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板凳镇农村污水治理工程--收集管网设计说明

合集下载

农村污水管网设计说明

农村污水管网设计说明

农村污水管网设计说明一、背景介绍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农村污水处理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解决农村污水处理的困境,设计一套科学、高效的农村污水管网系统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农村污水管网设计的相关要求和标准。

二、设计目标1. 安全性:确保农村污水管网的运行安全,防止污水泄漏和污染环境。

2. 高效性:提供稳定的污水排放能力,确保农村污水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

3. 经济性: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建设和维护成本。

4. 可持续性:考虑未来农村发展的需求,确保管网系统的可持续性和可扩展性。

三、设计要求1. 排水范围:根据农村人口密度和土地利用情况,确定污水管网的覆盖范围,确保所有农村居民都能接入管网系统。

2. 管道布局:根据地形地貌和土地利用情况,合理规划管道的布局,确保管道的通畅性和排水效果。

3. 管道材料:选择高质量、耐腐蚀、耐压力的管道材料,确保管道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4. 泵站设置:根据农村地势和污水流量,合理设置泵站,确保污水能够顺利流入处理站。

5. 污水处理站:根据农村污水产生量和污染物浓度,设计相应的污水处理站,确保污水得到有效处理。

6. 操作与维护:提供操作与维护手册,培训相关人员,确保管网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维护。

四、设计流程1. 方案设计:根据农村实际情况,制定管网设计方案,包括管道布局、泵站设置、污水处理站规模等。

2. 材料选择:根据设计方案,选择合适的管道材料和设备,确保其质量和可靠性。

3. 施工图设计:根据设计方案,绘制详细的施工图纸,包括管道布置图、泵站平面图、污水处理站工艺流程图等。

4. 施工与安装:根据施工图纸,进行管道敷设、泵站设备安装等工作,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5. 调试与验收:完成管网系统的安装后,进行系统调试和验收,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6. 运行与维护:建立管网系统的运行与维护机制,定期检查和维护管道、设备,确保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

五、设计标准1. 国家相关标准:按照国家有关污水处理和排放的相关标准进行设计,确保设计方案符合国家法规要求。

农村环境整治污水排放治理项目施工方案

农村环境整治污水排放治理项目施工方案

农村环境整治污水排放治理项目施工方案1. 项目背景随着农村人口的增加和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农村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其中,污水排放是一个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本项目的目标是通过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有效治理农村地区的污水排放问题。

2. 项目目标本项目的主要目标是改善农村环境质量,减少污水对土地和水资源的污染,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健康状况。

3. 项目内容本项目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将在目标地区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包括污水收集系统、初级处理设备、中级处理设备和高级处理设备。

这些设施将能够有效地去除污水中的有害物质,确保出水符合相关的排放标准。

3.2 污水管网建设将建设污水管网,将目标地区的各个污水排放点连接到污水处理设施。

管网的建设将遵循相关的规范和标准,以确保管道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3.3 进行宣传和教育活动通过开展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农村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促使他们主动参与到污水治理工作中。

活动内容包括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正确使用污水处理设施的指导等。

3.4 监督和管理建立健全的监督和管理机制,确保污水治理项目的顺利实施。

监督机制将包括定期检查设施运行情况,处理问题和投诉,并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

4. 预期效果通过本项目的实施,预期将有以下几个效果:- 显著改善农村地区的环境质量,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

- 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环境。

- 保护土地和水资源,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 提升农村地区的整体形象和吸引力,促进乡村旅游和农业经济的发展。

5. 实施计划本项目的实施计划将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前期准备:包括项目调研、方案设计和资金筹措等。

2. 设施建设:包括污水处理设施和管网的建设。

3. 宣传和教育活动的开展。

4. 监督和管理机制的建立和运行。

各个阶段的具体时间安排和工作内容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确定。

6. 预算和资金来源本项目的预算将根据具体的方案设计和工程量进行估算,资金来源将由政府、社会投资以及其他相关资金共同承担。

农村污水管网设计说明

农村污水管网设计说明

设计总说明第一章总论1.1、前言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既是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也是永康市新农村建设最急需、最迫切、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永康市高度重视农村环境整治,大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作,以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作出的“五水共治”决策为契机,逐步解决农村的水环境污染问题,更好地优化农村水环境,推进转型升级,改善农民生活品质。

