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颈椎病的方法及进展

合集下载

针灸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针灸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针灸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研究进展目的:对于近年来有关于针灸治疗颈椎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研究,总结有关针灸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方法:对临床常用的几种治疗颈椎病的针灸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并总结,查阅相关文献,主要包括单纯针刺、电刺、针刀,穴位注射、温针灸、综合疗法以及针灸配合其它疗法等进行分类综述。

结论: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以及对临床资料的调查分析可知,对于颈椎病的治疗,各种针灸方法均有不同程度的治疗效果,综合疗法整体来说疗效更好。

对于针灸疗法治疗颈椎病,仍然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包括研究设计、临床疗效评价标准、治疗方法的规范化以及治疗机理的研究等方面。

标签:针灸治疗;颈椎病;临床研究;进展颈椎综合征即我们所说的颈椎病,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颈椎间盘退化,进而导致椎体骨质增生硬化、边缘骨赘形成、黄韧带肥厚以及后纵韧带骨化等情况的出现,病情逐步发展,退行病变的颈椎会压迫神经根乃至脊髓,会引起颈肩部的疼痛,麻木的临床综合征[1]。

颈椎病的发生多见于老年人以及长期从事低头类工作的人群,发病率的逐年提升以及发病年轻化的趋势,这些使得人们对于颈椎病的治疗越来越重视[2]。

对于颈椎病的治療,有多种多样的方法,而我国传统的针灸疗法,对于颈椎病的治疗尤其独特的优势与疗效,为总结针灸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研究进展,查阅各类文献,具体报道如下:1针灸治疗颈椎病的现状对于颈椎病的治疗目前尚无特殊有效的办法,对症对因治疗是临床常用的方法。

中医针灸对于颈椎病的治疗依据颈椎病的不同分型,具体治疗方法也不同。

颈椎病的分型主要包括颈型、神经根型、椎动脉型、脊髓型、交感型和混合型。

在所有颈椎病的分型中颈型、神经根型和椎动脉型三种颈椎病的发病率最高,所占的比例达到所有颈椎病的70%[3]。

对于不同的颈椎病分型常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包括毫针疗法、水针疗法、温灸疗法、电针疗法、灸法等。

现将近年有关针灸治疗主要颈椎病的临床研究进展文献综述如下。

2.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相关针灸疗法本病主要为颈推的钩椎关节或推间小关节的退变性增生物刺激或压迫颈脊神经根所致。

颈椎病的克星,针灸康复疗法

颈椎病的克星,针灸康复疗法

颈椎病的克星,针灸康复疗法手机等电子产品在生活中普及,人们普遍成为“低头族”,这给了颈椎病可乘之机。

颈椎病会使我们脖子僵硬、头晕头痛、手麻脚麻等,严重影响正常生活。

中医认为颈椎病属于“痹症、痿证”的范畴,进行的针灸康复疗法是颈椎病的克星!一、针灸康复疗法针灸康复疗法是中医特色治疗方法,包括针法和灸法治疗两个部分。

针法是使用针刺的方式进入人体的穴位,然后对穴位进行刺激。

灸法是使用艾条点燃之后熏烤穴位进行刺激,由此来达到疏通人体经络和气血,治疗疾病的目的。

针灸治疗颈椎病主要是以穴位为主,区别具体的颈椎病类型,再针灸不同穴位进行治疗。

针灸康复疗法治疗颈椎病的效果优越,而且没有副作用,能够通过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颈椎病的症状。

二、针灸康复疗法对颈椎病的分类治疗第一,颈型颈椎病又称肌型颈椎病,典型症状以颈部肌肉僵硬酸痛为主要表现,X片可见颈椎椎体骨质增生。

如果表现为颈痛咽喉疼痛,针灸时需要选择大椎、外关、曲池、后溪、合谷穴位;如果主要症状表现为颈部僵硬,可以针灸患者的风池、列缺、外关、合谷、悬钟等;如果是俯仰动作受限,就需要配合针灸昆仑穴和列缺穴位;头部旋转受到阻碍的患者可以配合针灸支正穴。

