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邯郸棉田绿盲蝽预报方法研究
6种不同药剂防治棉花盲椿象效果研究

6种不同药剂防治棉花盲椿象效果研究作者:王全荣欧阳珑周育水李贤淼熊书敏蔡学栩陈前武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5年第15期摘要采用6种不同药剂防治棉花盲椿象,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防治棉花盲椿象效果显著的药剂有70%吡虫啉105 g/hm2、25%噻虫嗪600 g/hm2和25 g/L溴氰菊酯600 mL/hm2,防治棉花盲椿象效果较差的药剂为50%烯啶虫胺225~300 g/hm2、30%醚菊酯悬浮剂375~525 mL/hm2、70%吡虫啉60 g/hm2以及50%吡蚜酮450 g/hm2。
关键词盲椿象;杀虫剂;防治效果中图分类号 S435.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5-0123-01为评价各种药剂对棉花盲椿象的防治效果及其安全性,特进行本试验,为指导安全科学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概况试验设在江西省永修县虬津镇虬津村一农户常年棉花责任田中进行。
所选试验田为传统连片棉花种植区。
试验地为砂壤土,pH值为5.5,有机质含量丰富,肥力水平较高,田间杂草较多。
试验地棉花为2015年4月28日播种,5月20日移栽。
移栽前施45%复合肥75 kg/hm2(江苏中东化肥股份有限公司市售产品)点穴作底肥,6月5日施尿素(四川美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市售产品)150 kg/hm2作追肥。
移栽后至试验期间不喷施非试验药剂。
试验对象为棉花盲椿象(Fleahopper),主要种类为中黑盲蝽、绿盲蝽和苜蓿盲蝽。
供试为棉花品种为常规棉鄂棉22,全生育期132 d。
各试验小区的栽培及肥水管理等条件均一致[1-3]。
1.2 试验设计试验设13个处理,具体见表1。
小区面积66.7 m2,不设重复。
1.3 试验方法1.3.1 配药。
采用两次稀释法配药,即先将药剂加少量清水配制成母液,充分摇匀,再按所需浓度加清水配成药液;然后采用喷雾法对棉花全株叶片进行均匀喷雾施药[4]。
1.3.2 施药器械。
棉盲蝽类害虫的发生、防治、预测和预报

棉盲蝽绿盲蝽分布最广,南北均有分布,且具一定数量。
为害特点(1)子叶期顶芽受害,生长点变黑、干枯,形成顶枯,仅剩2片肥厚子叶,不再生长,俗称“公棉花”或“无头棉”。
(2)真叶出现后,顶芽受害枯死,不定芽丛生,形成多头棉,俗称“破头疯”。
(3)幼叶受害,被害处初为小黑点,展开后为破叶,俗称“破叶疯”。
(4)顶心和旁心受害,枝叶丛生、疯长,形成扫帚状。
(5)幼蕾受害,由黄变黑、枯落;稍大的蕾受害,苞叶张开,不久脱落;幼铃受害,出现黑褐色水渍斑,严重时僵化脱落。
中黑盲蝽 (棉金毛盲蝽)学名Adelphcoris suturalis Jakovlev常发区分布很广,为偏北方种类,北起黑龙江(裴德),西至甘肃东部、陕西、四川,南迄江西九江、湖南的中南部,东达沿海各省。
如河北、河南、江苏、安徽、湖北、四川等省。
主要在长江流域的江苏、上海、安徽、江西(九江)、浙江及四川(西昌)等地猖獗为害。
绿盲蝽学名Lyguslucorum Meyer—Dur.分布最广,北起黑龙江,南迄广东、广西,西至甘肃的东部、青海、四川、云南,东达沿海各省,全国各棉区都有分布。
我国江西以北,辽宁以南的辽河、黄河和长江流域为猖獗区。
苜蓿盲蝽学名Adelphocoris lineolatus Goeze广泛分布于全北区和东洋区,在国内分布很广,是偏北方种类,北起黑龙江、内蒙古,西至山西、新疆、甘肃、四川,东达河北、山东、江苏,南止于浙江、江西和湖南、湖北等省的北部。
如甘肃、河北、山西、陕西、山东、河南、江苏、湖北、四川。
是黄河流域和西北内陆棉区的重要害虫。
