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思维与科学研究方法论

合集下载

科学思维是什么意思解释

科学思维是什么意思解释

科学思维是什么意思解释
科学思维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是人类长期以来在科学研究与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独特思考方式和方法论。

它强调通过理性、逻辑、客观、实证的态度来对世界进行认知和解释,从而推动科学知识的不断深化和拓展。

科学思维注重基于证据和事实的分析、推理和判断,而不是凭主观臆测和个人情感的主观性。

科学思维的核心特征包括:
1.严密的逻辑思维:科学思维要求通过合理的逻辑推理,建立起一套
严密、完整的论证体系,从而确保理论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2.客观的研究态度:科学思维强调客观性,即在研究和讨论中要尽可
能避免主观偏见和情感干扰,以事实和数据为基础进行分析和判断。

3.实证验证:科学思维强调实验和观察的重要性,即通过实际的实验
和经验来验证理论的正确性,从而提高理论的可靠程度。

4.不断质疑和探索:科学思维鼓励人们不断地提出问题、挑战现有的
观念和理论,勇于探索未知领域,以推动科学知识的发展。

5.可复制性和可证伪性:科学思维提倡研究结果的可复制性和可证伪
性,即研究结果应该能够被其他科学家重复验证和检验,同时也应该具有被证伪的可能性。

科学思维的意义在于推动人类认知的进步和科学知识的发展,引领着人们更深入地了解自然界的规律和本质,从而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支持。

通过培养和践行科学思维,人们能够更好地应对复杂的现实问题和挑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效率,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科学研究方法论

科学研究方法论

科学研究方法论科学研究方法论是科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的总称,是指科学进行研究和实践活动时所采用的原则、规律和方法。

科学研究方法论的主要任务是指导科学研究活动,确保科学研究能够客观、准确、可靠地进行。

科学研究方法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实证主义方法:实证主义方法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强调科学研究应该以事实和经验证据为依据,通过观察、实验和测量等手段来获取数据,从而得出科学结论。

实证主义方法注重科学的客观性和可重复性,强调科学研究应遵循严格的科学方法论,排除主观因素的影响。

二、理论研究方法:理论研究方法是科学研究的核心方法之一,强调科学研究应该建立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上进行。

在理论研究中,科学研究者通过分析和综合现有的理论知识,提出新的理论观点,推动学科的发展。

理论研究方法注重科学研究的系统性和创新性,强调科学研究应当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和合理性。

三、归纳和演绎方法:归纳和演绎方法是科学研究的常用方法之一,强调科学研究应该运用逻辑思维的方法,从具体的事实中归纳出一般规律,并通过这些一般规律推断出具体的结论。

归纳方法注重科学研究的观察和实践,通过对实际情况的具体观察和实验,总结经验和规律。

演绎方法注重科学研究的逻辑推理,通过逻辑推理和演绎,得出科学结论。

四、系统性方法:系统性方法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强调科学研究应该从整体上看待研究对象,关注研究对象的内部关系和相互作用。

系统性方法注重科学研究的整体性和一致性,通过系统分析和综合研究,揭示研究对象的结构和机制。

总之,科学研究方法论是科学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对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科学研究者应当在科学研究中遵循科学研究方法论的原则和规律,借助科学研究方法论的指导,开展科学研究活动,推动科学的发展和进步。

科学思维与科学方法

科学思维与科学方法

科学思维与科学方法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是科学研究的核心,是科学家们探索未知世界的重要手段。

科学思维体现了科学家们的思考方式和思维方法,科学方法则是科学研究的实践方式和行为准则。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分析科学思维与科学方法的重要性以及它们的区别和联系。

一、科学思维科学思维具有追求真理的本质特征,它要求科学家们坚持客观、公正、谨慎、批判、创新的研究精神。

科学思维是科学家在观察、实验、推理和解释等科学活动中所遵循的思维方式,它体现了一种科学家的思虑和行为方式。

科学思维的特点有:1.客观性:科学研究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严格执行科学方法,不受个人主观意志所限。

