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战略)高压直流输电的状态及发展
高压直流输电的现状和前景

高压直流输电的现状和前景作者 Peter(一)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兴起与发展1‧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兴起直流输电(也称HVDC)的发展历史到现在已有百余年了﹐在输电技术发展初期曾发挥作用﹐但到了20世纪初﹐由于直流电机串接运行复杂﹐而高电压大容量直流电机存在换向困难等技术问题﹐使直流输电在技术和经济上都不能与交流输电相竞争﹐因此进展缓慢。
20世纪50年代后﹐电力需求日益增长﹐远距离大容量输电线路不断增加﹐电网扩大﹐交流输电受到同步执行稳定性的限制﹐在一定条件下的技术经济比较结果表明﹐采用直流输电更为合理﹐且比交流输电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优越的执行特性﹐因而直流输电重新被人们所重视并得到急速发展。
近20年来﹐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高压直流输电迅速发展。
自1972年加拿大建成世界上第一座可控硅换流站以来﹐可控硅技术不断进步﹐容量增大﹐可靠性提高﹐价格逐渐降低﹐直流输电更趋成熟﹐已成为电力传输的一种重要方式。
特别是光纤和计算机等新技术的发展﹐使直流输电系统的控制﹑调节与保护更趋完善﹐进一步提高了直流输电系统执行的可靠性。
2‧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优点及缺点(1)直流输电技术的优点直流输电与交流输电相比﹐有以下优点﹕直流输电具有大容量输送的能力﹐能够充分发挥规模输电优势。
如采用4000安晶闸管换流阀﹐±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能力可达640万千瓦﹐是±500千伏﹑300万千瓦高压直流输电方案的2.1倍﹐是±620千伏﹑380万千瓦高压直流输电方案的1.7倍。
输送功率的大小和方向可以快速控制和调节﹔直流输电系统的投入不会增加原有电力系统的短路电流容量﹐也不受系统稳定极限的限制﹔直流输电一般采用双极中性点接地方式﹐直流线路仅需两根导线﹐三相交流线路则需三根导线﹐但两者输送的功率几乎相等﹐因此可减轻杆塔的荷重﹐减少线路走廊的宽度和占地面积。
在输送相同功率和距离的条件下﹐直流架空线路的投资一般为交流架空线路投资的三分之二。
2024年高压输电市场发展现状

高压输电市场发展现状1. 引言高压输电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将电能从发电站输送到负荷中心,满足人们对电能的需求。
随着能源需求的增加以及可再生能源的不断发展,高压输电市场正面临着广阔的发展机遇和一些挑战。
本文将重点探讨当前高压输电市场的发展现状,包括技术发展、市场规模和竞争态势等方面。
2. 技术发展2.1 高压输电技术高压输电技术是实现远距离、大容量电能传输的关键。
目前,我国高压输电技术主要采用交流输电和直流输电两种方式。
交流输电技术成熟、稳定,广泛应用于国内外,主要由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和变电站组成。
直流输电技术具有输电损耗小、输送能力强等优势,在远距离大容量电能传输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2.2 电力电子设备电力电子设备在高压输电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功率半导体器件技术的进步,新一代电力电子设备逐渐应用于高压输电系统中,如柔性直流输电技术(HVDC)、描述的灵活交流输电技术(FACTS)等,这些设备可以实现电能的精确控制和调节,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效率。
3. 市场规模3.1 国内市场我国高压输电市场规模庞大,需求旺盛。
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19年,我国高压输电线路累计长度达到40万公里以上,输电线损率稳定下降,输电容量不断提升。
随着能源供应侧结构改革的推进,高压输电线路建设将进一步扩大,市场规模有望继续扩大。
3.2 国际市场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增长,国际高压输电市场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发达国家在提高电力传输效率和减少能源损失的目标驱动下,积极推动高压输电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世界各地的国际项目和跨国公司正在加大高压输电技术的投资和合作,这为我国高压输电企业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4. 竞争态势高压输电市场具有一定的竞争性。
主要竞争因素包括技术水平、产品质量、价格竞争等。
我国高压输电企业在技术水平上已经取得了较大的突破,部分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此外,企业之间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合作,提升整体竞争力。
