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调查研究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调研报告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调研报告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调研报告》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也在不断演变和塑造。
为了更好地了解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特点,我们进行了一项调研。
首先,调研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非常重视个人发展和成长。
他们普遍认为成功不仅仅是指金钱和地位,更重要的是实现自我价值和发展个人能力。
因此,他们更倾向于选择有益于个人成长的活动和课程,而不是仅仅追求名利。
其次,当代大学生对社会责任感的重视程度也较高。
他们普遍认为,作为大学生应该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关注社会问题并积极参与公益活动。
这体现了当代大学生对社会的责任心和关爱他人的态度,表明他们愿意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另外,调研也显示,当代大学生更注重平等和多元化。
他们对待不同群体的态度更加开放和包容,更加重视性别、种族、宗教等各种多元化因素。
他们认为每个人都应该被平等对待,不应该因为个人身份而受到歧视。
这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对社会的追求更加多元和包容。
总的来说,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呈现出更加开放、包容和注重社会责任感的特点。
他们更加注重个人发展和社会和谐发展的平衡,展现了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希望通过这份调研报告,
可以更好地了解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并为大学生教育和社会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90后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情况调查

90后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情况调查
朱岚怡;郭怡
【期刊名称】《党史博采(理论版)》
【年(卷),期】2015(000)008
【摘要】本文调查了90后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情况,从关注、宣传和教育等角度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总页数】2页(P61-62)
【作者】朱岚怡;郭怡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南京 210000;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南京 210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高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践行情况调查
2.中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3.90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情况调查——以××大学为例
4.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认同情况调查研究
5.高职高专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和践行情况的关系调查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后大学生人生观 价值观调查研究

90后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调查研究(小组成员:严佳琪张恒高雄汪杰)“90后”大学生是在传统与现实的交织中走向革新的一代。
这一代大学生政治观念上坚持主流价值体系,政治参与热情高,但存在一定的认知误区;人生观念上开拓进取、积极主动、灵活务实,但存在厌世情绪;道德观念上思想开化,在坚持传统中创新;学习上主体意识鲜明,但学习风气有待提高;消费上个体差异大,新型消费观念正在形成;生活方式上健康向上,积极投身实践活动,但自我保护意识有待加强;恋爱方面注重实际经历,独立自主,深受女性主义影响。
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没有绝对的界限,社会大众应该以一种更加理性、包容的态度来看待“90后”亚文化。