第二,神经根型颈椎病,大部分是因为腰椎间盘突出导致,所以患者会感觉一侧或者双侧上肢麻木、疼痛,当将头偏向一侧时症状加重,麻木、疼痛多呈放射性,伴有或不伴有颈部酸痛。

主要症状以疼痛为主的患者,可以针灸风池穴、足三里、后溪、合谷、悬钟穴;同时伴随有颈部酸痛和肩部疼痛的患者,可以配合针灸肩髎和肩外俞穴;疼痛主要以肘壁酸痛者,可以配合针灸外关、曲池、尺泽、天井穴;腕部疼痛患者需要搭配阳池、腕骨、大陵、阳溪穴;如果感觉到肢体麻木,可以选择针灸合谷、足三里、肾俞、外关、三阴交、悬钟穴;如果出现肌肉萎缩的症状,可以针灸曲池、脾俞、手三里和八邪八风等穴位。

第三,脊髓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比较严重的一种,病因和神经根型颈椎病一致,大多是由腰椎间盘突出引起,但是这种类型多是后颈中央型居多,也有很大一部分中老年人是由于椎管狭窄导致的。

穴位针灸缓解颈椎病的有效方法

穴位针灸缓解颈椎病的有效方法

穴位针灸缓解颈椎病的有效方法颈椎病是现代社会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长时间低头、过度使用电子设备和缺乏运动等因素都可能导致颈椎病的发生。

而传统中医学中的穴位针灸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治疗颈椎病的方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穴位针灸对颈椎病的作用机制、常用的穴位以及正确的操作方法,帮助读者了解并正确使用穴位针灸来缓解颈椎病的症状。

一、穴位针灸对颈椎病的作用机制颈椎病的主要症状包括颈部疼痛、肩背酸痛、头晕等,而穴位针灸可以通过调整气血运行、改善颈椎局部的循环、缓解肌肉的紧张和炎症反应等多种途径来缓解这些症状。

首先,穴位针灸可以刺激特定的穴位,通过神经系统的反射作用,改善血液循环,促进颈椎局部的气血运行。

比如,在颈部疼痛的情况下,可以选择针刺风池穴、天突穴等,刺激这些穴位可以增加神经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进而改善颈椎局部的血液循环,减轻疼痛感。

其次,穴位针灸还可以调整颈椎周围的肌肉张力,缓解肌肉的紧张和痉挛。

例如,针刺大椎穴、肩井穴等穴位可以通过调整肌肉的张力,减轻肩颈部的疼痛感。

此外,穴位针灸还可以通过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降低炎症反应,减轻颈椎病的炎症症状。

总的来说,穴位针灸对颈椎病的作用机制是多方面的,既包括改善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和炎症反应,也包括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等。

二、常用的穴位及其特点在应用穴位针灸治疗颈椎病时,选择合适的穴位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常用的几个针灸穴位以及它们的特点:1. 风池穴:位于颈椎上缘的两侧,可以缓解颈部疼痛、肩背酸痛以及头晕等症状。

刺激该穴位可以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

2. 天突穴:位于颈正中央稍高隆起的地方,可以舒缓颈椎的僵硬感,减轻颈椎病引起的头痛和头晕。

3. 大椎穴:位于颈椎第七椎骨棘突下方凹陷处,可以缓解肩颈部的疼痛和酸胀感,通过调节肌肉张力,改善颈椎的状况。

4. 肩井穴:位于肩胛骨和颈椎横突之间,可以缓解肩颈肌肉的紧张和痉挛,减轻肩背酸痛的症状。

除了上述几个常用的穴位外,还有一些特定的穴位如颧髎穴、翳风穴等也可以根据病情选择使用。

中医针灸治疗颈椎病

中医针灸治疗颈椎病

中医针灸治疗颈椎病文章目录*一、中医针灸治疗颈椎病*二、颈椎病的按摩方法*三、如何预防颈椎病中医针灸治疗颈椎病1、中医针灸治疗颈椎病颈椎病以颈、肩、背、上肢疼痛及酸胀、麻木不适为常见,在颈型及神经根型颈椎病中更为多见。

