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系统安全性方案的设计
智能家居中的安全防范系统设计论文

智能家居中的安全防范系统设计论文1. 系统架构智能家居中的安全防范系统设计应基于完备的系统架构,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应急响应等功能。
在数据采集方面,系统需要通过安装各类传感器、摄像头等设备来获取家庭安全相关的数据,如门窗状态、烟雾浓度、人员活动轨迹等。
在数据分析方面,系统需要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识别出潜在的安全风险,并给出预警或建议。
在应急响应方面,系统需要与家庭成员的手机、电脑等终端设备进行连接,及时向用户发出警报和提示,提醒用户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2. 监测设备智能家居中的安全防范系统设计需要包括多种监测设备,以实现对家庭安全的全方位监测。
例如,通过安装门窗传感器和红外监测器,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家庭内外的人员活动情况;通过安装烟雾探测器和可燃气体探测器,系统可以及时发现火灾和燃气泄漏等意外事件;通过安装摄像头和智能门锁,系统可以实现对家庭进出人员的实时监控和身份识别。
这些监测设备的有效组合将大大提升家庭安全的保障水平。
3. 应急响应智能家居中的安全防范系统设计需要具备快速、准确的应急响应能力。
在监测到安全风险时,系统应首先通过终端设备向用户发送警报信息,提醒用户注意。
同时,系统还可以利用智能家居设备,如智能门锁、智能灯具等,自动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如自动关闭门窗、自动开启照明等,以减轻安全风险对家庭的影响。
此外,系统还可以与公安、消防等部门进行信息共享和协同应急,提高安全事件的处理效率和准确性。
综上所述,智能家居中的安全防范系统设计需要基于完备的系统架构,配备多种监测设备,并具备快速、准确的应急响应能力。
通过不断创新和完善,智能家居安全防范系统将能更好地为用户提供安全保障,实现家庭安全的智能化和便捷化。
智能家居的普及和发展,使得安全防范系统设计不仅是智能家居的重要一环,也是人们对于家庭安全需求的迫切反映。
在这个过程中,智能家居安全防范系统设计的重要性凸显出来,它可以通过科技手段实现对家庭安全的全方位监测和管理,提供更加智能化的安全保障。
智能家居系统设计方案

《智能家居系统设计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温柔地唤醒了我。
我懒洋洋地躺在温暖的被窝里,随手拿起枕边的智能手机,一键开启了卧室的窗帘。
阳光瞬间洒满整个房间,驱散了一丝睡意。
这就是我想要的智能家居生活,简单、便捷、舒适。
一、方案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品质也在不断提高。
智能家居系统作为现代科技的代表,不仅能为人们提供便捷的生活体验,还能提升家居安全性和环保性。
我国政策对智能家居产业的大力支持,使得智能家居市场前景广阔。
本方案旨在为用户打造一个智能化、舒适化、安全化的家居环境。
二、方案目标1.提高生活品质:通过智能家居系统,实现家居设备的自动化控制,为用户提供便捷、舒适的生活体验。
2.提升家居安全:利用智能家居系统,实时监控家居安全状况,确保家庭财产和人身安全。
3.节能环保:智能家居系统能够自动调节家居环境,实现节能减排,降低能源消耗。
三、方案设计1.智能家居系统架构(1)智能终端: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音箱等,用于用户与智能家居系统的交互。
(2)智能家居网关:连接各个智能设备,实现数据传输和设备控制。
(3)智能设备:包括窗帘、灯光、空调、安防设备等,实现家居设备的自动化控制。
(4)云平台:用于存储和处理智能家居系统数据,提供数据分析和远程控制功能。
2.功能模块设计(1)智能照明智能照明系统可以自动调节家居照明,根据用户的需求和喜好,提供合适的亮度。
用户可以通过智能终端控制灯光的开关、亮度和色温,实现一键开关、定时控制等功能。
(2)智能窗帘智能窗帘系统可以自动调节窗帘的开合,实现窗帘的自动化控制。
用户可以通过智能终端控制窗帘的开关,也可以设置定时任务,实现窗帘的自动开合。
(3)智能空调智能空调系统可以根据用户的喜好和室内外温度,自动调节空调的温度和风速。
用户可以通过智能终端控制空调的开关、温度和风速,实现空调的远程控制和自动化调节。
(4)安防监控安防监控系统包括摄像头、门磁传感器、烟雾报警器等设备,可以实时监控家居安全状况。
智能家居系统设计方案

智能家居系统设计方案第1篇智能家居系统设计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家居逐渐成为现代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高效、便捷的智能家居系统,用户可实现对家居设备的实时监控与智能控制,提高生活品质,降低能源消耗,确保家居安全。
