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产阶级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共22页文档

合集下载

无产阶级领导权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问题

无产阶级领导权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问题

无产阶级领导权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问题可能的命题角度与例题(一)选择一些有关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领导权问题的材料(如陈独秀的有关言论),进行评析。

例题1“统帅革命的资产阶级,联合革命的无产阶级,实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如何评析这种观点?答案要点: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中国的民族民主革命虽然是资产阶级革命性质,但中国的资产阶级无法领导革命取得成功,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来领导才能胜利。

第一,这是近代中国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

农民由于其小生产者的局限性,资产阶级由于其软弱性都不能领导民主革命成功。

太平天国和辛亥革命的失败便是证明。

第二,这是由中国无产阶级的特点和优点所决定的。

中国无产阶级除了一般无产阶级的优点之外,它还深受三重压迫,革命最彻底;大多来自破产的农民,便于结成工农联盟;分布相对集中,便于组织起来。

第三,由中国无产阶级通过掌握了科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共产党来领导中国革命取代资产阶级领导中国革命,不仅是区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而且是中国革命成败的关键。

(但实现领导权是有条件的,要有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原则。

关键是要建立统一战线,统一战线中坚持无产阶级的领导权。

领导权也不是天生的,要去争取,要与资产阶级争夺民主革命的领导权。

)(2)选择一些关于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性质和前途问题上的错误观点(主要是“二次革命论”或“一次革命论”的言论)加以评析。

例题2“完成中国的民族解放及资产阶级民权革命之任务,现在已经完全放到工农运动身上,只有工农的民权独裁,才能履行这一任务;只有工农的民权独裁与国际帝国主义、封建地主阶级以及一切资产阶级直接斗争,――”民族“资产阶级亦在其中――如此,方能履行这一任务。

”“在普通形势之下,国民革命的胜利自然是资产阶级的胜利,┅┅国民革命成功后,在普通形式之下,自然是资产阶级握得政权。

”答案要点:上述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

第一种观点实质上是“毕其功于一役”的“一次革命论”,第二种观点实质上是“二次革命论”。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内容是什么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内容是什么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内容是什么?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问题?解答: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概括地说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13页。

)这条总路线,正确解决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动力、对象和任务等基本问题,是指引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前进的灯塔。

坚持这条总路线,实质上就是坚持无产阶级在中国革命中的领导权。

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

毛泽东指出,在五四运动以后,中国无产阶级,由于自己的成长和俄国革命的影响,已经迅速地变成了一个觉悟了的独立的政治力量了。

中国民主革命的领导责任不能不落在中国无产阶级的肩上。

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和任务。

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的对象或主要的敌人,就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就是帝国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和本国的地主阶级。

此外,曾经在一个长时期内勾结帝国主义、并和地主阶级结成反动的同盟、背叛了中国革命的资产阶级,也是中国革命的对象。

从总体上说,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这三大敌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但在不同历史时期,革命的主要打击对象实际上又是有所不同的。

主要的打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两个敌人,同时打击背叛了革命或民族利益的大资产阶级分子,完成对外推翻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革命和对内推翻地主买办阶级压迫的民主革命,这就是中国革命的两个基本任务。

两者既相区别、又相统一,构成了中国革命全部的历史使命。

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毛泽东指出:“在中国社会的各个阶级和各个阶层中,有些什么阶级有些什么阶层可以充当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力量呢?这就是现阶段上中国革命的动力问题。

认清这个革命的动力问题,才能正确地解决中国革命的基本策略问题。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38页。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不仅包括最有觉悟性和最有组织性的中国无产阶级,包括占全国人口大多数、与无产阶级有着天然联系的中国农民阶级,以及农民以外的各种类型的小资产阶级,而且包括了带有革命和妥协这样两重性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

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

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

区别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根本的标志是革命的领导权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

1、为什么要由无产阶级担当领导。

(1)这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

(2)这是十月革命后世界革命和时代转换的必然结果。

2、为什么无产阶级能够担当领导。

中国无产阶级除了具有与先进的生产方式相联系、没有私人占有的生产资料、富于组织纪律性等一般无产阶级的共同特点外,还具有自身的特点和优点。

一是它从诞生之日起,就身受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资产阶级的三重压迫,而这些压迫的严重性和残酷性,是世界各民族中少见的,这就形成了中国无产阶级坚强的斗争性和彻底的革命性。