通过领导重视、政策扶持、机制创新、督查推进等措施,加大工作力度,激发工作热情,深入开展村庄污水整治,不断夯实农村污水治理基础建设。

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治水攻坚的决策部署和《关于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扎实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意见》(浙委办发[2014]2号)文件精神,致力于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把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与保护饮用水源、“五水共治”改善水环境相结合,统筹城乡资源,一体化改善全市水环境,建设农村生态文明。

1.2、规划目标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稳步推进生态市和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村生活污水的收集处理率,实现庙口村地区水环境的基本改善,有效恢复农村河网的自净能力,改善该人居环境,提升村民生活质量。

本工程设计污水收集率达到85%以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户受益率达到85%以上,满足规划目标要求。

1.3、工程概况永康市方岩镇庙口村共有村民46户,约133人。

该村处于偏远山区,常住人口极少,且多为老旧土坯房和木头房,所以该村尚没有污水收集和处理系统,仅有少量的几户人家有老旧的化粪池。

为了长远考虑,保护地下水,按照雨污分流原则拟对该村的污水管道进行设计并施工。

对于渗漏的化粪池,要求全部换成玻璃钢成品化粪池;新建化粪池的住宅,亦采用玻璃钢成品化粪池;排水管均采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双壁波纹管,接户管采用UPVC管,污水井采用砖砌检查井。

根据该村情况及要求,该村处理水排放标准需达到一级B标准。

终端处理池采用厌氧生物滤池+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艺,这个工艺投资及运行成本低,污水处理效果好。

镇污水处理工程配套污水管网设计说明

镇污水处理工程配套污水管网设计说明

镇污水处理工程配套污水管网设计说明XX县XX镇污水处理工程配套污水管网工程设计说明书二零一三年五月1.设计依据及标准规范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修订);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2000年)4、《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5、《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L310-2004)6、《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7、《给排水设计手册》8、《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9、《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标准》(2012年)10、《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规划(2012—2020年)》11、《埋地排水用钢带增强聚乙烯(PE)螺旋波纹管-改》CJ-T_225-20112.设计原则污水收集管网的布置原则主要考虑以下方面:1、符合地形趋势,尽量顺坡排水,取短捷路线;2、尽量避免或减少管道穿越河道等不易通过地带;3、在保证汇水面积内各点的水都能顺畅排出,并在适当留有余地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管道埋深,管道起点覆土一般0.7m,最深控制3m 以内;4、尽量与镇区道路建设进展协调一致;5、排水体制按该镇建设规划,宜采取雨污分流制;对已采取合流制的镇区,可采取截流式合流制。

3.工程概况(1)XX镇近期污水处理站污水收集管网沿镇区慕善路、八都路和八都河沿岸敷设φ200和φ315的污水收集干管。

居民区内按照污水收集规模分别敷设φ200的污水收集支管。

污水管道管材采用钢带增强聚乙烯(PE)螺旋波纹管。

一期污水处理站(处理规模200m3/d),φ315污水收集干管总长度39m,φ200污水收集支管总长度1564m。

(2)XX镇二期污水处理站1污水收集管网沿滨河路北段和望华路以北铺设φ400污水收集干管,沿镇区望华路敷设φ315污水收集干管,沿滨河路南段和六泉路铺设φ200的污水收集支管。

污水管道管材采用钢带增强聚乙烯(PE)螺旋波纹管。

农村污水管网设计说明

农村污水管网设计说明

农村污水管网设计说明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农村污水处理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设计一个高效可行的农村污水管网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农村污水管网设计的相关内容,包括设计原则、管道布局、管道材料、管网运维等方面。

一、设计原则1. 综合考虑农村地理环境、人口分布、经济状况等因素,确定管网的规模和布局。

2. 采用分区分级的设计思路,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将管网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并根据区域的特点进行设计。

3. 采用合理的技术手段,如重力流动、泵站提升等,确保污水能够顺利流动,并达到污水处理的要求。

4. 考虑未来的发展需求,预留足够的容量和扩展空间,以适应农村的发展变化。

二、管道布局1. 根据农村的地理环境和人口分布,合理确定管道的走向和布局。

避免交叉、交错等情况,减少管道的长度和材料的使用。

2. 根据污水的流量和浓度,确定主干管道和支线管道的尺寸和数量。

主干管道应具备足够的承载能力,支线管道应适当分布,确保各个农户都能接入管网。

3. 考虑到农村地区的土壤条件和地形地势,采用适当的斜坡和曲线设计,以保证污水能够自然流动,避免积水和堵塞。

三、管道材料1. 选择耐腐蚀、耐高温、耐压的管道材料,如聚乙烯、聚氯乙烯等,以确保管道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

