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室外管网设计说明

合集下载

(完整版)室外管网设计说明

(完整版)室外管网设计说明

1. 设计说明:1.1 设计依据:1.1.1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 50013-2006;1.1.2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2006(2014年版);1.1.3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年版);1.1.4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1.1.5《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1.1.6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084-2001(2005年版)。

1.1.7 甲方提供的院区周围市政道路的给水排水管网现状图、设计委托书;1.1.8 建筑专业提供的作业图及相关专业提供的设计资料。

1.2 工程概况:本工程为卓达绿色建筑(新材料)海城产业园,工程位于辽宁省海城太湖路两侧西。

建设单位为卓达辽宁1.3 设计范围:1.3.1 卓达绿色建筑(新材料)海城产业园范围内生活给水管网、工艺给水管网(其中工艺给水管网管径和用水量由甲方提供,本次设计只负责工艺用水管线位置的布置)消防管网、雨水管网、污水管网的设计,不包含生产和工艺排水管网、防洪设计。

1.4 管道系统:本工程设有给水管网、雨水管网、污水管网。

1.4.1 给水系统:1.4.1.1 生活和消防用水水源来自市政管网,由北侧太湖路接入一条dn180给水管接入厂区内作为生活和消防用水;管道覆土 1.35m。

根据甲方提供的资料,市政管网水量、水质满足使用要求,太湖路市政绝对水压0.20MPa,只能满足厂房和动力中心补水要求,不能满足厂前区使用要求,厂前区供水需要在动力中心加压后供给厂前区单体,供水压力为0.35MPa;生产用水水源为市政管网直接供水;绿化用水水源为厂区内的自挖井(水量和水质由甲方负责满足现行绿化用水水质要求);总入口处的计量装置由市政部门负责。

1.4.3 污水设计:厂区内污水收集后,经化粪池处理之后分别接入西侧经七路和北侧东湖路的市政污水管网中。

室外综合管网工程施工设计方案(含给水、热力、排水)

室外综合管网工程施工设计方案(含给水、热力、排水)

.word 格式 .目录第一章编制依照 (2)第二章工程概略 (2)第三章施工准备 (6)第四章施工整体部署 (7)第五章施工工艺 (10)一、室外雨、污排水工程 (10)二、室外给水工程 (16)三、室外电气工程 (20)四、热力工程 (25)第六章施工有关规定和要求 (27)第七章质量保证举措 (29)第八章工期保证举措 (31)第九章安全文明施工及保证举措 (32).word 格式 .第一章编制依照一、施工图建设单位供应、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的施工宏图。

二、主要图集、标准和规范:1、图集:室外工程标准图集2、标准、规范:1)《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查收规范》 GB50242-20022)《给水排水管道施工及查收规范》 GB50268-20083)《给水排水修建物施工查收规范》 GB50141-2008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查收规范》 GB50168-20065)《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查收规范》 GB50303-20026)《城镇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查收规范》 CJJ28-20047)《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查收规范》 GB50235-978)《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查收规范》 GB50236-989)《工程丈量规范》 GB50026-2007三、施工现场条件本工程场所相对平坦,场所设计标高在 4.00m~5.00m 。

基层土壤沉降大且地下水位较高,需充足注意土壤沉降对管道造成的影响及施工过程中的排水措施。

第二章工程概略一、工程简介:悦湖路北地块项目(一期)位于山东省荣成市山东省荣成市悦湖路以北、云光中路以西。

一期住所由 9 栋住所楼构成,住所层数由 14 层至 29 层不等,此中 1~8# 楼为一般住所,9# 楼为商住所。

总用地面积为48969.8 ㎡ ,地上建筑面积 156161 ㎡,地下建筑面积 13293.16 ㎡。

本工程室外管网是集给水管网、雨污水管网、热力管网、燃气管及电气管网为一体的住所小区室外综合管网二、各分部分项工程简况:1.给水系统包含生活给水系统及消防给水系统两部分。

(完整版)雨水管网设计说明参考

(完整版)雨水管网设计说明参考

5 雨水管网设计说明5.1 雨水量计算(1)暴雨强度公式我国常用的暴雨强度公式为:()()nb t Pc A q ++=lg 11671……………………(式5—1)式中 q —— 设计暴雨强度(L/s ·ha ) P —— 设计重现期(a ) t —— 降雨历时(min )A1、c 、b 、n —— 地方参数,根据统计方法计算确定。