二、设计目标1. 实现家居设备的远程监控与控制,提高用户生活便捷性。
2. 降低能源消耗,实现绿色环保。
3. 确保用户隐私与数据安全。
4. 提高家居安全性能,预防安全事故。
5. 系统高度可扩展,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
三、系统架构本智能家居系统采用分层架构设计,分为感知层、传输层、平台层和应用层。
1. 感知层:负责采集各类家居设备的数据,包括温度、湿度、光照、安防等。
2. 传输层:采用有线与无线相结合的通信技术,确保数据传输的实时性与稳定性。
3. 平台层:负责处理感知层传输的数据,进行数据分析、设备控制等操作。
4. 应用层:为用户提供可视化界面,实现设备监控、控制与管理。
四、系统设计1. 感知层设计(1)传感器选型根据家居环境监测需求,选择以下传感器:- 温湿度传感器:实时监测室内温度和湿度,为用户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
- 光照传感器:自动调节室内照明,节省能源。
- 烟雾传感器:监测室内烟雾浓度,预防火灾。
- 燃气传感器:监测室内燃气浓度,预防燃气泄漏事故。
- 红外传感器:监测人体活动,实现智能安防。
(2)设备接入将各类传感器与家居设备进行有线或无线连接,实现数据采集与设备控制。
2. 传输层设计(1)通信协议采用MQTT(Message Queuing Telemetry Transport)协议,实现轻量级、低功耗的数据传输。
(2)网络架构采用有线网络与无线网络相结合的架构,确保数据传输的实时性与稳定性。
- 有线网络:采用以太网技术,实现高速、稳定的数据传输。
- 无线网络:采用Wi-Fi、蓝牙等技术,实现设备间便捷的互联互通。
3. 平台层设计(1)数据处理与分析采用大数据技术与人工智能算法,对感知层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实现设备智能控制。
智能家居安防系统设计

智能家居安防系统设计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家居安防系统已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与家电设备和互联网的连接,智能家居安防系统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安全、更便捷的居住环境。
本文将围绕智能家居安防系统的设计进行论述,旨在探讨如何优化系统的功能和性能。
一、系统硬件设计1.主控设备:智能家居安防系统的核心是主控设备,它负责管理和控制所有连接设备的工作。
主控设备应具备稳定的性能和强大的处理能力,以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和高效执行任务。
2.传感器:传感器是智能家居安防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用于感知家庭环境的状态变化。
常见的传感器包括红外传感器、门窗磁感应器、烟雾传感器等,它们可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向主控设备发送报警信息。
3.摄像头:智能家居安防系统中的摄像头能够实时监控家庭环境,并通过图像识别技术识别人脸、车牌等信息,实现对陌生人和可疑行为的警报。
摄像头应具备高清晰度和广角拍摄能力,以提供清晰的画面和全方位的观察。
4.智能门锁:智能门锁是智能家居安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与主控设备的联动,实现远程开锁和门禁管理。
智能门锁应具备防撬、防破坏等安全功能,并且支持多种开锁方式,如指纹识别、密码输入、手机开锁等。
二、系统软件设计1.移动APP:智能家居安防系统的移动APP是用户与系统交互的界面,它可以通过手机或平板等移动设备实现对系统的远程控制和监控。
移动APP应具备简洁友好的界面设计,提供直观的操作方式,方便用户快速上手和使用。
2.云平台:智能家居安防系统可以将收集到的数据和录像上传到云平台进行存储和管理。
云平台应具备高可靠性和安全性,确保数据不丢失和被恶意篡改。
同时,云平台还可以提供智能分析和推送服务,为用户提供更全面和个性化的居家安防服务。
3.人工智能技术:智能家居安防系统中的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实现人脸识别、行为分析等功能,进一步提升系统的智能化水平。
通过对人脸和行为的识别,系统可以自动判断是否为家庭成员或陌生人,并做出相应的响应和警报。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家居安全系统设计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家居安全系统设计一、引言智能家居安全系统是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一种高科技系统,是将现代科技与家居生活完美结合的典型代表。
