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复习
历史高中岳麓必修第二单元知识总结

第二单元第七课:新航路的开辟1,新航路开辟的背景:(1)原因:经济(根本原因)14,15世纪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政治:欧洲各国君主强化王权,积极的扩张;社会根源:欧洲对亚洲贵金属的渴望(寻金热);商业(直接原因)商业危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兴起阻断了商路);精神动力:传播宗教(是为了像所有的男子汉都欲做到的那样,为上帝和陛下服务,将光明带给那些尚处于黑暗中的人们。
——迪亚士);思想根源: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提倡冒险进取的精神;(2)、条件:主观:西葡的支持;航海家的冒险精神;客观:地圆学说;航海造船技术的提高(指南针、地图,多桅多帆)2,新航路开辟的目的和过程目的:贵族商人:发财致富;君主:强化王权;教会:传播宗教3,新航路开辟的影响:(1)、对欧洲:欧洲开始崛起;欧洲的主要商路和世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注意那几个城市);促进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2)、对亚洲:刺激了亚洲的经济;(3)、非洲:成为猎获黑人奴隶的场所;(4)、美洲:传统社会遭到灭顶之灾,但形成了金银矿开采和种植园经济;(5)、世界: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全球逐渐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人类由此从各名族分散孤立地发展开始走向整体世界。
4,多角度认识新航路:世界市场联系之路;人类文明交流之路;殖民扩张之路。
第八课欧洲殖民扩张与掠夺(殖民扩张以两次工业革命为分界线,第一次工业革命前方式是暴利掠夺,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是商品输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是资本输出)第一阶段:16世纪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早期殖民扩张葡萄牙:范围:欧洲,非洲,亚洲在美洲是巴西(马六甲,印度、印度尼西亚,中国澳门,摩鹿加群岛);方式:侵占据点,建立商站;暴力掠夺和敲诈勒索;目标:贵重物品;结果:16世纪,垄断从欧洲经非洲沿海到亚洲的海上贸易路线;性质:封建性质的掠夺,用于享受;西班牙:范围:中南美洲,亚洲有菲律宾;方式:掠夺当地的金银。
屠杀土著居民,开采金银矿藏。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复习提纲(考答题的点已标出)

(打★的可能有大题)单元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一)知道古代中国农业从刀耕火种到精耕细作的主要耕作方式进步;了解铁农具的应用、牛耕的发展,了解都江堰的史实,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1、中国原始农业的创始人:神农氏“制耒耜,教民耕作”2.早期农作物:北方(黄河流域):粟;南方(长江流域)稻3.生产工具的改进与耕作方式的进步①原始社会:石、木、骨器;“刀耕火种”②商周:金石并用,耒耜仍是主要工具;大规模简单协作③春秋战国:铁犁牛耕;个体的精耕细作,形成小农经济▲春秋战国时期农用动力方面的革命:牛耕的出现④汉代的发展:汉代牛耕普遍使用二牛抬杠法,⑤曲辕犁(耕犁基本定型)⑥灌溉工具:有翻车(三国、人力)、筒车(唐、水力)等3、水利的兴修:战国时秦国蜀守李冰,修建了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了“天府之国”。
现在都江堰还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郑国渠4、土地制度:商周时期:井田制。
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
春秋时期:(1)井田制崩溃:公田抛荒,私田私有(2)税制改革:客观上承认土地私有(3)商鞅变法:法律上废除了井田制,对土地私有全面肯定5、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其一:生产规模——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其二:所有制结构——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体其三:产业结构——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其四:生产模式——精耕细作★(二)列举汉、唐丝织,商、春秋、汉冶金,唐、宋、明、清时期陶瓷等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1、丝织业:①汉代:丝织品经丝绸之路远销欧洲、中国被称为“丝国”(素纱禅衣图片)②宋元:棉花迅速传播,黄道婆改进技术③明代:松江成为棉织中心,棉布成为主要衣料2、冶金业①商周时期:是青铜时代的繁荣时期②春秋时期:铁器时代的到来(春秋冶铁技术的进步:冶炼生铁技术、铸铁柔化处理技术,炼钢技术。