2. 根据管道的用途和环境要求,选择合适的管道直径和壁厚,以满足污水的流量和压力要求。

3. 在管道的连接处采用可靠的密封材料,如橡胶密封圈、胶水等,以防止漏水和污水泄露。

四、管网运维1. 建立完善的管网运维管理机制,包括定期巡检、清理管道、检修设备等,确保管网的正常运行。

2. 培训专业的维护人员,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和安全意识,以应对各种紧急情况和故障处理。

3. 定期对管网进行检测和维修,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管网的安全可靠性。

4. 加强对农民的宣传和教育,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和污水处理知识,促进他们积极参与污水处理工作。

总结:农村污水管网设计是解决农村污水处理问题的关键环节。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设计方案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设计方案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设计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变得日益重要。

农村地区存在很大的生活污水排放问题,不仅容易污染地下水,还会对周围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设计一套合理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方案显得十分必要。

首先,需要明确农村生活污水的产生和排放情况。

农村地区生活污水主要来自厕所、洗衣、洗澡、洗菜等生活用水,这些污水都有一定的化学成分和细菌等生物质,对环境有一定的伤害。

而且农村地区普遍采用分散式的生活污水处理方式,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第二步,需要讲清楚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目的。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目的是保护农村地区的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质量,降低污染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

第三步,需要确定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设计方案。

针对农村地区的生活污水,系统化处理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理方式。

具体方案可以依据不同的地区和环境条件进行不同研究。

以下是几个常用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计方案:1. 根据农村地区自然环境特点,可选择种植多年生植物,如芦苇、水葱等,通过人工湿地的形式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达到保护环境和治理污染的目的。

2. 可建造小型活性池,对污水进行处理,使处理过的污水达到国家的二级、三级排放标准。

3. 通过家庭式有机废弃物处理设备解决农村生活废弃物问题,将生活污水中的有机废弃物处理掉,并且还可用于农村园艺种植等方面的发展。

4. 将生活污水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经过简单的处理后,直接用于农田灌溉。

另一部分则经过完全的处理,可用于灌溉要求更高的农产品或是重要的生态环境修复。

综上所述,为了保护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一套有效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设计方案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的分析和规划,可以为农村地区生活污水的治理提供可行和有效的解决方案。

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农村环境质量,还将对农业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

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

乡镇污水处理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环保知识课堂20XX年X月目录第一章概述 (5)1、工程概况 (5)1.1 项目名称 (5)1.2 项目建设单位及地点 (5)1.3 项目简介 (5)2、地理自然概况 (5)2.1 地理位置 (5)2.2 自然概况 (5)2.3 规划区现状 (6)第二章水量、水质及处理要求 (7)1、废水水量、水质 (7)2、排放标准 (7)第三章设计依据、范围及原则 (8)1、设计依据 (8)2、设计范围 (8)3、设计采用的主要规范和标准 (8)4、设计原则 (9)第四章污水处理工艺的确定 (10)1、废水特性及工艺确定 (10)1.1 废水特性分析 (10)1.2 处理工艺的确定 (10)2、污染物去除分析 (10)2.1 悬浮物(SS)的去除 (10)的去除 (11)2.2 BOD52.3 CODcr的去除 (11)2.4 氨氮的去除 (11)第五章工艺设计 (14)1、工艺流程 (14)1.1 工艺流程图 (14)1.2 工艺流程说明 (14)2、主要工艺处理单元说明 (15)2.1 一级预处理 (15)2.2 二级生化处理 (16)2.3 三级深度处理 (17)2.4 污泥处理 (19)3、构筑物设计及设备选型 (19)3.1 格栅池 (19)3.2 集水池 (20)3.3 生活污水调节池 (21)3.4 水解酸化池 (21)3.5 生物接触氧化池 (23)3.6 高效沉淀池 (24)3.7 中间水池 (25)3.8 高效过滤器 (26)3.9 消毒 (27)3.10 污泥浓缩池 (27)3.11 污泥脱水机 (28)第六章建筑结构设计 (29)1、建筑设计原则 (29)2、结构设计 (29)2.1 设计依据 (29)2.2 结构选型方案与设计原则 (29)2.3 结构材料 (30)第七章电气控制设计 (31)2、被控设备统计 (31)3、系统功能 (31)4、系统余留 (32)5、电控柜 (32)6、用电负荷 (32)第八章总体设计 (34)1、总平面布置 (34)2、高程布置 (34)3、管道布置 (34)4、建构筑物及设备一览表 (34)4.1 建构筑物 (34)4.2 工艺设备 (35)第九章环境保护与安全卫生 (37)1、环境保护 (37)1.1 概述 (37)2.2 废水治理 (37)2.3 废气治理 (37)2.4 废渣治理 (37)2.5 噪声治理 (37)2.6环境影响简评 (38)2、安全卫生 (38)第十章节能与防腐 (39)1、节能措施 (39)2、防腐 (39)2.1 建构筑物防腐 (39)2.2 设备及管道防腐 (39)第十一章人员编制与劳动制度 (41)2、工作制度 (41)第十二章工程造价与成本分析 (42)1、工程造价 (42)2、污水处理成本分析 (42)3、效益分析 (42)第一章概述1、工程概况1.1 项目名称XX乡镇污水处理工程1.2 项目建设单位及地点项目建设单位:项目建设地点:1.3 项目简介本着保护环境,走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拟建污水处理站一座,用于XX乡集市区的生活污水处理。

