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纺织品与人体健康
浅谈中国保健功能纺织品行业市场

浅谈中国保健功能纺织品行业市场伴随着健康消费的多元化,当“吃出健康”早已成为大众的共识后,“穿出健康”和“睡出健康”正在逐渐占据消费者的潜意识,成为一轮新刮起的消费风暴。
要想“穿出健康”和“睡出健康”,保健功能纺织品自然不可缺席,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保健功能纺织品不仅推动纺织服装更上一层楼,亦成为当下大众消费的“宠儿”。
保健功能针织和家用纺织品,已分别占针织产品和家纺产品的8%左右,据统计,2009年保健功能纺织品销售达到1000亿元,已赶上“老大哥”保健食品的年销售额,并且每年将以20%的速度递增。
说到中国保健功能纺织品行业市场,就要先从中国保健品行业市场谈起。
中国目前的保健品行业大体上包括了保健食品、保健用品和保健服务三大部分,而保健功能纺织品属于保健用品行列。
中国保健品行业从20世纪80年代起步,到现在已经迅速发展成为一个独具特色且市场潜力巨大的产业。
经过2003—2008年6年的调整期,我国的保健食品行业从2009年开始迈入有序发展的新阶段。
2009年,中国以134亿美元(约合911.2亿元人民币)的市场规模被称为世界第二大保健食品市场,与市场规模最大的美国差距仅为27亿美元。
“根据预计,中国保健产业生产总值在2010年、2015年和2020年将分别达到9600亿元、24800亿元和57200亿元的市场规模,保健产业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速度将达到20%,发展空间巨大。
”中国保健协会理事长张凤楼说。
在中国保健行业如此巨大的市场发展潜力大背景下,作为其中之一的保健功能纺织品也有不俗的表现,并且正在赶超素有“保健行业老大哥”之称的保健食品行业。
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开始到现在,我国保健功能纺织品发展已有十几个年头,目前正呈现出发展快速、消费需求旺盛的特点。
并且在品种、数量、销售额方面正在快速增长,在全球市场规模排位蒸蒸日上。
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保健功能纺织品异军突起,成为我国纺织品行业新的增长点。
中国保健协会副秘书长周邦勇就此解释说:“保健功能针织和家用纺织品,已分别占针织产品和家纺产品的8%左右,2009年保健功能纺织品销售达到1000亿元,已赶上保健食品的年销售额,并且每年将以20%的速度递增。
纺织品的多功能性与市场应用

纺织品的多功能性与市场应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纺织品无处不在,从我们身上穿着的衣物到家居中的窗帘、床上用品,再到工业领域的各种特殊材料,纺织品以其多样的功能和广泛的应用,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各个行业的发展。
首先,让我们来谈谈纺织品在服装领域的多功能性。
现代服装不再仅仅是为了遮体和保暖,更具备了许多特殊的功能。
例如,运动服装通常采用具有吸湿排汗功能的面料,能够快速将人体产生的汗液吸收并排出,保持皮肤干爽,提高运动的舒适度。
而户外服装则注重防风、防水和透气性能,使人们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仍能保持身体的干爽和温暖。
此外,一些智能服装还集成了电子设备,如能够监测心率、血压和运动数据的传感器,为健康管理和运动训练提供了便利。
在家居领域,纺织品的多功能性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
窗帘不仅可以调节室内的光线和保护隐私,还具有隔音、隔热和防尘的功能。
床上用品的面料选择也越来越注重舒适度和健康功能,如抗菌、防螨的材质可以提供更清洁、健康的睡眠环境。