为更好地了解“90后”大学生,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科学性,我们小组组织了本次调查。
研究主题为“90后”大学生思想生活状况调查,包括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内容,并分别对其进行结构化分解,从而有效地实现从宏观到中观再到微观的转化。
现有的研究成果对“90后”大学生这一“新事物”涉及较少,资料相对匮乏。
本研究运用文化相对主义和女性主义视角,将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有机结合,对“90后”大学生进行了系统化、整体化研究,有助于打破社会大众的刻板印象和主观偏见,更好地认识“90后”大学生群体,有利于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研究设计1 方法:问卷调查为主,辅之以访谈法,并对数据进行分析。
2对象:查问卷共发放问卷120收有效问卷116效回收率为96.7%,其中男生、女生分别占总数的31.1%、68.9%;3 研究假设:“90后”大学生深受全球化、市场经济以及社会变迁、社会结构转型等因素影响,与“80后”大学生有显着差别,如果说“80后”大学生是由传统向现代过渡的一代,那么“90后”大学生则是在传统与现实的交织中走向革新的一代。
二、结果与分析(一)政治观念:坚持主流价值体系,政治参与热情高,但存在认知误区1 “90后”大学生坚持主流价值取向,但也存在一定的认知误区。
论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与素质

论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与素质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是社会意识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是以追求世界的本源、本质、共性或绝对、终极的形而上者为形式,以确立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内容的社会科学。
我们作为大学生,对哲学也有了一定能够的了解, 在二十年左右的生活中,也逐渐有了自己的看法,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
有高尚的,也有庸俗的。
高尚的、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助于提高我们的素质, 使我们不断前进,做社会有用个人,为社会、为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
我们都知道21世纪是充满希望和挑战的新纪元,社会、国家都处于一个大变化的时代。
当今国际竞争归根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
为此,我们大学生的素质就显得异常重要,无论是在什么时代,良好的素质都是最基本的要求。
然而,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关于大学生素质的负面新闻也出现不少,例如缺乏礼貌,漠视环保,我行我素,团队意识差,待人接物没有热情、习惯他人为自己服务等等。
所以大学生必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论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讲到人生观、价值观,我不禁想起去年我看到的那一则既令人感动又令人悲痛的新闻。
2009年10月24日在湖北古城荆州的长江边,为了救两名不慎落水的儿童,正在江边野炊的长江大学一年级的数十名学生立即展开了大营救。
几名会游泳的同学纷纷跳进湍急的江水,救出了落水孩子,而他们自己却被漩涡捆住没能爬上岸来。
岸上所有的同学们手拉手筑成了一道长长的人链,穿过浅滩进入江中,营救自己的同学。
但更不幸的是,浅滩被急流冲跨,更多的学生落入江中!正在不远处锻炼的几位老人奋不顾身地跳进江中奋力救出了好几名大学生。
后来专业营救人员赶到,在广大群众的配合下,展开了全面的大营救。
大多数的数学生都被成功救上了岸,但是,有三名年轻的大学生被打捞上岸时,他们已经永远地停止了呼吸。
为了挽救两个孩子的生命,他们三人却献出了自己年轻而宝贵的生命!他们三人都只有19岁!看完这则消息后,我的心情非常沉重。
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和心理素质的调查报告

现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和心理素质旳调查汇报一、调查旳背景与目旳大学生作为社会中崭新旳一代,是社会中较为活跃旳一种群体。
不过伴随目前物质、精神生活旳改善,社会也发生这巨大旳变革,大学生面对有着更多机会旳同步,也面临着更剧烈旳竞争,以及学习生活感情上带来旳压力,而在当今各大高校中因心理问题而引起旳案例屡见不鲜,因此大学生心理素质健康与否已显得尤为重要,这早已社会中一种不容忽视旳重要问题。
伴随人们思想观念旳巨大变化,大学生旳思想价值观也收到了深刻旳影响。
