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学》复习思考题答案

合集下载

民间文学概论(复习资料)

民间文学概论(复习资料)

民间文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民间文学:是劳动人民口头创作、口头流行的,反映劳动人民生活和表现劳动人民思想感情,具有独特风格的文学作品。

2.神话:人类各共同体(氏族、部落、民族或国家)集体创造、代代相承的一种以超自然形象为主人公,以特定宗教信仰为内核并为其服务的神圣叙事。

它既是一种经典性的文学载体,也是远古人类的知识体系和信仰体系。

3.传说:是劳动人民创作的与一定的历史人物、历史条件、社会习俗、自然产物等相关的具有较强历史性的故事。

4.民间故事:为民众口头创作并流传的所有散文体叙事作品,包括神话、传说、幻想故事等。

5. 史诗:是一种古老而源远流长的韵体叙事样式。

是关于宏达的叙事。

原本有专门化的歌手作为超级故事来演述,以其长度、表现力和内容的重要性而忧于其他故事。

是一个民族、国家文化的象征和文明的丰碑。

6. 笑话:将嘲讽与训诫蕴涵与谈笑娱乐之中的短小故事。

一针见血的揭示生活中存在的各种矛盾现象。

具有强烈的喜剧、幽默意味。

7.歌谣:篇幅短小,以抒情为主的民间诗歌的总和。

8. 叙事诗:指叙述英雄传说和重大历史事件的叙事长诗。

9.幻想故事:又称童话、神奇故事、魔法故事等,是以丰富的想象及虚构为手段,来表现人类的生活和理想愿望的故事。

10.生活故事:又称“世俗故事”、“写实故事”。

以民众的日常生活为题材,以现实中的人物为主角而开展的叙事。

11. 童话: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

12.寓言:是由民众集体创作并流传的带有教训寓意、富有哲理、短小精干的口头故事,是社会智慧、经验和知识的结晶。

二、解答题1.民间文学的民族性表现在哪些方面?①各民族的民间文学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和表现形式(包括各式);②各民族的民间文学反映了各民族具有特点的社会历史和社会生活;③地理环境,自然风光在民间文学上的反映而形成不同的环境特色;④各民族的民间文学表现了不同民族的感情和性格;⑤根据本民族需要和习惯,加以改造使之成为本民族的东西。

【西南●最新版】[0006]《民间文学》网上作业及课程考试复习资料(有答案)

【西南●最新版】[0006]《民间文学》网上作业及课程考试复习资料(有答案)

[0006]《民间文学》第一批次作业[论述题]一、填空题1.民俗学概念是由英国民俗学、考古学家于年提出的。

2.民间文学搜集整理的三个原则是全面搜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3.我国的三大史诗是藏族的《格萨尔》、蒙古族的和柯尔克孜族的。

4.在美国形成了一种"民族志诗学”,由和于1970年联手创办了刊物,专门研究各种口头程式理论,成为口头传说诗歌前沿性学术研究中心。

5.民间说唱现在一般称"____________”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浓厚的地方特色和鲜明的民族风格。

6.民间文学有三大社会价值,即、和__________。

7.歌谣是________________创作的口头诗歌创作。

8.谜语按内容可以分为物迷、事迷和_____________三大类。

9.民间长诗是劳动人民口头流传的长篇诗歌创作,包括抒情长诗和______,_______三大类。

10.通常所说的我国四大传说是指孟姜女的传说、白蛇传的传说、____________和________。

二、名词解释1、民间文学2、民间传说3、神话4、史诗5、民间故事三、简答题1、民间文学的传承性的形成与传承人的作用2、民间文学的艺术价值3、英雄史诗的特征4、论述民间传说的基本特征四、论述题1、民间戏剧的艺术性。

2、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区别与相互影响。

3、民间文学的价值属性。

4、论述神话思维之特点。

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汤姆森、1846年2.忠实记录、准确翻译和慎重整理3.《江格尔》、《玛纳斯》4.丹尼斯∙特德洛克、杰诺姆∙鲁森伯格《黄金时代∙民族志诗学》5.曲艺6.实用价值、科学价值、认识价值(文学价值)7.人民群众集体8.字迷9.民间叙事长诗、民间说理长诗10.牛郎和织女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传说二、名词解释1、民间文学:是民众口头往复创作并流传的,反映民众真实情感、意识状态及审美情趣的特种文学。