在针灸治疗选择穴位时,常以病变部位的经穴为主。

常用的穴位有:大椎、风府、风池、肩井、肩髃、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等。

对疼痛为主,且疼痛较剧、受凉加重者,在针刺时,手法不宜强,针刺应较深,而且要留针10分钟。

头痛。

临床应根据头痛的具体部位和其相应的经络选择穴位。

对头后部疼痛者,选择的穴位有:后顶、天柱、风池、风府、昆仑及疼痛最明显的部位。

对偏头痛者,选择的穴位有:风池、太阴、率谷、丘墟、头维及疼痛部位。

对头顶部疼痛者,选择的穴位有百会、前顶、通天、行间及疼痛部位。

2、颈椎病吃什么好含维生素食物。

动物肝脏,奶与奶制品及禽蛋,绿叶菜类、黄色菜类及水果等。

胡萝卜、西红柿、柿子、鸡蛋、牛肝和猪肝、鱼肝油、牛奶、奶酪、黄油、西兰花、菠菜、莴苣、大豆、青豌豆、橙子、杏、红薯、杏等。

含蛋白质食物。

含蛋白质多的食物:牲畜的奶,如牛奶、羊奶、马奶等;畜肉,如牛、羊、猪、狗肉等;禽肉,如鸡、鸭、鹅、鹌鹑、鸵鸟等;蛋类。

3、颈椎病的类型有哪些神经根型颈椎病。

具有较典型的根性症状(麻木、疼痛),且范围与颈脊神经所支配的区域相一致。

压头试验或臂丛牵拉试验阳性。

脊髓型颈椎病,临床上出现颈脊髓损害的表现。

X线片上显示椎体后缘骨质增生、椎管狭窄。

影像学证实存在脊髓压迫。

除外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脊髓肿瘤、脊髓损伤、多发性末梢神经炎等。

椎动脉型颈椎病,曾有猝倒发作。

并伴有颈性眩晕。

旋颈试验阳性。

X线片显示节段性不稳定或枢椎关节骨质增生。

多伴有交感神经症状。

除外眼源性、耳源性眩晕。

颈椎病的按摩方法1、按摩百会。

用中指或食指按于头顶的百会穴,用力由轻到重按揉20~30次。

2、对按头部。

双手拇指分别放在额部两侧的太阳穴处,其余四指微分开放在两侧头部,双手同时用力做对按揉动20~30次。

中医针灸治疗颈椎病

中医针灸治疗颈椎病

中医针灸治疗颈椎病作为中医的关键治疗手段,针灸在颈椎病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需要利用针灸治疗颈椎病。

一针灸与颈椎病概述(一)针灸针灸主要包括针法与灸法这两种治疗方式,分别是通过针刺与热刺激达到治疗目的。

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针灸体系越来越完善,不仅具有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等功效,也具有较广的适用范围与较低的治疗成本,可以为多种疾病的治疗提供依据。

(二)颈椎病颈椎病指的是以椎间盘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病,近年来发病率不断攀升且逐渐年轻化。

能够引发颈椎病的原因有很多,例如颈椎退行性变、颈椎发育性椎管狭窄、慢性劳损、突然撞击等。

且颈椎病包括神经根型、脊髓型、交感型以及椎动脉型等诸多类型,其中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发病率最高,多发年龄为30-50岁,会导致患者出现颈部疼痛、上肢放射性疼痛、手部握力下降等症状;脊髓型颈椎病十分危险,多发年龄为40-60岁,会导致患者出现下肢麻木、上肢疼痛、胸部绑带感等症状,且可能会引发脊髓水肿等情况;交感型颈椎病的多发年龄为30-45岁,会导致患者出现头痛、头晕、记忆力下降、恶心呕吐、心律失常等症状;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多发年龄为30-40岁,会导致患者出现眼震、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

