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通过电流的危险结果

合集下载

电流大小对人体伤害程度的影响

电流大小对人体伤害程度的影响

电流大小对人体伤害程度的影响
通过人体内部的电流越大,人的生理反应和病理反应越明显,引起心室颤动的时间越短,致命的危险性越大。

按照人体呈现的状态,可将通过人体内部的电流分为三个级别。

A、感知电流
使人体有感觉的最小电流称为感知电流。

工频的平均感知电流,成年男性1.1MA;成年女性0.7MA,直流电均为5MA。

感知电流对身体没有大的伤害,但由于突然的刺激,人在高空或在水边或其他危险环境中,可能造成坠落等间接事故。

B、摆脱电流
人体在触电后能自行摆脱带电体的最大电流为摆脱电流。

工频平均摆脱电流,成年男性16MA;成年女性10MA;直流电均为50MA,儿童更小些。

这还与触电的形式有重要关系。

C、致命电流(室颤电流)
人体发生触电后,在较短的时间内危及生命的最小电流称为致命电流(室颤电流)。

一般情况下,通过人体的工频电流超过50MA时,心脏就会停止跳动,出现致命的危险。

实验证明:电流大于30MA时,心脏就会发生心室颤动的危险,因此30MA也是作为致命电流的又一极限。

漏电保护器的电流漏电脱扣器电流也是定为30MA,就是此理。

电流对人体的危害

电流对人体的危害

安全技术/机械安全电流对人体的危害1 电流对人体的伤害电流通过人体时,对人体伤害的严重程度与通过人体的电流的大小、电流通过人体的持续时间、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电流的频率以及人体状况等多种因素有关。

而且各种因素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1.1 伤害程度与电流大小的关系电流通过人体,人体会有麻、痛等感觉,更严重者会引起颤抖、痉挛、心脏停止跳动及至死亡。

通过人体的电流越大,人体的生理反应越明显,人的感觉越强烈。

对于工频交流电,按照通过人体电流大小的不同,以及人体所呈现的不同状态,可将电流划分为以下三级:1.1.1 感知电流感知电流是人能感觉到的最小电流。

实验资料表明,对不同的人,感知电流也不相同:成年男性平均感知电流约为1.1mA;成年女性约为0.7mA。

1.1.2 摆脱电流摆脱电流是人触电以后能自主摆脱电流的最大电流。

实验资料表明,对于不同的人,摆脱电流也不相同:成年男性的平均摆脱电流约为16mA;成年女性约为10.5mA。

成年男性的最小摆脱电流约为9mA;成年女性的最小摆脱电流约为6mA(最小摆脱电流是按0.5%的概率考虑的)。

1.1.3 致命电流致命电流是指在较短时间内危及生命的最小电流。

在电流不超过数百毫安的情况下,电击致死的主要原因是电流引起心室颤动或窒息造成的。

因此,可以认为引起心室颤动的电流即是致命电流。

心室颤动电流与通过时间有关,如通电时间超过心脏搏动周期时,心室颤动电流仅数十毫安(一般认为是50mA以上)。

如通电时间小于心脏搏动周期,但超过10ms,并发生在心脏搏动周期的特定时刻(即易激期)时,心室颤动电流在数百毫安以上。

工频电流经由手一躯干一手的途径,对人体产生作用时,成年男性的感觉情况,见表1。

表1 工频电流对人体作用的实验资料(mA)根据动物实验和统计分析得出的资料,见表2。

起心室颤动、不致产生严重后果的范围;B<sub>1</sub>、B<sub>2</sub>是容易产生严重后果的范围。

简述电流对人体伤害

简述电流对人体伤害

b、电弧灼伤
• 是指电气设备的电压较高时产生强烈的电 弧或电火花,灼伤人体,甚至击穿部分组 织或器官,并使深部组织烧死或使四肢烧 焦的现象。 • 它一般不会引起心脏纤维性颤动,而更为 常见的是人体由于呼吸麻痹或人体表面的 大范围烧伤而死亡。
电弧灼伤
电击和电伤的区别