新疆、陕西、山西、河北、河南等地为猖獗区。
三点盲蝽 (触角盲蝽、花鬓盲蝽、花须盲蝽)学名Adelphocoris taeniophoms Reuter分布于辽宁、华北、西北棉区,以及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等棉区。
主要发生在黄河流域。
如陕西、山西、辽宁、河南、河北等省发生较重。
牧草盲蝽学名Lygus pratensis Linn分布于新疆、辽宁、华北和西北棉区,东北棉区也有分布,南至湖南的边缘。
棉田绿盲蝽象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棉田绿盲蝽象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作者:付俊英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第10期摘要介绍了棉花重要害虫绿盲蝽象的形态特征、发生规律和生活习性,分析其发生的影响因素,并提出防治方法,以为棉田绿盲蝽象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绿盲蝽象;形态特征;发生规律;防治方法中图分类号S435.6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10-0154-01绿盲蝽象是棉花生产上的主要害虫之一,主要以成虫、若虫刺吸棉花的顶心、嫩叶、花、蕾及幼铃,棉花顶心被害后,形成多头棉,丛生疯长;嫩叶被害后形成破叶,俗称“破叶疯”;花蕾及幼铃被害易脱落,对棉花产量影响很大。
近几年,由于抗虫棉的种植,棉田用药次数和用药量减少,棉田盲蝽象发生数量逐渐增加,种群数量不断扩大,已经上升为棉田主要害虫,并且危害逐年加重。
该虫是一种多食性害虫,除为害棉花外,还对蔬菜、果树、苜蓿等作物造成严重危害。
棉花、枣树受害后一般减产20%~50%,严重地块可造成绝产。
1形态特征棉花盲蝽象属半翅目盲蝽科,以成虫、若虫刺吸棉花幼嫩组织,如嫩尖、幼蕾、幼铃的汁液,造成棉花破头、破叶、破枝丛生和蕾铃脱落,从而影响棉花产量。
在北方棉田发生的有4种盲蝽:绿盲蝽、苜蓿盲蝽、三点盲蝽、中黑盲蝽,河间市发生的主要是绿盲蝽[1]。
其成虫体长5 mm左右,绿色,触角比身体短,前胸背板上有黑色小刻点,前翅绿色,膜质部暗灰色。
卵长约1 mm,长瓶状,卵盖奶黄色,中央凹陷,两端突起,无附属物。
若虫初孵时全体绿色,复眼红色,5龄若虫体鲜绿色,眼灰色,身上有许多黑色细毛,翅尖端蓝色,达腹部第4节,腺囊口为一黑色横纹。
2发生规律棉盲蝽象在河间市1年发生5代。
以卵在枣股芽鳞内、杂草、棉田枯枝、落叶上越冬。
越冬卵4月中下旬开始孵化为若虫,孵化盛期在4月下旬。
第1代若虫5月初开始羽化为成虫,羽化高峰期为5月中旬末。
第2代若虫5月中旬开始孵化,孵化盛期在5月末,6月上旬若虫开始羽化为成虫,羽化高峰在6月中旬末,成虫迁飞到棉田猖獗危害,并交配产卵。
棉花盲椿象的防治

防治工作展望
01
综合防治
未来棉花盲椿象的防治将更加注重综合防治措施的运用,包括农业防治
、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多种方法的有机结合,以实现更好
的防治效果。
02
抗药性治理
随着盲椿象抗药性的增强,未来将更加注重抗药性治理工作,开展抗药
性监测和风险评估,研发新型农药和施药技术,以克服盲椿象的抗药性
。
深入研究盲椿象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规律,为制定科 学合理的防治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研发新型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和使用 频率,降低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
THANKS
感谢观看
棉花盲椿象的危害症状
