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宽容的名人事例
关于宽容的名人事例

1、李斯特义收学员有个姑娘要开音乐会,在海报上说自己是李斯特的学生。
演出前一天,李斯特出现在姑娘面前。
姑娘惊恐万状,抽泣着说,冒称是出于生计,并请求宽恕。
李斯特要她把演奏的曲子弹给他听,并加以指点,最后爽快地说:“大胆地上台演奏,你现在已是我的学生。
你可以向剧场经理宣布,晚会最后一个节目,由老师为学生演奏。
”李斯特在音乐会上弹了最后一曲。
2、六尺巷传奇清朝康熙年间,桐城人张英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
邻居是桐城另一大户叶府,主人是张英同朝供职的叶侍郎,两家因院墙发生纠纷。
张老夫人修书送张英。
张英见信深感忧虑,回复老夫人:“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人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于是,张老夫人令家丁后退三尺筑墙。
叶府很受感动,命家人也把院墙后移三尺。
从此,张、叶两府消除隔阂,成通家之谊。
3、彭德怀度量宽宏红军三军团总指挥彭德怀等30多人前沿察看地形,传令兵手执红旗边跑边喊让路。
只有一个战士坐着不动。
彭德怀见人挡路便喊了几句。
战士站起来朝彭总就是两拳。
彭总让过他匆匆赶路。
事后,传令兵捆来那个战士见彭总。
彭总立即让他回去战士自知闯祸,心里害怕,见彭总毫不在意,深受感动,后来逢人就说:“总指挥真是度量宽宏呀!”4、林肯总统对政敌素以宽容著称,后来终于引起一议员的不满,议员说:'你不应该试图和那些人交朋友,而应该消灭他们.'林肯微笑着回答:'当他们变成我的朋友,难道我不正是在消灭我的敌人吗?'一语中的,多一些宽容,公开的对手或许就是我们潜在的朋友.5、三峡工程大江截流成功,谁对三峡工程的贡献最大?著名的水利工程学家潘家铮这样回答外国记者的提问:'那些反对三峡过程的人对三峡工程的贡献最大.'反对者的存在,可让保持清醒理智的头脑,做事更周全;可激发你接受挑战的勇气,迸发出生命的潜能.这不是简单的宽容,这宽容如硎,磨砺着你意志,磨亮了你生命的锋芒.6、与朋友交往,宽容是鲍叔牙多分给管仲的黄金.他不计较管仲的自私,也能理解管仲的贪生怕死,还向齐桓公推荐管仲做自己的上司.7、与众人交往,宽容是光武帝焚烧投敌信札的火炬.刘秀大败王郎,攻入邯郸,检点前朝公文时,发现大量奉承王郎,侮骂刘秀甚至谋划诛杀刘秀的信件.可刘秀对此视而不见,不顾众臣反对,全部付之一炬.他不计前嫌,可化敌为友,壮大自己的力量,终成帝业.这把火,烧毁了嫌隙,也铸炼坚固的事业之基.8、孔子的学生子贡曾问孔子:“老师,有没有一个字,可以作为终身奉行的原则呢?”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吧。
宽容的名人事例简短作文素材整理

宽容的名人事例简短作文素材整理宽容,给别人以空间,给自己留余地:宽容,给别人以温暖,给自己添快乐!朋友,让我们用宽广的心胸拥抱美好的生活!下面整理了一些关于宽容的作文素材,一起来看看吧!关于宽容的人物事例1、三国时期的蜀国,在诸葛亮去世后任用蒋琬主持朝政。
他的属下有个叫杨戏的,性格孤僻,讷于言语。
蒋琬与他说话,他也是只应不答。
有人看不惯,在蒋琬面前嘀咕说:“杨戏这人对您如此怠慢,太不象话了!”蒋琬坦然一笑,说:“人嘛,都有各自的脾气秉性。
让杨戏当面说赞扬我的话,那可不是他的本性;让他当着众人的面说我的不是,他会觉得我下不来台。
所以,他只好不做声了。
其实,这正是他为人的可贵之处。
”后来,有人赞蒋琬“宰相肚里能撑船”。
2、李文靖公当宰相时,有一位很狂的书生叩马献上书状,批评李文靖公的缺点。
李文靖公谦虚地道谢:“等我回家后,再详细阅览!”书生大怒,立即责骂李立靖公说:“你居大位而不能康济天下,又不引咎辞职,让位给别人,妨害贤能之士的仕途,你能不感到惭愧吗?”李文靖公马上一再恭敬地说:“我屡次求请辞退,无奈皇上没有允许,所以我不敢走!”李文靖公跟这位书生谈话,始终没有发脾气或忤逆的意思。
3、春秋时,齐襄公被杀后,公子小白和公子纠为争夺王位而战。
鲍波助小白,管仲助纠。
双方交战中,管仲曾用箭射中了小白衣带上的钩子,小白险遭丧命。
之后小白做了齐国国君,即齐桓公。
齐桓公执政后,任命鲍叔为相国。
可鲍叔心胸宽广,有智人之明,坚持把管仲推荐给桓公。
他说:“仅有管仲能担任相国要职,我有五个方面比不上管仲:宽惠安民,,让百姓听从君命,我不如他:治理国家,能确保国家的根本权益,我不如他;讲究忠信,团结好百姓,我赶不上他;制作礼仪,使四方都来效法,我不如他;指挥战争,使百姓更加勇敢,我不如他。
