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无线电_第四章_软件无线电的硬件实现
软件定义无线电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软件定义无线电技术的研究与实现软件定义无线电(Software Defined Radio,简称SDR)是一种新兴的通信技术,它能够通过软件控制和配置硬件,从而实现多种无线通信协议的灵活适配和高效运行。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无线通信领域一直处于快速发展的状态,SDR技术的引入为无线通信系统的智能化和灵活性提供了巨大的推动力。
SDR技术的核心思想是将传统无线通信设备中的大部分硬件功能移到通用的计算机平台上,通过软件实现对基带信号的处理、物理层协议的实现和管理控制等功能。
与传统的硬件定义无线电(Hardware Defined Radio,简称HDR)相比,SDR技术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和可编程性。
不同的通信标准只需要通过相应的软件协议栈的加载和配置,即可实现在同一硬件平台上进行兼容的通信。
SDR技术的研究与实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硬件平台的设计与开发:SDR系统的硬件平台是整个系统的基础,它由可编程的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简称DSP)和通用处理器等实现。
设计和开发高性能的硬件平台需要考虑功耗、处理能力、时钟同步等方面的要求,并且保证平台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 软件协议栈的开发:SDR系统的软件协议栈是实现不同无线通信标准的关键组成部分。
通过开发各种协议栈,可以实现对不同通信协议的支持,包括但不限于GSM、LTE、Wi-Fi等。
在协议栈的开发过程中,需要考虑信道编码、调制解调、编解码等关键算法的实现,以及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交互协议等。
3. 频谱管理与共享:SDR技术的一个重要应用场景是频谱管理与共享。
传统的无线通信系统中,频谱资源是由各个运营商独占的,导致频谱资源利用率低下。
而基于SDR技术的频谱管理与共享,可以实现频谱动态分配和共享,提高频谱资源的利用效率。
相关的研究包括频谱感知、频谱共享协议的设计和实现等。
4. 安全与保密性:SDR技术的安全与保密性是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
应用于软件无线电的QDPSK调制解调算法的硬件实现

在软件无线 电中 , 高速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是 提 高系统性 能 的 重要 技 术 , 而调 制 解 调 技 术更 是
软件无 线 电技 术 中 的核 心 内容 . 制 解 调 在 数字 调 信 号处 理运 算 量 中 占有 最 大 比重 , 是 处 理 速度 也 大 幅提 高 的技术 瓶 颈 . 文 研 究 了应 用 于 软 件无 本
语 言进行 硬件 实 现 . 算 法 生 成 和 硬 件 实 现 相结 将 合 , 仅验 证 了算 法 的实用性 , 不 也建 立 了硬件 验证
平 台.
1 QDP K 调 制 解调 技 术 原 理 S
调制和解调是现代通信 的重要手段. 调制是
指 用基 带信 号 对 载波 波 形 的某 些 参 数 进 行 控 制 ,
线 电技术的 4进制相对相移键控调制解调算法. 算 法经 maa l fb软件 验证 后 , 用 vro 件描 述 使 elg硬 i
收稿 日期 :2 1 0 0 0— 7—1 2
通讯作者简 介 :周 多 ( 97一) 女 , 士 , 南 洛 阳人. 要 研 究 方 向 为 数 字 系 统 V S 17 , 硕 河 主 L I设 计 和测 试 . — a : E m i l
V io D .A d fnt nls ua o sad snhs r o e i Q atsI . otae h e l H L n c o a i l in n y tei aed n n u r l 6 0 sf r.T e l g u i m t s u w
rslo mua o h w a te0 P K m d l i n e o ua o yt ae nF G a eut f i l i so s h th D S o ua o add m l i ss m b sdo P A h s s tn t tn d tn e
软件无线电

软件无线电软件无线电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软件技术实现无线电设备的控制、信号处理和通讯操作。
