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针灸治疗颈椎病

合集下载

针灸治疗是否有助于治疗颈椎病?

针灸治疗是否有助于治疗颈椎病?

针灸治疗是否有助于治疗颈椎病?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颈椎病已经成为了一种常见的疾病,困扰着许多人。

无论是长期伏案工作的上班族,还是经常低头看手机的“低头族”,都有可能受到颈椎病的侵袭。

当面对颈椎病带来的疼痛、麻木和不适时,人们总是在寻求各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而针灸,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备受关注。

那么,针灸治疗是否真的有助于治疗颈椎病呢?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颈椎病的成因和症状。

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

常见的症状包括颈部疼痛、僵硬、活动受限,上肢麻木、疼痛、无力,头晕、头痛、恶心,甚至视力模糊、心动过速等。

这些症状不仅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严重时还可能危及生命。

针灸治疗颈椎病的原理,主要基于中医的经络学说。

中医认为,人体的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通过在特定的穴位上进行针刺,可以调节经络气血的运行,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在治疗颈椎病时,针灸师会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质,选择相应的穴位进行针刺。

这些穴位通常分布在颈部、肩部、上肢等部位,如风池、天柱、大椎、肩井、曲池、外关等。

那么,针灸治疗颈椎病到底有没有效果呢?答案是肯定的。

大量的临床研究和实践表明,针灸治疗颈椎病具有显著的疗效。

首先,针灸可以缓解颈部肌肉的紧张和痉挛,减轻疼痛和僵硬感。

当针刺入穴位时,会刺激神经末梢,释放出内啡肽等神经递质,这些物质具有镇痛的作用。

其次,针灸可以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促进炎症的吸收和消退。

通过调节经络气血的运行,增加了颈部组织的血液供应,为受损的组织提供了更多的营养和氧气,有助于修复和恢复功能。

此外,针灸还可以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改善头晕、头痛等症状。

除了单纯的针刺,针灸治疗颈椎病还常常结合艾灸、拔罐、推拿等方法,以增强疗效。

艾灸通过温热刺激穴位,具有温通经络、散寒止痛的作用;拔罐可以去除局部的湿气和瘀血,缓解肌肉的疲劳;推拿则可以放松肌肉,调整关节的位置。

针灸治疗颈椎病的效果

针灸治疗颈椎病的效果

针灸治疗颈椎病的效果发布时间:2022-06-09T02:05:48.735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2月2期作者:李益[导读]李益(四川省西充县多扶中心卫生院;四川西充637200)颈椎病是常见的椎体疾病,好发于中老年人群。

现在年轻人工作生活压力较大,再加上使用手机电脑时间过长。

目前,颈椎病发病人群越来越年轻化,其中神经根型最常见,以头晕、头痛颈部僵硬为主要症状,压迫神经后常常引起手及肩关节麻木。

对颈椎周围穴位进行按摩、疏通,在不同的穴位上实施不同的针刺手法,严格进行无菌操作,有效缓解颈部疼痛、活动受限、手肩部麻木等临床症状,有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治疗,减少不适症状发生,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

一、针灸选穴及配穴原则选穴原则分为近部选穴、远部选穴、辨证选穴及经验选穴原则,近部选穴是在颈椎病变周围进行选穴,例如大椎、肩井等,体现了“经络所在,主治所在”的规律;远部选穴是在经络循行路线上选择可以治疗本病的腧穴,例如申脉、昆仑等,体现了“经络所过,主治所及”的规律;辩证选穴是根据患者病因病机的特点进行选穴,颈椎病分为督脉证、阳明证及太阳证,根据证型进行辨证论治,例如实证中风寒痹阻证选择风门、大椎;血瘀患者舌象裂纹选择膈俞、合谷;肝肾亏虚患者选择肝俞、肾俞;恶心呕吐患者选择中脘、内关等;耳鸣、耳聋患者选择听宫、外关等。

督脉及足太阳经证配穴选择风府、昆仑;手太阳经证配穴选择小海、少泽;手阳明经证配穴选择肩三针及曲池。

二、针刺艾灸治疗近年来,针刺治疗颈椎病是中医的特色疗法,可以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减轻椎体活动受限、僵硬等不适症状。