”齐桓公也是宽容大度的人,不记射钩私仇,采纳了鲍叔的提议,重用管仲,任命他为相国。
管仲担任相国后,协助桓公在经济、内政、军事方面进行改革,数年之间,齐转弱为强,成为春秋前期中原经济最发达的强国,齐醒公也就了“九合诸候,一匡天下”的霸业。
有关宽容的名人典型事例 -回复

有关宽容的名人典型事例宽容,是一种宽广胸怀,一种包容和谅解的品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需要宽容的场景,而名人们的典型事例往往能够给我们提供一些启发和借鉴。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您介绍一些有关宽容的名人典型事例,并从中发现其中的深刻道理。
1. 达尔文的宽容查尔斯·达尔文是著名的进化论学说的提出者,他的学说颠覆了人们对生命起源的传统观念。
在当时,他的学说备受争议,但他却保持了宽容的态度。
尽管受到了来自传统宗教和学术界的抨击,但他并没有因此激烈反击,而是选择了宽容、理性地回应批评。
这种宽容的态度使得他的学说得以被更多人接受,并被后人广泛传颂。
2. 曼德拉的宽容尼尔森·曼德拉是南非的著名政治家和反种族隔离运动领袖,他在面对种族歧视和不公时,选择了宽容和和解。
被囚禁长达27年后,曼德拉没有对抗和报复,而是坚持和平、宽容的态度,最终成为南非民主改革的关键人物。
他的宽容和理解不仅帮助南非走出了种族隔离的阴影,也影响了全世界。
3. 爱因斯坦的宽容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是20世纪物理学家的创始人之一,他的相对论理论颠覆了牛顿力学的传统观念。
但他并没有对传统学说做出激烈的驳斥,而是保持了宽容的态度,努力与其他学者合作进行深入的讨论和研究。
这种宽容的态度为他赢得了更多的支持者,也让他成为了当时物理学界的领袖人物。
总结回顾通过以上名人的典型事例,我们可以看到宽容在历史上的重要性和价值。
宽容不仅可以化解纷争、促进和解,更可以为个人赢得更多的支持和尊重。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可以从这些典型事例中学习到宽容的态度,为人处事时多一些包容、理解和谅解,建立更加和谐的社会关系。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宽容是一种高尚的品质,能够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人、接纳他人。
而宽容不等于放弃原则,而是一种更高级的智慧和修养。
通过宽容,我们可以化解矛盾、减少冲突,使得社会更加和谐。
我认为宽容是一个值得每个人学习和培养的品质。
宽容的事例素材

宽容的事例素材
1、曼德拉曾被关押27年,受尽虐待。
但他在就任总统时,邀请了三名曾虐待过他的看守到场。
当曼德拉起身恭敬地向看守致敬时,在场的所有人乃至整个世界都静了下来。
他说:“当我走出囚室,迈过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我已经清楚,自己若不能把悲痛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我仍在狱中。
”
2、孔子周游列国时曾路过一个村庄,由于连续几个月的雨季,道路被冲毁,几乎无法通行。
村民们抱怨不已,但孔子却对村民们说:“这是上天的安排,也是对你们的考验。
你们应该努力修路,让我们一起度过难关。
”村民们听从了孔子的建议,齐心协力修好了道路。
孔子对村民们的宽容和鼓励,让村民们对他产生了敬意和钦佩。
3、一位中学生在放学回家的路上,被一位陌生人打了。
他没有还手,也没有告诉任何人。
几天后,这位陌生人再次遇到这位中学生,他向中学生道歉并解释说自己当时心情不好。
中学生心怀宽容地原谅了他。
后来,这位陌生人成为了中学生的事业导师,帮助他取得了成功。
因宽容而成功的名人经典事例

因宽容而成功的名人经典事例一个人若想要成功,唯有学会宽容待人,因为宽容方能才就大业。
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了因为宽容而获得成功的名人事例,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因宽容而成功的名人事例篇1拿破仑在长期的军旅生涯中养成了宽容他人的美德。