根据所处地区分别选用不同的暴雨强度公式,经过查表的本设计地区杭州的暴雨强度公式为:()()686.0403.6lg 736.71200.1770++=t P q ………………………………(式5—2)重现期:一般地区重现期为0.5~3年,重要地区3~5年,本设计地区取值为1年 降雨历时:21mt t t +=………………………………………………………(式5—3).(min)602iiv L t ∑=…………………………………………………(式5—4) 式中 t —— 设计降雨历时(min )t1 —— 地面集水时间(min ),取5~15min ,本设计地区取值为15 min t2 —— 管渠内雨水流行时间(min )m —— 折减系数,暗管取2,明渠取1.2,本设计都为暗管,即取值为2 L —— 设计断面上游各管道的长度(m ) V —— 上游各管道中的设计流速(m/s )(2)径流系数ψ计算通常根据排水流域内各类地面的面积数或所占比例,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出该排水流域的平均径流系数。

也可根据规划的地区类别,采用区域综合径流系数,av ψ=0.515(3)实际地面径流量即雨水管渠设计流量Q 计算按推理公式:qFQ ψ=………………………………………………(式5—5) 式中 Q ——计算汇水面积的设计最大径流量,亦即要排除的雨水设计流量(L/S )q ——雨峰时段内的平均设计暴雨强度[(L/S) /2hm ]ψ——径流系数F ——计算汇水面积(2hm )把(式5-2)、(式5-3)和av ψ=0.515代入(式5-5)得 ∑∈+++=ik k i i F t Q 515.0)403.6215()1lg 736.71(200.1770686.02…………………………………(式5—6)式中Q i ——管段的设计流量(L/s ) t2i ——管段i 的计算流经时间(min ) Fk ——管段i 上游各集水面积(2hm )5.2 雨水管网定线(分散排放和集中排放相结合)(1)充分利用地形,就近排入水体。

管网设计说明1杨

管网设计说明1杨

管网课程设计说明书一、目的对某县城进行市政给水,市政排水及雨水管网设计,管道的铺设和埋深,包括给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厂位置的选择,水塔的高度和清水池与水塔的容积,水泵的扬程。

二、设计内容Ⅰ:给水设计1.县城面积计算分区划分计算,确定其面积。

2.计算最高时用水量取居民用水定额为200(L/cap.d)近期用水量,远期用水量。

3.给水管网定线按照官网订线一般原则定线。

4.节点流量计算及管段流量初分配。

5.取经济流速,确定管径。

经济流速最小为0.6m/s,最大为1m/s,可根据适当情况调整。

6.利用哈代克罗斯法进行平差计算。

评差时取c w=110,m=4.87,n=1.852.7.进行管网水力计算。

计算时假定控制点,然后根据要求自由水压和得到的自由水压确定真正的控制点。

8.进行三项校核。

消防校核、最大转输校核及事故校核。

9.确定清水池和水塔调节容积。

清水池按最高时的百分之二十计算,水塔按最高时的百分之三计算。

10.确定二级泵站扬程和设计流量。

Ⅱ:污水设计1.制定该县排水系统规划,选择排水体制。

2.排水管网定线和排水区域划分。

3.计算居民区排水面积。

4.污水管段流量计算。

居民排水定额按给水的百分之七十计算。

K z的确定,根据流量大小确定总变化系数。

5.排水管网水力分析。

确定坡度和埋深。

计算时取n=0.013.Ⅲ:雨水设计1.雨水管道系统定线。

2.划分区域,确定汇水面积。

3.雨水一根干管各个设计管段流量计算。

4.雨水一根干管水力计算。

设计成果第一部分:给水设计成果1.管道布置形式(如草图T1所示)。

2.计算理论基础。

按照设计思路进行计算,参照任务书及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课本理论知识进行计算。

3.主要涉及参数及要求。

①居民区用水定额200(L/cap.d)。

②哈代克罗斯平差参数c w=110,m=4.87,n=1.852.③经济流速的确定。

最小为0.6m/s,最大为1m/s,可根据适当情况调整。

4.设计成果。

①服务面积:48.865公顷。

室外管网设计方案

室外管网设计方案

室外管网设计方案
1. 概述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室外管网设计方案,解决相关问题并满足项目的要求。

2. 设计目标
本设计方案旨在实现以下目标:
- 提供可靠的室外管网系统,确保稳定供水和排水功能;
- 节约用地,提高空间利用率;
- 考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性因素;
- 遵循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

