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污水管网设计说明

合集下载

农村工程污水管网设计方案

农村工程污水管网设计方案

农村工程污水管网设计方案一、引言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农村工程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农村污水处理一直是一个难题,尤其是污水管网的设计和建设问题。

针对农村地区的特点和需求,我们制订了一套农村工程污水管网设计方案,希望能够为农村污水处理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二、农村污水治理现状及存在问题在当前,我国农村地区的污水治理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污水管网建设滞后。

由于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导致很多农村地区没有建设完善的污水管网系统,大量的污水无法得到有效处理和利用。

2. 污水处理技术落后。

由于农村地区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导致很多地区的污水处理技术滞后,不能有效处理污水,带来了污染问题。

3. 污水管理缺乏规范。

由于农村地区的管理机制不够完善,导致很多地区缺乏相应的污水管理规范,不能很好地管理和处理农村污水。

三、农村工程污水管网设计方案:1. 污水管网建设规划。

对于农村地区,我们应该制定科学合理的污水管网建设规划,通过对农村地区的地理位置、人口分布、污水排放情况等进行综合分析,确定污水管网的建设范围和重点区域,使得建设资金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

2. 污水管网建设技术。

在农村地区,我们应该采用适合当地情况和条件的污水管网建设技术,如利用当地的资源和技术,采用合理的管道布局和工程施工方案,确保污水管网的建设质量和效果。

3. 污水管网运行管理。

对于污水管网的运行管理,我们应该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和运行监测系统,通过对污水管网的检测和维护,确保污水能够得到有效的收集和处理。

四、农村工程污水管网设计方案的优势与传统的污水管网相比,农村工程污水管网设计方案有以下几个优势:1. 建设周期短。

由于采用了当地的资源和技术,使得农村工程污水管网的建设周期大大缩短,可以更快地得到建设和使用。

2. 建设成本低。

由于采用了科学合理的建设规划和技术方案,使得农村工程污水管网的建设成本大大降低,可以更好地实现财政资金的有效利用。

农村污水管网设计说明

农村污水管网设计说明

农村污水管网设计说明一、背景介绍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农村污水处理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解决农村污水处理的困境,设计一套科学、高效的农村污水管网系统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农村污水管网设计的相关要求和标准。

二、设计目标1. 安全性:确保农村污水管网的运行安全,防止污水泄漏和污染环境。

2. 高效性:提供稳定的污水排放能力,确保农村污水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

3. 经济性: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建设和维护成本。

4. 可持续性:考虑未来农村发展的需求,确保管网系统的可持续性和可扩展性。

三、设计要求1. 排水范围:根据农村人口密度和土地利用情况,确定污水管网的覆盖范围,确保所有农村居民都能接入管网系统。

2. 管道布局:根据地形地貌和土地利用情况,合理规划管道的布局,确保管道的通畅性和排水效果。

3. 管道材料:选择高质量、耐腐蚀、耐压力的管道材料,确保管道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4. 泵站设置:根据农村地势和污水流量,合理设置泵站,确保污水能够顺利流入处理站。

5. 污水处理站:根据农村污水产生量和污染物浓度,设计相应的污水处理站,确保污水得到有效处理。

6. 操作与维护:提供操作与维护手册,培训相关人员,确保管网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维护。

四、设计流程1. 方案设计:根据农村实际情况,制定管网设计方案,包括管道布局、泵站设置、污水处理站规模等。

2. 材料选择:根据设计方案,选择合适的管道材料和设备,确保其质量和可靠性。

3. 施工图设计:根据设计方案,绘制详细的施工图纸,包括管道布置图、泵站平面图、污水处理站工艺流程图等。

4. 施工与安装:根据施工图纸,进行管道敷设、泵站设备安装等工作,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5. 调试与验收:完成管网系统的安装后,进行系统调试和验收,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6. 运行与维护:建立管网系统的运行与维护机制,定期检查和维护管道、设备,确保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

五、设计标准1. 国家相关标准:按照国家有关污水处理和排放的相关标准进行设计,确保设计方案符合国家法规要求。

吴家寨污水处理建设项目设计说明

吴家寨污水处理建设项目设计说明

设计说明建设污水处理设施。

2. 2现状情况经现场走访调查,天馆乡核桃村10组(吴家寨)村落范围内,居民生活污水未进行收集处理,居民生活污水主要排入化粪池或房前屋后边沟,对周边环境及水域造成严重污染。