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现状及发展前景

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现状及发展前景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和电网互联的深化发展,高压直流输电技术(HVDC)已成为现代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旨在全面概述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现状,包括其基本原理、关键设备、应用领域以及面临的挑战,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前景。
我们将深入探讨HVDC 技术的最新进展,包括新型拓扑结构、控制策略、设备制造技术等方面的创新,并分析这些创新如何推动HVDC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应用。
我们还将讨论HVDC技术在可再生能源接入、电网互联、城市电网建设等领域的应用潜力,以及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期望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现状和发展前景的视角,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现状高压直流输电(HVDC)技术自20世纪50年代诞生以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现代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HVDC技术正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技术性能也日益成熟和先进。
在技术上,现代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已经实现了高度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通过采用先进的控制系统和保护装置,HVDC系统能够实现快速响应和精确控制,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同时,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HVDC系统的换流技术也在不断升级,从最初的汞弧阀换流器发展到现在的晶闸管换流器,再到未来的可关断晶闸管换流器,这些技术的进步极大地提高了HVDC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
在应用上,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长距离大功率输电、跨海输电、异步联网等多个领域。
特别是在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中,HVDC技术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例如,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丰富的地区,通过建设HVDC系统将电能输送到需求侧,可以有效地解决可再生能源的接入和消纳问题,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和利用。
然而,尽管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和广泛的应用,但仍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应用与展望

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应用与展望高压直流输电技术是一种利用直流电通过高电压进行长距离输送能量的技术。
相比交流输电,它具有更低的电流损耗、更远的传输距离和更小的电力损耗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大功率远距离输电、海底输电、可再生能源集中输电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应用现状,并展望其未来发展。
目前,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
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电力市场,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在我国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例如,青海至河北直流工程是目前我国最长的直流输电线路,输电距离达3300公里,成功实现了陕西、甘肃和青海等地的可再生能源送往东部地区。
此外,中国还建设了多个跨海直流工程,如闽台直流工程和沿海直流工程,实现了大陆与海岛之间的电力互联互通。
在全球范围内,高压直流输电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挪威-德国海底直流输电工程是全球最长的海底直流输电工程,它将挪威的水电能源输送至德国,有效促进了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和跨国电力贸易。