如今大学生急功近利旳思想不在少数,大多数人早已摒弃了理想旳追求而只为了功名利禄,价值取向趋于功利化日益严重。
本次调查采用了价值取向与心理素质相结合旳措施,将当今大学生旳价值取向问题与心理素责问题通过现象研究与问卷调查,分析原因,得出合理结论,并给出小组提出旳处理措施。
本汇报在科学研究旳基础上,意在为大学生树立对旳旳价值取向,调整心理态度,以便更好旳适应社会、发展自我。
二、调查旳基本方式1.资料搜集:查阅有关文献,网上搜集资料2.问卷调查:走访学院路附近高校分发问卷,“问卷星”网站上做网络调查3.资料数据旳整顿分析,在讨论后得出汇报三、调查旳基本状况1.资料搜集(1)价值取向①药家鑫杀人事件有关文献资料《有关大学生事件引起旳现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思索》重金钱实惠轻理想追求、重个人利益轻国家集体、重知识才能轻道德品质、重奢侈享乐轻艰苦奋斗(2)心理素质大学生案件如今早已屡见不鲜,如下搜集了部分大学生因心理问题而导致旳恶性事件①2023年3月22日下午14点左右,北京邮电大学2硕士(一男一女)从北邮主楼天井跳下。
②2023年2月26日下午3:50左右,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2023级硕士李冬旭在学校宿舍楼地下浴室自缢身亡。
③2023年2月23日,云南大学广西籍学生马加爵因平日性格孤僻多疑,与同学打牌产生误会后残忍用钝器持续杀害了四位同学。
④2023年3月,身为专家儿子旳黄毅留下遗书之后,在自家旳楼上坠身而下,结束了自己年轻旳生命——又一种年轻旳生命在校园里消失。
大学生价值观调查报告(一)2024

大学生价值观调查报告(一)引言概述:大学生的价值观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本文通过一项大学生价值观调查,旨在了解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并从五个主要方面进行探讨和分析。
正文内容:1. 教育与职业观念- 大学生对教育的看法:受家庭、学校教育的影响,大学生普遍认为教育是个人发展的重要途径,并重视获得学历证书。
- 对职业的选择态度:大学生普遍认为职业应该与个人兴趣、能力相匹配,但也有一部分学生更倾向于选择高薪职业。
2. 人际关系与社交价值观- 对友情的看法:大学生看重真诚友情,追求共同兴趣和利益。
- 对爱情的态度:大学生普遍认为爱情是人生重要的一部分,追求互相理解、支持和尊重的爱情关系。
- 对社交媒体的态度:大部分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交媒体,但也有一部分学生认为过度使用社交媒体对人际关系构成威胁。
3. 社会责任感与公益意识- 对社会责任的认知:大部分大学生认为社会责任是个人应尽的义务,愿意为社会做出一定贡献。
- 参与公益活动的态度:一部分学生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但大多数学生还需要更多机会和平台来发挥自己的公益意识。
4. 人生目标与追求- 对成功的定义:大学生对成功的定义多样化,有些追求经济上的成功,有些更注重实现个人价值和成就感。
- 对个人发展的期待:大学生普遍期望能够获得良好的工作机会和发展空间,追求自身能力的发展和提升。
5. 人文关怀与社会关注- 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大学生普遍关注社会问题,如环境污染、社会不公平等,希望能够为这些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 对文化传统的价值认同:部分学生对传统文化有认同感,注重传统价值观的传承和发扬。
总结:本文通过调查反映了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以及他们对教育、职业、人际关系、社会责任等方面的态度和追求。
这些调查结果可为大学生教育和社会发展提供参考,进一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价值观的塑造。
“90后”大学生信息获取渠道与价值观的形成研究

一
、
研 究 方 法
本研 究采 用 问卷 调查 法 , 问题 的设 计 大部 分借 鉴 国内外权 威 问卷 体 系 。 为增 加针 对 性 。 对 一 些具 体 问题
精神 病 学 中的焦 虑 症状 . 因此被 一 些人 称 为 “ 信 息 焦虑 症 ” 。嗍 大 学生 信 息焦 虑 主要 是指 在 网络 时代 , 大 学生
查 。 随机抽 取 了广 州某 二 本高 校 的 1 1 0 3名在 校 大 学生 ,收 回有 效 问 卷 1 0 0 0份 。在 被 调 查 者 中 ,男 性 占 3 8 . 5 %, 女性占 6 1 . 5 %; 文科 占 6 2 . 8 %, 理_ 丁 农科 占 3 7 . 2 %; 大一 占 3 1 . 3 %, 大二占 5 0 . 4 %, 大j 占 1 8 . 3 %。
10道德价值观形成是一个复杂的主客体互动的过程传播虽然广泛但不可能填充一切传承虽范围狭小但精细贴切在道德价值观领域传承的这一优点得到充分的体现因而成为90后大学生的选三政治热情与冷漠并存政治价值观是对一定的社会政治事物和政治现象之意义的评价是大学生价值观体系的主导部分
