡条件 解决问题。
2 如图所示,独轮车车斗和车内的煤受到的总重力G 为900 N,此重力作用于A点,车轴O为支点。将车 把抬起时,作用在车把上向上的力有多大?省力吗? 解:因为F1l1=F2l2,即 F×(30+90) cm=G×30 cm, 解得F=225 N;省力。
3 一根杠杆两端分别挂着质量不等的两铁块,如图
沪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 精品配套课件
只本 供课 免件 费来 交源 流于 使网 用络
第十章 机械与人
第一节 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第2课时 杠杆的应用
1
课堂讲解
•杠杆的分类 •杠杆的应用堂 小结 当堂 检测 课后 作业
你能说出“小小秤砣压千斤”的道理吗? 你知道拧松生锈的螺帽要用一段水管套在板手柄上的道 理吗? 理发剪刀和铁匠用的剪刀有何区别?
面。则( D ) A.F甲>F乙,因为甲方法的动力臂长 B.F甲<F乙,因为乙方法的阻力臂长 C.F甲>F乙,因为乙方法的阻力臂短
D.F甲=F乙,因为动力臂都是阻力臂的2倍
易错点:误认为动力臂长的杠杆更省力
1 如图所示,各式各样的剪刀都是一对对杠杆。要 剪开较硬的物体,使用哪种剪刀最合适?
解:使用(b)剪刀最合适。
所示,此时杠杆静止。 若将两铁块同时浸没于水 中,杠杆是否仍然平衡?若不平衡,哪端下沉?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机械与人PPT教学课件全套

3.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知2-讲
器材:杠杆、钩码、弹簧测力计、铁架台 测量的物理量:力的大小 力臂的长度 (1)杠杆两端装置两只可调节的螺母,能起
什么作用? 调节杠杆自身的平衡。 (2) A、B两图中的杠杆处于静止状态,
实验时采用哪幅图?为什么?
采用A图。实验时,使杠杆在水平
A
位置平衡,便于在杠杆上直接读
一“点”——支点O(一定在杠杆上) 杠 动力F1 杆 相对的 五 二“力”—— 阻力F2 要 素 动力臂L1 三“臂”—— 阻力臂L2 画杠杆力臂的方法
知1-讲
①找点(确定支点); ②画线(画力的作用线,一般画为虚线); ③作垂线段(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垂 足在力的作用线上,一般画为虚线); ④标力臂(标垂足---直角符号、标力臂---支 点到垂足的距离 )。
第十章 机械与人
第一节 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第1课时 杠杆
1
课堂讲解
•认识杠杆 •杠杆的平衡
2
课时流程
逐点 导讲练 课堂 小结 当堂 检测 课后 作业
埃及金字塔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其中法老胡夫的陵墓最
大,建于公元前二十七世纪,高146.5米,相当于40层楼
高,由230万块重约2.5吨的大石块叠成,最大的一块重约 16 吨,全部工程历时30余年。古埃及人用什么工具创造
(来自《点拨》)
知2-讲
【导引】 (1)力臂的画法:过支点作力的作用线的垂线段; (2)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乘以动力臂等于阻力乘以阻
力臂;根据直角三角形角与边的关系,求出绳子对
杠杆拉力的力臂;再利用已知的重力和重力的力臂 以及杠杆平衡的条件求出拉力F的大小。
(来自《点拨》)
知2-讲
第十章 机械与人 课件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

特点: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动滑轮 定义:工作时,轴随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 实质: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杠杆 特点:能省力,但要多移动距离
F
1(G n
G动)
s nh
F 拉力 n 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 G 物重 G动 动滑轮重 s 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h 物体上升的高度
功
作用在物体 上的力F
物体在力的 方向上移动
杠杆的分类
特点概念
省力杠杆 费力杠杆 等臂杠杆
省力费距离,l动 大于l阻
费力省距离,l动 小于l阻 不费力也不省距 离,l动等于l阻
F1l1 = F2l2
实例
1.用开瓶器开瓶盖 2.用指甲剪剪指甲 3.用羊角锤拔钉子
4.用镊子夹砝码 5.用筷子夹东西
6.天平
滑轮和其他简单机械
定滑轮
定义:使用时,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实质:等臂杠杆
杆
OB可绕O点转动,重为6N的
l1
物体P悬挂在杠杆的中点A 处 ,
拉力F 1与 杠杆成3 0 °角,杠杆 在水平位置保6持平衡。此状态
下拉力F1=_____N。试作出F1 的力 臂 l1。
3. 为了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小明同学做 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他让同一钢球从不同的高度静止滚下,目的是 为了让钢球 质量 不变,而改变 高度 ;
(2)他让大小不同的实心钢球从同一高度静止滚下为 了让钢球的 高度 不变,而改变 质量 ;
(3)由于采用了 控制变量 法和转换法,小明很快弄 清了:物体的质量越大、速度越大,物体的动能 就越 大 .