此外,北非-欧洲超级电网项目计划运用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将北非的太阳能和风能输送至欧洲,实现跨大陆延伸的可再生能源输送。
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应用不仅解决了能源远距离传输的问题,还提供了解决可再生能源集中输电的方案。
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和太阳能在能源开发的分散性和不稳定性等方面存在着挑战,而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可以将这些分散的可再生能源集中输送到需要的地方,从而解决能源的稳定供应问题。
例如,中国的甘肃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具有丰富的风能和太阳能资源,通过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可以将这些可再生能源输送到东部地区,满足经济发展对电力的需求。
未来,随着清洁能源的发展和电力市场的国际化,高压直流输电技术仍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首先,由于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和大规模应用,大容量的长距离输电需求将日益增加,而高压直流输电技术正是满足这一需求的理想选择。
其次,随着电力市场逐渐国际化,跨国电力贸易的需求也在增加,利用高压直流输电技术进行跨国电力输送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点。
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发展及前景

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发展及前景1引言-___】【=同压直流输电技术的发展及马涛(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72)日刖录摘要:综述了高压直流输电的背景及其优缺点,指出了高压直流输电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趋势.介绍了高压直流输电新技术的发展现状.关键词:直流输电:高压直流:直流输电新技术中图分类号:TM8文献标识码:A电力技术的发展是从直流电开始的.早期的直流输电是直接从直流电源送往直流负荷,不需要经过换流.而随着三相交流发电机,感应电动机和变压器的迅速发展.发电和用电领域很快被交流电所取代但是直流输电有着交流输电所不具有的优点.如远距离大容量输电,不同电力系统联网等当今.作为高压交流输电技术的有力补充.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已在全世界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由于我国地域辽阔.能源分布和负荷发展很不平衡.水利资源主要集中在西南数省.煤炭资源主要集中在山西,陕西和内蒙西部.而负荷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因此远距离大容量输电势在必行另一方面.电网互联是电力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利用高压直流输电作异步联网在技术上, 经济上,安全上的优势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证明.因此高压直流输电以其技术上, 经济上,安全上的优势.在远距离大容量和电网互联上对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必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直流输电应用前景最广阔的国家2直流输电技术及其优缺点在直流输电系统中.只有输电环节是直流.发电系统和用电系统仍然是交流电在输电线路的始端.发电系统的交流电经换流变压器升压后.送到整流器中.整流器将高压交流电变成高压直流电后.送人输电线路直流电经过输电线路进入逆变器中.逆变器将高压直流电变为交流电.再经过换流变压器降压后送人交流系统中2.1直流输电相对于交流电的优点(1)输送相同功率时,线路造价低.对于架空线路.交流输电通常采用3根导线. 收稿El期:2009—09—13而直流只需1根(单极)或2根(双极)导线.输送相同功率的时候.直流输电所用的线材仅为交流输电的2/3—1/2另外.直流输电在线路走廊,铁塔高度,占地面积等方面.比交流输电优越.(2)线路损耗小直流输电只采用1根或2根导线.所以线路上的有功损耗较小同时由于直流输电线路上没有感抗和容抗.在线路上也就没有无功损耗另外.由于直流架空线路具有"空间电荷"效应.其电晕损耗和无线电干扰均比交流架空线路要小.直流输电没有集肤效应.导线的截面利用充分(3)没有系统稳定问题采用直流输电连接两个交流系统.由于直流线路没有电抗.所以不存在同步稳定运行问题.即直流输电不受输电距离的限制另外.由于直流输电与系统频率,系统相位差无关.所以直流线路可以连接两个频率不相同的交流系统(4)能限制系统的短路电流用直流输电线路连接两个交流系统时.