它的出现对无线电通讯技术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使得无线电通讯技术向着数字化、智能化、高效化的方向不断发展。
软件无线电技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当时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进步为软件无线电技术的兴起提供了技术基础。
1983年,美国开发了第一套软件无线电系统——软件电台(Software Radio),该系统通过DSP芯片实现了数字信号的采集、处理和发送。
这套系统的出现标志着软件无线电技术进入了实用化阶段。
软件无线电技术的主要特点是可编程性、可重构性和灵活性。
这些特点使得软件无线电可以符合不同的使用场景和应用需求。
比如,可以根据不同的频段、不同的调制方式以及不同的传输速率进行定制,实现智能化控制和自适应调整。
软件无线电技术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其中最主要的包括:航空航天、国防军事、广播电视、移动通信等。
在航空航天领域,软件无线电技术可以用于卫星通信、飞行控制、导航等方面,提高了通信的可靠性和精度;在国防军事领域,软件无线电技术可以用于军事通信、雷达和电子战等方面,提高了作战效率和战场指挥的精度;在广播电视领域,软件无线电技术可以用于数字电视、数字音频广播等方面,提高了广播电视的质量和体验;在移动通信领域,软件无线电技术可以用于3G、4G、5G等无线通信标准,提高了通信速率和网络容量。
软件无线电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是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
数字化是指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传输速率和信道利用率不断提高;网络化是指软件无线电技术不断向网络化方向发展,构建起基于IP网络的无线电通信系统;智能化是指软件无线电技术逐步引入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实现了更智能的调制方式、自适应调整和故障预测等功能。
当然,在软件无线电技术发展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很多挑战,如信号干扰、频谱管理问题、网络安全和隐私问题等。
通信中的软件无线电技术简介

通信中的软件无线电技术简介在现代通信系统中,无线电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从短距离通信到长距离通信,从简单语音通信到复杂的数据传输,都离不开无线电技术的支持。
而软件无线电技术则是在无线电技术发展中崭露头角的一种技术,其能够通过软件方式实现无线电信号的生成和处理,可以节省设备成本,更灵活、高效地应用于各种通信场景中。
什么是软件无线电技术?软件无线电技术是一种新兴的数字通信技术,其底层实现原理是利用计算机或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来实现无线电发送和接收信号的功能,而不需要传统的硬件来完成这些任务。
与传统的无线电通信系统相比,软件无线电技术具备更大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可以根据需要快速配置和修改系统参数,实现多种通信模式和调制方式。
软件无线电技术的应用在无线电通信领域,软件无线电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商业和消费电子软件无线电技术在商业和消费电子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无线路由器、智能手机、蓝牙耳机、无线麦克风等设备,都使用了软件无线电技术。
2. 业余无线电通信业余无线电通信是一种爱好,也是一种紧急通信手段。
软件无线电技术在业余无线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比如采用软件定义无线电技术的业余电台,可以实现多种通信模式和更高的带宽。
3. 军事通信军事通信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软件无线电技术在军事通信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软件无线电技术可以通过软件方式实现多种通信模式和调制方式,适应不同的战场环境和通信需求。
软件无线电技术的发展趋势软件无线电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的融合,将推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进步。