叶片卷曲
棉花盲椿象的幼虫会钻入 棉株的嫩叶或花蕾中,导 致叶片卷曲、脱落或花蕾 不能正常发育。
植株矮小
受到棉花盲椿象侵害的棉 株生长缓慢,植株矮小, 影响棉花的产量和质量。
落花落果
由于棉花盲椿象的侵害, 棉花的开花和结果受到阻 碍,导致落花落果现象严 重。
04
棉花盲椿象的防治技术
问题。
03
绿色防控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未来棉花盲椿象的防治将更加注重绿色
防控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绿色防控技术包括生态控制、生物防治和物理
防治等措施,能够实现病虫害的可持续治理。
棉花盲椿象防治的未来研究方向
加强盲椿象抗药性机制的研究,寻找有效的抗药性治理 方法,延长农药使用寿命。
加强棉花盲椿象监测预警系统的建设,提高预测预报的 准确性和时效性,为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提供支持
繁殖方式
以卵或若虫越冬,每年发生3-4代,每代成虫在棉株上产 卵10-20粒。
棉花盲椿象的分布与危害
分布范围
如何防治棉花盲蝽象

如何防治棉花盲蝽象棉花盲蝽象是一类害虫,在我国主要有6种,其中绿盲蝽象分布最广,三点盲蝽象和苜蓿盲蝽象主要在北方发生。
棉花盲蝽象属小型害虫,成虫只有几毫米长;前翅一半膜质,一半革质;口器为刺吸式。
盲蝽象原本是棉花的次要害虫,过去在使用药剂防治棉铃虫的同时,控制了它的数量,近年大面积种植Bt抗虫棉,少用或不用杀虫剂使得盲蝽象逐步增加,已经上升为棉花主要害虫。
它们危害棉花的顶芽、边心、花蕾、幼铃和嫩叶,吸食棉株汁液。
从棉花幼苗一直到长出青铃,危害期长达3个月。
造成子叶期生长点变黑干枯,停止生长;真叶期顶芽枯死,不定芽丛生,形成“多头棉”;幼蕾、幼铃先变黄褐色,后干枯脱落;嫩叶展开后大量破碎,俗称“破叶疯”。
盲蝽象喜潮湿,多雨年份发生较重。
第一次灌溉时间早,大水漫灌以及植株过密,疯长,整枝不好等都有利于盲蝽象繁殖和危害。
绿盲蝽象一年可以发生3~5代。
第一代成虫和第二代若虫在棉田附近的苜蓿、苕子、蚕豆、蒿草上生活,6月上旬第二代成虫迁入棉田,正值棉花幼苗期,危害最大。
但也不能忽视中后期的防治。
防治盲蝽象首先要清除路边、地头的杂草及棉柴,减少早春越冬虫源。
其次要合理施肥,切忌偏施氮肥和中后期大量施用氮肥,以防棉花生长过旺。
及时整枝,注意摘除多头棉和细弱枝。
药剂防治要从苗期开始,全程控制。
要注意当地农业技术部门的预报,在苗期达到百株有虫4~5头,蕾期10~12头,铃期20~25头时,及时喷药。
可用药剂较多,包括80%氟虫腈(锐劲特)水分散剂每亩2克或5%丁烯氟虫腈乳油1000倍液、48%毒死蜱(乐斯苯)60~80ml/亩、40%丙溴磷乳油l5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4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5%氟虫脲(卡死克)乳油每亩200克、1.8%阿维菌素乳油3000倍液或50%马拉硫磷乳油1000倍液等,也可以使用菊酯类药剂。
要注意组织连片打药,选择傍晚施药,重点喷洒嫩头、边心和蕾铃。
棉花田盲蝽象发生与防治技术

棉花田盲蝽象发生与防治技术作者:金花来源:《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5年第10期摘要:盲蝽象是博州棉花田主要害虫之一。
随着博州棉花种植面积的增加,盲蝽象为害程度也成倍上升。
经过本人在2012年~2014年三年连续调查,我州棉花田盲蝽象虫害率达平均达10~15%,严重的田块高达60%。
经过笔者多年生产实践,初步摸索总结出盲蝽象的为害特点、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措施。
关键词:棉花;盲椿象;防治技术1 棉花盲椿象1.1 为害特点:棉盲椿象对棉花的危害时间很长,从幼苗一直到长出青铃,危害期长达3 个月,以棉花开花期第3 代绿盲椿象危害最重,棉盲椿象以成虫、若虫刺吸棉株营养液,造成蕾铃大量脱落、破头、破叶和枝叶丛生等。