智能家居安全系统是对传统家居安全防范方式的一次重大升级,因其具有高可靠性、易操作性、节能性和高效性等优点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二、智能家居安全系统设计的现状目前,智能家居安全系统的设置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定的理论框架和具体实践方案,广泛应用于商业、工业、住宅等领域,不论是车库门的开闭、电视播放控制、室内温度调控、家庭监控等基本功能,还是灯光控制、情景模式选择、定时开关、智能窗帘、人脸识别和语音操控等创新性功能,均能通过智能家居安全系统得到实现。
但是,智能家居安全系统在实际应用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存在着安全保障不足、系统不稳定、信息传递受到干扰或破坏等风险,给使用者带来了不便和风险,影响着人们对智能家居安全系统的信任感和使用欲望。
三、智能家居安全系统设计的关键方向智能家居安全系统设计应该注重以下几点:1. 高效互通。
应该实现所有智能家具之间的互通,并通过互信互通相互影响和协作来实现家居安全整体的调控,避免出现因一家具的工作失误而导致整个家居安全系统失控的情况。
2. 数据安全。
智能家居安全系统的安全与否关乎使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必须建立高效的数据加密和身份认证机制,防止信息泄露和身份误认,保护家庭安全和隐私。
3. 稳定性与定制化。
保证智能家居安全系统长期稳定运行的关键是系统定制化设计,这样才能真正对每个家庭的需要进行贴心的服务,确保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四、智能家居安全系统设计方法分析1. 硬件设计:智能家居安全系统的硬件设计是保证系统稳定运行的首要条件之一。
硬件设备的稳定性、通讯协议、功率管理以及系统可扩展性等,都是智能家居安全系统路由器、智能传感器、感应器等硬件设备设计的重点。
2. 网络通信: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家居安全系统连接着众多的设备,设备之间都需要通过网络通信来同步数据。
智能家居系统方案设计

智能家居系统方案设计一、引言智能家居系统是指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将家庭中的各种设备和信息进行智能化管理和控制的一种系统。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智能家居系统在家居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文将从系统架构、功能设计和安全性三个方面来探讨智能家居系统的方案设计。
二、系统架构设计智能家居系统的架构设计是整个系统设计的核心。
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个典型的智能家居系统的架构设计。
1. 传感器层传感器层是智能家居系统中最基础的一层,它负责采集家庭环境中的各种数据,如温湿度、光照强度、空气质量等。
这些传感器将采集得到的数据传输给控制器层进行处理。
2. 控制器层控制器层是智能家居系统的中枢,它接收传感器层传来的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然后根据用户的需求和系统的预设逻辑来控制各种设备的运行。
控制器层可以将数据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传输给用户界面层。
3. 用户界面层用户界面层是智能家居系统与用户交互的接口,它包括手机或平板电脑上的应用程序、语音控制设备等。
用户可以通过这些界面来查看家庭环境的数据、控制设备的运行,还可以进行一些定制化的设置和调整。
4. 云端服务和数据存储层云端服务和数据存储层是智能家居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可以为用户提供数据备份、远程控制、数据分析和智能化推荐等服务。
同时,它还可以将用户的数据进行集中存储和分析,以便提供更加个性化和智能化的功能。
三、功能设计智能家居系统的功能设计是根据用户需求和市场需求来确定的。
下面列举一些常见的功能:1. 定时控制:用户可以通过系统设置定时开启和关闭各种设备,如灯光、空调等,以节省能源和提高生活便利性。
2. 远程控制:用户可以通过手机或平板电脑等远程设备来控制智能家居系统中的各种设备,无论身在何处都能轻松操控家庭设备。
3. 安防监控:智能家居系统可以配备安全监控设备,用户通过手机等设备可以随时查看家庭的安全状况,并在发生异常情况时及时接收预警信息。
4. 能耗管理:智能家居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家庭能耗情况,并提供能耗分析报告和节能建议,帮助用户科学合理地使用能源。
智慧安居系统设计方案

智慧安居系统设计方案智慧安居系统是指利用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先进技术,通过传感器、智能设备等安装在居民住宅中,实现对居住环境、安全、健康等方面的智能管理和控制。
