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结构理论与轨道力学(无缝线路)
第三章 无缝线路

第三章无缝线路第一节概述一、铺设无缝线路的意义普通线路是由标准长度的钢轨(长度为12.5m或25m)利用接头联接零件联接而成的,线路上存在着大量的钢轨接头。
钢轨接头是铁路线路的薄弱环节,接头的存在不仅加剧列车通过时对线路产生的冲击和振动,促使道床板结、溜坍,混凝土轨枕破裂损坏,使接头处线路产生较严重的病害,而且还会加剧线路的爬行,降低钢轨和机车车辆的使用寿命,影响行车的速度和平稳性,并产生振动和噪音,使旅客感觉不舒适。
另外,大量的接头需消耗大量的接头零部件,为整治接头病害还将大大增加线路的养护维修工作量和养护维修费用。
随着轴重、运量和行车速度的不断增长,普通线路的上述缺点更为突出。
实践统计表明,列车对钢轨接头的冲击力比对非接头区的冲击力大3倍以上。
在普通线路上,接头的养护维修费用约占全部养护维修费用的35%~50%,钢轨由于轨端损坏而需更换的数量也较因其他部位损坏而需更换的数量多2~3倍。
显然,从根本上消除钢轨接头,对列车运行、旅客的舒适条件和线路的养护维修等方面均极为有利,无缝线路也因此而迅速发展起来。
所谓无缝线路,就是把标准长度的钢轨一根一根地焊接成具有相当长度的长钢轨(我国铁路规定不短于200m)用以代替标准钢轨而铺设的线路。
与普通线路相比,无缝线路在很大程度上消灭了钢轨接头,减少了列车对轨道的动力冲击和振动作用,因而具有行车平稳、噪音低、减少材料消耗、降低养护维修费用、延长维修周期、延长线路设备和机车车辆的使用寿命、减少行车阻力等优点,能适应高速行车的需要,有利于发展高速、重载铁路。
无缝铁路作为一种先进的轨道结构形式,是铁路轨道结构发展的方向之一。
早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国外就已经开始铺设无缝线路。
我国从1957年开始试铺无缝线路,随着铺设技术的日趋完善,特别是全区间和跨区间无缝线路铺设技术的不断成熟,近几年来,无缝线路的铺设进程明显加快,到目前为止,我国铁路已铺设无缝线路约3万多公里,占正线延展长度的40%以上,并将继续得到大力发展。
无缝线路轨道稳定计算

P
EI 2 (
f
f
foe ) l2
4
3
fo2
l2
2
(
4Q
3
t
f
)
fEI
2
4Q
3
t
f
P 两根钢轨计算温度压力(N) E 钢轨弹性模量,2.110(7 N / cm2)
I 两股钢轨对垂直中和轴 的惯惯性矩cm4)
轨道框架刚度系数,取 为1
l 轨道原始弯曲波长(cm)
2、影响无缝线路稳定性的因素
试验研究及运营经验表明,影响无缝线路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有:钢轨的温升 幅度、轨道原始不平顺、道床横向阻力以及轨道框架刚度等。前两项是促使 无缝线路轨道失稳的因素,后两项是保持稳定性的因素。另外,道床纵向阻 力和中间扣件的抗扭转作用对无缝线路轨道稳定性影响较小。
钢轨的温升幅度
L T L
钢 轨 的 线 膨 胀 系 数 , 11.810 6 / 0C
t
E
t
E
L L
E
T
E钢 轨 钢 的 弹 性 模 量
E 2.11011 N / m2 2.1107 N / cm2
T Ts - T
Ts-钢轨锁定轨温,又称零应力轨温(℃) T-钢轨计算温度(℃);高温时,取当地气温加
maxPt2=248max△T2F=248×47.9×77.45=
900.5kN
(1)计算模型的建立
无缝线路轨道出现的原始弯曲大多数是单波形的。轨道原始不平顺的总长度 以l0表示,随着钢轨轴向压力的增长,其中l长度范围内将发生新的横向位移 增量,并以虚线表示,其位移变形矢度为f,与之对应的原始弯曲矢度为f0, 线路曲率半径R所对应的矢度是fr。根据力学分析原理可取出l长度范围的一 段轨道作为脱离体,分析无缝线路轨道稳定性,于是得到力学计算模型,并 建立下列基本假定:
无缝线路铺设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流程

无缝线路施工方法及工艺流程一、概述无缝线路既是轨道结构技术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高速、重载轨道结构的最优选择,它以无可争议的优越性为各国铁路所认可。
实践证明,造成接头病害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接头处一对夹板的竖向刚度EI y,仅为钢轨竖向刚度的30%左右。
2.在车轮前滚动接近轨缝的瞬间,两轨端上下相对错动形成台阶,距有关部门检测,一般线路上台阶高差为0.02cm,当车轮与其碰撞时,轨道发生强迫振动,这种振动对轨道有较大的破坏作用。
3.接头处的产生附加冲击作用。
4.钢轨轧制和材质缺陷对接头的影响。
上述原因对轨道(接头)产生的主要病害:1.在捣固不良或翻浆冒泥地段出现低接头。
2.钢轨端部出现鞍型磨损。
3.钢轨坡损,轨头表面金属碎裂、剥离、掉块、螺栓孔裂纹,甚至钢轨折断。
4.混凝土枕损坏、破裂。
5.夹板产生永久性变形,造成硬弯甚至使夹板裂纹、折断。
6.道床溜坍、板结、翻浆冒泥。
线路接头病害的各影响因素,互为因果,恶性循环,促使钢轨接头处永久变形发展,进一步使竖向位移和冲击力加大。
同时使机车车辆的振动加剧,噪声增大,舒适度降低,消耗更多的动力,加速线路和机车车辆的破坏,导致设备使用寿命缩短,修理费用增大。
综上所述,线路的钢轨接头不仅对线路设备、机车和车辆的使用寿命、旅客的舒适度、能源的消耗有一定的不良影响,而且还直接威胁着铁路行车安全。
因此对钢轨接头的功能应有两个基本要求:一是温度变化时钢轨能伸缩;二是接头构造要坚固稳定。
这两个要求对普通线路来说是相互矛盾的,保了伸缩就保不了稳定,否则在构造上增加难度。
冻结接头线路虽然能解决钢轨接头的稳固问题,但平顺性的改善有限。
因此只有将钢轨焊接起来的无缝线路,才能彻底解决钢轨接头的稳固与平顺性问题。
无缝线路又叫焊接长钢轨轨道,按照承受应力情况分为:⑴温度应力式;⑵定期调整温度应力式;⑶自动放散温度应力式。
我国是普遍采用的是“温度应力式”。
无缝线路从轨道结构形式分为:普通无缝线路、区间无缝线路和跨区间无缝线路。
高速铁路轨道结构理论研究进展

高速铁路轨道结构理论研究进展摘要: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促进铁路建设项目的增多。
在高速铁路蓬勃发展的环境下,如何科学高效地维护我国规模庞大的运营线路,实现高速铁路在全生命周期内的稳定、安全运营,是目前我国高速铁路面临的一个至关重要且亟待解决的问题,而探明高速铁路轨道结构在长期运营过程中动态性能演变及服役安全控制机制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安全是铁路运输永恒的主题,更是高速铁路的核心要求。
本文就高速铁路轨道结构理论展开探讨。
关键词:高速铁路;无砟轨道;道岔;无缝线路引言近年来,随着高铁的快速发展,投入运营的高铁线路越来越多,由于200~250km/h的高铁线路多以有砟轨道为主,因此重视研究、探索解决有砟轨道病害特别是长波不平顺病害在维护中存在的运用管理薄弱、作业精度不高、生产组织不合理、作业质量跟踪监控不严等问题,对于提高有砟轨道养修管理水平,确保高铁设备运营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1高速铁路轨道结构研究现状分析自1964年世界首条高速铁路在日本东海道新干线开通以来,高速铁路技术已历经了五十多年的发展,但其运营安全问题仍未得到全面彻底的解决,危及高速列车运行安全的故障和事故在德国、韩国、日本等地仍时有发生。