• •
生物效应—电流通过人体破坏人体细胞正常工作
皮肤金属化 • 是指在电流作用下,产生的高温电弧使电弧 周围的金属熔化、蒸发并飞溅渗入到皮肤表 层所造成的电伤。 • 皮肤金属化电伤的后果现象:皮肤粗糙、硬 化,并呈现一定颜色(铅为灰黄色、紫铜为 绿色、黄铜为蓝绿色)。 • 金属化的皮肤经过一段时间后,会自行脱落。
机械损伤
机械损伤是指电流通过人体时产生的机械电动力效应, 使肌肉发生不由自主的剧烈抽搐性收缩,致使肌腱、皮肤、 血管及神经组织断裂,甚至使关节脱位或骨折。
电光眼
电光眼是指当发生弧光时,眼睛受到紫外或红外线照 射,眼睑皮肤红肿,结膜发炎,严重时角膜透明度受到破 坏,瞳孔收缩,一般4-8小时后发作 。
二、影响电流对人体伤害程度的因素
1、电流大小:
1)感知电流:有感觉,不伤害。有麻酥、针刺感。
2)摆脱电流:能自由摆脱。有麻酥、针刺感外, 主要为疼痛,心律障碍感。 3)致命电流:危及生命的电流,造成“心室纤维 性颤动”。
电伤是指电流对人体外部表
面造成的局部创伤。
烧伤 电烙印
2、电伤分类
皮肤金属化
机械损伤
电光眼
烧伤
是指电流热效应产生的电伤。通常是在带 负荷拉、合隔离开关时产生的电弧对人体皮肤 造成的直接烧伤。 灼伤的后果现象:皮肤发红,起泡,组织烧 焦并坏死
烧伤
电流 烧伤

触电及触电的危险

触电及触电的危险

触电及触电的危险.人体是导体,当人体上加有电压时,就会有电流通过人体.当通过人体的电流很小时,人没有感知;当通过人体的电流稍大,人就会有“麻电”的感觉,当这电流达到8~10mA时,人就很难摆脱电压,形成了危险的触电事故,当这电流达到100mA时,在很短时间内就会使人窒息、心跳停止.所以当加在人体上的电压大到一定数值时,就发生触电事故.通常情况下,不高于36V的电压对人是安全的,称为安全电压.照明用电的火线与零线之间的电压是220V,绝不能同时接触火线与零线.零线是接地的,所以火线与大地之间的电压也是220V,一定不能在与大地连通的情况下接触火线.(二)几种触电类型.(1)家庭电路中的触电:人接触了火线与零线或火线与大地.①人误与火线接触的原因.a.火线的绝缘皮破坏,其裸露处直接接触了人体,或接触了其它导体,间接接触了人体.b.潮湿的空气导电、不纯的水导电——湿手触开关或浴室触电.c.电器外壳未按要求接地,其内部火线外皮破坏接触了外壳.d.零线与前面接地部分断开以后,与电器连接的原零线部分通过电器与火线连通转化成了火线.②人自以为与大地绝缘却实际与地连通的原因.a.人站在绝缘物体上,却用手扶墙或其它接地导体或站在地上的人扶他.b.人站在木桌、木椅上,而木桌、木椅却因潮湿等原因转化成为导体.③避免家庭电路中触电的注意事项.a.开关接在火线上,避免打开开关时使零线与接地点断开.b.安装螺口灯的灯口时,火线接中心、零线接外皮.c.室内电线不要与其它金属导体接触,不在电线上晾衣物、挂物品.电线有老化与破损时,要及时修复.d.电器该接地的地方一定要按要求接地.e.不用湿手扳开关、换灯泡,插、拔插头.f.不站在潮湿的桌椅上接触火线.g.接触电线前,先把总电闸打开,在不得不带电操作时,要注意与地绝缘,先用测电笔检测接触处是否与火线连通,并尽可能单手操作.(2)高压触电.高压带电体不但不能接触,而且不能靠近.高压触电有两种:①电弧触电:人与高压带电体距离到一定值时,高压带电体与人体之间会发生放电现象,导致触电.②跨步电压触电:高压电线落在地面上时,在距高压线不同距离的点之间存在电压.人的两脚间存在足够大的电压时,就会发生跨步电压触电.高压触电的危险比220伏电压的触电更危险,所以看到“高压危险”的标志时,一定不能靠近它.室外天线必须远离高压线,不能在高压线附近放风筝、捉蜻蜓、爬电杆等等.(三)发生触电事故后的措施1.如果发现有人触电了,下列哪些措施是正确的?A.迅速用手拉触电人,使他离开电线.B.用铁棒把人和电源分开.C.用干燥的木棒将人和电源分开.D.迅速拉开电闸、切断电源.通过讨论要学生明确:处理触电事故的原则是尽快使触电人脱离电源,而避免在处理事故时,不使其他人再触电,所以A.B两项是绝对错误的.2.如因电线短路而失火,能否立即用水去灭火?为什么?要学生明确:不能,因水可导电,会加重灾情.必须迅速切断电源,用砂土、灭火器扑灭火焰.(四)安全用电原则电器设备安装要符合技术要求.不接触高于36V的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不弄湿用电器.不损坏电器设备中的绝缘大部分触电死亡事故都是电击造成的。