地毯不仅能起到装饰作用,还能吸音、防滑,增加家居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在医疗领域,纺织品的应用更是日益广泛和重要。
医用纺织品包括手术服、口罩、绷带、敷料等。
手术服需要具备良好的无菌性能和透气性,以保障手术的安全和医生的舒适。
口罩则用于过滤空气中的有害物质,防止病菌传播。
功能性敷料能够促进伤口愈合,减轻患者的痛苦。
近年来,随着生物医学技术的发展,一些新型的纺织品材料如可降解的生物纤维、具有药物缓释功能的织物等,为医疗领域带来了更多的创新和突破。
在汽车工业中,纺织品也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汽车座椅的面料需要具备耐磨、耐脏、防火等性能,同时还要提供舒适的乘坐体验。
车内的地毯和顶棚材料不仅要美观,还要具备隔音、隔热和环保的特点。
安全气囊也是一种特殊的纺织品,在关键时刻能够迅速充气,保护乘客的生命安全。
在建筑领域,纺织品的应用也逐渐受到关注。
建筑用纺织品可以用于增强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功能性纺织品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功能性纺织品的开发与应用研究在当今的纺织行业中,功能性纺织品正逐渐成为市场的宠儿。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纺织品的需求不再仅仅局限于美观和舒适,更多的是期望其具备特定的功能,以满足各种多样化的需求。
功能性纺织品的出现,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和创新。
功能性纺织品,顾名思义,是指具有特殊功能的纺织品,这些功能可以包括防水、防风、透气、抗菌、防紫外线、保暖、吸湿排汗等。
它们的开发和应用涉及到多个领域的知识和技术,如材料科学、化学工程、纺织工艺、服装设计等。
在防水功能方面,常见的技术是通过在纺织品表面涂覆或层压一层防水膜来实现。
这种防水膜能够阻止水分渗透,但同时又能保持良好的透气性,使人体在穿着时不会感到闷热。
例如,一些户外运动服装和登山装备就采用了这种防水技术,让人们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仍能保持干爽舒适。
防风功能的实现通常与防水功能相结合。
通过采用紧密的织物结构和特殊的涂层处理,能够有效地阻挡风的侵入,同时保持一定的透气性。
这种功能性纺织品在冬季的保暖服装和户外运动装备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人们抵御寒冷和强风提供了有效的保护。
透气性是功能性纺织品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特性。
良好的透气性能够让人体的汗液和湿气迅速排出,保持皮肤的干爽。
一些采用特殊纤维和织物结构的功能性纺织品,如具有微孔结构的面料,能够在实现防水防风的同时,保持优异的透气性能。
这使得人们在进行高强度运动或处于炎热环境中时,依然能够感到舒适。
抗菌功能在医疗、卫生和运动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在纺织品中添加抗菌剂,如银离子、纳米氧化锌等,可以有效地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减少异味和感染的风险。
这种功能性纺织品常用于医院的医护服装、内衣和运动服装等。
防紫外线功能对于保护皮肤免受紫外线的伤害至关重要。
通过在纺织品中添加紫外线吸收剂或采用具有防紫外线性能的纤维,能够有效地阻挡紫外线的穿透。
这在夏季的服装、遮阳帽和户外用品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人们在户外活动时提供了皮肤保护。
医用保健功能纤维