直流系统的"定电流控制"将快速把短路电流限制在额定功率附近.短路容量不因互联而增大.有利于实现交流系统的互联(5)调节速度快.运行可靠.直流输电通过晶闸管换流器.能够快速的实现有功功率和潮流翻转不仅在正常运行时保证稳定的输出功率.而且在事故情况下.可通过正常的交流系统一侧由直流线路对另一侧事故系统进行支援.从而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6)实现交流系统的异步连接频率不同或相同的交流系统可以通过直流输电或"交流一直流一交流"的"背靠背"换流站实现异步联网运行.既得到联网运行的经济效益. 又避免交流联网在发生事故时的相互影响2.2直流输电与交流输电相比和缺点(1)换流站的造价高.换流站设备种类74科技创业月刊服务科学2009年第10期繁多.其造价比交流变电站要高很多.而且运行维护也比较复杂,对运行人员要求较高这是限制高压直流输电发展的最主要原因.(2)换流装置要消耗大量的无功功率直流输电换流器要消耗一定的无功功率. 一般情况下.约为直流输送功率的50%~60%.因此.换流站的交流侧需要安装一定数量的无功补偿设备.一般由电容性的交流滤波器提供无功功率(3)产生谐波影响.换流器运行时在交流侧和直流侧都将产生谐波电流和电压. 使电容器和发电机过热.换流器控制不稳定.对通信系统产生干扰.一般在交流侧安装滤波器限制谐波影响(4)换流装置几乎没有过载能力.所以对直流系统的运行不利(5)缺乏高压直流开关.由于直流输电不存在零点.以致灭弧比较困难.现在一般采用外加振荡器来产生过零点.增加了成本(6)直流输电利用大地(海水)为回路带来的一些技术问题接地极附近地下(或海水)中的直流电流对技术构件,管道,电缆等埋设物有腐蚀作用:地中直流电流通过中性点变压器使变压器直流偏磁.产生局部过热,震动,噪声;以海水为回路时,对通信系统和航海磁性罗盘产生干扰(7)直流输电线路难以引出分支线路.绝大部分只用于端对端输电根据以上优缺点.直流输电适用于以下场合:远距离大功率输电:海底电缆输电:不同频率或同频率非周期运行的交流系统之间的连接;用地下电缆向大城市供电: 交流系统互联或配电网增容时.作为增大短路容量的措施之一:配合新能源的输电. 3直流输电技术的现状及前景鉴于高压直流输电在技术上和经济上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发展及前景的特点.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都采用了这种技术目前.在五大洲都分布有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且密集于北美和欧洲等经济发达地区.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1987年建成的浙江舟山直流输电工程是我国第一条直流输电线路.其额定电压为_+100KV. 额定电流为500A.额定容量为50MW.线路全长54kin1990年.从湖北葛洲坝到上海的葛南双极直流输电线路投人商业运行.其额定容量为1200MW.额定电压为±500kv.输送距离l045km它既是我国第一条远距离大容量高压直流输电线路.也是区域电网直流互联工程中国电力从此进入交直流互联的时代2001年6月.从天生桥水电站水电站至广州北郊的天广双极直流输电线路投入商业运行.其额定容量1800MW.额定电压_500kv,输送距离960km.2003年6月. 三峡附近的龙泉换流站到常州政平换流站的三常直流输电线路投入运行.线路全长890km.额定功率3000MW.额定电压~500kv.额定电流3000A2004年6月.三峡到广东惠州的三广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双极投运.输送距离960km.额定功率3000MW.额定电压-500kv.额定电流3000A.同年.贵州安顺换流站到广东肇庆换流站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建成并投运.全长880km.额定容量30o0MW.额定电压±500kv,额定电流3000A.2005年7月,陕西灵宝背靠背换流站全部建成并投入商业运行,其额定参数为360MW,120kv,3000A2006年11月.三峡宜都换流站到上海华新换流站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正式投入运行.额定容量3000MW.输送距离1059km.我国尚有多项在建和计划建设的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其中云南至广州±800kv输电线路现已单极运行.计划2010年6月双极建成投产云广线是全世界第一个+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开创了世界电力工业发展的新篇章开始建设的还有向家坝到上海直流输电工程.它西起向家坝换流站.东至上海市漕泾换流站.输电距离约2000km:锦屏到苏南___800kv直流输电线路.西起西昌锦屏长村换流站.东至苏南吴江换流站.输电距离2095km:宁夏银川到山东青岛~660kv输电线路.输送距离l335km.未来20年.直流输电将作为长距离大容量输电的主要方式和500kv交流网架的强化措施.以便在无更高一级交流电压输电线路时形成大区电网互联科学领域的新成就将扩展直流输电技术的用途一些新的发电方式,比如磁流体,电气体,燃料电池和太阳能电池等产生的电能都是通过直流方式送出并经逆变器交换后送人交流电力系统.远海中的海洋能发电厂需用海底直流电缆将电能送到大陆另外.新型电池和超导等新的储能系统和交流电力系统连接时都需用有关直流输电的技术总之. 