在棉花的各生育期中,受害植株的表现也不同:在子叶期生长点被害,则生长点变黑干枯,不再生长。
真叶出现后,顶芽受害枯死,不定芽丛生,变成“多头棉”。
危害嫩叶时,被害点初呈小黑点,叶展开后大量破碎,称为“破叶疯”。
幼蕾、幼铃被害,先形成黄褐色,最后干枯脱落。
1.2 形态特征:危害棉花的盲椿象主要有绿盲椿象、苜蓿盲椿象、和中黑盲椿象。
绿盲椿象成虫体长5 mm,宽2.2 mm,绿色,密被短毛。
头部呈三角形,黄绿色,复眼黑色突出,无单眼,触角4节丝状,较短,约为体长的2/3, 1节黄绿色,4节黑褐色。
前胸背板深绿色,布许多小黑点,前缘宽。
小盾片三角形微突,黄绿色,中央具1 浅纵纹。
前翅膜片半透明暗灰色,其余为绿色。
足黄绿色,后足腿节末端具褐色环斑,雌虫后足腿节较雄虫短,不超腹部末端,跗节3节,末端黑色。
卵长l mm,黄绿色,长口袋形,卵盖奶黄色,中央凹陷,两端突起,边缘无附属物。
若虫5 龄,与成虫相似。
初孵时绿色,复眼桃红色。
2 龄黄褐色,3 龄出现翅芽,4 龄翅芽超过第l腹节,2、3、4龄触角端和足端黑褐色,5 龄后全体鲜绿色,密被黑细毛,触角淡黄色,端部色渐深。
眼灰色。
1.3 生活习性:绿盲椿象发生5 代,产卵部位在棉花的嫩叶、叶片主脉、苞叶、嫩茎上。
13314761_绿盲蝽卵的染色方法及其在棉花和苜蓿上的分布

绿盲蝽(Apolygus lucorum )属半翅目盲蝽科,自21世纪以来,首先在棉田由次要害虫演变成了主要害虫[1,2]。
绿盲蝽具有寄主植物种类多、成虫飞行扩散能力强等特点,其为害从棉田逐渐波及到同一种植区内的其他多种农作物、果树和蔬菜[2~5]。
近年来,科研人员对绿盲蝽的人工饲养技术、个体发育与繁殖、食性、寄主选择行为、取食行为、性信息素通讯行为、交配与产卵行为、飞行与扩散能力、滞育与越李耀发1,党志红1,安静杰1,高占林1,苑子夜1,柳春红1,袁文龙2,潘文亮1(1.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河北省农业有害生物综合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部华北北部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河北保定071000;2.河北省植保植检站,河北石家庄050011)摘要:为了明确绿盲蝽在棉花和苜蓿植株上的产卵特性,采用改进的酸性品红染色法,调查了绿盲蝽在棉花和苜蓿植株不同部位上的产卵情况。
结果表明:绿盲蝽在棉花植株上的产卵部位与其趋嫩特性密切相关,主要产卵部位是嫩叶和腋芽,其次是幼蕾和嫩叶柄,这4个幼嫩部位上的产卵量占棉花植株总卵量的79.57%,而在其他部位上的产卵量较少;但是在苜蓿植株上,绿盲蝽的主要产卵部位是刚收割后的新茬和嫩尖,2个部位的产卵量分别占苜蓿植株总卵量的43.90%和25.30%,并且在旧茬上也有11.59%的产卵量,而在嫩叶上产卵量却很少(仅占总卵量的0.91%)。
绿盲蝽在植株上的产卵部位与其趋嫩习性有关,但也会因寄主种类的不同而存在差异。
关键词:绿盲蝽;产卵部位;酸性品红染色法;棉花;苜蓿中图分类号:S4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631(2016)06-0062-04收稿日期:2016-02-03基金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103012)作者简介:李耀发(1977-),男,河北高碑店人,副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研究。
Tel :************;E-mail :***************。
棉花盲椿象的防治办法

棉花盲椿象的防治办法盲椿象的发生,对生态环境是很敏感的。
盲椿象喜欢25℃~30℃温度和80%~90%的相对湿度环境,近期的多湿寡照天气是非常有利于盲椿象的发生。