经核实,本范围内的居民生活污水均可收集处理。

2. 3设计范围和内容本项目主要为天馆乡核桃村10组(吴家寨)污水处理建设项目的设计,设计内容为:新建污水收集管网、污水净化处理设备等。

2. 4工程规模本次在设计范围内新建UPVC污水收集管(dnl60>约800m、在住户房前屋后空地新建污水处理站点规格为0. 6m3 /d共26座、接入户隔油隔渣检杳井Φ315 (成品塑料井)4 座,污水检查井Φ315 (成品塑料井)26座。

用于收集处理各住户的污水。

3、管网工程3.1设计标准及叁数本工程处理污水主要由农村生活污水构成。

农村居民排放的生活污水主要包括卫生间污水、酎房污水和洗涤污水。

污水收集实行雨污分流,雨水不得接入生活污水收集管网。

生活用水量依据实地抽样调杳以及业主提供的相关资料、同时参考《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16),重庆市西阳县第一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会的会议精神,本项目农村居民生活用水量可参考表3-1。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及现场调查,本项目所在地设计排污量暂时按50-80升/天•人考虑。

1>设计依据及规范1.1设计依据(1)酉阳环文[2021]32号(2)天馆府文(2021) 15号(3)业主提供的其它相关资料1.2主要规范及规程《室外排水设计规范》(CB 50014-2006)(2016年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2015年版)《给水排水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8-2008)《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32-2003《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 (2016年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2015年版)《埋地塑料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I43-2(HO)《镇(乡)村排水工程技术规程》(CJJI24-2008)《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2008《重庆市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508482018)2、工程概况2.1项目背景2020年9月,酉阳县美池生态环境建设有限责任公司使用2020年市生态环境局“以奖促治”专项补助资金335万元,实施了天馆乡集镇新增污水配套管网项目。

镇污水处理工程配套污水管网设计说明

镇污水处理工程配套污水管网设计说明

镇污水处理工程配套污水管网设计说明XX县XX镇污水处理工程配套污水管网工程设计说明书二零一三年五月1.设计依据及标准规范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修订);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2000年)4、《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5、《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L310-2004)6、《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7、《给排水设计手册》8、《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9、《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标准》(2012年)10、《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规划(2012—2020年)》11、《埋地排水用钢带增强聚乙烯(PE)螺旋波纹管-改》CJ-T_225-20112.设计原则污水收集管网的布置原则主要考虑以下方面:1、符合地形趋势,尽量顺坡排水,取短捷路线;2、尽量避免或减少管道穿越河道等不易通过地带;3、在保证汇水面积内各点的水都能顺畅排出,并在适当留有余地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管道埋深,管道起点覆土一般0.7m,最深控制3m 以内;4、尽量与镇区道路建设进展协调一致;5、排水体制按该镇建设规划,宜采取雨污分流制;对已采取合流制的镇区,可采取截流式合流制。

3.工程概况(1)XX镇近期污水处理站污水收集管网沿镇区慕善路、八都路和八都河沿岸敷设φ200和φ315的污水收集干管。

居民区内按照污水收集规模分别敷设φ200的污水收集支管。

污水管道管材采用钢带增强聚乙烯(PE)螺旋波纹管。

一期污水处理站(处理规模200m3/d),φ315污水收集干管总长度39m,φ200污水收集支管总长度1564m。

(2)XX镇二期污水处理站1污水收集管网沿滨河路北段和望华路以北铺设φ400污水收集干管,沿镇区望华路敷设φ315污水收集干管,沿滨河路南段和六泉路铺设φ200的污水收集支管。

污水管道管材采用钢带增强聚乙烯(PE)螺旋波纹管。

农村污水管网设计详图施工图

农村污水管网设计详图施工图
说明:1、图中未标明的顶板厚度均为200mm。2、顶板检修孔位置详工艺图,洞口加强筋布置详设计总说明。12@10012@10012@10012@100H71:5014@20014@20014@20014@200H10-0.3转角筋514(余同)射线状布置说明:1、未注明底板厚度均为300mm。2、底板设马凳筋 12@1000。1:50AAAAAAAABBCC12@20012@200拉结筋6@400梅花形布置(余同)416详底板配筋AL1H7H10-0.3414详底板配筋12@20012@20012@20012@200拉结筋6@400梅花形布置(余同)H7-1.80H10-0.325025012@20030030012@20030030012@20030030012@20025025012@200414详底板配筋12@20012@20012@20012@200拉结筋6@400梅花形布置(余同)H7-1.80H10-0.312@20025025012@200H7-1.801:50说明:图中未标明板厚度均为150,1. 工程概况与总则1.1 项目名称:莆田市城厢区农村污水处理工程(一期)PPP项目1.3 建设单位:福建省莆田市国祯污水处理有限公司1.2 建设地点:华亭镇西许村1.4 主要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结构;1.5 计量单位(除.7 本工程标高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与给排水专业施工图相同);1.8 抗震设防烈度:莆田市城厢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0.10g;1.9 结构制图规则:采用国标图集《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16G101-1~3);2. 设计依据2.1 工程所在地区的水文、气象、地震等自然条件;建设单位设计要求函件,有关设计联络函件;2.2 排水、工艺、机械、电气等专业提出的技术要求和协作条件;2.3 现行国家和地方有关规范、规程、标准和规定,主要如下:1.