农村污水处理项目排水工程设计说明

农村污水处理项目排水工程设计说明

排水工程设计说明一、项目概况本项目为XXX市XX区XX镇XX社区农村污水治理“千村示范工程”幽竹人家治理项目二、排水现状1.排水现状本项目无现状污水管道。

三、主要设计依据、规范与图集1. 设计依据(1)本项目设计合同。

(2)该片区地形测量图。

2. 采用的规范、标准(1)《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6年版);(2)《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17);(3)《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4)《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5)《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2008);(6)《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7)《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8)《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2016);(9)《市政排水管道工程及附属设施》(06MS201)。

(10)《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GB50788-2012;(11)《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32-2003;(12) 《钢筋混凝土化粪池》03S702(13)《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2013版);(14)建设部及交通部颁布现行的有关“规范”、“标准”、“规程”;四、设计原则设计满足国家及地区的规范、标准,并以修建性详细规划作为本工程的主要依据。

(1)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制。

(2)管道施工方法:采用开槽埋管。

五、排水体制、管道布置及管径1.本工程排水体制设计为雨、污分流制。

2.本项目污水根据实际情况敷设污水管线。

污水管管径d300。

六、管材排水管道可以采用的管材很多,根据技术经济方面以及管道覆土厚度的考虑,本工程选用Ⅱ级承插式钢筋混凝土排管。

七、管道基础本次设计均采用Ⅱ级承插式钢筋混凝土排水管,120度混凝土基础,作法见国标图集06MS20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说明一、工程概况1总体概况本项目为成都东部新区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涵盖东部新区15个街道(镇)的20户以上的140处农民集中居住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2街道(镇)农村污水治理概况本分册为石板凳镇农村污水治理工程的收集管网部分,厂站部分详见单独分册。

本次设计污水管道主要沿村道平行布管,其中污水管道为重力自流。

本分册图纸一共包含5处污水处理点位,其中1处采用铺设管道的方式解决污水排放问题,1处采取污水转运,3处采用单独建站的方式处理现状污水。

具体情况如卜.表所1)初设批复本工程涉及14()处农村集中居住区的生活污水治理,其中采用接管治理28处,采用“集水池+污水转运”方式治理60处,采用独立集中处理52处。

由于初设审查后,东部新区“三区三线”调整,部分点位无法设置污水处理站。

故根据业主会议讨论,并报送应急局,最终确定接管治理28处,采用“集水池+污水转运''方式治理72处,采用独立集中处理40处,详见各个街道(镇)2)进一步落实厂站及管线用地合规性执行情况:根据意见对厂站、管线用地进行规划核实,并结合最新“三区一线”优化方案。

3)新建污水站不应占用道路排水边沟执行情况:确保新建厂站不占用排水边沟,必要处设置过水管涵。

4执行施工图审查情况1)化粪池标准图设计采用03S702,建议采用新的替代版本22S702执行情况:按专家意见采用最新版本图集22S702:2)设计说明污水管道管材为聚乙烯共混聚氯乙烯双壁波纹管材,与图纸中部分管材不一致,应复核统一:执行情况:对管材进行复核调整;3)应按GB55027.2023第2.2.18条要求补充管道附属贮水构筑物满水试验要求:执行情况:补充管道附属贮水构筑物满水试验要求:二、设计标准及设计依据1设计参数污水重力自流管道按非满流设计,污水量计算依据《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500⑷2023和本居民点服务户数和人口数量设计确定,农村居民日平均生活用水定额为1301∕(人d),污水综合排放系数按0.85设计。