3. 设计方案
3.1 管道布局
室外管网的管道布局应符合以下原则:
- 管道应尽量缩短长度,以减少水力损失;
- 管道应合理布置,便于维修和扩展;
- 根据不同的用途和需求,将管道分为供水管道和排水管道。

3.2 管道材料选择
在选择管道材料时,应考虑以下因素:
- 确保材料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抗压性能;
- 考虑管道材料的寿命和维护成本;
- 遵循相关标准和规范。

3.3 安全措施
为确保管网系统的安全运行,应采取以下措施:
- 安装可靠的阀门和安全设备,以控制流量和防止管道爆裂;- 定期检查和维护管道,及时排除故障;
- 遵循相关安全操作规程,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

3.4 环境保护和可持续性
在设计和运营室外管网时,应考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因素:- 使用环保的材料和技术,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 合理利用雨水和再生水资源,减少对自然水资源的依赖;
- 定期监测和评估管网系统的环境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4. 总结
本设计方案提供了一份室外管网设计方案,以实现稳定供水和
排水功能,并兼顾环境保护和可持续性要求。

在实施过程中,应遵
循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确保系统安全运行。

室外综合管网设计

室外综合管网设计
小水平净距(m) 各种管线与建、构筑物之间的最小
水平间距()
The End
主要工程管线特性及用途
给水管网 排水管网 雨水管网 热力管网
煤气、天燃气管网 电力线路 弱电线路 其他管网
管线的敷设方式
地下敷线 地上敷线 架空敷线
管线的敷设方式
民用建筑宜采用地下敷设的方式。地下 管线的走向,宜沿道路或与主体建筑平行 布置,并力求线型顺直、短捷和适当集中, 尽量减少转弯,并应使管线之间及管线 与道路之间尽量减少交叉。
地下管线的埋设顺序
•离建筑物的水平排序,由近及远宜为:电力 管线或电信管线、燃气管、热力管、给水管、 雨水管、污水管; •各类管线的垂直排序,由浅入深宜为: 电信管线、热力管、小于10KV电力电缆、大 于10KV电力电缆、燃气管、给水管、雨水管, 污水管。 •电力电缆与电信管缆宜远离,并按照电力电 缆在道路东侧或南侧、电信管缆在道路西侧 或北侧的原则布置
地下管线的埋设顺序
地下管线的埋设顺序
地下管线的埋设顺序
管线敷设----特殊要求
管线之间遇到矛盾时,应按下列原则处理:
临时管线避让永久管线; 小管线避让大管线; 压力管线避让重力自流管线; 可弯曲管线避让不可弯曲管线。
管线敷设----特殊要求
各种地下管线之间最小垂直净距(m) 管线、其他设施与绿化树种间的最

给排水外网设计说明

给排水外网设计说明

给排水外线施工图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1. 建设单位提供的本工程用地红线附近的有关市政资料;2. 总图专业提供的总平面布置图及竖向图;3. 已完成的单体施工图设计;4. 国家现行设计规范、规程及技术措施。

二.设计范围1. 红线内的室外给排水、消防管道及构筑物。

2. 本工程室外园林浇洒由园林设计公司负责设计,当给排水管道接自我院提供的设计管网时,应将给水接管点的位置、管径及用水量提供我院,并经我院复核后方可接出;排水接管点应符合我院提供的排水设计管网所给出的标高及管径。

3. 本工程红线内的最后一个污水、雨水检查井至市政污水、雨水检查井之间的管道;水表井至市政自来水接管点之间的管道均由相关市政部门设计及施工。

三.给水部分1. 管道系统1)本工程给水管网与市政给水管网接管点的位置是由____提供的。

若所注位置与现场实际情况不符,则以现场为准。

2)本工程从____和____的市政给水管网上分别接入____的给水引入管各一根,经水表计量后在红线内连通形成双向供水。

市政给水压力为____MPa。

3)给水系统的分区________。

4)红线内市政给水管道为生活和室外消防合用管道。

2. 管道与阀门1)生活给水管DN<100mm采用内筋嵌入式钢塑复合管,卡环连接;DN≥100mm采用球墨给水铸铁管,承插接口,橡胶圈密封。

管道工作压力为____MPa。

管材、配件应为同一厂家的配套产品。

消防给水管采用热镀锌钢管,DN<100mm丝接;DN≥100mm卡箍或法兰连接。

2)阀门:DN≤50mm采用铜截止阀;DN>50mm者采用闸阀或蝶阀。

工作压力应与管材工作压力一致。

3. 管道敷设1)给水管最小埋深自管顶起不小于____m。

2)给水管道与其他管道交叉时,应与其他管道配合施工。

给水管宜敷设在排水管上面,且接口不应重叠;当不可避免在排水管道下面敷设时,必须加设套管,套管长度为交叉点两侧各3m。

3)当管道利用承插口偏转调整弯转角度时,其最大偏转角不得大于1°。

(完整版)室外管网设计说明

(完整版)室外管网设计说明

1.设计说明:1.1设计依据:1.1.1《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1.1.2《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4年版);1.1.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年版);1.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1.1.5《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1.1.6《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2005年版)。