4. 如图所示,滑轮下挂重500N的物体G, 滑轮重40N,绳和杠杆都是轻质的。要 在图示位置使杠杆平衡,在杠杆的A点 所加的竖直向上的力F应是(杠杆上标度的间距 相等)( B )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十章机械与人小结与复习课件新版沪科版

_ 1.5 J,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是 75% .
变式练习
1.某建筑工地上,工人用右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 450N的物体匀速竖直提升了6m,若已知滑轮组此时 的机械效率为60%. 请计算: ⑴工人提升重物所做的有用功是多少?
2700J ⑵工人提升重物所做的总功是多少?
4500J
机械能及其转化
能的单位是:焦耳(J)
机械效率及其计算
对人们有用的功 对我们无用但又
W有用=Gh
不得不做的功
拉力所做的功 W总=Fs
有用功
额外功 比值
总功
机械效率
η = W有用 W总
<1
功的原理
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典例精析
【例1】小明同学利用如图动滑轮,用F=10N的 拉力将重G=15N的重物匀速提升0.1m,在这一过
程中,他做的总功为___2___J,其中有用功为__
优等生经验谈:听课时应注意学习老师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同学们如果理解了老师的思路和过程,那么后面的结论自然就出现了,学习起来才能够举 一反三,事半功倍。
2019/7/8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13
谢谢欣赏!
2019/7/8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14
第十章 机械与人
小结与复习
自学检测
1.
对机械所做的功叫总功,对我们
的功叫有
用功,对我们无用的、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叫
功。
2.
跟
的比值叫机械效率,用η 表示,由于存
在
,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机械效率的数
值常用
表示。
3. 机械效率的公式:η =
。
4. 物体由于
而具有的能叫作动能,其大小与
变式练习
1.某建筑工地上,工人用右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 450N的物体匀速竖直提升了6m,若已知滑轮组此时 的机械效率为60%. 请计算: ⑴工人提升重物所做的有用功是多少?
2700J ⑵工人提升重物所做的总功是多少?
4500J
机械能及其转化
能的单位是:焦耳(J)
机械效率及其计算
对人们有用的功 对我们无用但又
W有用=Gh
不得不做的功
拉力所做的功 W总=Fs
有用功
额外功 比值
总功
机械效率
η = W有用 W总
<1
功的原理
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典例精析
【例1】小明同学利用如图动滑轮,用F=10N的 拉力将重G=15N的重物匀速提升0.1m,在这一过
程中,他做的总功为___2___J,其中有用功为__
优等生经验谈:听课时应注意学习老师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同学们如果理解了老师的思路和过程,那么后面的结论自然就出现了,学习起来才能够举 一反三,事半功倍。
2019/7/8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13
谢谢欣赏!
2019/7/8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14
第十章 机械与人
小结与复习
自学检测
1.
对机械所做的功叫总功,对我们
的功叫有
用功,对我们无用的、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叫
功。
2.
跟
的比值叫机械效率,用η 表示,由于存
在
,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机械效率的数
值常用
表示。
3. 机械效率的公式:η =
。
4. 物体由于
而具有的能叫作动能,其大小与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第10章 机械与人复习课件

l2 l1 O
F2
F1
l1=l2 l1
F G 相当于一个等臂杠杆
改变拉力方向后,还是等 臂杠杆,所以只使用定滑轮,
无论拉力方向怎么样,F=G。
定滑轮不省力。
动滑轮的实质
理论分析
支点是 A 点还是 O 点?