触电对人体的危害及安全电压(三篇)

触电对人体的危害及安全电压(三篇)

触电对人体的危害及安全电压触电是指人体接触到电流,从而导致电流通过人体的情况。

触电对人体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可造成疼痛、肌肉痉挛、电击伤、电流引发的心室颤动甚至死亡。

触电对人体的危害一般受以下因素影响:1. 电流强度:电流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人体的电荷量,通常用安培(A)来衡量。

电流强度越大,对人体的危害越大。

根据国际标准IEC60479-1规定,电流强度在2毫安(mA)以下一般不会对人体带来直接危害,但可能会引发一些不适感。

当电流强度超过10mA时,人体会感觉到疼痛。

当电流强度超过30mA时,肌肉就会痉挛,无法松开被电击的器械。

当电流强度超过100mA时,人体会出现呼吸困难、胸闷等严重症状。

超过500mA的电流强度可导致心脏停跳。

2. 电压:电压是指电流在电路中通过一个负载所产生的电势差,通常用伏特(V)来表示。

虽然电压不能直接衡量危害,但它与电流强度有关。

当人体接触到高电压时,电流容易通过身体,导致触电危险增加。

3. 触电时间:人体接触电流的时间越长,对人体的危害就越大。

在工业、住宅和公共场所,为了确保人们的安全,有许多安全标准和规定规定了安全电压。

1. 工频电压:在工业和住宅中常用的交流供电电压为220V或110V(50Hz或60Hz)。

一般情况下,这些电压是相对安全的,不会直接带来致命的危险。

但是如果人体接触到这些电压,也有可能引起肌肉痉挛、电击伤和其他伤害。

2. 低电压系统:低电压系统通常指额定电压小于50V(交流电)或75V(直流电)的电路。

这些电压一般认为是较安全的,不会导致直接的生命危险。

但是即使在低电压下,如果接触时间较长,人体仍有可能受到伤害。

3. 安全电压:根据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的标准,安全电压指的是额定电压小于或等于50V的直流电或低频交流电。

在这个电压范围内,人体接触电流的危险性较低,一般不会造成人身伤害。

除了电压和电流强度以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也会影响到触电对人体的危害,如接触面积、接触位置、身体的抵抗等。

触电对人体伤害

触电对人体伤害
U
2024/10/16
电流对人体的伤害
• 电流对人体的伤害是指电流通过人体内部产生的有害作用.电流通过 人体会引起针刺感,痉挛,疼痛,血压升高,昏迷,心律不齐,心室颤动等 症状.电流对人体伤害的程度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1)电流的大小.通过人体的电流越大,人体的生理反应越明显,危险 就越大. (2)通电时间.通电时间越长,越容易引起心室颤动,危险性也就越大. 另外,由于人体电阻因出汗等原因会降低,通电时间过长,导致通过人 体的电流增加,电击的程度亦随之增加. (3)电流途径.通过心脏的电流会引起心室颤动,或使心脏停止跳动, 导致触电者死亡.通过中枢神经的电流会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强烈失调 致死.通过头部的电流会使人昏迷,若电流太大,还会严重损害人脑致 死.通过脊髓的电流,会引起截瘫. (4)电流种类.我国目前使用的交流电流称为工频电流,此外,还有直 流电流,高频电流,冲击电流和静电电荷它们都会对人体产生不同程度 的伤害. (5)人体状况.身体越强健,受电流伤害的程度越轻. 因此,触电时,女性比男性受伤害更重;儿童比成人更危险.患病的人 比健康的人遭受电击的危险性更大
触电对人体的伤害
• 触电时人体会受到某种程度的伤害,按其开可分为电击和
电伤两种.
电击是指电流流经人体内部,引起疼痛发
麻,肌肉抽搐,严重的会引起强烈痉挛.心定颤动或呼吸停
止,甚至由于因人体心脏,呼吸系统以及神经系统的致命伤
害,造成死亡.绝大部分触电死亡事故是电击造成的.电伤
是指触电时,人体与带电体接触不良部分发生的电弧灼伤,
或者是人体与带电体接触部分的电烙印,蓍由于被电流熔
化和蒸发的金属微粒等侵入人体皮肤引起的皮肤金属化.
这此伤害会给人体留下伤痕,严重时也可能致人于死命.电

