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污水管网设计说明
农村污水排水管道设计

排水管道设计本项目管径设计参照《河南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技术导则》(试行)要求进行设计,具体要求如下:(1)污水收集管网的管径大小根据水量合理计算,避免因管径过小而造成堵塞,也防止因管径过大造成的浪费。
管径设计应考虑农村生活污水间歇性排放的特点,适当增大坡度防止管道堵塞。
(2)污水收集管网流量、流速按照《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计算。
(3)污水收集管道粗糙系数、最大设计充满度、最大设计流速、最小设计流速应按照《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取值。
最小管径与相应最小设计坡度,可按下表取值。
1、最小管径与最小设计坡度表7.4-1最小管径与相应最小设计坡度注:管道坡度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可酌情增大管径,但应采取防护、清淤措施。
2、管道与最大设计充满度重力流污水管道最大设计充满度可按表8.4-2取值。
表7.4-2管道与最大设计充满度一览表注:在计算污水管道充满度时,不包括短时突然增加的污水量,但当管径小于或等于300mm时应按满流复核。
3、设计流速排水管道流速计算采用曼宁公式:V=1/n×R^(2/3)×I^(1/2)式中 V--流速(m/s)I—水利坡降n-粗糙系数R--水利半径(m),R=A/PP--湿周(m)A--过水断面面积(m2)一般情况下,农村污水量较小,管内流速较低,管道设计的原则是保证管道内的最小流速,以防止颗粒物质的沉积,污水管道的最小流速为0.6m/s。
4、管径各个村庄根据规模大小,产生的污水量多少,安装适宜管径的污水管道,项目区内农村污水管网通常是由小管径塑料管和PE双壁波纹管构成,本项目接户管采用ϕ110UPVC排水管,支管和主管网采用ϕ225和ϕ315HDPE双壁波纹管作为排水管。
5、管道覆土根据现场实际查看情况,因河南省冬季冻土深度大约为10~20cm,项目区巩义市涉村镇地区的污水管道一般埋深较浅,管内流速较低。
正常条件下,在无车辆通行的路面下铺设管道时,其管顶最小覆土应为人行道下0.6m,在有车辆通行的区域,管顶最小覆土应为车行道下0.7m。
吴家寨污水处理建设项目设计说明

设计说明建设污水处理设施。
2. 2现状情况经现场走访调查,天馆乡核桃村10组(吴家寨)村落范围内,居民生活污水未进行收集处理,居民生活污水主要排入化粪池或房前屋后边沟,对周边环境及水域造成严重污染。
经核实,本范围内的居民生活污水均可收集处理。
2. 3设计范围和内容本项目主要为天馆乡核桃村10组(吴家寨)污水处理建设项目的设计,设计内容为:新建污水收集管网、污水净化处理设备等。
2. 4工程规模本次在设计范围内新建UPVC污水收集管(dnl60>约800m、在住户房前屋后空地新建污水处理站点规格为0. 6m3 /d共26座、接入户隔油隔渣检杳井Φ315 (成品塑料井)4 座,污水检查井Φ315 (成品塑料井)26座。
用于收集处理各住户的污水。
3、管网工程3.1设计标准及叁数本工程处理污水主要由农村生活污水构成。
农村居民排放的生活污水主要包括卫生间污水、酎房污水和洗涤污水。
污水收集实行雨污分流,雨水不得接入生活污水收集管网。
生活用水量依据实地抽样调杳以及业主提供的相关资料、同时参考《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16),重庆市西阳县第一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会的会议精神,本项目农村居民生活用水量可参考表3-1。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及现场调查,本项目所在地设计排污量暂时按50-80升/天•人考虑。
1>设计依据及规范1.1设计依据(1)酉阳环文[2021]32号(2)天馆府文(2021) 15号(3)业主提供的其它相关资料1.2主要规范及规程《室外排水设计规范》(CB 50014-2006)(2016年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2015年版)《给水排水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8-2008)《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32-2003《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 (2016年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2015年版)《埋地塑料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I43-2(HO)《镇(乡)村排水工程技术规程》(CJJI24-2008)《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2008《重庆市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508482018)2、工程概况2.1项目背景2020年9月,酉阳县美池生态环境建设有限责任公司使用2020年市生态环境局“以奖促治”专项补助资金335万元,实施了天馆乡集镇新增污水配套管网项目。