2.批判性:科学研究必须具有质疑和批判精神,对研究结果不断进行测试和确认,以保证其正确性和有效性。

3.严谨性:科学研究必须遵循科学规律和科学方法,进行规范的实验和数据分析,以保证研究结论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创新性:科学研究必须具有创新精神,不断探索新的领域和方法,推动科学的发展和进步。

科学思维的实践过程中,科学家需要进行逻辑推理、实验观察、数据分析、理论建构和科学交流等一系列活动,这些活动需要科学家不断地修炼和提升自己的研究能力和科学素养,以获得更深刻的科学认识。

二、科学方法科学方法是科学家在具体的科学研究中所遵循的行为准则和学术规范,它是根据科学原则和科学精神进行科学活动的过程,并通过实验、观察、分析和推理等方法,获得科学知识和科学成果的过程。

科学方法体现了一种科学家的研究规范和行为准则,在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

科学方法的基本步骤:1.观察:科学家要通过对研究对象的观察和分析,收集相关信息和数据,并制定研究假设和问题。

2.实验:科学家要设计规范的实验方案和过程,对研究对象进行科学性的实验和测试,并记录实验数据和现象。

3.数据分析:科学家要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处理实验结果并查找规律。

4.假设验证:科学家要对假设进行验证和检验,并根据实验结果进行修正和推进,最终得出科学结论。

第五讲 科学研究方法和思维方法

第五讲  科学研究方法和思维方法

即(1)除那些真实而已足够说明其现象者外,不必 去寻求自然界事物的其他原因; (2)对于自然界中同一类结果,必须尽可能归之于 同一种原因; (3)物体的属性,凡既不能增强也不能减弱者,又 为我们实验所能及的范围内的一切物体所具有者, 就应视为所有物体的基本属性; (4)在实验哲学中,我们必须把那些从各种现象中 运用一般归纳而导出的命题看作是完全正确的,或 者是非常接近于正确的;虽然可以想象出任何与之 相反的假说,但是没有出现其他现象足以使之更为 正确或者出现例外以前,仍然应当如此对待。
到了亚里士多德,人类真正步入了理性动物的历史。 到了亚里士多德,人类真正步入了理性动物的历史。 在这里,智慧被视同为形而上学,或是“ 在这里,智慧被视同为形而上学,或是“第一哲 是一种纯粹理论而客观的学科。 学”,是一种纯粹理论而客观的学科。现在西方人 所说的科学也已经奠下了基础,理智已经和神话、 所说的科学也已经奠下了基础,理智已经和神话、 宗教、 宗教、诗歌等非理智的知识和价值领域完全分家。
近代科学这一时期被称为“牛顿时代” 近代科学这一时期被称为“牛顿时代”。牛顿的成 就远不止表现在物理学方面, 就远不止表现在物理学方面,不止完成了对物理世 界的伟大综合, 界的伟大综合,对近代哲学也作了杰出的总结和统 一。 沃尔夫指出: 亚·沃尔夫指出:“近代科学先驱者的哲学思想大都 沃尔夫指出 在牛顿那里重现。但是,各种思潮的真正汇合, 在牛顿那里重现。但是,各种思潮的真正汇合,必 需某种程度的相互适应。牛顿正是完成了这个工作, 需某种程度的相互适应。牛顿正是完成了这个工作, 而且他的贡献还不止于使不同的哲学倾向相互适 作为“历来运用数学方法的大师之一” 应。”作为“历来运用数学方法的大师之一”,牛 顿依据数学发现了现在世人皆知的“牛顿” 顿依据数学发现了现在世人皆知的“牛顿”三大定 但是,他的科学精神更倾向于培根、 律。但是,他的科学精神更倾向于培根、波义耳和 洛克的经验精神。在科学研究中, 洛克的经验精神。在科学研究中,他不仅仅依赖于 数学演绎,而且还总是诉诸经验证实。他把这两种 数学演绎,而且还总是诉诸经验证实。 哲学倾向结合起来,形成了实验证实的方法, 哲学倾向结合起来,形成了实验证实的方法,即 四条哲学推理的法则” “四条哲学推理的法则”。