软件无线电技术在将来的发展中,将呈现以下几个趋势:1. 软件定义无线电技术将成为主流传统的无线电通信系统需要使用硬件电路来处理信号,其具备了固有的硬件限制,无法根据通信需求灵活配置和扩展,而软件定义无线电技术能够以软件方式实现无线电信号的发射和接收,因此将成为未来通信系统的主流技术。
2. 多天线技术将得到广泛应用多天线技术可以显著提高通信信号质量和带宽利用率,对于无线电通信领域而言,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软件无线电方案

软件无线电方案引言软件无线电(Software-defined radio,简称SDR)是一种利用软件控制实现的无线电通信技术。
相对于传统的硬件无线电,SDR具有灵活性高、适应性强、可扩展性好等优势,因此在通信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软件无线电的背景和原理,并探讨几种常见的软件无线电方案。
软件无线电的背景和原理软件无线电的定义软件无线电,简称SDR,是一种利用软件控制硬件无线电系统的通信技术。
与传统的硬件无线电相比,SDR通过将传统硬件中的信号处理和调制解调等功能转移到软件中实现,从而实现了无线电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软件无线电的原理软件无线电的原理基于软件定义的射频(RF)前端和数字信号处理(DSP)技术。
具体来说,软件无线电的原理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RF前端信号采集:利用射频前端设备,如天线、滤波器和放大器等,将无线电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2.模数转换(ADC):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以便后续的数字信号处理。
3.数字信号处理:通过使用DSP技术对数字信号进行处理,包括滤波、解调、解码、编码等。
4.数字信号生成: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以便后续的射频信号输出。
5.射频信号输出:利用射频前端设备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无线电信号进行发送。
通过以上步骤,软件无线电系统能够实现对无线电信号的灵活处理和控制。
软件无线电方案GNU RadioGNU Radio是一个开源的软件无线电开发工具包,提供了一套丰富的信号处理模块和工具,能够帮助开发人员快速搭建软件无线电系统。
GNU Radio的主要特点包括:•开源免费:GNU Radio是一个开源项目,可免费使用,并且有活跃的开发和社区支持。
•灵活性高:GNU Radio提供了大量的信号处理模块,如滤波器、解调器、解码器等,开发人员可以根据需求自由组合和调整这些模块,实现各种不同的软件无线电应用。
•可扩展性好:GNU Radio支持使用Python等编程语言进行开发,开发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编写自定义的信号处理模块,以满足特定应用的要求。
软件无线电技术

软件无线电技术在现代的通信系统中,无线电技术是至关重要的一种通信技术。
随着技术的不断提高,传统的硬件无线电技术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软件无线电技术应运而生。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了解软件无线电技术。
什么是软件无线电技术软件无线电技术(Software-defined radio,SDR)是指通过软件控制的无线电系统,相当于将原本通过硬件实现的信号处理功能全部或部分转移到了软件中。
在这种系统中,无线电信号可以使用通用计算机上的软件进行处理和解码。
通俗地说,SDR是一种使用通用计算机作为数字信号处理器的无线电技术。
通过使用计算机处理无线电信号,可以实现更灵活、更高效的无线电通信。
SDR的工作原理SDR的核心是一个通用计算机,通过一些硬件设备与无线电信号进行交互。
与传统的硬件无线电系统不同,SDR的信号处理和解码功能全部或部分由软件实现。
软件无线电技术涉及到许多硬件设备,包括天线、前置放大器、模数转换器、数字信号处理器等。
这些设备共同工作,使信号传输更加高效、稳定,提高了信号的质量和可靠性。
在SDR中,无线电信号可以通过数字信号处理器进行处理和解码。
数字信号处理器是计算机中的一个硬件设备,它可以对数字信号进行实时处理和解码。
软件无线电技术的优势SDR相对于传统的硬件无线电技术有许多优势。
更灵活的频谱利用由于SDR可以实现实时处理和解码,所以可以根据需要改变通信方式,比如调整设备的信号处理算法、调整频率等,从而实现更灵活的频谱利用。
