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细胞在胸腺中的发育二
免疫学练习题09(第十~十一章)

免疫学练习题09(第十~十一章)第十章T淋巴细胞一、单选题1、在胸腺的阴性选择中,被删除的细胞是:()A.不能与肽-MHC分子复合物有效结合的DP细胞B.与肽-MHC分子复合物亲和力适当的DP细胞C.与自身肽-MHC分子复合物有高亲和力的SP细胞D.不与自身肽-MHC分子复合物发生结合的SP细胞2、在胸腺的阳性选择中,发生凋亡的细胞是:()A.与肽-MHC分子复合物有效结合的DP细胞B.与肽-MHC分子复合物亲和力过高的DP细胞C.与自身肽-MHC分子复合物有效结合的SP细胞D.不与自身肽-MHC分子复合物发生结合的SP细胞3、T细胞在胸腺发育过程中,通过阳性选择获得:()A.自身MHC限制性B.自身耐受C.TCRβ链基因重排D.功能性TCR的表达4、以下是T细胞在胸腺发育过程中获得的特性,除了:()A.自身MHC限制性B.自身耐受C.自我更新D.功能性TCR的表达5、T细胞在胸腺发育过程中,通过阴性选择获得:()A.自身MHC限制性B.自身耐受C.TCRβ链基因重排D.功能性TCR的表达6、T细胞在胸腺发育过程中,通过TCR基因重排获得:()A.自身MHC限制性B.自身耐受C.自我更新D.功能性TCR的表达7、Th1细胞不分泌的细胞因子是:()A.IL-2B.IL-4C.TNF-βD.IFN-γ8、所有T细胞特征性标志是:()A.BCRB.CD2C.TCRD.CD49、胞质区含有ITAM基序的CD分子是:()A.CD3B.CD28C.CD4D.CD152(CTLA-4)10、HIV包膜蛋白gp120受体是:()A.CD2B.CD3C.CD4D.CD811、CD4分子与MHCⅡ类分子结合的区域是:()A.α1结构域B.β1结构域C.α2结构域D.β2结构域12、CD8分子与MHCⅠ类分子结合的区域是:()A.α1结构域B.α2结构域C.α3结构域D.β2结构域13、与MHCⅡ类分子结合的CD分子是:()A.CD3B.CD4C.CD8D.CD2814、与MHCⅠ类分子结合的CD分子是:()A.CD3B.CD4C.CD8D.CD2815、胞质区含有ITIM,与B7结合后终止T细胞活化的CD分子是:()A.CD3B.CD28C.CD152D.CD216、下列分子中,与APC细胞/靶细胞上相应配体结合后抑制T 细胞活化的是:()A.ICOSB.PD-1C.CD154D.CD217、Th2不分泌的细胞因子是:()A.IFN-γB.IL-4C.IL-1018、通过分泌TGF-β对免疫应答发挥负调节的T细胞是:()A.Th1B.Th2C.Th3D.Tr119、识别外源性抗原肽,受自身MHCⅡ类分子限制的T细胞是:()A.CD3+TB.CD4+TC.CD8+TD.CD28+T20、识别内源性抗原肽,受自身MHCⅠ类分子限制的T细胞是:()A.CD3+TB.CD4+TC.CD8+TD.CD28+T21、关于TCRγδT细胞,描述错误的是:()A.不受MHC限制B.受体缺乏多样性C.多为CD4-CD8-细胞D.主要分布在外周血22、细胞免疫应答引起的炎症反应主要由下列哪个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引起:()A.Th1B.Th2C.Th3D.Tr123、通过分泌IL-10抑制巨噬细胞的功能的细胞是:()B.Th2C.Th3D.Tr124、主要辅助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的T细胞是:()A.Th1B.Th2C.Th3D.Tr125、下列哪组分化抗原是T细胞的辅助受体:()A.CD28,CTLA-4B.CD4,CD8C.CD40,CD40LD.CD2,LFA-326、下列几组分化抗原是T细胞的协同刺激分子受体及其配体,除了:()A.CD28与B7B.CTLA-4与B7C.CD40与CD40LD.CD2与LFA-227、下列分子是T细胞表面介导细胞间黏附的表面分子,除了:()A.CD2B.ICAM-1C.LFA-1D.CTLA-428、下列细胞能通过FasL/Fas途径诱导靶细胞凋亡,除了:()A.