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得营养液培养基缺素培养

合集下载

植物缺素培养实验报告范文

植物缺素培养实验报告范文

植物缺素培养实验报告范文实验一:玉米的溶液培养及缺素培养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种子发芽和无土栽培的实验技术以及配制贮备液的方法,了解氮、磷、钾等元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和学习判断缺素症状。

2、了解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掌握计算叶绿体各色素成分含量的方法。

3、学会AM-300手持式叶面积仪测定叶面积的方法二、实验原理1、植物在必需的矿物元素供应下正常生长,如缺少某一元素,便会产生相应的缺乏症。

用适当的无机盐制成营养液,即能使植物正常生长,称为溶液培养,如果用缺乏某种元素的缺素液培养,植物就会呈现缺素症状而不能正常生长发育。

将所缺元素加入培养液中,该缺素症状又可逐渐消失。

2、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高低是反映植物叶片光合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另外,叶绿素的含量是植物生长状态的一个反映,一些环境因素如干旱、盐渍、低温、大气污染、元素缺乏都可以影响叶绿素的含量与组成,并因之影响植物的光合速率。

根据朗伯—比尔定律,某有色溶液的吸光度A与其中溶质浓度C和液层厚度L成正比,即A=KCL式中:K比例常数。

当溶液浓度以百分浓度为单位,液层厚度为1cm时,K为该物质的吸光系数。

如果溶液中有数种吸光物质,则此混合液在某一波长下的总吸光度等于各组分在相应波长下吸光度的总和。

这就是吸光度的加和性。

3、叶片性状特征直接影响到植物的基本行为和功能。

叶面积是植物研究中的一个常用指标,叶面积的大小决定着植物接收光合有效辐射(photoyntheticallyactiveradiation,PAR)的量,与干物质产量和地上净初级生产力有密切关系,反映了植物对其地理分布和养分条件等外界因素的适应策略。

同时,叶面积也是影响植物生长、果实发育和品质的重要生理和形态指标。

三、用品与材料1、材料:玉米种子;2、用品:培养缸、试剂瓶、容量瓶、烧杯、移液管、量筒、精密天平、棉花(或海绵)刻度尺、分光光度计、AM-300手持式叶面积仪;3、试剂:硝酸钙、硝酸钾、磷酸二氢钾、磷酸二氢铵、硫酸镁、氯化钾、氯化钙、硫酸锰、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硫酸亚铁、硼酸、硫酸锌、氯化锰、钼酸、硫酸铜。

实验三 植物营养液培养技术与植物缺素观察

实验三 植物营养液培养技术与植物缺素观察

实验三植物营养液培养技术与植物缺素观察一.实验目的掌握营养液培养植物技术的全部过程和关键技术,认识和理解植物缺素症状和恢复过程的表现。

二.原理用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配成培养液培养植物,可使植物长得与土壤中一样好。

应用营养液培养方法,所用元素的种类和用量可完全人为地加以控制,要了解某元素缺乏所引起的生理病症,可从培养液中减去该元素,以便在以后的生长过程中进行观察。

为了管理方便也常将溶液加入干净的石英砂培养植物,则称为砂基培养。

三.仪器设备1 烧杯:250和500ml各1个。

2 刻度移液管:5ml 10支,1mI 1支。

3 量筒:l000 ml l个.4 黑色腊光纸适量。

5 培养缸(可用1000ml广口瓶或瓷质、玻璃质培养缸):体积为1L的陶瓷培养罐60个,并配有带6个孔的盖——使用前用2%HCl浸泡0.5-1小时,用自来水冲洗干净、用去离子水清洗。

如果做铜、锰、钼、硼等微量元素,需要用重蒸水。

6 l5×15 cm 塑料纱用〈或纱布〉:l块。

7 精密pH试纸或pH计:pH 5-6或广泛pH指示剂。

8 搪瓷盘:l个。

9 石英砂适量。

l0 500ml试剂瓶:l个。

ll 通气泵、通气管、针头、海绵、电子天平、纸袋等四.试剂l. KNO3 2. MgSO4 3. KH2PO4 4. K2SO4 5.Na2 SO46.NaH2 PO47.NaNO38.Ca(NO3)29.CaCl210. FeSO411.H2BO312. MnCl2 13.CuSO414. ZnS O415. NH4MoO416.盐酸17. EDTA-N a2(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五、方法步骤1. 种子处理与幼苗培养小麦、玉米、棉花、豌豆种子在发芽前先用10%的H2O2消毒10分钟,清水冲洗至无泡沫,蒸馏水浸泡4小时,待其吸胀后于滤纸上,并用黑塑料布遮盖,保持水分,在25ºC 下催芽。