科学思维方法论参考文献

科学思维方法论参考文献

科学思维方法论参考文献科学思维是一种基于逻辑推理和实证研究的思考方式,它帮助我们理解和解决问题,推动科学的进步。

在现代社会中,科学思维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技能,不仅在科学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在日常生活中帮助我们做出明智的决策。

本文将通过参考文献的方式介绍科学思维的方法论,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和启发。

科学思维的基本原则是基于证据,遵循逻辑。

在他的著作《科学的逻辑》中,卡尔·波普尔强调了科学思维的重要性和方法。

他提出了科学研究应该具有可证伪性的观点,即科学理论应该能够通过实证观测和实验来验证或推翻。

波普尔还提出了科学推理的重要性,包括归纳和演绎两种推理方法。

归纳是从具体事实中推导出一般规律,而演绎是从一般规律中推导出具体结论。

另一位重要的科学思维学者是托马斯·库恩,他的著作《科学革命的结构》对科学研究的发展和演变提出了重要的观点。

库恩认为科学的发展是通过科学革命来实现的,而科学革命是由一些重要的科学发现和理论突破所引发的。

他强调了科学理论的相对性和历史背景的重要性,认为科学发展是在不同的历史和社会背景下进行的,而不是简单地累积知识。

在应用科学思维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运用一些具体的方法和工具。

例如,统计学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思维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和解释数据,并从中得出结论。

在他的著作《统计思维的力量》中,吉姆·伯格以生动的案例和实例介绍了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

他强调了统计推断的重要性,即通过对样本数据的分析来推断总体的特征。

科学思维还需要我们保持怀疑的态度,不断质疑和审视已有的观点和理论。

卡尔·萨根在他的著作《科学与疑问精神》中提出了科学怀疑主义的观点。

他认为科学思维需要持续的怀疑和质疑,并且要根据证据来评估和改变自己的观点。

科学思维是一种基于证据和逻辑的思考方式,它帮助我们理解和解决问题,推动科学的进步。

在本文中,我们参考了一些重要的著作,介绍了科学思维的原则和方法。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与思维方式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与思维方式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与思维方式社会科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行为和社会组织的学科,它通过一系列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来探索社会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思维方式,并探讨其在解决现实问题中的应用。

一、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可以分为定性和定量两种。

定性研究方法主要侧重于理解和解释社会现象的本质,通过观察、访谈和文本分析等手段来获取深入的理解。

定量研究方法则强调数据的收集和分析,通过统计学和数理模型等手段来量化社会现象。

定性研究方法在社会科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深入的观察和访谈,研究者可以获取丰富的信息和细节,从而对社会现象进行深入的理解。

例如,在研究社会不平等问题时,定性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社会群体的生活经历和观点,从而揭示社会不平等的根源和影响因素。

然而,定性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由于样本数量较少,定性研究的结果可能缺乏普遍性和可比性。

因此,在某些情况下,定量研究方法可以提供更为准确和全面的数据,帮助我们了解社会现象的普遍规律和趋势。

二、归纳与演绎思维方式社会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思维方式包括归纳和演绎。

归纳是从具体的观察和实证中得出普遍规律或理论的过程。

通过观察和研究一系列个案,研究者可以总结出普适的规律,并建立相应的理论框架。

例如,通过观察和研究多个国家的教育制度,我们可以归纳出教育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并建立相应的教育理论。

演绎则是从一般原理推导出具体结论的过程。

在演绎思维中,研究者从已有的理论框架出发,通过逻辑推理和假设检验等方法,得出具体的结论。

例如,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我们可以演绎出资本主义社会中阶级斗争的存在和发展。

归纳和演绎思维方式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相辅相成。

归纳可以帮助我们从具体的观察和实证中发现普遍规律,而演绎则可以帮助我们从一般原理推导出具体结论。

通过综合运用这两种思维方式,我们可以建立更为全面和准确的社会科学理论。

三、多元方法论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方法和思维方式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关联和相互补充的。