? 2.对医用纤维和纺织品的人体效应的要求
? 医用纤维和纺织品必须具有生物相容性。材料的生物相容性一 般包括血液相容性和组织相容性。对于暂时植入的生物医学纤 维材料,还要求有生物降解吸收性。
? 3.医用纤维和纺织品要具备效果显示功能
? 生物医学纤维材料,除要求与生物体相互适应、融合共存外, 还必须具有显示其医用效果的功能,即生物功能性;可检查、 诊断疾病;可辅助治疗疾病;可支持活体、保护软组织、脑和 内脏;可改变药物吸收途径,控制药物释放速度、部位,并满 足疾病治疗的要求。
? 药物纤维的价值: ? (1)提高药物的安全有效性; ? (2)避免频繁用药麻烦; ? (3)改善用药的舒适性和方便性。
? 二、磁性功能纤维
? 磁性纤维根据基体纤维的材质可分为金属(或合金)磁性纤维、 有机磁性纤维(基体为有机纤维)和无机磁性纤维(基体为无 机纤维)。磁性纤维的制备方法大致有两种途径:一是通过 直接成型制备磁性纤维,二是通过基体纤维的化学、物理 改性制备。
? (2)有稳定的物理机械性能:针对不同的用途,在使用期内 生物医学材料应保持一定的强度、弹性、尺寸稳定性、耐挠曲 疲劳性和耐磨性。
? (3)易于加工成制品:根据最终使用要求,医用纤维或纺织品 应容易进行加工成型,做成丝条、编织带பைடு நூலகம்机织物或针织物、 毛毡或绒类织物等。
? (4)材料易得.价格适当。
? 1.磁性纤维的直接成型法
? (1)金属纤维传统制造法:拉伸法、镕融挤出法、射流冷却 法、熔融萃取法、切削法、须晶法等方法制备。
? (2)有机金属络合物分解法
? (3)共混纺丝法:通常将粒径小于1μm的磁性物质微粒混入 成纤聚合物的熔体或纺丝原液中,经熔纺或湿纺制成磁性 纤维。
第12章 功能性纺织品

悬垂系数
0.4 0.2 0 木棉 全棉 涤棉
3.1.3 微米级隔离织物
织物孔隙做到微米级,可阻挡微小寄生 虫、粉尘、花粉、病源体等 人体有免疫力,病源体浓度未达一定程 度时,一般不发病。 但体质虚弱的人,免疫力差,需要进行 保护。即使是健康人免疫力工作过渡也 会引起过敏反映,使人感觉不适。 一重要开发方向是阻断微小有害物体的 隔离面料
5.52
3、膨松度高 絮料蓬松度随木棉含量的增加而变大
二、木棉针织面料的性能
(1)木棉织物保温性 无风时保温率最高,有风时挡风性最 好,强对流更能显示其保温效果
无风条件下的织物保温率 0.12
单位克重保温率
60cm/s风速下的织物保温率 0.14
单位克重保温率
0.10 0.08 0.06 0.04 木棉 全棉 涤棉
紫外线遮蔽效果的影响因素
织物结构:覆盖系数大,织物紫外线的通透量小。紫外线 防护性能随着织物的厚度和质量的增加而增加。 织物所用的纤维种类:棉、粘胶、尼龙织物紫外线的透过 率均高,漂白的棉织物具有较大透过率。毛织物、丝织物 具有较高的紫外线的吸收能力。涤纶具有较高的紫外线吸 收能力。具有消光剂的材料,较容易吸收紫外线。 织物颜色及颜色的深浅:许多染料均可吸收紫外线。黑色 和深蓝色等深颜色织物具有较好的防护性能。 后整理:经抗紫外处理的织物。反复洗涤后会影响它的抗 紫外性能。
3.992 4.534 6.718 5.115
33.0 60.0 60.8 33.1
长时间低电平的电磁辐射,也会产生电磁生物效应,称为 非热效应。
热效应与非热效应的分界线并不很明确。 (3)累积效应 上述热效应、非热效应作用于人体后,对人体的伤害还未 来得及修复之前,若又再次受到电磁辐射时,其伤害程度 就会发生累积效应。这样久而久之,最终将会造成永久性 的病态,乃至危及生命
第四章 纺织原料与人体健康

纺织品的耐燃性能
根据燃烧性能的不同将纤维分为易燃、可燃、 难燃和不燃四类。一般来说,纤维素纤维、腈纶属 于易燃的纤维;羊毛、蚕丝、锦纶、涤纶等是可燃 性纤维;氯纶、维纶是难燃的纤维。
表4-3
纤维 棉纤维 粘胶纤维 醋酯纤维 三醋酯纤 维
常用纺织纤维的点燃温度与火焰最高温度
2、纺织品的脏污对使用的影响
纺织品的使用性能下降
表4-2 被汗垢脏污的服装面料的性能变化
透气性 性 能 试 样 透气量 [Ml/(cm2· s )] 15.44 8.69 116.59 48.45 4.47 3.23 -27.7 -32.7 变化率 /% 吸水性 吸水高 度/cm 变化率 /% 含气性 含其率 /% 变化率 /%