随着直流输电技术的日益成熟,输电设备价格的下降和换流站可用率的提高.它在电力系统中必将得到更多的应用4高压直流输电新技术新型全控型电力电子器件这类器件的代表是绝缘门极双极型晶体管(IGBT). 以其为基础的新型输电技术称为柔性高压直流输电这种新技术能够向无电压支持电网供电.避免了换向的危险.并通过高频开关元件简化了换流器的连接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很适合应用于可再生能源并网,分布式发电并网,孤岛供电,城市电网供电,异步交流电网互联等领域.光电子技术晶体管触发技术是直流输电的关键技术之一.在采用光触发晶闸管后.可以省去用于再次进行光电转换的电子触发电路板但需要将相应的保护或测量电路集成在晶闸管上.因此技术复杂.工艺要求严格接地极引线故障测量技术直流输电的接地极及引线的电压很低.换流站采用传统的电压测量方法.难以检测到靠近接地极的对地短路故障为此.近年来开发出脉冲回声,阻抗等接地及脉引线测量装置其基本原理是.在换流站接地极的2根引线之间加低压高频脉冲.通过接受这些脉冲的回波.计算接地引线的阻抗当引线任何地点发生对地电阻时.其阻抗的变化将反应到测量装置中.从而判定是否发生故障.并判断故障地点实时多处理器控制保护系统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处理器的速度大大提高.存储空间也不断扩大这实现了在直流输电系统的各个环节包括集控,站控,直流系统保护,换流变压器控制保护,交直流滤波器控制保护,换流器冷却系统控制保护, 站用电系统控制保护中都有微处理器的应用.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实时性能和可靠行5结语由于高压直流输电在远距离大容量输电,电网互联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点.使其作为高压交流输电的补充.在我国西电东送,南北互供和全国电网互联等工程中正在和将要发挥重要作用可以预见.随着电力电子器件的进一步发展,计算机技术的更新换代,输变电新材料的出现,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高压直流输电将拥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参考文献1刘振亚.特高压电网『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2舒印彪.中国直流输电的现状及展望fJ].高电压技术2004(11,3王明新.现代新技术在高压直流输电中的应用[J].国际电力,2003(4)4彭毅晖.高压直流输电的发展与展望『J].湖南电力.2007(1)(责任编辑晓天)f上接第71页)体积率的增大而减少.原因是钢纤维的掺入推迟了裂缝的出现.并在裂缝出现后限制了裂缝的发展.从而提高了梁的刚度当pf=0时,'=1.35mm,pf=3.5%,e=0.43mm,可见挠度减小了68.1%3.2钢纤维体积率一般情况受剪承载力与钢纤维体积率或含量特征参数()增大而提高.通过改变荷载的作用位置得到不同的剪跨比值.模拟得到承载力与剪跨比的关系当剪跨比较小时,增强的作用更为明显.当剪跨比较大时.钢纤维的增强作用减弱.这主要是因为.当剪跨比较大时.破坏形态基本上是斜拉破坏,临界斜裂缝发展快,宽度大,一部分纤维被拔出,其增强作用减弱.4结语钢纤维的掺入.提高了钢纤维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有效抑制构件裂缝的开展.随钢纤维掺量的增加.深梁的抗弯极限承载能力明显提高.此外在钢筋钢纤维混凝土有限元分析中.应用ANSYS分析软件通过合理选取单元类型,材料模型及收敛准则.准确输入各种参数以及适当的荷载步能够得到比较精确的数据参考文献1高丹盈.刘建秀.钢纤维混凝土基本理论fM1.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42郝文化.ANSYS土木工程应用实例[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责任编辑吴银银)PIoNEERiNGWITHSCIENCE&TECHNoLoGYMoNTHLYSERVfSESCfENCE D.10200975。
高压直流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高压直流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为满足技术和经济发展的双重需求,1954年连接哥特兰岛与瑞典大陆的首条高压直流(HVdc)输电线路投入商业运营。
至今,高压直流技术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全球已经安装了100多套高压直流输电系统。
虽然不同输电项目选择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原因不尽相同,但最常见的原因基本如下:l降低总体投资成本;l具有长距离输电的潜力;l可降低输电损耗,典型的高压直流输电仅包含有功功率,而高压交流输电既包含有功功率也包含无功功率,因此高压直流输电损耗比高压交流输电低20%;l具有异步互联的特性,例如:可将50 Hz电网和60 Hz电网互联;l更强的系统可控性,在交流电网中至少嵌入一个直流联络线,在管制比较宽松的环境下,需要控制能源交易时,直流系统的可控性就显得尤为有用;l高压直流工程的换流器可确保电流的增加不会超过一个确定的值,故系统短路电流不会增大,所以开关场中的断路器成本可以更低、母线布置更为简单;l提升稳定性和改善电能质量;l推动环保方案的实施。