针刺前需要根据患者的CT检查结果确定穴位。

治疗主要涉及足太阳膀胱经、督脉、手阳明大肠经及阿是穴,督脉及太阳经证的主要穴位为颈夹脊、阿是穴、天柱、大椎、后溪、肩井、太阳,百会、申脉等,天柱在足太阳膀胱经循行路线上,可疏通头部血脉,将太阳经与督脉相连,主要表现为颈部及后枕部疼痛,颈椎周围僵硬发紧;手太阳经证临床症状表现为颈部压痛明显,沿着前臂内侧缘发射性疼痛、麻木,无名指或小拇指症状明显;手阳明经证临床症状表现为手臂外侧放射性疼痛,拇指及食指症状明显,经络辨证治疗法与经络循行路线相同,需要遵循“经络所在,主治所在,经络所过,主治所及”的治疗原则。

穴位针灸缓解颈椎病的有效方法

穴位针灸缓解颈椎病的有效方法

穴位针灸缓解颈椎病的有效方法颈椎病是现代社会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长时间低头、过度使用电子设备和缺乏运动等因素都可能导致颈椎病的发生。

而传统中医学中的穴位针灸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治疗颈椎病的方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穴位针灸对颈椎病的作用机制、常用的穴位以及正确的操作方法,帮助读者了解并正确使用穴位针灸来缓解颈椎病的症状。

一、穴位针灸对颈椎病的作用机制颈椎病的主要症状包括颈部疼痛、肩背酸痛、头晕等,而穴位针灸可以通过调整气血运行、改善颈椎局部的循环、缓解肌肉的紧张和炎症反应等多种途径来缓解这些症状。

首先,穴位针灸可以刺激特定的穴位,通过神经系统的反射作用,改善血液循环,促进颈椎局部的气血运行。

比如,在颈部疼痛的情况下,可以选择针刺风池穴、天突穴等,刺激这些穴位可以增加神经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进而改善颈椎局部的血液循环,减轻疼痛感。

其次,穴位针灸还可以调整颈椎周围的肌肉张力,缓解肌肉的紧张和痉挛。

例如,针刺大椎穴、肩井穴等穴位可以通过调整肌肉的张力,减轻肩颈部的疼痛感。

此外,穴位针灸还可以通过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降低炎症反应,减轻颈椎病的炎症症状。

总的来说,穴位针灸对颈椎病的作用机制是多方面的,既包括改善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和炎症反应,也包括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等。

二、常用的穴位及其特点在应用穴位针灸治疗颈椎病时,选择合适的穴位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常用的几个针灸穴位以及它们的特点:1. 风池穴:位于颈椎上缘的两侧,可以缓解颈部疼痛、肩背酸痛以及头晕等症状。

刺激该穴位可以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

2. 天突穴:位于颈正中央稍高隆起的地方,可以舒缓颈椎的僵硬感,减轻颈椎病引起的头痛和头晕。

3. 大椎穴:位于颈椎第七椎骨棘突下方凹陷处,可以缓解肩颈部的疼痛和酸胀感,通过调节肌肉张力,改善颈椎的状况。

4. 肩井穴:位于肩胛骨和颈椎横突之间,可以缓解肩颈肌肉的紧张和痉挛,减轻肩背酸痛的症状。

除了上述几个常用的穴位外,还有一些特定的穴位如颧髎穴、翳风穴等也可以根据病情选择使用。

针灸治疗肩颈病的原理

针灸治疗肩颈病的原理

针灸治疗肩颈病的原理针灸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已在中国有数千年的历史。

其治疗肩颈病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经络理论:中医认为,人体内部有经络系统贯穿全身,而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

肩颈病常常是由于经络系统的气血不畅所致,针灸可以通过刺激经络来调节气血的流动,从而改善病情。

2. 气血调节:中医认为,肩颈病与气血运行不畅有关,针灸可以通过调节气血的运行来改善病情。

针灸可以刺激经络系统,促进气血的流动,从而加速病变部位的新陈代谢,促进坏死组织的吸收和新生组织的生成。

3. 神经调节:针灸可以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改变机体内部的神经传导,从而调节肩颈病的症状。

例如,针灸可以通过刺激腧穴降低神经传导的敏感性,减轻疼痛感觉;针灸还可以通过刺激腧穴来增加脑内啡的分泌,从而达到镇痛和抗炎的作用。

4. 免疫调节:针灸可以通过刺激穴位来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提高机体对抗病变的能力。

