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站能力建设报告

环境监测站能力建设报告
环境监测站能力建设报告

目录

1、XXX市环境监测现状 (2)

1.1监测站现状 (2)

1.2环境监察现状 (4)

2、存在问题及项目必要性 (5)

2.1存在问题 (5)

2.2加强环境监测能力建设的必要性 (7)

3、能力建设项目 (9)

3.1项目设置原则 (9)

3.2监测任务 (9)

3.3监测能力分析 (9)

3.4能力建设项目 (12)

4、投资估算 (17)

5、结论 (18)

1、XXX市环境监测现状

环境监测工作是环境保护、环境管理工作的基础,是环保主管部门依法行政的重要依据。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生环境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

依据《环境监测站管理办法》,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应当按照数据准确、代表性强、方法科学、传输及时的要求,建设先进的环境监测体系,为全面反映环境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及时跟踪污染物变化情况,准确预警各类环境突发事件等环境管理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发展,XXX市环境监测站从无到有的过程,开展了具有一定成效的环境监测工作,在XXX市环境管理中发挥了较大的作用。但与目前发展的形势相比,XXX市的环境监测能力还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1.1监测站现状

县级环境监测站职能分为两种公益性监测型监测行为和社会服务型监测行为。公益性监测型监测行为主要是为政府环境决策、处理突发污染事故提供基础性依据,由政府委托监测机构进行环境本底、环境现状、城市考核等监测以及环境应急监测和预测预警特殊的职能;社会服务型监测行为,是由非公益性监测机构或市场服务性机构,为企业或有特殊要求的事业单位提供服务,这类机构可以运用市场运作方式提供环境监测服务。

多年来,XXX市环境监测站开展了污染源申报监测、污染纠纷监测、“三同时”验收监测、当地特有环境问题监测及部分环境质量

监测,基本满足当时的环境管理的需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提高,人民对环境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对环境监测站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如对饮用水源常规检测、应急监测,对保证市民的饮水健康、及时处理污染事故提供科学根据等新的环境监测要求日益增加。但是,目前XXX 市环境监测站在仪器设备配制及监测与办公用房、监测人员技术能力等还不能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对环境监测的要求。

目前XXX市环境监测站承担着XXX市境内地表水、地下水、环境空气、环境噪声、降水、重点工业污染源、责任目标断面等指令性监测任务以及环评现状监测、限期治理验收监测、建设项目竣工“三同时”验收监测、污染纠纷仲裁和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等工作任务。

XXX市环境监测站目前已开展认证监测项目60项,共有监测仪器90多台套(其中应急监测仪器8台套)。目前水质监测只能做一些常规化学分析项目,使用的监测仪器包括可见分光光度计、电子天平、电导率仪、生化培养箱,烘干箱、滴定管等,进行测定的常规项目主要有水温、pH、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氨氮、总磷、氟化物、六价铬、挥发酚、悬浮物、溶解性总固体等。

由于环境监测站实验室面积小,没有重金属监测能力,对重金属排放企业的废水、废气、厂界无组织排放、以及周边一定区域的环境空气、地表水、饮用水源地、土壤、底泥等的重金属监测项目根本无法开展,无法及时准确为当地重金属污染治理和防治、土壤的整治及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保障。

1.2环境监察大队现状

XXX市环境监察大队是年经编委发文批准成立的独立机构,具备法人资格,组织健全,并正式挂牌。环境监察大队核定编制人数人,实有在职人员人,所需经费全部实行财政全额供给。

XXX市环境监察支队现无办公用房,目前挤占其它部门用房临时办公。现有执法车辆、摄像机、照相机、酸度计、溶解氧仪、声级计等基本仪器设备配制。

2、存在问题及项目必要性

2.1存在问题

(1)环境监测监察用房严重不足

XXX市环境监测站监测用房为300m2、办公用房15 m2,对照《全国环境监测站建设标准》中三级站实验室用房(不低于1000 m2)、行政办公用房(不低于人均15m2)的最低建设标准,环境监测站实验室用房面积缺口在700 m2以上,行政办公用房面积缺口在255 m2以上,监测站用房缺口合计在955 m2以上。

根据《全国环境监察标准化建设标准》,XXX市环境监察大队办公用房人均不少于8 m2,执法接待室不低于50 m2,取证设备间不低于50 m2,样品室不低于30 m2,档案室不低于80 m2,排污申报受理大厅不低于80 m2,12369热线投诉受理夜间值班室40 m2等,合计用房缺口在642 m2以上。

(2)监测仪器配备不全面,数量不足

目前市监测站配备主要仪器设备有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电子天平、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烘干箱等,缺少可见光紫外分光光度计、ICP-MS、大气自定监测系统、水质自定监测系统等大型基础仪器设备,以及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等测定重金属基础仪器设备数量不足。实验室基础平台建设薄弱。

XXX市监察大队现有仪器设备不具备重金属相关。缺少便携式分光光度计、便携式多功能水质检测仪、便携式重金属监测仪、大气

自动(应急)监测车、水质自动(应急)监测车等应急环境监测仪器设备。

(3)监测能力有待提高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环境质量和环保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能力及考核要求所限,XXX市监测站的水质监测仍局限于化学需氧量(COD)、氨氮等几个监测项目,而XXX市的毛皮鞣制行业是其支柱之一,企业排放废水中总铬、六价铬的监测以及蟒河地表水中镉、砷、铅、汞的监测迫在眉睫。特别是随着人们环保意识逐渐增强,环境污染要素逐渐细化,人们迫切要求了解水和空气中到底含有哪些污染物质,哪些污染物质超标,为环境管理部门决策以及公众提供基础数据。由于监测能力所限,无法满足环境管理部门和人民群众的要求,特别是对重金属、污染事故应急监测能力严重不足,急需尽快建设并形成监测能力。

(4)监测人员技术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监测人员是环境工作的核心力量, 提高监测质量,首先要提高监测人员的综合素质,增强技术人员的责任心。尽量做到专业对口,定岗定位,责任到人,使监测人员能从身兼数职的繁杂岗位上解脱出来,全心全意搞好环境监测事业。

XXX市环境监测站人员虽然已达到标准化建设定编人数,但与环境监测专业相关学历人员偏少,高、中、初级专业技术人员结构不合理,特别是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尤其缺乏既精通环境监测技术和质量评价技术、又有较强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更少。

环境监测是一项技术含量很高的专业,监测成果取决于从事监测技术人员的实际工作水平和经验。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现有监测人员应采取多种形式,利用一切机会加强专业培训,加大与外界同行的交流、学习,即时掌握新的监测技术与方法,注重新知识、新技术应用,有意识地不断提高监测人员的专项监测能力。