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因此需要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以及中医治疗等方式进行治疗。

其中,中医治疗在颈椎病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并使患者逐渐恢复。

二针灸治疗颈椎病的机理与取穴原则(一)机理从实际情况来看,通过针灸可以改善颈椎局部血流以及自由基代谢,从而促进颈椎病的好转。

首先,通过针刺疗法可以改善颈椎局部血流与血管情况,从而改善椎基底动脉的供血情况,使颈椎动脉的血流量、血流速度逐渐恢复正常。

其次,通过针刺疗法可以增强红细胞的活性,改善自由基的代谢状况,从而缓解患者的疼痛等症状。

此外,通过灸法可以对相关部位进行热刺激,从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等症状。

(二)取穴原则针灸治疗颈椎病的方法有很多,不同方法的取穴原则不同。

针灸怎样治疗颈椎病

针灸怎样治疗颈椎病

针灸怎样治疗颈椎病?发布时间:2021-08-31T10:48:35.591Z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8期作者:先礼红[导读] 针灸怎样治疗颈椎病呢?本文将针对针灸治疗颈椎病的方法进行阐述分析。

泸州市江阳区第二人民医院四川泸州 646000颈椎病是指因颈椎间盘、椎间关节发生退变,遭受压迫或挤压到邻近脊髓、神经根、血管及周围交感神经,因此导致头晕、肩部酸痛、颈项强直以及上肢麻木等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疾病类型。

从颈椎病的中医病因、病机上看,颈椎病的发生是因跌倒损伤、外邪侵袭及劳累过度,导致患者颈项部经络之气血运行受阻,经筋而聚结、荣卫失其养,不通则痛,因此,颈椎病患者临床上往往表现出颈项部僵硬、疼痛及活动不利;患者之肝肾不足,肾为藏精之所、肝为藏血之所,肾精肝血发生亏虚,则导致气血上益脑窍出现不足,故而引发头晕、目眩、耳鸣、失聪;督脉、手太阳经、足太阳经均与颈椎病的发生存在密切相关性,当经络之循行受阻,则气血之运行不畅,患者之肩颈、上肢及手指等易表现出麻木、疼痛等相关症状。

临床研究发现,中医针灸疗法在颈椎病的治疗应用效果明确,且无明显的副作用。

那么,针灸怎样治疗颈椎病呢?本文将针对针灸治疗颈椎病的方法进行阐述分析。

一、毫针治疗颈椎病传统针灸治疗颈椎病主要采取毫针治疗,一般选取头颈部穴位施针。

临床针对颈椎病患者的针灸治疗多选颈部夹脊穴作为主穴,手、足太阳,足少阳经穴作为配穴。

针刺可取穴颈夹脊穴、风池穴、肩井穴、天柱穴、合谷穴、外关穴及后溪穴入针。

毫针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显著,且见效快速,该疗法适用于治疗各型颈椎病。

相关研究中,针对颈椎病患者采取快针治疗,选择穴平风府穴旁打开中线0.5、1.0以及1.5寸,左右分别取3穴进行针刺,选择C2-7颈夹脊进行快速进针,结合予以红外线照射、电磁波照射治疗颈部后,患者治疗有效率超过90%。