种子露白后用石英砂培养,保持一定的水分,待种子萌发至两片子叶(双)或三叶一心(单)时小心用水洗净根系,移栽至营养液中,刚移栽的幼苗其营养液的浓度应该稀释至完全浓度的1/4或1/2。

植物得营养液培养基缺素培养

植物得营养液培养基缺素培养

植物的营养液培养及缺素培养中文摘要:为探求各种主要元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作用,本次试验采用番茄幼苗为实验材料,用配制的各种缺乏某种矿质元素的培养液进行培养及一种完全培养液,根据28天的持续观察记录,进一步了解矿质元素的作用、特点及对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性。

英文摘要:To explore various elements of plant growth role. This trial the tomato seedlings as experimental material, using various prepared a lack of mineral elements of morphology cultivation and a completelynutrient-containing medium. In 28 days of continuous observation records further understand the role of mineral elements,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importance of plant growth and development.实验目的:掌握植物营养液培养的基本方法;通过植物的缺素培养,观察并认识N、P 、K等矿质元素的专一缺素症状,从而了解N、P 、K 对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性。

实验器材和用品:植物材料:番茄幼苗实验器材:烧杯、移液管、量筒、培养缸、通气设备、pH计、天平、镊子、毛笔、未脱脂棉花、搪瓷盘实验试剂:见表一实验原理:只要满足植物正常生长发育的要求(光、温、水、气、必需元素),植物可以在水中生长。

把必需矿质元素配制成培养液培养植物称溶液培养。

由于培养液中元素的种类和数量可以人为控制,因此当要了解某种元素是否为植物必需时,只要有意识地配制缺乏该种元素的培养液,根据植物在该培养液中所表现出来的症状,便可了解该元素的作用以及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必要性实验步骤准备工作(1)幼苗准备:蕃茄种子用3%福尔马林浸泡灭菌30分钟,然后用灭菌水冲洗数次,放在洗净的湿石英砂中发芽,加以蒸馏水培养长至一定高度(5cm左右)。

缺素培养实验报告

缺素培养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植物生长所需的基本营养元素。

2. 掌握缺素培养实验的方法和步骤。

3. 分析植物在不同营养元素缺乏条件下的生长状况。

二、实验原理植物生长需要多种营养元素,包括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大量元素主要有氮、磷、钾、钙、镁等,微量元素主要有铁、硼、锌、铜、锰等。

这些元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

本实验通过控制植物生长环境中营养元素的供给,观察植物在不同营养元素缺乏条件下的生长状况,从而了解植物对营养元素的需求。

三、实验材料1. 植物材料:小麦种子2. 培养基:Hoagland溶液3. 营养元素:氮、磷、钾、钙、镁、铁、硼、锌、铜、锰等4. 实验器具:培养皿、移液管、显微镜等四、实验步骤1. 准备培养基:按照Hoagland溶液的配方,将各种营养元素溶解于水中,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

2. 分组处理:将小麦种子分为若干组,每组代表一种营养元素的缺乏情况。

具体分组如下:A组:正常组,不缺任何营养元素;B组:缺氮组;C组:缺磷组;D组:缺钾组;E组:缺钙组;F组:缺镁组;G组:缺铁组;H组:缺硼组;I组:缺锌组;J组:缺铜组;K组:缺锰组。

3. 培养过程:将每组小麦种子均匀撒在培养皿中,加入适量的培养基,放入培养箱中,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4. 观察记录:定期观察植物的生长状况,记录生长高度、叶片颜色、根系生长等指标。

5. 数据分析:对各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不同营养元素缺乏条件下的植物生长差异。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正常组(A组):植物生长良好,叶片绿色,根系发达。

2. 缺氮组(B组):植物生长缓慢,叶片发黄,根系短小。

3. 缺磷组(C组):植物生长缓慢,叶片发紫,根系短小。

4. 缺钾组(D组):植物生长缓慢,叶片边缘发黄,根系短小。

5. 缺钙组(E组):植物生长缓慢,叶片发黄,根系短小。

6. 缺镁组(F组):植物生长缓慢,叶片发黄,根系短小。

7. 缺铁组(G组):植物生长缓慢,叶片发黄,根系短小。

植物的元素缺乏症(溶液培养)