2.2项目的必要性

一切环境保护管理和决策都是以环境监测数据为依据,如果离开科学、准确的环境监测数据,将会不可避免地产生错误的决策,环境保护管理及环境执法工作也只是空谈,环境保护将陷入“先污染后治理”的恶性循环,社会经济与环境保护可持续协调发展将成为一句空话。

随着我国工业快速发展,重金属污染物产排量不断增加,重金属相关企业周边的环境空气、土壤、纳污河流的地表水体及地下水等环境因素存在重金属污染的风险不断扩大,由于历史的原因,环境空气、土壤、地表水、地下水等重金属污染的范围、程度、发展趋势、治理效果等都有待环境监测提出基础数据。

XXX市是国家重金属污染防控的138个重点区域之一,也是防控重点区域之一,有重金属污染防控重点企业128家,其中国家重点防控企业124家,根据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要求,环境监测站担负着XXX市重点污染源废水、废气、固废等的监督性监测,重金属相关企业周边环境空气、土壤环境以及XXX市水环境等的监测,因此,XXX市环境监测站在日常监测任务的基础上,新增

重金属方面的监测任务十分繁重,加快XXX市环境监测能力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3、能力建设项目

3.1项目设置原则

环境监测站监测能力建设决定了监测站人员、仪器设备和实验室环境条件的配置,对监测站的建设具有着决定性的意义。监测能力配置的原则是以任务为导向,既能满足环境例行监测的要求,又能很好地服务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而且配置应该考虑人力物力和财力,经济合理。

3.2监测任务

XXX市环境监测的工作任务包括环境例行监测、服务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应急预警监测和环境监察监测等四个方面,以政府有关部门委托的环境例行监测为主,主要包括以下监测任务。

(1)国家、XXX市家防控重点企业的重金属排放情况的监督性监测,包括废水、废气、固废,监测因子有总铬、六价铬、铅等;

(2)防控重点集中区与化工制造防控重点集中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监测因子是铅。

(3)河流省控断面、市控断面地表水、河流底泥重金属监测,地表水监测因子是铅、镉、汞、总铬、六价铬、砷等6项,底泥监测因子铅、镉、汞、砷、铬等共5项。

(4)地下水监测,监测因子:铅、镉、六价铬、总铬、砷、汞、镍、锌、铜等。

3.3监测能力分析

3.3.1现状能力分析

随着各级部分下达的例行监测任务越来越多,对XXX市环境监测站的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经济发展迅猛,在环境管理和决策、企业自主委托以及应急预警监测中均对监测站的业务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1)例行监测任务要求能力分析

根据涉及重金属环境例行监测方案,要求监测的环境要素或对象、监测内容及XXX市环境监测站能力具备情况见表3-1。

表3-1 环境例行监测能力要求及具备情况

(2)服务经济发展监测要求能力分析

随着XXX市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加工行业、制造行业等重金属

相关企业众多,监测需求巨大,对XXX市环境监测站在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上提出了新的挑战,具体监测能力配置和不足情况见表3-2。

表3-2 服务经济发展监测能力配置情况

(3)应急预警监测要求能力分析

随着环境应急事故频发,特别是重金属污染事故的不断发生,环境应急和预警监测能力建设逐渐成为监测站的重要任务,以能够及时对事故的污染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和环境污染的预警。XXX市环境监测站环境应急及预警监测能力情况见表3-3。

表3-3 环境应急及预警监测能力情况表

(4)环境监察监测能力分析

环境监察的主要任务,是在XXX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部门领导下,依法对XXX市内污染源排放污染物情况和生态破坏事件实施现场监督、检查,并参与处理。属于日常监督执法。XXX市环境监测站环境应急及预警监测能力情况见表3-4。

表3-4 环境监察监测能力分析

3.4能力建设项目

3.4.1配备监测能力的依据

XXX市环境监测站和环境监察大队配置的监测能力主要依据以下几方面。

(1)充分履行监测职能,高质量的即时完成国家、省和市下达的例行监测任务;

(2)能够满足服务于当地经济发展要求,为全市环境管理部门提供管理依据;

(3)满足做好环境预警和事故的应急监测要求,公平公正做好仲裁监测等。

(4)满足环境监察监测的要求。

3.4.2能力建设项目

监测能力的配置需要实验与办公用房、仪器设备等硬件,同时也需要人员及其培训、管理制度等软件,合理配置监测能力能很好地履行监测职能,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服务。

(1)加强环境监测、执法业务用房建设项目

以任务为导向,加强XXX市环境监管能力建设,为“十二五”环境管理工作提供全面保障,加大资金对环境执法与监测实验用房等环保基础能力建设工程的支持力度,重点加强XXX市环境监测站和环境监察大队执法业务用房建设。

根据《全国环境监测站建设标准》和《全国环境监察标准化建设标准》中对实验室用房、执法业务用房的最低标准,在现有监测站用房的基础上,XXX市环境监测与执法需新建用房1800m2。其中环境监测站新增实验室与办公用房1000 m2,监察大队办公用房800 m2。

(2)仪器设备配置

环境监测站和监察大队应重点配置以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ICP-MS等为代表的大型仪器设备,满足总铬、六价铬、铅、镉、汞、砷等重金属环境质量监

测、重点污染源监督监测、便携的应急监测需要。同时,加强采样和前处理等基本实验平台能力建设,为大型仪器设备正常工作打下坚实基础。监测站新增仪器设备详见表3-5。

表3-5 监测站新增仪器设备一览表

监察大队新增仪器设备详见表3-6。表3-6 监察大队新增仪器设备一览表

(3)人员培训项目4、投资估算

5、结论

环境监测站年度工作总结

环境监测站年度工作总结 来山 课件w w 5 K J.o m 5 2006年市环境监测站在市环保局的领导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在保证完成常规监测任务的前提下,紧紧围绕我市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任务,以污染源总量监测为重点,以地表水和饮用水常规监测为基础,紧密配合建设项目环评与环保设施竣工验收工作,积极做好环境污染应急监测,不断加强监测能力建设,在提供技术支持、技术服务与技术监督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以提供技术支持与服务为目标,监测计划全面完成 (一)继续做好城区大气环境质量监测和市域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城区大气环境质量监测2个点位、3个主要项目,我站共向全市发布城区空气环境周报52期,获得成果数据1144个,市域地表水为省控监测网,城区集中饮用水源水库每逢单月进行常规监测,共获得成果数据1728个。整个常规监测工作做到了定点准确、操作规范、数据可靠、上报及时。