文学:民间文学考试答案三

文学:民间文学考试答案三

文学:民间文学考试答案三1、问答题简述仪式歌的含义与主要形式。

正确答案:仪式歌是民众在祈福禳灾、过节贺喜、祭神送葬、迎宾做客等仪式活动中所唱的歌谣。

仪式是民众在某些特殊情形下举行的具有法术、通神、转折、过渡等功(江南博哥)能的程序化的隆重活动。

在仪式中有一些有特定象征意义或文化功能的程序化行为,此时念诵或演唱的套语、歌谣就是具有特定功能的仪式歌。

它主要有三种类型:法术歌、节令歌、礼俗歌。

(1)法术歌,是在巫术或祭神仪式上唱诵的被民众认为具有超自然魔力的歌诀。

(2)节令歌,是在与节令有关的节庆仪式活动中所唱诵的歌谣。

(3)礼俗歌,是在婚礼、祝寿、待客、送葬等隆重场合唱诵的表示祝福、礼节等意义的歌谣。

2、多选山歌的特征有()。

A.歌词可即兴创作,根据现场情况和感受现编现唱B.音乐节奏较为自由,句式、章法等也可灵活调整,便于感情的抒发和群体的社交C.主要在街巷之中演唱D.词句一般不是即兴创作,其章法与曲调也是较为规整和固定的E.以独唱形式为多,也有一些对唱的形式正确答案:A, B, E3、多选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各民族有很多种说法,其中有()。

A.从天而降说B.猿猴进化说C.自然变化说D.神灵创造E.神灵生育说正确答案:C, D, E4、填空题丁乃通先生的《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是以()为依据的。

正确答案:AT分类法5、问答题举例说明中国传说有哪些类型?正确答案:仅根据传说内容或题材的不同,将传说分为四大类:人物传说、史事传说、风物传说、习俗传说。

6、问答题简要说明民间故事的主要特点。

正确答案:民间故事的特点主要有三种:(1)贴近生活。

民间故事这种文体产生的时代晚于神话与传说,它是人成为客观世界的主宰之后产生并长期存在的文体。

故事的内容虽有不同程度的幻想成分,但都着眼于、立足于现实生活,其主题、角色与主要情节都符合故事传播时的生活逻辑。

(2)泛指性。

指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故事的主人公姓名往往是含糊的、不确定的。

民间文学题型及复习资料

民间文学题型及复习资料

民间文学题型及复习参考一、单项选择题(共10题)1 .与作家文学相比较,民间文学不需要文字作为中介,民众直接用(A )进行创作。

A. 口头语言B.书面语言C.民间语言D.方言2 .古籍中记录神话资料最为丰富的文献是(C )A.《庄子》B.《国语》C.《山海经》D.《左传》 3 .下列属于蒙古族英雄史诗的是(C )A.格萨尔王B.玛纳斯C.江格尔D.梅葛4 .下列不属于民间诗歌的文学样式是(D )A.民歌B.绕口令C.民间长诗D.快板书5 .“今夫举大木,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

”说的是文学的起源,也是最 早的民间文学。

这是(A )记载的。

A.淮南子.道应训B.搜神记C.诗经D.山海经6.1958年7月在北京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民间文学工作者代表大会,制定了民间文学工作具 体方针是(B )7 .中国神话中叙述事件最早的是(B )神话。

A.兄妹结婚B.开天辟地C.人类起源D.洪水神话8 . “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

这段对话对于神话的权威性论述的作者是(B )。

A.恩格斯 B-马克思 C.鲁迅 D.郭沫若9 .以著名事件、著名人物、地方风情和山水物产为中心所形成的口头叙事文学是(B )A.神话B.民间传说C.民间故事D.幻想故事10 .密洛陀神话属于(C )族神话A.壮族B.苗族C.瑶族D.傣族11 .民间小戏中,属于道具戏系统的有(D )A.秧歌戏 B,花灯戏 C,采茶戏 D.皮影戏 A.全面搜集忠实记录 B.全面搜集重点整理 C.全面搜集忠实记录 D.全面搜集 慎重整理 慎重整理 立体描写 大力推广 加强研究 大力推广 加强研究 加强研究 立体描写12.屈原在吸收(B )的基础上,创作了《离骚》、《天问》、《九歌》等一系列作品。