自然辩证法:第9章 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思维方式

自然辩证法:第9章 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思维方式

第二节
科学问题与科研选题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 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 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 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 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 ——爱因斯坦
一、科学问题
• (一)什么是科学问题 • 科学问题是指一定科学时代的科学认识主 体在当时的科学实践水平和知识背景下提 出的关于科学认识和科学实践中需要解决 而又未得解决的矛盾。
五、判决性实验
• “判决性实验”最初是指某种能解决理论 是非的争端、对竞争的对立理论作出选择 的实验。传统认为理论的接受与拒斥是取 决于理论的真或假,因此,“判决性实 验’,较流行地被用于指那些对理论的证 实或证伪能起决定性作用的实验。
科学假说的确证和证伪的逻辑公式
科学假说确证的逻辑公式 科学假说证伪的逻辑公式
四、科学假说

“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 就是假说。” • ——恩格斯
一、科学假说的结构、特征与作用
• (一)什么是科学假说 • 科学假说是科学理论发展的思维形式, 它是人们根据已经掌握的科学原理和科学 事实,对未知的自然现象及其规律,经过 一系列的思维过程,所做出的假定性解释。
• • • • •
——巴浦洛夫
一、什么是科学事实
• 1、什么是科学事实 • 2、科学事实的两个层次 • A、 科学事实是指客体与仪器相互作用结 果的表征。 • B、科学事实是对观察实验所得结构的陈 述和判断。
• • • •
3、科学事实的特征 A、科学事实应该是关于个别存在的陈述。 B、科学事实应该可重现。 C、科学事实具有可靠性。
(二)科学实验
• 1、什么是科学实验 • 是人们根据一定的科学研究成果,运用 一定物质手段(科学仪器和设备),在人 为控制或变革客观事物的条件下获得科学 事实的基本方法。

科学思维与科学实验

科学思维与科学实验

科学思维与科学实验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是现代科学方法的核心组成部分。

科学思维是指通过观察、分析、推理和验证来理解和解释现象的一种思维模式,而科学实验则是用来检验和证实科学假设的手段。

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共同推动着科学的发展和进步。

本文将探讨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的重要性、基本原则以及如何应用于实际科学研究中。

一、科学思维的重要性科学思维是科学家在进行研究和解决问题时所应用的思维方式。

它强调客观、合理和逻辑的思考方式,能够帮助人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科学思维要求人们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和解释,从而得出合理的结论。

它不仅在科学领域中起到重要作用,也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科学思维具有一些基本特征,例如,假设性思维、系统性思维、推理性思维和验证性思维等。

通过假设性思维,科学家能够提出科学假设,并通过系统性思维对其进行分析和研究。

推理性思维则帮助科学家从已知事实中推断出未知事实。

最后,验证性思维则是通过科学实验来检验和证实科学假设。

二、科学实验的基本原则科学实验是科学研究中最为常用的方法之一。

它通过人工设定实验条件来模拟和控制现象,从而帮助科学家观察和测量实验结果,进一步验证或否定科学假设。

科学实验具有一些基本原则,例如可重复性、可控制性和客观性等。

可重复性是指科学实验的结果能够被其他科学家重复多次,并得出相似的结论。

这个原则保证了科学实验的结果的可靠性和可信度。

可控制性则要求科学实验中的各项变量都能够被准确地控制和操作。

只有在实验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科学家才能得到准确的结果。

客观性是科学实验的另一重要原则,它要求科学家在实验过程中尽量排除主观因素的影响,依靠客观的数据来进行科学分析和判断。

三、应用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广泛应用于各个科学领域,包括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球科学等。

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可以帮助科学家发现和探索自然界的规律和现象,推动科学的发展和进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维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

那么什么是思维?它是一种心理现象,是认识世界的一种高级的反应形式。

具体地说,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概括的、间接的反映,它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思维的类型和发展
1.直观动作思维,与实际的躯体动作密切联系着,借助于实际动作以实现问题的解决。