植物的元素缺乏症(溶液培养)

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专业植物生理学实验报告班级学号姓名同组评分实验日期室温湿度教师实验题目植物的元素缺乏症(溶液培养)一、实验目的熟悉植物的各种营养缺乏症的典型症状。

二、实验原理植物的生长发育除需要充足的阳光和水分外还需要矿质元素否则植物就不能很好的生长发育甚至死亡。

运用溶液培养技术可以观察矿质元素对植物生长的必须性用溶液营养做植物的营养实验可以避免土壤里的各种复杂因素。

近年来也已应用溶液培养进行无污染蔬菜的栽培生产。

三、器材与试剂1、实验仪器600毫升塑料杯(不透光)量筒烧杯移液管尺子2、实验试剂储备液的配制硝酸钙82.07g/L 硝酸钾50.56 g/L 七水合硫酸镁61.62 g/L 磷酸二氢钾27.2 g/L 磷酸二氢钠24.00 g/L 硝酸钠42.45 g/L 氯化镁23.81 g/L 硫酸钠35.51 g/L 氯化钙55.50 g/L 氯化钾37.28 Fe-EDTA Na2-EDTA7.45 g/L 七水合硫酸铁5.57 g/L微量元素H3BO32.860g/L MnSO41.015 g/L H2MoO40.090 g/L 五水合硫酸铜0.079 g/L 七水合硫酸锌0.220 g/L3、实验材料四、实验步骤1.材料准备此实验用黄瓜幼苗作为实验材料。

黄瓜种子粒小,从种子带来的营养元素少,容易出现缺乏症。

先将种子用蒸馏水培养发芽等幼苗长出第一真叶是待用。

配制时先取蒸馏水450mL,然后加入储备液,然后配成500mL,以避免产生沉淀。

培养液配好后,用稀酸、碱调节至6.2-6.4.3.培养观察选取大小一致的植株,用泡沫塑料包裹茎部,插入培养缸盖的孔中,每孔一株。

将培养缸移到适合的环境中,经常注意管理并观察,用蒸馏水补充缸中失去的水分。

每隔一周更换培养液。

植株长大后要通气,注意记录植株的生长情况,各种元素缺乏症的症状及出现的部位。

4.待植株症状表现明显后,将缺元素培养液换成完全培养液,留下一株继续培养,观察植株症状是否减轻甚至消失,其余植株测量根、茎的长度、质量,叶子数目、大小和质量。

植物的缺素培养

植物的缺素培养

植物的缺素‎培养(溶液法)一.实验目的熟悉植物的‎各种营养缺‎乏症的典型‎症状,掌握缺素培‎养的实验过‎程(通过缺镁营‎养液培养番‎茄幼苗,观察幼苗的‎生长情况)。

二.实验原理植物的生长‎发育,除需要充足‎的阳光和水‎分外,还需要矿质‎元素,否则植物就‎不能很好的‎生长发育甚‎至死亡。

运用溶液培‎养技术,可以观察矿‎质元素对植‎物生长的必‎须性;用溶液营养‎做植物的营‎养实验,可以避免土‎壤里的各种‎复杂因素。

近年来也已‎应用溶液培‎养进行无污‎染蔬菜的栽‎培生产。

三.器材与试剂‎1.实验仪器:分析天平培养缸量筒烧杯移液管烘箱2.实验试剂:储备液的配‎制硝酸钙82‎.07g/L 硝酸钾50‎.56 g/L 七水合硫酸‎镁61.62 g/L 磷酸二氢钾‎27.2 g/L 磷酸二氢钠‎24.00 g/L 硝酸钠42‎.45 g/L 氯化镁23‎.81 g/L 硫酸钠35‎.51 g/L 氯化钙55‎.50 g/L 氯化钾37‎.28 Fe-EDTA(Na2-EDTA7‎.45 g/L 七水合硫酸‎铁5.57 g/L)微量元素(H3BO3‎2.860g/L MnSO4‎1.015 g/L H2MoO‎40.090 g/L 五水合硫酸‎铜0.079 g/L 七水合硫酸‎锌0.220 g/L)3.实验材料:番茄种子四.实验步骤1.材料准备此实验用番‎茄种子作为‎实验材料,番茄种子粒‎小,从种子带来‎的营养元素‎少,容易出现缺‎乏症。