意义:促进了铁器的普及,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③南北朝:灌钢法④燃料:汉代开始用煤,北宋用煤冶铁非常普遍,我国是最早用煤的国家;南宋用焦炭冶铁,明朝流行。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复习提纲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复习提纲(共8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高中历史必修二经济成长历程复习提纲(金沙县第五中学万飞制)夯实基础构建体系知识迁移注重实战本书叙述中外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变迁进程中的重要内容,展示历史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分析我国的基本国情和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复习指导】运用马克思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进行知识梳理和体系构建。
【核心内容】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力三要素: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劳动者;生产关系三要素: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分配方式。
本单元掌握中国古代农业、手工业、商业、土地制度的发展历程,中国农业的区域分布特点和经济重心的南移等内容,教材第二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复习指导】理清两条主线:A、西方的工业文明进程和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世界由孤立走向整体;B、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传统经济和社会生活造成的冲击,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和发展。
【核心内容】西方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14世纪),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促成新航路的开辟和西方的殖民掠夺与扩张,西方国家资本主义制度的普遍建立和两次工业革命的发生壮大了西方国家的实力,闭关锁国的中国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有识之士开始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因此导致了洋务运动以及民族工业的发展,社会生活以及交通通讯也在工业文明的冲击下发生着重大的变化.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复习指导】理清两条主线:A、社会主义国家(苏俄/苏联)经济体制的建立与改革;B、资本主义国家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后对生产关系的调整。
【核心内容】苏联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尼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相关内容;罗斯福新政、战后各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调整(国家干预经济、人民资本主义、经营者革命)等相关内容。
必修二第二单元【岳麓版】【复习】PPT课件

发明
21
⑵主要成就
行业 棉纺 冶金 采矿
技术变革 交通运输
发明家
发明
约翰·凯伊
飞梭
达比父子
焦煤炼铁法
托马斯·纽可门 蒸汽抽水机
汉弗莱·戴维
安全灯
瓦特
“万能蒸汽机”
富尔顿
汽船
史蒂芬孙
蒸汽机机车
.
22
⑶影响
①极大提高了_社_会__生__产_力_,进入_蒸__汽_时__代__; ②引起了社会结构的变化:产生工业_资__产__阶_级 和工业__无_产__阶_级__; ③英国成为世界_工__厂__,确立经济霸权; ④世界市场__初_步__形成
四、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 (二)小农经济的逐步瓦解 (三)洋务运动
(四)民族工业的出现
.
31
(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
⒈不平等条约与列强攫取经济特权
①《南京条约》及其附件 ②《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③关税自主权的丧失
⒉大量洋货涌入中国
倾销—滞销—畅销
.
32
(二)小农经济的逐步瓦解
海外贸易、殖民掠夺、 黑奴贸易获得大量资本
圈地运动提供大量 廉价的劳动力
广阔的海外殖民地提 供了丰富的廉价原料
殖民地遍及世界、 市场需求扩大
手工工场时期积累 丰. 富生产技术知识 20
⑵主要成就
行业 棉纺 冶金 采矿
技术变革 交通运输
发明家 约翰·凯伊
达比父子 托马斯·纽可门 汉弗莱·戴维
瓦特 富尔顿 史蒂芬孙
⑵给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
的_原__始_积__累__
⑶给殖民地人民带来_灾__难__
.