三岔街道农村污水治理工程--收集管网部分设计说明

设计说明一、工程概况1总体概况本项目为成都东部新区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涵盖东部新区15个街道(镇)的20户以上的140处农民集中居住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2街道(镇)农村污水治理概况本分册为三岔街道农村污水治理工程的收集管网部分,厂站部分详见单独分册。
本次设计污水管道主要沿村道平行布管,其中污水管道为重力自流。
本分册图纸一共包含4处污水处理点位,其中2处采用铺设管道的方式解决污水排放问题,I处采用建立集水池加转运至周边污水处理站的方式解决排水问题,1处采用单独1)初设批复本工程涉及14()处农村集中居住区的生活污水治理,其中采用接管治理28处,采用“集水池+污水转运”方式治理60处,采用独立集中处理52处。
由于初设审查后,东部新区“三区三线”调整,部分点位无法设置污水处理站。
故根据业主会议讨论,并报送应急局,最终确定接管治理28处,采用“集水池+污水转运”方式治理72处,采用独立集中处理40处,详见各个街道(镇)2)进一步落实厂站及管线用地合规性执行情况:根据意见对厂站、管线用地进行规划核实,并结合最新“三区三线”优化方案。
3)新建污水站不应占用道路排水边沟执行情况:确保新建厂站不占用排水边沟,必要处设置过水管涵。
4执行施工图审查情况1)化粪池标准图设计采用03S702,建议采用新的替代版本22S702执行情况:按专家意见采用最新版本图集22S702;2)架空过河段应负核管道高程和洪水位关系,不应影响行洪执行情况:按专家意见进一步核实管道高程。
二、设计标准及设计依据1 .设计参数污水重力自流管道按非满流设计,污水量计算依据《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50014∙2021和本居民点服务户数和人口数量设计确定,农村居民日平均生活用水定额为130L∕(人d),污水综合排放系数按0.85设计。
2 .本项目结构使用年限为50年,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
3 .主要设计规范1)《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版)2)《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镇建设部份》(2013年版)4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5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5)《城乡排水工程项目规范》(GB55027-2022)6)《城市给水工程项目规范》(GB55026-2022)7)《工程结构通用规范》(GB55001∙2021)8)《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55002-2021)9)《建筑与市政地基基础通用规范》(GB55003-2021)10)《混凝土结构通用规范》(GB55008-2021)11)《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I8-2017)12)《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50014-2021)13)《埋地用聚乙烯(PE)结构壁管道系统第2部分:聚乙烯缠绕结构壁管材》(GB/T19472.2-2017)14)《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15)《给水排水工程埋地钢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CECS14k200216)《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17)《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200818)《埋地排水用聚乙烯共混聚氯乙烯双壁波纹管材》(17CECSlooII∙2019)19)《排水用聚乙烯•聚氯乙烯共混双壁波纹管道安装图集》(J∣∣2O21S152-TJ)20)《埋地排水用聚乙烯共混聚氯乙烯双壁波纹管道工程技术规范》(TCECS635-2019)21)《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镇建设部分)(2013年版);22)《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版)23)《成都地区基坑工程安全技术规范》(DB5I/T5072-20I1)24)《塑料排水检查井应用技术规程》(CJJ-T209-2013)25)《泵站设计标准》(GB50265∙2022)4.主要设计依据1)本工程设计合同;2)业主提供的地形图、管探资料、地勘资料:3)《成都东部新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2020—2025年)》成都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21年05月;4)《东部新区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成都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21年11月;5)《成都东部新区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程初步设计》成都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22年8月;步设计的批复》成东应急发(2022)号,2022年10月。
