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天然气行业专题研究报告

合集下载

2018年天然气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2018年天然气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2018年天然气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研究结论
研究结论
17 年行情复盘: 2017 年天然气需求受到压制, LNG 价格出现暴涨, 煤化工和上游板块表现更为优异;
供需缺口测算: (1)2018年,预计全年天然气供需缺口较 2017年增大,表明 2018年全年较2017年供需更为紧张。 (2)18-19年采暖季,今年采暖季供需缺口有望高达 95亿立方 米,较去年增加近50亿立方米。
产量:天然气
同比增速
10 月 2016 131 117 118 106 104 99 101 100 100 107 2017 131 120 134 121 119 117 118 110 110 124 2018 139 126 137 129 127 121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价格支撑:中油价时代下,天然气价格或将获得支撑。 长期发展趋势:十年黄金发展期已至,市场化推动是方向。 投资建议:建议关注优质煤化工龙头(华鲁恒升、华谊集团)和上 游板块(有望享受量价齐升逻辑,建议关注新奥股份和广汇能源等)


一、17年行情复盘:暴涨的价格,压制的需求
二、18-19采暖季:“气荒”或重演
来源:wind,中泰证券研究所
来源:wind,中泰证券研究所
17年行情复盘:暴涨的价格,压制的需求
供给端:国产气供给仍不足。由于前几年油气行业不景气,造成我 国天然气产量低速运行,2017年首次恢复较高增速增长,同比增长 8.5%。但17-18年采暖季,天然气产量高达540亿立方米,由于基数 较高,同比增长仅1.5%。
天然气板块中下游公司股价表现
15.0%
10.0% 5.0% 0.0% -5.0% -10.0% 2017/10/1 沪深300

2018年天然气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2018年天然气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2018年天然气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目录1. 国内外天然气价差扩大,具备海上 LNG 接气站资产企业受益 (3)1.1. 国内天然气门站价与油价挂钩 (5)1.2. 全球 LNG供应过剩,东北亚海气定价有望与油价脱钩 (6)1.2.1. 未来 LNG 出口增量主要来自美国 (8)1.3.民营海上 LNG 接气站陆续投产 (11)2. 政策+经济性双轮驱动国内天然气及 LNG 需求增长 (14)2.1. LNG 经济性优势明显,对汽柴油比价已是历史最低点 (17)2.1.1. LNG 在交通运输领域的经济性及市场空间测算 (19)2.1.2. 天然气发电领域未来市场空间测算 (22)2.1.3. 城镇燃气未来市场空间测算 (22)2.1.4. 煤改气未来市场空间测算 (23)2.2. 政策驱动 LNG 及天然气消费增长 (24)3.风险提示 (29)4.附录 (29)4.1.海外天然气相关资料 (29)4.2.国内天然气相关资料 (30)5.企业分析 (33)图 1:LNG通过海上接收站以及管道进入终端市场 (5)图 2:天然气预处理和液化流程示意图 (5)图 3:亚太地区是LNG进口主力军 (7)图 4:2016年前已经投产或建设的项目将给未来3年带来1亿吨增量 (7)图 5:2006-2020年全球范围内实际交付产量呈迅速上升趋势 (8)图 6:2016年澳大利亚及美国是出口增量的主要影响因素 (9)图 7:美国将从2020年开始转变为天然气净出口国家 (9)图 8:东北亚LNG进口价格(单位:美元/MMBTU) (11)图 9:中国天然气进口量占到了消费量的三分之一 (14)图 10:2015年中国天然气能源消费中占比6% (14)图 11:2015年全球天然气能源消费中占比24% (15)图 12:天然气终端消费领域中制造业,电力,生活消费占据主要部分 (16)图 13:同等热值下LNG/汽油与LNG/柴油的价格比 (18)图 14:同等热值下LNG 相比汽柴油及燃料油(重油)经济性显著 (18)图 15:各省集中式天然气发电LCOE气电价格范围为0.57元~1.16元 (27)图 16:各地区天然气定价模式占比 (30)图 17:缅甸管道气在国际进口气中价格最高 (31)表 1:气源不同采取不同定价机制 (6)表 2:2017-2019年美国有大量LNG项目投产 (10)表 3:中国LNG接收站建设或规划情况 (12)表 4:未来天然气消费市场空间目前天然气消费情况(单位:亿立方米) (16)表 5:2012-2014LNG汽车保有量复合增速达56.6% (19)表 6:绝大多数地区可在一年内回收LNG汽车改装费用 (20)表 7:燃煤锅炉和燃气锅炉成本比较 (23)表 8:天然气十三五规划中强调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占比提升 (24)表 9:加快推进天然气利用的意见中提出各领域的消费目标,较目前水平均有较大程度增长 (25)表 10:政策保障促进相关消费领域天然气需求增长 (25)表 11:天然气车船补贴政策出台增强天然气车船竞争力 (26)表 12:国家大力鼓励分布式能源及煤改气 (28)表 13:中国进口管道气情况一览表 (30)表 14:天然气价格改革步骤 (31)表 15:天然气管道运输定价标准前后对比 (32)表 16:各省(区、市)天然气最高门站价格表 (32)1. 国内外天然气价差扩大,具备海上 LNG 接气站资产企业受益液化天然气简称 LNG,其主要成分是甲烷,无味无色无毒且无腐蚀性,普遍被认为是清洁能源。