此外,全球许多国家(如:中国、印度、南非和巴西)都在进行相当数量的±800 kV 及以上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建设,所以需要进行各种特高压(UHV)设备的研发工作。
像风电接入主要输电网络这样的全球性的可再生能源入网是高压直流技术应用稳步增长的另一领域。
在北美和欧洲,出于对技术和经济效益因素考虑,陆上风电高压直流架空线路和海上风电高压直流电缆建设已经提上议事日程。
配多个电压源换流器(VSC)的直流电网是带动海上风力发电并将电能传输至远在陆地的负荷中心的技术解决方案之一。
当今智能电网是电力工业中耳熟能详的热门词汇。
全球的电力企业都在实施智能电网项目。
尽管早期的智能电网项目都侧重于配电领域,当今的发展也开始趋于发展智能输电领域的控制装置。
可以预见,未来在输配电网中将会安装许多高压直流输电和柔性交流输电系统(FACTS)控制装置,以实现输配电网的智能化。
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发展趋势

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发展趋势在当今能源需求不断增长、能源分布不均衡以及对电力供应质量要求日益提高的背景下,高压直流输电技术作为一种高效、可靠的电力传输方式,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高压直流输电技术也在持续发展和创新,展现出一系列令人瞩目的发展趋势。
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具有诸多优点,如能够实现远距离、大容量输电,降低输电损耗,提高输电效率等。
它在实现能源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区域间的电力互济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从技术层面来看,电压等级的不断提高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
更高的电压等级意味着能够传输更大的功率,减少输电线路的数量,降低建设成本和土地占用。
目前,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未来有望进一步提升电压等级,以满足更大规模的电力输送需求。
在换流器技术方面,新型的换流器拓扑结构不断涌现。
传统的基于晶闸管的换流器逐渐被基于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等全控型器件的换流器所取代。
这些新型换流器具有更快的开关速度、更好的控制性能和更低的损耗,能够提高输电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
直流断路器的研发也是一个关键领域。
快速可靠的直流断路器对于保障直流输电系统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目前,已经有多种直流断路器的技术方案在研究和试验中,未来有望实现更快速、更可靠、更经济的直流断路器,从而提高直流输电系统的故障处理能力。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多端直流输电系统正逐渐成为现实。
相较于传统的两端直流输电,多端直流输电能够更灵活地实现多个电源和负荷的连接,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灵活性。
未来,多端直流输电系统有望在城市电网、区域电网互联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在控制保护技术方面,智能化、自适应的控制保护系统是发展的方向。
通过先进的传感器和监测技术,实时获取输电系统的运行状态信息,利用智能算法进行分析和决策,实现对输电系统的精准控制和保护,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高压直流输电技术与可再生能源的结合将更加紧密。
高压输电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高压输电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概述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对电力供应的需求也与日俱增。
而高压输电作为电力供应链中的重要环节,其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对于能源供给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高压输电发展的现状,并分析未来的趋势。
一、高压输电发展现状1. 高压输电技术的发展随着电力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压输电技术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目前,交流输电技术广泛应用于高压输电领域,包括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UHVAC)、超高压交流输电技术(UHVDC)、柔性交流输电技术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电力输送效率和稳定性,同时降低了输电损耗。