管网设计说明书

设计说明书一、设计总说明1、设计要求:(1)进行给水管道系统及其附属构筑物的设计,并达到扩大初步设计的水平。
要求管道水头损失采用海曾—威廉公式进行计算(注明系数Ch 取值)0.05m ,大环为0.10m ,设计成果包括给水管道系统总图A1一张,给水主干管的纵剖面图A2一张。
(2)按完全分流制完成一座小城镇的排水管道工程设计,进行污水管道系统和雨水管道系统的设计计算,并达到扩大初步设计的水平。
设计成果包括污水、雨水管道系统总平面图A1一张,污水主干管的纵剖面图A2一张。
2设计资料(1)南方某小城镇规划总平面图一张,图中尺寸为实际尺寸,单位m ,图中标有等高线、水体、工厂分布及街坊道路、铁路布置等,用户要求最小服务水头20.00m 。
(2)城区人口分布见附表一。
(3)集中流量:火车站用水量 370 m 3/d ,均匀用水。
污水出口埋深2.00m , (4)医院用水量 260 m 3/d ,均匀用水,污水出口埋深2.00m 。
(5)工厂分三班制,生产污水经处理后可以与生活污水混合排放至市政管网。
详细资料见附表二。
出口埋深均为1.50m 。
(6)土壤无冰冻。
土质良好。
(7)水文资料:设计最高水位83.0 m ;设计最低水位65.2 m ;常水位 78.6 m 。
(8)夏季主风向:东南风。
冬季:北风。
(9)该市的地势如平面图所示,地下水位在地面以下3.5米。
(10)城区各类地面性质所占百分比如附表三。
(11)气温:最高温度38.8℃,最低-3.5℃。
(12)降雨强度公式:q =1930(1+0.58lgP)(t+9)0.66L/s ha 。
附 表 一:本次给排水管网设计的地区是南方某小城镇,该地区自北向南倾斜,地形比较平坦,城区中部处有一条铁路将城区分为南北两个区域,城区南部有一条自西向东流动的河流,城区分为三个区域,设计人口约为12.2万人,用户要求的最小服务水头为20.00m。
此外,一区有2个工厂和1个火车站,二区有1个工厂,三区有1个医院和1个公园。
农村污水管网设计详图施工图

农村污水管网设计说明

设计总说明第一章总论1.1、前言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既是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也是永康市新农村建设最急需、最迫切、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永康市高度重视农村环境整治,大力推进农村(浙委办发1.2本工程设计污水收集率达到85%以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户受益率达到85%以上,满足规划目标要求。
1.3、工程概况永康市方岩镇庙口村共有村民46户,约133人。
该村处于偏远山区,常住人口极少,且多为老旧土坯房和木头房,所以该村尚没有污水收集和处理系统,仅有少量的几户人家有老旧的化粪池。
为了长远考虑,保护地下水,按照雨污分流原则拟对该村的污水管道进行设计并施工。
对于渗漏的化粪池,要求全部换成玻璃钢成品化粪池;新建化粪池的住宅,亦采用玻璃钢成品化粪池;排水管均采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双壁波纹管,接户管采用UPVC 管,污水井采用砖砌检查井。
根据该村情况及要求,该村处理水排放标准需达到一级B标准。
终端处理池采用厌氧生物滤池+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艺,这个工艺投资及运行成本低,1.4ab用2~3(8)清扫井初滤后,再接入支管。
(9)化粪池排出污水可就近接入清扫井,如就近无清扫井,则直接接入支管,在与支管连接处应设置检查井。
(10)玻璃钢化粪池施工时要安装在坚实、均匀的基础上,就位后要及时回填,回填前罐体内要灌满水,以防位移。
c、砖砌化粪池四壁和池底应做防渗漏处理。
池底板施工时,先将素土夯实,再铺上10cm的碎砂石夯实,再用C20的混凝土浇筑,厚度10cm。
池壁施工时,砖砌结构的砖砌缝隙用砂浆填实,原浆勾缝后用1:2.5的防水砂浆抹面,厚度20mm,抹面要求密实、光滑,内外壁全抹;预制板池壁,应尺寸准确,外形规则,无缺棱少角。
建成后即加满水观察24小时,记录满水试验起始时间、终止时间和水位变化量,水位的升高或减少,不应超过10mm。
安装过粪管,应注意角度、方向和位置,过粪管位置应斜插安装在两堵隔墙上,与隔墙的水平夹角呈60度,管径为110mm。
污水管网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