A.吴地民歌和神话传说B.楚地民歌和神话传说C.岭南民歌和神话传说D.北方少数民族民歌和神话传说13. “拉大锯,扯大锯,姥姥家里唱大戏,拉姑娘,请女婿,小外孙女你也去。

《民间文学》复习资料(精品).doc

《民间文学》复习资料(精品).doc

《民间文学》复习资料一、文学常识11、(仪式歌)是用于节日礼俗和祭祀等的歌谣。

2、(谜目)指的是谜语中要猜的范围和格式。

3、(二人转)是流传于东北地区的民间歌谣。

4、“民俗学”这个概念最早是由英国学者(汤姆斯)提出的。

5、《阿诗玛》是(撒尼(彝族一个分支))人的作品。

6、陈琳以(《长城谣》)为基础写出了《饮马长城窟行》。

7、民间文学整理方法有两种,即(综合整理)与单项整理。

8、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是世界上最长的史诗,被誉为东方的《伊利亚特》。

9、芬兰学派以(库伦父了)为代表。

10、追悼会奏的哀乐,开运动会奏的《体育进行曲》,可被视为新的(仪式)歌谣。

11、东汉崔实编的(《农家谚》)是世界上最早的谚语集。

12、《伏波井》、《日月潭》属于(山川风物)传说。

13、“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是模拟(竹枝词)创作而成的。

14、(谣)是不能唱的“徒歌”。

15、唐人传奇《李娃传》是根据民间故事(《一枝花》)写成的。

16、灯谜又叫(灯虎),突出它的疑难性。

17、阿凡提的故事是从(土耳其)传入的。

18、沙湾灯笼一何府(苦)是(歇后语)体裁。

19、说书艺人王少堂的《武松》用的是(评话)体裁。

20、《中国歌谣》是(朱自清)研究民间歌谣的专著。

21、《召树屯》是(傣)族的作品。

22、《柳毅传》是在传说(《龙女牧羊》)上加工创作的。

23、毛泽东在(《古田会议决议》)中,规定部队要搜集民歌。

24、集体性标志着人民对民间作品的集体所有权,但同时也带来了(匿名性)的特征。

25、(诸葛亮)被称为西南文明的传播者,知识和技术的偶像,甚至说他与火把节的来历也有联系。

26、在中国,“民间文学” 一词是由(瞿秋白)在1921年最早提出来的。

27、《王贵与李香香》是用(信天游)体裁写成的。

28、清朝李调元的(《粤风》),选录了不少壮瑶民歌。

29、关汉卿的《窦娥冤》可以从(《东海孝妇》)找到它的影子。

30、李白的《静夜思》是从(《子夜秋歌》)脱胎而来的。

民间文学思考题及答案(精心整理版)

民间文学思考题及答案(精心整理版)

1、什么是民间文学?如何理解民间文学之“民间”。

“民间文学”概念:民间文学是广大民众集体创作、口头流传的一种语言艺术。

它运用口语的形式传述故事,展示生活,塑造形象,抒发情感。

它是广大民众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之一,是他们认识社会、寄托理想、表达情感意愿的重要方式和渠道。

第二问没找到明确的答案,综合各种东西自我感觉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回答:“民间”包含二义:一是生活于底层社会空间的“民众”,二是“民众的生活领域及精神世界”。

民间不是由文人建构的虚拟空间,而是以个永远存在的社会实体。

(1)民间文学的创作者是“人民大众”。

(2)在内容上是更直接地反映人民大众的生活、理想和愿望。

民间文学是人民大众自我娱乐、自我教育的产物。

(3)民间文学的艺术形式的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如:神话、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民间歌谣等。