4、影响衣用纺织材料湿传输性能的因素 纤维的吸湿能力 天然纤维、粘胶纤维的吸湿能力好,其 透湿能力就强,而合成纤维由于吸湿能力 差,皮肤表面的水分不能及时被织物吸收 并排放,因此夏季穿着有闷热感。
纤维结构 纤维内含有的缝隙和空洞会影响织物的 湿传输性能。
纱线结构
松式结构的纱线,由于纤维之间的孔隙率较大,有 利于液态水分的传输和气态水的蒸发。
热接触舒适度的形成要平衡
从热接触舒适的角度,在人体接触服装的瞬间及初始一段
时间内应该要求皮肤温度和湿度不发生太大的变化,不会给人以 冰凉或发烫的感觉,甚至还包括与之相关的潮湿、摩擦、束缚的 感觉,这时人就能得到一种良好的瞬时接触舒适感,不会产生瞬 时的接触冷暖感。
3、影响衣用纺织材料热传输能力的因素
衣用纺织品的防电磁辐射功能
电磁波辐射会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循环
系统和生殖系统等功能造成严重的伤害。纺织品的防电
磁波辐射功能一般只能通过纺织加工或后整理来实现。
功能性纺织品与人体皮肤的微生态平衡

解糖葡萄球菌
人体皮 肤 上球菌 以葡萄 球菌
为主, 其次 为微球 菌 , 尔也分离 偶
解 糖 葡萄 球菌 目前 划 归厌 氧
菌 群 中 ,可 能属 于皮 肤上 常住 菌
到链 球菌和萘瑟 氏球菌等 。 萄球 葡 菌 中的表皮 葡 萄球 菌 和人 葡萄球 菌等为共生 菌 , 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
l - 3
维普资讯
No . 8
针 织 工 业
20 0 6年 8月
e.
1 . 球 菌 .1 1
肤 上最优 势 的种 群之 一 ,它 是人
类 皮肤 上 的主要 共生 菌 ,也 是构 成 皮肤微生态系 的主要 成员之一 , 它 有 时也 栖 居在 与腔 道 相关连 的
多 耐药 因子 , 通过 传递 、 散而 造 播
( 种群 ) 具有较 稳定 的个体特征 。
在 真 皮层 尤 其是 毛 发 根部 或
构成 , 可分为乳头层和网状层 , 其问
毛 发皮 脂腺 管 内也 栖居 着 一定 的
微生 物种 群 , 如皮 脂腺 内寄 居着疮
含 丰 富的血管 、 神经 末 梢 ; 层 为 深 皮下组织 , 由疏松 结缔组织及 脂肪
适 的现象 ” 。 圆
人 体 皮肤 的厚 度 由于部 位 不
同而异 , 一般 为2 m, 掌 、 掌 在手 m 脚 和臀部 约为3 4 ~ mm。皮肤 由4 部分
构成 , 即表 面 的表皮 , 主要是 复层 鳞 状上皮细胞构 成 , 又可分为角 质 层 、 明层 、 透 粒层 、 棘层 和基 底层 , 其 次是真 皮 , 由纤 维母 细 胞 、 原 胶
人们 穿着 的纺 织 品 已从最 原 始 的调节 体 温功 能发 展 到具有 抗 菌、 抗紫 外线 、 射红 外线 、 辐 防水 、 防污 、 防静电 、 暖等等 功能 , 保 能够
功能性纺织品的设计与开发

功能性纺织品的设计与开发功能性纺织品的设计与开发一、引言功能性纺织品是指在纺织品的基础上添加功能性材料或者通过特殊加工工艺使之具有功能性能力的纺织品。
功能性纺织品的出现和发展与现代生活、环保、医疗保健等需求的增加密切相关。
本文将探讨功能性纺织品的设计与开发,包括市场需求分析、材料选择、加工工艺和设计创新等方面的内容。
二、市场需求分析功能性纺织品的出现是为了满足人们对于舒适性、环保、健康等需求的增加。
以舒适性为例,当人体在感受到冷或者热的环境时,人体会通过发出信号来寻求舒适感。
因此,市场上出现了具有调温功能的纺织品,可以根据环境温度调整纺织品的温度,从而提供舒适的体验。
另外,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和人们对于环保的关注,市场上对于具有防污染、阻燃等功能的纺织品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例如,一些纺织品通过添加抗菌、防蚊虫等功能,可以提供更为安全、健康的使用环境。