(二)有条不紊的进行污染源总量监测工作。全年完成污染源总量监测任务160家(次),其中24小时连续监测企业14家(次)。 (三)完成建设项目“环评”基础监测21家(次),完成近三十家水库“环评”监测,完成建设项目环保设施竣工验收监测7家,同时与市监测站合作启动矿山环保设施竣工验收监测,已完成两家煤矿的验收工作,多家矿山验收监测即将启动。 (四)加强突发性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全年对27起污染事故进行了应急监测,能够做到快速反应,及时到位,为消除污染隐患、确定污染范围和污染程度提供准确有效的监测数据。 (五)完成室内空气质量监测等委托性监测6家。 (六)在我市“两考”期间,组织噪声监测专班参加噪声巡查工作。 (七)完成小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影响评价41家。 (八)积极协助配合我局“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为高质量完成规划作了大量基础性工作。

环境监测工作报告标准范本

编号:QC/RE-KA2198 环境监测工作报告标准范本 The new situation in operation, especially the emergency, makes the information open and transparent by reporting the details, and then forms a closer cooperative relationship. (工作汇报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作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环境监测工作报告标准范本 使用指南:本报告文件适合在为规范管理,让所有人员增强自身的执行力,避免自身发展与集体的工作规划相违背,按固定模式形成日常报告进行上交最终实现及时更新进度,快速掌握所需了解情况的效果。文件可用word任意修改,可根据自己的情况编辑。 一、工作完成情况 (一)积极开展环境监测,全面完成工作任务。 1、城市环境质量综合考核(以下简称“城考”)环境监测工作。 按照上级考核要求,我市设市国土局、市水产有限公司、家、旅游景区等四个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每季度监测一次,每次连续监测五天。监测项目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执行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即二氧化硫小时平均浓度≤0.50

毫克/立方米、二氧化氮小时平均浓度 ≤0.24毫克/立方米、可吸入颗粒物日平均浓度≤0.15毫克/立方米。 我市绵江河设机场、塔下寺、清水等三个监测断面,监测项目为p值、高锰酸盐指数、溶解氧、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执行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xx)中的Ⅲ类水质标准,即p 值为6~9、高锰酸盐指数≤6毫克/升、溶解氧≥5毫克/升、氨氮≤1.0毫克/升、五日生化需氧量≤4毫克/升,逢单月监测,每年监测6次。 城市区域噪声105个点位,交通噪声17个点位,执行国家《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xx),每年监测1次。

新田县环境监测标准三级实验室建设方案(精)

新田县环境监测标准三级实验室建设方案.txt爱一个人很难,恨一个人更难,又爱又恨的人最难。爱情永远不可能是天平,想在爱情里幸福就要舍得伤心!有些烦恼是我们凭空虚构的,而我们却把它当成真实去承受。新田县三级监测站标准化实施方案 一、建设目标 为提高新田县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水平,规范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确保监测数据和信息的准确可靠,为环境管理和政府决策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根据《环境监测管理办法》(国家环保总局令第 39 号、《xx 省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十一五”》 xx 府办〔200 7〕44号、《xx 省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规定(试行》xx 环〔2008〕101 号、《全国环境监测站建设标准》(环发〔2007〕56 号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紧紧围绕减排工作,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加强对重点污染源的监督性监测工作、为我县减排任务顺利完成提供充分、有效的技术支持,逐步改善我县环境质量。在“十二五”期间将我县环境监测站建设成为能掌握环境质量、污染物排放总量、环境容量和污染物状况,满足以“工业富县、旅游旺县、农业稳县”的发展战略的三级环境监测服务机构。 二、背景及现状 2.1 建设背景 新田县地处湖南省南部,毗邻两广,隶属永州市,面积1022Km2,东接嘉禾县、桂阳县,南临蓝山县,西抵宁远县,北邻祁阳县、芝山区。 县环境监测站始建于 1984年5月,于 2006 年通过计量认证复审,是从事环境监测的服务性全民事业单位,隶属新田县环境保护局,业务上受永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的指导,属全国环境监测三级站。承担着新田县境内饮用水水源、地表水常规监测任务及县内所用污染源的监测监督任务。建站已有二十七年,虽然近几年在上级部门和环保局的大力支持下,对实验室的分析操作环境进行完善建设,购买了烟气自动监测仪器、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消解通风柜、万分之一分析天平等一批仪器,环境监测能力得到一定提升。但是由于受人员、仪器装备和工作场所的限制,监测监

环境监测工作总结

个人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我叫XXX,现年35岁,是XXX监测站的一位分析人员。从事环境监测工作至今。进入环保系统以来,我刻苦钻研,不断探索,努力学习专业技术知识,对环境监测工作倾注了满腔热情。经过多年的努力,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工作经验和扎实的专业技能,取得了可喜的工作成绩。现对我的专业技术工作总结如下: 一、政治思想 我本着强烈的主人翁意识,随时关注本单位的情况,切身想到本单位的利益,坚信筠连县环境保护局以及筠连县环境监测站会不断发展、壮大,对筠连县环境保护工作的未来充满了热情和期望。其次,我始终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自觉接受党员和同事们的监督,坚持不懈地克服自身缺点,弥补自己的不足,争取为党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再次,我从做好本职工作和日常工作入手,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并持之以恒,在本职工作中尽心尽力,孜孜不倦

地作出成绩,不断提高自己的岗位本领,努力精通本职岗位知识,争做环境监测工作的骨干和行家里手,脚踏实地的做好本职工作。 二、工作态度 无论在工作还是在生活中,我一直相信一份耕耘,就有一份收获,所以我一直在努力,不断学习,不断努力工作。正确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按时出勤,有效利用工作时间,坚守岗位,不怕脏,不怕累,保质保量的完成每一项环境监测任务,充分发扬我们环境监测人员责任心强、能吃苦耐劳的精神。 三、具体工作 我所从事的工作主要是环境监测采样以及实验室分析、实验室内审员及质量监督工作等。具体如下:(一)参加了筠连县环境监测站资质认证和计量认证考核,承担了包括水、气、声在内的三十余个项目的上岗考核任务,并且绝大部分通过了上岗考核。另外还部分承担了上级部门不定期对筠连县环境监测站进行比对考核的任务,均顺利通过了考核。 (二)参与完成了各年度的常规例行监测任务,包

环境保护监测站质控工作总结

环境保护监测站质控工作总结 篇一:环境保护监测站工作总结 监测站工作总结 20XX年,监测站在局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同志们的大力支持下,切实履行了环境监测的政府职能,为环境决策、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在监测能力建设、机构队伍建设、基础技术工作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发挥监测职能,为环境管理、经济建设提供科学高效优质服务 1、做好环境质量监测 一是地表水质量监测。在全县7条主要河流(地表水)设21个监测断面,9个主要监测项目,全年监测6次,共获得有效数据1260个;二是县城空气质量监测。设环保局1个点位、3个主要监测项目,全年发布城区空气环境质量周报52次,获得有效数据468个;三是降水、降尘监测。全年监测44次,获得有效数据44个;四是区域环境噪声和道路交通噪声监测,设区域噪声14个监测点位、设道路交通噪声17个监测点位,共获得有效监测数据31个;环境质量监测工作做到了定点准确、操作规范、数据可靠、上报及时。 2、做好污染源监督性监测 全年对8家市级重点污染源、27家县级重点污染源、58