效应CTLB.NKC.NKTD.效应Th229、下列细胞中主要功能是特异性直接杀伤靶细胞的为:()A.CTLB.NKC.NKTD.Tr130、细胞间相互作用不受MHC限制的是:()A.Th与B细胞B.Th与DC细胞C.NKT与靶细胞D.CTL与肿瘤细胞31、活化后能促进T细胞活化信号的转导,与CD4/CD8胞浆区相联的PTK是:()A.p56LckB.p59FynC.ZAP-70D.PLC-γ32、与TCR活化信号的转导相关,与CD3胞浆区相联的PTK是:()A.p56LckB.p59FynC.ZAP-70D.PLC-γ二、名词解释1、T细胞库2、(胸腺的)阳性选择3、(胸腺的)阴性选择4、TCR-CD35、ITAM6、CTLA-4三、填空题1、T细胞在胸腺发育过程中最核心的事件是获得、及三个方面。
T细胞

CD3 TCR
TCR
CD3 zz
-+
CD3 ge e
CD4 CD8
ITAM(ARAM)
二、CD4和CD8
CD4:单链,属IGSF V亚家族,V1含有CDR
功能:识别MHC-Ⅱ,稳定T细胞和APC之间 的相互作用(粘附分子)。参与传递细胞活化 信号。HIV gp120的受体。
CD8:双链,属IGSF V亚家族。
特异性:只对诱导免疫应答的抗原发生应答 和结合反应,对其它抗原没有作用;
获得性:只在抗原刺激后产生,不能遗传给 后代。
免疫应答的可分为三个阶段:
识别启动:包括APC对抗原的摄取、处理、 递呈和淋巴细胞特异性识别抗原
增殖分化:指T、B细胞识别抗原后传递活化 信号,自身发生活化、增殖和分化
效应:引发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效应和B细 胞介导的体液免疫效应
进入 外周
自身反应性T细胞
DN
DP 凋亡
胸腺髓质 上皮细胞
凋亡
第二节 T细胞分化抗原
CD ( 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 分 化群:细胞在不同分化阶段表达的、与细胞 分化有关的表面抗原。可以通过特异性抗 体鉴定这些抗原,对细胞进行分类并了解 细胞所处的分化阶段。抗体、序列、功能 P138↓5
场所:主要在外周免疫器官(淋巴结、脾 脏)
第一节 T细胞特异性识别抗原
一、内源性抗原或外源性抗原的提呈(复习) 二、APC与T细胞相互作用包括:
非特异性结合 特异性识别 共刺激分子相互结合
一、T细胞与APC的识别与结合
非特异性粘附:
ICAM1/2----LFA-1 LFA-3 ----CD2 VCAM-1---VLA-4 特异性识别: MHC-II类分子/抗 原肽与TCR/CD3复 合物 共刺激分子: B7---CD28
T 细胞的一生(T细胞亚群)

四、TH、CTL和TREG细胞
细胞毒性T细胞(cytotoxic T cell, CTL/Tc) 一般指CD8+TCRαβT细胞,可分两类:
Tc1 分泌的细胞因子与Th1相似 Tc2 分泌的细胞因子与Th2相似
四、TH、CTL和TREG细胞
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 Treg) 一般表达CD4和CD25,作用多为负调节免疫应 答。
TCRγδT细胞
数量少,占5% 多为CD4―CD8―(DN细胞);少数为CD8+ 分布于皮肤、粘膜参与固有免疫,是抗感染的
第一线细胞
TCRαβT细胞
数量多,CD4+/CD8+(SP细胞) TCR识别谱广,是参与免疫应答的主要细胞群
三、 CD4+T细胞和CD8+T细胞
两者通常是针对TCRαβT细胞而言
抗原识别受体TCR(T cell recepter): 是所有T细胞 的特征性表面标志,特异性识别Ag的分子基础。
TCR
T细胞特有标志 (1)异二聚体,属IgSF (2)4种肽链
α、β、γ、δ (3)V区构成特异性
识别Ag的分子结构 (4)胞浆区短,不能传
导活化信号
CD3
5种肽链γδεζη; 其中γδε属IgSF
表型:DN → DP → SP 重要事件:阳性选择、阴性选择
一、T细胞在胸腺中的发育