它的艺术风格简朴明朗、刚健清新,表现手法多为情节章句的重迭、复沓,语句的夸张,固有体例和套话的运用,贴近生活的赋、比、兴等。

(4)在人民群众中广为流传。

如各种传说等。

2、试分析作家文学与民间文学的关系。

关于两者之间的关系有多种说法,较为稳妥的说法是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并存论。

(1)民间文学的题材和思想内容对作家文学的影响①《九歌》——受民间祭歌影响;《天问》《山海经》——受神话传说影响。

②受乐府民歌影响:曹氏父子和建安七子——《蒿里行》、《七哀诗》、《饮马长城窟行》——汉末政治动乱、战祸的残酷、人世的凄凉。

③、运用神话传说作为题材:李白《东海有勇妇》——民众不屈的反抗精神④、杜甫“三吏”、“三别”——受民歌影响——深刻的人民性,反映广泛的社会生活。

(2)民间文学在艺术形式上对作家文学的影响历代作家在体裁、形制格式、修辞手段和艺术风格等方面向民间文学学习。

①、古代许多文学的体裁(特别是韵文)大都来源于民间文学。

韵文——原始歌谣;散文的小说、笔记——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戏剧——原始歌舞;诗歌、词、曲——来自民间,与当时流行的世俗音乐相抵持,于民间广为流传。

民间文学教程复习资料及答案

民间文学教程复习资料及答案

《中国民间文学》复习资料一、文学常识1、民间文学的集体性是指它由人民群众(集体创作),(集体传承),集体享有,并为集体服务。

口头性是民间文学最显著的外部特征。

2、世界民俗学之父是(威廉汤姆斯)。

《传说论》作者是日本民俗学之父(柳田国男)。

民间文学届常把(钟敬文)教授誉为是中国民间文学泰斗。

《中国神话ABC》的作者是(茅盾)。

提出广义神话概念的是神话学专家(袁珂)。

神话—原型理论的集大成者是加拿大神话学家(弗莱)。

最先从事孟姜女传说研究的著名中国史学家是(顾颉刚)。

《中国民间故事初探》的作者(天鹰)。

《民间故事比较论考》的作者(刘守华)。

《中国神话哲学》的作者是中国学者(叶舒宪)。

《神话哲学》是德国学者(谢林)写作的。

德国学者卡西尔在《人论》中提出“变形”理论。

《金枝》的作者是(弗雷泽)。

3、恩格斯在《德意志民间故事》一文中对民间故事的社会价值进行了高度评价。

(列宁)在《关于民族问题的批评意见》一文中指出,每个民族都有两种文化成分。

“不懂得民间文学的作家是坏作家”是苏联文学家(高尔基)在《论文学》中提出此论断。

“乡民的本领不亚于大文豪”是由(鲁迅)提出。

(鲁迅)在《论旧文学的采用》一文中指出,有“消费者文学”就必然有“生产者文学”。

“民间文学的风格清新刚健”是由(鲁迅)提出。

4、盘古开天辟地神话最早见于三国时期徐整的(三五历记)和(五运历年记)两部著作中。

陶渊明的诗句“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化用了(精卫填海)神话,而《红楼梦》中贾宝玉出生时所衔的玉相传来自(女娲补天)神话。