实验研究表明,针灸可以增加体内抗体的产生,促进免疫细胞的生成和功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力,从而改善肩颈病的症状。

5. 整体调节:针灸作为一种综合疗法,可以通过刺激多个穴位,同时调节多个系统,从而达到整体调节的效果。

针灸可以通过刺激穴位来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等多个系统的功能,达到综合治疗的效果,从而改善肩颈病的症状。

针灸作为一种疗法,具有疗效稳定、无毒副作用等优点,因此在肩颈病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然而,针灸治疗肩颈病也存在一些注意事项。

首先,针灸治疗应该由专业的医师进行,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其次,针灸治疗应根据不同病情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针灸的频率、刺激的力度等要因人而异。

此外,针灸治疗还应结合其他物理疗法、药物治疗等综合治疗,以取得更好的疗效。

总之,针灸治疗肩颈病的原理包括经络理论、气血调节、神经调节、免疫调节和整体调节等多个方面。

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节机体的气血运行、神经传导、免疫功能等,从而改善肩颈病的症状。

针灸治疗颈椎病的方法有哪些?

针灸治疗颈椎病的方法有哪些?

针灸治疗颈椎病的方法有哪些?作为一种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改变而逐渐提升发病率的疾病,颈椎病的发生对人们的正常生活有着相当严重的影响。

而在治疗颈椎病的过程当中,我国传统中医的针灸方式有着相当良好的效果与独到的治疗优势,为许多饱受颈椎病困扰的患者带来了福音。

那么,你知道针灸治疗颈椎病的方法都有哪些吗?一、什么是颈椎病?颈椎病是一种现代生活当中常见的疾病,在临床上又被称为颈椎综合征,是有包含颈椎骨关节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以及增生性颈椎炎等多种疾病的统称。

统称情况下,颈椎病发病的原因是由于患者的颈椎长期劳损以及骨质增生、韧带增厚、椎间盘脱出等原因引起,使患者的颈椎、脊髓、神经以及动脉血管受到严重的压迫,进而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眩晕、头痛、视觉障碍等相关的症状,对患者的正常生活有着严重的影响。

因此,只有针对颈椎病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才能更好的帮助患者回归正常的生活。

二、针灸治疗颈椎病的方法1.体针法体针法就是人们认识当中传统意义上的“针灸”——用针刺的方式刺激人的穴位来调整人体经络与脏腑的气血运行功能,从而有效的实现对疾病的防治。

即使是从西医方面来看,针灸这种治疗方式在治疗颈椎病的过程当中也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颈部的血管痉挛,使患者颈动脉的血流量增加,进而使患者颈部的疼痛得到明显的改善。

通常情况下,中医针灸治疗颈椎病的时候往往需要根据患者的颈肩状况判断患者所属的证型,进而使患者的颈椎病得到有效的缓解。

比如,对于以颈部僵硬、俯仰受限为主的颈型颈椎病,就可以选取风池穴、合谷穴、列缺穴、悬钟穴、大椎穴、后溪穴等穴位进行针刺;对于以疼痛酸麻为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可以选取足三里穴、肩髎穴、曲池穴、天井穴、外关穴等穴位进行针刺;对于以痉挛为主的脊髓型颈椎病,则可以选取阴陵泉穴、气海穴、命门穴、环跳穴、委中穴等穴位进行针刺。

在此过程当中,如果患者有其他的并发症状,还可以结合症状选取其他的配穴进行有效的治疗。

2.电针法电针法是针灸疗法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影响下产生的一种变体,在对患者进行针刺的同时采用一定的电流给针通电,进而使针刺穴位得气后的留针期间患者的穴位能够同时受到针刺激与电刺激,进而使针灸对患者穴位经络的刺激效果得到有效的提升。

颈椎病用针灸治疗有用吗

颈椎病用针灸治疗有用吗

颈椎病用针灸治疗有用吗近年来,随着各种电子设备的普及,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长时间的伏案、低头、高枕卧位等不良姿势习惯造成颈椎慢性劳损,使得颈椎病发病人数逐年增加,并且具有年轻化的趋势,成为现代社会的常见疾病之一。

在颈椎病的治疗中,常用的有物理治疗、运动疗法等现代医学疗法和针灸、推拿、中药治疗等传统中医药疗法。

在常规治疗中,很多颈椎病患者会选择针灸治疗的方式。

但是也有人会存在疑问,颈椎病用针灸治疗真的有效吗?1.颈椎病的发病原因现代医学认为颈椎病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主要由于颈椎长期慢性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