棉田的插花种植也是有利于盲椿象的寄生与转移为害的,现在,黄豆、蚕豆及其它蔬菜在棉田穿插种植的现象比比皆是,有利于它们的繁殖。
所以,湖北省汉川、云梦等县市棉区的一些棉农,近期反映盲椿象的发生与为害已经露头,必须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
盲椿象的种类很多,为害棉花的主要有绿盲蝽、苜蓿盲蝽、中黑盲蝽、三点盲蝽等。
它在棉花生长发育的各个时期都可以为害。
盲椿象的为害作用,一是用刺吸式口器刺入棉株幼嫩器官,吸取嫩肉组织的汁液,二是向棉株幼嫩器官注入唾液,使细胞坏死或呈畸形生长。
棉花子叶期为害生长点后,受害嫩尖干枯,再不滋长新芽,俗称为公棉花;幼苗期有3~5片真叶为害时,顶芽也会被剌伤枯死,但叶腋间还可发出新芽,再生二次果枝,形成多头棉,有的地方称为破头疯;幼叶被害,叶面先呈小黑色斑点,被害的孔洞然后变为不规则的大小洞口,俗称破叶疯;果枝顶端被害,叶腋间会滋生营养枝,形成扫帚苗;幼蕾受害,一种是2~3天后干枯,另一种是苞叶张开,然后幼蕾脱落,第三是大蕾受害呈现黑斑,花不能正常开放;幼铃受害,表皮呈现黑褐色水渍状斑,重的棉铃僵化脱落,或布满黑点,品质降低。
鉴于历年盲椿象为害的教训,各地已经预报,今年盲椿象有大发生的趋势,因此,应该及早动手加以防范。
从农业防治而言,一是要清除棉田四周的杂草;二是要疏理棉田沟厢,降低湿度;三是要应用调控手段,塑造通风透光的棉花株型;四是要调减氮素肥料,增施磷钾肥。
从化学防治来讲,一可用灭盲蝽25%吡虫剂、矿物油1000~1500倍液;二可用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可湿性液剂5000倍液;三可用啶虫脒3%乳油1500~2000倍液;四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五可用35%连胜悬浮剂5000~6000倍液;六可用90%快灵可湿性粉剂6000~8000倍液;七可用40%毒死蜱或48%乐斯本乳油1000~1500倍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 北省 邯 郸市是 棉 花优 势 产 区 。 自 1 9 9 6年 引
进 转 B 基 因棉 ,9 8年 以来 普遍 种 植 , 田害 虫格 t 19 棉
局 随 之变 化 , 蝽 取 代 棉 铃 虫 成 为 棉 田 的 主 要 害 盲 虫 。近年来 , 盲蝽 在邯 郸棉 田 已成 为危 害 棉 花 多 绿 种蝽 中的优势 种 , 成棉 花 不 同程 度 的减产 。开 展 造 当地 绿盲 蝽发 生流 行与 气 象条 件 的关 系研 究 , 立 建
成绝 产嘲 。
了研 究 , 建立 了棉 花盲 蝽 长期 预报 模 式 与 中短 期 气 象 条件 适宜 度 预 报 模 式 ; 震 研 究 了不 同 寄 主 王 对 江苏 绿盲 蝽 与 中黑 盲蝽 适 合度 的影 响 , 步 建立 初 了盲蝽 成虫 发 生期 与发 生量 中期 预测模 型 。
发展 有 一定影 响 的气象 因子作 为 自变 量 , 然后 通 过 逐 步 回 归分 析 , 出对 虫 情 影响 显 著 的 因子 , 对 每 一 选 针
代 绿盲蝽 发 生程度 和发 生盛 期组建 了预 报预 测模 型 。 关键 词 : 绿盲蝽 ; 气象 因子 ; 色关联 度 ; 灰 回归方程
S ONG a - u ,T AN Xi- i J AO i - o g Xi o h i I u xa, I J n r n ,W ANG - u n,W ANG n -e g,Z Yi a x Ho g f n HANG J n u