镇污水处理工程配套污水管网设计说明

镇污水处理工程配套污水管网设计说明

XX县XX镇污水处理工程配套污水管网工程设计说明书二零一三年五月1.设计依据及标准规范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修订);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2000年)4、《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5、《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L310-2004)6、《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7、《给排水设计手册》8、《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9、《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标准》(2012年)10、《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规划(2012—2020年)》11、《埋地排水用钢带增强聚乙烯(PE)螺旋波纹管-改》CJ-T_225-20112.设计原则污水收集管网的布置原则主要考虑以下方面:1、符合地形趋势,尽量顺坡排水,取短捷路线;2、尽量避免或减少管道穿越河道等不易通过地带;3、在保证汇水面积内各点的水都能顺畅排出,并在适当留有余地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管道埋深,管道起点覆土一般0.7m,最深控制3m 以内;4、尽量与镇区道路建设进展协调一致;5、排水体制按该镇建设规划,宜采取雨污分流制;对已采取合流制的镇区,可采取截流式合流制。

3.工程概况(1)XX镇近期污水处理站污水收集管网沿镇区慕善路、八都路和八都河沿岸敷设φ200和φ315的污水收集干管。

居民区内按照污水收集规模分别敷设φ200的污水收集支管。

污水管道管材采用钢带增强聚乙烯(PE)螺旋波纹管。

一期污水处理站(处理规模200m3/d),φ315污水收集干管总长度39m,φ200污水收集支管总长度1564m。

(2)XX镇二期污水处理站1污水收集管网沿滨河路北段和望华路以北铺设φ400污水收集干管,沿镇区望华路敷设φ315污水收集干管,沿滨河路南段和六泉路铺设φ200的污水收集支管。

污水管道管材采用钢带增强聚乙烯(PE)螺旋波纹管。

农村污水管网设计说明

农村污水管网设计说明

设计总说明第一章总论1.1、前言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既是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也是永康市新农村建设最急需、最迫切、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永康市高度重视农村环境整治,大力推进农村(浙委办发1.2本工程设计污水收集率达到85%以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户受益率达到85%以上,满足规划目标要求。

1.3、工程概况永康市方岩镇庙口村共有村民46户,约133人。

该村处于偏远山区,常住人口极少,且多为老旧土坯房和木头房,所以该村尚没有污水收集和处理系统,仅有少量的几户人家有老旧的化粪池。

为了长远考虑,保护地下水,按照雨污分流原则拟对该村的污水管道进行设计并施工。

对于渗漏的化粪池,要求全部换成玻璃钢成品化粪池;新建化粪池的住宅,亦采用玻璃钢成品化粪池;排水管均采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双壁波纹管,接户管采用UPVC 管,污水井采用砖砌检查井。

根据该村情况及要求,该村处理水排放标准需达到一级B标准。

终端处理池采用厌氧生物滤池+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艺,这个工艺投资及运行成本低,1.4ab用2~3(8)清扫井初滤后,再接入支管。

(9)化粪池排出污水可就近接入清扫井,如就近无清扫井,则直接接入支管,在与支管连接处应设置检查井。

(10)玻璃钢化粪池施工时要安装在坚实、均匀的基础上,就位后要及时回填,回填前罐体内要灌满水,以防位移。

c、砖砌化粪池四壁和池底应做防渗漏处理。

池底板施工时,先将素土夯实,再铺上10cm的碎砂石夯实,再用C20的混凝土浇筑,厚度10cm。

池壁施工时,砖砌结构的砖砌缝隙用砂浆填实,原浆勾缝后用1:2.5的防水砂浆抹面,厚度20mm,抹面要求密实、光滑,内外壁全抹;预制板池壁,应尺寸准确,外形规则,无缺棱少角。