∵ G ·R = 2R ·GFR F = 2R
F
l1= 2R F
OA
l2 = R
O
=
1 2
G
要达到目的,完成 有用功,必须施加力 F 对滑轮做功,是总功。
F G
提升重物是目 的,是有用功。
机械效率及其计算
对人们有用的 功
W有用=Gh
对我们无用但又 不得不做的功
拉力所做的 功
W总=Fs
有用功
额外功
总功
比值
机械效率
η = W有用
W总
<1
功的原理
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典例精析
【例1】小明同学利用如图动滑轮,用F=10N的 拉力将重G=15N的重物匀速提升0.1m,在这一过
八年级物理教学课件
第十章 机械与人
小结与复习
一 认识杠杆
1.定义: 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作杠
杆。
讲授新课
2.杠杆五要素:
(阻力作用线)
支点到阻力作 用线的距离
l2阻力臂
杠杆绕着转动
O支点 的固定点
F2阻力
阻碍杠杆转 动的力
l1动力臂
支点到动力作 用线的距离
F1动力
使杠杆转 动的力
3.作力臂的方法
F1
B
O
➢ 找出支点的位置
A F2
l1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第十章 机械与人 复习课件

┃实战演习成高手┃
1.如图10-8所示是安置在小区门口的栏杆的示意图,当 在A处施加一个动力时,可将栏杆拉起来,它是一根(B )
A.省力杠杆 C.等臂杠杆
图10—8
B.费力杠杆 D.无法确定
[解析]当在A处施加一个动力时,左侧立柱是支点,杆 的重心在杆的中间,则阻力臂约为杆长的一半,而动力臂 只是A点到支点的距离,所以动力臂远远小于阻力臂,属 于费力杠杆。
第十章 机械与人 复习课件
┃思维感悟成体系┃
┃回眸教材析知识┃
1.杠杆 直接搬动很重的大石头很困难,利用撬棒就可以较容易 办到,在力的作用下,撬棒就是能绕着一个固定点转动的硬 棒,叫 杠杆 。撬棒属于省力杠杆,但是费了 距离 ; 用筷子夹食物,筷子就是一种费力杠杆,只要手指稍微一动 , 筷子就可以夹很多东西,虽然费了 力 ,但省了 距离 , 使操作更加方便。
2.滑轮和滑轮组 观察人们生活中利用简单机械的情景,有时人们利用动 滑轮,目的是省 力 ,但费了 距离 ;有时利用定滑 轮,不省力,但改变了 力的方向 ,使操作更为方便。 要想即省力又改变力的方向, 就可以将两者组合,组 成 滑轮组 ,起重机上的滑轮组合就是实例之一。
3.功的必要因素 某同学踢足球,球离开脚后飞出10m远,足球飞出10m 的过程中人不做功。物理学中规定:功等于 力跟物体在力 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的乘积。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①作 用在物体上的 力 ;②物体在 力 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图10—3
[答案] 如图所示
方法点拨: 关于滑轮组提升(或水平拉)物体时,承担重物绳子的
股数的判断和根据题目的具体要求设计滑轮组的组装的解题
步骤:①根据公式n=
G物+G动 F
,求出绳子的股数;②利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十章机械与人第五节机械效率课件

机械与人
第五节
机械效率
新知•自主预习
知识点一
机械效率
1.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1)总功: 拉力(或动力) 所做的功,用字母 W总
表示。
(2)额外功:为了达到某一目的,不得不克服
机械本身的重力 和 摩擦力
等因素而做的功,
用字母W额表示。
(3)有用功:对我们 有用
(4)关系:W = W有+W额
总
的功,用字母 W有 表示。
理解机械效率
【例题】 用如图所示滑轮组将货物缓慢提升3 m,已知货物重850 N,所用
拉力F为300 N。(不计摩擦和绳重带来的影响)求:
(1)有用功W有;
(2)总功W总;
(1)2 550 J (2)2 700 J
(4)50 N (5)94.4%
(3)额外功W额;
(4)动滑轮的重力;
(5)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基础•限时达标
