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革命。
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性

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性内容摘要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的,是改变买办的封建的生产关系以及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从根本上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
关键词新民主主义革命无产阶级马克思主义十月革命正文一.国内背景1.北洋军阀黑暗统治,导致阶级矛盾尖锐众所周知,辛亥革命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仍以失败而告终。
南京临时政府只存在了三个月便夭折了。
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在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势力以及附从革命的旧官僚,立宪派的共同支持下,窃夺了辛亥革命的果实。
袁世凯窃夺辛亥革命的果实之后,建立了代表大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利益的北洋军阀反动政权。
首先,在政治上,北洋政府实行军阀官僚的专制统治。
以袁世凯为首的封建军阀大力扩充军队,建立特务,警察系统。
他们制定《暂行新刑律》,《戒严法》等一系列反动法令,剥夺《临时约法》赋予人民的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等各种政治权利,任意逮捕,杀害革命党人和无辜民众。
1913年3月,袁世凯指使心腹收买刺客暗杀了宋教仁。
7月至9月,又以武力镇压了南方革命党人的“二次革命”。
同年10月,在总统选举中,袁世凯指使军警,流氓包围国会,强迫议员投票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接着,他又撕下“拥护共和”的假面具。
攻击国会是“暴民专制”,妨碍国家统一。
1914年1月,他又停止参议院,众议院两院议员的职务,遣散议员。
5月,袁世凯公然撕毁《临时约法》,炮制了一个《中华民国约法》,用总统制取代内阁制。
不久他又通过修改《总统选举法》,使大总统不仅可以无限期连任,而且可以推荐继承人。
至此,中华民国只剩下一块空招牌了。
2. 随着民族工业得到发展,工人阶级的力量壮大19世纪中叶,中国最早的一批工人首先产生于外国资本主义在华开办的企业里。
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兴起,清政府开办了近代军事工业,也产生了一批产业工人。
70年代以后,一部分商人、地主和官僚开始投资于新式工业,又产生了一批产业工人。
2023版《概论》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课后习题答案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1、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问题?(1)1948年,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表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内容,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纲领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展开和具体化,指明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方向。
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指明了革命的目的、对象、动力、领导力量以及革命的性质和前途。
具体内容如下: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的是推翻买办的封建的生产关系以及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从根本上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的主要敌人就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是中国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最大障碍,是近代中国贫困落后和一切灾难祸害的总根源。
封建地主阶级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和封建军阀实行专制统治的社会基础,是中国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的主要障碍。
官僚资本主义是依靠帝国主义、勾结封建势力、利用国家政权力量而发展起来的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官僚资本主义对广大劳动人民的残酷剥削和对民族工商业的巧取豪夺,严重地束缚了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也是中国革命的对象。
③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包括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
中国无产阶级是新的社会生产力的代表,是近代中国最进步的阶级,是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
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其中的贫农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而中农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
城市小资产阶级是无产阶级的可靠同盟者。
民族资产阶级也是中国革命的动力之一。
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从1840年到1949年统称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中1840年到1919年称为旧民主主义革命。
此间,所有的革命不是小资产阶级领导,就是资产阶级领导。
1919年到1949年,此间的革命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
可见,新旧民主主义革命区别的最根本标志是领导权掌握在谁的手中。
既然,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那么是在这个革命应该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呢?不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指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说它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所谓“新”,是相对于17-18世纪欧美国家发生的资产阶级领导的,旨在推翻封建专制主义压迫,确立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旧民主主义革命。
总的来说所谓“新”主要含义指: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新的革命政党(中国共产党),新的领导阶级(无产阶级),新的革命理想(社会主义)。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的,在此之前的近代以来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为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为主的人民民主革命。
它的目标是无产阶级(通过中国共产党)牢牢掌握革命领导权,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并及时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社会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开始。
性质: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即新民主主义革命。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决定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中国必须拥有一个新的救国阵营,有一场新的、来自于人民群众的民主革命,这样,由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了!历史条件国际环境俄国十月革命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划分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时代,世界已进入了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
这就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国际环境。
这是转变的时代条件。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0课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地点
参加者
主要议程
1921年7月
上海 南湖
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人
大会通过了党的纲领; 选举了党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和书记。
党的名称:中国共产党 党的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党的中心任务:领导工人运动。
中共一大上通过的党纲和决议
2.分析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内在联系。
(1)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奠定了基础。 (2)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条件: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成立早期组织奠定了思想基础;五四运动中的骨干和领导,为党成立早期组织奠定了干部基础。 (3)中国共产党诞生后,制定了民主革命纲领,推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并领导革命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阅读第一段小字和导言,回答: (1)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导火线) 是什么?