表明快针法在颈椎病治疗中具有较好的疗效,且患者对该治疗方法的耐受性较好。

二、耳针治疗颈椎病临床上可采用耳针治疗本病患者,一般在患者耳部选取神门穴、交感穴、肾上腺穴以及皮质下穴进行针刺,予以王不留行籽贴敷、按压穴位使之产生酸胀感。

颈椎病针灸治疗大全

颈椎病针灸治疗大全

颈椎病针灸治疗大全穴位配伍原则是在选穴的基础上,配伍主治相同或相近、具有协同作用的腧穴以增强疗效。

配穴是选穴的具体应用,配穴是否得当,直接影响着治疗效果。

因此,历代医家非常重视,并总结出许多行之有效的配穴方法,这些方法主要包括本经配穴法、表里经配穴法、上下配穴法、前后配穴法和左右配穴法等。

配穴时要处理好主与次的关系,坚持少而精的原则,突出主要腧穴的作用,适当配伍次要腧穴。

(1)以痛为腧的取穴原则是指取局部或病损部位的压痛点,如颈项强痛者,常可以在局部找到结节点、压痛点及敏感点,针刺这些点常可以使症状迅速缓缓,甚至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2)手足颈同名经配穴原则手足颈同名经配穴是在“同气相通”的理论指导下,取颈部穴位同时配合手足同名经上的穴位,以加强颈部经络的疏通。

因为同名经在位置上一致,都处于身体的前面、侧面或背面。

在循行上它们相互连接,因此,可以起到协同的作用。

例如,颈性眩晕辨证为少阳经受邪时,选用颈部的风池,配合手少阳经的外关、足少阳经的足临泣;辨证为太阳经受邪时,取颈部的天柱,配合于太阳经的后溪、足太阳经的昆仑。

(3)辨证选穴原则颈椎病虽然经常只表现为局部症状,其实颈部与全身的脏腑经络均相关。

因此,必须根据辨证进行选穴,以治疗疾病之根本。

例如,颈性眩晕,根据中医辨证属肝肾阴虚、痰湿上扰的应取太冲、太溪以补益肝肾、平息肝风,并配合丰隆、中脘和足三里以健脾化痰等。

(4)远端取穴原则是在离病变较远的部位选穴,通常以肘膝以下的穴位为主,是腧穴处方选穴的基本方法。

经常用于颈椎病急性发作,局部不宜取穴时选用。

具体应用有:1)本经取穴:如颈项疼痛转侧不利取外关、阳陵泉;头颈疼痛俯仰不利取后溪、昆仑。

2)异经取穴:包括表里经取穴和按病因病机取穴,头晕常取太冲、三阴交;胸闷,出汗,心悸取内关、公孙。

根据局部取穴、邻近取穴的原则,佐以大椎、大杼、魄户、天宗、风府、天牖、天柱穴能治项强不能动、颈项及肩背疼痛等。

治疗时一般留针15分钟左右,每日针灸1次,疗程按患者反应而定,一般8~12次见效。

针灸治疗颈椎病的方法有哪些?

针灸治疗颈椎病的方法有哪些?

针灸治疗颈椎病的方法有哪些?作为一种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改变而逐渐提升发病率的疾病,颈椎病的发生对人们的正常生活有着相当严重的影响。

而在治疗颈椎病的过程当中,我国传统中医的针灸方式有着相当良好的效果与独到的治疗优势,为许多饱受颈椎病困扰的患者带来了福音。

那么,你知道针灸治疗颈椎病的方法都有哪些吗?一、什么是颈椎病?颈椎病是一种现代生活当中常见的疾病,在临床上又被称为颈椎综合征,是有包含颈椎骨关节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以及增生性颈椎炎等多种疾病的统称。

统称情况下,颈椎病发病的原因是由于患者的颈椎长期劳损以及骨质增生、韧带增厚、椎间盘脱出等原因引起,使患者的颈椎、脊髓、神经以及动脉血管受到严重的压迫,进而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眩晕、头痛、视觉障碍等相关的症状,对患者的正常生活有着严重的影响。

因此,只有针对颈椎病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才能更好的帮助患者回归正常的生活。

二、针灸治疗颈椎病的方法1.体针法体针法就是人们认识当中传统意义上的“针灸”——用针刺的方式刺激人的穴位来调整人体经络与脏腑的气血运行功能,从而有效的实现对疾病的防治。