触电事故与电流对人体的危害

触电事故与电流对人体的危害

触电事故与电流对人体的危害常见的触电方式按照人体触及带电体的方式和电流流过人体的途径,电击可分为单相触电,两相触电和跨步电压触电。

1.单相触电当人体直接碰触带电设备其中的一相时,电流通过人体流入大地,这种触电现象称之为单相触电。

对于高压带电体,人体虽未直接接触,但由于超过了安全距离,高电压对人体放电,造成单相接地而引起的触电,也属于单相触电。

2.两相触电人体同时接触带电设备或线路中的两相导体,或在高压系统中,人体同时接近不同相的两相带电导体,而发生电弧放电,电流从一相导体通过人体流入另一相导体,构成一个闭合回路,这种触电方式称为两相触电。

发生两相触电时,作用于人体上的电压等于线电压,这种触电是最危险的。

3.跨步电压触电当电气设备发生接地故障,接地电流通过接地体向大地流散,在地面上形成电位分布时,若人在接地短路点周围行走,其两脚之间的电位差,就是跨步电压。

由跨步电压引起的人体触电,称为跨步电压触电。

电流对人体的伤害1.电流对人体伤害的类型(1).电击电击是电流对人体内部组织造成的伤害。

仅50mA的工频电流即可使人遭到致命电击,神经系统受到电流强烈刺激,引起呼吸中枢衰竭,呼吸麻痹,严重时心室纤维性颤动,以致引起昏迷和死亡。

按照人体触及带电体的方式和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电击触电可分为三种情况:单相触电、两相触电、跨步电压触电。

(2).电伤电伤是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光效应或机械效应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电伤会在人体上留下明显伤痕,有灼伤、电烙印和皮肤金属化三种。

电弧灼伤是由弧光放电引起的。

比如低压系统带负荷(特别是感性负荷)拉裸露刀开关,错误操作造成的线路、人体与高压带电部位距离过近而放电,都会造成强烈弧光放电。

电弧灼伤也能使人致命。

电烙印通常是在人体与带电体紧密接触时,由电流的化学效应和机械效应而引起的伤害。

皮肤金属化是由与电流融化和蒸发的金属微粒渗入表皮所造成的伤害。

2.对人体作用电流的划分对于工频交流电,按照通过人体的电流大小而使人体呈现不同的状态,可将电流划分为三级。

触电对人体的危害及安全电压

触电对人体的危害及安全电压

触电对人体的危害及安全电压触电是指人体接触到带电体或者电流流过的导体时,导致电流通过人体造成损伤的现象。

触电对人体的危害主要包括电击、电休克和电灼伤等。

首先,电击是指人体接触到电流时直接造成的剧烈痛苦或者无法自主脱离的情况。

电击有可能导致心脏骤停、呼吸困难和神经系统损伤等严重后果,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其次,电休克是指人体触电时,电流通过心脏或者其他重要器官造成的紧急停电状态,可以导致心律失常、呼吸困难等严重后果。

电休克的人体损伤程度主要取决于电流的大小、通过人体的路径以及电流的持续时间等因素。

此外,触电还可能导致电灼伤,即电流通过人体组织时产生的热量导致组织烧伤、焦炭等。

电灼伤可能造成皮肤破裂、焦痂形成、组织坏死等病变,严重时可能需要进行手术修复。

针对触电的危害,人们对电器和电力设备进行了安全设计,并在家庭和公共场所设置了一系列安全保护措施。

同时,针对电工等相关从业人员,也有相应的安全培训和操作规范。

在正常工作环境下,人体能够感觉到电流的最低阈值一般约为1mA,而能够引起危险的电流通常在10mA以上。

因此,为了确保人体安全,要控制人体接触到的电压和电流在安全范围内。

一般认为,人体接触到的安全电压不应超过60V,对于低电压(不超过50V交流、120V直流)电源,一般不会产生直接对人体造成危险的触电风险。

当电压高于60V时,人体接触到电流可能会引发各种危险。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低电压电源的直接触电风险相对较低,但仍然需要遵守相关安全规范,避免发生意外。