2.本项目结构使用年限为50年,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

3 .主要设计规范1)《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版)2)《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镇建设部份》(2013年版)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5)《城乡排水工程项目规范》(GB55027∙2023)6)《城市给水工程项目规范》(GB5502a2023)7)《工程结构通用规范》(GB55∞1-2023)8)《建筑与市政工程抗族通用规范》(GB55002-2023)9)《建筑与市政地基基础通用规范》(GB55OO3-2O21)10)《混凝土结构通用规范》(GB55008-2023)11)《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17)12)《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50014-2023)13)《埋地用聚乙烯(PE)结构壁管道系统第2部分:聚乙烯缠绕结构壁管材》(GB/T19472.2-2017)14)《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15)《给水排水工程埋地钢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CECS14k200216)《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17)《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2(X)818)《埋地排水用聚乙烯共混聚氯乙烯双壁波纹管材》(T/CECS10011-2019)19)《排水用聚乙烯-聚氯乙烯共混双壁波纹管道安装图集》(川2023S152-TJ)20)《埋地排水用聚乙烯共混聚氯乙烯双壁波纹管道工程技术规范》(TCECS635-2019)21)《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镇建设部分)(2013年版);22)《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版)23)《成都地区基坑工程安全技术规范》(DB51/T5072-2011)24)《塑料排水检查并应用技术规程》(CJJ-T209-2013)25)《泵站设计标准》(GB50265-2023)4 .主要设计依据1)本工程设计合同:2)业主提供的地形图、管探资料、地勘资料:3)《成都东部新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2023—2025年)》成都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23年05月:4)《东部新区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成都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窕院有限公司,2023年11月;5)《成都东部新区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程初步设计》成都市市政工程设”一研究院布∙限公司,2023年8月;6)《成都东部新区应急安全管理局关于成都东部新区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成东应急发(2023)号,2023年10月。

7)其他相关设计资料。

三、工程重点说明1 .本工程拟将集中居住区现状化粪池引流至新建污水处理站(或污水转运池),实际施工过程中发现有未收集污水的住户应设置d1OOUPVC接户管使厕所污水流入接户井,接户井与污水管网设置d200管径污水管相接,接户井做法与污水检查井一致:雨水不得排入污水收集管网。

2 .由于本工程现状村间道路过沟,为村民自建的便函,统•采用d500钢筋碎圆管涵恢复,填土高度0∙2~0.5m,施工开挖造成的排水沏渠破坏按原拆原建修复,根据调查情况暂统一为40*40cmM7.5浆砌片石排水沟。

3 .因施工开挖破坏的碎路面修复详见大样图:路面修更宽度按实际开挖宽度+每侧外扩0∙25m进行修熨,详见大样图。

四、管道、基础、构筑物1 .沟槽开挖及回填(1)沟槽边坡的坡度应根据地勘报告推荐值,并结合基坑开挖后的土质情况确定,按《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50268-2008)基坑开挖沏槽边坡要求进行放坡。

基坑回填土必须在污水管道的地下部分全部施工完成后(包括紧邻的外部安装工程)并验收合格后及时进行。

管道及构筑物沟槽回填必须在混凝土及砂浆达到80%以上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

回填要求分层压实、对称均匀回填,密实度不小于90%:在道路范围内,压实度应达到道路路基密实度要求,同时必须符合《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相关规定。

(2)设置有桩基础的构(建)筑物以及管道,道路范围内的填土,要求其压实系数为o.90基础基坑开挖后应注意基坑排水,施工时应采取排水措施,并注意保证基坑边坡的稳定和地基土不被扰动。

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后,对于出露基岩应及时封闭,并对边坡和排水沟进行维护,以防塌方。

(3)地基处理:管道及构筑物地基承载力应不小于IoOkPa,满地基承载力满足IookPa时,基底铺设一层厚度为IOOmm中粗砂基础层即可。

沟槽在填方地段或沟槽超挖的,管道基础以下必须分层夯实回填,密实度不小于90%,对于地质条件较差地段,如淤泥、杂填土等,必须进行换填。

换填材料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用本项目开挖的中风化、强风化砂质泥岩或中粗砂等,具体采用材料及换填深由不同的地质决定。