出现此类问题的原因,除了对车辆结构关键工程材料失效机理、高速列车脱轨机制等问题认识不足之外,未系统研究作为固定设备之一的高速铁路轨道结构服役性能的时空演变机制,未深入了解高速铁路轨道结构初始损伤演变、动态性能劣化、特殊条件下状态突变对行车安全的影响,以及对高速铁路运营安全保障和长效服役能力关键支撑理论的研究和认识不足,也是极其重要原因。
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表明,在动荷载和环境因素耦合循环作用下,高速铁路轨道结构在长期服役过程中,其各项构成材料(如水泥乳化沥青砂浆、混凝土等)的微观结构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关键部件出现伤损甚至失效(如轨道板裂纹、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劣化、扣件折断、钢轨波磨等),而轨道结构与关键部件材料初始损伤的动态演化,轨道结构与关键部件的持续劣化以及特殊条件下结构局部状态的瞬时突变等,势必会引起轨道服役状态与结构动态性能的持续劣化,导致轨道结构与高速车辆系统不匹配,从而加剧高速铁路线路服役状态的恶化,耐久性和经济性的明显降低,同时影响行车品质,甚至留下安全隐患,危及高速列车运行安全。
什么是无缝线路?无缝线路简介

什么是无缝线路?无缝线路简介本文介绍的是有关无缝线路的内容,她将告诉你:什么是无缝线路、无缝线路是什么意思、什么叫无缝线路、无缝线路简介,相信对您会有一定的帮助。
无缝线路(continuous welded rail)用焊接长轨条铺设旳轨道,因为长轨条没有轨缝而得名。
基本介绍无缝线路(continuous welded rail)用焊接长轨条铺设旳轨道,因为长轨条没有轨缝而得名。
无缝线路类型无缝线路分温度应力式及放散温度应力式两种。
目前世界各国绝大多数均采用温度应力式无缝线路。
特点将每根12.5m或25m长旳钢轨联结成轨道,很显然每隔12.5m 或25m就会有─个接头。
接头之间还有─道轨缝,大约为6mm。
留轨缝旳道理很简单,是为了防止钢轨在热胀冷缩时产生旳温度力。
不要小看这个温度力,但钢轨温度每改变1℃,每根钢轨就会承受1.645吨旳压力或拉力。
轨温变化幅度为50℃时,─根钢轨则要承受高达82.25吨旳压力或拉力。
如此巨大旳力足以将钢轨顶得歪七八扭,造成轨道不平顺,影响列车快速安全运行。
轨缝使热胀旳问题解决了,但是另─个问题又出现了:这道不起眼旳轨缝不但使列车在运行时产生令人讨厌旳“咔哒咔哒”声,更重要旳是造成车轮与钢轨旳撞击,对二者尤其是车轮旳损害相当大,缩短了车轮旳使用寿命。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視A谝低夂芏嗳硕荚诙越睢L乇鹗悄切┤刃臅A普通乘客,纷纷献计献策。
铁路相关部门,比如《铁道知识》杂志收到读者大量旳改进轨道接头旳建议和设计。
但是这些建议和设计尽管千变万化,接头依然存在,最好旳办法是干脆消灭接头,这就是我们要说旳“无缝线路”。
触焊办法所谓“无缝线路”,就是把不钻孔、不淬火旳25m长旳钢轨,在基地工厂用气压焊或接触焊旳办法,焊成200m到500m旳长轨,然后运到铺轨地点,再焊接成1000m到2000m旳长度,铺到线路上就成为─段无缝线路。
如果没有加工、运输、施工上旳困难,从理论上讲,“无缝线路”可以无限长。
轨道结构力学分析

第一节 概述
轨道结构力学分析:
应用力学的基本原理,在轮轨相互作用理 论的指导下,用各种计算模型来分析轨道及 其各个部件在机车车辆荷载作用下产生应力、 变形及其他动力响应。
2024/7/18
1