1.1.7甲方提供的院区周围市政道路的给水排水管网现状图、设计委托书;1.1.8建筑专业提供的作业图及相关专业提供的设计资料。

1.2工程概况:本工程为卓达绿色建筑(新材料)海城产业园,工程位于辽宁省海城太湖路两侧西。

建设单位为卓达辽宁1.3设计范围:1.3.1卓达绿色建筑(新材料)海城产业园范围内生活给水管网、工艺给水管网(其中工艺给水管网管径和用水量由甲方提供,本次设计只负责工艺用水管线位置的布置)消防管网、雨水管网、污水管网的设计,不包含生产和工艺排水管网、防洪设计。

1.4管道系统:本工程设有给水管网、雨水管网、污水管网。

1.4.1给水系统:1.4.1.1生活和消防用水水源来自市政管网,由北侧太湖路接入一条dn180给水管接入厂区内作为生活和消防用水;管道覆土1.35m。

根据甲方提供的资料,市政管网水量、水质满足使用要求,太湖路市政绝对水压0.20MPa,只能满足厂房和动力中心补水要求,不能满足厂前区使用要求,厂前区供水需要在动力中心加压后供给厂前区单体,供水压力为0.35MPa;生产用水水源为市政管网直接供水;绿化用水水源为厂区内的自挖井(水量和水质由甲方负责满足现行绿化用水水质要求);总入口处的计量装置由市政部门负责。

1.4.3污水设计:厂区内污水收集后,经化粪池处理之后分别接入西侧经七路和北侧东湖路的市政污水管网中1.4.4雨水设计:雨水暴雨强度公式采用辽宁鞍山暴雨强度公式i=,设计重现期为2年;区域内雨水收集后,排入北侧太湖路雨水管网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设计说明:1.1 设计依据:1.1.1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 50013-2006;1.1.2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2006(2014 年版);1.1.3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 年版);1.1.4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1.1.5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1.1.6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084-2001(2005 年版)。

1.1.7 甲方提供的院区周围市政道路的给水排水管网现状图、设计委托书;1.1.8 建筑专业提供的作业图及相关专业提供的设计资料。

1.2 工程概况:本工程为卓达绿色建筑(新材料)海城产业园,工程位于辽宁省海城太湖路两侧西。

建设单位为卓达辽宁1.3 设计范围:1.3.1 卓达绿色建筑(新材料)海城产业园范围内生活给水管网、工艺给水管网(其中工艺给水管网管径和用水量由甲方提供,本次设计只负责工艺用水管线位置的布置)消防管网、雨水管网、污水管网的设计,不包含生产和工艺排水管网、防洪设计。

1.4 管道系统:本工程设有给水管网、雨水管网、污水管网。

1.4.1 给水系统:1.4.1.1 生活和消防用水水源来自市政管网,由北侧太湖路接入一条dn180 给水管接入厂区内作为生活和消防用水;管道覆土 1.35m。

根据甲方提供的资料,市政管网水量、水质满足使用要求,太湖路市政绝对水压0.20MPa,只能满足厂房和动力中心补水要求,不能满足厂前区使用要求,厂前区供水需要在动力中心加压后供给厂前区单体,供水压力为0.35MPa;生产用水水源为市政管网直接供水;绿化用水水源为厂区内的自挖井(水量和水质由甲方负责满足现行绿化用水水质要求);总入口处的计量装置由市政部门负责。