因为即使是低电压,也可能因为特殊情况(如湿润的工作环境、裸露的金属导线等)导致电流大于安全阈值。

在遇到触电事故时,切勿用手直接接触触电者,应尽快切断电源或利用绝缘材料将触电者与电源隔离,然后及时求助医生。

总之,触电对人体造成的危害是非常严重的,可能导致电击、电休克和电灼伤等损伤。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必须加强对电源的安全使用意识,严格遵守电器使用规范,并尽量减少电源接触的风险,保障人体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電擊對人體的危險性分析壹、前言隨著電力的普及化及工商業的發達,電氣化的機器設備已大量被應用於產業界,是以,電氣技術員與作業人員,無論是從事於電氣設備檢修、保養或是機器操作,有可能因人為作業疏失、設備裝置不良或絕緣劣化致發生電擊災害。

鑑於去年(93年)加工出口園區相繼發生兩件電擊死亡事故,分別為某勞工從事高壓電氣檢測及保養清潔作業遭電擊致死,以及某電工從事無塵室天花板電氣軌道安裝作業時不慎觸電身亡,爰為使區內員工深入瞭解電擊對人的危險,並資借鏡避免是類事件再次發生,復為配合園區管理處推動零災害政策,職是之故,順應以「電擊對人體的危險性分析」著手研究,期藉由拙文的探討能讓勞工朋友有更臻正確的電氣安全知識,進而對電擊危害之預防有所助益,以杜絕災害事故之發生,俾保障全體同仁之生命安全,減少事業單位之災害損失。

貳、決定電擊的嚴重性(Determining The Severity Of An Electric Shock) 在電氣告示牌上通常寫著「高電壓危險」,這是否意謂著一個人遭受電擊是因為電壓造成的傷害?如果不是,那麼是由什麼原因所造成呢?我想很多人有此疑惑,有必要加以釐清,以下謹就上述疑問,縷析如后,就低壓而言,大部份是電流造成的傷害,惟對高壓而言,則是由於電壓和電流二者造成的傷害。

由於電流通過電阻元件會產生熱,是以,倘電流通過人體,人體電阻產生的熱勢將危害體内器官;又當一個人碰觸高電壓時,這高電壓將使電流在離開人體的那一點造成爆發電流,電壓愈高則愈有機會迫使較大的電流穿過一個較低電阻的人體。

例如當某人之一手碰觸非接地線,而雙腳係在被接地的情況,此時人體恰好為電流建立一條流通路徑,惟電擊的嚴重性是由通過人體的電流量、時間、電源頻率、流過人體的路徑與電擊當時人體的情況來決定。

準上,雖知電壓和電流都是造成電擊的原因,然並未見電壓出現在上揭電擊嚴重性的因素中,顯然電擊傷害之直接原因並非電壓而是電流。

參、人體之電阻電擊對人體危險性與通過人體的電流有關,電擊電流之大小係由接觸電壓(加於人體的電壓)與人體電阻所決定,當加在人體的電壓是定值時,流經人體的電流則主要靠人體電阻來支配。

人體皮膚電阻又依接觸狀態的不同而有差異,電阻越大,電流就越小,則電擊的傷害也就較輕;倘電擊處的皮膚較為潮濕,則接觸點之電阻勢必甚低,爰電擊電流增大,勢將導致嚴重之傷害。

為此,以往曾經發生即使遭高電壓電擊猶能僥倖存活,反而觸及低電壓者卻不幸死亡之案例,探究其主因乃人體電阻不同之原故。

一般人體電阻分為内部組織電阻與皮膚電阻,等效電路如圖1所示[1],内部組織電阻係指電流穿越皮膚後人體僅存之電阻,大約為500Ω之低電阻,此時的人體是個非常好的導體;皮膚電阻並非定值,乃隨接觸面、所加電壓之高低以及當時皮膚表面乾濕情況而變,依此,人體電阻變化的主因乃皮膚電阻的改變,圖2所示係佛來貝爾卡(Freiberger)在50H Z之交流電下,研究人體之手與脚間電阻隨電壓變化之情況。