二是它颁布集中,有利于无产阶级队伍的组织和团结,有利于革命思想的传播和形成强大的革命力量。

三是它大部分出身于破产的农民,和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使无产阶级便于和农民结成亲密的聪明,共同团结战斗。

中国元首阶级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在的革命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成为中国社会最有觉悟的阶级,从而使它能够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3、无产阶级领导权是怎样体现出来的?无产阶级领导是政治领导,其领导权是在与资产阶级争夺的斗争中实现的。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实现对各革命阶级的领导,必须建立以工农聪明为基础的广泛统一战线,这是实现领导权的关键。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质上就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革命。

无产阶级在同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时,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方针,这是坚持领导权的基本策略。

建立一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农民为主体的强大的革命武装,是保证领导权的坚强支柱。

加强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是实现领导权的根本保证。

2.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问题(1)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问题解析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第 3 页共 4 页创建时间:2007-3-28 10时22分第一,中国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由于反革命力量异常强大,中国要获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阶级领导,联合各革命阶级,才能完成这一艰巨任务。

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问题摘要:中国无产阶级在五四运动及以后迅速成为一个觉悟了的、独立了的政治力量并登上政治舞台,开始发挥革命领导阶级的作用,并且很快有了自己的政党----中国共产党;从而使中国革命有了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

本论文通过三方面来阐述了新民主主义的领导权问题: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概况;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由无产阶级领导的原因;三、无产阶级如何保持在民主革命中得领导权。

对中国无产阶级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提供了参考性的意见。

关键词:新民主主义中国革命无产阶级领导权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指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中的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其所谓“新”是相对于17~18世纪欧美国家发生的资产阶级领导而言的,其旨在推翻封建专制主义压迫,确立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旧民主主义革命。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高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的。

中国革命领导权由资产阶级向无产阶级转移的这种历史变化,是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的含义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无产阶级,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区别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之所以由中国无产阶级来领导,这是由历史的必然选择所决定的。

第一,中国资产阶级无法领导中国的民主革命走向胜利。

资产阶级在经济地位上的软弱性,造就了其政治上的妥协性;有产者的地位造就了其在政治上的保守性。

同时,资产阶级缺乏有力的领导核心,正确的革命纲领和知道思想,更没有想到要发动工农。

这就注定了中国资产阶级无法领导中国的民主革命走向胜利。

第二,中国无产阶级自身特点和优势决定了它必然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的领导阶级。

中国无产阶级除了具有与先进的生产方式相联系、没有私人占有的生产资料、富于组织纪律性等一般无产阶级的其他基本优点外,还具有自身的特点和优点。

新民主主义革命性质到底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还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性质到底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还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性质到底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还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从1840年到1949年统称为中国资产阶级革命(近代民主革命)。

其中,1840-1919年称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其间所有的革命都是由小资产阶级或资产阶级领导的。

1919-1949年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其间的革命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

可见,新、旧民主主义革命区别的最根本标志是领导阶级是谁,领导权掌握在谁的手中。

既然,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那么是不是这个革命应该就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呢?不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指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说它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简称“民主革命”。

1948年,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第一次全面、系统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总政策,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完整的科学表述。

这条总路线包含了以下方面的内容:一、革命的目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直接目标是改变买办的封建的生产关系以及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

它的根本目标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二、革命的对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三、革命的动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包括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四、领导力量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

五、革命的具体步骤基于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新民主主义国家;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社会。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为党的各项工作确立了总的指导方针。

在这条路线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并为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创造了必要的前提和条件。

新民主主义革命课件

新民主主义革命课件

新民主主义革命课件一、基本概念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指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中的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其所谓“新”,是相对于17-18世纪欧美国家发生的资产阶级领导的,旨在推翻封建专制主义压迫,确立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旧民主主义革命。