轨道结构力学分析目的: (1)确定机车车辆作用于轨道上的力; (2)在一定运行条件下,确定轨道结构的承载能
,C
R
bl 2
y0
, y0
yp
关系1:
kD a
关系2: D Cbl
2
2024/7/18
q ky
24
(3)计算公式推导
钢轨在集中荷载作用下发生挠曲变形
弹性曲线方程为 y yx
2024/7/18
25
由材料力学可知:
钢轨各截面的转角、弯矩M,剪力Q和
基础反力强度q分别为
2024/7/18
dy
2、产生原因
导向力——最主要的原因 蛇行力 曲线上未被平衡的离心力 轨道方向不平顺
图6-1 轮轨之间作用力
2024/7/18
10
三、纵向水平力
爬行力——钢轨在动载作用下波浪形挠曲 坡道上列车重力的纵向分力 制动力——9.8Mpa 温度力 摩擦力纵向分力
2024/7/18
11
第三节 轨道结构竖向受力分析及计算方法
a1
L
S1 2
2024/7/18
53
其他参数:
e 道床支承长度; b 轨枕底宽( mm); Rd 钢轨动压力( N)。
2024/7/18
18
反映轨道基础弹性的参数
了解基础弹性的特点
道床系数
C
钢轨支点刚度系数 D
钢轨基础弹性系数 k
轨道结构理论与轨道力学(高速道岔)

法国和德国高速道岔的尖轨均采用整根AT轨加工 制造,日本38号道岔的尖轨采用中间焊接的方法,与 我国秦沈客运转线38号相同。
国家 型号 中国 60D40 法国 60D 德国 Zul-60 日本 80S
材质和强度
980MPa U75V
/
900A
1100MPa
800MPa
淬火
/
淬火
按用户需要
牵引点 ①不采用钢岔枕 捣固方式 ②捣固困难
①不采用钢岔枕, ①采用钢岔枕 连杆在枕上 ②捣固容易 ②捣固容易
①第一牵引点2~ 4mm②安装调 试第1点 ≤0.5其余点 ≤1mm
①第一牵引点4mm 密贴检查 ②安装调试第 标准 1点≤0.5其余 点≤1mm
同中国
①第一牵引 点4mm
高速道岔普遍采用的多机多点牵引
岔枕的设计与制造与钢轨件同等重要。 岔枕与道床、垫板及各种联结零件的组装为 轨道提供合理的弹性,也影响工务及电务系统 正常工作状态。 道岔监控系统及融雪设备。 是工务及电务系统正常工作和高速列车安全 运行的可靠保证,还是指导养护维修的依据。 道岔应结构与区间轨道配套。 道岔轨道刚度、养护维修周期、道岔前后过 渡段的处理措施、道岔零部件的使用寿命设计 等,均应与区间轨道配套。
2.道岔区轨道刚度设置
德国
速度小于160km/h时,仅轨下胶垫提供弹性;当速度 160≤V<220km/h时,刚度30kN/mm;当V≥220km/h时, 刚度为17.5kN/mm,采用弹性基板提供弹性。 以钢轨底部应力不超过75MPa作为道岔区轨道刚度的 取值,在23t轴重作用下,静刚度为17.5kN/mm。 动态刚度值约为静态刚度值的1.2~1.3倍。 道岔前后设置弹性过渡段,级差2~6级,在0.5秒内过 渡完毕。
铁路轨道无缝线路

案例二:某重载铁路无缝线路改造工程实例
改造背景
01
针对既有重载铁路线路的老化、磨损等问题,进行无缝线路改
造以提高运输效率和安全性。
技术挑战
02
克服重载铁路轨道变形大、维护困难等技术难题,采用高强度
扣件、优化轨道结构等措施提高轨道稳定性。
实施效果
03
通过改造工程,显著提高了重载铁路的运输能力和安全性,减
无缝线路的施工技术和施工质量控制;
研究内容: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铁路轨道无缝线路 进行研究 无缝线路的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
无缝线路的养护方法和养护标准。
02
铁路轨道无缝线路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铁路轨道无缝线路是指将多根钢轨焊 接成一根长钢轨,铺设在铁路线路上 ,以消除或减少轨道接头,提高列车 运行平稳性和安全性的轨道结构。