在临床中,颈椎病分为神经根型颈椎病、颈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交感神经型颈椎病、食管压迫型颈椎病6种类型,当同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颈椎病时称为混合型颈椎病。

其中神经根型颈椎病是最常见的类型,颈椎病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

但是在传统中医学中并没有“颈椎病”这一具体名称,也没有““神经根型颈椎病”这一分类,其相关症状的记述多见于“痹症”、“颈肩痛”、“项强”等条文中。

比如在《灵枢·经脉》中就记载“肩似拔,糯似折……项如拔……是主筋所生病者”;再比如在《伤寒论》中,有这一的论述“太阳病,项背强几几”等,其表现与颈椎病的症状极为相似。

因此结合颈椎病的临床表现,目前认为颈椎病应该属于中医学中“痹症”的范围。

关于颈椎病的发病原因,一般认为分为内因和外因两部分,内因主要是由于颈椎间盘退变本身及其继发性的一系列病理改变,刺激或压迫了邻近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颈部交感神经等组织,并引起颈肩痛、头晕头痛、上肢疼痛麻木等临床症状。

外因则主要是由于颈部姿势不当,过度疲劳,比如长时间看书、久坐低头、喜卧高枕等,颈部姿势长时间固定,使颈肩部筋肉痉挛、紧张,得不到适度的休息和调整,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劳损,最终出现颈痛。

中医针灸治疗颈椎病好吗

中医针灸治疗颈椎病好吗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生活常识分享中医针灸治疗颈椎病好吗导语:很多因为长期劳累工作的原因,所以说会出现一种颈部疼痛的症状,颈部痛得自己平时伸直的时候都特别的难受,很多人经常弯腰,或者是白领长期很多因为长期劳累工作的原因,所以说会出现一种颈部疼痛的症状,颈部痛得自己平时伸直的时候都特别的难受,很多人经常弯腰,或者是白领长期久坐的原因就会诱发这种精铸币,如果患上了颈椎病的话就比需要及时的做治疗方案,治疗这种颈椎病可以选择很多治疗到方法,那么中医针灸治疗颈椎病好吗?采用治疗加上针灸疗法对于治疗颈椎病效果更好。

下面就为大家详细讲解中医针灸疗法。

针灸疗法是中医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括针法与灸法两个部分。

针法就是用精制的金属针刺入人体的一定部位中,用适当的手法进行刺激,而灸法则是用艾条或艾炷点燃后熏烤穴位进行剌激,通过剌激来达到调整人体经络脏腑气血的功能和防治疾病的目的。

现代针灸治疗颈椎病更是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多种穴位刺激法被用于此病中。

针灸治疗颈椎病以局部取穴为主,随证( 症 )循经远近配穴,针刺颈部夹脊穴时,要掌握好针刺的角度和深度,行提插捻转手法诱导经气传感是取效的关键。

配合电针可增强止痛效果,病久质寒可加灸法协同增效。

久病入络可刺络拔罐祛瘀止痛。

耳针按压可起防治作用,配合颈部活动可松解肌肉,解锁关节,缓解疼痛。

头针、拔罐、针刀、穴位注射在治疗上各有长处。

针灸治疗颈椎病疗效显著且无副作用。

其中以神经根型疗效为最佳,交感型、椎动脉型次之,脊髓型较差。

在各种疗法中以穴位综合疗法效果最佳。

针灸治疗主要适用于退变过程中的颈椎失稳期和骨赘刺激期,而对于骨赘压迫期,则需采用综合治疗措施包括外科手术。

针灸。

中医针灸治疗颈椎病

中医针灸治疗颈椎病

中医针灸治疗颈椎病从中医理论上分析,当人机体内的经脉气血不通,就出现了疼痛症状,也容易诱发颈椎病。

而中医治疗的方法大多具有活血化瘀、祛风除湿的功效,因此能够消肿止痛,进而使得病变位置恢复到健康的状态。

一般而言,中医针灸是属于其中常见的治疗方法,也是属于中医药理论中重要组成,可分为针法、灸法两个部分,随着针灸技术不断发展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因此常被运用到多种疾病的防治中。