以下是一个智慧安居系统设计方案的概述。
一、系统概述智慧安居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模块构成:1.传感器模块:负责采集室内环境和安全等数据,通过感应器、温湿度传感器、烟雾报警器等设备实现。
2.智能设备模块:包括智能门锁、智能电器、智能监控等设备,用于实现远程控制和监控。
3.控制中心模块:负责数据分析和决策,同时与其它模块进行数据交互,实现智能化管理。
4.移动终端模块:提供给用户控制和监控的移动APP,用户可以通过手机随时随地操作和获取信息。
二、功能设计1.环境监测:通过温湿度传感器和空气质量传感器等设备,监测室内温湿度、烟雾、CO2浓度等环境指标,及时报警并提供相应的控制措施。
2.智能安防:利用红外传感器、门窗传感器和智能监控设备,实现对住宅的安全防护,如外来入侵报警、窗户未关闭报警等,同时用户可以随时通过APP远程查看家中情况。
3.智能家居:通过智能插座和智能开关等设备,通过APP实现对电器的远程控制,如开关灯、控制电视、调节空调等,提高居住的舒适度和便利性。
4.健康管理:通过健康监测设备,如智能体重秤、血压计等,实时监测居民的体征和健康状况,并提供相应的健康管理建议。
5.节能环保:通过智能电表和水表等设备,实时监测能源的使用情况,提供相应的节能控制建议,同时通过回收处理设备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实现环保目标。
三、系统架构智慧安居系统采用分布式架构,主要包括传感器层、通信层、应用层和接入层。
1. 传感器层:主要负责数据的采集和传输,通过安装在居民住宅中的传感器,实时监测环境、安全和健康等数据。
2. 通信层:采用物联网技术,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无线通信方式传输到控制中心,实现与智能设备和移动终端的互联。
3. 应用层:包括控制中心和移动终端APP,控制中心主要负责数据分析和决策,移动终端APP提供给用户操作和监测的界面。
智能家居中的安全性分析及加密算法设计

智能家居中的安全性分析及加密算法设计随着科技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家居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智能家居能够通过智能终端,如智能手机、智能电视、智能手表和智能音箱等,与家庭电器、灯光、空调、安防系统等有机结合,增强生活品质,提高家庭安全。
但是,智能家居同样也存在一些隐患,安全性也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重点分析智能家居中的安全性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加密算法设计。
1. 智能家居中存在的安全性问题智能家居通常包括智能门锁、智能摄像头、智能灯光系统、智能空调系统、智能音箱、智能家电等多个部分。
这些系统通过物联网相互连接,数据信息也通过智能终端进行传输。
然而,这种连接方式也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例如:1.1 数据信息泄漏问题智能家居中的数据信息很多都采用无线传输,如Wi-Fi技术、蓝牙技术和ZigBee技术等。
这种传输方式容易被黑客窃取,使用户的隐私暴露在公众面前。
例如,黑客可以通过入侵智能家居网络,窃取摄像头的视频,窥控用户家庭生活,对家庭安全形成潜在威胁。
1.2 网络攻击问题智能家居网络连接智能终端和家庭电器,这种连接方式也将网络设备暴露在网络攻击风险之下。
黑客可以通过网络攻击来控制整个智能家居系统,比如关闭用户的门锁、启动家庭电器和更改警报设置等。
这些行为都将危及用户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1.3 信息干扰问题智能家居网络设备之间的信息传输容易受到电磁干扰和物理干扰。
例如,当两个智能设备的无线信号在相近的频段发送时,就会发生信号干扰,导致信息传输中断或者丢失。
对于像警报系统这样的紧急设备,信号干扰可能会导致延迟响应或者完全失效,为家庭安全留下隐患。
2. 智能家居安全加密算法设计为了保证智能家居系统的安全性,必须采用加密技术对智能家居网络进行安全加固。
安全加密技术作为网络数据传输的重要手段,能够在数据传输时进行加密处理,防止黑客窃取用户的重要信息。
以下是智能家居安全加密算法的设计思路:2.1 消息摘要算法在智能家居中,如果直接对消息进行传输,由于消息量大易受到网络攻击、数据泄露等问题的影响,因此需要采用消息摘要算法对消息进行加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能家居系统安全性方案的设计作者:夏平来源:《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年第17期摘要:智能家居作为当前炙手可热的物联网应用,我们在憧憬着它带来智能化的家居生活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它潜在的安全隐患。
该文主要是研究智能家居系统安全性方案。