阅读思考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爆发的导火线
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巴黎和会上,列强出卖中国主权
(2)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也是战胜国,为什么仍然摆脱不了主权被侵犯的命运?
1、五四运动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最主要的依据是 A 李大钊等先进知识分子起了领导作用 B 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并发挥主力军作用 C 斗争的性质是反帝反封建 D 是当时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巩固练习
2.最能体现五四爱国运动性质的口号是 A.外争国权,内除国贼 B.废除二十一条 C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D.还我青岛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意义:在中国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四、五章

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 嘉兴南湖游船
参 会 代 表:
上海 李达、李汉俊
北京 长沙 武汉 济南 广州 旅日
张国焘、刘仁静 毛泽东、何叔衡 董必武、陈潭秋 王尽美、邓恩铭
陈公博 周佛海 共产国际 马林、尼科尔斯基 (包惠僧,受陈独秀 派遣出席了会议 )
会议通过了党第一个纲领和第一个决议:
规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的纲领是以无 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采用无产阶级专 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废除资 本私有制,以及联合共产国际等;规定了党员的条 件和党的纪律等;规定党成立后的中心任务是开 展工人运动,以共产主义精神教育工人。
2.了解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把握中国先进分 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3.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社会历史条件和历史特点,掌握中 国共产党成立的意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本章的重点、难点:
五四运动的发生、发展以及历史意义;五四运动后,马克思 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为什么选择和怎样选择 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历史特点以及历史 意义;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展以及大革命 失败的原因。
二、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及历史特点
(一)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及其活动
上海 北京 武汉 长沙 广州 济南 巴黎 东京
各地成立共产主义小组 陈独秀、李汉俊、李达 1920、8 李大钊、张申府、张国焘 1920、10 董必武、陈潭秋 1920秋 毛泽东、何叔衡 1920秋 谭平山、谭植棠、陈公博 1920秋 王尽美、邓恩铭 1921春 周恩来、赵世炎 1921、3 周佛海、施存统 1921、3
5月4日—6月3日 北京 青年学生 外争主权,内惩国贼 罢课 被捕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第三章第二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引导语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总路线的提出《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1948)1、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2、第一次把官僚资本主义列为中国革命的对象、中国革命的敌人;3、提出土改的总路线: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一).革命的对象(1)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原因:把中国变成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造成中国分裂,阻碍中国的发展和进步;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共同压迫中国人民,给中国人民带来沉重灾难。
措施:首先,废除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势力在中国的特权,争得民族独立,使中华民族和人民摆脱外来压迫;其次,形成国家经济统一和有利于国家经济发展的政治环境;再次,扫除封建势力靠山,为推动政治进步创造条件。
(2)封建主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对象)原因:是帝国主义借以统治中国的主要支柱和军阀官僚政客勾结实行专制统治的社会基础;是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的主要障碍;是造成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困难的根源。
措施:推翻封建剥削制度和维护这个制度的军阀地主,扫除生产力发展的障碍,直到消灭封建剥削本身,解放受苦受难的人民群众。
(3)官僚资本主义原因:同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地主阶级和旧式富农密切结合,成为蒋介石反动政权的经济基础压迫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损害城市资产阶级利益,依靠帝国主义、封建主义,阻碍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