2018年天然气行业深度分析报告

2018年天然气行业深度分析报告

2018年天然气行业深度分析报告目录索引一:煤改气推动天然气需求提速,季节性不均带来冬季调峰压力 (6)1.1、天然气需求重回高速增长 (6)1.2、“煤改气”政策推动,比价关系改善,天然气需求全面提速 (6)1.3、季节性不均与储气装置不足带来采暖季调峰压力 (8)二、我国LNG年度供需展望:国内气产量稳定增长,进口设施限制供给总量 (10)2.1、我国天然气供需框架 (10)2.2、供给端:接收站投产支撑18年供给增量,管道气与国产气稳定增长 (10)2.3、需求端:淡季需求保持高速增长,全年高需求基数基本确定 (16)2.4、2018年我国天然气供需仍维持紧平衡 (21)三、2018冬季展望:居民用气基数增大,采暖季面临调峰压力 (22)3.1、居民用气与工业用气的此消彼长,峰值供给不足约束天然气消费增长 (22)3.2、冬季居民用气需求量加大,“保供居民用气”手段多样化发展 (23)3.3、各类气源冬季全力运行,储气库提供调峰能力 (25)3.4、今冬天然气市场供需问题分析 (26)四、天然气下游各消费端的价格承受能力测算 (26)4.1、工业燃料用气中的天然气替代 (26)4.2、工业原料用气中的天然气替代 (27)五、投资建议 (28)5.1、上游资源标的:受益天然气价格上涨 (28)5.2、LNG接收站标的:受益“海气上岸”价差 (29)5.3、煤化工与天然气化工重叠行业 (29)核心假设风险提示 (29)图表索引图1:2010-2017年中国天然气消费量(亿立方米) (6)图2:2010-2017年天然气消费增长量(亿立方米) (6)图3:油气煤比价关系(按照热值计算)(元/Kcal) (8)图4:2015-2017年天然气下游消费结构 (9)图5:2015年我国城市燃气行业用气月不均匀系数 (9)图6:2015年我国燃气发电行业用气月不均匀系数 (9)图7:2015年我国工业燃料行业用气月不均匀系数 (9)图8:2015年我国化工原料行业用气月不均匀系数 (9)图9:我国天然气行业供需框架梳理 (10)图10:2010-2017年我国天然气分来源供给量与增速(亿立方米) (11)图11:2010-2017年天然气产量(亿立方米) (12)图12:2017-2018年月度天然气产量(亿立方米) (12)图13:我国管道气进口量(万吨) (13)图14:2017年管道气进口来源 (13)图15:我国LNG进口量(万吨) (14)图16:2017年我国LNG进口来源 (14)图17:2017年天然气消费结构 (17)图18:2016-2017年各部门天然气消费增速 (17)图19:天然气汽车保有量与增速 (18)图20:天然气与柴油比价关系 (19)图21:我国天然气发电装机量与占比(亿千瓦时) (20)图22:我国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回升 (20)图23:过去几年化工用气量与增速(亿立方米) (21)图24:气头甲醇与气头尿素产能占比 (21)图25:2014-2018年当月天然气供需缺口(亿立方米) (22)图26:2014-2018年月度天然气消费(亿立方米) (23)图27:2014-2018年LNG价格(元/吨) (23)图28:2014-2017年天然气消费量月度不均匀系数 (24)表1:2017年部分地区煤改气政策一览 (7)表2:我国跨国天然气进口管道情况 (13)表3:2018我国在运行LNG接收站项目与2019年预计投产接收站项目 (15)表4:2018年我国在运行天然气储气库 (16)表5:2018年煤改气相关政策 (17)表6:普通乘用车不同交通运输燃料费用对比(元) (19)表7:2018年年度供需平衡表预测(亿立方米) (21)表8:近几年天然气保供形势 (24)表9:2014-2017年淡季旺季天然气消费量变化(亿立方米) (25)表10:玻璃行业用天然气替代燃料油的价格承受能力 (27)表11:陶瓷行业用天然气替代燃料油的价格承受能力 (27)表12:天然气制合成氨替代煤制合成氨的价格承受能力 (27)表13:天然气制甲醇替代煤制甲醇的价格承受能力 (28)投资逻辑“煤改气”驱动需求提速,季节性需求旺盛,调峰能力仍在建设中2017年天然气消费量2373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5%,增速较高。