阳性选择
阴性选择
一、T细胞在胸腺中的发育
一、T细在胸腺中的发育
阳性选择和阴性选择的意义
阳性选择:获得自身MHC限制性 阴性选择:获得自身免疫耐受
第二节 T淋巴细胞的表面标志物及分类
一、TCR-CD3复合物
3. CD4/CD8>2.5:表明细胞免疫功能处于“过度活跃”状 态,容易出现自体免疫反应,见于类风湿性关节炎、I型糖 尿病等。
(人卫5版医学免疫学)第十章 T淋巴细胞

三、协同刺激分子
• • • • • • • CD28 CTLA-4(CD152) ICOS PD-1 CD2 CD40L(CD154) LFA-1和ICAM-1
CD28
• 表达:两条相同肽链组成的同 源二聚体,表达于90%CD4+T 细胞和50%CD8+T细胞。 • 功能:与B7(B7.1 、 B7.2/CD80、CD86)结合, 在T细胞活化中发挥重要作用。
第十章
T淋巴细胞
第一节 T淋巴细胞的分化发育
•T细胞在胸腺中的发育 •T细胞在外周淋巴器官中的分化发育
一、T细胞在胸腺中的发育
T细胞在胸腺发育过程中获得功能性TCR的 表达、自身MHC限制以及自身免疫耐受。
依据CD3以及辅助受体CD4和CD8的表达
双阴性阶段:TN细胞(triple negative cell, CD3-CD4-CD8-) DN细胞(double negative cell,
二、CD4分子和CD8分子
• 成熟的T细胞只表达CD4或CD8分子。
• 主要功能是辅助TCR识别抗原和参与T细胞 活化信号的传导,又称为T细胞的辅助受体。
CD4分子
• 单链跨膜蛋白; • 表达:60%-65%αβT细胞及部 分NKT细胞; • 功能:可与MHCⅡ类分子β2结 构域结合,增强T细胞与APC之 间的相互作用并辅助TCR识别抗 原,参与TCR识别抗原所产生的 活化信号传导过程。 • 是HIVgp120的受体。
• 所有T细胞表面的特征性标志。
• 结构:TCR是由两条不同肽链构成的异二聚
体,分别为、链( 95%-99% )或、链
(1%-5%),含V区和C区。
• 功能:识别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 具有双重特异性
T细胞

4、功能性TCR的表达
(1)表面CD分子的表达
根据CD4、CD8分子表达格局分为三个时期:
DN(进入胸腺的淋巴样干细胞) DP(CD4+,CD8+) SP(CD4+或CD8+)阶段 CD3: DN期开始低表达,SP阶段高表达。
(2)TCR αβ链基因的重排 DN阶段:β链基因重排,表达 β链。 DP阶段:α链基因重排,并表达功能性的TCRαβ。
UP
(四) 细胞因子受体
(五) 丝裂原结合蛋白
丝裂原(刀豆素A、植物血凝素) +丝裂原结合蛋白 激活T细胞克隆 增殖
APC
T细胞
二、T淋巴细胞亚群
T细胞在表型及功能上均为异质性群体。 表型与功能并不完全一致。 多种分类方法。
T淋巴细胞的亚群
Th: Th1,Th2,Th0 CD4+T细胞 TDTH TCRαβT细胞 CD8+T细胞 Ts Tc(CTL) TCRγδT细胞
CD8+杀伤性T细胞:CTL(Tc)细胞
表型:CD8+(多)、CD4+(少) 功能:特异性直接杀伤靶细胞。 杀伤机制: 1、Fas/FasL介导的细胞凋亡 2、细胞裂解(细胞毒)
细胞裂解(细胞毒性) 杀伤过程:
接触相: 效-靶结合 分泌相: 释放穿孔素 裂解相: 不可逆损伤
杀伤特点:
a、特异性识别靶细胞 b、受MHC限制
TCR的功能:
参与抗原的识别(识别MHC-抗原肽复合
物)。
与CD3形成复合物,将特异性信号传导
至T细胞内。
2、CD3
六肽链结构, 由5 种肽链构成的3种 二 聚 体 。 与 TCR 跨 膜区形成盐桥。 由γ /ε、δ /ε 和ζζ (80~90%) 或 ζη ( 10~20% ) 等3种二聚体构成。 6条肽链均能转导 TCR的信号。
T细胞

CD8+细胞毒性T细胞
特异性介导靶细胞裂解或凋亡,其机制为: 释放穿孔素→靶细胞裂解、死亡 释放颗粒酶 →借助穿孔素的穿孔作用进入靶细胞 →细胞凋亡 高表达FasL →Fas/FasL途径 →靶细胞凋亡 分泌TNF-
Thank you!