家非重点污染源进行了监测,共获取监测数据850个,基本满足了环境决策和管理和管理的需要。 3、做好委托服务性监测。全年完成排污许可证监测72家、建设项目现状监测71家、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监测24家,共提供有效监测数据19680个,为委托单位提供了科学、准确的数据及优质、高效的服务。 4、做好信访仲裁监测。全年参与信访仲裁11次,提供 有效监测数据64个。维护了群众、企业合法环境权益,为政府决策提供了技术支持,为保障县域环境安全、信访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5、全年累计为相关部门上报各类监测数据报表36次,出具各类监测报告800余份,获得有效监测数据22397个,完成监测收费81 万元。 二、做好各项基础工作,为提高监测能力、监测质量提供可靠保障 一是顺利通过了市量技术监督局计量认证监督复审。通过对评审组提出的4项有缺陷的内容的整改,强化了三级审核制度,加强了在分析过程中密码平行样的控制以及技术资料、档案、仪器设备和试剂的管理,将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的技术手段和管理程序贯穿在环境监测全过程,保证了监测报告的准确性、公正性,有利地促进了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完成仪器设备的年度检定工作,确保了各类仪器设备在

环境应急监测能力建设项目建议书

环境应急监测能力建设项目 一、建设目标 通过该能力建设项目的实施,逐步建立我县环境应急监测技术装备体系和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做好我县环境应急监测工作,为我县应急决策提供有效的支持。 二、建设依据 1、《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2、《国家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十一五”规划》(国发〔2007〕37号); 3、《中央财政主要污染物减排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4、《中央财政主要污染物减排专项资金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5、《全国环境监测站建设标准》 6、《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国家环境突发事件应急监测项目概算核定意见的复函》; 三、合江县基本概况 合江县位于四川南部边缘,地处四川、贵州、重庆三省市交界处,长江、赤水河、习水河交汇处,系四川省在长江进出川的第一港口县。全县幅员面积2421.9km2,人口85万。合江县是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商品粮基地县,世行贷款的长江上

中游水果开发的荔枝项目县,全国产肉百强县、产粮大县、造林绿化百佳县、农村初级电气化县、国家商品粮基地县、生态环境治理县及四川省山羊板皮生产县和对外开放试点县。 合江工业经济发展较快,已初步形成食品、化工、轻纺、建材和竹木加工为主导的工业体系。罐头、冷冻分割肉、清水笋、肠衣、猪鬃、竹筷、机制纸走俏全国,跻身国际市场。年产合成氨30万吨,尿素52万吨的四川天华股份有限公司就坐落在合江县榕山镇。 全县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县城建设初具规模。县城面积已近5平方公里,有日供生活用水量6万吨的自来水厂,程控、移动电话和无线电寻呼通讯已形成网络,市政公益设施日趋完善。合江交通运输方便,陆路、水路与泸州、成都、重庆相连,构成了便捷的立体交通运输网络。 (一)工业发展迅速 合江县坚持“工业强县、港口兴县、企业富县”的主题战略,突出抓好工业经济发展和招商引资,已建、在建和拟建项目迅速增加,合江工业发展迅速。 1.县内已建规模以上项目 到2006年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家。四川天化股份有限公司年产30万吨合成氨、52万吨尿素,是我国国有控股的大型化肥尿素生产骨干企业,系国家“八五”重点支农项目,是西部化工城的重点企业。天华富邦公司投资总额5.8亿元,年产2.5

(完整word版)环境监测中心站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 这个学期初,我来到广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进行了为其一个月的毕业实习。 广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是广州市财政核拨的事业单位,国家二级环境监测站,是广州市环境保护局属下具有政府行为的独立法人事业单位,具有由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颁布的实验室认可证书和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发的计量认证证书。其主要职能有:负责本市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应急监测、为环境状况调查和评价等环境管理活动提供监测数据的其他环境监测工作;负责对本市机动车的排污状况实施检测与监控和对机动车排气检测机构的检测质量实施监督检查的具体工作;负责对各区、县级市环境监测站的业务指导、技术培训、监督检查和监测质量的审核工作;负责对为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提供监测数据的环境测试机构的考核确认。 中心监测站现有工作用房6700 多平方米,装备了相当数量的现代化环境监测仪器设备,包括有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水环境质量自动监测、水环境监测船,环境污染应急监测车、环境空气监测车、环境监测综合信息演播室、色质联用仪、总有机碳测定仪、流动注射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红外、测汞仪、离子色谱仪、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紫外分光光度计、离子发射光谱仪、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生物显微镜、噪声分析仪,以及其他大气、水质、生物,水文、气象、噪声、电磁辐射、电离辐射等监测仪器。具备了水(含大气降水和废水、环境空气和废气、土壤、底质、植物、固体废物、燃料、生物、噪声、辐射、振动、机动车排气污染物、室内污染物等各种环境要素的监测能力。 监测中心站有中心检测室、现场监测室、生态与物理监测室、环境质量自动监测室、流动污染源监测(理室、机动车排污监控室等监测科室,承担了中心站的日常监测任务。 本次实习,我来到了监测站的综合技术室,也是就中心检测室。 中心检测室,具有以下职能:

环境监测报告制度

环境监测报告制度 1996-11-27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环境监测工作的管理,完善环境监测报告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十一条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制定本制度的目的是:加强环境监测报告的管理,实现环境监测数据、资料管理制度化,确保环境监测信息的高效传递,提高为环境决策与管理服务的及时性、针对性、准确性和系统性。 第三条环境监测报告分为数据型和文字型两种;数据型报告是指根据监测原始数据编制的各种报表、软盘等;文字型报告是指依据各种监测数据及综合计算结果进行文字表述为主的报告。 第四条环境监测报告按内容和周期分为环境监测快报、简报、月报、季报、年报、环境质量报告书及污染源监测报告。 第五条地方各级环境保护局负责组织、协调本辖区各类环境监测报告的编制和审定;并按本制度规定的要求,向上一级环境保护局和同级人民政府报出各类文字型环境监测报告。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及各级环境监测站具体承担本辖区各类监测报告的编制,并按本规定的要求报告;各流域(区域)近岸海域等专业监测网(以下简称“专业网”)组长单位负责按本制度规定的要求组织编制和上报本网络各类环境监测报告。 第六条市级以上环境保护局有权要求本辖区下一级环境保护局、环境监测站向其报告监测数据和其它有关资料;市级以上环境监测站有权要求本辖区下一级环境监测站向其报告监测数据和其它有关资料。 第七条各省、市环境保护局每年应至少两次组织所属环境监测站,向同级人民政府或有关政府部门汇报本辖区环境质量和污染源排放情况,每次汇报的重点内容分别由各级环境保护局确定。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每年至少两次向国家环境保护局汇报全国环境质量和重点污染源排放情况。 第八条本报告制度规定的各类环境监测报告的编写内容、数据处理与评价方法等,执行《国家环境监测报告编写技术规定》的规定。 第二章环境监测快报 第九条环境监测快报是指采用文字型一事一报的方式,报告重大污染事故、突发性污染事故和对环境造成重大影响的自然灾害等事件的应急监测情况,以及在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测过程中发现的异常情况及其原因分析和对策建议。

全国环境监测站建设标准

全国环境监测站建设标准 为建设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指导和规范全国各级环境监测机构能力建设,特制定本标准。有关辐射环境监测站的建设标准另行制定。本标准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原《环境监测站建设标准(试行)》同时废止。 本标准规定了省、市、县三级环境监测机构人员标准及机构、监测经费、监测用房、基本仪器配置、应急环境监测仪器配置和专项监测仪器配置。本标准为最低配置标准,有能力的地区可以适当提高标准。 本标准实行分级设置,分为一级、二级、三级。一级标准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置的环境监测站、由国家环保总局批准的各专业环境监测站;二级标准为各地级市(自治州)、直辖市所辖区(县)设置的环境监测站执行;三级标准为各地级市(自治州)所辖区、县(自治县)设置的环境监测站执行。 每个级别(按照国务院确定的东部、中部、西部区域划分方法)划分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三档,处于不同区域的环境监测站执行不同的标准。直辖市及其所辖区(县)环境监测站分别执行东部地区一级、二级标准。 一、人员编制及人员结构

本标准规定了各级环境监测机构人员编制标准、环境监测技术人员占总人数的比例及高级、中级技术人员比例,详见表1。 表1 人员编制及人员结构 监测站 级别适用范围人员编制(人) 环境监测 技术人员比例 高、中级 专业技术人员比例 一级东部地区不少于120 人 不低于85% 高级技术人员占技 术人员总数比例不 低于25%,中级不 低于45% 中部地区不少于100 人 西部地区不少于90 人 二级东部地区不少于150 人 不低于85% 高级技术人员占技 术人员总数比例不 低于20%,中级不 低于50% 中部地区不少于100 人 西部地区不少于70 人 三级东部地区不少于20 人 不低于75% 中级以上技术人员 占技术人员总数比 例不低于50%中部地区不少于18 人 西部地区不少于10 人 二、监测经费 按照《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要求,应不断完善环境保护投入机制,确保环境监测机构经费支出。

环境监测工作总结

环境监测工作总结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个人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我叫XXX,现年35岁,是XXX监测站的一位分析人员。从事环境监测工作至今。进入环保系统以来,我刻苦钻研,不断探索,努力学习专业技术知识,对环境监测工作倾注了满腔热情。经过多年的努力,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工作经验和扎实的专业技能,取得了可喜的工作成绩。现对我的专业技术工作总结如下: 一、政治思想 我本着强烈的主人翁意识,随时关注本单位的情况,切身想到本单位的利益,坚信筠连县环境保护局以及筠连县环境监测站会不断发展、壮大,对筠连县环境保护工作的未来充满了热情和期望。其次,我始终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自觉接受党员和同事们的监督,坚持不懈地克服自身缺点,弥补自己的不足,争取为党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再次,我从做好本职工作和日常工作入手,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并持之以恒,在本职工作中尽心尽力,孜孜不倦地作出成绩,不断提高自己的岗位

本领,努力精通本职岗位知识,争做环境监测工作的骨干和行家里手,脚踏实地的做好本职工作。 二、工作态度 无论在工作还是在生活中,我一直相信一份耕耘,就有一份收获,所以我一直在努力,不断学习,不断努力工作。正确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按时出勤,有效利用工作时间,坚守岗位,不怕脏,不怕累,保质保量的完成每一项环境监测任务,充分发扬我们环境监测人员责任心强、能吃苦耐劳的精神。 三、具体工作 我所从事的工作主要是环境监测采样以及实验室分析、实验室内审员及质量监督工作等。具体如下:(一)参加了筠连县环境监测站资质认证和计量认证考核,承担了包括水、气、声在内的三十余个项目的上岗考核任务,并且绝大部分通过了上岗考核。另外还部分承担了上级部门不定期对筠连县环境监测站进行比对考核的任务,均顺利通过了考核。 (二)参与完成了各年度的常规例行监测任务,包括每月一次的饮用水源例行监测、逢雨必测的降雨

环境检测报告

环境检测报告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监测报告 **监字[2011]第*号 项目名称: 被测单位: ***** 2011年2月15日 监测报告说明 1、报告无本站检测专用章无效; 2、报告须填写清楚,涂改无效; 3、监测委托方对监测报告有异议,须于收到本监测报告之日起 十日内向我站提出,逾期不予受理; 4、本报告仅对当日采集样品负责; 5、本报告不得用于广告宣传; 6、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本报告; 7、报告无CMA章无效; 9、报告无骑缝章无效。 监测站 电话: 传真: 邮编: 地址: 厂监测报告

1、监测目的 为加强对污染源的监督管理,及时了解和掌握我市国控重点污染源污染物排放情况,为环境管理和监督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持,依据《全国重点工业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工作方案》,***市环境保护监测站于****年**月**日至**日对**有限责任公司**厂固定污染源进行第*季监督性监测,依据本次监测数据编写此监测报告。 2、监测依据 **监发[2008]**号,关于转发《全国重点工业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工作方案》的通知。 《**省工业污染源及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监测实施细则》。 国家有关监测分析方法、规范及污染物排放标准。 3、监测内容 监测项目:粉尘、苯可溶物、苯并[a]芘。 监测点位和频率 在各污染源除尘设施后设一个采样点,采样点位符合《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GB/T16157-1996)相关要求,每个监测点均采3个样品,具体见表1。 表1 焦化厂污染源废气监测情况一览表 4、监测方法 废气按《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 (GB/T16157-1996)中方法进行监测,具体监测仪器、监测方法见表2。