2. 高压输电线路的建设在高压输电线路建设方面,目前已建设了大量的特高压输电线路和超高压输电线路。
特高压输电线路可以将电能传输距离提高到数千千米,超高压输电线路提高了输电电压,减少了输电损耗。
这些线路的建设不仅改善了电力供应的可靠性,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各地区经济的发展。
3. 高压输电市场的竞争格局高压输电领域存在着一定的市场竞争,国内外企业都在争夺高压输电项目。
一些传统电力企业以及跨国能源企业在高压输电领域的布局非常积极。
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一些新兴科技公司也加入了高压输电领域,推动了市场竞争的加剧。
二、高压输电发展趋势1. 智能化与数字化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智能化和数字化成为高压输电发展的趋势。
未来,高压输电系统将更加自动化和智能化。
通过引入先进的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实时监测和调控高压输电线路,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运行效率。
2. 可再生能源的接入全球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高压输电将扮演重要的角色来接入这些能源。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规模化发展,高压输电系统需要更高的输电能力和稳定性来适应这些能源的输送。
因此,超高压直流输电和柔性交流输电等技术将会得到更多的应用。
3. 能源互联网的构建未来,高压输电将与电力系统的其他部分更加紧密地相互联系,形成一个以能源为中心的互联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压直流输电的现状及发展
广东省电力工业局周乐荣
高压直流输电由于具备了交流输电所不能比拟的优点和特殊性,使其在电力系统中逐渐得到广泛应用,且显示出它重要的作用。
尽管国外应用直流输电已经历了三十年,但我国目前在继舟山直流工程、葛洲坝至上海直流工程以及拟建的天生桥至广州直流工程之后才逐渐将高压直流工程技术应用到我国电力系统工程中来。
虽然±500kV葛—上线高压直流工程的建成投运,标志着我国HVDC工程已迈进了世界先进前列。
但面对该领域,仍然充满着神秘和挑战,有待于我们去进一步的研究和开发。
1、HVDC的现状
1882年,法国用2kV直流发电机经56km直流输电线路把电力送往用户,开创了直流输电的先河,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直流输电。
1912年电压100kV、送电功率15MW、输电线路为190km的直流输电工程投产运行,对HVDC在技术上、经济上如何发展和完善提出了要求,推动力直流输电的发展。
直至20世纪30~50年代,可控汞护阀换流器的研制成功并投入运行,积累了相关经验,为发展高电压、大功率直流输电开辟了道路。
特别是1954年瑞典投入了一条长20km、电压100kV、功率为20MW的海底电缆的直流输电线路及1961年英(国)—法(国)采用了±100kV、100MW、65km的直流线路完成了跨越英法海峡的联网工程,使HVDC的发展呈现了广阔前景。
近年来,随着可控硅换流阀技术的日臻完善,光纤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使直流输电在技术上更加成熟,输电可靠性日益提高,HVDC在电力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并显示出其不可低估的地位。
目前,HVDC以其特有的优点和特殊性在交流电力系统的联网和分割功能方面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迄今为止,全世界大约超过40个国家已经建成投产了直流输变电工程,其中以加拿大、美国、德国、日本、苏联、英国、法国、瑞典等国家建成投产的工程较多。
而应用直流工程最多、且在该领域有较成熟研究和技术的国家当数加拿大。
据统计,1960年至1970年,全世界投入运行的直流工程容量为4000MW,1970~1980年,投入运行约8870MW。
1980年至1990年是直流工程建设和发展的“黄金时期”,在这期间,是直流工程研究从实践到应用的飞跃阶段,10年间共建成投运直流工程项目约33项,总容量为31441MW,约为前20年的3倍。
1990年至1995年,投运直流工程容量为9683MW,1990年后,每5年投入的直流工程容量均超过10000MW以上,到1997年为止,全世界投入运行点的直流工程容量约为56100MW。
随着电网的不断发展,HVDC技术的日臻完善,今后的HVDC工程将朝着大容量、高电压和长距离送电的方向发展,另外,在各相邻国电网或各大地区电网之间的联网方面。
HVDC工程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1970~2005年投运的直流输变电工程示意图如图1.
2 几个典型高电压直流输电工程浅述
2.1 第一个投入商业运行的直流工程
第一个投入商业运行的直流输电工程为瑞丽的哥特兰直流输电工程,该工程的送点电压为100kv,输电容量为20mw,于1954年建成投产,采用96km常的电缆线路送电,换流阀为汞弧阀,并于1970年进行改造升压,换流阀改为可控硅整流阀,升压至±150kv,送电容量为30mw,该工程的示意图见图2.