知识点一 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1.小玲同学值日时用水桶提水,她做的有用功是( B )
A.对桶所做的功
B.对水所做的功
C.对水和桶所做的功
D.对水、桶和人所做的功
2.甲吊车比乙吊车的机械效率高,当它们分别把相同质量的物体匀速提升
相同高度时,则( B )
A.甲吊车的电动机做的有用功较多
B.乙吊车的电动机做的额外功较多
C.甲吊车的电动机做的总功较多
D.甲、乙两吊车的电动机做的总功相同
3.卖茶杯的人,从货架上拿起茶杯,喝茶水的人,从桌面上端起盛茶水的茶杯,
就两人克服茶杯重力做的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都是有用功
B.都是额外功
C.对喝茶的人而言是有用功
第五节
机械效率
新知•自主预习
知识点一
机械效率
1.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1)总功: 拉力(或动力) 所做的功,用字母 W总
表示。
(2)额外功:为了达到某一目的,不得不克服
机械本身的重力 和 摩擦力
等因素而做的功,
用字母W额表示。
(3)有用功:对我们 有用
(4)关系:W = W有+W额
总
的功,用字母 W有 表示。
理解机械效率
【例题】 用如图所示滑轮组将货物缓慢提升3 m,已知货物重850 N,所用
拉力F为300 N。(不计摩擦和绳重带来的影响)求:
(1)有用功W有;
(2)总功W总;
(1)2 550 J (2)2 700 J
(4)50 N (5)94.4%
(3)额外功W额;
(4)动滑轮的重力;
(5)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基础•限时达标
知识点一 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1.小玲同学值日时用水桶提水,她做的有用功是( B )
A.对桶所做的功
B.对水所做的功
C.对水和桶所做的功
D.对水、桶和人所做的功
2.甲吊车比乙吊车的机械效率高,当它们分别把相同质量的物体匀速提升
相同高度时,则( B )
A.甲吊车的电动机做的有用功较多
B.乙吊车的电动机做的额外功较多
C.甲吊车的电动机做的总功较多
D.甲、乙两吊车的电动机做的总功相同
3.卖茶杯的人,从货架上拿起茶杯,喝茶水的人,从桌面上端起盛茶水的茶杯,
就两人克服茶杯重力做的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都是有用功
B.都是额外功
C.对喝茶的人而言是有用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新课标(HK)
第十章
机械与人 ┃ 回眸教材析知识
3 .功的必要因素 某同学踢足球,球离开脚后飞出10 m远,足球飞出10 m 的过程中人不做功。物理学中规定:功等于 力跟物体在力 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的乘积。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①作 用在物体上的 力 ;②物体在 力 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不做功的三种情况:有力无距离,例如提重物却没有提起; 有距离无力,弹珠在水平桌面上被弹出继续前进,但人没有 做功;力和距离垂直,例如物体在水平冰面上匀速滑行,水 平方向没有力做功,此时虽然有重力作用在物体上,但重力 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垂直没有做功。
物理·新课标(HK)
第十章
机械与人 ┃ 典例精析把方向
方法点拨: 计算功的大小时,要特别注意:力与距离二者要在同一 个方向上。还要注意通过物体的平衡条件判断物体的受力情 况,求力的大小。
物理·新课标(HK)
第十章
机械与人 ┃ 典例精析把方向
典例4:功率的测量 例5 如图10-5所示,粗略测量小明同学引体向上运动 的功率时,下列物理量不需要测量的是( B )
1.2×10-4 m3
物理·新课标(HK)
第十章
机械与人 ┃ 典例精析把方向
典例5:机械效率的探究 例6 用如图10-6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杠杆的机械效率。 实验时,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挂在较长杠杆下 面的钩码缓缓上升。