类人猿使用树枝拨取食物,已有了初级的思维萌芽。

2.直观映像思维,与表象密切联系着。

幼儿的思维主要是以表象来进行的。

前两者都属于
具体思维。

3.逻辑思维,利用概念、逻辑结构进行思维活动,建立在语言的基础上,是高级的抽象思
维。

中国传统思维的特征
1.热衷于社会人伦的追索,重人事而轻自然,淡漠对物质客体事物的探索。

中国传统思想
的基础是伦理,哲学首先是对人生的系统的反思,即人生哲学。

2.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是经验性思维,取象模拟,直观外推,抽象程度不高。

很少运用概
念的逻辑推理,并且缺乏一种类似演绎几何中的形式逻辑,而是靠比喻来说明道理。

这种偏重于感觉经验而逻辑思维性不强的思维方式,给主观随意的解释一直留有余地。

中医的辩证推理,主要是援物比类或取象比类,这是一种将事物现象通过性质特点分析加以综合归纳、分门别类,又将同类事物通过模拟建立起有机联系的思维方式。

3.中国传统思维的直观性和整体性,如中医将人体看做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

4.还讲究对立面的统一,西方却强调对立面的冲突。

探讨万物的起源,阿那克西曼德认为
万物起源于水,赫拉克利特认为是火,毕达哥拉斯认为是数字,德谟克利特认为是原子;
有人认为生命源与无机物…
科学思维
(一)思维传统影响着思维方式
1.思维传统形成固定的思维定势,思维定势是指思维方式追求某种完整的思维圈,形
成自己的完整性。

但是如果历史上的思维方式仍顽固的表现自己的完整性,就成了
思维传统,如果思维传统成了定势的核心,那就会依旧的思维方式来看待和考察一
切,而把那些对定势无关的现象抛在一边,思维传统形成固定的思维定势,变成僵
化的思维方式。

2.思维传统形成固定的思维路线,每个民族的思维传统不一样,思维的路线就各不相
同。

3.对思维传统采取科学的态度就是防止它绝对化,不然就会形成不变的思维尺度,因
而产生偏见和成见。

(二)科学思维史
1.古代学科界限不明显,自然科学家往往又是哲学家、社会学家。

这时候的思维方式
被称为自然哲学思维。

如亚里士多德《工具篇》里的演绎思维,既是哲学的又是自
然科学的思维方式。

具有神秘性、直观性和猜测性的特点。

2.近代,伴随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兴起,各门自然科学逐渐分离,广泛收集材料,实验
观察研究,分门别类是这个时期自然科学研究的突出表现。

3.现在自然科学思维的特点在于
1)科学假设思维,科学假设,又称科学家说,是指以一定的经验材料和事实为依
据,以已有的科学理论和技术方法为指导,对未知的事物的本质、构成、特性
和规律,作出判断和推测。

2)逆向思维。

立足于物质世界的无限性和一定时代人们认识的有限性。

科学抽象
现象是指事物的外部形态、外部联系;
本质是指事物内部的矛盾运动、内部联系。

本质隐藏在现象背后,不能为人们直接感知。

抽象就是透过现象,抽出本质的过程和方法。

通过科学抽象人们就能就事物的内部联系对对象作出统一的科学说明。

列宁,哲学笔记,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181页,物质的抽象,自然规律的抽象,价值的抽象等等,一句话,一切科学的抽象,都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地反映着自然。