更高的通信效率SDR的频谱利用率更高,同时能够实时处理和解码无线电信号,大大提高了通信效率。
更容易升级和扩展由于SDR的功能实现大部分由软件完成,所以可以通过更新软件来实现设备的升级和扩展。
更好的抗干扰能力SDR可以通过处理无线电信号的方式来提高对抗干扰的能力。
SDR在处理干扰信号时,可以实时调整处理算法,从而更好地抵御干扰。
SDR的应用领域SDR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军事、航空、无线电电视等领域。
软件无线电的原理与应用

软件无线电的原理与应用1. 简介软件无线电是一种通过软件定义的方式实现无线电通信的技术。
它利用计算机软件来实现原本需要硬件电路来实现的信号处理和调制解调功能。
本文将介绍软件无线电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2. 软件无线电的基本原理2.1 软件定义的无线电软件无线电利用计算机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来实现基带信号的处理和调制解调功能。
传统的无线电设备通过硬件电路来完成这些功能,而软件无线电则将这些功能移至计算机中的软件部分处理。
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通过改变软件的配置参数来实现不同的无线电通信功能。
2.2 软件定义的无线电系统架构软件定义的无线电系统由两部分组成:无线电前端和计算机后端。
无线电前端负责将无线电信号进行放大、滤波和变频等操作,使其适合输入到计算机中进行数字信号处理。
计算机后端则负责对输入的信号进行调制、解调、编码、解码等处理操作。
3. 软件无线电的应用3.1 无线电通信软件无线电可以应用于传统的无线电通信领域,如移动通信、卫星通信等。
通过使用软件定义的无线电设备,可以实现更加灵活和高效的无线电通信系统。
3.2 无线电频谱监测与管理软件无线电可以通过对无线电频谱的监测和管理,实现对无线电频谱的有效利用。
通过对无线电频谱的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频谱污染和干扰问题,提高频谱利用效率。
3.3 无线电研究与实验软件无线电可以用于无线电研究和实验。
通过软件定义的无线电设备,可以方便地进行各种无线电实验和研究,快速验证新的通信协议和算法。
3.4 无线电安全与防护软件无线电也可以用于无线电安全与防护领域。
通过对无线电频谱的监测和分析,可以发现和防范无线电通信中的安全隐患,提高无线电通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 软件无线电的未来发展软件无线电作为一种新兴的无线通信技术,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随着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软件无线电将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预计在未来几年内,软件无线电技术将逐渐取代传统的无线电设备,成为主流的无线通信技术。
基于AD9361的软件无线电平台设计与实现

基于AD9361的软件无线电平台设计与实现一、引言软件无线电平台是指通过使用软件定义的无线电技术,将传统硬件实现的无线电功能转换为软件实现。
这种平台可以通过灵活的软件编程实现不同的无线电通信协议,例如蜂窝网络、Wi-Fi、蓝牙等。
本文将介绍基于AD9361的软件无线电平台设计与实现。
二、AD9361概述AD9361是美国ADI公司推出的一款集成高性能射频收发器和数字处理器的单芯片解决方案。
该芯片支持从70MHz到6GHz的全频段操作,并具有可配置的通信带宽。
AD9361还提供了高度灵活的射频前端功能,包括自适应收发器、自动增益控制和可编程数字滤波器。
三、软件无线电平台设计1.硬件设计软件无线电平台的硬件设计包括主控板和射频扩展板两部分。
主控板负责数据的处理和控制,而射频扩展板则提供了射频前端的硬件功能。
在设计主控板时,需要考虑AD9361芯片的接口,包括SPI、I2C和JTAG等。
同时,还需要考虑外部存储器、显示屏和控制按钮等外设的接口。
射频扩展板的设计需要考虑天线接口、射频滤波器和低噪声放大器等电路。
此外,还需要对电源管理、时钟和地线布局进行合理设计,以确保系统性能和可靠性。
2.软件设计软件无线电平台的软件设计涉及到射频前端控制、射频信号处理和通信协议的实现。
射频前端控制是通过编程方式配置AD9361芯片的工作模式和参数,例如工作频率、通信带宽和增益控制等。
射频信号处理是指对接收到的射频信号进行滤波、解调和解码等处理。
通信协议的实现包括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需要根据具体的通信标准进行编程。
四、软件无线电平台实现1.硬件实现根据硬件设计的要求,制作主控板和射频扩展板的原型,并进行电路调试和性能测试。