先将种子用‎蒸馏水培养‎发芽,等幼苗长出‎第一真叶是‎待用。

2.配制培养液‎A.完全培养液‎:硝酸钙溶液‎(82.07g/L)10mL 硝酸钾溶液‎(50.56g/L)10mL 硫酸镁溶液‎(61.62 g/L)10 mL 磷酸二氢钾‎(27.2 g/L)10 mL Fe-EDTA1‎ m L 微量元素溶‎液1 mLB.缺素培养液‎(缺镁):硝酸钙溶液‎(82.07g/L)10mL 硝酸钾溶液‎(50.56g/L)10mL 磷酸二氢钾‎(27.2 g/L)10 mL Fe-EDTA1‎mL 微量元素溶‎液1 mL 硫酸钠溶液‎(35.51 g/L)10mL配制时选取‎蒸馏水90‎0m L,然后加入储‎备液,最后配成1‎000mL‎,以避免产生‎沉淀,培养液配制‎好后,用稀酸、碱调节至P‎H5—6。

植物的溶液培养及缺素培养

植物的溶液培养及缺素培养

植物的溶液培养及缺素培养摘要:为探求各种主要元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作用,本次试验采用玉米幼苗为实验材料,用配制的各种缺乏某种矿质元素的培养液进行培养,根据2周的持续观察记录,进一步了解矿质元素的作用、特点及对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性。

关键词:玉米、培养液配制、缺素培养、定植培养。

前言溶液培养是德国植物生理学者Sachs和Knop在1860年试验成功的,它在阐明植物对养分的要求曾起过决定性作用,并奠定了施肥的理论基础。

近年来在世界各国重新受到重视,已成为一种切实可行的生产手段,美国已把溶液培养应用在生产上,我们有些单位已将溶液培养应用到水稻育苗及蔬菜生产上,估计溶液养在生产上的应用将日益广泛,这是植物营养的基本理论在生产实践上的新发展。

绿色植物在整个生活周期中除了通过叶片的光合作用外,只要满足正常生长发育所需的各种矿质元素和其他条件,植物不一定非在土壤中生长不可。

因此,在用蒸馏水及所需的几种元素配成的溶液中,植物同样可以正常生长发育,这种培养方法称作溶液培养。

由于溶液培养其元素的种类和数量可以控制,因此要了解某种元素是否为植物必需时,可有意识地配制缺乏某种元素的培养液,根据植物在该溶液中所表现出来的作用、特点以及对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性。

一、材料、仪器及药品1、实验材料华南农业大学作物栽培实验室提供的长势相当的玉米幼苗,生长发育均正常。

2、实验仪器⑴刻度吸管5ml 12支;1ml 1支;⑵量筒1000ml 1个;⑶培养瓶2套;⑷海绵;⑸pH试纸(pH1-14或pH5.4-7.0);⑹镊子,⑺玻璃管,⑻吸球;⑼标签纸;⑽黑色瓶套。

3、药品⑴Ca(NO3)2∙4H2O ⑵KNO3⑶MgSO4⑷KH2PO4⑸K2SO4 ⑹CaCl2⑺NaH2PO4 ⑻NaNO3⑼Na2SO4⑽MgCl2∙6H2O ⑾FeCl3⑿EDTA-Na2⒀FeSO4 ⒁H3BO3⒂MnCl2∙4H2O ⒃CuSO4∙5H2O ⒄ZnSO4∙7H2O ⒅H2MoO4∙H2O二、实验方法(一)、营养液的配制(用蒸馏水)1大量元素贮备液的配制2、(EDTA-Fe)=0.05mol·L-1贮备液的配制(1)c(EDTA-Na)=0.1mol∙L-1溶液:称EDTA二钠3.77克,加新煮沸刚冷的温热的蒸馏水约20ml,搅拌使之完全溶化,冷后加蒸馏水定容至100ml,保存于密闭聚乙烯塑料瓶中。

多种缺素培养实验报告(3篇)

多种缺素培养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不同植物在缺乏特定营养元素条件下的生长状况,分析营养元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为农业生产中营养元素的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材料1. 植物材料:小麦、大豆、番茄各20株,均选用生长状况良好、无病虫害的健康植株。

2. 实验设备:培养箱、电子天平、移液器、烧杯、蒸馏水、营养液等。

三、实验方法1. 准备营养液:根据植物生长需求,分别配制含有全营养元素的营养液、缺乏氮(N)的营养液、缺乏磷(P)的营养液、缺乏钾(K)的营养液和缺乏钙(Ca)的营养液。