污水管网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1设计依据(I)业主与我公司签订的工程设计合同;(2)要设单位提供的工程建设范围1:500地形图:(3)业主提供管网整治工程的设计范围和要求:2果用技术规范(1)《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2016)(2)《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50014-2021)(3)《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_500032-2003)(4)《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5)《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6)《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7)《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L310-2019)(8)《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17)(9)《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10)《检查井盖》(GB/T23858-2009)(11)《市政排水管道工程及附属设施》(06MS201)(12)《室外给水设计标准》(GB50013-2018)(13)《山地城市室外排水管渠设计标准》(DBJ50/T-296-2018)(14)《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55002-2021)3设计原则(1)满足需求原则。
排水管道均按远期排水需求规模设计。
(2)满足接入的可能性和便利性原则。
新建排水管网充分考虑区域排水现状及地块建设的情况,结合地块建设规划,在排水管道断面、平面布置、高程布置上适应功能的需要和接入的可能性、便利性。
(3)排水管网设计注意技术性与经济性相结合的原则。
(4)满足选材优化原则。
设计选材在不断总结科研和工程实践的基础上,既考虑技术发展的趋势,积极推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同时又兼顾经济投入的合理性。
不得使用淘汰产品及与国家产业政策不符的材料和产品。
(5)满足综合协调原则。
排水管道的平面、高程布置充分考虑各种城市管线的敷设走廊,在考虑经济性的同时预留足够的空间,为管线综合提供条件。
(完整)某村镇污水管网初步设计说明

(完整)某村镇污⽔管⽹初步设计说明⼆〇⼀七年三⽉⽬录前⾔ (1)第⼀章概述 (2)1.1项⽬概况 (2)1.2编制依据 (2)1.3采⽤的规范及标准 (2)1.4城市概况及⾃然条件 (3)1.4.1城市⾃然条件 (3)1.4.2地理位置及城市规模 (3)1.4.3经济发展现状 (4)1.4.4基础设施现状 (4)1.4.5城市总体规划概况 (4)1.5 城市污⽔设施现状及规划情况 (5)1.5.1卧龙村污⽔设施现状 (5)1.5.2卧龙村排⽔专项规划 (5)2总体设计 (5)2.1排⽔体制确定 (5)2.1.1排⽔体制的种类 (5)2.1.2不同排⽔体制的优缺点 (6)2.1.3排⽔体系确定 (6)2.2居民⽤⽔量及污⽔量预测 (7)2.3⼯程规模 (7)2.4管道总体布置⽅案 (7)2.5管材⽐选⽅案 (7)3⼯程设计 (9)3.4.1污⽔管⽹现状 (9)3.4.2管道分区布置 (9)3.5 管道竖向布置 (9)3.6污⽔管设计流量 (10)3.7污⽔管道设计参数 (10)3.8 污⽔管⽹⽔⼒计算 (10)3.9管道、基础、接⼝ (11)3.10污⽔管道附属构筑物 (11)3.10.1污⽔检查井、井盖 (11)3.10.2 跌⽔井 (12)3.10.3预留⾄管井 (12)3.10.4检查井踏步 (12)3.11特殊构筑物设计 (12)3.11.1管道过现状沟渠处理................................................................................................................................................ 12 4 环境保护 .(12)4.2项⽬建设和运⾏对环境的影响及环保措施 (13)4.2.1 ⼯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13)4.2.2 建设中环境影响的缓解措施 (13)4.2.3项⽬建成后的环境影响及对策 (14)4.2.4项⽬运营过程产⽣的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及环保措施 (14)4.3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14)5劳动安全 (14)5.1劳动保护与安全⽣产 (14)5.2职业卫⽣保健 (15)6消防 (15)7节能 (15)7.1节能的原则和要求 (15)7.2节能措施 (15)7.3节能效果分析 (16)8管理机构及项⽬实施计划 (16)8.1进度计划确定的原则 (16)8.2项⽬进度计划 (16)8.3项⽬建设管理 (16)8.3.1项⽬特点 (16)8.3.2项⽬管理任务 (16)8.3.3项⽬投资管理 (17)8.3.4⼯程质量管理 (17)8.3.5⼯程进度管理 (17)8.3.6建设合同管理 (17)8.3.7项⽬协调管理 (17)8.3.8建设安全管理 (18)8.3.9建设资⾦管理 (18)8.3.10运营管理 (18)9⽔⼟保持 (18)10⼟地利⽤、征地与拆迁 (18)11投资概算及资⾦筹措 (18)11.1编制依据 (18)11.2主要费率确定及其他说明 (18)11.3投资概算 (19)11.4资⾦筹措 (19)12存在问题及建议 (19)12.1需存在问题 (19)12.2建议 (19)前⾔林芝市⽶林县,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总体⼯作部署,锁定全域城市化发展⽬标,以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范区建设为主线,以建设幸福林芝为根本,坚持“环境⽴区、产业强区、创新兴区”发展战略,乘势⽽上,奋发有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污水管网设计说明
一、背景介绍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农村污水处理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解决农
村污水处理的困境,设计一套科学、高效的农村污水管网系统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农村污水管网设计的相关要求和标准。
二、设计目标
1. 安全性:确保农村污水管网的运行安全,防止污水泄漏和污染环境。
2. 高效性:提供稳定的污水排放能力,确保农村污水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
3. 经济性: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建设和维护成本。
4. 可持续性:考虑未来农村发展的需求,确保管网系统的可持续性和可扩展性。
三、设计要求
1. 排水范围:根据农村人口密度和土地利用情况,确定污水管网的覆盖范围,
确保所有农村居民都能接入管网系统。
2. 管道布局:根据地形地貌和土地利用情况,合理规划管道的布局,确保管道
的通畅性和排水效果。
3. 管道材料:选择高质量、耐腐蚀、耐压力的管道材料,确保管道的使用寿命
和安全性。
4. 泵站设置:根据农村地势和污水流量,合理设置泵站,确保污水能够顺利流
入处理站。
5. 污水处理站:根据农村污水产生量和污染物浓度,设计相应的污水处理站,
确保污水得到有效处理。
6. 操作与维护:提供操作与维护手册,培训相关人员,确保管网系统的正常运
行和维护。
四、设计流程
1. 方案设计:根据农村实际情况,制定管网设计方案,包括管道布局、泵站设置、污水处理站规模等。
2. 材料选择:根据设计方案,选择合适的管道材料和设备,确保其质量和可靠性。
3. 施工图设计:根据设计方案,绘制详细的施工图纸,包括管道布置图、泵站
平面图、污水处理站工艺流程图等。
4. 施工与安装:根据施工图纸,进行管道敷设、泵站设备安装等工作,确保施
工质量和安全性。
5. 调试与验收:完成管网系统的安装后,进行系统调试和验收,确保系统的正
常运行。
6. 运行与维护:建立管网系统的运行与维护机制,定期检查和维护管道、设备,确保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
五、设计标准
1. 国家相关标准:按照国家有关污水处理和排放的相关标准进行设计,确保设
计方案符合国家法规要求。
2. 技术标准:根据行业内的相关技术标准,选择适用的技术和设备,确保设计
方案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3. 环境标准:考虑农村污水对环境的影响,确保设计方案符合环境保护要求,
减少对周边环境的污染。
4. 安全标准:根据相关安全标准,确保管网系统的安全性,防止事故和污水泄漏的发生。
六、设计效果评估
1. 污水排放能力:评估设计方案的污水排放能力是否满足农村污水产生量的需求。
2. 污水处理效果:评估污水处理站的处理效果,确保污水达到排放标准。
3. 经济效益:评估设计方案的经济效益,包括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等。
4. 环境效益:评估设计方案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确保设计方案的环境效益。
七、总结
农村污水管网设计是解决农村污水处理问题的重要环节。
通过科学、高效的设计和合理的施工,可以有效解决农村污水排放和处理难题,改善农村环境质量,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
设计人员应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和标准进行设计,确保设计方案的质量和可行性。
同时,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合作,共同推动农村污水处理工作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