在制作原型时,可以使用现有的开发板或自行设计PCB 板。
同时,需要开发或选择适合AD9361芯片的驱动程序和控制软件。
2.软件实现根据软件设计的要求,进行软件开发和算法调试。
软件开发可以使用C/C++等编程语言,并使用开发平台或集成开发环境进行编码和调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软件无线电中的放大器
• 放大器增益窗:宽带放大器的增益定义采 用增益窗的定义方法(不含窄带功率放大 器),是根据放大器允许的最大增益 Gmax,放大器允许的最小增益Gmin,放 大器的增益波动ΔG等三个增益指标对放 大器的增益允许的波动和变化范围作明确 定义。
软件无线电中的放大器
• 噪声系数:噪声系数是指输入端信噪比与放 大器输出端信噪比的比值,单位常用“dB”。 噪声系数由下式表示: NF = 10 lg 输入端信噪比/输出端信噪比 • 在放大器的噪声系数比较低(例如NF<1) 的情况下,通常放大器的噪声系数用噪声温 度(T)来表示。噪声系数与噪声温度的关 系为: T=(NF-1)T0 或 NF=T/T0+1
参见书P112-115 常见的AD转换器件的结构。
4.2.4 数据采集模块的设计(略)
• 参见书P115-118各部分电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设计。
A/D转换命令
模拟 输入
采样/ 保持器
A/D 转换器
接 口
计算机
读取数据命令 转换完成信号
A/D板
4.2.5 DA转换器的基本原理
• D/A功能: 将数字量成正比地转换成模拟量
软件无线电中的数字下/上变频器
• DDC的组成部分:数字控制振荡器的原 理,参见书P123-126。典型的数字下变 频器,参见书P125-137。 • 软件无线电中的数字下变频器的应用
DDC1
ADC
DDC2 DDC3 DDCn
4.4 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器
• • • • 概述 典型DSP器件 DSP器件的软件开发流程(略) 应用举例(略)
射频前端的典型器件介绍
• • • • • 滤波器 放大器 镜像抑制 中频信号的线性化 AGC设计
4.1.1 软件无线电中的电调滤波器
电调滤波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 频段: 1.5 - 4MHz;4 - 10MHz; 10 - 30MHz;30 - 90MHz; 90 - 200MHz;200 - 700MHz; 400 - 700MHz;700 - 1000MHz; • 输入输出阻抗:50Ω • 滤波器通带带觉:中心频率的2%一5%;
4位 8位 10位 12位
数字量 n位
模拟量
n=
D/A
0~5V或
16位
0~10V
电阻网络
R R
求和运算放大器 3R
R 2R
-
+
2R 2R S0 2R S1 2R S2
+
UO
输出 模拟 电压
2R
S3
3R/2
S0~S3:
VREF
D0
D1
D2
D3
精密参 考电压
模拟电子开关 D=0, S倒向地 D=1, S倒向VREF
软件无线电中的电调滤波器
电调滤波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 插入损耗:<6dB; • 调谐码:8 bits: • 调谐速度:10 us ( 30MHz以上)
H( f )
30dB带宽
软件无线电中的电调滤波器
电调滤波器的应用: • 调谐码: Cd 250 f d f1 f h f1 • 电调滤波器连接:
控制 电调滤波器 电 子 开 关 电调滤波器 电调滤波器
4.1.2 软件无线电中的放大器
电放大器的工作模式: • 由于软件无线电的接收通道是宽带的,有时 甚至是宽开的,通带内的信号可能有很多, 因此,在软什无线电中不能用非线性放大器、 而只能用线性放大器。否则就会引起许多非 线性产物。 • 宽带放大器中常用前馈 (Feedforward) 和反 馈 (Feedback) 两种技术。前者主要用于提 高放大器的杂波等指标,而反馈用于提高放 大器的稳定性和带宽指标。
软件无线电中的放大器
电放大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 工作频率范围:指放大器满足各级指标的 工作频率范围。放大器实际的工作频率范 围可能会大于定义的工作频率范围。 • 功率增益:指放大器输出功率和输入功率 的比值,单位常用“dB”。 • 增益平坦度:指在一定温度下,在整个工 作频率范围内,放大器增益变化的范围。 增益平坦度由下式表示: ΔG=±(Gmax-Gmin)/2 dB
软件无线电中的放大器
• 输入/输出驻波比:微波放大器通常设计或 用于50Ω阻抗的微波系统中,输入/输出驻波 表示放大器输入端阻抗和输出端阻抗与系统 要求阻抗(50Ω)的匹配程度。 VSWR = (1 + |Γ| ) / (1-|Г| ) ; • 其中反射系数Γ= ( Z-Z0 )/( Z+Z0 );Z为放 大器输入或输出端的实际阻抗;ZO为需要 的系统阻抗。