在施工区域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 标志和防护设施,如安全网、安 全带等,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应急预案
制定针对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的 应急预案,如火灾、触电等,确 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采取有 效措施进行处置。
05
铁路轨道无缝线路运营维 护管理
运营维护管理原则和目标
安全第一
确保无缝线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防止发生 安全事故。
THANKS
感谢观看
铁路轨道无缝线路
目录
• 引言 • 铁路轨道无缝线路概述 • 铁路轨道无缝线路设计原理 • 铁路轨道无缝线路施工技术
目录
• 铁路轨道无缝线路运营维护管理 • 铁路轨道无缝线路案例分析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背景与意义
铁路运输的重要性
铁路运输作为一种主要的陆上交通方式,具有运量大、成本 低、节能环保等优点,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据重要地 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跨区间无缝线路的结构与优点
1.取消了缓冲区,固定区可无限延长 轨条穿越桥隧,跨过车站,完全消除了钢轨接头和由 短轨组成的缓冲区,固定区可无限延长。
2.采用重型轨道结构 为保证快速重载线路的正常运营,跨区间无缝线
路须采用重型轨道结构,以提高无缝线路的强度和稳 定性。
1900 100 定点弯曲疲劳试验 50-
2×106
330
75 980
10
2200 100 定点弯曲疲劳试验 50-
2×106
430
潮湿 1000
无螺栓 检验
2×106
(2)与其他国家的比较
国 钢轨 绝 别 类型 缘
电 阻 (M Ω)
中 60kg 10 /m
美 132R 10 E
日 50N , 10 60K
100g 20g 9g 1g 2g
缩醛胶。聚乙烯缩醛的简称。 配方:E-44环氧树脂 聚乙烯醇缩甲醛 聚乙烯醇缩丁醛 双氰双胺
聚砜胶。 配方:E-51环氧树脂
聚砜 二甲基甲酰胺 双氰双胺
100g 35g 35g 10g
100g 20g 25g 11g
3.增强玻璃纤维布与绝缘层厚度 环氧胶粘剂中采用玻璃纤维布增强,可使树脂体 的弹性模量提高到20~30Gpa,与金属弹性模量相近。 在通常情况下,胶接强度随着胶层厚度的减少而 提高。但是胶层愈薄,钢轨同夹板绝缘可靠性愈差。 钢轨侧面胶层厚度宜为1.5~2mm。 钢轨端部胶层厚度宜采用4~6mm。
在轨腹两侧粘贴夹板,接头仍有螺栓联结,是胶接夹 板、胶接绝缘层和螺栓的复合连接。
2.胶接剂
环氧树脂+室温或加热固化剂
橡胶类。含有羧基的丁腈橡胶与环氧胶反应后,橡胶 分子链嵌入胶的结构中,得到较高的胶接强度、抗冲 击、抗开裂性能。
E-51环氧树脂 端羧基液体丁腈橡胶 双氰双胺 咪唑 气相法二氧化硅
4.绝缘接头技术性能
(1)我国绝缘接头技术条件
轨 1m 支 绝
轴向
疲劳试验
型
距无螺 栓静载 三点弯
(kN)
缘 电 阻
(MΩ)
承压 最大 压力
(kN)
支点 距离 (cm)
试验方法
荷载 (kN)
试验 次数 (次)
50 550
10
1700 100 定点弯曲疲劳试验 50~
2×106
240
60 760
10