创世神话关于(开天辟地)、关于(人类与万物)起源的神话。

自然生人、大神造人、洪水遗民、感生神话用来解释人类起源。

(女娲)造人神话最早见于《楚辞〃天问》,反映了人类(“知其母不知其父”)的历史事实。

“兄妹开亲”神话是人类(血缘)婚姻形态向(亚血缘)婚姻形态转化的反映。

神话体现了朴素的(积极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因素)的初步结合。

自考民间文学试题及答案

自考民间文学试题及答案

自考民间文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民间文学的起源与哪个时期密切相关?A. 原始社会B. 封建社会C. 资本主义社会D. 社会主义社会答案:A2. 民间文学的主要传播方式是什么?A. 书面传播B. 口头传播C. 电子传播D. 网络传播答案:B3. 下列哪项不是民间文学的特点?A. 口头性B. 集体性C. 个人性D. 传承性答案:C4. 民间文学中常见的体裁包括以下哪项?A. 诗歌B. 小说C. 戏剧D. 以上都是5. 民间文学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不包括以下哪项?A. 娱乐B. 教育C. 政治宣传D. 经济活动答案:D6. 民间文学的创作主体通常是?A. 专业作家B. 普通民众C. 政府官员D. 知识分子答案:B7. 民间文学的流传形式主要有哪些?A. 书面记录B. 口头讲述C. 舞台表演D. 以上都是答案:D8. 民间文学的保护和传承意义在于?A. 保存历史B. 促进经济发展C. 增强民族凝聚力D. 以上都是答案:D9. 民间文学的流传地区通常包括?B. 乡村C. 偏远地区D. 以上都是答案:D10. 民间文学的收集和整理工作通常由谁来完成?A. 政府机构B. 民间团体C. 个人爱好者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民间文学的类型包括以下哪些?A. 神话B. 传说C. 民间故事D. 民间歌谣答案:ABCD2. 民间文学的研究方法包括?A. 文本分析B. 田野调查C. 比较研究D. 历史研究答案:ABCD3. 民间文学的保护措施可能包括?A. 建立档案B. 举办展览C. 法律保护D. 教育普及答案:ABCD4. 民间文学的传播媒介包括?A. 口头B. 书面C. 电子D. 网络答案:ABCD5. 民间文学的价值体现在?A. 文化价值B. 历史价值C. 教育价值D. 娱乐价值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民间文学的定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间文学》复习思考题答案一、选择题:1.D2.C3.D4.A5.D6.B7.C8.D9.D 10.D 11.A 12.D 13.B 14.C 15.B 16.A 17.C 18.C 19.A 20.C 21.D 22.A 23.D 24.C 25.A 26.C 27.A 28.A 29.A 30.C 31.B 32.A 33.C 34.B 35.D 36.D 37.C 38. C 39.A 40.C 41.A 42.B 43.D 44.B 45.D 46.D 47.A 48.D 49.B 50.D二、填空题:1.变异性、立体性2.牛郎和织女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传说3.忠实记录、准确翻译、慎重整理4.格萨尔王传、《江格尔》、《玛纳斯》5.丹尼斯∙特德洛克、杰诺姆∙鲁森伯格《黄金时代∙民族志诗学》6.曲艺7.实用价值、科学价值、认识价值(文学价值)8.人民群众集体9.字迷10.民间叙事长诗、民间说理长诗11.汤姆森、1846年.12.北京大学歌谣研究会、《歌谣》.13.田野调查、历史研究、比较研究法。

14.《伏羲考》15.《山海经》、《楚辞》16.天地开辟神话、日月星辰神话、雷电神话17.天鹅处女、灰姑娘18.始祖神话、洪水神话、盗火神话19.传奇性、寻源性和地方性20.人物传说、事件传说、习俗传说21.《药王传说》22.系统分类23.《挖金子》、《换地》24.《田螺姑娘》25.仙鹤妻子、天鹅姑娘26.《人参娃娃》27.笑话28.《笑林广记》29.巴拉根昌、登巴叔叔、阿一旦30.创世史诗、英雄史诗31.民间叙事诗32.傣族33.《钟九闹漕》、《崇阳双合莲》34.《中国民间谚语集成》35.歌谣36.歌、谣37.花儿会38.车水号子、装卸号子、船夫号子39.阿达婆吠陀40.悲嫁41.情歌42.谐音双关43.谚语44.谜语45.疑难性、知识性46.评书47.原始劳动歌舞与祭祀活动48.金德顺49.采风50.郭茂倩、乐府诗集51.万物有灵论52.记忆的具体性53.民俗信仰54.《格林童话集》(或《儿童与家庭故事集》)55.民间歌谣56.“百戏”三、名词解释:1.民间文学:是民众口头往复创作并流传的,反映民众真实情感、意识状态及审美情趣的特种文学。

2.谚语:是劳动人民用精炼的语言、固定的语句,总结生产斗争、社会斗争和生活经验以及传统道德标准的富于教训意义的一种韵文体的短小而形象的炼话。

3.史诗:是长篇叙事诗的一个种类。

它以诗歌的形式叙述一个民族远古时期的历史。

叙述民族的形成,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及主要英雄的业绩,同时具有历史的性质和诗的特点。