如接觸電壓為200V時,乾燥皮膚表面電阻達3000Ω,平均電阻值約為2000Ω,而濕皮膚僅為1200Ω;隨著人體接觸電壓的提高,人體電阻有降低之趨勢,而所加電壓在1KV以上後,皮膚電阻將被破壞,僅存內部組織電阻。

綜上,當人體在潮濕狀態或加於人體之電壓越高,人體電阻變小,則通過人體之電流會越大,當然危險性就越高。

C C圖1 人體電阻之等效電路12345人體電阻Ω)(k -接觸電壓(V)圖2 接觸電壓與人體電阻的關係除了上述人體電阻之外,手碰觸帶電體及腳底的接觸電阻亦是決定通過人體電流的因素之一。

手的接觸電阻通常可視為零,惟人體站立大地之接觸電阻R F ,乃視脚底之表面積、體重及土壤電阻等實際情況而定,如人體站立處之設施與地面是絕緣時,則電擊電流為零。

按IEEE Std.80,人體的雙腳係模擬成圓形平板,腳底與地面之接觸電阻可由下式求得d R sF 2ρ= …………………………………………………………(1) 式中 土壤的電阻係數=s ρ(Ω-m)d = 圓板的直徑(m)蓋一般成人的單腳脚底面積約為180cm 2,等效為直徑15.1cm 的圓板,雙脚合併脚底面積等效為直徑21.4cm 的圓板,則脚底接觸地面之電阻(R F )計算如次。

(Ⅰ)、單脚脚底之接觸電阻S S SF d R ρρρ31.3)151.0(2211=== (2)(Ⅱ)、雙脚合併脚底之接觸電阻S S S F d R ρρρ34.2)214.0(2222===……………………………………(3) (Ⅲ)、雙脚分開腳底之接觸電阻S S SF d R ρρρ66.12)151.0(22213===…………………………………(4) 綜上所述,足見接觸電阻值會隨人體站立之情況而異,惟基於電擊電流與接觸電阻成反比,從而通過人體之電流會隨接觸電阻之減小而增加。

比較上開三式得知兩脚分開站立時,腳底之接觸電阻最低,是以,在此狀態下電擊對人之危險性最大。

肆、電擊的危害型態電擊的危害大略可歸納為步間電壓(Step Voltage)與接觸電壓(Touch Voltage)二種主要的型態,如圖3所示為站立於線路接地點附近因步間電壓所造成的電擊情形,如圖4所示為人員因觸摸漏電的電氣設備外殼而受到接觸電壓電擊情形。

就高壓系統而言,步間電壓和接觸電壓兩種情形都有可能發生,至於低壓系統的步間電壓較接觸電壓來的小,爰低壓系統的電擊事故主要以接觸電壓為主,茲分述如次:(一)、步間電壓:電氣設備接地範圍內之電壓梯度(Potential Gradient),由於接地系統的埋設情形及土壤電阻率之不同會發生不同的分佈情形,對分佈於人體最大跨距的兩足間之電位差稱為步間電壓,如圖3(a)所示。

當接地電流I F 經由接地導體流入大地後,電流會經由接地導體而向四周流散,使得接地點周圍地面會因土壤電阻率的不同而帶有不同的對地電位。

是故,人員若站在接地點附近,兩腳間可能承受某一電壓值,如圖3(b)之等值電路,設人體等效電阻R B 為1000(Ω),腳底與地面之電阻為R F (實用上常假定為3ρS ),接地系統電阻為R 1及R 0,流過人體之電流為I B ,人體通過電流的時間為t ,則人體可忍受之步間電壓為()BF B step I R R E 2+= ()tS 165.061000ρ+= (5)B (b)等值電路1(a)示意圖圖3 接地鐵塔附近人體的步間電壓分析(二)、接觸電壓:當電力設備發生接地故障,故障電流經由設備外殼流入大地,設備接地電阻會產生電位降,倘若人站立地面而手觸設備外殼時,則在觸及設備之手與足間即有接觸電壓存在,如圖4(a)所示。

如圖4(b)為等值電路,設人體電阻值為R B ,每一腳底與地面之電阻值為R F ,接地系統電阻為R 1及R 0,兩腳並聯之腳踏大地電阻為½R F ,則人體可忍受之接觸電壓為:()()1165.05.1100021R I I tI R R E B F S B F B touch -=+=⎪⎭⎫ ⎝⎛+=ρ………………(6) 按上式釋示,所謂接觸電壓其實是手之接觸點至腳踏大地點之電位差,並非與大地零電位相較之差值。

