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河南省郑州市智林教育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doc

郑州智林教育公司(学校)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每逢佳节倍思亲”,追根溯源,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的情结源于A.禅让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等级制2、分封制是西周实行的主要政治制度,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周王拥有一定的土地和人民是分封制实行的前提B、分封对象仅限于同姓王C、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D、楚王问鼎标志着分封制彻底崩溃3、右图为秦朝文物,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此物由太尉掌管B、此物可证明当时推行郡县制C、此物是三公九卿的凭证,可证明当时推行较为完备的中央官制D、当时军队的调动以此物为凭据,由皇帝控制、发给。
4、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就是不断削弱相权,强化皇权的过程,下列历史现象不能说明此过程的是A、汉朝的中外朝制B、隋唐的三省六部制C、宋朝的二府三司制D、元朝的行省制度5、明太祖总结道:“自古三公论道,六御分职。
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
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
”针对此,他采取的措施主要是A、废丞相,权分六部B、设立殿阁大学士C、设立锦衣卫D、设立军机处6、1839年《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致英国外交大臣巴麦尊的机密件》中称:“中国政府对陛下官员与臣民已经犯下突然而残酷的战争罪行,用最近这样的方式强迫缴出英国人的财产②就是一种侵略,这在原则上是如此的危险,在实行上又如此的不能容忍,所以,为每一件损失要求完全的赔偿,已成为文明的高尚义务了”,文中的财产是指:A、白银B、黄金C、鸦片D、工业品7、下列关于列强侵华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都打到北京B、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罪恶深重C、鸦片战争期间,三元里人民进行抗英斗争D、义和团运动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企图8、对右图的漫画所反映的历史观(日本是亚洲的恩人)最有力的驳斥的证据是A.日本曾经遭到原子弹轰炸B.日本解放了亚洲各国人民C.日军制造了南京大屠杀D.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9、使清政府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10、“天兵来杀妖,全为穷乡亲。
河南省郑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物理模拟试题(含答案)

河南省郑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物理模拟试题本试卷分和两部分。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考生应首先阅读答题卡上的文字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第I 卷(选择题 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南朝梁代傅弘有一首很著名的诗:“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研究水牛的运动时,因牛的体型较大不能把它看作质点B .水牛的位移就是水牛行进轨迹的长度C .“桥流水不流”中的“桥流”所选的参考系是水D .“人在桥上走”,人走得越快,位移就越大2.实验者从某砖墙的高处使一个石子自由落下,并且拍摄石子在空中的照片。
由于石子的运动,它在照片上留下了一条模糊的径迹AB 。
已知每块砖的厚度(包括砖缝)都大约为6cm ,使用的相机曝光时间为。
则可以估算出石子开始下落点到A 点的高度大约为( 0.02s )A .3mB .4mC .5mD .条件不足,无法估算3.如图为某高速公路出口的ETC 通道示意图。
一汽车驶入通道,到达O 点的速度,此时开始减速,到达M 点时速度减至,并以4m/s 的速度匀速通过020m /s v =4m /s v =MN 区,汽车从O 运动到N 共用时10s ,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v t -4m/sA.汽车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2B.O、M间中点位置的速度为12m/sC.O、M间的距离为32mD.汽车在ON段平均速度大小为8m/s4.我国古代《墨经》一书中记载了利用斜面提升重物的方法,这一方法在现代生活中仍然被广泛应用。