在三大任务中,反帝是民族革命的内容,反封建和反官僚资本主义是民主革命的内容。
中国革命注定要同时承担起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的历史重担。
(二).革命的动力1、工人阶级是革命的领导力量。
2、农民是最广大的动力,最可靠的同盟军。
1852年,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在总结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指出,如果能争取到农民,“无产阶级革命就会得到一种合唱,若没有这种合唱,它在一切农民国度中的独唱是不免要变成孤鸿哀鸣的。
近代我国百年(1840_1949)革命探索历程

1840-1919旧民主主义革命:旧民主主义革命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目的、反对外国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革命。
1.1851-1864太平天国运动:农民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运动2.1900 义和团运动:农民为主体的大规模反帝爱国运动。
3.1898戊戌变法:资产阶级维新派领导的变法运动,想通过变法将中国引向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道路。
4.1911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目的是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国。
5.1915新文化运动:先进知识分子领导的弘扬科学民主反对封建迷信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1919-1949新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1.1919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运动。
2.1921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的革命形势焕然一新。
3.1926-1927北伐战争: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合作领导国民革命军为推翻北洋军阀统治而进行的革命战争。
4.1927武昌起义及秋收起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当权派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保存下来的部队成为工农红军的骨干之一。
秋收起义是1927年9月9日,由毛泽东在湖南东部和江西西部领导的工农革命军(即红军)举行的一次武装起义,是继南昌起义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又一次著名的武装起义。
5.1927年10月井冈山会师,建立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为中国革命的中心工作完成从城市到农村的伟大战略转移,走上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开辟了新的道路。
6.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
7.1934-1936红军长征:粉碎了反动势力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共产党的基干力量,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
8.1936“一二·九”运动及西安事变:“一二·九”运动是在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下爆发的一次伟大的爱国学生运动。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 习题 真题 绝密

王明的“一次 革命论”:混淆 了民主革命和社 会主义革命的界 限,企图将民主 革命和社会主义 革命并作一步走 ,超越民主革命 阶段,一步跨进 社会主义,直接 取得社会主义革 命的胜利。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 政治纲领 经济纲领
文化纲领
国体:各革命阶级
1.政治纲领
联合专政
政体:民主集中制的 人民代表大会制
中国无产阶级的特殊优点
第一,中国无产阶级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资本 主义的三重压迫,而这些压迫的严重性、残酷性是世 界历史上少有的。因此,具有强烈的反抗意识。
第二,中国无产阶级和广大农民有着天然联系,便于 他们和农民结成亲密的联盟。
第三,中国无产阶级人数虽不多,但集中在沿海、沿 江大中城市,便于组织。
无产阶级是新的社会生产力的代表,是近代中国最 进步的阶级。
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是无产阶级最可靠
的同盟军。
城市小资产阶级,包括广大的知识分子、小
商人、手工业者和自由职业者。
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带有两面性的阶级。
3.革命领导权
-------无产阶级
为什么中国民 族资产阶级不能 担当领导责任?
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 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的核心问题。 区别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 义革命,根本的标志是革命的领导权 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是掌握在资产 阶级手中。
新民主主义革命
新
在哪里?
第四,革命的前途不同,它不是造成 资产阶级专政 ,而是造成各革命阶级 在无产阶级领导的统一战线下的专政, 并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 关系怎样?