2 01 4 年 1月
当 代 青 年 研
实现 价值观 教 育的功 能 一致性 . 以强化 主 导价值 观 的 引导 作 用
『 关 键词1 9 0 后 大学 生 ; 信 息 渠道 ; 价 值观
『 中图分 类号1 D 4 3
[ 文 献标识 码] A
关于90后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了解和认同度的调查研究报告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关于90后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了解和认同度的调查研究班级:*************组长:*************电话:*************组员:******************************************************************************指导老师:***实践时间:2016年*月*日—*月*日90后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了解和认同度的调查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和前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大学时期是人的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而“90后”大学生目前已经成为高校学生的主要组成部分,由于他们出身于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社会转型时期,他们在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价值选择方面表现出了与其前辈的明显差异性。
调查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了解与认同现状,能够了解大学生思想特点、对国家政治的关心、价值观及其发展变化的趋势。
本文根据网上查阅和调查问卷数据资料,对“90后”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了解和认同度的状况进行了详细分析,指出了他们在对这一价值体系认同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提升他们对这一价值体系的认同度的具体原则和措施。
关键词:“90后”大学生、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现状调查、建议调查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稳定器。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凝练表达。
作为当代知识青年,“90后”大学生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
这个特殊的群体,无疑给这个时代注入一股新鲜的力量。
他们的思想特点、价值观正确与否,直接决定他们步入社会后对整个社会的引导;直接决定着他们能否为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直接决定着能否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直接决定我国社会主义事业能否后继有人以及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能否顺利实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0后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调查研究(小组成员:严佳琪张恒高雄汪杰)“90后”大学生是在传统与现实的交织中走向革新的一代。
这一代大学生政治观念上坚持主流价值体系,政治参与热情高,但存在一定的认知误区;人生观念上开拓进取、积极主动、灵活务实,但存在厌世情绪;道德观念上思想开化,在坚持传统中创新;学习上主体意识鲜明,但学习风气有待提高;消费上个体差异大,新型消费观念正在形成;生活方式上健康向上,积极投身实践活动,但自我保护意识有待加强;恋爱方面注重实际经历,独立自主,深受女性主义影响。
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没有绝对的界限,社会大众应该以一种更加理性、包容的态度来看待“90后”亚文化。
为更好地了解“90后”大学生,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科学性,我们小组组织了本次调查。
研究主题为“90后”大学生思想生活状况调查,包括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内容,并分别对其进行结构化分解,从而有效地实现从宏观到中观再到微观的转化。
现有的研究成果对“90后”大学生这一“新事物”涉及较少,资料相对匮乏。