2018年天然气行业深度分析报告

2018年天然气行业深度分析报告

我们区别于市场的创新之处
(1)全面梳理了全球天然气供需形势,对油价、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天然 气进口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2)全面测算并拆分了 2018 年我国天然气供、需格局,并对今年冬季天然 气保供情况进行了预测; (3)全面梳理了天然气调峰保供产业链,并根据现状、规划对市场空间、 技术及商业模式涉及因素进行了全面分析。
2、 紧平衡——我国天然气供需形势 ............................................................................................. 28
2.1、 国内开采:常规气为主非常规为辅 ....................................................................................................... 28 2.2、 国际进口:PNG 与 LNG 结合............................................................................................................... 36 2.3、 从三个端口看国内天然气需求 .............................................................................................................. 41
投资观点
(1)全年天然气供应偏紧,需重点关注冬季保供形势;冬季 LNG 价格仍会 维持高位,如在冬季发生极端气候致消费超预期增长或进口供给限制等不可 预期因素,仍会导致“气荒”的再次发生; (2)高油价背景及中美贸易摩擦将导致我国天然气进口价格提升,增加保 供难度;我国未来需形成区域性的天然定价机制,既可逐步化解 LNG 进口 “亚洲溢价”的问题,同时也有助于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 (3)天然气调峰、保供措施如火如荼,上游天然气资源类公司、设备公司 及具有气源的城燃公司望受益。 上调燃气子行业评级至“买入”评级。 (1)具有气源的城燃公司推荐深圳燃气、新天然气;关注:百川能源、新 奥能源(H) 、北京燃气蓝天(H) ; (2)天然气设备类公司,关注:中集安瑞科(H) 、厚普股份、福瑞特装、 深冷股份; (3)天然气上游资源类公司,关注:具有气源的石化、煤炭类公司。

2018年我国天然气行业综合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图文分析报告

2018年我国天然气行业综合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图文分析报告

2018年我国天然气行业综合发展现状及
发展趋势图文分析报告
(2018.09.04)
一、天然气行业现状
1、天然气行业消费情况
2017 年 6 月,国家能源局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天然气利用的意见》,提出将天然气培育成为我国的主体能源之一, 2020 年天然气在一次能源中的占比提升至 10%, 2030 年提升至15%。

《天然气十三五规划》进一步指出, 2020 年我国天然气保供能力要达到 3600 亿立方米,国内天然气产量要达到 2070 亿立方米,“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速 8.9%,气化人口 4.7 亿人,管道里程 10.4 万公里。

天然气“十三五”规划
今年前 4 个月,我国天然气消费量依然维持了较高的增速,同比增加 17.7%至 906 亿立方。

2013-2018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快速增长(单位:亿方)
2017 年,我国 PM2.5平均浓度为 44.1,相比于 2016 年下降了 2.1,同时 SO2 和 CO 的浓度也都有了大幅的降低。