三、材料选择功能性纺织品的性能主要通过添加功能性材料来实现。
材料的选择是功能性纺织品设计与开发的关键环节。
常见的功能性材料包括超细纤维、竹炭纤维、能量纤维等。
超细纤维是一种具有特殊结构和性能的纤维材料,其特点是细密度高、柔软性好、吸湿排汗性能强。
超细纤维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可以更好地吸收和释放湿气,从而提高纺织品的透气性和舒适性。
竹炭纤维是利用竹炭的吸附、解毒、净化等特性制成的一种纤维材料。
竹炭纤维具有良好的吸湿排汗性能和防臭抗菌功能,被广泛应用于内衣、袜子等功能性纺织品的制作中。
能量纤维是一种将纳米技术应用于纺织品中的新型功能材料。
能量纤维的特点是通过释放远红外线、负离子等能量来改善人体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功能。
因此,能量纤维可以用于制作具有理疗、保健功能的纺织品。
在材料选择的过程中,设计师需要根据纺织品的功能和预期效果来选择合适的材料。
同时,还需要考虑材料的可行性、可持续性和成本等因素。
四、加工工艺加工工艺是功能性纺织品设计与开发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不同的功能性纺织品需要采用不同的加工工艺来实现其功能性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纤维及其制品在生产加工和使用过程中,由于受摩擦、牵伸、压缩、 剥离及电场感应和热风干燥等因素的作用而产生静电。
纤维材料的静电性能既取决于材料的分子组成和原子结构, 又与材料制品在使用中所处的环境条件及摩擦状态密切 相关。环境的相对湿度对静电性能影响较大。环境相对 湿度较高时,纤维的吸湿率高,使得本身比电阻下降, 导电性提高,静电衰减加快。
臭味的来源:细菌在100%的相对湿度环境下成长较快,这种条件 易于在棉上获得。因为纤维素纤维是亲水和多孔的,这些孔隙 内是细菌容易繁殖的地方。细菌在短时间内容易散发臭味,附 着在织物上的污物、灰尘、汗渍和一些整理剂都能起到细菌营 养源的作用,在代谢这些养分的过程中,生成的废物可能会有 挥发性臭味的分子。
影响人体健康:静电对人体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有的人认为静电 会使血压升高;有的人认为静电会使血液中的钙流失;还有的人 认为静电会导致皮肤过敏等。但有一点非常明确,人们在研究人 造器官时,选用材料的静电问题可能给人体的影响已引起人们的
静电的危害
影响纺纱织造产品质量:对精纺而言,静电会使 成纱毛羽增多,须条缠绕罗拉、皮辊、断头、飞 花增多,污染机器和环境。在织造工序,静电可 能会使排列整齐的纱线发生紊乱,邻纱间发生缠 绕而影响产品质量,档车工有时产生电击感。化 学纤维还会出现相邻毛羽纠缠成球,影响织造质 量。 影响染整加工过程:在染整工序,静电效应较明 显的是烘干与热定型工段。另外,静电放电产生 的电磁辐射会对各种电子设备、信息系统造成电 磁干扰。
静电的消除
使不同极性电荷相互中和,这种中和不是消除电荷,只 是抵消电荷,此法局限性较大。但也有应用。
电荷中和法:将处于静电序列两端的两种材料混合应用, 静电逸散法:像避雷针以接地方式导去雷击一样,将纺
织品上的静电导走,这种方法称为静电逸散法。主要是 将织物做成导电纤维,有均一型导电纤维,也有复合型 导电纤维。 纺织品防静电方法
实际生产所采用的抗静电方法最主要的方法是降低纤维电阻,提 高纤维的导电性。纺织品的抗静电方法通常有: 用抗静电整理剂整理织物; 纤维的亲水接枝改性以及和亲水性纤维的混纺和交织; 混纺或嵌织导电纤维。
防静电净化连体服,该产品采用了复合纺丝技 术,将导电的碳粉与熔融状的尼龙充分混合后, 经特殊的喷丝孔与集体尼龙复合成纤,形成了双 组份的导电纤维。其外层为具有极高导电性能的 超薄批状导电聚合物,内部则完全是尼龙6聚合 物。