南京环境监测站报告

南京环境监测站报告 环境监测站点观摩专项实习总结报告 一、实习要求与目的 本次环境监测站观摩实习目的为:了解环境监测工作的性质,及在环境保护中所处的地位;了解环境监测工作的内容及流程;理论联系实际,将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认识;扩大知识面,补充课堂与学校实验室所学习不到的知识;发现自身知识水平的不足,有利于以后学习中有目的的全面提升自身素质。 二、实习时间及地点 本次实习时间为2021年7月4日,地点为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三、南京市环境监测站的概况 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成立于1979年11月,系国家二级监测站,隶属南京市环境保护局,是具有环境监控职能的事业单位。 截至2021年12月,中心站通过国家试验室认可的监测能力达7大类、271个方法、629个参数。“十五”监测数据总量是“九五”的3.4倍,由20xx年的148万跃增至2021年的780万。具有国家试验室认可的协作定值实验室、环境标志产品检验

机构、无公害农产品认定检测机构、室内环境检测机构。监测能力处于国内领先、省内一流的水平。 四、实习过程 本次环境监测站实习以参观实习为主。首先对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的相关职能及其能力建设做整体的认识,并重点对其大型仪器,如质谱、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原子吸收仪进行参观并听老师进行讲解。最后,参观草场门大气自动检测站,对其自动监测过程及监测手段、方法进行了解。 五、观摩单位的职能及仪器介绍 5.1 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站职能 中心站根据国家、省、市环保局的要求,对全市水质、环境空气开展例行监测,监测范围涵盖全市的水体质量、空气质量、噪声与振动、生态、土壤、固体废弃物、核与辐射,开展污染源监督监测和部分重点企业在线监控,负责全市重大污染事故应急监测,以及污染纠纷与仲裁监测。同时,承担污染源评价、污染处理设施鉴定验收、环境本底调查等专项监测。为全市经济建设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中心站以服务社会为己任,是全国首家向社会发布环境空气质量周报的监测部门,成为全国城市空气环境质量周报、日报、预报最早的市级监测站。中心站目前在南京市120条大小河道共布设监测点300多个,基本覆盖了所有河流湖泊。对长江苏皖省

环境监测站工作总结

环境监测站工作总结 环境监测站工作总结 今年上半年,我队在局领导的指导下,在局有关科室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认真贯彻党的XX大及全国、省、市环保工作会议精神,以支持经济发展为中心,以强化环境监管为核心,紧紧围绕,《20XX年环境监察大队目标管理责任书》的各项目标任务,按照省、市、区环境保护工作部署,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团结拼搏、真抓实干,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将半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排污收费 20XX年上半年,为了较好地完成排污费征收任务,在排污单位中树立环保部门的良好形象,我队采取了:一是采取抓大不放小的原则,积极拓展污染源征收面;二是通过管理来促进收费,通过收费达到改善环境质量的目的,注重以征收排污费为手段促进企业加强治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体现了以管促收、以收促治的原则。上半年,完成排污费征收95户,共137万元,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目标。 (二)以强化环境监管为核心,切实抓好现场环境监察工作。 1、强化污染防治设施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不法行为。 上半年我队按照分片区的管理模式,落实监察任务到人,

避免相互推诿、脱管、漏管的现象,对辖区的环境问题做出迅速反应,消除污染隐患,避免污染扩大化和减少污染投诉。我们采取定期、不定期检查和抽查、巡查等方式对全区重点污染源工业企业污染防治设施和一般污染源企业的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情况按规定进行常规检查,检查次数分别为165次和326次,每次检查均认真做好检查记录,针对检查发现的情况提出可行的整改建议。对违反环保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坚决严肃处理。 2、加强对污染源的监督管理,做好排污申报年审(变更)及排污许可证发放工作。 为确保各企业切实按污染物浓度控制和污染物总量控制相结合的要求,做到持证排污,规范排污行为,有效改善环境质量。我队按照省、市环保局工作要求,圆满的完成了排污申报年审(变更)及排污许可证发放工作。上半年共发放排污许可证145家。 3、加强“两节”、“两会”期间环境管理,确保社会稳定。 元旦、春节“两节”和省人大、政协“两会”期间,为维护社会稳定,防止污染事故的发生,确保治理设施正常运行,坚决杜绝跑、冒、滴漏现象的发生,我队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保持投诉电话的畅通,及时处理来电、来信、来访。并对全区所有重点企事业单位进行了全面的监督检查,确保了“两会”期间无一例因污染纠纷引发的热点上访事件发生。

关于进一步加强通山县环境监测站能力建设的报告

关于进一步加强通山县环境监测站能力建设的报告 通山县环境保护局: 根据国家环保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十三五”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评价与考核工作的通知》(环办监测函〔2017〕279号)要求,结合我站监测能力实际,为进一步提高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成绩,最大化争取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全面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工作,现将当前我站亟待解决的能力建设问题汇报如下: 一、监测队伍不稳定,人员在编不在岗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环境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入,新的环境监督管理体制对环境监测工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不仅专项任务不断增加,监测力度也持续强化,例如:饮用水源地常规监测从24项拓展到109项全分析,仅仅是新增项目所涉及的样品采集、运输、交接、预处理、分析、汇总、上报及技术规范、有关标准的研究等工作,无形之中就增加了饮用水源地常规监测工作4~5倍工作量。不断增加的监测任务与人员配备不足之间的矛盾日益明显,严重影响了监测工作的正常开展。 通山县环境监测站成立于1984年,是受通山县环境保护局管理、咸宁市环境监测站指导的社会公益性事业单位,为国家三

级站。监测站下设质量控制室、水质监测室、大气监测室和行政综合办公室等4个股室,在编人员19人,已达到《全国环境监测站建设标准》中人员编制不少于18人的中部地区三级标准。但是,因监测工作异常艰苦、环境恶劣,特别是污染源现场监测工作,不仅工作强度大、对人体危害大、保护设施缺乏,更与工资待遇、社会地位形成较大反差,再加上业务能力高、水平突出的人员被调至局有关股室、二级单位或是另谋高就等原因,导致我站至今在岗人员仅为7人,队伍不稳定、人员不在岗等问题相当严重。 二、工作经费有缺口,设备维护无保障 随着环境保护工作逐步进入国家决策规划的主战场,在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环境应急和预警监测以及有关专项监测工作中,对监测广度和深度提出了更高要求,并且,随着环境污染物呈现复杂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同一种物质的污染就需要依靠不同的仪器设备和技术规范进行分析,例如:环境质量监测与污染源监测工作中的重金属铅、镉,分析方法分别为石墨法和火焰法,也就需要不同的仪器设备来开展监测分析工作,对基层环境监测站仪器设备的完整性、精密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数据质量是监测工作生命线”,要保证环境监测数据的完整性、可比性、代表性、准确性,就必须要确保监测仪器设备的更新及维护,这一切都需要充足的专项资金作为保障。近年来,