同时,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的 PM2.5 平均浓度分别为 64.6 微克/立方米, 44.7 微克/立方米, 34.8 微克/立方米,相较 2013年分别下降 39.2%, 33.3%, 26.0%,超额完成大气十条规定的具体指标。

2017 年我国环境污染情况明显改善
目前所有地区的非居民基准门站价平均为 1.7 元/立方米,相比居民用气平均最高门站价高出 0.3 元/立方米,未来居民用气门站价有一定提价空间。

2016 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为 2078 亿立方米,其中生活消费量为 380 亿立方米,占比仅为 18.27%,所以居民售气量的变动对下游整体的售气量影响也不大。

2018年天然气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天然气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天然气行业分析报告2018年10月目录一、行业主管部门及监管体制、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6)1、行业主管部门及监管体制 (6)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7)(1)行业主要法律法规 (7)(2)行业主要政策 (7)①《天然气利用政策》 (7)②《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 (8)③《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的通知》 (8)④《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9)⑤《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石油天然气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9)⑥《关于印发<加快推进天然气利用的意见>的通知》 (10)⑦《关于深化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 (10)⑧《国务院关于促进天然气协调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 (11)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理顺居民用气门站价格的通知》 (11)二、行业概况 (12)1、世界天然气储量及供需情况 (13)(1)世界天然气储量情况 (13)(2)世界天然气供需情况 (14)(3)天然气是全球重要的一次能源消费品种 (16)2、我国天然气储量及供需情况 (17)(1)我国天然气储量情况 (17)(2)我国天然气供需情况 (17)(3)天然气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情况 (18)3、世界天然气管输行业发展概况 (19)4、中国天然气管输行业发展概况 (20)5、世界CNG/LNG行业发展概况 (22)6、中国CNG/LNG行业发展概况 (24)7、世界城市燃气行业发展概况 (25)8、中国城市燃气行业发展概况 (25)三、行业竞争状况 (26)1、我国天然气管输行业竞争格局 (26)2、我国CNG/LNG行业竞争格局 (26)3、我国城市燃气行业竞争格局 (26)四、行业特点 (27)1、公用事业性 (27)2、资本密集性 (27)3、经营稳定性 (27)4、规模经济性 (27)五、进入行业的主要障碍 (28)1、行业准入 (28)2、气源保障 (28)3、资本密集 (28)六、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28)1、有利因素 (28)(1)经济发展 (28)(2)环境保护 (29)(3)政策鼓励 (29)(4)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提供发展新动力 (29)2、不利因素 (30)(1)国内勘探投入不足 (30)(2)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30)(3)气源紧张 (31)(4)管线建设成本上涨 (31)七、行业技术水平、经营模式、周期性、区域性和季节性 (31)1、行业技术水平及技术特点 (31)(1)燃气输配技术 (31)(2)燃气应用技术 (32)(3)燃气安全技术 (32)(4)信息化管理技术 (32)(5)新设备和新材料的研制和应用 (32)2、行业经营模式 (33)(1)天然气长输管线的建设及运营管理 (33)(2)天然气销售 (33)3、行业周期性、区域性、季节性特征 (34)(1)周期性 (34)(2)区域性 (34)(3)季节性 (34)八、行业价格形成机制 (34)九、行业上下游的关联性 (36)1、上下游行业 (36)2、上下游行业发展状况对行业发展的影响 (37)十、行业主要企业简况 (37)1、中国燃气控股有限公司 (38)2、新奥能源控股有限公司 (38)3、华润燃气控股有限公司 (39)4、昆仑能源有限公司 (39)。