17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高中岳麓版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业经济一、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A❀(1)农作物:水稻(南)、粟(北)(引进作物:玉米、番薯)❀(2)生产工具的变革:1原始农业:刀耕火种2商周:主要使用耒和耜3春秋战国:铁器和牛耕出现4唐代:曲辕犁5灌溉工具:三国翻车、唐代筒车(3)水利设施的完善:❀1春秋战国:芍陂、都江堰、郑国渠(水旱从人,不知饥馑)2汉代:漕渠、白渠、坎儿井、治理黄河(4)生产方式的变化:1千耦其耘:商周时期大规模简单协作2自耕农经济:①原因: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进步;私有土地出现②产生:春秋❀③特点: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规模小,难扩大再生产二、古代中国主要的土地制度A❀(1)井田制:1形成:商周时期2实质: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2)私有制确立:1形成:战国时期2原因:私田逐渐私有;税制改革承认土地私有;商鞅变法从法律上确认土地私有❀(3)多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君主土地私有制、地主土地私有制、自耕农土地私有制(4)扩大地产的主要途径:土地兼并三、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B(1)以种植业为主,畜牧业为辅(2)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3)“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四、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和特征B❀(1)金属冶炼术的演变: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2)纺织技术:1丝织技术:①西汉中国被称为“丝国”称号②唐代发明了缂丝技术❀2棉纺技术:①元代: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②元明时期:江苏成为棉纺织业中心,棉纺织业新兴的手工业部门❀③明代后期:棉布成为广大人民的主要衣料(3)陶瓷:1陶器的发明:新石器时代:黑陶、彩陶、白陶❀2制瓷技术:①东汉末年:青瓷②南北朝:白瓷③隋唐时期:技术臻于成熟,制瓷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④宋代:瓷都景德镇,出现各具特色的地方瓷窑体系⑤元代:创造了青花和釉里红,开始进入彩瓷时代⑥明代:创造了斗彩和五彩瓷⑦清代:创造了粉彩和珐琅彩3影响:唐代瓷器大量出口,取代丝绸成为中华文明的象征(4)手工业经营方式的变化:❀1官营手工业:①产生:西周时期②特点:官府统一经营管理、工匠职业世袭;生产范围广、规模大、分工细致;明代以前占据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历史必修二岳麓版

历史必修二岳麓版,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的复习考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一课)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1、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1)原始农业:刀耕火种(火耕)(2)我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阶段的标志:松土工具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
(3)商周时期,出现青铜农具。
春秋时期,小件铁农具问世。
牛耕是我国农用动力上的一次革命。
战国时,牛耕初步推广。
此后,铁犁牛耕逐步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2、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1)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小农经济精耕细作,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2)中国封建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3)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
(第二课)领先世界的古代手工业●了解古代中国在冶金术、制瓷业、丝织业等手工业部门取得的主要成就1.商朝的司母戊鼎世界稀有。
2.东汉杜诗发明水排,用水利鼓风冶铁。
3.魏晋南北朝发明灌钢法4.唐代制瓷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
5.宋代江西的景德镇,到元代发展为全国制瓷中心,明清时是全国的瓷都。
6.明朝在青花瓷的基础上,烧制出彩瓷;清代还发明了珐琅彩。
7.明清时苏州、杭州是著名的丝织业中心,使用花楼机机构复杂精密。
(第三课)古代商业的发展1、了解“市”的形成和发展(1)西汉:每个城市都设专供贸易的“市”与住宅区严格分开,长安城东西有市。
设官员管理(市长或市令),按时开市闭市。
(2)隋唐:长安城有市和坊,市与坊用围墙隔开,白天定时开市闭市。
(3)宋朝:市与坊的界限逐渐打破,店铺随处可设,且早晚都可经营2、知道主要的商业城市和著名的商帮:(4)西汉:长安、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著名商业中心(5)隋唐黄河流域长安、洛阳;长江流域扬州、益州,成为繁华的商业城市;广州重要的外贸港口,政府设市舶使。
历史必修ⅱ岳麓版全一册复习纲要.