即使是从西医方面来看,针灸这种治疗方式在治疗颈椎病的过程当中也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颈部的血管痉挛,使患者颈动脉的血流量增加,进而使患者颈部的疼痛得到明显的改善。

通常情况下,中医针灸治疗颈椎病的时候往往需要根据患者的颈肩状况判断患者所属的证型,进而使患者的颈椎病得到有效的缓解。

比如,对于以颈部僵硬、俯仰受限为主的颈型颈椎病,就可以选取风池穴、合谷穴、列缺穴、悬钟穴、大椎穴、后溪穴等穴位进行针刺;对于以疼痛酸麻为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可以选取足三里穴、肩髎穴、曲池穴、天井穴、外关穴等穴位进行针刺;对于以痉挛为主的脊髓型颈椎病,则可以选取阴陵泉穴、气海穴、命门穴、环跳穴、委中穴等穴位进行针刺。

在此过程当中,如果患者有其他的并发症状,还可以结合症状选取其他的配穴进行有效的治疗。

2.电针法电针法是针灸疗法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影响下产生的一种变体,在对患者进行针刺的同时采用一定的电流给针通电,进而使针刺穴位得气后的留针期间患者的穴位能够同时受到针刺激与电刺激,进而使针灸对患者穴位经络的刺激效果得到有效的提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针灸治疗颈椎病的方法及进展摘要: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好发于中老年人 ,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发病率不断上升 ,且有年轻化的趋势。

上班族,甚至一些中学生也常有颈项酸痛不适,头痛头晕的现象,颈椎病症状复杂 ,缠绵难愈。

目前治疗颈椎病的方法可分为非手术疗法和手术疗法两大类。

非手术疗法是颈椎病的基本疗法,近年来针灸在治疗颈椎病方面有较好的疗效,且方法多种多样。

关键字:颈椎病年轻化针灸治疗。

病因病机颈椎病属中医学“骨痹”、“痿证”、“眩晕”等范畴。

它的病因有多种说法,如先天性椎管狭窄或异常学说,颈椎间盘退变理论,慢性劳损理论,头颈部外伤学说。

普遍观点是肝肾亏虚或劳倦过度耗伤精血。

营卫气血失调,复感受外邪.颈项部经脉气血阻滞;或因跌仆损伤,动作失度,损伤颈部脉络,使气血运行不畅,气滞血淤所致。

贾福奎主任医师认为本病的发生主要由于肝、肾、脾虚,风寒湿邪入侵,痹阻太阴经脉,使筋脉失养,气血运行不畅所致。

胡军认为椎动脉型颈椎病并非单以风火痰虚为患,瘀血阻络是其主要病机,故其治疗当以活血化瘀为要,而现代药理研究也证实活血化瘀药对头痛、眩晕的影响。

张威认为神经根型颈椎病是由于“污秽之血不行,乃至瘀血内结”,使局部的经络气血循环受阻所致。

1 单纯针刺单纯针刺疗法有体针腹针毫针等疗法。

体针疗法中张冷等[4] [4] 张冷,黄丽萍.“关刺”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24例[J].吉林中医药, 2007, 27(6): 40-41应用“关刺”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方法:采用“关刺”方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并观察疗效及椎-基底动脉血流的变化。

结果:显效率62. 5%,治疗后椎基底动脉血流有明显改善。

结论:“关刺”疗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有明确疗效。

何常春等[5] [5] 何常春,尹林玉.经筋针刺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60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 2009, 15(4): 66-67采用经筋针刺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经筋针刺治疗)和对照组(常规针刺治疗)各30例,对比观察2组间的临床疗效。

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 7%,对照组为73. 3%, 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经筋针刺组比传统针刺组更能有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腹针疗法中杜健民等[6] [6]杜健民,王升旭,黄泳.薄氏腹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48例临床观察[J].颈腰痛杂志, 2007, 28(6): 531-532应用薄氏腹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方法:患者全部运用薄氏腹针“引气归元”配合中脘-下脘排刺的方法进行。