建成后即加满水观察24小时,记录满水试验起始时间、终止时间和水位变化量,水位的升高或减少,不应超过10mm。

安装过粪管,应注意角度、方向和位置,过粪管位置应斜插安装在两堵隔墙上,与隔墙的水平夹角呈60度,管径为110mm。

污水管网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

污水管网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

污水管网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1设计依据(I)业主与我公司签订的工程设计合同;(2)要设单位提供的工程建设范围1:500地形图:(3)业主提供管网整治工程的设计范围和要求:2果用技术规范(1)《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2016)(2)《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50014-2021)(3)《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_500032-2003)(4)《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5)《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6)《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7)《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L310-2019)(8)《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17)(9)《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10)《检查井盖》(GB/T23858-2009)(11)《市政排水管道工程及附属设施》(06MS201)(12)《室外给水设计标准》(GB50013-2018)(13)《山地城市室外排水管渠设计标准》(DBJ50/T-296-2018)(14)《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55002-2021)3设计原则(1)满足需求原则。

排水管道均按远期排水需求规模设计。

(2)满足接入的可能性和便利性原则。

新建排水管网充分考虑区域排水现状及地块建设的情况,结合地块建设规划,在排水管道断面、平面布置、高程布置上适应功能的需要和接入的可能性、便利性。

(3)排水管网设计注意技术性与经济性相结合的原则。

(4)满足选材优化原则。

设计选材在不断总结科研和工程实践的基础上,既考虑技术发展的趋势,积极推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同时又兼顾经济投入的合理性。

不得使用淘汰产品及与国家产业政策不符的材料和产品。

(5)满足综合协调原则。

排水管道的平面、高程布置充分考虑各种城市管线的敷设走廊,在考虑经济性的同时预留足够的空间,为管线综合提供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总说明
第一章总论
1.1、前言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既是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也是永康市新农村建设最急需、最迫切、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永康市高度重视农村环境整治,大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作,以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作出的“五水共治”决策为契机,逐步解决农村的水环境污染问题,更好地优化农村水环境,推进转型升级,改善农民生活品质。

通过领导重视、政策扶持、机制创新、督查推进等措施,加大工作力度,激发工作热情,深入开展村庄污水整治,不断夯实农村污水治理基础建设。

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治水攻坚的决策部署和《关于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扎实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意见》(浙委办发[2014]2号)文件精神,致力于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把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与保护饮用水源、“五水共治”改善水环境相结合,统筹城乡资源,一体化改善全市水环境,建设农村生态文明。

1.2、规划目标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稳步推进生态市和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村生活污水的收集处理率,实现庙口村地区水环境的基本改善,有效恢复农村河网的自净能力,改善该人居环境,提升村民生活质量。

本工程设计污水收集率达到85%以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户受益率达到85%以上,满足规划目标要求。

1.3、工程概况
永康市方岩镇庙口村共有村民46户,约133人。

该村处于偏远山区,常住人口极少,且多为老旧土坯房和木头房,所以该村尚没有污水收集和处理系统,仅有少量的几户人家有老旧的化粪池。

为了长远考虑,保护地下水,按照雨污分流原则拟对该村的污水管道进行设计并施工。

对于渗漏的化粪池,要求全部换成玻璃钢成品化粪池;新建化粪池的住宅,亦采用玻璃钢成品化粪池;排水管均采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双壁波纹管,接户管采用UPVC管,污水井采用砖砌检查井。

根据该村情况及要求,该村处理水排放标准需达到一级B标准。

终端处理池采用厌氧生物滤池+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艺,这个工艺投资及运行成本低,污水处理效果好。

因该村污水处理量较少,所以该村采用砖砌厌氧池。

1.4、化粪池及厨房排水改造说明及技术要求
a、经调查,该村村内现状化粪池部分采用自然渗漏形式;已建的化粪池未按照标准建设,三格式化粪池比例很低,且没做防渗处理,化粪池渗滤液直接渗入地下,导致地下水污染严重,为污水收集带来极大的难度;因此该村需重新设置成品玻璃钢化粪池;
b、本工程针对卫生间、厨房等排出口收集处理采取以下措施:(1)农户房屋间距较宽,有建设条件可单建1m³成品化粪池;(2)农户房屋间距较窄,建设条件简陋的则可采用2~3户合建1.5m³成品化粪池;4~5户合建2m³成品化粪池(3)若无建设条件的,则采用直接排入500×500格栅井,(4)卫生间、厨房出水立管设置“S”型存水弯。

若不能满足最小离地距离,可在埋地横管设置“P”型存水弯;(5)接户管安装一般应遵循横平竖直的原则;(6)户外裸露接户管应采取防冻防晒措施,一般
可用保温材料包扎管道,并用胶带捆扎;(7)农家乐、饭店等餐饮废水必须经隔油池(器)预处理后再接入管网系统;(8) 厨房污水和洗涤污水在出户后须设置300*300清扫井,清扫井内须设过滤网,在经过清扫井初滤后,再接入支管。