2. 实验分组:将小麦、大豆、番茄分别分为5组,每组4株植物。

3. 缺素处理:将各组植物分别置于对应的营养液中培养,确保每组植物生长环境一致。

4. 观察记录:每隔一定时间观察植物的生长状况,包括植株高度、叶片颜色、叶绿素含量、根系生长情况等,并记录数据。

5. 数据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不同处理组植物的生长差异。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小麦生长情况:- 全营养组:小麦植株生长旺盛,叶片翠绿,根系发达。

- 缺氮组:小麦植株矮小,叶片发黄,根系生长不良。

- 缺磷组:小麦植株生长缓慢,叶片暗绿,根系短小。

- 缺钾组:小麦植株叶片边缘出现烧焦现象,根系受损。

- 缺钙组:小麦植株叶片出现斑点,根系生长受阻。

2. 大豆生长情况:- 全营养组:大豆植株生长旺盛,叶片翠绿,根系发达。

- 缺氮组:大豆植株矮小,叶片发黄,根系生长不良。

- 缺磷组:大豆植株生长缓慢,叶片暗绿,根系短小。

- 缺钾组:大豆植株叶片边缘出现烧焦现象,根系受损。

- 缺钙组:大豆植株叶片出现斑点,根系生长受阻。

3. 番茄生长情况:- 全营养组:番茄植株生长旺盛,果实饱满,色泽鲜艳。

- 缺氮组:番茄植株矮小,叶片发黄,果实发育不良。

- 缺磷组:番茄植株生长缓慢,叶片暗绿,果实色泽不佳。

- 缺钾组:番茄植株叶片边缘出现烧焦现象,果实口感差。

- 缺钙组:番茄植株叶片出现斑点,果实硬度降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的营养液培养及缺素培养
中文摘要:
为探求各种主要元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作用,本次试验采用番茄幼苗为实验材料,用配制的各种缺乏某种矿质元素的培养液进行培养及一种完全培养液,根据28天的持续观察记录,进一步了解矿质元素的作用、特点及对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性。

英文摘要:
To explore various elements of plant growth role. This trial the tomato seedlings as experimental material, using various prepared a lack of mineral elements of morphology cultivation and a completely
nutrient-containing medium. In 28 days of continuous observation records further understand the role of mineral elements,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importance of plant growth and development.
实验目的:
掌握植物营养液培养的基本方法;
通过植物的缺素培养,观察并认识N、P 、K等矿质元素的专一缺素症状,从而了解N、P 、K 对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性。

实验器材和用品:
植物材料:番茄幼苗
实验器材:烧杯、移液管、量筒、培养缸、通气设备、pH计、天平、镊子、毛笔、未脱脂棉花、搪瓷盘
实验试剂:见表一
实验原理:
只要满足植物正常生长发育的要求(光、温、水、气、必需元素),植物可以在水中生长。

把必需矿质元素配制成培养液培养植物称溶液培养。

由于培养液中元素的种类和数量可以人为控制,因此当要了解某种元素是否为植物必需时,只要有意识地配制缺乏该种元素的培养液,根据植物在该培养液中所表现出来的症状,便可了解该元素的作用以及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必要性
实验步骤
准备工作
(1)幼苗准备:蕃茄种子用3%福尔马林浸泡灭菌30分钟,然后用灭菌水冲洗数次,放在洗净的湿石英砂中发芽,加以蒸馏水培养长至一定高度(5cm左右)。

选择生长势相同的植株进行实验。

(2)培养液准备:按表1分别配制不同的培养液。

配制时先在容器中放去离子水300ml左右,然后按表上次序加入各种贮备液。

每种贮备液均应缓慢加入,充分搅匀,然后再加下一种贮备液,待全部加好后再用pH计或pH试纸检查,并用1N HCl或1N NaOH将培养液调至适宜植物生长的pH值(如蕃茄pH5.5 - 6.0),然后加水至500毫升。

(3)容器准备:选择4个相同的培养罐,洗净,培养罐的罐盖上要有孔。

培养和管理
1.培养罐中放满培养液(但盖与溶液之间留些空隙)。

选取大小相似、生长良好的幼苗12株,
在盛有蒸馏水的培养皿中用毛笔轻轻刷去根系表面上的附着物,切勿伤根。

2.细心地把根部插入培养缸盖的孔中,茎基部用海绵或棉花包扎,固定在培养罐盖的孔中,根系浸没在溶液中,每孔一株,每罐3株。

罐上另一个孔接双连球通气。

在每个罐上注明不同处理
培养期注意事项
1.移植后把培养罐放在阴处1天,待新根长出后,再放在光照充足,温度适宜处培养;
2.每周更换培养液,每隔3天加蒸馏水一次,以补充水分;
3.每2天用双连球通气一次。