必修二:经济成长历程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一: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1、中国农耕经济最早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形成规模,北粟南稻。
2、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借用牛力耕田和不断改良生产工具、生产技术,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
3、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代替石制、骨制农具。
4、唐代曲辕犁(江东犁)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
5、古代灌溉工具主要有翻车、筒车等。
6、水利设施:春秋战国时期芍陂、都江堰、郑国渠;西汉的漕渠、白渠;汉朝王景治理黄河;西域地区的坎儿井。
7、对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的评价p5。
二: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1、战国时商鞅变法,废井田,对土地私有制给与全面肯定。
2、战国以来的土地私有制形式:君主私有土地、地主私有土地(主要形式)和自耕农私有土地。
3、土地兼并严重影响国家赋税,引起社会动荡不安。
北魏实行均田令限制土地兼并。
4、东汉出现田庄经济,田庄的劳动者与田庄主形成了强烈的人身依附关系。
5、宋代租佃经济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明清时期租佃制普及全国,佃农对地主的依附关系减弱。
三: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1、汉代司马迁将全国划分为四大经济区:山东、山西、江南和龙门碣石以北。
全国经济区域呈现出多样性和经济实力发展不平衡的特点。
2、人口迁移:第一次高潮:两晋之际;第二次高潮:安史之乱以后;第三次高潮:靖康之乱引起。
3、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重心由北方黄河流域移至南方长江中下游地区。
南宋时经济上南强于北的局面完全确立,南方正式成为中国古代经济重心。
经济重心的南移也带来文化重心的南移。
四:农耕时代的手工业1、春秋时期发明冶炼生铁和钢的技术——世界冶铁史上的奇迹。
南北朝时候发明了灌钢法;铁器的广泛使用,特别是刚应用到农具和手工业工具制作上,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2、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使用煤的国家——汉代,北宋时用煤冶铁非常普遍;南宋末年我国开始用焦炭冶铁,明朝流行开来。
2020版高中历史岳麓必修二课件:2.阶段复习课

提示: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的交往更加 频繁;亚非拉国家沦为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地或 半殖民地;成为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国际市场、原料产 地和劳动力供应地。
——《对工业化的重新认识及现代意义》
【史料解读】史料一反映了工业革命对英国社会的彻 底改造。信息“彻底改造了英国社会”“引发了经济、 社会以及政治等方面的全方面变革”可以反映史料的 主旨。 【史料应用】1.根据史料一及所学知识,简述工业革 命给英国社会带来的变革性影响。
提示:经济:机器大生产取代手工劳动,英国资本主义 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 政治: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诞生;推动了1832 年议会改革,代议制不断完善。 社会:自由、平等观念兴起。 国际地位:成为“世界工厂”。
史料二 工业革命后,其(资本主义)扩张是建立在占 据工业发展优势的基础之上。英国依靠其商品和重炮 轰击其他民族国家闭关自守的大门,在亚洲、非洲、 北美洲和大洋洲占领大量殖民地,建立起“日不落” 的庞大殖民帝国。……工业革命结束了民族地域历史, 实现了从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
【史料解读】史料二反映了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影响。 史料信息“在亚洲、非洲、北美洲和大洋洲占领大量 殖民地,建立起‘日不落’的庞大殖民帝国”“结束 了民族地域历史”“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反 映了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影响。 【史料应用】2.根据史料二,概括工业革命对整体世 界的影响。
阶பைடு நூலகம்复习课 第二单元
【答案速填】 ①哥伦布 ②英国 ③轻工业 ④小农经济 ⑤甲午战争后 ⑥断发易服
主题 工业革命对英国和世界的影响 史料一 政治革命只是推翻了封建制度的专制统治,而 工业革命则彻底改造了英国社会。在工业革命与资本 主义制度的相辅相成下,引发了经济、社会以及政治等 方面的全方面变革,使英国的国际地位和国家实力产生 了巨大变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线索: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一)新航路的开辟
-------世界市场开始出现
(二)早期殖民扩张
-------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
(三)两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初步形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最终形成