在用户身份验证环节,采用基于“设备MAC+动态口令”的双因子认证模式,结合数字签名技术,防止非法用户的入侵。
身份验证通过后,系统为每个角色分配对应操作权限。
在不同安全级别的数据传输中,采用不同的加密方案,以保障智能家居系统通信的整体安全性。
在家居系统中,该方案设计的各个安全环节,它们相互联系,相互配合,理论上,该方案可以满足家居安全性的需求。
关键词:智能家居;身份验证;数据加密;数字签名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17-0179-03Abstract: Smart home as the current hot IOT applications, we are looking forward to it brings intelligent life. At the same time, it should be aware of its potential security risks.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research on the security scheme of smart home system. In the user authentication,using the double factor authentication mode based on the Device MAC and dynamic password,combined with digital signature technology, to prevent the intrusion of illegal users. After the authentication is passed, the system assigns permissions for each role. In the data transmission of different security levels, using different encryption schemes to protect the security of data communication in smart home system. In the home system, each security module of the program design, they are interrelated and mutually cooperate. Theoretically, this strategy to meet the needs of home security.Key words: smart home; authentication; data encryption; digital signature在这个信息化、数据化的互联网通信大时代,物联网正以各种形式出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正逐渐改变我们生活和工作方式[1]。
物联网通俗点理解就是互联网基础上形成的物物相连的网络,是指通过在物体内嵌入感应芯片,采用RFID射频技术,无线传感技术,红外感应技术和跟踪定位技术,将这物体与互联网连接,实现对物体信息的实时采集、处理、传输和监控管理等功能。
智能家居作为物联网的一个重要应用,目前各大IT界巨头,家电大佬们纷纷涉足,展开了一场家居市场的争夺战,由此可见,智能家居的前景是十分可观的。
智能家居实际上是以家居环境为基础,通过物物相连的无线传感网络来管理我们的衣食住行,实现人们家居生活的智能化、安全化和时尚化。
我们可以想象:在未来的某一天,当你下班回到家里,随着智能门禁系统的安全开启,家里的灯光缓缓点亮,空调、热水器根据你的体温自动控温,背景音乐缓缓响起,一个控制器或者一部手机就可以操控家中所有的电器[2]。
而当你在外工作时,你也可以打开手机或者电脑远程查看家居环境,操控家里的电器设备……这样的生活正是智能家居正在努力实现的方向。
当人们沉浸在对智能家居生活的美好设想中时,它所存在的安全隐患却给人们当头一棒。
不久前,苹果公司固若金汤的IOS系统深陷XcodeGhost感染门事件后,这就不得不引发我们对智能家居系统的担忧。
根据惠普的调查报告,十大著名的智能家居产品存在不同的250个安全隐患。
令人震惊的是,在黑帽子安全大会上,黑客轻松的破解了Nest恒温器的安全防范,使恒温器变成了可以掌握家居一切动向的“监视器”。
而英国早前就曝出了被攻击的家庭摄像头泄漏用户隐私数据的事件[3]。
智能家居出现的这一系列的安全问题,引发人们思考:我们该怎样对待智能家居?或许智能家居的未来,亟待解决的是如何加强安全性这一课题。
1 智能家居系统架构的分析目前,智能家居大多采用ZigBee无线传感网络实现家居与互联网连接,实现实时数据共享。
ZigBee是普遍认为安全性能很好的低功耗协议,被定义为一种基于自动化控制的无线数传技术[4]。
本系统的设计方案中,主要采用基于ZigBee无线传感网络来采集智能家居的环境信息,系统整体架构如图1所示。
整个智能家居系统主要由ZigBee无线传感网络、智能网关和远程终端控制平台三大部分组成。
其中,ZigBee无线传感网络和智能网关是智能家居的硬件平台,所有家居数据的采集、处理和传输都由它们实现。