2018年天然气行业研究报告

2018年天然气行业研究报告

2018年天然气行业研究报告2017年11月目录一、天然气产业链:蓝天保卫战,能源攻坚战 (5)1、天然气产业链一览 (7)2、纵向比较:十三五政策推进力度强,天然气消费增长快,占比持续提升 8(1)宏观层面 (8)(2)微观层面 (9)3、横向比较:对标海外成熟市场,空间广阔 (12)(1)对标海外,成熟的天然气市场需要经历四个阶段 (12)(2)我国天然气产业正向市场主导阶段转型,消费量仅相当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13)4、2017年煤改气政策落地加快,推动天然气消费进一步增长 (14)(1)华北地区大气污染严重,环保压力巨大 (14)(2)煤改气成为治理大气污染的政策着力点 (14)二、上游气源:十三五天然气推广政策趋强,上游供气资源稀缺 . 151、消费量激增,自主供给缺口不断扩大 (16)(1)天然气进口放量,对外依存度迅速增加 (16)(2)进口持续增加,看好LNG接收站 (17)2、能源安全要求大力推进本土非常规气开发 (18)3、页岩气储量丰富&技术成熟推动经济性初现,2020年规划产量300亿方 (19)(1)我国页岩气开采潜力可观 (19)(2)页岩气2020年规划产量300亿方,2030年规划产量800-1000亿方 (23)4、煤层气安全&环保效益突出,2020年规划利用量达到160亿方 (24)三、下游分销:供给充足保障下游消费放量,利好燃气分销商 (29)1、燃气分销商盈利驱动因素可以简单分为量和价 (29)2、上游供应未来数年大概率充裕,下游客户无缺气之忧 (31)(1)天然气供给端 (32)(2)天然气消费端 (32)四、天然气消费端:看好燃气消费和天然气分布式发电 (35)1、20年天然气消费结构演化:燃气&发电用气增幅最大,化工用气降幅明显 (35)2、城市化进程+环保约束强化+价改利好,燃气迎来蓝海 (37)3、工业气价走低驱动天然气分布式发电行业回暖 (39)五、主要风险 (46)1、天然气价格风险 (46)2、环保政策落地风险 (47)天然气定位主体能源,十三五景气度持续高涨。

2018年天然气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2018年天然气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2018年天然气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目录第一节天然气:最清洁的化石能源 (6)一、天然气:最清洁的化石能源 (6)二、亟待转变的能源消费结构 (7)三、价格较高阻碍天然气更大范围推广 (10)四、政府的“小目标” (14)第二节进口气在国内天然气消费中的占比越来越高 (16)第三节全球天然气供需格局:供应宽松,需求乏力 (24)一、页岩油气革命 (24)二、2009年后卡塔尔天然气产量陡增 (26)三、持续增长的探明储量和LNG产能 (28)第四节油气改革持续推进,各环节引入竞争 (30)一、油气改革,关键是“引入竞争” (30)二、中游改革:管售分离,大势初现 (32)三、上游改革:民营低价LNG气源进入市场 (36)第五节投资建议 (41)一、天然气车船 (41)二、天然气发电和分布式能源 (44)第六节天然气行业相关企业分析 (46)一、中集安瑞科 (46)二、杭锅股份 (46)三、富瑞特装 (46)四、厚普股份 (47)五、恒通股份 (47)六、陕鼓动力 (47)七、派思股份 (48)图表目录图表1:1995年-2035年全球一次能源消费量(百万桶油当量/天) (6)图表2:石油、天然气、煤炭燃烧值对比 (7)图表3:石油、天然气、煤炭燃烧排放物 (7)图表4:天然气消费在各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 (7)图表5:我国天然气消费量及增速 (8)图表6:我国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 (8)图表7:天然气对煤炭和石油的替代 (9)图表8:天然气的下游应用占比(2015年数据) (10)图表9:我国煤、天然气和原油的储产比(年 (11)图表10:全球主要天然气产出国储量和产量对比 (11)图表11:页岩气示意图 (12)图表12:可燃冰示意图 (13)图表13:我国原油和天然气的对外依存度(%) (13)图表14:天然气的优势 (15)图表15:我国天然气消费量和产量(亿立方米 (16)图表16:天然气运输管道 (17)图表17: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车 (17)图表18:2015年我国各地区天然气产量 (18)图表19:2015年我国各地区天然气储量 (19)图表20:我国主要天然气管道分布图 (19)图表21:LNG接收站 (20)图表22:2015年我国管道天然气和LNG进口数量 (21)图表23:2015年我国从不同国家进口管道气数量 (21)图表24:2015年我国从不同国家进口LNG数量 (22)图表25:2015年我国各类天然气消费占比 (23)图表26:美国天然气消费量及其占全球消费量的比例 (24)图表27:美国管道天然气进出口 (25)图表28:美国液化天然气进出口 (25)图表29:美国页岩气产量 (26)图表30:卡塔尔天然气产量 (27)图表31:美国NYMEX天然气和原油价格走势对比 (27)图表32:全球天然气已探明储量 (28)图表33:天然气产业链 (32)图表34:我国各地区民用管道天然气价格(元/方) (32)图表35:目前我国居民用天然气的价格构成(其中涉及的价格仅示意大致价格水平) (33)图表36:部分地区民用和工业用天然气价格(元/方) (36)图表37:我国各地区LNG到货价(元/吨)(其中涉及的价格仅示意大致价格水平) (36)图表38:我国进口LNG平均单价(元/吨) (37)图表39:北京地区民用管道燃气价格走势 (39)图表40:北京地区车用LNG零售价(元/公斤) (40)图表41:我国LNG重卡产量(辆/月) (43)图表42:我国重卡中LNG重卡的产量渗透率(%) (43)图表43:我国天然气发电装机量(万千瓦) (45)图表44:各国气电占全国发电量比例(%) (45)表格目录表格1:我国天然气发展的十二五成就和十三五规划 (14)表格2:我国天然气进口管道建设情况 (22)表格3:全球LNG液化产能及供需差异 (29)表格4:《关于深化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八项重要任务及具体内容 (30)表格5:部分地区民用和工业用天然气价格(元/方) (34)表格6:我国天然气接收站统计(单位:万吨) (38)表格7:我国天然气重卡和柴油重卡经济性分析 (41)表格8:我国各地区气柴比(根据2017年7月20日柴油价格和车用LNG零售计算.. 42第一节天然气:最清洁的化石能源一、天然气:最清洁的化石能源根据BP预测,2035年以前,全球能量来源仍主要以化石燃料为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天然气行业专题研究报告⏹天然气的优点:天然气主要成分是是CH4(甲烷),主要用于民用燃气、工业燃料、化工原料和发电用气。