环境监测实习报告优秀范文

环境监测实习报告优秀范文 环境监测实习报告优秀范文 篇一: 人与环境的关系是密切的,因为人类活动引起了环境质量的下降, 而有害于人类及其他生物正常生存和发展,即产生了环境污染。为了 有效的控制污染,保护环境,就需要了解环境质量及其变化,监测、 测定、监控污染物的浓度和变化趋势,而这个过程就称为环境监测。 通过一学期的>学习,我们已初步掌握了一些简单的环境监测原理 及技术方法,为进一步了解环境监测站工作的组成、步骤及环境监测必 须遵守的技术规范;结合城阳区环境功能区划分与监测点位布设的实际 情况,熟悉环境监测中水、大气、噪声等项目的布点、取样的原则与 技术方法;结合所学的理论知识,进一步掌握各常规监测项目的技术要 求与方法,老师精心为我们组织、安排了这次实习。并最终在指导老 师的合理安排下顺利完成了实习任务。 实习内容 (一)、校园内大气、噪声实地布点,监测与环境质量分析 1、校园内大气总悬浮颗粒物浓度的测定试验 10月30日,晴。上午我们集中复习了相关大气中tsp测定的理论知识及测定原理和技术方法。 时间:10月30日下午 地点:校西篮球场 监测时间:一个半小时 tsp是指粒径在0.01~100um之间的能悬浮在空气中的颗粒物,是连续采样实验室必测项目之一。用大流量采样器抽取一定体积的空气,

通过已称量的滤膜阻留100um以下的悬浮颗粒物称量,根据采样前后 滤膜两次称量之差,除以采样体积,就能够得到大气中tsp浓度。在 布设采样点时,要注意采样点不应设在主要障碍物的避风处,也不应 靠近主要污染物的下风向,一般障碍物顶点至采样点位连线与地面的 夹角应小于30开始测定大气中tsp浓度,先在规定条件下迅速称量滤膜,记录数据,然后用镊子将滤膜“毛”面向上放在擦拭干净的网托上,放好滤膜夹,拧紧螺丝,盖好采样器盖,将采样器带至化学楼前 开机采样,调节采样流量和采样时间,结束后用镊子小心地取下滤膜,称重。最后根据所测数据计算大气中tsp的含量。 2、校园内噪声监测的实验 10月31日,晴。上午我们先集中复习了相关相关噪声监测的理论知识及监测原理和技术方法。 时间:10月31日上午9:00——10:00 地点:校东足球场 监测时间:一个小时 1)、实地监测:使用az8921噪声分析仪对选定地点的噪声实行实 地监测。我们共监测五组数据,各组监测的时间间隔是五分钟,调到“slow”和计权挡,每5s记一次数,每人测100次,记数同时判断噪 声来源。对五组数据实行一系列的处理,得出测定地点的平均噪声。 2)、通过监测对环境质量实行分析评价:根据我国城市区域环境 噪声标准,对实测噪声实行等级归类,分析校园内噪声的污染状况。 (二)、城阳环保分局监测站各功能区监测采样点见习、采样 11月1日,晴。我们实习的第一站—城阳金田热电有限责任公司。安排这个站实习的目的主要是熟悉和掌握大气污染排放要求及处理设备。青岛金田热电有限公司是一个以煤为原料的火力发电厂,年发电

环境监测站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

2018年环境监测站工作总结和2018年工作 计划 环境监测站2018年工作总结和2018年工作计划 2018年以来,在局领导班子的正确领导及市站的业务指导下,深入贯彻学习党的重要精神,紧紧围绕环保规划和上级环保部门提出的监测要求和本局的中心工作,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切实履行环境监测职能,为环境决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在保证完成常规监测任务的前提下,紧紧围绕我县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任务,以污染物减排监测为重点,以地表水和饮用水常规监测为基础,积极做好建设项目环评与环保设施竣工验收工作,积极做好环境污染应急监测,不断加强监测能力建设,在提供技术支持、技术服务与技术监督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并且努力提高监测工作中的业务水平,认真地完成了各项监测工作任务 一、认真学习业务知识,提高业务能力 认真学习了监测业务工作的相关知识,不断加强监测人员业务能力,用理论武装头脑、用知识拓宽视野,通过学习汲取营养。进行了《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的改版工作,重新学习了《环境监测条例》、《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和今年颁布实施的相关监测业务等环境监测业务知识。

针对相关人员进行了监测业务的培训,相关监测人员的持证上岗能力。通过学习和培训,使我站监测人员业务素质普遍得到提高。 二、加强质量管理,强化质量控制与保证 2018年,XX县环境监测站认真贯彻执行环境监测相关技术规范和质量管理的有关规定,学习新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紧紧围绕各项环境监测任务有序开展质控工作。在具体工作中,不断强化监测人员质量控制意识,加强监测数据的全过程质量控制和监督检查力度,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积极开展监测人员专项培训、技术交流,做好质控考核、实验室比对等工作,确保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可靠。 三、全面完成监测任务 水环境质量监测 完成地表水河流、梅、响两库等12个国控和省控断面的水质监测;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农村环境油坊店乡朱堂村的饮用水源的监测。整个监测工作做到了定点准确、操作规范、数据可靠、上报及时。 空气质量监测

环境监测站空气自动站建设项目

环境监测站空气自动站 建设项目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站房(包含:空调、稳压电源、防雷系统等) 1、站房面积需能够容纳所有规划涉及的监测仪器设备,并预留人员操作和仪器维修的空间。 空气站配置的仪器设备包括4种(SO2、NO2、CO、O3)反应性气体监测仪、气体(零气、动态分析仪)质控设备、两种颗粒物(PM10、)监测仪、数据采集仪、配套采样系统、稳压电源。上述设备至少需要三列机柜,采样头相距应该2米以上(避免相互干扰),每组机柜应有4平方米的空间。同时考虑到自动监测室、缓冲间、空调、消防、通讯设施以及人员操作等空间需求,站房使用面积为20m2。 2、站房结构及材质 站房内空高2.4m,其墙体及屋面材料均为彩色钢板夹心复合板(厚度要大于0.5mm),中间的隔温层为100mm厚的聚胺酯;站房应具有防腐蚀、抗风、防渗漏、隔热保温。阻燃等特点; 房顶:倾斜式屋顶,高低落差为100mm,房顶复合板中间的隔温层为200mm厚的聚胺酯,屋顶上架设钢丝板防滑通道(单独承重),以保障操作人员的安全和设备维护的便利:站房房顶需设置必要的护栏。房顶需预先设置有用于固定采样装置的辅助物件。门:保温门为双面彩色钢板夹心复合板、防锈安全锁,整体下压式门把手。门上防雨装置用厚度2mm的铝板制作,尺寸1000*200mm(长*宽)。为防止门漏水,在门上加胶皮,并保证开门时不产生负压。 底盘:底盘由底框架和地板组成:底框钢材作防锈处理。地板分为四层,底层为镀锌钢板,其上为聚胺酯隔热层,再上层为普通木质地板,最上层为优质高强度耐磨地板。地板必须具有全部仪器设备的承载能力。站房基础不小于20CM。