图10—6
物理·新课标(HK)
第十章
机械与人 ┃ 典例精析把方向
(1)实验中,将杠杆拉至图中虚线位置,测力计的示数F为 0.5 N,钩码总重G为1.0 N,钩码上升高度h为0.1 m, 测力计移动距离s为0.3 m,则杠杆的机械效率为 66.7 %。 请写出使用该杠杆做额外功的一个原因: 使用杠杆时需要克 服杠杆自重(克服摩擦力)等做功 。 (2)为了进一步研究杠杆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一 位同学用该实验装置,先后将钩码挂在A、B两点,测量并计 算得到下表所示的两组数据。
实验 次数
1
2
钩码移 钩码悬 钩码总 动距离 挂点 重G/N h/m 1.5 0.10 A点 2.0 0.15 B点
拉力 F/N
0.7
测力计 机械效 移动距 率η/% 离s/m 0.30 71.4
1.2
0.30
83.3
物理·新课标(HK)
第十章
机械与人 ┃ 典例精析把方向
根据表中数据,能否得出“杠杆的机械效率与所挂钩码的 重有关,钩码越重其效率越高”的结论?答: 不能 ;请 简要说明两条理由:① 两次实验时钩码没有挂在同一位置 ; ② 仅根据一次对比实验所得结论是不可靠的 。
方法点评: 杠杆的机械效率:杠杆的支点改变,悬挂点的改变都会使 额外功的大小改变,即克服杠杆自重所做的功改变。
物理·新课标(HK)
第十章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机械与人 ┃ 典例精析把方向
典例6:机械能的转化 例7 同学们都玩过秋千吧,闭上眼睛, 那种时高时低的感觉如同在飞……你知道其中 能量的转化吗?图10-7是小孩荡秋千的示意 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C )
物理·新课标(HK)
第十章
机械与人 ┃典例精析把方向
┃典例精析把方向┃
典例1:杠杆平衡条件的探究和应用 例1 在验证杠杆平衡条件时,某实验小组得到了如图 10-1所示的杠杆平衡状态,已知每个钩码的质量均相等。
图10—1
物理·新课标(HK)
第十章
机械与人 ┃ 典例精析把方向
(1)若钩码所挂位置不动,将左边的钩码去掉一个,为使 杠杆仍然保持平衡,右边的钩码该拿掉 2 个。
[解析] 当在A处施加一个动力时,左侧立柱是支点, 杆的重心在杆的中间,则阻力臂约为杆长的一半,而动力 臂只是A点到支点的距离,所以动力臂远远小于阻力臂, 属于费力杠杆。
物理·新课标(HK)
第十章
机械与人 ┃实战演习成高手
2.将一个省力的机械和一个省距离的机械组装成一个 组合机械,当利用这个组合机械做功时( A ) A.一定不能省功 B.一定可以省力 C.一定可以省距离 D.一定能省功
物理·新课标(HK)
第十章
机械与人 ┃实战演习成高手
7.如图10-12所示,若人手拉力F=50 N,则货物重 100 N(不考虑动滑轮和摩擦),A钩所受的拉力为 50 N,B钩所受的拉力为 100 N。
物理·新课标(HK)
第十章
机械与人 ┃ 回眸教材析知识
W有用 公式:η=——— W总 Gh 斜面:η=—— FL Gh Gh G 定滑轮:η=——=——=— Fs Fh F Gh Gh G 动滑轮:η=——=——=—— Fs F2h 2F Gh Gh G 滑轮组:η=——=——=—— Fs Fnh nF (2)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减小机械自重、减小机件间的 摩擦。
物理·新课标(HK)
第十章
机械与人 ┃ 典例精析把方向
[解析] 当杠杆和竖直墙之间夹角逐渐增大时,由于动力 是竖直向上的,所以动力臂和阻力臂的比值是不变的,由杠 F1 L2 杆平衡条件——=——可知,力的大小不变。 F2 L1 方法点拨: 本题属于动态平衡问题,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在于找到 不变量和动态量。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1L2,代入不变 量,进而判断动态量的变化情况。
物理·新课标(HK)
第十章
机械与人 ┃实战演习成高手
┃实战演习成高手┃
1.如图10-8所示是安置在小区门口的栏杆的示意图,当 在A处施加一个动力时,可将栏杆拉起来,它是一根( B )
图10—8