其主成分甲烷是碳氢比最低的有机物,因此天然气具有热值高、燃烧充分的优点,是中国正在大力推进的清洁能源之一,2018年上半年中国天然气消费量同比增长17.5%,刷新了2012年以来的增速记录。

⏹全球供需格局:天然气储量和产量前十位的国家主要分布在中东、独联体、中亚和北美,储量前十位的国家占到全球总储量的80%左右,产量前十位的国家占到全球产量的70%。

而消费地除了北美和中东等地自身的消费外,主要集中于亚太地区,尤其是东北亚的中国、日本和韩国等贫气的国家。

过去十年全球天然气消费量的年均复合增速是2.1%,高于全球平均增速的是中东地区(5.2%)、亚太地区(4.9%)和非洲地区(4.1%),南美地区接近全球增速,而独联体国家和欧洲为负增长。

天然气生产和消费的地理不均衡决定着其全球贸易格局,独联体、中东地区和非洲是全球前三大天然气出口地区,而亚太和欧洲是天然气净进口地区,北美地区虽然产量和消费量都很大但是基本实现供需平衡,对外的贸易比例比较小。

⏹中国天然气需求:2017年我国天然气消费结构为:城市燃气37%、工业燃料31%、天然气发电20%、天然气化工12%。

受到环保政策、城市燃气和工业领域煤改气工程、替代能源价格上涨和新燃气电厂投运等因素的影响,中国天然气需求量从2008年的800亿立方米快速增长到2017年的2352亿立方米,年均复合增速为12.5%。

预计2019-2020年将保持17%左右的高速稳定增长,其中发电、居民燃气和工业燃气增长率都在10%以上,化工用气增长有限。

⏹中国天然气供应:2008年-2017年中国国产气产量从803亿立方米增长到1476亿立方米,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主要来自陕西、四川和新疆三省,预计未来国产气产量小幅增长,增速大约为2%左右。

高速增长的天然气需求和国产气的增速不足促生了日益壮大的天然气进口市场,2017年进口依赖度为37%,预计到2020年中国天然气的进口依赖度达到52%左右,2017年进口管道气395亿立方米,约占总进口的45%;而进口LNG为481亿立方米,约占总进口的55%。