作为全军统帅,批评士兵的事经常发生,但每次他都不是盛气凌人的,他能很好地照顾士兵的情绪。
士兵往往对他的批评欣然接受,而且充满了对他的热爱与感激之情,这大大增强了他的军队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成为欧洲大陆一支劲旅。
在征服意大利的一次战斗中,士兵们都很辛苦。
拿破仑夜间巡岗查哨。
在巡岗过程中,他发现一名巡岗士兵倚着大树睡着了。
他没有喊醒士兵,而是拿起枪替他站起了岗,大约过了半小时,哨兵从沉睡中醒来,他认出了自己的最高统帅,十分惶恐。
拿破仑却不恼怒,他和蔼地对他说:“朋友,这是你的枪,你们艰苦作战,又走了那么长的路,你打瞌睡是可以谅解和宽容的,但是目前,一时的疏忽就可能断送全军。
我正好不困,就替你站了一会儿,下次一定小心。
”拿破仑没有破口大骂,没有大声训斥,没有摆出元帅的架子,而是语重心长、和风细雨地批评士兵的错误。
有这样大度的元帅,士兵怎能不英勇作战呢?如果拿破仑不宽容士兵,那只能增加士兵的反抗意识,丧失了他本人在士兵中的威信,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宽容的智慧:宽容是一种艺术,宽容别人,不是懦弱,更不是无奈的举措。
在短暂的生命里学会宽容别人,能使生活中平添许多快乐,使人生更有意义。
正因为有了宽容,我们的胸怀才能比天空还宽阔,才能尽容天下难容之事。
因宽容而成功的名人事例篇2二战时,美国海军炮艇“塔图伊拉”号停泊在英国威尔士,莱德勒少尉在炮艇上服役。
一个星期天,他在一个“不看样品”的拍卖会上,用30美元拍得一个密封的大木箱。
打开木箱,里面是两箱威士忌。
许多围观的人愿出30美元买一瓶,莱德勒婉言谢绝,因为他不久将调走,他想留着这些威士忌开一个告别酒会。
嗜酒的海明威当时正好在威尔士,他找到莱德勒,希望买6瓶酒,莱德勒以同样的理由拒绝了。
包容的名人例子

包容的名人例子1. 曼德拉,他可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啊!他在经历了那么多不公正的对待后,却依然能够包容曾经的敌人。
就好像一个在黑暗中行走了很久的人,却能对那些给他制造黑暗的人报以微笑,这是多么伟大的包容啊!他出狱后,没有选择报复,而是努力推动国家的和解与团结,这种包容难道不值得我们敬佩吗?2. 特蕾莎修女大家都知道吧!她无私地照顾着那些被社会遗弃的人,无论他们是什么身份,什么背景。
这就如同母亲包容自己的孩子一样,没有丝毫的嫌弃和厌恶。
她用自己的爱和包容,给那些在苦难中的人们带去了温暖和希望,难道她不是包容的楷模吗?3. 林肯啊,他在面对政治对手时展现出的包容简直令人惊叹!他没有因为别人的反对而记恨,反而是努力去理解和接纳。
这不就像大海包容每一条河流一样吗?尽管那些河流可能带着泥沙,但大海依然敞开怀抱。
林肯的这种包容不正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吗?4. 孔子,这位伟大的思想家,他所倡导的“仁”其实也包含着包容啊!他教导弟子要以宽容的心对待他人,这难道不是一种高尚的包容精神吗?就好比阳光照耀大地,不论好坏,都给予温暖。
我们是不是应该从孔子的教诲中汲取这种包容的智慧呢?5. 甘地,他为了印度的独立和自由奋斗了一生,在这过程中他始终以包容的心对待不同的声音和观点。
这就好像大地承载万物,无论美丑。
他用非暴力的方式去抗争,用包容去化解矛盾,这种力量难道不强大吗?我们能不被他的包容所打动吗?6. 苏东坡,他一生坎坷,却总能以乐观豁达的心态去包容生活中的一切不如意。
就如同风雨中的大树,尽管被风吹雨打,却依然屹立不倒并包容着这一切。
他在困境中还能写出那么多优美的诗词,这种对生活的包容难道不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吗?我觉得包容是一种非常伟大的品质,能够让我们更好地面对生活,更好地与人相处,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宽容的名人素材

宽容的名人素材
以下是 7 条关于宽容的名人素材:
1. 曼德拉大家都知道吧,他在监狱里被关了那么多年,出来后却没有仇恨,反而致力于和平与和解。
他说:“当我走出囚室迈向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我已经清楚,自己若不能把痛苦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其实我仍在狱中。
”你想想,要是咱们被那样对待,能做到像他这样宽容吗?