如图所示,装载货物时,常会在卡车车尾处斜搭一块木板(粗糙程度一致),若工人施加一平行于木板的推力将货物沿木板匀加速推入车厢,在货物沿木板上滑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货物对木板的压力等于货物的重力B.工人对货物的推力等于货物对工人的推力C.货物所受的摩擦力逐渐增大D.货物所受的合力逐渐增大5.反应时间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的时间,酒后驾驶会导致许多安全隐患,是因为酒后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变长。
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

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 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若全集U 1,2,3,4,5,6 ,M1,4 ,N 2,3,则集合5,6等于()A. M NB. MNC.C U MC U ND. C U MC U N【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元素5’6既不是M 的元素,也不罡N 的元素,故选m考点:集合交集、并集和补集.【易错点晴】集合的三要素是: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研究一个集合,我们首先要看清楚它的研究对象,是实数还是点的坐标还是其它的一些元素,这是很关键的一步 .第二步常常是 解一元二次不等式,我们首先用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求得不等式的解集.在解分式不等式的过程中,要注意分母不能为零 .元素与集合之间是属于和不属于的关系,集合与集合间有包含 关系.在求交集时注意区间端点的取舍.熟练画数轴来解交集、并集和补集的题目 .2.下列函数中,其定义域和值域分别与函数A. y xB. y Ig x【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函数y 10lgx 的定义域为 xB 选项值域为R ,C 选项定义域为 R ,故D 选项符合. 考点:定义域和值域.C.y2xD.y1肩0和值域为 y 0 .A 选项定义域和值域都是 R ,y 10lgx 的定义域和值域相同的是(xD. 2,0【答案】A【解折】试題分折:当*3时,才⑶ "「所以通数过点G —l )・考点:对数函数过定点•2x 4a 3 x 3a x 05.已知函数f x( a 0且a 1 )在R 上单调递减,log a x 11,x 0值范【解析】x试题分析:f x a 1 l x l除A ,故选B. 考点:函数图象. f 1 a 1,排除c, D 选项;f 11,0,排4.函数 x 3log a x 21的图象一定经过点(A.3, 1 B2, 1C.3,0则a 的取xa3.函数y 十 a 1的图象的大致形状是(x【答案】B围是()xA. 31 B . 0 1 C. -3D4'4 3'4【答案】C【解析】.0,3试题分析:由于函数在R上单调递增,所以4a 32a 1 ,解得a3a 11 33,4考点:函数的单调性D. 1,【答案】A【解析】2i1试题分析:需满足被开方数大于零,所以0 2x 1 1,x 1,12考点:定义域7.已知实数a,b满足2a 3,3b 2,则函数f x a x x b的零点所在区间是(A. 2, 1 B1,0 C0,1 D1,26.若f x,则f X的定义域为(【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由2°- 33^ - 2 ,得应三1。
福建省福州市八县一中(福清一中,长乐一中等)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人教版高一全册历史试题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县(市)一中期末考联考高中一年历史科试卷考试日期:1月17日完卷时间 : 90 分钟满分: 100 分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I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
请直接将第I、Ⅱ卷的答案填入答题卷的相应位置内,交卷时只交答题卷。
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右图为《孔子世家谱》,家谱实际上和中国历史上的哪一制度密切相关( )A.宗法制B.分封制C.君主专制D.郡县制2.下图是中国古代某一朝代初期地方行政区划的情况,这一朝代应是( )A.西周B.秦朝C.汉朝D.元朝3.“胡惟庸(明初丞相)绝不是朱元璋的真正目标,朱元璋要毁灭的是胡惟庸背后的那个庞然大物。
”“那个庞然大物”是指( )A.内阁制度B.丞相制度C.宦官集团D.胡惟庸集团4.某条约规定:“上谕以永禁国人与诸国仇敌之会,违者皆斩……各省抚督文武大吏暨有司各官,于所属境内均有保平安之责。
”以下关于该条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材料出自《某某条约》 B.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加深C.禁止中国人民参与反帝斗争 D.材料出自《马关条约》5.著名学者陈旭麓认为:“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
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
它是一条分界线。