ZigBee无线网络主要由协调器、路由器和终端节点组成,其中协调器是网络中的核心设备,负责整个无线传感网络的组建、配置、管理和维护;路由器负责数据包的转发,并执行最佳的路由策略;终端设备主要负责数据的采集和传输[5]。
在家居的硬件平台中,智能网关是系统中最核心的设备,不仅负责控制ZigBee无线网络的正常工作,完成信息传输和指令控制;还要控制与Internet连接,实现与远程终端设备的数据实时传输、指令的接收与实现等操作。
智能网关作为家居系统的核心部件,是实现ZigBee无线传感网络与互联网连接的中间桥梁。
2 智能家居的安全性模型分析智能家居系统目前大多采用Linux、Android系统,由于其系统的开放性,存在很多难以预料的安全隐患。
智能家居根据组网的方式不同,采用的设备、协议的标准不一,也会出现一些安全隐患。
本文主要将系统划分成家居环境模块、数据模块和控制指令三个安全模块进行结构分析,如图2所示。
2.1家居环境的安全性智能家居负责管控人们家居生活的各种电器和智能门禁系统,相当家庭智能化的大管家。
目前智能家居行业缺乏一个统一的行业安全标准,大多数智能家居生产厂商的产品安全性能不够强,暴露出诸多的硬件设备的安全隐患。
如果黑客或不法分子对设备硬件的漏洞遭进行攻击,获得了家居的控制权的话,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家居的安防系统一旦被破解,智能家居相当于是“大门敞开”的,人们的生命财产都将受到严重的威胁,这是不容忽视的。
2.2 数据的安全性数据是信息的一种表现形式。
在任何通信系统的设计中,都必须强调数据的安全性。
在智能家居通信中,采集和上传的数据是有关用户家居和用户身份的重要信息,因此,保障数据的安全性显得尤为重要。
在整个智能家居系统中,数据的安全性包括用户的账户信息、隐私数据和普通数据这三个部分。
2.2.1 用户登录账户的安全性用户的账户信息是识别用户身份的重要凭证,也是用户登录家居系统的一把关键“钥匙”。
首先,在家居系统中,需要合法用户进行身份信息的注册,系统会依据用户的身份级别,给每个合法用户分配相应的系统操作权限。
用户身份界别越高,获得的管理权限就越高。
因此,在系统中,用户的账户信息是至关重要的。
一旦高级别账户的密码信息泄露,对整个系统的危害是相当大的。
因此,在智能家居系统中,必须要保证每一个用户的账户信息的安全,防止非法用户登录系统。
2.2.2 通信数据的安全性在这个IT化的大时代,数据的安全或更胜于金钱,这是由数据的具体价值来决定的。
在智能家居系统中,数据是用户信息的具体体现,由ZigBee模块收集上传的数据都是家居中的隐私数据,关系到家居信息或者用户的各种隐私信息,这也是黑客用尽手段想要窃取的“肥肉”。
在通信过程中的数据需要进行适当的变换处理,让攻击者无法知晓其真实含义。
2.3 控制指令的安全性在整个智能家居系统中,用户可以通过远程终端或者内网设备进行访问或者控制。
在内网控制时,由于ZigBee网络本身的安全性,指令传输的安全有一定的保障。
而在外网的远程终端进行指令控制时,由于Internet的开放性,就会遭受到诸多的攻击,因此,在指令传输过程中的安全亟待解决。
3 智能家居系统安全性方案设计在智能家居系统中,将由外及内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机制,确保整个通信过程的安全性。
首先,在用户使用系统之前,终端设备登录环节需进行身份合法性的验证。
在用户成功登录后,实行级别化“角色-权限”模式,即根据该用户的角色级别,为其开放对应的功能权限。
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根据数据的隐私级别,采用不同的加密方式,确保重要数据的安全性。
智能家居系统安全方案如图3所示。
3.1 身份验证环节在用户设备登录系统之前,需要进行设备身份验证,在这个环节中,主要采用基于双因子认证模式,结合数字签名技术,防止非法用户的入侵。
所谓双因子认证模式,即采用“设备MAC地址+动态口令”机制。
整个身份验证的过程包括两部分:设备首次注册和设备登录验证。
3.1.1 设备首次注册用户终端设备第一次登录智能家居系统之前,需要在智能网关上进行设备的首次注册,通过家居主人的许可,将设备的原始MAC设备编号存储在智能家居后台的数据库中,根据主人确认并设置的角色,为其分配相应的系统操作权限。
同时,在用户终端设备上安装动态口令校验软件。
3.1.2 设备登录验证当设备首次注册完成后,再次登录系统将会实行身份验证。
用户设备验证时,智能网关和用户设备之间的信息传输均采用单向散列函数进行加密处理。
单向散列函数的安全性在于其产生散列值的操作过程具有较强的单向性。
并使用数字签名技术对账户信息进行签名,确保身份验证过程中登录信息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设备身份验证过程如图4所示。
(1)用户终端设备首先需要向智能网关发送身份验证的请求,智能网关收到请求后,做出响应,开放认证系统。
(2)用户将本设备的MAC编号使用MD5算法生成MAC摘要,并对数据的真实性进行签名,攻击方无法伪造,发送的信息也具备不可抵赖性。
(3)智能网关在接收到经过数字签名后MAC信息后,首先通过比对数据库用户设备MAC编号,在验证数字签名签名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