结果: 4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接受为期18次的腹针治疗后,有28例达到临床痊愈, 18例好转, 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5. 88%。

毫针疗法中梁兆晖等[ 7 ] [ 7 ] 梁兆晖,杨宇华,于鹏,等. 针刺治疗颈椎病颈痛疗效及影响因素的 Logis2tic回归分析 [ J ].中国针灸, 2009, 29(3) : 173.取大椎、颈百劳、肩中俞穴。

套管进针 ,针刺深度达肌肉层 ,每穴得气为度 ,留针 20 min,期间予以红外线照射 ,隔日 1次 ,治疗9次为 1个疗程。

结果:本组 53例 ,有效 40例 ,无效 13例 ,总有效率75 . 5%。

刘月芝[ 8 ] [ 8 ] 刘月芝.通调督脉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 J ].中国针灸, 2007, 27 (4) : 255 -257.取穴 C3~C7夹脊穴、风池、风府、大椎、脑户、后顶、百会、前顶、神庭。

采用毫针 ,大椎沿棘突方向针刺约25 mm, C3 ~C7 夹脊穴直刺 15 ~25 mm,风池向鼻尖方向针刺 15 ~25 mm,风府直刺 15~25 mm,脑户、后顶、百会、前顶、神庭均沿督脉针尖向后平刺 ,并采用连续压手法 ,余穴采用平补平泻手法 ,每次留针 30 min,每日1次 ,每周治疗 5次,共2周。

结果:本组 50例 ,治愈 28例 ,显效 12例 ,有效 9 例 , 无效 1 例 , 总有效率98 . 0%。

2.单纯灸欧开娟[9] [9]欧开娟.艾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68例[J].中国民间疗法,2006, 14(7): 22应用艾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方法:治疗组:取百会、大椎。

采用直接非瘢痕灸法,先分别在百会、大椎穴涂上少许万花油,再分别放上艾炷(黄豆大),点燃艾炷,待艾炷大约剩1/4、局部皮肤有灼热痛感时,用镊子将其拿掉,接灸下1壮,每穴各灸7壮,隔天施灸1次, 10 d为1个疗程, 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

对照组:采用5%葡萄糖250mL加复方丹参注射液3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口服西比林5 mg,每晚1次,睡前服用。

连续治疗20 d后评定疗效。

治疗组总有效率91. 1%,对照组总有效率81. 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 05)。

3.针灸并用袁秀丽等[10] [10]袁秀丽,刘驰,李培,等.活血通窍刺灸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J].上海针灸杂志, 2006, 25(1): 11-12采用活血通窍刺灸法治疗颈椎病,方法将17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9例)和对照组(87例)。

治疗组针刺膈俞、风池、百劳穴,同时灸百会、上星穴;对照组口服西比灵。

发现治疗组远期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活血通窍刺灸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肯定。

王艳等[11] [11]王艳,陈昌乐.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J].陕西中医, 2008, 29(6): 714-715在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中,将73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8例,选用针刺与艾灸并用的疗法,对照组35例采用牵引疗法, 10次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比较。

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2%,显效57. 9%,分别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0%,显效34. 3% (P<0. 05)。

结论:针灸合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优于牵引。

何爽等[12] [12]何爽,骆钧梵.超短波配合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6, 16(2): 99-100用超短波配合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方法:将125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超短波配合针灸治疗组(A组)63例,口服西比林组(B组)62例,对比2组疗效。

结果:经过2个疗程治疗后,A组的疗效优于B组,A 组治愈率(60. 3% )也高于B组(37. 1% ),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1),且经过6个月随访,A组复发率(8. 1% )低于B组(22. 4% ), 2组复发率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 05)。

4.针刀疗法马军光等[ 13 ] [ 13 ] 马军光,刘海潮.针刀垂直浅刺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 J ].针灸临床杂志, 2008, 24 (11) : 19 - 20.选有压痛夹脊穴或与压痛同一水平位的夹脊穴 ,每次2~3处 ,将针刀针体与手术部位垂直 ,刀锋线与颈部纵轴垂直 ,浅刺入约1 cm,迅速起针 ,消毒棉压迫以防出血 ,最后贴创可贴。