这里的“分界线”突出表现在()A.结束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中华民国B.迫使清帝退位,实现和平过渡C.实行暴力革命,实现君主立宪 D.中国完全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6.“五四”运动是标志着中国新某某义革命开端的最主要依据,是因为这场运动( ) A.提出了“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 B.出现了学生的爱国运动C.出现了工人的爱国运动 D.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7.“这种战略为俄国所忽略。
这种从农村中建立政党与军队的共产革命方式,是自中国独特历史环境所领悟的”“这种战略”指()A.无产阶级革命B.农村包围城市道路C.城市包围农村道路D. 国共第一次合作8.第一是停止批邓,人心大顺;第二是冤案一理,人心大喜;第三是生产狠狠抓,人心乐开花。
河南省郑州市2013-2014高二上期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高清扫描版)

原因:明末清初,政治混乱,社会动荡,有思想的知识分子开始探求不一样的救国道路;
商品经济的发展也为反思儒家思想提供经济基础。(2分)
(3)特点:兼容并包,不断吸取其他学说的精华;与时俱进,不断创新。(4分)
2013—2014学年上期期末考试
高中二年级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B
B
C
C
A
D
D
A
B
C
C
D
B
A
C
16
17181920源自212223
24
25
26
27
28
29
30
C
D
A
D
C
C
B
C
C
B
D
B
B
A
B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16分)
(1)原因:儒家思想的二重性,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同时,又有发展创新的特点;董仲舒对儒家学说的改造和发展,适应了西汉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儒家思想推崇礼教德治,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巩固统治。(6分)
特点:不再刻意突出人的理性,而深入挖掘人类的感情世界;塑造出鲜明的人物形象;在文学创作风格上,以想象力丰富的构思和跌宕起伏的戏剧情节为其主要特点。(4分)
(2)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的欧洲,革命和战争频仍,动乱不已;政治中的黑暗,社会的不平等,使社会各阶层,对启蒙思想家设想的“理性王国”深感失望,努力寻找新的精神寄托。(4分)
河南省郑州市2024—2024学年度九年级第一次质量历史检测试卷及答案

2024—2024学年上期期末考试九年级历史试题卷闭卷考试留意: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考生应首先阅读答题卡上的文字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一、选择题(20小题,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请将该选项在答题卡中正确填涂。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1.哥伦布是热那亚人,为英国找寻西北航线的卡波特也是热那亚人,他们都诞生在作为文艺复兴的发源地的意大利,这决非巧合。
对上述材料解读正确的是A.哥伦布是在意大利王室支持下进行的远航B.文艺复兴发源于意大利是受新航路开拓的影响C.新航路的开拓是文艺复兴精神的外在表现D.新航路的开拓都是由意大利人完成的2.法国大革命是世界史上最彻底、最典型、影响最广泛的一次资产阶级革命。
关于大革命期间的事务,排序正确的是①攻占巴士底狱②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③颁布《人权宣言》④处死路易十六⑤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②⑤④C.①③②④⑤D.①②④③⑤3.潘恩在《常识》中写道:“假定一块大陆恒久要由一块岛屿来支配,那是件荒谬的事……英国和美洲就彼此的关系而言,颠倒了大自然的通常秩序……”下列文献最符合此观点的是A.《权利法案》B.《独立宣言》C.《人权宣言》D.《法典》4.许多学者认为英国人洛克的思想肯定算是启蒙思想的重要思想来源。
但在18世纪的时候,英国的社会环境相对宽松,思想家的批判性不强。
但法国有一大批强大的学者,他们攒足了气力指责法国政府。
出现上述不同的主要缘由是英法两国A.经济水平的差异B政治制度的差异C.文化环境的差异D.宗教信仰的差异5.下列历史事务虽属于不同的领域,但它们有共同的历史背景,这一历史背景是A.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的影响B.工业革命的影响C.民族解放运动发展的影响D.启蒙运动的影响6.马克思认为,一切革命都是以国家政权为目的的,对于资产阶级是这样,对于无产阶级更是这样,无产阶级革命必须要把夺取政权作为自己首要的目标。
河南省郑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河南省郑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数学试题第Ⅰ卷(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若$\{1,2\}\subset A\subset\{1,2,3,4,5\}$,则满足条件的集合$A$的个数是()A。
6B。
8C。
7D。