A.省力杠杆 C.等臂杠杆
B.费力杠杆 D.无法确定
物理·新课标(HK)
第十章
机械与人 ┃实战演习成高手
A.小明的质量 B.单杠的高度 C.每次身体上升的高度 D.做引体向上的时间
图10—5
物理·新课标(HK)
第十章
机械与人 ┃ 典例精析把方向
方法点拨: W 测量功率的大小的思路:根据功率的计算公式P=— t 确定所需测量的物理量,测量功率需要得到功和对应做功 所需要的时间,测量功时注意力和距离的对应。
物理·新课标(HK)
第十章
机械与人 ┃ 回眸教材析知识
5.功率 功 率 是 指 机 械 在 单位时间 里 完 成 的 功 , 表 示做功 快慢 的物理量。例如,某小轿车功率66 kW,它 表示:小轿车1 s 内做功66000 J 。对于功率一定的机械,由 W 公式P=—=Fv可知,当速度越小时,产生的拉力越大,例如 t 汽车载重上坡时,要挂低挡来获得较大的拉力。 6.机械效率 (1)机械效率是指有用功跟总功的 比值 。不同机械的 机械效率表达式及其特点:
“奇动偶定”原则解决相关问题。
物理·新课标(HK)
第十章
机械与人 ┃ 典例精析把方向
典例3:功的计算
例4 如图10-4所示,用水平力F拉着重为100 N的物 体,在水平地面上向右匀速移动了5 m,物体所受地面的摩 擦力大小为20 N,则( D )
图10—4
A.重力做的功是500 J B.拉力大小为100 N C.拉力大小为120 N D.拉力做的功为100 J
物理·新课标(HK)
第十章
机械与人 ┃实战演习成高手
3.如图10-9所示的四种情景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 B )
图10—9
[解析] A、C、D选项中有力没有距离,所以不做功。
物理·新课标(HK)
第十章
机械与人 ┃实战演习成高手
4.中考体育跳绳项目测试中,小明同学在1 min内跳 了120次,则他跳绳时的功率大约是( C ) A. 0.5 W B. 5 W C. 50 W D. 500 W W [解析] 小明体重约500 N,每次升高5 cm,P=—= t 500 N×0.05 m×120 ——————————=50W。 60 s
第十章 机械与人
物理·新课标(HK)
第十章
机械与人 ┃ 思维感悟成体系
┃思维感悟成体系┃
物理·新课标(HK)
第十章
机械与人 ┃ 回眸教材析知识
┃回眸教材析知识┃
1.杠杆 直接搬动很重的大石头很困难,利用撬棒就可以较容易 办到,在力的作用下,撬棒就是能绕着一个固定点转动的硬 棒,叫 杠杆 。撬棒属于省力杠杆,但是费了 距离 ; 用筷子夹食物,筷子就是一种费力杠杆,只要手指稍微一动 , 力 筷子就可以夹很多东西,虽然费了 ,但省 距离 了 ,使操作更加方便。
物理·新课标(HK)
第十章
机械与人 ┃实战演习成高手
6.如图10-11所示是某跳水运动员正在进行训练的情 景,从起跳至落到水面的过程中,运动员的动能与重力势 能变化的情况是( D )
图10—11
A.动能一直减小,重力势能一直增大 B. 动能一直增大,重力势能一直减小 C.动能先增大后减小,重力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D. 动能先减小后增大,重力势能先增大后减小
物理·新课标(HK)
第十章
机械与人 ┃ 回眸教材析知识
4.功的原理 事实告诉我们,使用扳手拧螺丝要省力必须费 距离 , 钓鱼时要省距离必须费 力 ,既 省力又省距离 的机械 是没有的。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直接用 手所做的功,即: 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 使用机械虽然不能省功,但人类仍然使用,是因为使用 机械或者可以 省力 、或者可以 省距离 、也可以改变 力的方向 ,给人类工作带来很多方便。 理想机械(忽略摩擦和机械本身的重力):使用机械时,人 们所做的功(Fs) 等于 直接用手对重物所做的功(Gh)。
物理·新课标(HK)
第十章
机械与人 ┃ 典例精析把方向
典例2:滑轮组的应用与设计 例3 请在图10-3中画出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拉力F= 的绳子的绕法。(不计动滑轮重、绳重和摩擦)
图10—3
[答案] 如图所示
物理·新课标(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