环境监测站年度管理评审报告

XXX环境监测站2009年管理评审报告 自2009年4月1日管理体系文件发布实施并进入试运行阶段以来,我站严格按管理体系文件的要求开展各项质量管理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按《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等有关要求,现就“方针(政策)和程序的适用性”、“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情况”、“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情况”等八个方面对我站管理体系运行情况予以总结,作为管理评审的有效输入,对我站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正式而系统的全面检查和评价,确保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并持续改进,使管理体系能持续满足要求《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现将我站管理体系建立及运行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方针(政策)和程序的适用性 (一))、质量方针 (一 行为公正、方法科学、数据准确、工作高效、服务规范。 (二))、质量目标 (二 1、管理体系目标 近期目标:通过全站努力,确保2009年底前通过首次计量认证评审。 长期目标:经过不懈努力使本站各项环境监测工作能够持续地符合《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各项要求和不断满足社会各界的需求。

2、监测质量目标 质量管理做到规范化、科学化,并有足够人员、技术、设备等资源保证管理体系有效运行,不断提高检测工作质量和技术水平,以公正立场、提供准确、可靠监测数据和清晰、明确、客观的监测报告。以良好的服务和管理接受社会考验,以此作为本站的质量管理目标,具体要达到的目标: (1)、检测数据的准确率大于93%。 (2)、客户满意度大于95%。 (3)、监测报告合格率大于93%。 (4)、监测报告的及时率大于95%。 (5)、仪器设备完好率大于98%,周检率达到100%。 (三))、管理体系的建立基本情况 (三 自2008年以来,我站将建立管理体系工作纳入我站2008年和2009年重点工作,认真分析、精心部署,落实管理体系文件编写人员,遵照我国有关法律、法规和《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国认实函[2006]141号)的有关要求和我站实际,至2009年2月28日,完成了管理体系文件初稿的编制工作。在颁布实施前,站多次组织各科室负责人进行讨论、修改,确保了体系文件的各项规定与管理体系运行实际情况的符合性,因此在试运行管理体系内审中未发现文件性不符合。本站目前体系文件的组成框架为四层:第一层是《质量手册》;第二层是程序文件,共28个;第三层是作业指导书,共20份;第四层是记录表格,共138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文件—环境监测站建设标准(完整)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文件 环发〔2007〕56号 关于印发《全国环境监测站建设标准》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局(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为适应新时期环境监测能力建设的需要,加快建设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我局组织制定了《全国环境监测站建设标准》,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全国环境监测站建设标准 二○○七年四月二十三日 主题词:环保建设标准通知 抄送:财政部。

附件:全国环境监测站建设标准 全国环境监测站建设标准 为建设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指导和规范全国各级环境监测机构能力建设,特制定本标准。有关辐射环境监测站的建设标准另行制定。本标准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原《环境监测站建设标准(试行)》同时废止。 本标准规定了省、市、县三级环境监测机构人员标准及机构、监测经费、监测用房、基本仪器配置、应急环境监测仪器配置和专项监测仪器配置。本标准为最低配置标准,有能力的地区可以适当提高标准。 本标准实行分级设置,分为一级、二级、三级。一级标准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置的环境监测站、由国家环保总局批准的各专业环境监测站;二级标准为各地级市(自治州)、直辖市所辖区(县)设置的环境监测站执行;三级标准为各地级市(自治州)所辖区、县(自治县)设置的环境监测站执行。 每个级别(按照国务院确定的东部、中部、西部区域划分方法)划分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三档,处于不同区域的环境监测站执行不同的标准。直辖市及其所辖区(县)环境监测站分别执行东部地区一级、二级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各级环境监测机构人员编制标准、环境监测技术人员占总人数的比例及高级、中级技术人员比例,详见表1。 表1 人员编制及人员结构 监测站 级别适用范围人员编制(人) 环境监测技术 人员比例 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比例 一级东部地区不少于120 人 不低于85% 高级技术人员占技术人员总 数比例不低于25%,中级不低 于45% 中部地区不少于100 人 西部地区不少于90 人 二级东部地区不少于150 人 不低于85% 高级技术人员占技术人员总 数比例不低于20%,中级不低 于50% 中部地区不少于100 人 西部地区不少于70 人 三级东部地区不少于20 人 不低于75% 中级以上技术人员占技术人 员总数比例不低于50% 中部地区不少于18 人 西部地区不少于10 人

环境监测站能力建设报告

目录 1、XXX市环境监测现状 (2) 1.1监测站现状 (2) 1.2环境监察现状 (4) 2、存在问题及项目必要性 (5) 2.1存在问题 (5) 2.2加强环境监测能力建设的必要性 (7) 3、能力建设项目 (9) 3.1项目设置原则 (9) 3.2监测任务 (9) 3.3监测能力分析 (9) 3.4能力建设项目 (12) 4、投资估算 (17) 5、结论 (18)

1、XXX市环境监测现状 环境监测工作是环境保护、环境管理工作的基础,是环保主管部门依法行政的重要依据。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生环境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 依据《环境监测站管理办法》,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应当按照数据准确、代表性强、方法科学、传输及时的要求,建设先进的环境监测体系,为全面反映环境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及时跟踪污染物变化情况,准确预警各类环境突发事件等环境管理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发展,XXX市环境监测站从无到有的过程,开展了具有一定成效的环境监测工作,在XXX市环境管理中发挥了较大的作用。但与目前发展的形势相比,XXX市的环境监测能力还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1.1监测站现状 县级环境监测站职能分为两种公益性监测型监测行为和社会服务型监测行为。公益性监测型监测行为主要是为政府环境决策、处理突发污染事故提供基础性依据,由政府委托监测机构进行环境本底、环境现状、城市考核等监测以及环境应急监测和预测预警特殊的职能;社会服务型监测行为,是由非公益性监测机构或市场服务性机构,为企业或有特殊要求的事业单位提供服务,这类机构可以运用市场运作方式提供环境监测服务。 多年来,XXX市环境监测站开展了污染源申报监测、污染纠纷监测、“三同时”验收监测、当地特有环境问题监测及部分环境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