文章主要详细对中医针灸治疗颈椎病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1.中医针灸治疗颈椎病的优势针灸治疗颈椎病,其核心是选择患者局部穴位,并根据其病症类别配穴。

当进行针刺时,需掌握好其角度和深度,并联合熟练的提插捻转手法,另外,当配合电针治疗,能够强化止痛的效果,若病情严重,可结合拔罐等方式祛瘀止痛。

另外,若患者久病不愈且体质虚寒,可结合灸法(艾条灸、温针灸)共同治疗。

另外,耳针按压同样可起到预防效果,头针、穴位注射等在治疗颈椎病上也各有其优势。

总体而言,中医针灸法效果明显且不会出现毒副作用,医师往往会选择效果显著的穴位综合治疗法。

当然若病情严重骨赘压迫,需结合外科手术等方法。

2.中医针灸治疗颈椎病的方法2.1针法治疗是在人体某个特定部位刺入一个精制的金属针,并结合适当方法刺激即可。

一般来说,存在以下情况需注意慎用针法治疗:首先是处于饥饿状态,或是精神高度紧张,体质虚弱等情况;其次是怀孕女性慎用,尤其是怀孕三月以上针刺有诱发宫缩的风险,再次,针刺时要避开血管位置,且有凝血功能问题的患者不可使用此方法。

最后则是刺入的角度和深度要适宜,避免对重要的脏器造成损伤。

以下,简单阐述了几种针法治疗方式:2.1.1刺血疗法中医师一般会选择患者颈部夹脊穴、大椎、阿是穴等穴位,随后针刺,或是叩刺其颈部病变位置,等到其出现轻微出血后再适当拔罐5分钟。

一般一周进行1~2次,10次1疗程,具体要依照患者康复情况为准。

2.1.2耳针疗法此方法是指在耳廓上某特定穴位处针刺达到治疗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病位:经络:手、足太阳经、足少阳经穴和 督脉
但也应注意调整相关脏腑。
医学PPT
8
病因与病机
病因
❖ (1)气血不足,肝肾亏损
❖ (2)外邪入侵
❖ (3)外伤及劳损
病机
❖ 虚:不荣则痛-----气血不足,不得濡养
❖ 实:不通则痛------外感:多风、寒、湿
医学P内PT 伤:多痰、瘀
9
针灸治疗
主要调节督脉和手、足太阳经、足少阳经, 但也应注意虚实、相关脏腑及气机的调畅。
❖ 足太阳膀胱经:昆仑,京骨,足通谷
❖ 手太阳小肠经:后溪,腕骨,阳谷,养老, 支正
医学PPT
30
风寒痹阻 加风门、风府、风池
祛风通络
劳损血瘀 加膈俞、合谷、太冲
活血化瘀、 通络止痛
上肢及手指 选加肩井、天宗、手三里、 疏通经络、
麻痛甚
少海、曲池、合谷、外关 调理气血
头晕、头痛、加百会、风池、太阳 目眩
部肌肉紧张、木,仰头, 痛多一侧、
僵硬感,有 手指麻木, 视觉障碍、
压痛
活动不灵 耳鸣耳聋,试无 来自头、牵拉 旋颈试验阳验
试验阳性