清除识别自身
抗原的 T 细胞
获得自身耐受性
二、 T细胞的表面分子及其功能
1.TCR-CD3复合物 2.TCR共受体 3.协同刺激分子 4.其他表面分子
(一)TCR-CD3复合物 是T细胞识别抗 原和转导信号的 主要单位 介导TCR与抗原 接触后产生的第 一活化信号
酪氨酸活化基序(ITAM)
(一)T细胞库的形成机制
—
TCR多样性及其分子机制
每个T细胞克隆都有其独特的TCR,该TCR特
异性识别一个抗原肽-MHC复合物(pMHC)。
体内约有1018个T细胞克隆,构成了一个庞
大的T细胞库,以便应对自然界千变万化的 抗原肽。
TCR多样性及其分子机制 1. TCR基因结构
2. TCR基因重排
TCR多样性产生机制
多样性机制 V D J 组合多样性 V区基因数 连接多样性 总 计 70 0 61 52 2 13 12 0 5 60 6x102 1013 1015 5 3 4 60
4.3x103 1.4x103 5.8x106 2x1011 1018
(二)T细胞在胸腺中的发育
CD8+T cell
Apoptosis
(95%)
未接触MHC分 子: Ag肽
MHCⅠ类分子 胸腺上皮细胞 Ag肽:MHC分子 MHCⅡ类分子
DP细胞
CD4+T cell
T淋巴细胞知识讲座

二 T淋巴细胞的表面分子及其作用
1. TCR-CD3复合体
(1) TCR(T cell receptor)的结构和功能 :
(2) 中文名:T细胞(抗原)受体(T细胞特征性标志)
结构:两条多肽链构成的异二聚体,αβγδ,属Ig超家族。
(1)
胞外区:可变区(V区)+恒定区(C区)。
效应T细胞:表达IL-2R、CD45RO等,不参与淋巴细 胞循环,主要向炎症部位迁移。
记忆T细胞:表达CD45RO等,存活期长,与再次应答 有关。当再次应答时,记忆T细胞可迅速 转化为效应T细胞。 分为:
CCR7-:血液等非淋巴组织,迅速产生效益,效益型Tm。 CCR7+:淋巴组织,杀伤作用慢,中央型Tm。
第10章 T 淋巴细胞
NK
T细胞(thymus lymphocyte, TL)
来源于骨髓→在胸腺(thymus)内发育成熟
移行至外周淋巴组织
执行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 参与对TD抗原的体液免疫应答。
未活化淋巴细胞直径6~7微米,浆/核比例很小 (左,普通光镜)。投射电镜显示未活化淋巴细 胞胞核致密,胞浆中细胞器很少(右)。
跨膜区:带正电荷,与CD3分子相连。
(1)
胞浆区:短,不能向胞内传递信号。
(2) 功能:能识别APC表面或靶细胞表面的MHC-Ag肽
(双识别,抗原肽+MHC,具有MHC限制性)
(1) 分类:TCRαβ、TCRγδ(αβT,γδT)。
(2)CD3分子 结构:由5种肽链组成的同二聚体或异二聚体。 肽链:γ 、δ 、ε 、ζ 、η 结构形式: γ ε 、δ ε 、ζ ζ (为主) 或γ ε 、δ ε 、ζ η 胞浆区长,含有免疫受体酪氨酸活化基序 (immunorecepter tyrosine based activation motif ,ITAM)。 功能:参与细胞活化的信号转导。
T细胞

CTL诱导病毒感染细胞凋亡
3、Treg ( regulatory T cell)
CD4+CD25+Foxp3+
功能:抑制T细胞活化和增殖,抑制免疫应答 nTreg(自然调节性T细胞)来自胸腺,抑制自身反应性T细胞应答
iTreg (诱导性T细胞)
来自外周,受抗原等诱导产生
负调节机制
* 直接接触; * 分泌抑制性细胞因子:TGF-, IL-10, IL-35
tyrosine based activation motifs, ITAM)
酪氨酸激酶将其中酪氨酸磷酸化后,引起 信号转导的级联反应,导致细胞活化