管道基础应根据管道材质、接口形式和地质条件确定,对地基松软或不均匀沉降地段,管道基础应采取加固措施:1)管道基础为淤泥、鱼塘不良地基时,应予以全部清除并采用本项目开挖的中风化、强风化砂质泥岩或中粗砂换填加强,后铺设管道垫层;2)管道基础为杂填上、素填1二、膨胀性粘土、承载力建议值不满足设计承载力要求的粘土时,应清除40Cm并换填中粗砂;3)管道基础为泥岩层时,超挖IoCm后用连砂石找平。

沟槽位于水田内应每隔30m设置IX1m集水沟。

(4)预留支管接口:为便于用户接入,距干管检查井较远的每户设管径d1θθupvc管接入出户井,距干管检查井较近的采用d1θθupvc管直接接入干管检查井,upvc管壁厚3mm,承插连接。

出户井接入干管检查井管径为d200,以i22%坡向干管检查井。

预留支管位置详见平面图。

预留支管下游接入干管检查井,上游管道末端以MU1O砖及水泥砂浆砌筑封堵待用。

预留支管接入干管检查井的标高应满足与下游管道管顶平接。

预留支管走向应为便于用户接入侧,位置及走向可根据现场情况调整。

(5)管道覆土按不低于0.7m控制。

位于农田下方的管道覆土不足0.7m时应做堆土处理:位于道路下方覆土不足0∙7m时设置d500钢筋险管道作为套管。

(6)其它未尽说明之处详见给水排水标准图集O4S52(M3~18页总说明。

2 .管材、基础与接口(1)排水管道选用埋地排水用聚乙烯共混聚氯乙烯双壁波纹管材(MPVE管),采用承插式密封圈连接,具体敷设位置详见平面布置图。

(2)塑料管所采用埋地排水用聚乙烯共混聚氯乙烯双壁波纹管遵循标准如下:《埋地排水用聚乙烯共混聚氯乙烯双壁波纹管材》(17CECS1OOI1-2019),管材环刚度2SN10。

(3)本项目涉及污水泵站出水管道采用DNIOOPE管,管材为PE100,热熔连接。

(4)管道基础应采用中、粗砂铺垫的人工土弧基础,排水管道的安装参照《排水用聚乙烯-聚氨乙烯共混双壁波纹管道安装图集》(川2023S152-TJ)执行,并满足《埋地排水用聚乙烯共混聚氯乙烯双壁波纹管道工程技术规范》(TCECS635∙2019)的要求。

(5)管道采用1200砂石基础。

管道及构筑物地基承载力应不小于IOOkpa.3 .构筑物(1)本工程中的重力污水检查井均选用原则:非车行道下选用塑料污水检查井,车行道下选用钢筋混凝I:污水检查井。

塑料检查井应满足《塑料排水检查井应用技术规程》,做法详见《塑料排水检查井图集16S524》,塑料井直径为700mm。

检查井盖采用B125型球墨铸铁井盖。

混凝土检杳井采用《钢筋混凝土及砖砌排水检直井》.检查井直径为IooOmm检查井外国的回填方法及回填材料应满足《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O268-2OO8)及相关要求。

(2)检查井位置以不截断整节管原则可做适当调整(路口,及预留地块支线井除外),调整最大长度为单节管长度。

(3)检查井井面设计高程要求:位于车行道(机动车道及慢车道)的检查井井面与设计地面标高一致;检查井设计井顶标高如与实际路面不符时,应以实际路面为准,并做到与路面严格平接。

位于农田的检查井盖应高于田填0.3m,井口周围以0.02的坡度向外做好护坡,且井盖基座固定做法参照14S50I-I中第25页做法。

(4)检查井井盖均采用Φ700球墨铸铁五防井盖,并配有防坠落装置,防坠落装置应牢固可罪,具有一定的承重:能力(N1Ookg),并具备较大的过水能力,避免暴雨期间雨水从井底涌出时被冲走。

井盖表面应带有明显的污水标志。

当检查并设置在车行道等场所时,D4(X)型井盖:设置在人行道、绿地等场所时,选用BI25型井盖。

所有井盖的技术要求均应按《检查井盖》(GB/T23858-2009)相关要求执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