预计随着2019年底中俄天然气管道的投产,进口天然气又将迎来爆炸式增长,总体来看未来三年进口管道气的增速约为27%,进口LNG的增速约为20%。

⏹风险提示:1)国际油价大幅下跌风险:如果国际原油因为供应宽松和需求放缓价格出现大幅下跌,将直接影响油气勘探开采的盈利。

2)基础设施瓶颈风险:如果未来管道和LNG接收站等基础设施建设速度慢于国内天然气需求增速,将直接导致供应不稳定和下游市场价格暴涨的问题。

3)替代能源竞争风险:我国特殊的富煤贫油少气的国情使得天然气价格一直居高不下,经济性低于煤炭和石油,如果未来天然气对比煤炭和石油的经济性进一步降低,将直接影响天然气的消费增速。

4)宏观经济和政策风险:炼油、钢铁、水泥、陶瓷和玻璃等用气大户产能大部分过剩,如果未来叠加宏观经济增速不理想,将直接影响天然气的消耗量。

此外,天然气因为经济性不如煤炭和石油,因此民用领域和工业领域的煤改气工程一定程度上也依靠财政补贴政策,如果未来补贴政策退步或者取消,煤改气遇到的阻力将会更大。

正文目录一、天然气简介 (5)1.1天然气的分类 (5)1.2天然气在一次能源结构中的地位 (6)1.3产业链结构 (6)二、全球供需格局:地理不均衡促生全球天然气贸易 (7)2.1全球储量分布和产量 (7)2.2全球天然气需求 (9)2.3供需不平衡和全球贸易 (10)三、中国天然气需求:发电、民用和工业燃气引领天然气高速增长 (11)3.1中国天然气需求现状 (11)3.2天然气发电 (12)3.3居民燃气 (13)3.4工业用气 (14)3.5天然气化工 (16)四、中国天然气供应:未来三年进口依赖度进一步提升 (18)4.1中国储量分布 (18)4.2中国供应 (18)五、投资建议和相关标的 (20)六、风险提示 (21)图表目录图表1天然气的分类(不同分类标准) (5)图表22017年全球一次能源结构 (6)图表32017年中国一次能源结构 (6)图表4天然气产业链结构 (7)图表52008-2017年全球天然气储量(单位:万亿立方米) (7)图表62017年全球十大天然气储量国家 (7)图表72008-2017年储量增量排行榜(万亿立方米) (8)图表82017年全球天然气储采比 (8)图表92008-2017年天然气产量增长(10亿立方米) (8)图表102017年全球天然气十大生产国家 (8)图表112008-2017年全球天然气需求增长(10亿立方米) (9)图表122008-2017年全球天然气需求增速 (9)图表132017年各国天然气需求(总量=3.67万亿立方米) (9)图表142008-2017年各国天然气需求增速前10名 (9)图表152017年全球天然气贸易格局 (10)图表162017年全球天然气前十大进口国家和出口国家 (10)图表17中长期全球液化天然气贸易格局演化 (11)图表18中国天然气需求增长预测(2008-2020)(单位:亿立方米) (11)图表192017年中国天然气下游消费结构 (12)图表202018-2020年中国天然气下游行业用气增速预测 (12)图表21中国天然气发电装机容量和增长率(单位:GW) (13)图表22中国天然气用于居民燃气需求量和增长率(单位:亿立方米) (14)图表23煤改气首批实施2+26城市 (14)图表24中国工业用天然气下游消费结构 (15)图表25中国炼油能力增长(单位:万吨) (15)图表26中国天然气化工产业链结构 (16)图表27中国甲醇产能增长(单位:万吨) (17)图表28中国合成氨产能增长(单位:万吨) (17)图表29中国天然气储量地理分布 (18)图表30中国国产气和进口气增长预测(亿立方米) (19)图表31国产天然气出产省份 (19)图表32进口液化气和管道气增长预测(亿立方米) (19)图表332017年中国进口PNG来源 (20)图表342017年中国进口LNG来源 (20)一、天然气简介天然气是指天然蕴藏于地层中的烃类和非烃类气体的混合物,主要成分是是CH4(甲烷),无色、无味、无毒且无腐蚀性,通常包含一定量的乙烷、丙烷、正丁烷和异丁烷等重质碳氢化合物,另外未经加工的天然气还含有少量的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和硫化物。