2.2 第一个大规模可控硅整流阀工程
第一个大规模可控硅整流阀工程系加拿大伊尔河的伊尔河直流工工程,是一个背靠背系统,双极,送电容量为320wm,电压为±80kv。
该工程于1972年投运,主要是把魁北克的水电送往新不伦瑞克省。
该工程的建成投产,标志着直流工程技术出现了新的飞跃,
告别了汞弧换流阀,步入了大规模采用可控硅整流阀新里程。
该工程示意图见图3.
2.3 输电容量最大、运行电压最高的直流工程
巴西的伊泰普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是目前世界上投入运行的输电容量最大、运行电压最高的石榴输电工程。
该工程负责把目前世界上投运的最大容量的伊泰普水电站所发的电(该电站共有18台单机容量为700wm的水电机组组成,总装机容量为12600wm,年发电量70tw。
h)送往用户。
伊泰普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包括两个独立的双极系统,每个系统额定输电容量为31500wm,共6300wm,输电额定电压为±600kv,线路长度约805km。
伊泰普直流工程示意图如图4
2.4 最长输电线路直流工程
目前投入运行的最长输电线路直流工程当数扎伊尔的英加一沙巴直流工程,该工程于1982年投入运行,线路长约1700km,送电容量560MW,电压为±500kV,主要是把扎伊尔西部的电力送往东南部地区,英加一沙巴直流工程示意图如图5.
2.5 最长电缆线路直流输电工程
芬侬一丝根直流工程,是芬兰和瑞典两国电网的主要通道,是目前投运最长的直流电缆线路,线路长约200km,1989年投入运行,输送容量为500MW,电压±400kV。
该工程对完善瑞典南北电网,加强同芬兰的联网后受稳定极限限制的送电功率,起着重要的作用。
芬侬一丝根直流电缆线路工程示意图见图6。
2.6 最高电压的直流电缆线路工程
美国新英格兰为了获得加拿大魁北克良好的水电功率,同加拿大魁北克水电局签订了连续11年的购电合同,年购电量3TW.H,并于1986年建成投产该电缆直流线路工程,电缆线路长约1500km,该工程送电容量为2GW,电压高达±450kV,成为迄今为止世界上最高电压的
直流电缆线路工程。
魁北克—新英格兰直流电缆工程示意图见图7。
另外,据报道,日本关西电力和电源开发公司、四国电力公司已着手日本纪伊至本州的直流输电线路输电工程的前期建设工作,该电缆线路长约43km,电压为500Kv,计划2000年投产,届时将成为世界上最高电压的海底电缆直流输电工程。
3 我国目前已投产及在建直流工程简介
3.1 舟山直流输电工程
1987年,我国投产了第一个直流输电工程——舟山工程。
尽管该工程送电容量仅为50MW,线路长度为42km,电压100kV,但它填补了我国直流输电工程的空白。
为今后发展和建设直流输电工程提供了宝贵的建设和运行经验。
3.2 葛洲坝至上海直流输电工程
1989年9月,引入注目的葛洲坝至上海直流工程投入运行,标志着我国高压直流输电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
该工程长约1045.7km,途经湖北、安徽、浙江至上海,电压为 500kV,送电容量为1200MW。
它建成,把华东、华中这两个装机容量超过14GW的大电网连接起来,形成了我国第一个大电网联合系统,使长江葛洲坝水电厂的电能源源不断送往上海。
葛—上直流工程示意图见图8.
3.3 天生桥——广州直流输电工程
天生桥梯级水电站位于云南、贵州、广西三省交界处,为配合天生桥水电站电力及云南电力东送广东省广州市负荷中心,1994年开始动工建设天——广直流输电工程,该工程线路长度为963km,送电容量为1000MW,电压 500kV,预计1998年底或1999年初工程建成投入运行。
天——广直流工程示意图如图9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