资 本 主 义 世 界 市 场 的 形 成 和 发 展
开始出现 新航路的开辟 逐步扩展 殖民扩张与掠夺 初步形成 第一次工业革命 最终形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
一、工业文明的崛起
课标要求
(1)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 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2)列举荷兰、英国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 品市场的史实,认识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 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 (3)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 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土耳其帝国控制了传统商路 条件—— 造船、航海技术的进步;地理知识的丰富; 中央集权的支持
• 16世纪一位外交官说,在对东方的探险中, “宗教提供借口,而黄金提供动机”。这反映 了当时( )
• • • •
A.寻找黄金是为了传播基督教 B.输出黄金是殖民扩张的重要方式 C.黄金是推行外交政策的唯一手段 D.追求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推动力之一
全球史观
是一种从全球的视野和宏观历史学的角度 去考察和研究世界史的方法。其基本特 征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 来看待。
根据全球史观,人类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由孤 立分散走向整体联合的历史 我是站在月球上来看待人类历史 --------斯塔夫里阿诺斯
(2010〃山东文综27)(25分)1492年,哥伦布 航行到达美洲,开启了世界历史的新时代。阅读材 料,回答问题。
2
3
4
5
6
7
C
D
C
B
A
D
第8课
欧洲的殖民扩张与掠夺
课标要求:
列举荷兰、英国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 市场的史实,认识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 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
殖民扩张的分期
①工业革命以前:以积累原始资本为主要目标, 掠夺财富为主要手段; ②工业革命后:以争夺商品销售市场与原料产地 为主要目标 ; ③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以寻求投资场所为目的,积极展开对外资本输出 为目标,也是最后一阶段,世界几乎被瓜分完毕。
3.进程: 17C数次‚英荷战争‛打败荷兰
1756—1763英法七年战争,打败法国
4.影响:
18世纪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日不落‛帝国)
日不落帝国英语:the empire on which the sun never sets)指太阳何时都会照在其领土 上的帝国,通常用来形容繁荣强盛、在全世界 均有殖民地并掌握当时霸权的帝国。
如何认识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三、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1、对欧洲: ①西欧崛起;
②商贸中心的转移: ③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加速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 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①传统社会遭到灭顶之灾;掠夺金银矿和种植园经济 2、对美洲:
②第一次把欧亚大陆和美洲联系起来,对世界各地 区、各民族间的交往作出了重要贡献。
A.迪亚士首航好望角500周年 B.哥伦布首航美洲500周年 C.达•伽马远航探险500周年 D.麦哲伦船队首航500周年
B
1.2008年以来,非洲索马里沿海累计已经发生80多起 海盗袭击事件,平均每4天就有一艘船遭劫,海盗已猖 獗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这一现象备受国际关注,有人开 始对索马里的历史产生兴趣,研究发现这一地区在15 世纪末出现了一个著名的“海盗”,他最有可能是 A.达·伽马 C.迪亚士 B.哥伦布 D.麦哲伦
三角贸易的影响
• 对欧洲
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原始资本积累和广 阔的海外市场,为工业革命创造条件 • 对非洲和美洲 非洲丧失大量劳动力,为美洲的开发提供劳动力 • 对世界 推动了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形成
对早期殖民扩张原因及影响的认识
原因:欧洲列强之所以进行殖民扩张,归根 到底是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黑奴贸易开始 3、对非洲:
4、对亚洲: ①白银的大量流入,刺激了经济发展。
②新物种流入,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5、对世界: ①初步形成了广阔的世界市场。
(最主要的 ②逐渐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人 和最深远的) 类由分散孤立开始走向整体世界。
• (2008· 北京文综17)“价格革命”给16世纪的 欧洲带来的变化有( ) • ①金银价值下降,物价猛涨 • ②新兴工商业资产阶级获取暴利 • ③封建主势力加强 • ④劳动人民日益贫困 • A.①②③ B.②③④ • C.①②④ D.①③④