每周治疗 1次 ,共治疗 3次。

结果:本组 28例 ,治愈 15例 ,显效 8例 ,有效 3例 ,无效 2例 ,总有效率 93%。

5.电针疗法钟丽霞等[ 14 ] [ 14 ] 钟丽霞,袁宜勤. 电针、牵引配合项肌静力练习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 J ]. 针灸临床杂志, 2008, 24(9) : 22 - 23.取大椎、天柱、百劳、大杼、颈夹脊 , 针刺得气后接G6805 - 1电针仪 ,用疏密波 ,电流输出量以患者能忍受为度 ,留针 20 min,并配合牵引及项肌静力练习 , 10次为1个疗程 ,疗程间休息 3 d,共治疗 2个疗程。

结果:本组 30例 ,治愈 16例 ,显效 8例 ,有效 5例 ,无效 1例 ,总有效率96 . 7%。

王希琳[ 15] [ 15 ] 王希琳. 输刺为主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 J ].中国针灸, 2008,28 (7) : 497 - 498.取相应的颈部夹脊穴为主穴 ,配穴:大椎、后溪、外关。

针刺得气后接 G6805电针治疗仪 ,用连续波 ,频率 200次 /min,强度以耐受为度 ,留针 30 min,每日 1次 , 10次为 1个疗程。

结果:本组 51例 ,治愈 35例 ,好转 15例 ,无效 1例 ,总有效率98 . 0%。

6.针灸配合中药姚金珍等[16] [16]姚金珍,刘树明,张雅萍.针灸加药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52例[J].卫生职业教育, 2008, 16(2): 141-142应用针灸加药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方法应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103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51例),治疗组采用针灸加药枕的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针灸加牵引的方法治疗。

治疗10 d为1个疗程。

4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结果治疗组52例患者中,治愈19例,显效25例,有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 1%;对照组51例患者中,治愈14例,显效19例,有效1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4. 3%。

治疗组治愈、显效、有效、无效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5)。

结论针灸加药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有较好的疗效。

鄢卫平[17] [17]鄢卫平.针灸疗法与中药外敷治疗颈椎病280例[J].甘肃中医, 2007, 20(11): 34-35应用针灸疗法与中药外敷治疗颈椎病,方法:以项九针灸法、项八针疗法、夹脊温针法、远处配穴法及中药复方外敷联合治疗颈椎病患者280例。

结果:治愈224例,占80. 0%;好转50例,占17. 9%:无效6例,占2. 1%。

结论:针药并用治疗颈椎病,可明显改善症状。

陈选朝[38]应用羌活胜湿汤加针灸治疗颈椎病,方药基本方:羌活15 g,独活15 g,藁本10 g,防风10 g,川芎10 g,蔓荆子6 g,葛根20 g,生甘草10 g。

针刺主穴:风池,颈夹脊;配穴:肩髃,外关,百会,内关。

针法:常规进针法,行平补平泻手法,强度以患者能耐受,每日1次, 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 3~5 d。

治疗3个疗程,其结果痊愈73例占58. 4%,有效52例占41. 6%,无效0例。

张永臣[ 18 ] [ 18 ] 张永臣. 针刺配合华佗药枕治疗颈椎病疗效观察 [ J ]. 上海针灸杂志,2008, 27 (10) : 20 - 21.采用针刺配合药枕治疗颈椎病 40例。

椎动脉型针刺双侧风池、天柱、完骨及风府穴。

神经根型针刺双侧 C4~6夹脊穴。

配合华佗药枕 , 6 d为 1个疗程 , 4个疗程观察疗效。

结果:本组 40例 ,治愈 30例 ,显效 5例 ,好转 4例 ,无效1例 ,总有效率 97 .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