革命性质不同。 新民主主义革命仍然属于资产阶级民主 主义的革命范畴,它要建立的是无产阶级领 导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 社会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性质的革命, 它所要实现的目标是消灭资本主义剥削制度 和改造小生产的私有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伟大历史意义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 命面貌焕然一新了。
新的领导阶级
新 新的指导理论 新的奋斗目标
《共产党月刊》是 上海共产主义小组 发起出版的理论刊 物
共 产 主 义 小 组 分 布 图
中共一大
包惠僧
马林
共产国际的代表
中国共产党“一大”的召开
时
间:
1921年7月
地 点: 上海(先)嘉兴南湖(后) 出席人员: 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
主要内容: (1)通过了党的革命纲领: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目标推翻资
4、五四运动的结果
释放被捕学生 罢免三个卖国贼 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4、五四爱国运动的意义
A.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 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斗争异 常坚决
B.是中国新民主 主 义革命的开始。
1、工人阶级第一次 登上政治舞台; 2、具有初步共产主 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起 了领导作用; 3、社会主义成为中 国社会发展的方向
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2)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时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
(3)选举陈独秀担任中央局书记,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标 志: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结合以前的史实分析,陈独秀没有 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 会,为什么被选为中央局书记?
因为他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 爱国运动中的巨大影响,并且他 是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发起者 之一。
(1)时间: (2)地点:
1919年5月4日 北京
(3)参加者: 北京大学等校学生
外争国权,内除国贼
(4)斗争口号: 取消“二十一条”
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
(5)领导者: 字陈独秀、李大钊
五四运动的发展
北京(中心)
5月4日
逮捕学生
学生(主力)
上海(中心)
6月3日
工人(主力)
工人罢工
商人罢市
罢市救国 不办卖国贼不开行 为良心救国牺牲私利
路线图
天安门 集会
火烧赵家 楼
东郊民 巷请愿
一、五四爱国运动
1、爆发的原因
帝国主义(日、美)对中国加紧侵略 基本 北洋军阀对外投靠列强对内掠夺人民 原因
原 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人民作了思想动员 因 十月革命胜利给中国人民指明了方向
导 巴黎和会拒绝了中国人民的正义要求 直原火线接因
2、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
原因是: 1、巴黎和会是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
目的是重新瓜分世界; 2、中国当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国际地位低下。
说明了弱国无外交的道理
1919年5月4日,北京十三所学校的三千多名学生,集会于北京天安门前, 要求取消“二十一条”、拒绝和约签字,高呼:“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等口号, 会后举行游行示威,“五四运动”就此爆发。
阶级基础: 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
基 础
起了巨大的作用。工人阶级登 上政治舞台 。 思想基础:五四运动时,马克思主义
条
得到进一步传播。
件
五四运动中,陈独秀、
组织基础:李大钊等人先后建立了
共产党早期组织。
工人罢工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920年陈望道翻
《 译劳了动马界克》思是、专恩 门 格为斯工合人著创的办《的共 刊 产物党。宣言》这是 同年9月的再版 本
1914~1919:第一次世界大战
巴黎和会全体会议现场
中国代表在巴黎和会上提出的正义要求:
一、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 二、废除“二十一条” 三、收回青岛主权
中国代表在巴黎和会上提出的正义要求:
一、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 二、废除“二十一条” 三、收回青岛主权
在巴黎和会上,为什么 作为战胜国的中国,得到 的却是类似战败国的待遇 ?说明了什么道理?
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定义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 建主义的革命。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比较表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时间
1840-1919 1919-1949
革命范畴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无产阶级世界革命
领导力量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发展方向 资本主义道路 社会主义道路
巴黎和会
国事如此,无心整容, 请君不必光顾。 ——上海某理发馆
贴出的告示
北京高师学生欢迎“五四”被捕同学出
狱
返回
在全国人民的压力下,曹、陆、章三个卖国贼终 于被免职。图右为《晨报》的消息报道。左图从 上至下为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
出席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拒绝在和 约上签字的通告(右图);其他各 国代表的签字(左图)
返回
五四运动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 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这段材料反映了中国人民的什么精神?
五四精神就是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敢于
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就是民主与科学的精神。爱
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泉源,也是五四精神的实质和内 涵。民主五与四科精学神是五四精神的核心。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