注意事项
1.药品、试剂必须非常纯净,切不可搞乱;
2.仪器、用具必须非常清洁;
3.定时、仔细、认真、耐心地观察和记录,一直坚持到实验结束。

实验结果:
实验过程中从番茄幼苗移栽到培养液中每隔七天记录下株高、根长、叶数、叶长、及叶片长势,记录结果如下:
株高
由实验数据可知:对照组的生长速率明显快于二号、三号、四号。

除开对照组,二号生长相对较快,四号次之,三号最慢。

根长
备注:三号由于补苗才根长呈下降的趋势
由实验数据可知:对照组一号根长生长最快,二号次之,四号第三,三号最慢。

叶数
由实验数据可知:一号叶片生长最快,二号在第十五天时有一叶片死去,叶片数与四号相当。

三号叶数最少。

叶长
由实验数据可知:一号叶长最长,二号三号相差无几,三号最慢。

叶片状态
在第28天测得幼苗的茎鲜重、根鲜重、根冠比,结果如下:(11月30日)茎鲜重
根鲜重
根冠比
由实验数据可知:正常苗一号根冠比最低,四号最高,说明四号根系相对较发达。

二号三号居中。

实验结果分析:
一号培养液为完全培养液
二号培养液为缺钾培养液
三号培养液为缺氮培养液
四号培养液为缺磷培养液
缺素症状:
缺K:从叶缘开始变褐色、干枯。

植株比较矮小,生长较缓慢。

但根系发达,根冠比较大。

缺N:叶片最小,黄化现象由叶脉向整个叶片扩展。

整个植株最矮小,根冠比较大,根系相对茎叶来说还比较茂盛。

但植株也最容易死亡。

缺P:叶片较小,叶片为紫绿色,生长液缓慢。

植株矮小,根系比较发达,根根冠比较大。

实验讨论:
N、P、K是植物必需的大量元素,环境中这些元素的多寡必然使植物发生相应的生理生化变化并影响其生长发育而产生相应的症状:
缺少N元素,有机物合成受阻,植株矮小,叶片黄化,产量降低。

缺少P蛋白质合成受阻,影响细胞分裂,植株矮小、分枝少,叶色暗绿或紫红。

缺少K元素,植物叶片缺绿,生长缓慢,节间缩短,植株矮小,叶片显得瘦小细长,易伏倒。

植物缺某种矿质元素时,会对植株的生长发育有着不同的影响。

此外,同时缺乏数种元素会使病症复杂化,其他环境因素(如各种逆境、土壤PH,等等)也都可能引起植物产生和与营养缺乏类似的症状。

缺素培养液存在或多或少的误差,导致实验结果与真值的差异,这差异可以控制到最少。

所以实验过程中应该把实验其它干扰因素完全相同,如同时通气。

思考题:
1.为什么说溶液培养是研究矿质营养的重要方法?
答:因为如果用土壤培养,土壤成分复杂而且不均一,植物矿质营养中的许多问题,如各营养元素必需性的确定、缺乏症的鉴定等,很难用土壤培养的方法来研究。

在溶液培养中,因为所有无机盐的成分和数量都是已知的,而且可以任意控制,所以研究便利而有效。

把植物的根浸在通气的培养液中,植物可以生长得很好。

培养液的pH值的影响和总的盐浓度对植物生长的渗透效应也很容易分析。

2.培养罐是透明的,将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为什么?
答:如果是透明的会使实验测得的根冠比偏大。

如果是透明的那么光照会促进根的生长,长出发状根,使实验中测得的根冠比偏大。

培养液中使用Fe-EDTA有什么优点?如用一般铁盐,溶液pH值高了有何不利?
经常通气有何意义?
答:Fe-EDTA中铁元素以螯合态存在,不会对溶液的PH值产生影响。

若用一般的铁盐则会使溶液的PH值偏高,不利于植物得生长发育。

经常通气有利于植物根系保证充足的氧气进行有氧呼吸,从而保证根系有充足的能量吸收矿质养分。

参考资料:
陆欣《土壤肥料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