以环氧树脂为主要胶接材料的需加热胶接的绝缘接头 以聚合树脂为主要胶接材料的常温胶接绝缘接头
1.胶接绝缘接头结构
(1)绝缘垫层 接头钢轨的端部与侧面要加垫具有足够强度的绝缘垫 层。 (2)粘接夹板 保留联结螺栓,用胶粘剂把钢轨与夹板胶接在一起。 采用特制的大接触面积的夹板。 (3)胶粘剂与胶接层 胶接层是由胶粘剂和多层玻璃纤维布层积而成。常温 固化胶剂的基料是聚合树脂,加热固化胶粘剂的基料 为环氧树脂。
轨道结构理论与轨道力学
无缝线路
第一节 跨区间无缝线路
两种结构型式:第一种为跨越车站与无缝道岔焊联, 即常说的跨区间无缝线路。第二种为跨越闭塞分区而 不跨越车站的,又称为区间无缝线路。
与普通无缝线路的基本原理一致,设计、施工、养护 理论和方法相同,但有一些新的特点。
1980年代,国外跨区间无缝线路开始大量应用。
俄 P65 10 罗 斯
轴向 承压 最大 压力 (kN) 1900
3000
2300
2500
劳试验
试验方法
荷载 (kN)
定点弯曲疲劳 试验
滚动荷载动程 81cm
除垂直方向施加 荷载外,另加轴 向荷载±300kN
重复荷载频率: 5Hz , 试 验 后 再 加 大 于 200kN 的 轴向压力
特大桥、不能焊连的岔区等特殊地段,需设置钢轨伸 缩调节器。
6.跨区间无缝线路的优点
(1)提高轨道结构整体性和强度 取消或减少了缓冲区,最大限度地消除了钢轨接头, 推动无缝道岔技术的开发应用,从而全面提高了轨道 的整体结构整体性和强度。
(2)优化行车条件 大量消除了钢轨接头,尤其是道岔无缝化,进一步提 高了列车运行质量。
跨区间无缝线路轨道采用60、75kg/m重轨。
3.采用胶接绝缘接头 为使长轨条跨越闭塞分区,须把绝缘接头胶接起
来,连成一个整体,消除轨缝。
4.采用无缝道岔 长轨条穿越车站时应与无缝道岔焊联,无缝道岔 须满足:
(1)在承受无缝线路温度力和附加力下正常工作。 (2)主要轨件,如尖轨、辙叉、胶接接头等,使用 寿命应达到或接近同类型钢轨的使用寿命。
50~ 330 200
±20 0
100~ 300
试验 次数 (次)
2×106
2×106
2×106
2×106
(3)扣件应全部采用弹性扣件。 (4)利用既有道岔与跨区间无缝线路焊联时,必须 对道岔结构进行改造、加强。
5.长轨节两端结构 跨区间无缝线路可长达几十甚至几百公里,其两端终 结处有三种轨端结构。 (1)锚固式 若站端为尽头线,可把长钢轨两端用钢筋混凝土锚固 在站台内。 (2)缓冲区式 由短轨组成缓冲区,与普通无缝线路相同。放在列车 需要停车或慢行的大站站内。 (3)伸缩调节器 伸缩调节器作为长轨条间的联结部件。
我国1960年代就曾在广深、胶济线试铺长度8km的无 缝线路。
1980~1981年在京山线试铺长度为7.68km和7.64km的 无缝线路,但焊接接头折断数量多,胶接绝缘接头短 期失效。
1993-1994年在京广、京山、大秦线上试铺了4段20 余km的无缝线路,并于1995年10月将高速、重载线 路要优先发展跨区间无缝线路作为技术政策。
(3)改善无缝线路受力及工作性能 轨条间可以直接传递纵向力和位移,伸缩区和
缓冲区的缺点自然消失。(1)温度力峰消失;(2) 轨道稳定性加强;(3)轨道防爬能力加强;(4) 锁定轨温容易保持。
(4)减少养护维修材料和劳力消耗 取消或减少了缓冲区,缓冲区轨料配件伤损和养
护维修投入显著减少。
二、胶接钢轨绝缘接头
欧洲铁路规定除小半径曲线或桥隧建筑物,轨条不得 不断开外,一般区间都焊联成一体,高速铁路上大量 无缝线路贯穿区间,最长无缝线路50km,德国与无 缝线路直接焊联的无缝道岔11万组。
日本青函隧道内铺设了长53.78km的无缝线路。
跨区间无缝线路大多铺设在客运专线上,俄罗斯在货 运为主的铁路上也铺有跨区间无缝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