软件无线电中的放大器
• 三阶截点(IP3):IP3可以通过测量IM3得 到,计算公式为:IP3 = PSCL + IM3/2; • 其中PSCL 单载波功率;如三阶互调点已知, 则基波与三阶互调抑制比与三阶互调点的杂 散电平可由下式估计:
基波与三阶互调抑制比 = 2 [ IP3-(PIN+G)] 三阶互调杂散电平 =3(PIN+G)-2IP3
一本振 (大步进)
AGC
二本振
• 较前一种结构有较大改善,带通滤波器和放 大器都是宽带的,而且一本振的频率是大步 进的,实现较方便。
射频数字化结构
收/发 电调滤波 放大 A/D DSP 放大
A/D
• 本结构简洁明了,随着A/D器件的发展,这种 结构性能将不断提高。射频前端的接收部分主 要由滤波器、放大器、混频器、振荡器、 AGC控制等组成。
软件无线电中的放大器
软件无线电中的放大器
典型情况下,当功率超过P1dB时,增益将 迅速下降并达到一个最大的或完全饱和的 输出功率,其值比P1dB大3-4dB。
软件无线电中的放大器
• 三阶截点(IP3):测量放大器的非线性特 性的一个颇为流行的方法,是利用两个相距 5到10MHz的f1、f2信号加到一个放大器上, 此时放大器的输出不仅包含了这两个信号, 而且也包含了频率为 mf1 + nf2 的互调分量 (IM)。这里称m+n为互调分量的阶数。 在中等饱和电平时,通常起支配作用的是最 接近基音频率的三阶分量。三阶截点(IP3) 来表征互调畸变很严重是的输入电平。三阶 截点功率的典型值比P1dB高10-12dB。
A/D电 路
时序控 制电路
转换器
寄存器
三 态 门
数字 输出
主机读取 命令
转换完成信号 A/D转换命令
(来自主机) 由主机检测 或申请中断
4.2.2 A/D转化器的性能指标
• • • • • • • • 转换灵敏度 信噪比(SNR) 有效转换位数(ENOB) 孔径误差 无杂散动态(SFDR) 非线性误差 互调失真(Intermodulation Distortion) 总谐波失真(Total Harmonic Distortion)
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器
• 典型DSP器件 • 目前主要DSP生产商包括TI,ADI, Motorola,Lucent和Zilog等,其中TI占 有最大市场份额。作为第一片DSP产品 TMS32010的生产商和DSP行业的领头者, TI公司的产品包括从低端的低成本低速 度DSP到高端大运算量的DSP产品。
第四章 软件无线电的 硬件实现
软件无线电硬件平台的基本结构
• • • • 模拟前端 宽带A/D和D/A 数字上下变频器 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器
宽带A/D 数字下变 频器 DSP处 理器
模拟前端
宽带D /A
数字上 变频器
§4.1 软件无线电前端电路
• 主要任务: (1)把接收到的信号变换至适合A/D转换 器处理的信号频率和电平范围内。 (2)把宽带D/A转换器的输出信号转换至 能被其他电台接收的频率和电平范围。 • 根据软件无线电的结构不同,前端电路 的结构不同。
输入4位二进制数
4.3 软件无线电中的数字下/上 变频器
在超外差式软件无线电接收机中,数字下 变频 DDC 技术是核心技术之一。数字下变 频器的组成结构:数字混频器,数字控制振 荡器NCO和低通滤波器。 x(n)
NCO 高抽取 滤波器 FIR 高抽取 滤波器 FIR
格 式 转 换
软件无线电中的数字下/上变频器
传统模拟接收机的前端电路
带通 滤波 低噪声 放大 窄带 滤波 中放
(窄带)
窄带 滤波
中放
(窄带)
一本振 (小步进)
AGC
二本振
• 特点:模拟器件使用较多;滤波器中心频率 和带宽通常固定;接收通道中使用较多的窄 带滤波器,使得信号幅相畸变较大。
中频数字化接收机前端
带通 滤波 低噪声 放大 宽带 滤波 一中放 (宽带) 宽带 滤波 二中放 (宽带)
4.2.1 A/D转换器原理
• A/D转换器功能: 将模拟电压成正比地转换 成数字量
输入模拟电压
UI 0 输出数字量
A/D
D7~D0
00000000
~
5V
分辨率:5V/255=0.0196V/ 每1个最低有效位
~ 11111111
A/D转换器原理
• ADC工作过程与结构
电源 A/D 精密稳 压电源 模拟 输入
• 由NCO产生两路正交信号做混频用,NCO 可以通过直接数字合成技术 DDS 实现。其 基本原理框图见下。
频率控制码 Nbit Nbit 相位累加器
Mbit
ROM 正弦查询表
时钟信号fc
软件无线电中的数字下/上变频器
• 从原理上讲,DDC与模拟下变频实现相同 的功能,不过其实现是通过数字运算来进 行的。 • 影响数字下变频性能的主要因素: (1)表示数字本振、输入信号以及混频乘 法运算的样本数值的有限字长所引起的误 差。 (2)数字本振相位的分辨率不够而引起数 字本振样本数值的近似取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