92.设$a,b\in\mathbb{R}$,集合$A=\{1,a+b,a\},B=\{0,\frac{b}{a},b\}$,若$A=B$,则$b-a=$()A。
2B。
$-1$C。
1D。
$-2$3.下列各组函数中$f(x)$与$g(x)$的图象相同的是()A。
$f(x)=x,g(x)=|x|$B。
$f(x)=x^2,g(x)=\begin{cases}x,&(x\geq 0)\\-x,&(x<0)\end{cases}$C。
$f(x)=1,g(x)=x$D。
$f(x)=x,g(x)=\begin{cases}x,&(x\geq0)\\0,&(x<0)\end{cases}$4.下列函数中,既是偶函数又在$(-\infty,0)$内为增函数的是()A。
$y=-\frac{1}{2}$B。
$y=x^2$C。
$y=x+1$D。
$y=\log_3(-x)^2$5.三个数$a=0.32,b=\log_2 0.3,c=2^0.3$之间的大小关系为()A。
$a<c<b$B。
$a<b<c$C。
$b<a<c$D。
$b<c<a$6.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
若点$P\in\alpha,P\in\beta$且$\alpha\cap\beta=l$,则$P\in l$B。
三点$A,B,C$能确定一个平面C。
若直线$a\parallel b$,则直线$a$与$b$能够确定一个平面D。
若点$A\in l,B\in l$且$A\in\alpha,B\in\alpha$,则$l\subset\alpha$7.方程$\log_3 x+x=3$的解所在区间是()A。
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郑州一中2022~2023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25届高一(历史)试题说明: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将第Ⅰ卷的答案代表字母填(涂)在答题卡上,将第Ⅱ卷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将所选答案的英文字母填涂在答题卡上。
1.目前,中国境内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星罗棋布,有1万多处,各地均可建立起从新时期时代早期、中期到晚期的考古学文化谱系。
这充分说明了中华文明起源具有A.多元性B.复杂性C.统一性D.平衡性2.在郑州洛阳一带发掘的距今五六千年的文化遗址中,考古学家发现了山东大汶口文化晚期样式的墓葬和湖北屈家岭文化风格的陶器。
据此可以推断A.中原新石器文化已衰落B.中原文化影响到东方和南方C.东方和南方文化更先进D.早期文化之间有一定的交流3.《礼记·王制》载:“大国之卿皆命于天子”,“次国三卿,二卿命于天子,一卿命于其君”。
西周对“卿”的任命与派遣A.能够实现对地方的直接管理B.实现了中央权力的高度集中C.有利于对诸侯的控制和管理D.突破了宗法血缘关系的束缚4.战国时期,某思想家将“天之意”解释为“爱人、利人”,并据此阐发了“处大国不攻小国,处大家不乱小家,强不劫弱,众不暴寡,诈不谋愚,贵不傲贱”的政治理想。
该思想家最可能属于A.儒家B.法家C.墨家D.道家5.有人把先秦诸子的思想描述为:“归服自然的隐士派”带着逍遥魂儿,避世寻自由;“中央集权的法制派”刻薄严苛,法度严明;“提倡节俭与互爱互利的反战派”爱好和平,讲求实际功利;“拥有无限同情心和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一股正气,平治天下。
这些思想分别对应的是哪家学派A.儒、法、道、墨B.墨、儒、法、道C.法、儒、道、墨D.道、法、墨、儒6.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由卫入秦后向秦孝公说:“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郑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顶符合题意。
)1.商(朝)人对神灵素拜的发展主要体现在祖先祭祀上。
立于宗庙的先王的神主,称之为
“示”“示”有大小之别,类似于周族的大小“宗”。
大小“示”的祭祀规格与仪式有所不同,成为区别血缘亲硫的标记,维护着有关的等级秩序……从兄弟之间到父子之间的权力世袭继
承,逐步成为国家权力运作的核心。
材料主要表明了商朝
A.已经有了规范严格的嫡长子继承制度
B. 宗法制度出现并运用到权力继承上
C. 重视血缘传承及基于血缘亲硫的权力运作
D. 形成了浓厚的“家国同构”治国理念
【答案】C
考点:古代中国政治·夏商周时期政治·宗法制
【名师点睛】大宗和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
对周天子来说,周天子是大宗,诸侯对于周天子是小宗。
但在诸侯国内,诸侯对于卿大夫来
说就是大宗,而卿大夫就变成了小宗。
在卿大夫的封地内,卿大夫又称为大宗。
所以,除了
天子永远是大宗外,其他大宗和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
2.李瑞兰在《中国社会通史》中提到:“战国时期等级关系与阶级结构发生了深层变化。
社会等级是流动的,个人有可能凭才力改变贫贱的地位,贵族取决于出身而一成不变的状况已
成为历史,上层社会对下层人士开放……集权政府的社会基础因而更加扩大。
这样,社会较
前代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该材料反映出
A.社会等级的流动根源于阶级结构的变化
B. 分封制的崩溃是战国时期社会等级流动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