1.4.3 污水设计:厂区内污水收集后,经化粪池处理之后分别接入西侧经七路和北侧东湖路的市政污水管网中。

1.4.4 雨水设计:雨水暴雨强度公式采用辽宁鞍山暴雨强度公式i= ,设计重现期为 2 年;区域内雨水收集后,排入北侧太湖路雨水管网中。

2 施工说明:2.1 市政接管经标高确认:2.1.1 建筑室外雨水管道,在施工前应对本工程允许接入西侧河道水面标高进行实测确认与设计标高无误差后,再进行施工。

2.1.2 如河道水面、市政污水管道管底实测标高与设计标高有误差时,应通知设计院,设计院按实测标高对设计标高进行调整修改,以修改后的管道标高进行施工。

2.2 管材及接口:2.2.1埋地给水管采用PE100管(公称压力1.25MPa),采用热熔连接,过路部分增加钢套管,延出道路两侧各0.5m。

2.2.2埋地消防给水管采用PE100管(公称压力1.60MPa),热熔连接;连接室外消火栓支管, 消火栓阀门井之后管材选用给水球墨铸铁管,PE 管与铸铁管之间采用法兰连接。

223污水、雨水管道管径小于等于DN800采用HDPE双壁波纹管,大于DN800,小于等于DN1000采用HDPE中空壁缠绕管,环刚度为8,管道接口采用承口橡胶密封圈接口;管径大于1000采用钢筋混凝土n级管,胶圈承插连接,过路部分管道采用钢筋混凝土n管。

2.2.4阀门:DN W 50mm时采用铜截止阀,DN>50mm时,给水管和消防水管采用球墨铸铁铜芯闸阀,生活生产给水阀门耐压不小于I.OMPa,消防阀门耐压不小于 1.6MPa。

2.3 管道敷设和连接:2.3.1 给水管:1) 当给水管敷设在污水管的下面时,应采用钢管或钢套管,套管伸出交叉管的长度每边不得小于3.0m,套管两端应采用防水材料封闭。

2.3.2 排水管(污水管、雨水管、废水管):1) 排水管道应直线敷设且不得出现无坡、倒坡现象。

2) 两检查井之间的管段坡度应一致。

如有困难时,后段坡度不应小于前段管道坡度。

排水坡度改变时应增加检查井。

3) 排水管道转弯和交汇处检查井内流槽应保证水流转角不应小于90°,但当管径小于300mm 时,且跌水高度大于0.30m 时,可不受此限。

4) 排水管在检查井内均采用管顶平接连接方式。

排水管的承口应为水的逆流方向敷设。

5) 排水管在检查井内的跌水高度大于 1.0m 时,如DN400mm 时采用管道内跌;如管径>400mm时,采用井外跌竖槽式跌水。

6) 管道与检查井的连接,应符合现行规程要求,并确保安全、牢固、不渗漏水。

7) 雨污水出户管接检查井管材管径与单体图一致。

2.4 管道基础2.4.1给水管道基础做法详见《建筑小区埋地塑料给水管道施工》10S507-40相关规定施工。

1) 如为未经扰动的原状土层,则天然地基进行夯实。

2) 如为回填土层,则在回填土地段做300mm 厚碎石垫层。

3) 如为岩石或多石层,则在岩石或多石地段做150mm 厚砂石垫层。

4) 如为软泥土则应更换土壤,换填深度1.5m。

2.4.2 排水管道:1) 沟槽槽底宽度:D W 450mm时,管道每边净宽不小于300mm ; D>450mm时,管道每边净宽不小于500mm 。

2) 管道基础应严格按照《埋地塑料排水管道施工》04S520和《混凝土排水管道基础及接口》04S519 的相关规定施工。

2.4.3 预埋过路管道:预埋过路管道基础采用120°砂石基础,做法详见04S516-13。

2.4.4 施工要求:1) 管道基础应坐落在良好原状土层上,如为刚性接口,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 不得低于80KPa;如为柔性接口,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不得低于60KPa,否则应进行地基处理。

2) 如采用机械开挖管道沟槽时,应保留0.20m 厚的不开挖土层,该土层用人工清槽,不得超挖,如若超挖或发生扰动,如若超挖或发生扰动,应换填10〜15mm天然级配砂石料或颗粒小于40mm 碎石,整平夯实进行地基处理。

2.4.5 地基土被扰动,应采取如下处理措施:1) 扰动150mm 以内,可原状土夯实,压实系数大于0.95。

2) 扰动150mm 以上,可用卵石、碎石、毛石等填充夯实,压实系数大于等于0.95.2.6 管道防腐:2.6.1 管道防腐施工应在管道试压、试水合格后进行。

2.6.2 镀锌钢管、焊接钢管埋地敷设时,防腐做法按照《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2-2002 第9.2.6 条施工。