消臭方法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感觉消臭:使人从嗅觉上感到气味消失,其消臭机理包括 掩盖作用和中和作用。 物理消臭:以不改变恶臭分子的化学结构为特点,比如封 闭恶臭源和通风疏散等简单措施,但更主要的物理消臭 方法是利用消臭剂对恶臭分子进行吸附和吸收。
化学消臭:使恶臭分子和消臭剂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没有臭味的物 质。 生物消臭:通过微生物的生物功能来消除恶臭是一种古老而新颖的 方法。
消臭纺织品的生产可利用制备消臭纤维或对织物进行消臭整理。织 物通过后处理加工赋予其消臭性能的具体方法有喷雾法、浸渍法、 浸轧法、涂层法、层压法和印花法等。
三、抗静电、导电纤维及纺织品
材料带电及由此而引起的行为称作静电现象。
构成纺织材料的原子不同,原子核对价层电子的吸引力就不同。 电负性大的材料会吸引电负性小的材料上的价层电子向本身转移 或移动,从而导致不同材料带有正、负电荷。使材料产生电荷的 过程叫起电现象。
§2、保健功能纤维及纺织品
一、医用功能纤维及纺织品
医用功能材料及纺织品是生命科学与材料科学交 叉的学科,医用功能纤维及纺织品除了具有一定的机械 强度、化学稳定性、柔软性、坚韧性、密度小易于加工 成型等性能外,还必须具备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
斯帝文斯和麦恩在最近的研究中考虑了在一般消费品中使用阻燃剂 的风险效益,他们的结论是,挽救生命所得到的效益大于风险。 然而,就是否有可能采用欧盟内衣阻燃法规和美国家具织物阻燃 法规而言,欧盟和美国在阻燃剂的全面可接受性上仍有很大的争 议。
二、消臭纺织品
消臭与抗菌的概念不同,抗菌是通过抑制织物上细菌的增殖或杀 死细菌而达到抗菌和防臭的目的;而消臭是指消除环境中已经 生成的臭气。
影响服装的穿着性能:不同质料的服装产生静电会使衣服相互纠缠, 穿着不便;衣料与皮肤电荷不同时,会相互吸附出现“裙抱腿” 现象,使人步行困难;特易吸附空气中带异性电荷的尘埃微粒, 易使衣服沾污;贴身穿着化纤内衣,皮肤会产生刺痒感,穿着舒 适性下降;由于摩擦起电,在触摸金属等可导电物或与人握手时 会放电,产生电击感而令人不适。 引发意外事故:穿着化纤衣服,集聚的静电荷会击穿空气小间隙而 产生火花,火花的能量足以使周围的易燃易爆气体着火甚至爆炸。 因穿化纤衣服引爆汽油桶、医院的乙醚麻醉室、工厂的粉尘,静 电使降落伞打不开导致人员伤亡等事故均有发生。
第六章
功能纺织品与人体健康
重点:了解防护、保健等功能整理的类型,这
些整理及整理剂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功能纺织品是指除一般纺织品所具有的物理 机械性能以外,还具有某种特殊功能的新型纺织 品。如卫生保健纺织品、防护功能纺织品、舒适 功能纺织品、医疗和环保功能纺织品等。
§1、防护性功能纺织品
一、阻燃纤维及纺织品:由阻燃纤维制成的纺
纺织材料抗静电原理
抗静电就是指抗静电织物能够将电荷转移效应减 到最小,防止静电的聚集,减少与制品的摩擦或 接触,进而达到抗静电的目的。通常所采用的方 法如下。 提高亲水性:水是电的良导体,当纤维或织物上 含有较多的水分时,电荷可以通过水分快速逸散 掉,纤维的吸湿能力越强,越不易产生静电。所 以把含亲水性基团的助剂加到织物上以增加纤维 或织物的吸湿性可提高其抗静电性能。
织品或纺织品经过阻燃整理后,不同程度地降低 了可燃性,在燃烧过程中能显著延缓其燃烧速率, 并在离开火源后能迅速自熄,且较少释放有毒烟 雾,从而具有不易燃烧性能的纺织品。
纺织品阻燃有纤维阻燃和织物阻燃(即织物后整理)。经过阻燃 处理的纺织品会不同程度地降低燃烧速度或离开火源后能够迅 速停止燃烧,因此阻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阻燃剂的种类繁多,但在实际应用中,主要是以磷和溴为阻燃 元素的化合物。目前市场上流通的阻燃剂都具有较大的毒性或 致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