據此如果另一人立於遠方,觸及接於廠內接地網的導線或設備,則其感受之電震為接地網於事故時對地電位升高之全部值,見(7)之表示式,式中由於故障電流之總值I F ,比I B 大得多,因此事故發生時之地網電位E E 甚大,而接觸電壓E touch 僅為對地電位升E E 之一部份而已。

F B FB E I R I R R E ++⎪⎭⎫ ⎝⎛+=02………………………………………………(7) 或 F t o u ch E I R E E 0+= 嗣據(5)與(6)式得知,步間電壓與接觸電壓皆與地表層電阻率ρS 成正比,而與電擊時間t 之平方根成反比。

易言之,地表層電阻率愈高且電擊時間愈短時,則人體所能承受之電壓值將愈高。

爰此,廠區在構築高壓電源配電室或發電機房時,應在地表層舖設碎石層以增加ρS 值,同時使用高速啟斷保護裝置以減少t 值。

為了確保園區內工作人員之安全,務必讓實際接觸電壓與步間電壓小於容許接觸與步間電壓。

0R 圖4 接地鐵塔附近人體的接觸電壓分析1(a)示意圖(b)等值電路伍、人體通過電流的危險結果當電流流過人體,除令人感到刺痛之震驚外,尚有可能導致麻木、痙攣及呼吸困難等症狀,惟對人體最危險之情況是電流通過心臟。

當流過心臟的電流突增,心臟原有的電訊號遭到破壞,導致正常的心跳變為每分鐘數百次以上的細微顫動,此際心臟將失去幫浦(pumping)正常的機能,以致血液循環停止,此時雖及時脫離電源仍很難使心室恢復正常脈動,在數分鐘內卽告死亡,此種現象叫做「心室纖維性顫動(Ventricular Fibrillation)」。

電擊是否造成心室纖維性顫動端視電流通過人體後被人體所吸收之能量(Energy)來決定[2],人體因電擊所吸收的能量可以下式表示,即027.02==t I S B B 或 t I B 165.0= (8)式中,S B :電流通過人體時所吸收的能量,0.027:由實驗求出之「纖維性顫動常數」,t:電流通過人體的時間(秒),在心室纖維性顫動之可能性為0.03~3秒,I B:一般人所能忍受不發生心室纖維性顫動電流(安培)。

爰據上式可知電流大小及時間長短乃是引發心室纖維性顫動的主要關鍵。

查表1電源頻率與電流量對人體的生理反應,第6項表示導致心室纖維性顫動可能性之電擊時間及電流大小,若通過人體電流為1000mA,電擊時間約僅0.03秒卽足以發生心室纖維性顫動,惟即使100mA的電流持續通過人體達3秒以上亦可能造成心室纖維性顫動。

按該表可知引起同一生理反應之電流,依交、直流或交流頻率之不同而有不同之數值,顯見人體忍受直流電流能力較交流電流為大,而且男性會比女性有較強的耐電流能力,復對交流而言,人體對高頻的感覺較遲鈍,惟很不幸地,人體卻對周遭60H Z商用頻率最敏感,亦即危險性最大。

表1 電源頻率與電流量對人體的生理反應陸、電擊的安全界限與容許接觸電壓如表2所示為電擊電流與作用時間對人體的影響,電流範圍在0及A1至A3間,通常視為不會留下後遺症的領域,電流在B1及B2之範圍,作用時間必頇滿足一定條件才會發生心室纖維性顫動,如電流在B1範圍,電擊時間在拍動週期以下之情況,不會有心室纖維性顫動之顧慮,惟在B2領域電擊時間雖亦在拍動週期以下,仍有心室纖維性顫動之危險。

準此,依通過人體之電流量與通過時間兩項自可判斷電擊的危害程度,倘電流在A3範圍,則30mA.S(於1秒內通過30mA)以內者屬於安全範圍;超過50mA.S以上者即屬於危險範圍。

爰此,為防止電擊導致引起心室纖維性顫動,日本低壓電路接地保護規則,規定漏電斷路器之動作要求為30mA.S,而國際通例亦取該值,作為低壓迴路保護的安全限界,在現行使用上已具良好成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