2. 林肯总统也是个宽容的典范啊!有一次,他的一个下属犯了很严重的错误,很多人都要求严惩,可林肯却一笑而过,还说要给人改正的机会。
这就像黑暗中的一盏明灯,照亮了人们的心,不是吗?
3. 还有郭靖郭大侠,在《射雕英雄传》里,他对那些曾经伤害过他的人都能既往不咎,用一颗宽容的心去对待。
他难道不是我们的榜样吗?难道我们不应该学学他这种大度?
4. 唐朝的娄师德,他弟弟要去外地当官,他就叮嘱弟弟要宽容待人。
他说:“别人把口水吐到你脸上,你不要擦掉,让它自己干。
”这得是多宽广的心胸啊,这简直就是大海一样包容万物啊!
5. 富兰克林,美国的开国元勋之一呀!有一次一个人跟他吵了一架,他不仅不生气,还主动去跟人家求和。
这就像是冰天雪地里的一堆火,温暖了人心呀!
6. 圣雄甘地,他为了印度的独立奋斗一生,遭遇了那么多的迫害和刁难,但他始终用宽容和爱去对待敌人。
这不就像是黑暗中的一道曙光,给人们带来希望吗?
7. 特蕾莎修女,她在贫民窟里照顾那些最贫困、最需要帮助的人,面对各种困难和不理解,她依然保持着宽容和善良。
她简直就是天使下凡,难道不是吗?
我觉得宽容真的是一种太伟大的品质了,它能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美好,更加和谐,我们都应该努力去拥有这种品质。
关于宽容的6个经典事例

关于宽容的6个经典事例宽容是一种积极的品质,它能够使人们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化解争端、减少冲突。
宽容不仅是一个人的修养,也是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
下面将介绍六个经典的宽容事例,展示宽容的力量和魅力。
第一个经典的宽容事例是中华文化中的孔融让梨。
孔融是东汉末年的一位官员,他与董卓有一次相遇。
当时,董卓坐着马车行进,孔融正在马车所过之处采花。
董卓冲孔融大怒,要求孔融让出马车的道路。
然而,孔融并没有与董卓争吵或执拗,而是主动将采花放在大腿上,示意董卓驱车通过。
这种宽容的行为使得董卓对孔融刮目相看,并更加尊重他。
第二个经典的宽容事例是南非前总统曼德拉的斗争历程。
曼德拉是南非种族隔离时期的反对派领袖,他坚持以非暴力手段争取平等和民主。
然而,曼德拉在1956年因参与反对种族隔离运动而被捕,并被判处终身监禁。
他在狱中度过了27年,并在1994年成为南非第一位黑人总统。
曼德拉在被捕和释放后都显露出了宽容的精神,他呼吁黑人和白人和解并共同建设一个没有种族歧视的国家。
他的宽容精神为南非制定了一系列的和解政策和措施,帮助国家实现了和平与发展。
第三个经典的宽容事例是散文大师鲁迅的从容宽容。
鲁迅是中国现代最杰出的文化名人之一,他通过文字激发了整个国家的反动力量。
然而,他对待异见和批评却表现得相当宽容。
在他被迫离开北京之后,他前往南京,与知识分子交往密切。
他虽然面临着各种批评和质疑,但他总是以平和的心态对待这些异议,并努力回应和解释。
他的宽容和大度为中国的文化界塑造了一个宽松开放的氛围,使得更多的人能够自由表达思想和创作。
第四个经典的宽容事例是联合国的多国合作。
联合国是一个全球性的国际组织,旨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推动全球合作与可持续发展。
联合国的成员国来自不同的政治制度、文化背景和经济水平。
在处理各种危机和争端时,联合国始终以宽容和包容的态度推动各国之间的对话和合作。
它的存在和行动展示了克服分歧和寻求共识的重要性,为国际间的相互理解和和平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李斯特义收学员
有个姑娘要开音乐会,在海报上说自己是李斯特的学生。
演出前一天,李斯特出现在姑娘面前。
姑娘惊恐万状,抽泣着说,冒称是出于生计,并请求宽恕。
李斯特要她把演奏的曲子弹给他听,并加以指点,最后爽快地说:“大胆地上台演奏,你现在已是我的学生。
你可以向剧场经理宣布,晚会最后一个节目,由老师为学生演奏。
”李斯特在音乐会上弹了最后一曲。
2、六尺巷传奇
清朝康熙年间,桐城人张英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
邻居是桐城另一大户叶府,主人是张英同朝供职的叶侍郎,两家因院墙发生纠纷。
张老夫人修书送张英。
张英见信深感忧虑,回复老夫人:“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人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于是,张老夫人令家丁后退三尺筑墙。
叶府很受感动,命家人也把院墙后移三尺。
从此,张、叶两府消除隔阂,成通家之谊。
3、彭德怀度量宽宏
红军三军团总指挥彭德怀等30多人前沿察看地形,传令兵手执红旗边跑边喊让路。
只有一个战士坐着不动。
彭德怀见人挡路便喊了几句。
战士站起来朝彭总就是两拳。
彭总让过他匆匆赶路。
事后,传令兵捆来那个战士见彭总。
彭总立即让他回去战士自知闯祸,心里害怕,见彭总毫不在意,深受感动,后来逢人就说:“总指挥真是度量宽宏呀!”