(9)化粪池排出污水可就近接入清扫井,如就近无清扫井,则直接接入支管,在与支管连接处应设置检查井。

(10)玻璃钢化粪池施工时要安装在坚实、均匀的基础上,就位后要及时回填,回填前罐体内要灌满水,以防位移。

c、砖砌化粪池四壁和池底应做防渗漏处理。

池底板施工时,先将素土夯实,再铺上10cm的碎砂石夯实,再用C20的混凝土浇筑,厚度10cm。

池壁施工时,砖砌结构的砖砌缝隙用砂浆填实,原浆勾缝后用1:2.5的防水砂浆抹面,厚度20mm,抹面要求密实、光滑,内外壁全抹;预制板池壁,应尺寸准确,外形规则,无缺棱少角。

建成后即加满水观察24小时,记录满水试验起始时间、终止时间和水位变化量,水位的升高或减少,不应超过10mm。

安装过粪管,应注意角度、方向和位置,过粪管位置应斜插安装在两堵隔墙上,与隔墙的水平夹角呈60度,管径为110mm。

其中第一池到第二池过粪管下端(粪液进口)位置在第一池的下1/3处,上端(粪液出口)低于进粪管下口;第二池到第三池过粪管下端(粪液进口)位置在第二池的下1/2处,上端(粪液出口)低于进粪管下口。

进出口水平高度合理,两根过粪管出水口应低于进粪管口,高于第三池的排污口。

第三池出水口位置和水平高低,应与污水收集管网标高设计相衔接,方便接管和向低处排放。

本工程中该村利用原有化粪池4座,需改造增设1m³成品化粪池26座,新建化粪池具体安放位置可按现场实际调整。

第二章设计标准
2.1、设计依据及标准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年5月修正)
(3)《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2000年5月)
(4)《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1987年11月29日)
(5)《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3月)
(6)《污水处理设施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办法》(1988年5月)
(7)《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3版)
(8)《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
(9)《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
(10)《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2008)
(11)《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1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13)《浙江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规范》(DB33/T 868-2012)(14)《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 2005-2010)
2.2、设计指导思想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致力于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把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与保护饮用水源、“五水共治”改善水环境相结合,统筹城乡资源,一体化改善全市水环境,建设农村生态文明;
(2)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3)以生态功能区划为基础,以保障饮水安全为重点,以生活污染治理为抓手,改善农村生活方式,从整体上提高农村人居环境质量;
(4)以“五水共治”水环境治理为引领,借鉴国内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及治理模式,引入新的设计理念,健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运行管理机制;
(5)结合永康市新农村建设需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结构与空间布局保持一定的灵活性,并满足将来建设与管理的需要;
2.3、设计原则
(1)符合设计年限。

本工程管网设计使用年限不低于30年,终端处理设施设计使用年限不低于20年。

(2)符合建设规划。

管线布置要与农村建设规划相衔接,近期建设与远期规划相结合,使管网布置与敷设在满足近期建设要求的基础上,同事考虑远期规划。

(3)符合地形、地貌。

污水管网布置宜充分利用地形地势,尽可能采用重力流,避免或减少提升。

在整个排水区域较低的地方敷设污水主管道及干管,便于直接连接农户的支管污水靠重力自流。

另外根据污水管道现状及敷设条件,合理控制污水截污管的埋深。

(4)降低施工难度。

管道定线尽量减少与河道、山谷、铁路及各种地下构筑物交叉,并充分考虑地质条件的影响。

(5)减少工程量。

减少工程量是降低工程投资的有效途径。

管线管理尽量简洁顺直,避免绕弯,减少大管道的长度。

(6)经济安全。

污水管道设计结合污水处理站的地理位置,以就近接入、减少投资为原则。

2.4、项目范围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是指农村居住地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和公厕污水项目,包括农户化粪池污水,厨房污水、洗涤污水和公厕化粪池污水的汇集和科学治理。

2.5、设计水量
设计依据国家规定的标准用水量定额计算,用水定额取决于居民住宅内给排水设施、卫生设备及生活习惯等因素。

农民生活用水量受生活条件和日常习惯的影响,在具体确定用水量时,参照农村生活污水实用技术指南(2008年试行版),选取参考值见下表。

根据现场实际调查,该村排污量按0.6*80L/R/d计算,则该村排污量月为7吨/天。

2.6、设计进水水质
由于未提供排水点原污水水质,现参考张自杰主编的《环境工程手册•水污染防治卷》典型的生活污水水质,本项目的处理前污水水质,见下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