4.丧失:17世纪英荷战争(1652-1674)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步扩展——殖民扩张
三、英国殖民帝国的崛起(18世纪)
1.条件: 制度优势: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海盗掠夺(海盗国家) 经济优势:手工业发达,资源丰富 军事优势:拥有欧洲最强大的海军
2.手段: 商业战争
殖民地的商业活动和掠夺
黑奴贸易
1588年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原因 ①经济根源—— 欧洲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兴起 ②社会原因—— A.欧洲人对东方黄金的追求;B.《马可 波罗游记》的激励
③思想原因—— 人文主义提倡冒险进取精神 ④政治原因—— 欧洲君主国为强化王权,积极扩张 ⑤宗教根源—— 传播基督教 ⑥商业危机—— A.转口贸易,丰厚利润的刺激B.奥斯曼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步扩展——殖民扩张
一、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扩张(16世纪)
1.条件: 2.方向:
①政治上:较早建立起中央集权制的国家
②经济上:最早进行新航路的开辟
西班牙:向西(美洲、亚洲的菲律宾) 葡萄牙:向东(非洲、亚洲还有美洲的巴西)
暴力掠夺和敲诈勒索 3.手段:
掠夺了大量的金银财富;但没有转化为国内资本
四、殖民运动的影响
1.对殖民国家(欧洲):
①为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开辟了市场,积累了资本,促 进欧洲的资本主义发展 ②新全球贸易为工业革命创造的条件 2.对殖民地: 破坏性、建设性
③对殖民地的野蛮屠杀、掠夺和奴役,打断了亚非拉的历史 进程,给当地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造成了这些地区的落后
④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客观上促 进了殖民地的进步和发展
3.对世界:
⑤拉开了东西方的差距,使东方逐渐从属于西方 ⑥加强了世界各地区的经济联系,推动世界市场不断拓展
(2009全国卷1,39)(12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下列问题。
材料一: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历史加快了从分散走 到整体的进程。洲际贸易是近代世界不同地区之间经济 与 文化联系的主要内容之一。三角贸易兴起于16世纪, 在17-18世纪成为最重要的洲际贸易,因涉及欧洲,非 洲和美洲三地,且其主要商路连接成三角形,故称‚三 角贸易‛。满载着枪支、纺织品、铁器和奢侈品等货物 的商船,从利物浦等欧洲港口‚出程‛;到达欧洲后, 用上述商品交换被掠来的非洲黑人,然后经大西洋西航 美洲,此为‚中程‛;商船到达美洲后,以这些黑人换 取咖啡、烟草、棉花等物品,再运回欧洲,此乃‚归 程‛。一次三角贸易的航程,大约需时半年,可做三笔 生意,获得数倍的利润,利物浦等城市因此兴盛起来。
C
郑和下西洋
目的 性质
宣扬国威,‚厚往薄来‛ 的朝贡贸易换取万国来朝 的盛况 政治行为,封建制度 下的政治活动 朝贡贸易国力不堪重负, 被迫停止航海活动。 远洋航海业衰落
西欧开辟新航路
东方寻金和获得东方商品 经济行为,资本主义 的海外殖民 获得巨额利润,促进 资本主义原始积累。
影 响
经 济
掀起殖民狂潮,造成 道 扩大了明朝的政治影响,树 亚、非、拉美的长期 德 立起中国人和平使者的形象。 贫困落后。殖民强盗 形象。
早期殖民扩张的时间和国家
时间:16~18世纪 • 国家:西、葡、荷、英、法等
封建国家:西、葡
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
荷兰:1609
英国:1688
法国:1789
葡萄牙的殖民 重点在
非洲和亚洲
澳门
果 阿
马 六 甲
西班牙殖民重点
以美洲为主
澳门
果 阿
秘 鲁
马 六 甲
菲 律 宾
注意:扩张的主要方向与所控制的航线的关系
D
• 迪亚士在谈到海上探险的目的时说:“是为了像 所有的男子汉都欲做到的那样,为上帝和陛下服 务,将光明带给那些尚处于黑暗中的人们。”这 句话表明新航路开辟的一个重要目的是 • • • • A.将西方天主教传播到东方 B.传播西方的工业文明 C.把欧洲的科学精神带到东方 D.促进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C
新航路开辟后人类开始发现“世界”,这 个“世界”较恰当的含义应是
A、地域辽阔的世界 B、连成一体的世界 C、丰富多彩的世界 D、生机勃勃的世界
B
2. 有的学者认为:“从 1492 年哥伦布远航美 洲使东西两半球会合之日起,全球化过程 已经开始了。”他所说的“全球化进程开 始”在当时主要指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B.美洲与欧洲之间开始出现区域性经济集团 C.世界开始成为一个互相影响、联系紧密的 整体 D.世界金融中心开始转移到美洲
——马克思《资本论》
英国资产阶级将被迫在印度实行的一切,既不会使人 民群众得到解放,也不会根本改善他们的社会状况,因 为这两者不仅仅决定于生产力的发展,而且还决定于生 产力是否归人民所有。但是,有一点他们是一定能够做 到的,这就是为这两者创造物质前提。
——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角贸易的历史影响。(l2分)
第7课
课标要求:
新航路的开辟ຫໍສະໝຸດ 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 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在15~16世纪之交,西欧各国为探 寻通往东方的航线,经过一系列航海 探险活动,开辟了通往印度和美洲等 世界各地的航路,这些航路通常被称 为新航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