4.民间故事:是具有时间、地点、人物、情节等要素的口头叙事文学。

与神话相比,故事的现实成分强,具有完全的人间性;创作自由,随处可讲。

与传说相比,故事可以完全不顾忌真实与否,突出的是文学功能和欣赏娱乐目的。

5.神话:是人类最早的散文形式的口头创作,它是原始人最初构思的以神为中心的,反映人与自然关系的幻想性故事。

6.A T 分类法:由芬兰的阿尔奈(Aarne)发表《故事类型索引》一书,以及美国印第安纳州立大学的汤普森(Thompson)出版了《民间故事类型索引》。

这二人的分类体系被合称作“阿尔奈-汤普森体系”,简称“AT分类法”。

7.民间传说:作为民间文学体裁分类的学术用语,专指以著名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地方风情、山水物产为中心所形成的解释性、传记性的口头叙事文学作品。

8.民间曲艺:是人民群众口头说唱文学的总称,是一种以文学为基础,配以音乐和表演的综合性说唱艺术。

9.木偶戏:是由演员操纵木偶进行戏剧表演的民间戏剧,剧目多是民间故事与历史传说。

多用戏曲曲调来演唱的,以对话为主,兼有歌舞。

10.巧女故事:主要表现为现实中的女性角色分工的完成和语言应对的机敏,巧女的巧在于手巧和心巧两个方面的内容。

11.幽默笑话:运用善意的嘲笑方式,并且将其放大,使之成为人们嘲笑扬弃的对象,从而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12.集体性:它是民间文学在创作活动和流传方式上的重要特征。

表现为创作过程中的集体完成,并在流传演唱过程中的集体加工。

13.变异性:是由口头性和集体性派生出来的,是指口头文学在流传过程中发生的变异特征。

14.江格尔:是蒙古族的英雄史诗。

已搜集到70部,约十多万行,流传于新疆蒙古族聚居区等地,它由多部诗篇构成,分别由江格尔为首的英雄担任主人公并联系起全部情节,组成整部风格统一、情节复杂的英雄史诗。

15.神话原型批评:该流派兴起于20世纪20、30年代,其代表人物是弗莱。

在他看来,文学的内容可能因时代变迁而不同,但其形式却是恒常不变的,意象、情节随历久而常新,在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

这种原型批评把神话、仪典、原型与文学联系起来,特别是把它们作为象征体系,为文学研究开辟了新的天地。

16.花儿:是流传于西北高原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一带的一种民歌形式。

在当地汉族、回族、土族等民族中传唱,基本上用汉语。

花儿是在全国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一个歌种。

它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内容十分广泛,包括农家日常生活、男女情爱等。

17.谜语:是具有迷惑作用的诗体语言艺术,是用精巧的语言以测试、培养人们智慧的一种短小而又有风趣的特殊的口头文学样式。

18.梅葛:是彝族的创世史诗之一,整部诗篇约4600行,全部曲调以梅葛调子演唱,并通过口头流传方式保存下来,由创世、造屋、婚事、恋歌和丧葬四部分组成,是一部系列创世史诗。

19.互渗律:由法国学者列维 -布留尔提出,认为原始人的思维是一种以集体表象为形式、以互渗为规律的前逻辑式神秘思维,这种思维相信人与外界事物之间有着部分或整体的等同,二者可通过神秘的方式来彼此参与、相互渗透,形成极为独特的认识过程。

20.《歌谣》周刊:由于尊崇科学与民主的“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激发,到1920年由钱玄同、沈尹默、刘复、周作人等教授发起,成立北京大学歌谣研究会。

1922年12月17日出版了《歌谣》周刊第1期。

成为了北京大学歌谣学运动的中心刊物和舆论阵地,也是中国民俗学史上的第1本刊物。

21.时政歌:是民众从自己的观察和切身感受出发,以歌谣形式对所处时代的政治局势、政治事件、政治人物、社会风气等所作的评价和议论。

时政歌实际就是社会上广泛流传、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议论时政的民谣。

22.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即《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中国歌谣集成》《中国谚语集成》。

1984年5月,文化部、国家民委和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联合发出通知,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民间文学的搜集、记录与整理工作,并编辑、出版上述三套丛书。