二、背景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的,在此之前的近代以来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为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它的目标是无产阶级(通过中国)牢牢掌握革命领导权,彻底完成革命的任务,并及时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三、过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国民大革命时期:从1919年到1927年。

这一时期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阶段。

其主要任务是反帝反封建,即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

在这一时期,无产阶级队伍逐渐壮大,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也开始得到发展。

但是,由于当时的中国还存在着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强大势力,所以中国人民还没有真正获得解放。

2、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从1927年到1937年。

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

在中国的领导下,红军进行了长征等重大军事行动,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多次围剿,取得了土地革命战争的胜利。

同时,为了抵抗日本侵略者的进攻,中国也积极开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

但是,由于蒋介石集团发动的“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和张国焘分裂党、分裂红军的活动等原因,中国被迫进行了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3、抗日战争时期:从1931年到1945年。

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是打败日本侵略者,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

在中国的领导下,中国人民进行了长期的抗日斗争,最终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4、解放战争时期:从1946年到1949年。

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是推翻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建立新中国。

新民主主义革命:无产阶级的领导权

新民主主义革命:无产阶级的领导权

新民主主义革命: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无产阶级的领导权问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围绕这个知识点所衍生的考点也比较多,为了帮助同学们掌握好这个知识点,小编衍生出三个相关考点:一个根本标志,二个严重错误、二个基本条件。

1.一个根本标志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

区别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根本的标志是革命的领导权掌握无产阶级手中还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2.二个严重错误关于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我党历史上犯了二个严重错误,一是把革命的领导权让出去,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称作“二次革命论”。

典型代表人物是陈独秀。

在我党成立初期,党的力量比较薄弱,对于革命的领导权问题没有清醒的认识,把革命的希望寄托在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党身上。

陈独秀认为,既然新民主主义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革命的领导权就应该由资产阶级所掌握,共产党作为抬轿人,帮助资产阶级取得革命胜利后,无产阶级再进行第二次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社会主义国家。

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导致了大革命的失败。

二是把革命的领导权推出去,犯了“左”倾机会主义错误,称作“一次革命论”,典型代表人物是王明。

大革命失败后,我党召开了八七会议,毛泽东在总结大革命失败的教训时,提出“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但在革命的对象问题上,以王明为代表,把本应该团结的对象——民族资产阶级,作为革命的对象,他们认为,既然是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就应该消灭一切私有制,消灭私有制的经济基础,没有深刻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性质所包含的含义。

新民主义革命的性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但这种革命不同于旧的民主主义革命,具有四个新的特点,即:新的革命指导思想,处于新的时代,新的领导力量,新的革命前途。

3.二个基本条件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权不是自然而然得来的,而是在与资产阶级争夺领导权的斗争中实现的。

《新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联系教材和材料,想一想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是什么?
由于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和帝国主义在华的企业增加, 中国工人由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100万,增至战后的 200万……文化斗争是中国现代社会政治变革的先导。 1915年9月,《新青年》杂志的出版,标志着彻底反 封建文化运动的开始……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 中国涌现出一批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他们 是马克思主义的积极传播者。
民族工业发展,工人阶级壮大
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指明了道路
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阶级矛盾尖锐
1918年11月结束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把俄国十月革命后中国的 新的爱国主义运动推向了高潮。
废除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一切特权 取消“二十一条”(1915年5月9日)
导火线: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标志: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实现和革 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国民革命运动兴起。
张 吴孙
北伐战 争前夕 全国形
势图
国民政府
(二)北伐(1926~1927) 1、目的:为了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统一中国 2、对象:吴佩孚、孙传芳(直系)、张作霖(奉系)
北伐誓师大会
3、战果:连克武昌、九江、南昌等,收回汉 九江等英租借。取得巨大成功。
材料一:三大战役中人民群众的支援情况
战役
民工
担架
大小车 牲畜
粮食
辽沈战役 160万 1.38万 0.7万辆 80万头 0.7亿斤
府瑞金
农村包围 城市道路 的形成
揭开序幕
南昌起义 秋收起义 八七会议
南昌 城 汉口 市
井冈山革命根

据地建立巩固 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