医学PPT
交感神经型
压迫交感神经 引起的一系列 反射性症状
目胀涩,怕光 流泪,视物模 糊,头痛沉晕, 肢凉或指端红, 心慌心跳,心 烦易怒

5
脊髓型
❖ 以慢性进行性四肢瘫痪为特征
浅谈毫针治疗颈椎病
张萍 倪磊
医学PPT
1
颈椎病
颈椎病就是颈椎及周围软组织,在内 外因素作用下,发生一系列的生理病理变 化,并累及相应部位引起不同形式的综合 症。 ❖ 头枕、颈项、肩背、上肢等部疼痛
进行性肢体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
医学PPT
2
西医部分
医学PPT
3
颈椎病的分型
根据其病变的受压组织及症状的不同,主要 可分为
❖ 颈型
❖ 神经根型
❖ 脊髓型
❖ 椎动脉型
❖ 交感神经型
❖ 混合型
医学PPT
4
颈型
神经根型
椎动脉型
发 刺激后纵韧 压迫神经根 刺激或压迫
病 原
带和椎体神
椎动脉,
因 经末梢
椎—基底动
脉供血不足
临 颈部疼痛、一侧颈肩上 与头颈部活
床 症
酸胀及沉重
肢反复发作
动相关,头
状 不适感,颈 的疼痛、麻 痛头晕、头
❖ 病机:刺激或压迫椎管中的脊髓。 ❖ 临床表现:早期双侧或单侧下肢麻木,疼痛,僵硬
发抖,无力,颤抖,行走困难、继而双侧上肢麻木, 握力减退
加重时 ①便秘,尿潴留或尿失禁
②头晕,眼花,
③吞咽困难,面部出汗异常
医学PPT
6
中医部分
医学PPT
7
病位
❖ 古籍中属“痹证”、“痿证”、“瘫证”、 “痉证”和“眩晕”、“项强”等证
西医:诊断 中医:病医因学PP病T 机 诊断 治法 取穴 14
病例讨论
❖ 西医诊断:交感型神经根混合型颈椎病。 ❖ 中医诊断: 颈椎病 痰瘀阻络,肝肾不足 ❖ 中医立法:调畅气机,祛瘀化痰。
医学PPT
15
病例讨论
❖ 处 方:天柱、大椎、大杼、肝俞、肾俞、 天宗、魄户、膏肓、手三里、少海
❖ 手 法:毫针,天柱,先直刺进针,得气后 针提到皮下,向下三十度斜刺, 使病人感到针感下传,其余穴位用 平补平泻手法。
医学PPT
18
总结:
❖2. 注意结合患者的具体生理特点 取穴。如上述病例中为50岁绝经二 年的妇女,取穴时针对七七天癸尽、 肝肾亏虚的实中加虚证加取魄户、 膏肓、肝俞、肾俞等予以论治。
医学PPT
19
总结:
❖3. 注意调畅气机。气机调畅,津 液得布,痰不得生;“气行则血 行”,气机调畅,瘀血易去。故在 上述病例中取大椎、魄户、肝俞、 肾俞、少海等穴。
医学PPT
16
疗效
❖ 复诊头痛稍减,治同上。 ❖ 三次治疗后,头项部痛减,仍目痛胀,视物
时有似飞蚊,手时麻。加针:曲池,合谷。 ❖ 后又五次治疗,头痛,颈项痛消失,目胀痛
大减,偶有飞蚊。
医学PPT
17
总结:
❖1. 颈椎病针灸治疗多以太阳经之穴 为主穴疗效较好。因颈椎病轻型多 属经筋病,膀胱经主筋所生之病也。
12
病例讨论
医学PPT
13
病例讨论
张松琪,女,50岁,编辑,2004.7.25 ❖ 主诉:右侧偏头痛,闷痛4个月。 ❖ 病史:患者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偏头
痛,服扶他林后疼痛减轻,作脑CT无异常;现 仍右侧偏头痛连及颈肩,头闷时晕,左臂发麻, 指端发红,心慌,目胀痛,飞蚊症。已经绝经 2年,西医诊断为轻微抑郁症。睡眠尚可,饮 食正常,二便自调。舌暗,苔白腻,脉滑数。 ❖ X-ray:颈椎C4—C6节椎间盘脱出,C5—6钩椎 关节骨质略有增生,C3—4,C6—7椎间盘膨出.
祛风醒脑、 明目止痛
肝肾亏虚
加肝俞、肾俞、 魄户、膏肓 补益肝肾、
医学PPT
生血养筋31
医学PPT
32
医学PPT
20
Thank you for listening!
医学PPT
21
医学PPT
22
医学PPT
23
医学PPT
24
医学PPT
25
医学PPT
26
医学PPT
27
医学PPT
28
❖ 足太阳膀胱经:风门 ❖ 手太阳小肠经:天窗,天容,肩外俞,肩
中俞 ❖ 督脉:大椎,哑门,风府
医学PPT
29
❖ 治法 疏通经络,理气止痛 。 以足太阳、手太阳、足少阳经穴、督脉及颈 夹脊为主。
医学PPT
10
针灸治疗 取穴
❖ 主穴 大椎 大杼 天柱
后溪
❖ 操作 用毫针泻法或平 补平泻法。
医学PPT
11
针灸治疗
取穴
其他常用配穴或单穴
❖ 承浆+风府
❖ 承浆+列缺
❖ 天柱+束骨
❖ 后溪+申脉
❖ 悬钟
医学PP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