天然气的主成分甲烷是碳氢比最低的有机物。

1.1天然气的分类天然气按照气源可以分为油田伴生气、气层气和凝析气三种。

油田伴生气指的是在油藏中跟原油呈相对平衡接触的气体,包括游离气和溶解在原油中的溶解气两种,工业上往往跟原油同时被采出。

气层气是气藏中通过采气井开采出来的天然气。

凝析气指的是在地层的原始条件下呈气体存在,在开采过程中由于压力的降低而凝结出的分离为气液两相物质,气相是凝析气,液相是凝析液,也叫凝析油。

按照存储运输状态分类天然气可以分为管道天然气(PNG)、压缩天然气(CNG)和液化天然气(LNG)。

管道天然气是指通过天然气管道将天然气从开采地或处理厂输送到城市配气中心或工业企业用户;压缩天然气是天然气加压并以气态储存在容器中,密度大约是常温常压下气态天然气的250倍;液化天然气将在常压下气态的天然气冷却至-162℃,使之液化凝结成液体,天然气液化后可以大大节约储运空间,其密度是常温常压下气态天然气的625倍,而且具有热值大、性能高等特点。

按照化学成分分类天然气可以分为干性天然气和湿性天然气(简称干气和湿气)。

含甲烷90%以上的天然气成为干性气或者贫气;含甲烷在90%以下,而乙烷、丙烷等轻烃类含量高于10%的天然气成为湿气或者富气。

按照埋藏方式和经济价值分类天然气可以分为常规气和非常规气。

常规天然气是相对于非常规天然气讲的,由常规油气藏开发出的天然气,即勘探实践发现的能够用传统的油气生成理论解释的天然气。

非常规天然气是指那些难以用传统石油地质理论解释,在地下的赋存状态和聚集方式与常规天然气藏具有明显差异的天然气。

比如页岩气、煤层气、水溶气、天然气水合物、无机气、浅层生物气及致密砂岩气等,由于其成因、成藏机理与常规天然气不同,开发难度较大,目前国内外开采相对成熟的主要是页岩气和煤层气。

另外近些年中国煤制燃料和化工品工业迅猛发展,煤制天然气也成为天然气的来源之一,广义上也可以看作是非常规天然气的一种,但目前煤制天然气在天然气整体产量中占比较小。

按照用途分类可分为民用燃气、工业燃料、化工原料和发电用气。

因为碳氢比比煤炭和石油等能源低,天然气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仅为煤的40%左右,而且无废渣、废水产生,具有使用安全、热值高、洁净等优势,是目前国家在大力支持的清洁能源之一。

图表1天然气的分类(不同分类标准)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平安证券研究所1.2天然气在一次能源结构中的地位天然气是重要的一次能源,2017年全球的一次能源结构中,天然气占到23%,而中国的一次能源结构中天然气只占到7%,煤炭占到了全国能源结构的60%以上。

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中国一次能源禀赋,中国“富煤、缺气、少油”导致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占主导地位,原油和天然气进口依赖度比较大。

在环保的压力下,中国出台多项天然气产业发展政策,天然气消费量和其在一次能源中的占比正在爆炸式增长,2017年我国全年天然气消费量约235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4%,增量约300亿立方米,刷新了我国天然气消费增量记录。

图表22017年全球一次能源结构图表32017年中国一次能源结构资料来源:BP能源统计、平安证券研究所资料来源:BP能源统计、平安证券研究所1.3产业链结构天然气产业链可以分为上中下三段:上游勘探开发;中游储运;下游支线输配和分销。

⏹上游:天然气勘探包括区域勘探、预探、详探三个不同阶段,天然气开发包括气藏工程、钻井工程、完井工程和采气工程等。

天然气开采出来之后,经过脱水、脱硫和凝析液分离等工艺,进入长输管网进行长距离运输,或者进入液化工厂液化以便LNG车运。

⏹中游:即天然气储运、输配,包括天然气的干线、中长线管道输送、储存与调峰,以及液化天然气的运输、接收、储存和气化等。

中游的主体业务是长输管线运输和LNG船舶/槽车运输两类。

长输管线运输是将气田开采的天然气依次经过首站加压、分输站、压力站、清管站等输送至城市输配站,向消费地区供气;LNG运输主要包括LNG液化生产、LNG液化运输和LNG接收和存储。

⏹下游:天然气输配和分销,主要是中低压管线输配,是经过城市输配站的调压送至中压用户网络(居民、商业等)或者次高压用户(大型工业企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