本研究运用文化相对主义和女性主义视角,将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有机结合,对“90后”大学生进行了系统化、整体化研究,有助于打破社会大众的刻板印象和主观偏见,更好地认识“90后”大学生群体,有利于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研究设计1方法:问卷调查为主,辅之以访谈法,并对数据进行分析。
2对象:查问卷共发放问卷120收有效问卷116效回收率为96.7%,其中男生、女生分别占总数的31.1%、68.9%;3研究假设:“90后”大学生深受全球化、市场经济以及社会变迁、社会结构转型等因素影响,与“80后”大学生有显著差别,如果说“80后”大学生是由传统向现代过渡的一代,那么“90后”大学生则是在传统与现实的交织中走向革新的一代。
二、结果与分析(一)政治观念:坚持主流价值体系,政治参与热情高,但存在认知误区1“90后”大学生坚持主流价值取向,但也存在一定的认知误区。
73.4%的学生对党和国家应对金融危机的能力充满信心,75.7%的学生有意愿加入中国共产党,“90后”大学生对党的执政能力有坚定的信心,渴望加人到党组织中来。
70.1%的“90后”大学生认为我国当前的国际地位较高,28.0%的学生认为一般,只有 1.9%的学生给予了较低的评价,这说明了他们具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认同感。
与此同时,部分“90后”大学生共产主义信仰淡薄,7.1%的学生认为共产主义社会是“纯粹的空想,永远不能实现”,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化教育有待进一步强化。
2“90后”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政治参与意识,但理性思维程度不高。
33.3%的学生经常关注国内、国际时事,62.6%的学生偶尔关注,只有4.1%的学生表示从不关注,“90后”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政治参与热情。
15.4%的同学对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非常支持,认为有利于中美关系的发展;25.0%的学生选择了“无论谁当选,其代表和维护的是美国的利益,对中美关系影响有限”;44.2%的学生认为“其代表民主党的执政理念,在贸易、外交等方面对中国产生不同的影响”;15.4%的学生表示不太清楚。
超过半数的学生没有理性地认识到问题的本质,看问题、办事情存在表面化、感性化的特质。
(二)人生观念:积极主动、乐观进取,灵活、务实,但存在利己主义倾向和厌世情绪1“90后”大学生人生目标明确、积极向上,但部分存在利己主义、享乐主义倾向。
31.6%的学生对自己的人生目标非常明确,59.5%的学生人生目标不明确。
大多数“90后”大学生追求奋斗型、责任型人生,其人生目标总体上是积极的、健康的、向上的;但是也有部分学生表现出了利己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倾向。
2“90后”大学生人生态度主动进取,勇于竞争,但部分存在颓废、厌世情绪。
高考志愿完全由父母决定的学生仅占 1.0%,完全由自己决定、和父母商量后由自己决定者占71.9%;92.1%的学生会主动向别人提出自己的见解;“90后”大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来面对现实生活,人生态度主动性强。
与"80后”的保守主义、现实主义相比较,“90后”大学生更加富有探索精神,勇于挑战自我。
56.4%的学生对未知领域采取“乐于探索、挑战自我”的态度,38.1%的学生选择“随时准备迎接困难和挫折的到来”,只有4.8%的学生选择“最好永远不要遇到”。
“90后”大学生勇于面对困难和挫折,敢于接受挑战,面对新生事物积极尝试,进取心和竞争意识强。
39.5%的学生认为现在的生活充实,21.6%的学生认为“悠闲、快乐、没有太多想法”,超过六成的“90后”大学生拥有较高的幸福指数,对现状比较满意。
然而,也有16.2%的学生表示“生活茫然,没有目的”,3.1%的学生认为“生活颓废、心情郁闷”,有近二成的“90后”大学生对现在的生活状态明显不满,幸福指数较低,需要进一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三)道德观念:道德上思想开化,在坚持传统中走向革新1“90后”大学生坚持核心道德体系,能够辩证统一地看待认同传统道德。
对待传统道德观念(见表1),如“勿以恶小而为,勿以善小而不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超过九成的同学表示赞同。
而对有些传统观点,如“舍生取义”、“为朋友两肋插刀”,超过四成的学生表示反对。
“90后”大学生能够坚持核心道德体系,但更加理性和务实,能够辩证地看待传统观念的现实意义。
2“90后”大学生重视道德自律,对社会整体道德现状认同率较低,自我认同率高。
我们以诚信、热情、仁爱等几个指标来考察"90后”大学生的道德观念。
61.3%的学生对考试作弊现象表示反感和鄙视;26.1%的学生认为这不太正常,但自己偶尔也操作;12.6%的学生认为作弊成功也是一种本事。
当同学向自己请教一个问题的时候,85.4%的学生选择讲解思路;13.1%的学生会简单说明结果;1.1%的学生会爱理不理;4%的学生会说自己不会做。