科学概念
科学概念是认识由感性阶段上升到理性阶段的重要标志,是科学抽象的重要成果,是思维的细胞。

正确的思维要求概念明确,而概念明确从逻辑角度讲,就是要明确概念的内涵(对事物的本质属性的反映)和外延(对事物的范围的反映)。

科学概念的作用,第一,将长期混淆不清的概念区分开来,用正确的概念代替错误的概念,从而使科学得到迅速发展。

第二,在新的事实面前引入新的概念,从而使科学理论突破。

第三,一门科学的概念移植并渗透到其他学科中去,成为促进科学发展的有力杠杆。

……
科学思维的逻辑方法:分类,比较,模拟,归纳和演绎,
分析与综合,论证与反驳
1.比较就是辨同别异,要在一定的标准下进行。

科学思维的比较要深入事物的本质。

2.分类是根据对象的异同,将对象区分为不同种类的逻辑方法。

主要的分类必须按一定的
层次逐级进行,每一级的分类必须按统一标准;划分的子项之和必须于被划分的母项相等。

3.类比思维
A对象有a、b、c、d、e属性
B对象有a、b、c、d属性
所以B对象可能有e属性
1)简单共存类比,人类和海洋哺乳动物没有浓密的毛发;具有皮下脂肪,都能长时间
屏息潜水,海洋哺乳动物生活在水里,人类祖先也可能生活在水里。

未被科学证明,
或然性很高。

2)因果类比。

两个对象都可能有同一种因果关系,仍然是一种或然性推理。

3)堆成类比,对象之间具有对称性,施旺和施莱登1938年发现植物细胞有细胞核,
类比动植物细胞都有细胞结构,如果这两者细胞实质上相同的话,植物细胞有细胞
核,那么,动物细胞也应该有细胞核。

后来他们用显微镜观察到了动物细胞的细胞
核。

4)协变类比,根据对象之间具有某种确定的函数变化关系。

5)综合类比。

类比可以将已查明的知识推广到与之类似的对象上去,从而启发认识未知对象。


比的可靠性最小而创造性最大,演绎的可靠性最大而创造性最小,
4.归纳和演绎
1)归纳是从个别实施中推演出一般原理的逻辑思维方法。

前提是若干已知的个别事实,
或特殊的判断和陈述,结论是普遍性的陈述和判断,获得一般原理。

是一种发现真
理的方法,却往往不那么严密,是一种或然性的推理。

可分类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在不完全归纳法中,分为简单枚举归纳和科学
归纳。

完全归纳法考察了一类事务中每一事物都有某一属性,从而推出该类事物都有此属
性的一般性结论。

如,元素周期表中所有零族元素都是惰性气体,这就是一个完全
归纳法,他的结论往往是可靠的,但是应用范围有限,只有当某类事物所包含的个
体数目不多时才用得上。

简单枚举是根据某一属性在一类事物的部分对象上不断重复出现,从而对该类事物
作出一般性结论。

如“一切鱼都用鳃呼吸”“所有的天鹅都是白色的”只要遇到一
个同结论相矛盾的事例就可以推翻原结论。

2)穆勒五法
a)求同法:从不同的场合里找出相同的因素
有关因素被考察对象
A、B、C a
A、D、E a
A、F、G a
所以A与a可能有因果关系(DNA的发现)
b)差异法: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只有一个条件发生变化,被考察
对象在一个场合里出现,在另一个场合里不出现,那么这个唯一不
同的条件就可能与被考察对象有因果关系。

有关因素被考察对象
A、B、C a
B、C a不出现
所以A与a可能有因果关系(巴斯德研究微生物)
c)求同差异共用法
有关因素被考察对象
A、B、C a
A、D、E a
F、G a不出现
M、N a不出现
所以A与a可能有因果关系(孙思邈发现脚气病发生在富人身上)
d)共变法
有关因素被考察对象
A1、B、C a1
A2、B、C a2
A3、B、C a3
所以A与a可能有因果关系
e)剩余法
有关因素被考察对象
A、B、C a、b、c
B b
C c
所以A与a可能有因果关系(居里夫人发现镭)
归纳法是一种或然性推理,需要与演绎法相结合
3)演绎是从一般原理推演除个别结论。

主要形式是三段论
大前提:已知的一般原理
小前提:已知的个别事实与大前提中的全体事实的关系
结论:通过推理获得的关于个别事实的认识
只要演绎的前提是经过证明了的正确结论,同时推理过程严格遵循一定的逻辑规则,那么一般推至个别结论是必然性的结论。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王小燕,《科学思维与科学方法论》P112演绎推理的证明还可以把有关的科学知识合理的联系起来,形成严密的理论体系。

前提是否正确在演绎范围内是无法解决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