2.6.3 热镀锌钢管的焊缝处应涂刷二道防锈漆,并包扎纤维布一道后,再刷石油沥青两道。

2.6.4 球墨铸铁给水管:无防腐处理或防腐破坏时,则外壁刷冷底子油一道,石油沥青两道。

2.8 阀门井和检查井:2.8.1 本工程雨水检查井采用砖砌排水检查井;DN200~DN600 管道检查井采用?1000 圆形砖砌雨水检查井,DN700~DN800 管道检查井采用?1250 圆形砖砌雨水检查井,DN900~DN1000 管道检查井采用?1500 圆形砖砌雨水检查井,DN1100~DN1400管道检查井采用矩形砖砌检查井。

雨水检查井做法详见02S515《排水检查井图集》;污水检查井均采用圆形砖砌污水检查井,检查井做法详见国标图集02S515-20。

2.8.2 给水阀门井采用收口式阀门井;阀门井做法参照05S502-15~25。

2.8.3 有检查井井盖位于机动车道上的检查井采用重型铸铁井盖;非机动车道检查井盖用高强纤维树脂系列:分重型、普通、轻型.(执行标准CJ/211-2005, CJ/T212-2005)位于非道路下采用非防护井盖检查井;室外铺装路面上的室外检查井均采用方形不锈钢铺装隐形井盖。

2.8.4 各种砖或其它材质砌块砌筑的阀门井、检查井、跌水井、雨水口、洒水栓井、消火栓井、水泵接合器井、水表井等均优先按国标图集进行施工。

2.8.5雨水口做法参照国标图集05S518-9~10,每个雨水口均设置0.3m沉砂池;雨水口连接管串联雨水口个数不超过3个,单算雨水口连接管管径均为D200,两个及以上连接管管径为DN300,其坡度不小于0.01,每段长度不大于25m,连接管起点覆土绿化带下为0.6m , 车行道下为0.7m。

绿化带内雨水为收集路面雨水,雨水口标高比路面略低。

2.9 管槽回填土:2.9.1 全部管道均应试压、试水和防腐施工合格后,方可进行回填土施工。

2.9.2 从管底基础至管顶上部500mm 以内,必须用人工回填,严禁用掘土机回填。

2.9.3 管顶500mm 以上用机械回填土时,应从管轴线两侧均匀进行,并夯实碾压。

2.9.4 沟槽内的回填土应分层夯实。

2.9.5 管道接口处的回填土应仔细夯实,不得扰动管道的接口。

2.10 给排水构筑物:2.10.1水表井做法国标图集05S502-44页进行施工,增加旁通管、旁通管后安装倒流防止器。

2.10.2室外消火栓安装详见国标图集01S201-21支管深装和01S201-24干管安装。

2.10.3消防水泵接合器安装按照国标99S203-17页SQX150A型地下式水泵接合器进行施工。

2.10.4 在路面上的井盖,上表面应同路面相平,无路面井盖应高出室外设计标高200mm,并应在井口周围以0.02 的坡度向外做护坡。

2.10.5化粪池采用砖砌化粪池,施工按国标图集02S701《砖砌化粪池》进行。

其人孔采用重型球墨铸铁双层井盖、井座。

通气管室外埋设部分采用涂塑钢管,出气口就近引至绿化带内。

2.11 管道试压和试水:2.11.1 室外给水管道试压应按《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8-2008)第9.2.10条及第9.2.13条的规定进行,给水管网试验压0.8MPa。

消火栓给水给水管网试验压力为1.4MPa,自喷系统给水给水管网试验压力为 1.77MPa.2.11.2 室外排水管的试水要求,应按《埋地聚乙烯排水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164:2004中的“附录 D 闭水阀试验”的规定进行。

2.12 管道冲洗2.12.1 给水管道试压合格交付使用前,应按《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第9.5 条的要求,对管道进行冲洗消毒。

2.12.2 室外消火栓在与室内给水管连接前,必须将室外给水管冲洗干净,其冲洗强度应达到消防时最大设计流量2.13 其它:2.13.1 图中所注尺寸:除距离、管长、标高以m 计外,其余均已mm 计。

2.13.2 图中所注标高:给水管和其它压力管道为管中心标高,排水管和其它重力流管道为管内底标高。

2.13.3 本工程图纸采用1956 黄海高程基准和1980 西安坐标系。

2.13.4 本工程所采用的管道、阀门及附件等,均应符合国家现行的相关“产品标准” 的质量要求。

2.14 除以上说明外,在施工中,还应遵照下列规范、规程:《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给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2008 未尽事宜按国家现行规范执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