2、CD4分子和CD8分子
CD4
MHCⅡ类分子受体
与β2结构域结合
CD8
双链跨膜蛋白
MHCⅠ类分子受体
单链跨膜蛋白
与α3结构域结合
Lck PTK
TcR
二、根据TCR肽链组成分类
T细胞(95%以上)和 T细胞。
T细胞特点: * 主要为CD4- CD8- T细胞。 * 分布于皮肤和黏膜组织。 * 识别多种病原体表达的共同抗原成分
(非肽类、CD1提呈的糖脂、HSP)
* 无MHC限制性 功能:参与局部抗感染(病毒、靶细胞)和抗肿瘤
三、根据CD4和CD8分子表达分类
识别结合
TCR
不能识别结合
胸腺上皮细胞 自身MHC分子
胸腺细胞被选择而存活 胸腺细胞凋亡
识别结合MHCⅠ类分子的胸腺细胞,发育为CD8+T细胞 识别结合
MHCⅡ类分子的胸腺细胞,发育为CD4+T细胞
结果: 获得自身MHC限制性 * * CD8+T细胞具有识别MHC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T细胞发育过程中的阳性选择
T
细 胞 在 胸 腺 中 的 发 育
阳性选择(positive se1ection),在胸腺皮质中,同胸腺 上皮细胞表面的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以适当亲和力发生特 异性结合的DP细胞可继续分化为单阳性(SP)细胞,其中与 Ⅰ类分子结合的DP细胞, CD8表达水平升高,CD4表达水平 下降直至丢失;而与Ⅱ类分子结合的DP细胞,CD4表达水平
TCR
的 结 构 和 功 能
TCR 是由两条不同肽链构成的异二聚体,构 成 TCR 的肽链有 α 、 β 、 γ 、 δ 四种类型。根据 所含肽链的不同, TCR 分为 TCRα β 和 TCRγ δ 两 种类型。体内大多数T细胞表达TCRα β ,仅少数 T细胞表达TCRγ δ 。
TCR为跨膜蛋白,由二硫键相连,肽链分为 胞外区、跨膜区和胞浆区,其胞浆区肽链很短, 不能转导活化信号;两条肽链的跨膜区通过盐桥 与CD3分子的跨膜区连接,形成TCR/CD3复合体。 TCR识别抗原所产生的活化信号由CD3分子传导至 T细胞内。
2.CD3分子的结构和功能
CD3分子具有γ 、δ 、ε 、ζ 及η 五种肽 链,通常以γ ε 、δ ε 和ζ η 形成异二聚体或 ζ ζ 形成同二聚体形式存在。这五种肽链均有
免疫受体酪氨酸活化基序(immunoreceptor
tyrosine-based activation motif,ITAM)。
胸腺细胞发育为CD8+细胞,而识别MHCⅡ类分子的胸腺细 胞发育为CD4+细胞。 ▲阴性选择(negative se1ection),系SP细胞在皮髓质交界 处及髓质区,与胸腺DC、巨噬细胞表达的自身肽-MHC I类 或Ⅱ类分子发生高亲和力结合的而被消除,或成为无能状态, 以保证入外周淋巴器官的T细胞库中不含有针对自身成分的T 细胞,也是T细胞获得中枢免疫耐受的主要机制。
1.T细胞受体(TCR)的发育
T
细 胞 在 胸 腺 中 的 发 育
在胸腺中,αβT细胞约占T细胞总数的95%~ 99%,γδT细胞约占1%~5%。胸腺细胞在双阴性 (DN)阶段β链基因开始重排,表达β链蛋白,并 与前T细胞替代α链PTα(Pre T Cel1α)组装成PTα: β受体,表达于前T细胞表面,在 IL-7等诱导下,分 化至CD4+CD8+的双阳性( DP)阶段(PTα:β表 达下调) ,细胞停止增殖,α链基因开始重排,并 表达有功能性的TCRαβ。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升高,CD8表达水平下降直至丢失;不能与抗原肽-MHC发生
有效结合或亲和力过高DP细胞在在胸腺皮质中发生凋亡,此 过程称为胸腺的阳性选择。