4、林肯总统对政敌素以宽容著称,后来终于引起一议员的不满,议员说:'你不应该试图和那些人交朋友,而应该消灭他们.'林肯微笑着回答:'当他们变成我的朋友,难道我不正是在消灭我的敌人吗?'一语中的,多一些宽容,公开的对手或许就是我们潜在的朋友.
5、三峡工程大江截流成功,谁对三峡工程的贡献最大?著名的水利工程学家潘家铮这样回答外国记者的提问:'那些反对三峡过程的人对三峡工程的贡献最大.'反对者的存在,可让保持清醒理智的头脑,做事更周全;可激发你接受挑战的勇气,迸发出生命的潜能.这不是简单的宽容,这宽容如硎,磨砺着你意志,磨亮了你生命的锋芒.
6、与朋友交往,宽容是鲍叔牙多分给管仲的黄金.他不计较管仲的自私,也能理解管仲的贪生怕死,还向齐桓公推荐管仲做自己的上司.
7、与众人交往,宽容是光武帝焚烧投敌信札的火炬.刘秀大败王郎,攻入邯郸,检点前朝公文时,发现大量奉承王郎,侮骂刘秀甚至谋划诛杀刘秀的信件.可刘秀对此视而不见,不顾众臣反对,全部付之一炬.他不计前嫌,可化敌为友,壮大自己的力量,终成帝业.这把火,烧毁了嫌隙,也铸炼坚固的事业之基.
8、孔子的学生子贡曾问孔子:“老师,有没有一个字,可以作为终身奉行的原则呢?”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吧。
”“恕”,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宽容。
9、宰相肚里能撑船
三国时期的蜀国,在诸葛亮去世后任用蒋琬主持朝政。
他的属下有个叫杨戏的,性格孤僻,讷于言语。
蒋琬与他说话,他也是只应不答。
有人看不惯,在蒋琬面前嘀咕说:“杨戏这人对您如此怠慢,太不象话了!”蒋琬坦然一笑,说:“人嘛,都有各自的脾气秉性。
让杨戏当面说赞扬我的话,那可不是他的本性;让他当
着众人的面说我的不是,他会觉得我下不来台。
所以他只好不做声了。
其实,这正是他为人的可贵之处。
”后来,有人赞蒋琬“宰相肚里能撑船”。
10、负荆请罪
蔺相如因为“完璧归赵”有功而被封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
廉颇很不服气,扬言要当面羞辱蔺相如。
蔺相如得知后,尽量回避、容让,不与廉颇发生冲突。
蔺相如的门客以为他畏惧廉颇,然而蔺相如说:“秦国不敢侵略我们赵国,是因为有我和廉将军。
我对廉将军容忍、退让,是把国家的危难放在前面,把个人的私仇放在后面啊!”这话被廉颇听到,就有了廉颇“负荆请罪”的故事。
11、仁义胡同
明朝年间,山东济阳人董笃行在京城做官。
一天,他接到家信,说家里盖房为地基而与邻居发生争吵,希望他能借权望来出面解决此事。
董笃行看后马上修书一封,道:“千里捎书只为墙,不禁使我笑断肠;你仁我义结近邻,让出两尺又何妨。
”家人读后,觉得董笃行有道理,便主动在建房时让出几尺。
而邻居见董家如此,也有所感悟,同样效法。
结果两家共让出八尺宽的地方,房子盖成后,就有了一条胡同,世称“仁义胡同”。