如果在乘车途中遇到老弱病残的乘客,62.8%的学生选择主动让座;36.5%的学生会看情况再让;0.8%的学生选择视而不见。
在看待韩国女明星崔真实自杀事件中,61.4%的学生认为这是一场网络暴力,是网民不负责任的“狂轰滥炸”导致了崔真实的死亡;18,6%的学生认为责任不在网民,这纯属崔真实的个人选择;11.0%的学生选择这主要是因为国家的网络立法不规范。
从整体上看,“90后”大学生有着较强的道德意识,但其道德水平也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12.0%的学生认为社会总体道德状况是好的;65.2%的学生认为情况一般,少数人道德缺失;19.5%的学生认为情况很糟糕,多数人道德缺失;3.4%的学生则表示说不清楚。
53.6%的学生对道德缺失现象表示深恶痛绝,43.8%的学生表示可以理解,2.6%的学生则表示与己无关。
47.9%的学生认为与其他群体比较,大学生群体的道德状况要好得多;30.9%的学生选择差不多;1.5%的学生选择大学生群体的道德状况差很多;19.6%的学生认为不好说。
总之,“90后”大学生对社会整体道德现状认同率较低,对大学生群体自身的道德认同率相对较高。
3榜样对“90后”大学生影响巨大,但他们不盲从榜样,有着自己的价值判断标准。
问卷中涉及的社会公众人物包括政治精英、商业精英、道德精英、体育明星及娱乐明星。
“90后”大学生对政治精英胡锦涛、温家宝、普京及奥巴马的态度是积极正面的,其中温家宝总理的支持率达到了96.3%,务实、亲民的政治人物深受学生喜爱。
经济精英如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百度总裁李彦宏和中星微总裁邓中翰,分别有23.6%、40.4%、51.2%的学生不清楚他们是谁,经济精英对学生的道德影响相对较小。
汶川大地震中,救援英雄谭千秋、张米亚以及救灾全体官兵,其事迹的影响范围比较大,“90后”大学生也给予抗震救灾人员以很好的评价。
体育明星方面,篮球巨人姚明和跨栏冠军刘翔已成为中国体育的代名词,大多数学生对他们也非常欣赏,认知度高达99.6%。
而娱乐界的周杰伦和王力宏,喜欢他们的“90后”大学生也不在少数。
对于近几年兴起的炒作,宋祖德和芙蓉姐姐可以被视为当前中国社会“牛人”。
然而,59.6%的学生表示讨厌芙蓉姐姐;28.3%的学生讨厌宋祖德;不难看出,“90后”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对于炒作比较反感和厌恶。
“90后”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精英的预备人员,其素质应该更加全面。
社会精英人物可以作为他们行事、立身的榜样和道德楷模,但同时,其自身形象和内涵的塑造还需要学校、社会、政府等多方力量的引导,从而获得更多的主流价值体系熏陶的机会,构建合理、健康的意识形态。
(四)学习方面:学习自主性强,选择性强,学习风气有待提高1“90后”大学生的学习动力主要是提升自我,个人本位主义鲜明,专业学习兴趣亟须提高。
86.5%的学生最期待在大学里提高自己的整体素质,其次是实现理想、报答父母和应对社会竞争,约占50%;再次是毕业后谋好职业、将来过富裕生活和取得较高地位、光宗耀祖和报效祖国造福人类;然而,也有4.5%的学生认为来大学只是混张文凭。
兴趣是学生孜孜不倦地探索的动力,如果缺少了学习兴趣,就会直接影响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对专业感兴趣的“90后”大学生只占38.3%,这可能与他们涉足专业领域不深、填报专业时对自身和专业不够了解所致,此外兴趣的培养也需要一个过程。
39.5%的学生对专业的兴趣一般,有22.2%的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不感兴趣。
对专业学习缺乏足够兴趣者达到61.7%,这说明90后大学生专业学习兴趣亟须提高。
2“90后”大学生学习计划意识强,但实施效果欠佳;赞同自主学习,重视交流和沟通。
“预则立,不预则废”,制订学习计划是有效学习的一个重要方法,它能提高学习质量,实现自我督促。
大多数学生认识到制订学习计划的重要性,但存在计划制订粗糙、执行率低的问题。
制订和曾制订过学习计划的学生有88.7%,从执行情况看,基本上能执行的高达79.2%,这说明学习计划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然而从效果上看,认为能很好地执行的仅有3.6%,较好执行的仅有25.6%,这表明“90后”大学生的学习计划的执行实效低,可能是与计划制订粗糙、任务过多不符合实际、自身自制力不够有关。
大多数“90后”大学生认识到主动学习的重要性、赞同自主学习。
他们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意识比较强。
遇到困难时,选择找同学和老师商量的学生占63.2%,而选择自己查找资料寻找答案的占10.8%。
3“90后”大学生学习态度较好,然而学习风气不浓,需要加强学风建设。
50.2%的“90后”大学生认为自己学习很认真。
将课余时间用来学习专业知识的人数最多(30.1%),此外娱乐消遣(27.3%)、参加社团活动(20.1%)也占有重要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