3.T细胞发育过程中的阴性选择
T
细 胞 在 胸 腺 中 的 发 育
▲经阳性选择的DP细胞存活,并分化为SP细胞,使T细胞获
得了在识别过程中自身MHC限制能力。识别MHCI类分子的
一、TCR-CD3复合物
1.TCR的结构和功能
T 细胞抗原受体( T cell antigen receptor , TCR)为所有T细胞表面的特征性标志,以非共价键 与CD3分子结合,形成TCR-CD3复合物。 TCR的作用——识别抗原。
TCR识别抗原的特点: 1)特异性识别抗原提呈 细胞或靶细胞表面的抗原肽 -MHC 分子复合物; 2 ) TCR 识别抗原肽 -MHC 分子复合物时,具有双重特异 性,即既识别抗原肽的表位,又识别自身 MHC 分子 的多态性部位。
胸腺造血微环境促进胸腺细胞存活和分化的机制:分泌细胞因子
或其他介质,是胸腺中T细胞成熟的重要条件;表达的粘附分子 通过与相应配体结合,促进胸腺细胞的分化。
胸腺中的T细胞按CD3及辅助受体CD4/CD8的表达分为三个阶段: 双阴性阶段、双阳性阶段和单阳性阶段。
T细胞在胸腺发育过程中最核心的事件是获得功能性TCR的表达、 自身MHC限制以及自身免疫耐受。
CD8分子由α 和β 肽链组成,2条肽链均为跨 膜蛋白,由二硫键连接。CD8分子由α 和β 肽链的 细胞外区含一个Ig样结构域,能够与MHCⅠ类分子 的α 3结构域结合。 作用:辅助TCR识别抗原;参与TCR识别抗 原所产生的活化信号转导过程。
二、T细胞在外周淋巴器官中的分化发育
初始T细胞主要定居于外周淋巴器官的胸腺依赖区; T细胞的定位与它在胸腺发育中获得相应的淋巴细胞
归巢受体(LHR)如LFA-1等粘附分子有关;
T细胞在外周淋巴器官与抗原接触后,最终分化为具
有不同效应功能的T细胞亚群、调节性T细胞或记忆T
细胞。
第二节
T淋巴细胞的表面分子及其作用
S-S
TCR-CD3复合物结构模式图
二、CD4分子和CD8分子
成熟 T 细胞只能表达 CD4 或 CD8 分子,即 CD4+T 细胞或CD8+T细胞。CD4和CD8分子的主要功能是辅 助TCR识别抗原和参与T细胞活化信号的转导。 CD4 分子是单链跨膜蛋白,胞外区具有 4 个 Ig 样结构域,其中远膜端的 2 个结构域能够与MHCⅡ 类分子β 链的β 2结构域结合。CD4分子还是HIV壳 囊膜糖蛋白gp120受体。与CD4分子结合是HIV侵入 并感染CD4+T细胞或巨噬细胞的机制之一。
ITAM由18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其中含有2个
YxxL/V保守序列。因此CD3分子的功能是转导 TCR识别抗原所产生的活化信号。
TCR
αβ
CD3
γ
-S-S-
ε
-S-S-
-S-S-
CD3
δ
-S-S-
CD3
-S-S-
-S-S-
-S-S-S-S-
ε
ζ ζ
-S-S-
ζ η
或
-S-S-
细胞外
细胞膜 细胞内
ITAM
第十章 T淋巴细胞
T淋巴细胞(T lymphocyte)简称T细胞,来 源于骨髓中的淋巴样干细胞,在胸腺中发育成熟。 T 细胞具有高度的异质性,根据其表面标志 和功能特性可分为若干个亚群。各亚群间相互调 节,发挥免疫功能。 T 细胞可介导适应性细胞免疫应答,在 TDAg诱导的体液免疫应答中也发挥重要辅助作用。
第一节 第二节
T淋巴细胞的分化发育 T淋巴细胞的表面分子及其作用
第三节
第四节
T淋巴细胞的亚群
T淋巴细胞的功能
第一节
T淋巴细胞的分化发育
一、T细胞在胸腺中的发育
二、T细胞在外周淋巴器官中的分化发育
一、T细胞在胸腺中的发育
胸腺微环境的组成:胸腺基质细胞、细胞外基质和细胞因子。 胸腺微环境是T细胞发育分化的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