摘 要 : 用 邯郸 市农 业局植保 站 2 0 - 2 0 利 0 4 0 9年 绿 盲蝽 监 测 资料 据 绿盲 蝽 不 同代 次 的发 生 量 和 盛 期 , 根 按 照《 盲蝽 测报技 术 规 范》 棉 规定标 准 进 行邯 郸 绿 盲蝽 代 次 和 发 生程 度 级 别 划分 , 析 邯 郸 市 绿 盲 蝽 的发 生 分 发展 规律 ; 并利 用 2 0 - 2 0 0 3 0 9年邯 郸市 气象 观 测 资 料 , 取 绿 盲蝽 发 生 时期相 关联 的相 近 时段 直 至前 一 选 时段 的温 度 、 对 湿度 、 相 降水 量 、 日照 时数等 气象 要素 , 分别 以月和 旬 不 同 时间尺 度 的 气 象要 素作 为预 报 因 子 , 究 绿盲蝽 发 生流行 与 气象条件 的关 系 , 研 利用 灰 色 关联 度 法进 行 初 步 筛选 , 筛选 出对 绿 盲蝽 各 代 发 生
望 ; 文华 [ 比较分 析 了 江苏 沿海 地 区 转 B 基 因 徐 8 ] t
1资 料 和 方 法
采用 的资 料 为 邯 郸 市农 业 局 植 保 站 提 供的 田
抗 虫棉 与常 规棉 2类棉 田昆虫 种群 的差 异 ; 进 步 李 等 _ 对新 疆棉 区 主要 害 虫 的演 替 及 其 机 理 进 行 了 g ]
中 图 分 类 号 :4 5 6 2 ¥ 3 . 2 文 献标 志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06 2 2 1 ) 90 2 —4 1 0 —3 X(0 1 0 —0 40
随着 抗 虫 棉 的 广 泛 种 植 , 盲 蝽 为 害 日益 加 棉 重 。根据 冀 中 南 地 区 的 田间 调 查 : 蝽 发 生 高 峰 盲 期, 平均 百株 虫头 数可 高达 7 0头 , 株 受 害率 超 过 百 6 , O 叶片平 均受 害 率 超 过 8 , 尖 生 长点 受 害 O 顶 率超过 5 % , 铃 脱 落 中的 4 ~ 6 是 由盲 蝽 O 蕾 O 0 引起 的[ ; 盲 蝽使 棉 花 的产 量 和 品 质 降低 , 者 1棉 轻 减 产 1 左右 , 0 重者 减 产达 5 以上l , 重 的造 O - 严 2 ]
象局 资料 室提 供 了 2 0 —2 0 0 3 0 9年 的气 象 资 料 , 包
基 因棉 田主要 害虫 和天 敌 的种 群消 长 规律 。 目前 , 对棉 盲蝽 的研 究 主要 集 中在 其 演 变 规 律 和 防 治措 施 方面 , 对棉 盲蝽发 生 流行 与气 象条 件 关 系 的研 究 相 对较 少 。吴 昊等 [] 1 利用 小 波 分 析 方 法 , 近 2 1 对 8 年 来鄱 阳湖 北 部 棉 花盲 蝽 发 生等 级 的规 律 性 进 行
绿盲 蝽 发 生 情 况 的 预 报模 型 , 于 科 学 防治 、 效 对 有
为减 轻棉盲 蝽 给农业 经 济造 成 的严 重 损失 , 科
技工 作 者 加 大 了对 棉 盲 蝽 的 研 究 力 度 , 孝 羲 张 等L、 4 张耀 进 等 _ 介 绍 了棉 盲 蝽 的预 测 原 理 和方 ] 5
河 北邯 郸 棉 田绿 盲 蝽 预 报 方 研 究
宋 晓辉 田秀霞 焦金 荣。 王 艺璇 王洪 峰 张 , 。 , , 。 瑁 (. 1 河北 省邯 郸市 气象 局 , 郸 0 6 0 ;. 北省邯 郸 市农 业局植 保站 , 郸 0 6 0 ) 邯 50 12 河 邯 5 0 1
Re e r h o r c s e h d o to gu u o u s a c n Fo e a tM t o fCo t n Ly sl c r m n Ha d n o b iPr v n e i n a fHe e o i c
分 析 。崔金 杰等n ] 中国农 业 科 学 院 棉 花研 究 所 0在 试 验 农 场 , 过 对 田间小 区 的调 查 , 究 了转 双 价 通 研
间监 测 资 料 , 括 2 0 2 0 包 0 4 0 9年 的绿 盲 蝽 各 代 发
生高 峰期 、 各代 发生 量等 相 关 生物 数 据 。邯 郸市 气
法; 章炳 旺等 [ 对 安 徽 省 转 B 基 因 棉 田主要 害 虫 6 t
减少 棉 盲蝽造 成 的损失 具 有重要 意 义 。
发 生动 态进 行 了研 究 ; 仰 青 等口 从 盲 蝽 的分 布 、 刘 ] 危 害 、 药 性 产 生 和 发 展 等 方 面 进 行 了综 述 和 展 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