随后这项规模浩大的文化工程隆重展开,现已取得显著成绩,“三套集成”正陆续出版。

四、论述题:1、论述中国古代搜集、记录和整理民间文学的历史。

中国古代搜集整理民间文学的历史可以分为五个阶段:(1)先秦时期。

从古朴的《弹歌》、《周易》“卦爻辞”,到《诗经•国风》和《楚辞》,《山海经》、《楚辞》、《穆天子传》等著作里有较多的神话资料等。

(2)两汉时期。

这一时期最丰富和最有成就的民间文学品种是乐府民歌。

(3)魏晋南北朝时期。

以干宝《搜神记》为代表的大量志怪小说。

并有了中国第一部笑话专集《笑林》。

(4)唐宋时期。

民间词的出现。

(5)元明清时期。

这一时期最有成就的文学形式是元杂剧。

2、民间文学就是在不断传承文化传统,这句话如何理解?请分析。

民间文学产生于无文字的原始社会,则是始终伴随与民众的生活,这种以口头语言形式创作和传播的民间文学具有其他文学所不具有的特性和功能:那就是将知识传授作为自己存在的一种重要方式。

首先,传递文化和生活知识。

对于任何知识,民间总有自己的传播渠道和方式。

民间文学是民间知识的恒常储备,当知识需要得到生动而又有说服力的表述的时候,民间文学便跳出人们的记忆,及时被展演。

其次,反映古代人们的思想观念。

任何一种民间口头传统的产生,尤其是持续下去,必须需要民众有共同的接受心理,或以远古宗教观、或以伦理道德观念为依据。

由于流传历史的久远,古代人们的一些思想观念会在一些民间文学作品中积淀下来;这些民间文学作品成为古代人们思想观念的共同记忆,是民间思想观念的历史文本。

3、分析歇后语中的人物形象类型,并且举例说明。

以人物形象作为逗引素材的歇后语占有很大比例。

这些人物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各种名人,包括文学故事中的人物、历史人物、当代社会名人等。

歇后语中经常出现文学故事中的人物,他们多取材于古典文学名著和传统评书等,其中的一些生动典型的人物在歇后语中出现的频率最高。

另一类是无名无姓的类型化人物,如残疾人、乞丐、穷人、蠢笨的人等,他们是最易于被人拿来取乐的对象,也有生活中常见的其他人物类型。

4、论述中国民间四大传说结局的艺术性。

(1)牛郎织女传说:鹊桥相会。

(2)孟姜女传说:哭倒长城。

(3)梁祝传说:化蝶相伴。

(4)白蛇传:法海变蟹。

5、论述民间故事与神话、传说的主要区别。

民间故事与神话、传说有共同之处,即都是带有虚构性的散文叙事作品,人们有时用“故事”来统称三种文体。

但它们也有本质的不同:神话的内容充满神奇荒诞的幻想,情节是超人间化的,主角是神;故事的内容是生活化的,神奇的幻想较少,情节按照现实的逻辑来构想,主角是人。

传说的内容虽然也有较强的虚构性,但是都与实有的人物、事件和地方风物相联系,而故事的内容都是泛指性的。

6、分析民间文学的价值属性。

首先,民间文学是一种文艺现象,它是以语言为主要载体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是区别于作家文学的一种独特的文学样式。

其次,从学科体系来说,民间口头创作是民俗文化的组成部份,民间文艺学是民俗学的一部分。

民俗包括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语言民俗四大部分。

民间文学既是文艺现象,又不同于作家文艺,它本身是一种生活文化,是民俗文化的一种。

比作家文学同生活有更加密不可分的关系。

7、论述史诗的叙事特性。

史诗的叙事特性在于两个方面的内容,即神圣与崇高。

史诗阐述的是世界本源问题,是一个民族形成的历史,一个民族英雄的颂歌,凝聚了祖祖辈辈对祖先的追恋和敬仰。

演唱史诗是一个神圣的过程,不能出现差错。

另外,史诗多在重大活动或隆重仪式祭典的场合演唱,演唱本身具有庄严性。

8、论述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区别与相互影响。

第一,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在内容和形式上有着显著的差异,使得它们成为各自相对独立的品种。

二者差别形成的基础在于民间文学所具有的四大基本特征,区别主要有四点:其一,作者的差异。

其二,民间文学是口传的文艺,而作家文学以文字作为记载和传播的手段。

其三,民间文学是民众生活的直接反映。

而作家文学与民众自己反映自己生活的作品相比,有一定差距。

其四,二者在功能上的差异。

第二,民间文学对作家文学的影响。

第三,作家对民间文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作家对民间文学的保存、提炼和再创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